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必修5 第4章 第2节 练习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5章第2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练习下学期(解析版)
第五章合成高分子第二节高分子材料第二课时功能高分子材料一、单选题1.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下列有关化学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沉管管节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壳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中所需的水泥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 港珠澳大桥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标准为15年,浇筑式沥青为其中的重要成分。
除天然沥青外,沥青来源于煤和石油C. 港珠澳大桥全线夜景照明分为功能性照明和装饰性照明两部分。
其中通航孔桥中配置的变色LED投光灯内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
环氧树脂通过聚合反应制得D. 港珠澳大桥采用由多层新型高阻尼橡胶和钢板交替叠置结合而成的隔震支座实现抗震。
这种新型高阻尼橡胶是人工合成高分子物质【答案】A【解析】A.水泥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沥青除天然沥青外,有的沥青来源于煤和石油,故B正确;C.环氧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通过聚合反应制得,故C正确;D.新型高阻尼橡胶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物质,故D正确。
故选A。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B. 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C.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D.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溶于水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
【答案】D【解析】略3.下列材料中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是有机玻璃合成橡胶高分子分离膜生物高分子材料隐身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光敏高分子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A. B. C. D.【答案】C【解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三大传统合成材料,高分子分离膜生物高分子材料隐身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光敏高分子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第2节 铝与铝合金(第1课时)课件 鲁科版必修1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 的体积比为 5∶6(相同条件下), 则甲、 乙两烧杯中的反应 情况可能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解析:(1)2Al+3H2SO4===Al2(SO4)3+3H2↑
(2)用扎有针孔的铝箔包住 0.23 克钠,收集到的氢气 为 0.01 mol。( )
(3)根据反应 Na2O+H2O===2NaOH,可知 Al2O3+ 3H2O===2Al(OH)3 成立。( )
(4)所有的金属、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都不可能与 碱发生反应。( )
(5)氧化铝可以制造耐火坩埚的原因是利用 Al2O3 的 高熔点。( ) )
要点二
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问题:一般金属不与碱反应,铝能与强碱反应吗? 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项目
铝与盐酸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化学 方程式 离子 方程式 结论
铝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冒出,将点燃的木 条放在试管口有爆鸣声 2Al+6H2O+ 2Al+6HCl===2AlCl3 2NaOH===2Na[Al(OH +3H2↑ )4]+3H2↑ - 2Al + 6H O + 2OH 2 2Al+6H+===2Al3++ === 3H2↑ 2[Al(OH)4]-+3H2↑ 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都产生H2且铝物质的量相同、酸碱均过量时, 放出H2的量相同
2.将上述反应得到的沉淀分别装在三支试管中:在 第一支试管中滴加 2 mol· L-1 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 沉淀逐渐溶解; 在第二支试管中滴加 2 mol· L-1 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在第三支试管中滴加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无 变化(或不溶解)。
第4章 第2节 元素周期律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必刷题
从第二周期开始,随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从1到8重复出现,但在 第一周期,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从1到2,A错误;随着元素原子序 数的递增,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B错误;元 素的最低化合价是-4价,最高化合价是+7价,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一般情况下同周期 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到+7、最低化合价从-4到-1重复出现,C错误;元素性质的周 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D正确。
解析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 径:S<P<Si,则P原子半径可能为110 pm。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刷基础
3.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均不会超过+4价 B.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刷基础
2.[河北邢台一中2019高一月考]已知N、O、Si、S四种元素原子的半径数据如下表:
原子 N S O Si 半径/pm 70 104 66 117
根据以上数据,试估计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B ) A.80 pm B.110 pm C.120 pm D.70 pm
解析
①的常见最高化合价为+5价,②的常见最高化合价为0价,③的常见最高化合价为+3价, 三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则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判断①为N元素,②为O元素,③为 Al元素。①、②形成的化合物N2O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1,A正确;①、③可以形成化 合物AlN,原子个数比为1∶1,B正确;②、③形成的化合物Al2O3与强酸、强碱均能反应, 是两性物质,C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 离子半径大小为O2->Al3+,D错误。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2节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2.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认识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一、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 1 1→2 23~10 2 1→8 811~18 3 1→8 8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3~10号元素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半径/pm152 89 82 77 75 74 71 -―――――→逐渐减小11~18号元素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半径/pm186 160 143 117 110 102 99 -变化趋势―――――→逐渐减小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原子序数主要化合价的变化1~2 +1―→03~10+1―→+5-4―→-1―→011~18+1―→+7-4―→-1―→0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1.钠、镁与水的反应钠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加酚酞变红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了少量无色气泡,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多的无色气泡冒出,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粉红色反应原理2Na+2H2O===2NaOH+H2↑Mg+2H2O=====△Mg(OH)2↓+3(1)实验探究:①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②将①实验得到的沉淀分装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盐酸,现象为白色沉淀逐渐溶解,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现象为白色沉淀逐渐溶解,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
4.电冶金 (1)金属冶炼的本质。 使矿石中的金属离子____获__得__电__子____变成金属单质的过程:Mn++ ne-═══M。 (2)电冶金。 电解是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适用于制取一些__活__泼__金__属__单质, 如冶炼钠、钙、镁、铝等活泼金属。
(3)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阳极反应:___2_C_l_-_-__2_e_-_═__═_═__C_l_2↑_______; 阴极反应:___2_N__a_+_+__2_e_-_═__═_═_2_N__a____; 总反应:____2_N_a_C__l(_熔__融__)_═_电═_═解__═_2_N__a_+__C_l_2↑_____。
【解析】(1)铜极增重,说明银在铜极上析出,则铜极为阴极,X 为 负极。(2)C 中铜极增重 2.16 g,即析出 0.02 mol Ag,电路中通过 0.02 mol 电子。由 4e-~O2,可知 B 中产生的 O2 只有 0.005 mol,即 112 mL。但 B 中共收集到 224 mL 气体,说明还有 112 mL 气体是 H2,即 Cu2+全部 在阴极放电后,H+接着放电产生了 112 mL H2,则通过 0.01 mol 电子时, Cu2+恰好完全被还原。由 2e-~Cu,可知 n(Cu2+)=0.005 mol,则 c(CuSO4) =0.000.25 Lmol=0.025 mol·L-1。
(1)哪个装置是原电池?哪个装置是电解池? 【答案】甲 、乙构成原电池,丙是电解池。 (2)a、b、c、d电极名称分别是什么? 【答案】a是负极,b是正极,c是阳极,d是阴极。 (3)若模拟氯碱工业生产烧碱、氯气和氢气,如何选用电极材料和电 解质溶液? 【答案】c 电极用Pt或石墨,d电极用铁丝(导体均可),X溶液为饱 和食盐水。
第4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师版)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化学周期表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 正电 ,电子带 负电 ,中子中立 不带电 。
2、质量数(1)概念:将核内所有 质子 和 中子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 )= 质子数(Z ) + 中子数(N ) ②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 6C 表示质子数为 6 ,质量数为 12 的碳原子。
4、粒子符号(A Z X ±bn ±m )中各数字的含义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 原子核 及 核内质子数 ,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以钠原子为例:(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的电子数也相同)。
如 Mg :→ Mg 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F :→F-:。
Na+与稀有气体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与稀有气体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二、元素在周期表1、周期的分类与包含元素216个族分为7 个主族、7 个副族、1个第Ⅷ 族和1个0 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中各符号的意义注: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四分长短,四长副族现;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Ⅷ族最特殊,三列是一族;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镧锕各十五,均属ⅧB族。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相互推断(1)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有H、Be、Al 。
②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有C、S 。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人教版2019)一、单选题1.水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水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 .NaB .Na 2O 2C .F 2D .NO 22.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 2(g)2O高温−−−→NO(g)2H O −−−→HNO 3(aq) B .Al 2O 3(s)Fe−−−→高温Al(s)NaOH −−−→NaAlO 2(aq) C .BaCl 2(aq)2CO −−−→BaCO 3(s)24Na SO (aq)−−−−→BaSO 4(s) D .MgCl 2·6H 2O(s)HCl −−→MgCl 2(s)−−−−→熔融电解Mg(s)3.若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L0.5mol/LHF 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A NB .1L0.1mol/L 的43NH NO 溶液中,N 原子总数为0.2A NC .向常温常压下密闭容器投入2molNO 与1mol 2O ,使其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A ND .pH=1的硫酸溶液可中和0.2A N 个-OH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B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 .NaClO 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杀菌消毒D .HNO 3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洗涤附有银镜的试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热盛有少量NH 4HCO 3固体的试管,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 4HCO 3显碱性B .浓硝酸与新制氯水在实验室都用棕色试剂瓶保存,但原理不同C .二氧化硫做纸浆漂白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 .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Si 3N 46.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放出H 2,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K +、Cl -、Na +、-3NOB .-3HCO 、K +、2-4SO 、Na +C .Cl -、K +、2-4SO 、Na +D .Na +、2-4SO 、+4NH 、Cl -7.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 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⑨混合物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①⑨C .①④⑥⑦⑧D .①④⑤⑥⑦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第2节 氨基酸练习下学期(原卷版)
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第二节蛋白质第1课时氨基酸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紫外线、饱和、溶液、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B.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合成更加复杂的化合物D. 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2.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
面对“新冠肺炎”新一轮点状爆发,杀菌消毒、防止病毒传播,许多化学物质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 N95口罩所使用的聚丙烯材料属于合成纤维是纯净物B. 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活性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C. 新冠病毒是高分子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的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可有效灭活病毒B. 酚醛树脂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高分子材料,它由苯酚和甲醛缩聚得到C. 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苯和乙炔分别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相同体积的氧气D. 两位科学家因核酸的相关研究荣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核酸水解得到核苷酸4.下列表格中Ⅰ中描述不能解释Ⅱ中事实的是A. AB. BC. CD. D5.冠病毒如图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
核苷酸的单体由五碳糖、磷酸基和含氮碱基构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蛋白质和核酸均是高分子化合物B. NaClO溶液用作消毒剂,是因为NaClO能使病毒蛋白变性C. 蛋白质中含C、H、O、N等元素D. 五碳糖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6.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与酒相关的古诗词,其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较好地表达了战士出征前开杯畅饮的豪迈情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忽略酒精和水之外的其它成分,葡萄酒的度数越高密度越小B. 古代琵琶的琴弦主要由牛筋制成,牛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 制作夜光杯的鸳鸯玉的主要成分为,属于氧化物D. 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高中化学必修2第5章第2节 氨和铵盐 练习新解析版)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氨和铵盐1.下列关于氨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B .氨气可以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 .氨气具有还原性D .可以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检验氨气的存在 【答案】B2.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 A .N 2和H 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 B .加热NH 4Cl 制取氨气 C .将浓氨水向碱石灰固体上滴加 D .将NH 4Cl 溶液和NaOH 溶液混合 【答案】C【解析】A 项适合用于工业生产;B 项因为NH 4Cl 分解生成的NH 3、HCl 遇冷又化合为NH 4Cl ,不能制取氨气;D 项由于NH 3极易溶于水,不适合制取NH 3。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 +4+OH -=====△NH 3↑+H 2O B .NaOH 溶液与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NH +4 +OH -=====△NH 3·H 2O C .氨水中加盐酸:NH 3·H 2O +H +===NH +4+H 2OD .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 2++2NH 3·H 2O===2NH +4+Fe(OH)2↓ 【答案】C【解析】A 项,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书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B 项,加热条件下NH 3·H 2O 应分解为NH 3和H 2O ,离子方程式应为NH +4+OH -=====△NH 3↑+H 2O ;C 项,符合反应原理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D 项,向氨水中滴加FeCl 3溶液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 3++3NH 3·H 2O===Fe(OH)3↓+3NH +4。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 3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 均呈-3价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D .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答案】C【解析】A 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 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D 项,可用加热法分离NH 4Cl 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5章第2节 通用高分子材料练习下学期(解析版)
第五章合成高分子第二节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通用高分子材料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油脂和维生素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三大有机合成材料C. 糖类的组成均可表示为,且均有甜味D. 葡萄糖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B【解析】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并称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正确;C.部分糖的组成不能用表示,淀粉和纤维素没有甜味,错误;D.葡萄糖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
故选B。
2.以现代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合成氨塑料合成盐酸合成橡胶合成尿素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A. B. C. D.【答案】B【解析】略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烃分子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一定为偶数B. 塑料、橡胶和纤维都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D. 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A【解析】A.烃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一定为偶数,烃分子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一定为偶数,A项正确;B.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都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而天然橡胶、天然纤维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B项错误;C.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二者原理不同,C项错误;D.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项错误。
故选A。
4.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铜和铁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B. 棉纱和蚕丝都属于合成纤维C. 玻璃和光导纤维都是硅酸盐材料D.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可制成食品保鲜膜【答案】A【解析】A、金属的通性为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铜和铁均为金属单质,故A正确;B、棉纱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故B错误;C、玻璃是三大传统硅酸盐产品之一,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故C错误;D、聚乙烯可以做食品保鲜膜,聚氯乙烯在较高温度下,如50度左右就会慢慢地分解出有害气体,5.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4章第2节 电解池 第二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基础练习
第二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同步基础练习题1.工业上电解食盐水的阴极区产物是( )A.氯气B.氢气和氯气C.氢气和氢氧化钠D.氯气和氢氧化钠2.关于镀铜和电解精炼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B.电解液的成分都保持不变C.阳极反应都只有Cu-2e-=Cu2+D.阴极反应都只有Cu2++2e-=Cu3.(双选)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阴极4.如图是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中出口①处的物质是氯气,出口②处的物质是氢气B.该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不能让阴离子通过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电解Cl2↑+H2↑D.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在铜牌表面电镀一层银。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后,Ag+向阳极移动B.银片与电源负极相连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可表示为Ag++e-=AgD.当电镀一段时间后,将电源反接,铜牌可恢复如初6.在冶金工业中,钠、镁、铝等金属常用电解法得到,其原因是( )A.都属于轻金属B.都属于活泼金属C.成本低廉D.这些金属的化合物熔点较低7.如图所示,能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 )8.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的Fe、Zn、Cu、Pt等杂质,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9.中学阶段介绍的应用电解法制备物质主要有三种:一是铝的工业制备,二是氯碱工业,三是金属钠的制备。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习题: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铝与铝合金 含解析
第2节铝金属材料第1课时铝与铝合金课后篇巩固提升A组基础巩固1.实验室用Al2(SO4)3制取Al(OH)3,最合适的试剂是()A.NaClB.H2SO4·H2O D.KNO3(SO4)3与氨水反应可生成Al(OH)3沉淀,故C项正确。
22.铝能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如Fe、Mn等,这是因为铝()A.具有两性B.导电性好C.熔点低,且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首先是因为铝的性质比这些难熔的金属活泼,还原性强;其次是铝能与难熔金属的氧化物组成铝热剂,在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使被置换出的金属呈现熔融状态而分离出来。
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也可电解氧化物冶炼对应的金属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C.铜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解析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制备金属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金属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A项错误;明矾[KAl(SO4)2•12H2O]中的Al3+在水溶液中可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可用于水的净化,B项正确;铜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反应:Cu+2Fe3+2Fe2++Cu2+,可以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C项正确;铝表面存在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铝不被进一步腐蚀,D项正确。
4.用铝箔包装0.1 mol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A.O2和H2的混合气体B.0.05 mol H2C.小于0.05 mol的H20.05 mol 的H2解析根据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知,0.1 mol Na和水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根据2Al+2NaOH+6H2O2Na[Al(OH)4]+3H2↑知,NaOH还能与Al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最终得到氢气的物质的量大于0.05 mol,故D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电子课本必修第二册第五章课后练习第五章第一节第1课时A组·基础达标1.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B.硫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相同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D.硫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答案】B【解析】S和O2都是非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①CuS②FeS③Al2S3④Fe2S3⑤Cu2S⑥FeCl2⑦H2SA.②⑤⑧B.①④⑥C.③④⑦D.④⑥⑦【答案】B【解析】硫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所以金属Fe和Cu在加热条件下与硫单质反应时,只能生成FeS和Cu2S,而不是Fe2S3和CuS。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直接氧化为FeCl3。
2S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对于反应2SO2+O2催化剂△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可以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C.1 mol O2与2 mol SO2混合反应,可生成2 mol SO3D.在该反应中SO2做还原剂【答案】C【解析】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1 mol O2和2 mol SO2反应,不可能生成2 mol SO3。
4.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2。
下列关于SO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O 2属于非法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B .SO 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 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C .SO 2可用碱石灰干燥D .SO 2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 【答案】B【解析】葡萄酒中的适量二氧化硫可以起到防腐、杀菌、抗氧化的作用,适量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是无害的,可以添加到葡萄酒中,A 错误;因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有还原性,可以抗氧化,B 正确;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的混合物,不能用碱石灰干燥SO 2,C 错误;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D 错误。
高中化学必修一 练习试卷 第4章 第2节 第4课时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第4课时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题组一物质的制备1.如图为通过EFC剑桥法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生产海绵钛的装置示意图,其原理是在较低的阴极电位下,TiO2(阴极)中的氧解离进入熔融盐,阴极最后只剩下纯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C.通电后,O2-、Cl-均向阴极移动D.石墨电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2.(2022·广东,10)以熔融盐为电解液,以含Cu、Mg和Si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实现Al的再生。
该过程中()A.阴极发生的反应为Mg-2e-===Mg2+B.阴极上Al被氧化C.在电解槽底部产生含Cu的阳极泥D.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3.我国研制出非贵金属镍钼基高效电催化剂,实现电解富尿素废水低能耗制H2(装置如图)。
总反应为CO(NH2)2+H2O===3H2↑+N2↑+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为阳极,CO(NH2)2发生氧化反应B.b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C.每转移6 mol电子,a电极产生1 mol N2D.电解一段时间,a极区溶液pH升高4.以纯碱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的方法可制备小苏打,原理装置如图:上述装置工作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池电极接电池正极,气体X为H2B.Na+由乙池穿过交换膜进入甲池C.NaOH溶液Z比NaOH溶液Y浓度小D.甲池电极反应:4OH--4e-===2H2O+O2↑题组二水体污染的治理5.电浮选凝聚法处理酸性污水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B.通入甲烷的石墨的电极反应式为CH4+4CO2-3-8e-===5CO2+2H2OC.为了增强污水的导电能力,可向污水中加入适量食盐D.若左池石墨电极产生44.8 L气体,则消耗0.5 mol甲烷6.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4章第2节 电解原理的应用 (学案)
4.2.2 电解原理的应用(学案)1.理解并掌握电解规律和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2.理解并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电镀、电解精炼铜,电冶金的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
1.电解池原理的应用。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饱和食盐水(1)电极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总反应式: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习惯把电解饱和食盐水叫做氯碱工业。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区溶液变红,检验阳极产物(1)因为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由于H+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而生成H2,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继续电离,结果阴极区溶液中的OH-的浓度增大而呈碱性。
(2)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阳极“U”形管口,若变蓝,证明有Cl2产生。
2.电镀(1)根据图示,书写电极反应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镀的概念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3)电镀池的构成:一般都是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电镀液;把镀层金属浸入电镀液中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作为阳极;待镀金属制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
(4)电镀的目的主要是增强材料抗腐蚀能力,也有许多电镀是为了美观或增加表面硬度。
电镀过程中,铜离子的浓度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章第二节 电解池 练习(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电解池一、单选题1.下列与电化学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原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阳极C. 电镀液中应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D. 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备金属钠2.下列实验装置符合实验目的的是()目的粗铜的精炼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的产物装置选项 A B目的在铁制品上镀铜构成原电池装置选项 C DA. AB. BC. CD. D3.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C. 片刻后甲池中增大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4.如图所示,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通电使NaCl 发生电离B. 电极a 是阳极C. Na+向b 极移动D. a 极产生黄绿色气体5.探究电场作用下阴阳离子的迁移。
a、b、c、d均为石墨电极,电极间距4cm。
将pH试纸用不同浓度溶液充分润湿,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现象:时间试纸I 试纸II1min a极附近试纸变红,b极附近试纸变蓝c极附近试纸变红,d极附近……10min红色区和蓝色区不断向中间扩展,相遇时红色区约 2.7cm,蓝色区约1.3cm 两极颜色范围扩大不明显,试纸大部分仍为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极附近试纸变蓝B. a极附近试纸变红的原因是: 2H2O+2e-=H2↑+2OH-C. 对比试纸I和试纸Ⅱ的现象,说明电解质浓度影响H+和OH-的迁移D. 试纸I的现象说明,此环境中的迁移速率比OH-快6.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四种溶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解AgNO3溶液,阳极生成O2,溶液的酸性增强B. 电解浓ZnBr2溶液,阴极反应式为Zn2++2e-=ZnC. 电解AlCl3溶液,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O+2Cl-2OH-+Cl2↑+H2↑D. 电解Pb(NO3)2和CuCl2的混合溶液,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7.镁一空气电池是一种能被水激活的一次性储备电池,原理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新课标鲁教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铝 金属材料 同步练习 含答案
铝金属材料自我测试1.用铝箔包装0.1mol的金属钠,用针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A.O2和H2的混合气体B.1.12L H2C.大于1.12L H2 D.小于1.12L气体2.下列金属属于有色金属,且在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的是()。
A.铁B.镁C.铝D.铜3.关于铝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铝的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因此铝难腐蚀B.铝能溶解于冷的浓硝酸氧化成为硝酸铝C.铝能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氢气D.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4.宋朝初期,我国已将湿法炼铜应用于生产,其反应原理为()。
A.CuO+H2==Cu+H2O B.CuO+CO==CO2+CuC.Fe+CuSO4==FeSO4+Cu D.Cu2(OH)2CO3==2CuO+CO2↑+H2O5.金银自古以来吸引人们的目光,也曾长期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目前,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仍然是这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你认为原因是()。
A.金、银延展性好B.金、银导电导热性好C.金、银化学性质稳定D.金、银地壳中含量少6.用铝热法冶炼难熔的金属,其优越性有下列的()。
A.铝有很强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可将难熔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B.氧化铝熔点很低,容易与难熔金属分离C.氧化铝熔点高,可与难熔金属一起熔化D.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还原出来的金属融化,便于分离7.有NaCl、FeCl3、FeCl2、MgCl2、AlCl3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氨水D.KSCN溶液8.将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
一份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另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最后生成的氢气一样多。
则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4:1 C.1:1 D.3:19.镁铝合金5.1g溶于300mL 2mol·L-1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L。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氯气的制法 氯离子(Cl-)的检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训练
第四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氯气的制法氯离子(Cl-)的检验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2019·湖北沙市中学高一期末)在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B.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Cl2存在C.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存在解析:选A因为Cl2是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故A正确;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故B错误;盐酸中含Cl-,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Cl-存在,故C错误;加入NaOH 溶液能和氯水中Cl2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氯水黄绿色消失,不是HClO存在的原因,故D错误。
2.(2019·辽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先加入稀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一定有SO2-4B.加入氯水后,再加入KSCN 溶液变红,证明原溶液一定有Fe2+C.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一定有Cl-D.加入KSCN 溶液变红,证明原溶液一定有Fe3+解析:选B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干扰离子,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故A正确;先滴加氯水,氯气将Fe2+氧化成Fe3+,即使原溶液不含Fe2+,滴加KSCN溶液后也显红色,无法证明原溶液是否含有Fe2+,故B错误;AgCl是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一定有Cl-,故C正确;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一定有Fe3+,故D正确。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第2课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2.认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一、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细胞免疫的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
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判断正误(1)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2)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将病原体消灭()答案(1)×(2)×任务一:分析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1.探究细胞免疫的研究历程资料1:1883年,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提出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他认为吞噬细胞是执行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细胞。
资料2:1942年,蔡斯和兰德施泰纳用致敏豚鼠血清给正常动物注射后做结核菌素免疫实验,结果没有出现阳性反应。
当转输淋巴细胞后,结核菌素反应出现阳性结果。
证实了此免疫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引起的。
此后,科学家将细胞免疫的概念改为由淋巴细胞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这是现代的细胞免疫概念。
资料3:1974年,辛克纳吉和杜赫提证实小鼠T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时,不仅需要特异性识别抗原种类,而且同时需要识别MHC分子,这种现象也称为MHC限制性。
注:当细胞被病原体感染时,细胞降解抗原并将其加工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资料4:1980年莱因茨和斯基洛斯曼根据分化标志和功能将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两个亚群。
此外,研究发现被抗原呈递细胞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进而分化为具有效应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二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一定是糖B.单糖一定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纤维素和淀粉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是同分异构体D.凡符合C m(H2O)n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解析:多糖一般没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如糖精不是糖,选项A错。
纤维素和淀粉分子式中的n值不同,n是不确定的值,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C错。
有很多符合C m(H2O)n的化合物不是糖,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不符合此通式的不一定不是糖,如鼠李糖(C6H12O5),选项D错。
答案:B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加氢生成六元醇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D.能被氧化为CO2和H2O解析: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为CH2OH(CHOH)4CHO,其分子中含有五个醇羟基和一个醛基。
含有醛基,可与氢加成得到六元醇,与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银镜;含有醇羟基,可与羧酸反应生成酯;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可燃烧生成CO2和H2O(在人体中被氧化为CO2和H2O)。
答案:C3.下列物质中,都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的一组是()①福尔马林②蚁酸③甲酸甲酯④乙酸甲酯⑤甲酸钠⑥醋酸⑦葡萄糖⑧蔗糖⑨麦芽糖A.①②③④B.④⑧C.⑦⑧⑨D.⑤⑥⑦⑧解析: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物质结构中应该含有醛基或羧基。
甲酸(HCOOH)分子中含有醛基、羧基,甲酸反应生成甲酸盐、甲酸酯中也有醛基,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有醛基,醋酸中含有羧基,所以只有④⑧不与银氨溶液反应。
答案:B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产物B.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淀粉水解先得到麦芽糖,然后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A项正确。
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
蔗糖是一种多羟基酮,而不是多羟基醛,C项不正确。
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答案:C5.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故它们是同分异构体B.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它们的结构单元组成元素都相同,故遇I2都显蓝色D.它们都是纯净物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尽管都可表示为(C6H10O5)n,但n值不同,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只有淀粉溶液遇I2显蓝色;它们都是混合物。
但淀粉和纤维素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答案:B6.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1)与乙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要________g乙酸。
(2)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1 mol葡萄糖分子内有5 mol羟基,所以理论上可以和5 mol乙酸反应,5 mol 乙酸的质量为5 mol×60 g·mol-1=300 g。
(2)葡萄糖完全转化为CO2和H2O的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所以1 mol 葡萄糖,需6 mol氧气,6 mol O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6 mol×22.4 L·mol-1=134.4 L。
答案:(1)300(2)134.4C6H12O6+6O2―→6CO2+6H2O(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会感到有甜味,其原因是( ) A .淀粉属于糖类,本身有甜味 B .唾液所含的淀粉酶属于糖类,有甜味C .淀粉受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水解生成了麦芽糖D .淀粉受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水解生成了蔗糖解析:淀粉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
唾液淀粉酶不属于糖类,属于蛋白质。
在吃米饭或馒头时,由于淀粉受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发生水解,生成了麦芽糖,有甜味。
所以多加咀嚼米饭或馒头时就会感到有甜味。
答案:C2.核糖的结构简式为CH 2OH(CHOH)3CHO ,它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B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 .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 D .在糖类中分子结构最简单解析: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等。
其中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最简单的糖的结构式为。
答案:B3.淀粉经过下列变化:淀粉→单糖→酒精→乙烯→…→草酸。
在该系列变化过程中,下列反应类型一定没有发生的是(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加氢反应 ④消去反应⑤取代反应 ⑥水解反应 ⑦酯化反应⑧加聚反应A .①③④⑤B .③⑦⑧C .⑥⑧D .①④⑥解析:由淀粉制取草酸的一系列变化可表示如下: 淀粉――→水解葡萄糖――→分解CH 3CH 2OH ――→消去反应CH 2===CH 2――→加成CH 2BrCH 2Br ――→水解。
答案:B4.关于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为④③B .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为②④⑤C .验证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为①②④⑤D .验证蔗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为①④⑤解析:从图示来看,是通过银镜反应来验证的,而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不能选择③。
同时考虑到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蔗糖水解后应先加碱中和过量的酸之后才能进行银镜反应。
答案:C5.某淀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24 000,由此可推知每个淀粉分子中具有的葡萄糖结构单元为( )A .500个B .900个C .1 000个D .2 000个解析:每个葡萄糖结构单元为C 6H 10O 5,淀粉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2n =324 000,得n =2 000。
答案:D6.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中还含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则该物质为( )①乙醛 ②葡萄糖 ③甲酸甲酯 ④蔗糖 ⑤麦芽糖 ⑥纤维素 ⑦淀粉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③⑤D .④⑤解析:乙醛和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甲酸甲酯中含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可水解生成甲酸和甲醇,其中甲酸可发生银镜反应,符合题意;蔗糖、纤维素和淀粉为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都可发生水解反应,且其产物葡萄糖可发生银镜反应;麦芽糖为还原性糖,且能水解,产物中葡萄糖也可发生银镜反应,符合题意。
答案:C7.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2 mL 先后加到2 mL 的新制Cu(OH)2悬浊液中,充分振荡。
实验现象记录如表:A .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B .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C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 6H 12O 6D .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解析:根据实验现象无法推断出葡萄糖分子中是否含醛基以及分子式和分子中碳链的排列形式;乙醇、水分子中含一个羟基,不能使氢氧化铜溶解,丙三醇分子中含三个羟基,可使氢氧化铜溶解且溶液呈绛蓝色,现象与葡萄糖溶液相同,据此可推得葡萄糖分子中含多个羟基。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44分)8.(26分)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已知G 是具有香味的液体,试填空: (1)A 的名称________;G 的名称________。
(2)D →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F →G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G含有“”结构链状的同分异构体最多有________种。
写出G属于不同种类的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甘蔗渣处理后所得(C6H10O5)n为纤维素,其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乙醇,则E为乙醛,F为乙酸,G为乙酸乙酯。
答案:(1)纤维素乙酸乙酯催化剂2CH3CHO+2H2O(2)2CH3CH2OH+O2――→△浓硫酸(3)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9.(18分)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B.糖尿病人尿糖,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2)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
A的有关性质实验结果如下:Ⅰ.通过样品的质谱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Ⅱ.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
Ⅲ.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峰面积之比为3∶1。
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葡萄糖分子中不含水,A错;新制的Cu(OH)2悬浊液常用于检测尿糖,B对;C、D符合事实。
(2)A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呈酸性,结构中含有羧基,且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峰,峰面积之比为3∶1,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答案:(1)B、C、D(2)CH3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