《全民族的抗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全民族的抗战》教学设计
益阳市安化县梅城镇中心学校刘志灵
【课标内容】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指导思想】
教学过程中,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引导学生感受国破家亡的苦难与中国人民决不屈服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与反抗精神,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注意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进入“历史隧道”,梳理基本史实,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探究历史.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本课的方法。

注意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是学习本课的目的所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学习主题的第二课,介绍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以及中国军民的不断抗争,是抗战的关键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课标所确定的中国近代史的和本册教科书的重要内容。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日军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罪行,学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难点是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有了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大多数还存在历史认知阶段,不能正确的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这就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

同时,学生应对
日本的入侵东三省有所了解,才能在本课中看到日军侵华范围的扩大,同时了解一些相关地名所处的位置,如卢沟桥;最好能看电影《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以增加对相关历史知识感性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课前收集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培养学生收集历史信息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和理解历史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与语言组织能力;
④概括日本侵华的阶段特征;学会运用历史事实论证时事政治中重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以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情境感受,提供跨越时空的丰富信息,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加深对现实中日关系的理解;
②教育学生要将自己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中,去探究日本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日这两方面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兼听他人意见,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史实揭露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回击当今日本
右翼势力否认史实的态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引导学生冷静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战争责任观,树立强国之志,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③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对历史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
文主义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
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和百团大战
2.难点:①正确认识“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价值。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形象性;
2.在教学方法上,把联系阅读法、探究学习法、感受信息法、问题情境法、讨论法与学生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PPT显示:《黄河大合唱》图文影视资料(同时师生齐唱)。

(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教师:你们知道作者冼星海为何而“怒吼”?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点题引入。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清楚了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及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


(新课教学)
一.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
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同时多媒体显示:
学生边阅读课文边思考如下问题:
①说一说卢沟桥事变是怎么一回事?
②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是不是偶然的?为什么?这件事的发生说明日本的侵华战争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首先独学,然后分组讨论探究多媒体上显示的相关问题。

最后由各组展示组内讨论探究的成果。

注意:教师必须强调①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必须包括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双展示方或人物、结果和作用等;②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

2.八一三事变
多媒体显示:《八一三事变》的图片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多媒体显示:思考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说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才是全民族的抗战呢?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此题,然后由各组展示组内讨论探究的成果。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和本目小字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

教师必须强调是由于日本侵略的一步步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才导致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逐步变化,最终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二.南京大屠杀
多媒体:播放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在人性和兽性之间──舒曼访谈录》相关片段等。

(通过触目惊心的历史事实,来揭示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激发学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舞台: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料,现在由几名学生以舞台剧的方式演绎相关历史史实。

(对于舞台剧的表演方式,学生极为喜欢,也引发他们无限的思考。

)多媒体显示: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①犯下种种反人类罪行的日本侵略者,也曾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
人,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灭绝人性的恶魔?
②记住暴行后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此题,然后由各组展示组内讨论探究的成果。

注意:(教师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对过去视而不见的人,对未来将是盲目的。

”我们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复制仇恨。

当年的爱国志士誓死杀敌,因为不战,中国必亡。

而今天再“以暴易暴”则是没有出路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二字的内涵与表现是不同的。

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教训,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珍惜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①日本05年新版历史教科书组图;(南京大屠杀)
提问:假如你是一名日本在校中学生,你会了解到怎样的历史?
②各国抗议日本新版教书的****示威图;
思考:到底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此题,然后由各组展示组内讨论探究的成果。

注意:(教师强调:时至今日,日本还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却竭力美化自己的侵略历史,一再伤害其侵略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此举遭到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

对于当前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历史事实的行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


三.血战台儿庄
多媒体:播放影片《血战台儿庄》的精彩片段。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视频,阅读教材,重点掌握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时间、战果及意义。


(过渡)当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奋勇杀敌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敌后战场也开展得轰轰烈烈。

四.百团大战
多媒体:演示《百团大战形势》图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百团大战的背景,重点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及意义。


(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区别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的特点,这是中考
中常考的考点。


多媒体:“谁来以一个记者的身份报道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情况?注意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背景、人物、地点、过程、结果以及意义。

”(学生积极性很高,有几个学生表现相当不错。


【探究学习总结】
多媒体显示:课后思考:“1940年很多中国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甚至许多人感到绝望,那么中国人民究竟能不能取得这一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呢?我们究竟要以怎样的信心和决心去争取胜利呢?”【教学反思】
本节是在教师引导下,小组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原因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设计环节,层次清晰,现实性和针对性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参与主动探究的热情高,参与面广,强调把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现象整合起来,使我们教学更为丰富多彩。

通过课后与同学们的交流,我发现学生在知识和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基础知识不牢: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历史学科态度上不重视,认为
历史学科不重要。

②课外知识不足:少部分同学看过电视剧(抗日战争的影视)或电
视纪录片来侧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大部分同学是通过历史教科书来了解,少数人是看了课外读物,学生所得到的信息不太全面。

③大多数还存在历史认知阶段,不能正确的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我对以后的教学做了以下安排: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重在导,而主体应该是学生。

因此,以后教学重在学习方法和方式上的引导,同时也与学生共同分析重要的历史问题,重视预设与生成,实现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师生共成长。

②教材是教学的基本素材。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所
呈现的史实材料来进行设计,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搜集一些有关本课的一些课程资源,如学校抗战图片展、角色扮演素材、影视作品等,让学生充分体验,亲切感受,产生兴趣。

③学生主体的体现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中,应该侧重于设计历史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现将能力的培养落到具体的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一个重要窗口。

课堂活动的多与少,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与引导。

通过活动,学生自主性得到提高,同学之间增进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