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青霉胺
结构特征:耐酸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 青霉素的构效关系
X RCOHN
7
O
5 6
H
4
SNLeabharlann 3 2CH3 CH3
1
COOH
X=H or OMe
Penicillins
6 位碳原子上的氢用甲基或甲氧基取代,将导致活性降低,基团体积较大时,则活性消 失。但甲氧基的取代可增加药物对β-内酰胺酶的抵抗能力。 2 位羧基是活性必需基团,若将其转化成硫代羧酸或酰胺,活性不变,但羧基被还原为醇 时,失去活性。对其羧基可利用前药原理进行结构修饰,如酯化可增加口服吸收和提高生物 利用度。 6 位氨基的侧链可用不同的杂环进行取代,其活性可以得到增强。当侧链的取代基含有 极性基团,可扩大抗菌谱,增强其活性。引入吸电子基团能提高药物对酸的稳定性,引入位 阻基团能增加药物对β-内酰胺酶的抵抗能力。
O Ar (CH2)n H3 C H3C O OH
羧基为降脂活性必须基团, 若为酯或酰胺衍生物活性不变, 羧酸α碳上有两个甲基取代, 或插入苯氧基可增强降脂活性。 中间连接链部分 n 的数目为 0 至 3 均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若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 可以 增强降血脂活性。 第六章 组胺受体拮抗剂及抗过敏和抗溃疡药 第一节 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 经典型绝大部分有中枢副作用(镇静、防晕动、止吐) 分类:乙二胺类、氨烷基醚类、丙胺类、三环类 西替利嗪作用特点:引入亲水性羧甲氧烷基。不易通过血脑屏障(BBB),镇静性大大减少。 盐酸苯海拉明作用特点:中枢抑制作用显著。还用于晕动及妊娠呕吐。 阿伐斯汀作用特点:引入亲水的丙烯酸, ,中枢副作用较小。 阿司咪唑作用特点:非镇静 H1 受体拮抗剂(低 BBB 渗透率) 合成:氯苯那敏 经典 H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按上课记忆)
N R2 H
RO
O
OR1
叔胺是镇痛活性的关键基团, 氮原子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可使μ 受体激动剂转变为拮抗 剂。酚羟基被醚化和酰化后,活性及成瘾性均降低。羟基被烃化、酯化、氧化或去除后,活 性及成瘾性均增加。
分类:吗啡烃类、苯并吗喃类、苯基哌啶类、苯基丙胺类/氨基酮类 合成:哌替啶 盐酸美沙酮的作用特点:μ 受体激动剂, 成瘾性较吗啡小,成瘾发生慢。用作戒毒药。 有效镇痛药的结构要求,或构效关系如下:
(3)亲水性部分 4 结构及合成: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罗哌卡因 第2章 催眠镇静药、抗癫痫药和精神神经疾病治疗药 分类:巴比妥类、苯并二氮卓类等。 2.1 巴比妥类催眠镇静药 构效关系:
O R3 R1 R2 O N X NH
5 位无取代和 5 位单取代均无作用(pKa 过小) ;R1 或 R2 为支链或不饱和烃基,作用 时间短;若为饱和烃基、芳烃基,作用时间长(代谢有关) ;R1 和 R2 总碳数为 4~8,若>8 作用相反或无作用(logP) 。 R3 为甲基,作用增强(降低解离度,增加脂溶性) ;若两个 N 上均有甲基取代即具有 反作用(惊厥) 。 X=O, S ; S 取代时脂溶性增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X=NH 无作用。 合成:合成通法,苯巴比妥 结构:苯巴比妥、 2.2 苯二氮卓类催眠镇静药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9 8 7 1
R1 N
5
O
2 3
R2
R4
6
N4 R3
4,5 位拼合四氢噁唑环,稳定性增加,作用强。如氯沙唑伦
1,2 位拼合三唑环稳定性增加,作用强。如艾司唑伦 1,4-二氮卓环为必须结构 苯二氮卓类的稳定性(45 位,12 位在酸性及胃肠道中的开环反应) 结构:地西泮、艾司唑伦 2.4 抗癫痫药 分类:酰脲类(巴比妥类、乙内酰脲类) ,GABA 类似物。 2.4.1 酰脲类 合成及结构:苯妥英 乙内酰脲的结构改造方法:将乙内酰脲化学结构中的-NH-以其电子等排体-O-或 -CH2-取代,分别则得到了噁唑烷酮类和丁二酰亚胺类。 2.4.4、GABA 类似物 机制:GABA 为中枢抑制性递质,该类药物具有与 GABA 的类似结构,可通过抑制 GABA 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或为 GABA 的前药 代谢:卤加比的体内代谢 2.5 精神神经疾病治疗药 分类:吩噻嗪类、噻吨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二苯并二氮草类和苯甲酰胺类等 1. 吩噻嗪类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合成及结构:氯丙嗪 构效:
R O H H H N S O N R CH3 CH3 COOH OHH H H N S O O HN HO CH3 CH3 COOH
R
Heat -CO2
H N O
H HN
S
CH3 CH3 COOH
β-lactamase
青霉酸
HS CH3 CH3 COOH
青霉噻唑酸
HgCl2
R
H N
CHO
H2N
O 青霉醛
协同前药(mutual prodrug) :贝诺酯 结构:贝诺酯、扑热息痛、阿司匹林 合成:双氯灭痛、萘普生、布洛芬 作用特点:保泰松不仅有较好的消炎抗风湿作用,且兼有轻度的排尿酸作用。羟基保泰松是 保泰松的体内有效代谢产物,同样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而毒副作用较小。 芳基烷酸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 镇痛药 混合激动-拮抗剂是发展的方向, 即κ 受体激动剂及μ受体拮抗剂,他用作镇痛药 时一般成瘾性小,如喷他佐辛为κ 受体激动剂及μ受体弱拮抗剂。 μ受体镇痛活性最强,成瘾性也最强 δ受体成瘾性小,镇痛作用也不明显, (该章药物作用特点主要回答有镇痛作用强弱和 有无成瘾性。 吗啡的性质:具有酸碱两性,3 位弱酸性的酚羟基,17 位碱性 N-甲基叔胺 纳洛酮的作用特点:阿片μ受体拮抗剂,用于吗啡中毒解救 吗啡的构效关系(半合成类镇痛药)
S N R3
CH2CH2CH2NR1R 2
R1 部分必须由三个成直链的碳原子组成,若为支链,与多巴胺受体 B 部分立体上不 匹配,抗精神病活性明显下降,抗组胺作用增强。 顺式吩噻嗪类药物与多巴胺的优势构象能部分重叠,活性高(当侧链与氯取代的苯环 同侧时,成为顺式构象) 。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设计 DA2、5-HT2 双重阻断剂,以得到理想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2.5.3 抗抑郁药 NA 和 5-HT 相对增多,表现为躁狂; NA 和 5-HT 相对缺乏,表现为抑郁。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抑郁药可分为去甲肾上酰素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 化酶抑制剂及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三环类) 要注意结构改造的方法,如将吩噻嗪类分子中的硫原子以生物电子等排体 1,2 -亚乙基-CH2-CH2-或电子等排体 1,2-亚乙烯基-CH=CH-取代而得二苯并氮杂卓类 抗抑郁药氯米帕明 合成:阿米替林 第三章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药及 NSAIDs 的作用靶点主要是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COX)。通过抑制 COX 来阻断或减少前列腺素(PG)的合成。另外部分还抑制脂氧化酶,减少白三烯等的合成。 COX-1 促进生理性 PGs 的合成,调节正常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如保护消化道粘膜, 调节血小板功能。COX-2 在炎症细胞中高度表达,使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促使 炎症进一步发展。 分类:乙酰苯胺类(只有解热镇痛作用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水杨酸类,吡唑酮类,芬那酸 类,芳基烷酸类,1,2 苯并噻嗪类
3'
X
2'
R1OOC
5 6
H
4 1 3 2
COOR2 R3
H3C
N H
1,4-二氢吡啶环是活性必须结构。 2,6 位取代基应为低级烷烃。 3,5 位羧酸酯基取代活性最好,且两个酯基不同者冠脉扩张或降压作用优于相同者。 3,5 位若为其他吸电基取代,可由拮抗作用转为激动作用。 合成: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稳定性及结构:硝苯地平 钠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 合成:盐酸美西律 作用特点:利多卡因的两个药理作用 8.2.3 钾通道阻滞剂 钾通道作为 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 8.2.4 钾通道开放剂 钾通道开放剂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等。 8.3 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药物 主要有 Mg2+-ATP 酶抑制剂(胺泵抑制剂) 、作用于α受体药物、β受体拮抗剂。 8.3.1 Mg2+-ATP 酶抑制剂 作用特点:该类药物多具有降压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的特点。 稳定性:在光和热的影响下,利舍平的 3β-H 能发生差向异构化为无效的 3-异利舍平。 在光和氧作用下易氧化变质,先生成 3,4-二去氢利舍平(黄绿色荧光) ,再生成 3,4,5,6-四去 氢利舍平(蓝色荧光)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8.3.2 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主要有α2 受体激动剂、α1 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按作用的选择性分类分为三种: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选择性β 1 受体阻滞剂、非典型β受体阻滞剂。 合成:可乐定、盐酸阿替洛尔
课堂上要求掌握的所有药物必须都知道药理作用,作用靶点。重点药物(主要是介绍了合 成的药物要掌握结构类别) 第一章 麻醉药 分类:苯甲酸酯类、酰基苯胺类等 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Ar X (C)n O N
(1)亲脂性部分 1 " 苯环的邻对位引入给电子取代基,如氨基、羟基、烷氧基时,由于供电性,与苯环 酯羰基形成共扼体系,使羰基的极性增加,局麻作用增强。反之,吸电基则作用减 弱。 " 同时邻位上的基团可增加位阻,延长作用时间,如氯普鲁卡。 (2)中间部分 2 和 3 该部分是由酯基(2)或其电子等排体和一个次烃基碳链(3)组成的。 此部分决定药物稳定性,影响作用持续时间次序如下
8.4 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 8.4.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此类药物有三类:含硫基类、含二羧基类、含磷酰基类 ACE 抑制剂 作用特点: 此类药物中的巯基常会引起味觉障碍和皮疹的副反应, 但减少剂量或停药后该副 反应可消失。 合成与结构:卡托普利 ACE 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1)ACEI 分子中有三个基团与 ACE 的结合点相结合: 与 ACE 的锌离子结合的基团,如巯基、羧基、次磷酰基,与 ACE 的正电荷以离子键结合的 阴离子部分,即末端氨基酸部分的羧基,与 ACE 的供氢部位以氢键结合的基团,即酰胺部 分的羰基 8.4.3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AT)拮抗剂(AT1 受体拮抗剂) 8.5 NO 供体药物 临床常用 NO 供体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和非硝酸酯类。血管内皮舒张因子 NO 8.6 调节血脂药 8.6.1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他汀类药物抑制了该酶的活性,从实质上降低了内源性胆固醇的水平,能显著降低 LDL(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水平,并能提高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使胆固 醇的结合形式从有害到无害。具有降血脂作用,副作用较少。 他汀类的活性形式:酯键水解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3,5-二羟戊酸(I 部分)是抑制 HMG-CoA 还原酶的 活性必须基团 8.6.2 苯氧乙酸类 合成:氯贝丁酯、吉非罗齐 苯氧乙酸类降血脂药的构效关系:
作用靶点:课上要求的每个药物
第5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5.1 强心药 强心药主要增强心脏收缩力,临床常用药主要有:强心苷类、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 酯酶抑制剂 PDEI、钙敏化剂。 强心苷类抑制心肌细胞膜结合的 Na+,K+-ATP 酶(钠泵) ,并进一步导致细胞内参与激 活心脏收缩力的 Ca2+增加。 8.2 作用于离子通道药物 当前作用于离子通道的心血管药物主要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钠离子通道阻滞剂、 钾离 子通道阻滞剂、钾离子通道开放剂。 8.2.1 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的作用与临床应用:抗心绞痛抗心率失常抗高血压 钙拮抗剂的结构类型:二氢吡啶类、芳烷基胺类、苯并硫氮杂卓类、二苯基哌嗪类 构效:
Ar1 Ar2 X (C)n NR1R2
第二节
组胺 H2 受体拮抗剂和抗溃疡药
抗溃疡药物配合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幽门螺杆菌 分类:含柔性连接链类、二元芳环或芳杂环类 第四节 质子泵抑制剂 作用靶点:H+/K+-ATP 酶 第 7 章 抗生素 分类:1,β-内酰胺类;2,四环素类; 3,氨基糖苷类;4,大环内酯类; 5,氯霉素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经典的β-内酰胺类。 11.1.3 青霉素类 结构: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命名规则 内源性过敏原:来自生产、贮存、使用中β-内酰胺环开环自身聚合产生的高分子聚合物。 阿莫西林及含有氨基侧链的半合成β-内酰胺抗生素, 由于侧链游离氨基具有亲核性, 易聚 合,阿莫西林聚合速度快,原因是侧链酚羟基对聚合反应有催化作用。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