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4 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 4 电场和
【k12高中教育】(精校版)2018年全国卷Ⅱ理综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科网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清单、二次结论、题型示例
第一部分——高考物理知识清单1.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是地球和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2)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方向竖直向下.注意:在两极mg=F万=GMm/R2,在赤道上,重力mg=F万-F向=GMm/R2-mR4π2/T2,由于向心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附近,mg=F万=GMm/R2,在离地面h高度处mg’=GMm/(R+h)2.2.弹力(1)大小:只有弹簧中的弹力我们可以用胡克定律F=kx计算,而支持力、压力、轻绳中的拉力、轻杆中的弹力等必须根据题中的物理情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得出.(2)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曲面,则弹力的作用线一定垂直于曲面上过接触点的切线,轻绳中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并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对轻杆,若一端由铰链连接,则另一端的弹力只能沿杆的方向拉或压,若杆的一端固定,则杆中的弹力方向可以与杆成任意角度.注意:对于弹簧,由于恢复形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而对于轻绳、轻杆和接触面,其中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3.摩擦力(1)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3)类别: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F=μF N,式中压力F N一般情况下不等于重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②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随运动状态及外力情况而变化,与压力F N无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0≤F≤Fmax,其中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F N成正比.4.力的合成和分解不是两个力的数值加减,而是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法则)进行的矢量合成与分解的运算.实质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合力与分力等效.(1)合力可能大于分力、小于分力、等于分力,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如同三角形的边长关系.(2)力的合成只适用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力的分解得到的两个分力与原力性质相同.5.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有:(1)隔离法将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与周围物体分隔开,只分析它实际所受的力,不分析它对周围物体施加的力.隔离法一般适用于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外力.(2)整体法:把几个具有相同加速度的连接体或叠加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整体法一般适用于分析外界对整体的作用力.(3)假设法: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对物体的运动情况作出判断,看是否与实际情况吻合,如果吻合,则说明假设正确,否则说明假设错误.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合力为零,即F合=0,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沿任意方向分力的合力都为零,即∑F x=0,∑F y=O,解答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基本思路是合成法和分解法.(1)合成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将所受的其中两个力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为一个等效力,由平衡条件可知,该等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分解法:对物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将其中一个力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到另两个力的反方向.由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分力一定分别与另两个力等大反向.7.基本概念对比(1)位移(矢量)是运动物体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标量)是运动轨迹的长度.(2)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的变化率,即v=Δx/Δt,加速度是描述质点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质点速度的变化率,即a=Δv/Δt.(3)位移一时间图像与速度一时间图像8.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式(1)速度公式v t=v0+at(2)位移公式s=v0t+at2/2.(3)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公式v t2-v02=2as注意:①以上三个公式中一共有五个物理量v t、v o、s、a、t,这五个物理量中有三个物理量确定,那么其它两个物理量就确定.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量相等,则其它两个量一定相等.②以上五个物理量除t外,v t、v o、s、a均为矢量,一般以v o的方向为正方向,t=0时的位移为零,这时v t、s、a的正负就有了确切的物理意义.9.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1)一般公式法: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式解题,若题目中不涉及时间t,使用公式v t2-v02=2as解答.(2)平均速度法:涉及初末速度、运动时间、位移,可应用v平均=(v o+v t)/2.或s=v 平均t解答.(3)中间时刻速度法:v t/2=v平均=(v o+v t)/2适用于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应用它可避免应用位移公式中含有t2的复杂方程,从而简化解题.(4)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采用比例关系求解.①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②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③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2 : 3 :…④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2 -1):( 3 - 2 ):…(5)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应用于末态速度为零的情况,把末态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反演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图像法:应用,v-t图像,可以把较复杂的直线运动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尤其是利用图像定性分析选择题,可避开复杂的数学计算.(7)巧用隔差公式s m-s n=(m-n)aT2解题.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题目中出现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对应的位移(尤其是处理纸带、频闪照片或类似的问题),应用隔差公式s m-s n=(m-n)aT2解题快捷方便.10.自由落体运动(1)只受到重力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其实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下落t时刻的速度公式v t=gt,高度公式h=gt2/2,下落高度h时速度v t=2gh .11.竖直-上抛运动(1)只受到重力作用的竖直上抛运动,实质是初速度为v 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具有速度对称(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时间对称(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路程所需时间相同)的特点.(3)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H=v02/2g,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t=v0/g.12.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同时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因为不受力的情景是不可能的.(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达式:F=ma.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的瞬时效应,定量描述了力与运动(加速度)的关系,由定律可知,力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加速度与力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力与加速度其有因果关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是力产生的结果.(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一定不会相互抵消.13.超重与失重(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原因: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原因: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原因: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14.一般曲线运动(1)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2)特点: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3)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轨迹弯曲一侧.(4)研究方法:把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简单的分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存在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①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结束.②独立性:各分运动在其方向上力的作用下独立运动,不受其他方向分运动的影响.③等效性:各分运动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后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效果相同.15.平抛运动(1)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只受竖直向下方向的重力作用,其轨迹是抛物线,平抛运动是匀变速(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曲线运动.(2)研究方法:分解为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s=vt)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h=gt2/2).(3)平抛运动物体速度的改变量Δv=gΔt,方向竖直向下,且相等时间内速度的该变量总是相等.(4)平抛运动速度偏转角正切是位移偏转角正切的2倍;速度反向延长线交于沿初速度方向的水平位移的中点.16.匀速圆周运动(1)特点: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的变速曲线运动.(2)角速度:ω=θ/t=2π/T,角速度单位:rad/s;线速度:v=s/t=2πr/T;v=ωr.(3)向心加速度:a=v2/r=ω2r=ωv.(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称为向心力.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任何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其效果只要是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这个力或这几个力的合力即为向心力.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遵从牛顿第二定律.(5)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则物体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6)转速n的单位为r/s(转每秒)或r/min(转每分).当转速的单位为r/s时,转速n与角速度ω的关系ω=2πn.17.一般圆周运动(1)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不指向圆心时,可以将它沿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正交分解,其沿半径方向的分力为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2)如果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大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将做向心运动,运动半径将减小;如果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小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运动半径将增大.如果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突然变为0,则物体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临界条件:①轻绳拉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或小球在竖直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时的临界点是在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F+mg=mv2/r,由于轻绳中拉力F≥0,要使小球能够经过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则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必须满足v≥gr .②由于轻杆(环形圆管)既可提供拉力,又可提供支持力,轻杆拉小球(或环形圆管内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或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双轨道之间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到达最高点时速度v≥0.18.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数学表达式:F=Gm1m2/r,引力常量G由卡文迪许利用扭评实验测出.注童:万有引力定律中物体间的距离r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3)应用:测中心天体的质量、密度、发现新天体、航天等.19、人造地球卫星(1)轨道特征:轨道平面必过地心;(2)动力学特征: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有F=GMm/r2=mv2/r=4mπ2r/T2.(3)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但运行速度越小.(4)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 gR =7.9km/s;物体脱离地球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物体脱离太阳的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三宇宙速度v3=16.9km/s.20.解天体运动类问题的思路(1)天体问题的实质是天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天文上的应用,利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出方程,即F=ma,公式中F为研究对象所受其他天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对于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运动,则F=GMm/r2;对于质量为M、m的双星问题,若双星距离为L,则F=GMm/L2;对于三星问题,则F为研究对象所受其他两个天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加速度公式中a为向心加速度,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可以分别用a=v2/r=ω2r=ωv=4π2r/T2等代换.(2)在处理天体问题时,若不知道天体的质量而知道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可利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列出方程mg=GMm/R2,解出重力加速度与天体质量的关系GM=gR2进行代换,此式通常称为黄金代换式.21.功和功率(1)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①恒力做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②当F为变力时,用动能定理W=△E K或功能关系求功,所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或系统)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③利用F-s图像曲线下面积求功.④利用W=Pt计算.(2)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①功率定义式:P=W/t所求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值②功率计算式:W=FScosα其中α是力F与位移s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a.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取瞬时值,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b.当v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平均功率.(3)机车启动:①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P=Fv可知,其牵引力F随着速度v的增大而减小,机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即牵引力F=f(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最大速度v m=P/f;若机车经过时间t,前进位移x到达最大速度v m,由动能定理列方程Pt-fx=mv m2/2.②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由a=(F-f)/m可知,若所受阻力f恒定,则牵引力F为定值,由P=Fv可知,机车输出功率P随若速度v的增大而增大.当机车输出功率P增大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运动结束,其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 t=at,匀加速运动时间t=P额/(ma+f)a之后,机车在额定功率下继续加速,直至到达最大速度(v m=P额/f)后做匀速运动;若机车经过时间t1达到额定功率,再经时间t2达到最大速度v m,在这一过程中前进的总位移为x,由动能定理列方程Pt1/2+Pt2-fx=mv m2/2(注意这里匀加速过程中P=Fv,由于v=at,故有P平=Fv0/2,v0为匀加速末速度).22.动能定理(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数学表达式:W=mv22/2-mv12/223.机械能(1)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引力势能)和弹性势能.①动能:E K=mv2/2②重力势能:Ep=mgh高度h是相对零势面的,重力势能是相对的,选取不同的零势面,重力势能有不同的数值,但重力势能的变化(△Ep=mg△h)是绝对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③弹性势能: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同一弹簧,只要形变量相同,其弹性势能就相同.(2)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系统内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以下几种表达形式:①可任选两个状态(一般选择过程的初、末状态),研究对象的机械能相等,即E1=E2.利用E1=E2建立方程需要选择零势面.②系统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减少多少,动能就增加多少,反之,即ΔEp=-ΔE k.③系统内某一部分机械能减少多少,另一部分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即ΔE1=-ΔE2(3)功能关系:系统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除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它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24.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表达式F=KQ1Q2/r2.库仑力的方向沿两点电荷的连线,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5.电场强度(1)物理意义:表示电场力性质的物理量,它描述电场的强弱.(2)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即:E=F/q,点电荷周围电场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26.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方向.(2)电场线的密疏表示电场的强弱.(3)电场线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4)任章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5)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6)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且由高的等势面指向低的等势面.27.电势差和电势(1)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这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电压),即U AB=W AB/q.(2)电势:电场中某点跟零电势点间的电势差叫做该点的电势,有了电势的概念,则A、B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U AB=ΦA-ΦB,其中ΦA、ΦB分别为A、B两点的电势.(3)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之间距离的乘积.即U=Ed.28.等势面(1)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2)等电势差的等势面密处电场强度大,等势面疏处电场强度小.(3)等距等势面电场强度大处电势差大电场强度小处电势差小.(4)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5)任意两个电势不等的等势面都不可能相交.29.电容器和电容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容器.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高低的物理量.(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即C=Q/U.(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试中s为平行板电容器的正对面积,d为两极板之间的距离,k静电力常量,ξ为介质的介电常数.30.静电感应处在电场中的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结果使导体两端同时分别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1)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2)处在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是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即E内=E外+E 感=0;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导体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表面垂直;带电导体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3)静电屏蔽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区域(或空腔内)的电场强度为零,置于导体内部区域(或空腔内)的物体不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的现象叫做静电屏蔽.电学仪器和电子设备的金属罩,通讯电缆的铅皮包层等都是用来防止外界电场的干扰,起静电屏蔽作用的.3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沿电场线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带电粒子被电场加速,一般应用动能定理,有QU=mv22/2-mv12/2.(2)带电粒子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应用类似于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分析处理.32.描述直流电路的物理量(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与通过这些电荷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称为电流,即I=Q/t,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设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电荷量为q,则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vtSnq,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Q/t,可得导体中电流微观表达式:I=nqvs.(2)电压: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测量.(3)电动势:衡量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的开路电压,在闭合电路中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的电压之和,即E=U内+U外.(4)电阻:表征导体本身阻碍电流作用的物理量,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导体中的电流I的比值称为电阻R,即R=U/I.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电沮测量用伏安法或欧姆表直接测量.(5)电功:W=UIt=QU,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的过程.(6)电热(焦耳定律):Q=I2Rt,对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对非纯电阻电路(含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电功大于电热.(7)电功率:P=UI,电热功率:P热=I2R.33、电学中的三个定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电、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休导电.(2)、电阻定律: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R=ρL/S,其中ρ为导体的电阻率.注意: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即I=E/(R+r)34.超导体与半导体(1)超导体:大多数金属当温度降到转变温度Tc时,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导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导体叫做超导体.(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半导体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掺入微量的其他物质后导电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3)半导体的利用:利用有些半导体的导电性能随温度升高电阻迅速减小的特性制成热敏电阻或对温度敏感的温度传感器等,利用有些半导体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的特性制成光敏电阻或对光敏感的光传感器等;光敏电阻能起到开关作用,可应用到自动控制中.利用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会使其导电性能大大增强的特性制成二极管(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和集成电路. 35.电流表的内外接法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选择: (1)具体分析方法如下:①若R V /R x <R x /R A ,R x 为大电阻,内接法误差小;若R V /Rx >R x /R A ,R x 为小电阻,外接法误差小.②若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无法直接判断,先求临界电阻R 0=√R A R V ,若R x >R 0,则R x 为大电阻,内接法误差小.若R x <R 0,则R x 为小电阻,外接法误差小.若R x =R 0,内外接法均可.③当无法估计电阻的阻值,难以比较R V /R x 和R x /R A 的大小时,可采用电压表试测法看电流表、电压表度数变化的大小来确定. (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①限流式接法:图1所示的接法为限流式接法.忽略电源内阻时,用电器L 上的电压变化范围R 0E /(R 0+R )~E ,其中R 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注意:在接通电源之前应把接人电路的电阻调到最大,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以保证安全.②分压式接法图2所示的接法.为分压式接法,忽略电源内限影响,用电器L 的电压变化范为O ~E ,闭合电键前应使滑片P 位于A 端,使用电器L 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以保证安全.③滑动变阻器分压、限流处理技巧(I)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选取原则:一般在滑动变限器总电阻R 0与R X 相差不大时,才能使用限流式电路.(II)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选取原则:(a )滑动变阻器的全值电阻R 0远小于用电器电阻R X 或电路中串联的其他电阻的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图1图2。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详细答案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详细答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有一些排版不规范的问题。
在第一题的解析中,CD错误应该换行,单独成为一句话,并且需要加上标点符号。
在第二题的解析中,最后一句话应该换行,单独成为一段。
在第三题的解析中,密度公式后面应该加上标点符号。
同时,每段话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第一题的解析可以改为:“木箱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动能等于力做功的大小。
因此,动能小于拉力所做的功,选项A正确。
”1014Hz和1015Hz是指频率的单位,108m·s-1是指光速的大小。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个最小值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根据公式f=Φ/h,其中Φ为金属的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可以求出锌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为1015Hz。
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
一边长为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D。
在移动过程中,左边导体棒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右边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方向也是顺时针,两根棒切割产生电动势方向相同,因此电流恒定且方向为顺时针。
从第二个矩形区域到第三个矩形区域,左右两根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回路中电流表现为零。
从第三个矩形区域到第四个矩形区域,左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逆时针,右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也是逆时针,所以电流的大小为,方向是逆时针。
当线框再向左运动时,左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顺时针,右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此时回路中电流表现为零,故线圈在运动过程中电流是周期性变化,因此D是正确的选项。
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全套精品(共10个专题)
全册教案导学案说课稿试题高三物理二轮总复习全册教学案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目录第1专题力与运动 (1)第2专题动量和能量 (46)第3专题圆周运动、航天与星体问题 (76)第4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94)第5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的分析 (120)第6专题振动与波、光学、执掌、原子物理 (150)第7专题高考物理实验 (177)第8专题 (202)第9专题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221)第10专题计算题的答题规范与解析技巧 (240)第1专题 力与运动知识网络考点预测本专题复习三个模块的内容:运动的描述、受力分析与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运动的描述与受力分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内容,它们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才能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运动的描述、受力平衡在近几年都有独立的命题出现在高考中但由于理综考试题量的局限以及课改趋势,独立考查前两模块的命题在2013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小,大部分高考卷中应该都会出现同时考查三个模块知识的试题,而且占不少分值.在综合复习这三个模块内容的时候,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理论体系为用数学函数或图象的方法来描述、推断质点的运动规律,公式和推论众多.其中,平抛运动、追及问题、实际运动的描述应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2.无论是平衡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一般都需要进行受力分析,而正交分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相结合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每年高考都会对其进行考查.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有关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等,趋向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它还经常与电场、磁场结合,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一、运动的描述 要点归纳(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和解题方法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t =v t 2. 2.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Δs 为恒量,且Δs =aT 2.3.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T 内连续通过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 n=1∶3∶5∶…∶(2n-1)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2-1)∶(3-2)∶…∶(n-n-1).4.竖直上抛运动(1)对称性: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具有时间和速度等方面的对称性.(2)可逆性:上升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可逆向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来研究.(3)整体性:整个运动过程实质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5.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一些有用的推导公式直接解决.(2)比例法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其速度、位移和时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灵活利用这些关系可使解题过程简化.(3)逆向过程处理法逆向过程处理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倒过来进行研究的方法.(4)速度图象法速度图象法是力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将问题中的许多关系,特别是一些隐藏关系,在图象上明显地反映出来,从而得到正确、简捷的解题方法.(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小船渡河设水流的速度为v1,船的航行速度为v2,河的宽度为d.(1)过河时间t仅由v2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分量v⊥决定,即t=dv⊥,与v1无关,所以当v2垂直于河岸时,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 min=dv2.(2)渡河的路程由小船实际运动轨迹的方向决定.当v1<v2时,最短路程s min=d;当v1>v2时,最短路程s min=v1v2 d,如图1-1 所示.图1-12.轻绳、轻杆两末端速度的关系(1)分解法把绳子(包括连杆)两端的速度都沿绳子的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分解,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相等(垂直方向的分运动不相关),即v 1cos θ1=v 2cos_θ2.(2)功率法通过轻绳(轻杆)连接物体时,往往力拉轻绳(轻杆)做功的功率等于轻绳(轻杆)对物体做功的功率.3.平抛运动如图1-2所示,物体从O 处以水平初速度v 0抛出,经时间t 到达P 点.图1-2(1)加速度⎩⎪⎨⎪⎧ 水平方向:a x =0竖直方向:a y=g (2)速度⎩⎪⎨⎪⎧水平方向:v x =v 0竖直方向:v y =gt合速度的大小v =v 2x +v 2y =v 20+g 2t 2设合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有:tan θ=v y v x =gt v 0,即θ=arctan gt v 0. (3)位移⎩⎪⎨⎪⎧ 水平方向:s x =v 0t 竖直方向:s y =12gt2 设合位移的大小s =s 2x +s 2y =(v 0t )2+(12gt 2)2 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有: tan α=s y s x =12gt 2v 0t =gt 2v 0,即α=arctan gt 2v 0要注意合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是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2倍,即θ≠2α,而是tan θ=2tan α.(4)时间:由s y =12gt 2得,t =2s y g,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只由物体抛出时离地的高度s y 决定,而与抛出时的初速度v 0无关.(5)速度变化: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g =Δv Δt)相等,且必沿竖直方向,如图1-3所示.图1-3任意两时刻的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Δv 构成直角三角形,Δv 沿竖直方向.注意:平抛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并不均匀变化,而速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6)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与平抛运动相似,出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4所示.图1-4故有:y =(L ′+L 2)·tan α=(L ′+L 2)·qUL dm v 20. 热点、重点、难点(一)直线运动高考中对直线运动规律的考查一般以图象的应用或追及问题出现.这类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于追及问题,存在的困难在于选用哪些公式来列方程,作图求解,而熟记和运用好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捷径.●例1 如图1-5甲所示,A 、B 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 车在A 车前s =84 m 处时,B 车的速度v B =4 m/s ,且正以a =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 车的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 车一直以v A =2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从最初相距84 m 时开始计时,经过t 0=12 s 后两车相遇.问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图1-5甲【解析】设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t ,相遇时A 车的位移为:s A =v A t 0B 车加速阶段的位移为:s B 1=v B t +12at 2 匀速阶段的速度v =v B +at ,匀速阶段的位移为:s B 2=v (t 0-t )相遇时,依题意有:s A =s B 1+s B 2+s联立以上各式得:t 2-2t 0t -2[(v B -v A )t 0+s ]a =0 将题中数据v A =20 m/s ,v B =4 m/s ,a =2 m/s 2,t 0=12 s ,代入上式有:t 2-24t +108=解得:t 1=6 s ,t 2=18 s(不合题意,舍去)因此,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6 s .[答案] 6 s【点评】①出现不符合实际的解(t 2=18 s)的原因是方程“s B 2=v (t 0-t )”并不完全描述B 车的位移,还需加一定义域t ≤12 s .②解析后可以作出v A -t 、v B -t 图象加以验证.图1-5乙根据v -t 图象与t 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可得,t =12 s 时,Δs =[12×(16+4)×6+4×6] m =84 m .(二)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相当高,或出现于力学综合题中,如2008年北京、山东理综卷第24题;或出现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一类问题中,如2008年宁夏理综卷第24题、天津理综卷第23题;或出现于此知识点的单独命题中,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综卷第20题、广东物理卷第17(1)题、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14题.对于这一知识点的复习,除了要熟记两垂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分位移公式外,还要特别理解和运用好速度偏转角公式、位移偏转角公式以及两偏转角的关系式(即tan θ=2tan α).●例2 图1-6甲所示,m 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A 为终端皮带轮.已知皮带轮的半径为r ,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m 可被水平抛出时,A 轮每秒的转数最少为( )图1-6甲A .12πg rB .g rC .grD .12πgr 【解析】解法一 m 到达皮带轮的顶端时,若m v 2r≥mg ,表示m 受到的重力小于(或等于)m 沿皮带轮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m 将离开皮带轮的外表面而做平抛运动又因为转数n =ω2π=v 2πr所以当v ≥gr ,即转数n ≥12πg r时,m 可被水平抛出,故选项A 正确. 解法二 建立如图1-6乙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当m 到达皮带轮的顶端有一速度时,若没有皮带轮在下面,m 将做平抛运动,根据速度的大小可以作出平抛运动的轨迹.若轨迹在皮带轮的下方,说明m 将被皮带轮挡住,先沿皮带轮下滑;若轨迹在皮带轮的上方,说明m 立即离开皮带轮做平抛运动.图1-6乙又因为皮带轮圆弧在坐标系中的函数为:当y 2+x 2=r 2初速度为v 的平抛运动在坐标系中的函数为:y =r -12g (x v )2 平抛运动的轨迹在皮带轮上方的条件为:当x >0时,平抛运动的轨迹上各点与O 点间的距离大于r ,即y 2+x 2>r 即[r -12g (x v )2]2+x 2>r 解得:v ≥gr又因皮带轮的转速n 与v 的关系为:n =v 2πr 可得:当n ≥12πg r时,m 可被水平抛出. [答案] A【点评】“解法一”应用动力学的方法分析求解;“解法二”应用运动学的方法(数学方法)求解,由于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Δv Δt ,而决定式为a =F m,故这两种方法殊途同归. ★同类拓展1 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1-7所示的示意图.其中AB 段是助滑雪道,倾角α=30°,BC 段是水平起跳台,CD 段是着陆雪道,AB 段与BC 段圆滑相连,DE 段是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忽略),在D 、E 两点分别与CD 、EF 相切,EF 是减速雪道,倾角θ=37°.轨道各部分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图中轨道最高点A 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BC 的竖直高度h =10 m .A 点与C 点的水平距离L 1=20 m ,C 点与D 点的距离为32.625 m .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总质量m =60 kg .滑雪运动员从A 点由静止开始起滑,通过起跳台从C 点水平飞出,在落到着陆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着陆雪道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均可视为质点,设运动员在全过程中不使用雪杖助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图1-7(1)运动员在C 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在着陆雪道CD 上的着陆位置与C 点的距离. (3)运动员滑过D 点时的速度大小.【解析】(1)滑雪运动员从A 到C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 cos αhsin α-μmg (L 1-h cot α)=12m v 2C解得:v C =10 m/s .(2)滑雪运动员从C 点水平飞出到落到着陆雪道的过程中做平抛运动,有: x =v C t y =12gt 2 yx=tan θ 着陆位置与C 点的距离s =x cos θ解得:s =18.75 m ,t =1.5 s .(3)着陆位置到D 点的距离s ′=13.875 m ,滑雪运动员在着陆雪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把平抛运动沿雪道和垂直雪道分解,可得着落后的初速度v 0=v C cos θ+gt sin θ加速度为:mg sin θ-μmg cos θ=ma运动到D 点的速度为:v 2D =v 20+2as ′ 解得:v D =20 m/s .[答案] (1)10 m/s (2)18.75 m (3)20 m/s 互动辨析 在斜面上的平抛问题较为常见,“位移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倾角”为着落条件.同学们还要能总结出距斜面最远的时刻以及这一距离.二、受力分析要点归纳(一)常见的五种性质的力(二)力的运算、物体的平衡1.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力的三角形定则).2.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动力学条件是:F合=0或F x=0、F y=0、F z=0.注意:静止状态是指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的状态,如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不为零,因此不是平衡状态.3.平衡条件的推论(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任何一个力与它所受的其余力的合力等大、反向.(2)物体在同一平面上的三个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组成一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如图1-8所示.图1-8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分析热点、重点、难点(一)正交分解法、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1.正交分解法是分析平衡状态物体受力时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即当F合=0时有:F x合=0,F y合=0,F z合=0.2.平行四边形法有时可巧妙用于定性分析物体受力的变化或确定相关几个力之比.●例3举重运动员在抓举比赛中为了减小杠铃上升的高度和发力,抓杠铃的两手间要有较大的距离.某运动员成功抓举杠铃时,测得两手臂间的夹角为120°,运动员的质量为75 kg,举起的杠铃的质量为125 kg,如图1-9甲所示.求该运动员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的大小.(取g=10 m/s2)图1-9甲【分析】由手臂的肌肉、骨骼构造以及平时的用力习惯可知,伸直的手臂主要沿手臂方向发力.取手腕、手掌为研究对象,握杠的手掌对杠有竖直向上的弹力和沿杠向外的静摩擦力,其合力沿手臂方向,如图1-9乙所示.图1-9乙【解析】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的方向沿手臂的方向,设该作用力的大小为F,则杠铃的受力情况如图1-9丙所示图1-9丙由平衡条件得:2F cos 60°=mg解得:F=1250 N.[答案] 1250 N●例4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用质量可忽略的刚性细杆相连放置在一个光滑的半球面内,如图1-10甲所示.已知小球a和b的质量之比为3,细杆长度是球面半径的 2 倍.两球处于平衡状态时,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是[2008年高考·四川延考区理综卷]()图1-10甲A.45°B.30°C.22.5°D.15°【解析】解法一设细杆对两球的弹力大小为T,小球a、b的受力情况如图1-10乙所示图1-10乙其中球面对两球的弹力方向指向圆心,即有: cos α=22R R =22解得:α=45°故F N a 的方向为向上偏右,即β1=π2-45°-θ=45°-θF N b 的方向为向上偏左,即β2=π2-(45°-θ)=45°+θ两球都受到重力、细杆的弹力和球面的弹力的作用,过O 作竖直线交ab 于c 点,设球面的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可得:m a g Oc =F N aR m b g Oc =F N bR解得:F N a =3F N b取a 、b 及细杆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 F N a ·sin β1=F N b ·sin β2 即 3F N b ·sin(45°-θ)=F N b ·sin(45°+θ) 解得:θ=15°.解法二 由几何关系及细杆的长度知,平衡时有: sin ∠Oab =22R R =22故∠Oab =∠Oba =45°再设两小球及细杆组成的整体重心位于c 点,由悬挂法的原理知c 点位于O 点的正下方,且ac bc =m am b= 3即R ·sin(45°-θ)∶R ·sin(45°+θ)=1∶ 3解得:θ=15°. [答案] D【点评】①利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各类教辅中较常见.掌握好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深刻地理解好“在力的图示中,有向线段替代了力的矢量”.②在理论上,本题也可用隔离法分析小球a 、b 的受力情况,根据正交分解法分别列平衡方程进行求解,但是求解三角函数方程组时难度很大.③解法二较简便,但确定重心的公式ac bc =m am b=3超纲.(二)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 在高考试题中,也常出现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受力平衡的物理情境,出现概率较大的是在正交的电场和磁场中的平衡问题及在电场和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在如图1-11所示的速度选择器中,选择的速度v =EB ;在如图1-12所示的电磁流量计中,流速v =u Bd ,流量Q =πdu 4B.图1-11 图1-12●例5 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已知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带电油滴沿着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直线MN 运动,如图1-13所示.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3A .如果油滴带正电,则油滴从M 点运动到N 点B .如果油滴带正电,则油滴从N 点运动到M 点C .如果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则油滴从N 点运动到M 点D .如果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则油滴从N 点运动到M 点【解析】油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电场力及洛伦兹力的作用,因洛伦兹力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大小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而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是恒力,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因电场力一定在水平方向上,故洛伦兹力的方向是斜向上方的,因而当油滴带正电时,应该由M 点向N 点运动,故选项A 正确、B 错误.若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则油滴需带负电,此时斜向右上方与MN 垂直的洛伦兹力对应粒子从N 点运动到M 点,即选项C 正确.同理,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时,油滴需带正电,油滴是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故选项D 错误.[答案] AC 【点评】对于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的问题要注意受力分析.因为洛伦兹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而且与磁场的方向、带电粒子的电性都有关,分析时更要注意.本题中重力和电场力均为恒力,要保证油滴做直线运动,两力的合力必须与洛伦兹力平衡,粒子的运动就只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同类拓展2 如图1-14甲所示,悬挂在O 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挂有一个带电荷量不变的小球A .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 .当B 到达悬点O 的正下方并与A 在同一水平线上,A 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B 的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θ分别为30°和45°,则q 2q 1为 [2007年高考·重庆理综卷]( )图1-14甲A.2B.3C.23D.3 3【解析】对A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14 乙所示,图1-14乙由于绳子的拉力和点电荷间的斥力的合力与A球的重力平衡,故有:F电=mg tan θ,又F电=k qQ Ar2.设绳子的长度为L,则A、B两球之间的距离r=L sin θ,联立可得:q=mL2g tan θsin2θkQ A,由此可见,q与tan θsin 2θ成正比,即q2q1=tan 45°sin245°tan 30°sin230°=23,故选项C正确.[答案] C互动辨析本题为带电体在重力场和电场中的平衡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先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画出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示意图;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列式,得出电荷量的通解表达式,进而分析求解.本题体现了新课标在知识考查中重视方法渗透的思想.三、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要点归纳(一)深刻理解牛顿第一、第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1)理解要点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③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2.牛顿第三定律(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可用公式表示为F=-F′.(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效果不能抵消.(3)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凡是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物理情境、过程的解答,往往都需要应用这一定律.(二)牛顿第二定律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2.公式:F合=ma理解要点①因果性:F合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②方向性:a与F合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③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F合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并找出加速度的方向;(3)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尽可能多的力或加速度落在坐标轴上,并将其余的力或加速度分解到两坐标轴上;(4)分别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5)统一单位,计算数值.热点、重点、难点一、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当物体受到多个方向的外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常要用到正交分解法.1.在适当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使需要分解的矢量尽可能少.2.F x合=ma x合,F y合=ma y合,F z合=ma z合.3.正交分解法对本章各类问题,甚至对整个高中物理来说都是一重要的思想方法.●例6如图1-15甲所示,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细杆与水平面成θ=37°固定,质量m=1 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静止于细杆底端O点.现有水平向右的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经时间t 1=2 s 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 -t 图象如图1-15乙所示.试求:(取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图1-15(1)小球在0~2 s 内的加速度a 1和2~4 s 内的加速度a 2.(2)风对小球的作用力F 的大小.【解析】(1)由图象可知,在0~2 s 内小球的加速度为:a 1=v 2-v 1t 1=20 m/s 2,方向沿杆向上 在2~4 s 内小球的加速度为:a 2=v 3-v 2t 2=-10 m/s 2,负号表示方向沿杆向下. (2)有风力时的上升过程,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1-15丙所示图1-15丙在y 方向,由平衡条件得:F N1=F sin θ+mg cos θ在x 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 θ-mg sin θ-μF N1=ma1停风后上升阶段,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1-15丁所示图1-15丁在y方向,由平衡条件得:F N2=mg cos θ在x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F N2=ma2联立以上各式可得:F=60 N.【点评】①斜面(或类斜面)问题是高中最常出现的物理模型.②正交分解法是求解高中物理题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二、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高考卷中常出现涉及两个研究对象的动力学问题,其中又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两对象的速度相同需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两对象的加速度不同需分析各自的运动或受力.隔离(或与整体法相结合)的思想方法是处理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1.整体法是指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内所有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2.隔离法是指当研究对象涉及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若要求连接体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应把某个物体或某几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式求解的方法.3.当连接体中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或要求合外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当连接体中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要求物体间的作用力时,优先考虑隔离法.有时一个问题要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解决.●例7如图1-1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F1、F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F1>F2,当运动达到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图1-16A .F 1-F 2kB .F 1-F 22kC .F 1+F 22kD .F 1+F 2k【解析】取A 、B 及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F 2=2ma取B 为研究对象:kx -F 2=ma(或取A 为研究对象:F 1-kx =ma )可解得:x =F 1+F 22k. [答案] C【点评】①解析中的三个方程任取两个求解都可以.②当地面粗糙时,只要两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A 、B 之间的拉力与地面光滑时相同.★同类拓展3 如图1-17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放在质量为M 的木板B 的左端,B 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滑动,且A 、B 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经过一段时间,B 在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x ,A 在B 上相对于B 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L (设木板B 足够长)后A 和B 都停了下来.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μ2>μ1,则x 的表达式应为( )图1-17A .x =M m LB .x =(M +m )L mC .x =μ1ML (μ2-μ1)(m +M )D .x =μ1ML (μ2+μ1)(m +M ) 【解析】设A 、B 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 ,撤去外力后至停止的过程中,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1=μ1mg其加速度大小a 1=f 1m=μ1g B 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μ2(m +M )g -μ1mg M由于μ2>μ1,所以a 2>μ2g >μ1g =a 1即木板B 先停止后,A 在木板上继续做匀减速运动,且其加速度大小不变对A 应用动能定理得:-f 1(L +x )=0-12m v 2 对B 应用动能定理得:μ1mgx -μ2(m +M )gx =0-12M v 2 解得:x =μ1ML (μ2-μ1)(m +M ). [答案] C【点评】①虽然使A 产生加速度的力由B 施加,但产生的加速度a 1=μ1g 是取大地为参照系的.加速度是相对速度而言的,所以加速度一定和速度取相同的参照系,与施力物体的速度无关.②动能定理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特别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两表达式很容易相互转换.三、临界问题●例8 如图1-18甲所示,滑块A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质量为M 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 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B .现对滑。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4电场和磁场学案(2021学年)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 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4电场和磁场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 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4电场和磁场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 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 4 电场和磁场学案的全部内容。
四、电场和磁场【主干知识】1.库仑定律F=k Q1Q2 r22.电场强度的表达式(1)定义式:E=\f(F,q)(2)计算式:E=\f(kQ,r2)(3)匀强电场中:E=\f(U,d)3.电势差和电势的关系UAB=φA-φB或UBA=φB-φA4.电场力做功的计算(1)普适:W=qU(2)匀强电场:W=Edq5.电容的定义式C=错误!=错误!6.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错误!7.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错误!8.安培力大小F=BIL(B、I、L相互垂直)9.洛伦兹力的大小F=qvB10.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qvB=mrω2=m错误!=mr错误!=4π2mrf2=ma。
(2)圆周运动的半径r=错误!、周期T=错误!。
11.速度选择器如图29所示,当带电粒子进入电场和磁场共存空间时,同时受到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F电=Eq,F洛=Bqv0,若Eq=Bqv0,有v0=错误!,即能从S2孔飞出的粒子只有一种速度,而与粒子的质量、电性、电量无关.图2912.电磁流量计如图30所示,一圆形导管直径为d,用非磁性材料制成,其中有可以导电的液体向左流动,导电流体中的自由电荷(正负离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横向偏转,a、b间出现电势差.当自由电荷所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时,a、b间的电势差就保持稳定.图30由qvB=qE=q\f(U,d)可得v=错误!流量Q=Sv=错误!·错误!=错误!.13.磁流体发电机如图31是磁流体发电机,等离子气体喷入磁场,正、负离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发生上下偏转而聚集到A、B板上,产生电势差,设A、B平行金属板的面积为S,相距为L,等离子气体的电阻率为ρ,喷入气体速度为v,板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板外电阻为R,当等离子气体匀速通过A、B板间时,板间电势差最大,离子受力平衡:qE=qvB,E场场=vB,电动势E=E场L=BLv,电源内电阻r=ρ错误!,故R中的电流I=错误!=错误!=BLvS.RS+ρL图3114.霍尔效应如图32所示,厚度为h,宽度为d的导体板放在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电流流过导体板时,在导体板上下侧面间会产生电势差,U=k错误!(k为霍尔系数).图3215.回旋加速器如图33所示,是两个D形金属盒之间留有一个很小的缝隙,有很强的磁场垂直穿过D形金属盒.D形金属盒缝隙中存在交变的电场.带电粒子在缝隙的电场中被加速,然后进入磁场做半圆周运动.图33(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被加速两次;交变电场的频率与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频率相同.T电场=T回旋=T=错误!。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及详细解析(2)(2021年整理)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及详细解析(2)(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及详细解析(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及详细解析(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1。
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即可.木箱受力如图所示: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即: ,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正确;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错误。
故选A点睛:正确受力分析,知道木箱在运动过程中有那几个力做功且分别做什么功,然后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末动能的大小。
2.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 N B. 102 N C。
103 N D. 104 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所以大致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求落地时的速度,并利用动量定理求力的大小。
学#科网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m,由动能定理可知:,解得: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由动量定理可知:,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 N,故C正确故选C点睛:利用动能定理求出落地时的速度,然后借助于动量定理求出地面的接触力3。
2018届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课件 专题四 立体几何 第2讲 精品
∵棱柱 ADE-BCF 是直三棱柱,∴AB⊥平面 BCF,∴B→A是平面 BCF 的一个法向量,且 OM⊄平面 BCF,∴OM∥平面 BCF. (2)设平面 MDF 与平面 EFCD 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 n1=(x1,y1, z1),n2=(x2,y2,z2).∵D→F=(1,-1,1),D→M=12,-1,0, D→C=(1,0,0),C→F=(0,-1,1),由nn11· ·DD→→FM==00,.
(2)线面夹角
设直线 l 与平面 α 的夹角为 θ0≤θ≤π2 ,则 sin θ=||aa|·|μμ||=|cos a,μ |.
(3)面面夹角
设平面 α,β的夹角为 θ(0≤θ<π), 则|cos θ|=||μμ|·|vv||=|cos μ,v |.
热点一 向量法证明平行与垂直 【例1】 如图,在直三棱柱ADE-BCF中,平面
ABFE和平面ABCD都是正方形且互相垂直,M为 AB的中点,O为DF的中点,运用向量方法求证: (1)OM∥平面 BCF; (2)平面 MDF⊥平面 EFCD.
证明 法一 由题意,得 AB,AD,AE 两 两垂直,以 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 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形边长为 1,则 A(0,0,0),B(1,0,0), C(1,1,0),D(0,1,0),F(1,0,1),M12,0,0, O12,12,12. (1)O→M=0,-12,-12,B→A=(-1,0,0), ∴O→M·B→A=0,∴O→M⊥B→A.
(4)面面垂直
α⊥β⇔μ⊥v⇔μ·v=0⇔a2a3+b2b3+c2c3=0.
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计算 设直线 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a1,b1,c1),b=(a2,b2, c2),平面 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 μ=(a3,b3,c3),v=(a4,b4, c4)(以下相同). (1)线线夹角 设 l,m 的夹角为 θ0≤θ≤π2 , 则 cos θ=||aa|·|bb||= a21|+a1ab212+ +bc211b2a+22+c1bc222+| c22.
2018年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常考小题点4
θ=
������ · ������ |������ || ������ |
=
������ 1 ������2 +������1 ������2
2 +������ 2 ������1 1 2 +������ 2 ������2 2
.
当 a· b>0(或a· b<0)时,则a与b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或a与b方向 相同(或方向相反).要注意夹角θ=0(或θ=π)的情况.
2 5 5
解析: ∵向量a与b的夹角为θ,且a=(-2,1),a+2b=(2,3),
∴b=
=(2,1), =
-4+1 5× 5
则 cos θ=
������ · ������ |������ || ������ |
=- .
5
3
-8-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6.(2017河南商丘二模,理8)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平面内
-4-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设向量 a,b 满足| a+b|= 10,|a-b|= 6,则 a· b=(
A )
A.1
B.2
C.3
D.5
解析: ∵|a+b|= 10,∴(a+b)2= 10.
∴|a|2+|b|2+2a· b=10.① ∵|a-b|= 6 ,∴(a-b)2=6. ∴|a|2+|b|2-2a· b=6.② 由 ① -② 得 a · b=1,故选A.
3 2
,0 ,C - ,0 , ������������ =
2 1 2
,
2
, ������������=(3,0).������������ = ������������ + ������������ = 2,
[配套K12]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4 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 3 能量和动量学案
三、能量和动量【二级结论】1.判断某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①F与x的夹角(恒力)②F与v的夹角(曲线运动的情况)③能量变化(两个相联系的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2.求功的六种方法①W=Fl cos α(恒力) 定义式②W=Pt(变力,恒力)③W=ΔE k(变力,恒力)④W=ΔE(除重力做功的变力,恒力) 功能原理⑤图象法(变力,恒力)⑥气体做功;W=pΔV(p——气体的压强;ΔV——气体的体积变化)3.恒力做功的大小与路面粗糙程度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4.摩擦生热:Q=F f l相对.图23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W=μmgs【保温训练】1.质量为0.2 kg的球竖直向下以6 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 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关于球动量变化Δp和合力对小球做功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p=2 kg·m/s W=-2 JB.Δp=-2 kg·m/s W=0C.Δp=0.4 kg·m/s W=-2 JD.Δp=-0.4 kg·m/s W=2 JA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的初动量p1=0.2×(-6)kg·m/s=-1.2 kg·m/s,末动量p2=0.2×4 kg·m/s=0.8 kg·m/s,Δp=p2-p1=2 kg·m/s,由动能定理易知W=-2 J,A项正确,B、C、D错误.]2.(多选)如图24所示,轻绳一端受到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相连.开始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当小物块从水平面上的A 点被拖动到水平面上的B 点时,位移为L ,随后从B 点沿斜面被拖动到定滑轮O 处,BO间距离也为L .小物块与水平面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小物块从A 点运动到O 点的过程中,F 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 F ,小物块在BO 段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则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导学号:19624201】图24A .W F =FL (cos θ+1)B .W F =2FL cos θC .W f =μmgL cos 2θD .W f =FL -mgL sin 2θBC [小物块从A 点到B 点,拉力F 做的功W F1=F (2L cos θ-L ),从B 点到O 点,拉力F 做的功W F2=FL ,所以小物块从A 点运动到O 点的过程中,拉力F 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 F =W F1+W F2=F (2L cos θ-L )+FL =2FL cos θ,A 错误,B 正确;由几何关系知斜面的倾角为2θ,所以小物块在BO 段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fL =μmg cos 2θ·L =μmgL cos 2θ,C 正确,D 错误.]3.(多选)质量为m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后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达到速度v ,此时汽车达到了额定功率.汽车以额定功率继续行驶.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是vB .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是mv 2ftC .匀加速运动阶段,汽车的牵引力为f +m v tD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m v t+f )vCD [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继续加速,直到最后匀速运动,A 错误;t 时间内,汽车的加速度a =v t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 ,所以汽车的牵引力F =f +m v t,C 正确;t 时刻汽车达到额定功率P =Fv =(m v t +f )v ,D 正确;最后的速度为P f =(mv ft+1)v ,因此B 错误.]4.一质量为m 的小球自粗糙曲面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终从轨道末端B 点沿切线飞出,飞出时的水平分速度为v ,A 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 ,小球在轨道上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如图25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飞出后所到达的最高点与A 点间的高度差为( )【导学号:19624202】图25A.v 22g B .h -v 24gC.v 22g +ΔE mgD .h -(v 22g +ΔEmg)C [设小球飞出后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 ,由功能关系知mgh =ΔE +mgH +12mv 2,解得Δh =h -H =ΔE mg +v22g,C 正确.]5.(多选)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木块,质量为m 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后未穿出,子弹与木块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6所示.由此可知( )图26A .木块质量可能是2mB .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v 0t 02C .木块所受子弹的冲量为12mv 0D .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12mv 2BC [设木块质量为M ,由动量守恒定律,mv 0=(m +M )v 02,解得M =m ,选项A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d =v 0t 0·12=v 0t 02,选项B 正确;由动量定理,木块所受子弹的冲量为I =M v 02=mv 02,选项C 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ΔE =12mv 20-12(m +M )(v 02)2=14mv 20,选项D 错误.]6.(多选)如图27所示,足够长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θ,物块a通过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跨过光滑轻滑轮与物块b相连,b的质量为m,开始时,a、b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 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现让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在b上升h高度(未与滑轮相碰)过程中( )【导学号:19624203】图27A.物块a重力势能减少mghB.摩擦力对a做的功大于a机械能的增加C.摩擦力对a做的功小于物块a、b动能增加之和D.任意时刻,重力对a、b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ABD [开始时,a、b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有m a g sin θ=m b g,则m a=msin θ.b上升h,则a下降h sin θ,则a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 a g×h sin θ=mgh,故A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得,系统机械能增加,摩擦力对a做的功等于a、b 机械能的增量.所以摩擦力做功大于a的机械能增加.因为系统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摩擦力做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故B正确,C错误.任意时刻a、b的速率相等,对b,克服重力的瞬时功率P b=mgv,对a有:P a=m a gv sin θ=mgv,所以重力对a、b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故D正确.]7.如图28所示,固定的光滑平台上固定有光滑的半圆轨道,轨道半径R=0.6 m.平台上静止着两个滑块A、B,m A=0.1 kg,m B=0.2 kg,两滑块间夹有少量炸药,平台右侧有一带挡板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车质量为M=0.3 kg,小车的上表面与平台的台面等高,小车的上表面的右侧固定一根轻弹簧.点燃炸药后,A、B分离瞬间滑块B以3 m/s的速度冲向小车.两滑块都可以看作质点,炸药的质量忽略不计,爆炸的时间极短,爆炸后两个滑块的速度方向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g取10 m/s2.求:图28(1)滑块A能否从半圆轨道的最高点离开;(2)滑块B滑上小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解析】 (1)爆炸前后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爆炸后滑块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则m A v A =m B v B ,解得v A =6 m/sA 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若A 能到达半圆轨道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得12m A v 2A =12m A v ′2A +2m A gR解得v ′A =2 3 m/s滑块恰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m A g =m A v 2R解得v = 6 m/s <v ′A ,所以A 能从半圆轨道最高点离开.(2)滑块B 冲上小车后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此时B 和小车具有相同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B v B =(m B +M )v 共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 p =12m B v 2B -12(m B +M )v 2共解得E p =0.54 J.【答案】 (1)能 (2)0.54 J。
2024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物理二级结论汇总课件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2.重力G=mg,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求 F1、F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 F12+F22+2F1F2cos θ 合力的方向与 F1 成 α 角:tan α=F1+F2Fsi2ncoθs θ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F1-F2|≤F≤F1+F2. (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四)圆周运动 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mgtan θ,方向水平,指向圆心.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1)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为 gR,最低点最小速度为 5gR,上下两 点拉压力之过最高点 vmin= gR, 如图所示,小球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 2.5R. (3)竖直轨道圆周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 ①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如图 1):绳上拉力 FT=3mg,向心加速度 a=2g,与绳长无关.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 范围是0≤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 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②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 止 的 物 体 可 以 受 滑 动 摩 擦 力 的 作 用 , 运 动 的 物 体 可 以 受 静 摩 擦 力 的 作 用.
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1力和牛顿运动定律学案
一、力和牛顿运动定律【二级结论】1.静力学(1)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3)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F1-F2|≤F≤F1+F2.(4)三个共点力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个共点力平衡时也有这样的特点.(5)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图12.运动和力(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μg(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g sin α(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 α-μcos α)(4)沿如图2所示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图2(5)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m1上,则m1和m2的相互作用力为N=m2Fm1+m2,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图3(6)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 tan α.图4(7)如图5所示物理模型,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之后隔离分析.图5(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图6(9)超重:a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失重:a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保温训练】1.如图7所示,光滑的斜面上,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A、B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用平行于斜面且大小为F的力拉物体A,两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l1;改用同样的力推物体B,两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7A.Fl 1+l 2B.Fl 1-l 2C.2Fl 1+l 2 D.2Fl 1-l 2B [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均为m ,斜面的倾角为θ,弹簧的原长为l 0. 第一种情况:对整体有:F =2mg sin θ ①对于B 有:mg sin θ=k (l 1-l 0) ②则有:k (l 1-l 0)=12F③第二种情况:对于A 有:mg sin θ=k (l 0-l 2)=12F ④联立③④式解得:l 0=l 1+l 22⑤ 将⑤式代入③式解得:k =Fl 1-l 2,故B 正确.]2.如图8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 、P 处,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若把固定的物体换为质量为2m 的物体(物体的大小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 ,则x 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图8A.mgk 1+k 2B.k 1k 2mg k 1+k 2C.2mgk 1+k 2D.k 1k 22mg k 1+k 2A [当物体的质量为m 时,设下面的弹簧的压缩量为x 1,则mg =k 1x 1;当物体的质量为2m 时,2mg =k 1(x 1+x )+k 2x ,联立可得x =mgk 1+k 2,A 正确.]3.(多选)在球心为O 、半径为R 的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放一根粗细均匀,长度为L =3R ,质量为m 的筷子,如图9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 、B ,则碗对筷子上A 、B 两点处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图9A .A 点处指向球心O ,B 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 B .均指向球心OC .碗对筷子上A 点的作用力大小为277mgD .碗对筷子上A 点的作用力大小为12mgAC [如图,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在A 点是点与球面接触,弹力F 1方向过球心O ;在B 点是点与筷子接触,F 2垂直于筷子斜向上,所以A 项正确,B 项错误;筷子的重力为G ,重心为D ,反向延长线与F 1、F 2交于C 点,根据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有CB ⊥AB ,F 1OC =F 2OD =G CD ,即F 1=G R 72R=277mg ,C 项正确,D 项错误.]4.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 ;当电梯运动时,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x10.则电梯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导学号:19624197】A .以大小为1110g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 .以大小为110g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 .以大小为110g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D .以大小为110g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D [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 ,则kx =mg ;当电梯运动时,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x 10,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F =mg10,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a =F m =110g ,方向竖直向上.若电梯向上运动,则电梯以大小为110g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若电梯向下运动,则电梯以大小为110g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D 正确.]5.如图10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 =2 kg 的秤盘,盘内放一个质量为m =1 kg 的物体,秤盘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 的作用下保持静止,F =30 N ,突然撤去拉力F 的瞬间,物体对秤盘的压力为(g 取10 m/s 2)( )图10A .10 NB .15 NC .20 ND .40 NC [由于拉力F 撤去之前秤盘和物体均保持静止,系统受力平衡,在拉力F 撤去的瞬间,系统所受合力方向向上,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 +m )a ,对物体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N -mg =ma ,两式联立解得F N =20 N ,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秤盘的压力大小为20 N ,方向竖直向下,C 正确.]6.有一直角V 形槽可以绕槽底所在轴线转动,其截面如图11所示,OB 面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有一质量为m 的正方体均匀木块放在槽内,木块与OA 、OB 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现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力推木块使之垂直纸面在槽内运动,则( )【导学号:19624198】图11A .θ=60°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μmgB .θ=60°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3μmgC .θ在0°到90°变化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值为μmgD .θ在0°到90°变化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值为2μmgD [将重力按照实际作用效果正交分解,则木块对槽两面的压力分别为F A =mg sin θ,F B =mg cos θ,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μ(mg sin θ+mg cos θ),θ=60°时,f=3+12μmg,故A、B错误;θ在0°到90°变化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μ(mg sin θ+mg cos θ)=2μmg sin(θ+45°),当θ=45°时,摩擦力最大,最大为f max=2μmg,故C错误,D正确.]7.绵阳规划建设一新机场,请你帮助设计飞机跑道.设计的飞机质量m=5×104 kg,起飞速度是80 m/s.(1)若起飞加速滑行过程中飞机发动机实际功率保持额定功率P=8 000 kW,飞机在起飞前瞬间加速度a1=0.4 m/s2,求飞机在起飞前瞬间受到的阻力大小;(2)若飞机在起飞加速滑行过程中牵引力恒为F=8×104 N,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 f=2×104N.如果允许飞机在达到起飞速度的瞬间可能因故而停止起飞,立即关闭发动机后且能以大小为 4 m/s2的恒定加速度减速而停下,为确保飞机不滑出跑道,则跑道的长度至少多长?【解析】(1)设飞机在起飞前瞬间牵引力大小为F1,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阻1,起飞速度v m=80 m/s,则P=F1v mF1-F阻1=ma1代入数据解得F阻1=8×104 N.(2)设飞机起飞过程加速度为a2,达到起飞速度应滑行距离为x1,因故减速滑行距离为x2,跑道的长度至少为x,则F-F阻=ma2v2m=2a2x1v2m=2a3x2a3=4 m/s2x=x1+x2代入数据解得a2=1.2 m/s2,x1=2 667 m,x2=800 mx=3 467 m.【答案】(1)8×104 N (2)3 467 m。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专攻练4 含解析 精品
实验专攻练(四)(时间:15分钟分值:15分)22.(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________是F1和F2的实际合力.(2)保持O点的位置和OB绳的方向不变,当角θ从60°逐渐增大到120°的过程中,OC绳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A.拉橡皮条的细绳应该细一些且适当长一些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橡皮条弹性要好,在选择O点位置时,应让拉力适当大些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图1【解析】(1)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的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秤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秤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重合.(2)保持O点的位置和OB绳的方向不变,当角θ从60°逐渐增大到120°的过程中,合力大小和方向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作出对应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OC绳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3)A、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拉橡皮条的细绳细一些,长一些,故A正确.B、拉弹簧秤时必须保证与木板平面平行,故B正确.C、橡皮条弹性要好,选择拉结点到达的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故C正确.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拉力的夹角适当大一些,不是越大越好,故D错误.故选:ABC.【答案】 (1)F ′ (2)先减小后增大 (3)ABC23.(9分)( 2018·宝鸡市一模)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为了安全、准确、方便地测出电阻丝的电阻R x ,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电路图来完成实验,实验仪器如下:A .待测金属丝(R x 约5 Ω)B .电压表V(量程1 V ,内阻R V =1 k Ω)C .电流表A(量程0.6 A ,内阻R A =1 Ω)D .定值电阻R 1(阻值R 1=0.5 k Ω)E .定值电阻R 2(阻值R 2=2 k Ω)F .滑动变阻器R 3(0~10 Ω)G .滑动变阻器R 4(0~1 000 Ω)H .电源(电动势为3 V ,内阻很小)I .开关、导线若干(1)实验中定值电阻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仪器前面字母);(2)用图2中电路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的读数为U ,电流表的读数为I ,该金属丝电阻的表达式为:R x =________(用测出或已知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导学号:19624271】图2【解析】 (1)电源的电动势为3 V ,而电压表V 的量程1 V ,内阻R V =1 k Ω,必须通过串联电阻来扩大量程,因此定值电阻应选用定值电阻R 2(阻值R 2=2 k Ω),从而达到3 V 量程,所待测金属丝(R x 约5 Ω),且滑动变阻器是限流式接法,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小电阻,即滑动变阻器R 3(0~10 Ω),(2)电压表的读数为U ,那么金属丝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为3U ,由于电流表的读数为I ,则金属丝电阻R x =3U I-R A . 【答案】 (1)E F (2)3U I-R A。
[配套K12]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4 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 7 近代物理学案
七、近代物理【二级结论】1.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N=C2n=n n-2.2.原子跃迁时,所吸收或释放的光子能量只能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3.原子电离时,所吸收的能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某一能级能量的绝对值.4.α衰变次数可根据质量数差除以4得出,再根据核电荷数守恒确定β衰变的次数.【保温训练】1.正误判断(1)光子和光电子都是实物粒子.(×)(2)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就可以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3)要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逸出功.(√)(4)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成正比.(×)(5)光的频率越高,光的粒子性越明显,但仍具有波动性.(√)(6)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7)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8)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为波动性.(√)(9)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10)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11)氢原子光谱是由一条一条亮线组成的.(√)(12)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也成功地解释了氦原子光谱.(×)(13)按照玻尔理论,核外电子均匀分布在各个不连续的轨道上.(×)(14)人们认识原子具有复杂结构是从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开始的.(√)(15)人们认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是从卢瑟福发现质子开始的.(×)(16)如果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100个,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还剩50个.(×)(17)质能方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2.(多选)[2017·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子具有能量,但是没有动量B.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C.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轻核聚变更为清洁、安全,目前大型核电站都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发电的BC [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A 错误;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B 正确;用X 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 可知,用频率比较大的X 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C 正确;目前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发电的,D 错误.]3.[2017·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Ⅱ)]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结构,经过不断的实验探索,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这个探索的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生散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为了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玻尔提出了氢原子结构模型C .卢瑟福通过利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最终发现了中子D .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是14 7N +42He→17 8O +11HC [α粒子轰击金箔时大部分粒子没有偏转,有部分发生大角度偏转,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原子中心,即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 对.按照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将不断对外辐射波长连续变化的光波并最终消失,为了解释事实上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玻尔结合量子论提出了氢原子结构模型,选项B 对.通过利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最终发现了中子的不是卢瑟福,而是查德威克,选项C 错.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是14 7N +42He→17 8O +11H ,选项D 对.]4.(多选)如图56所示,国际原子能机构2007年2月15日公布核辐射警示新标志,内有一个辐射波标记、一个骷髅头标记和一个逃跑的人形.核辐射会向外释放三种射线: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现有甲、乙两个原子核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其中一个核放出一个α粒子,另一个核放出一个β粒子,得出如图所示的四条径迹,则( )图56A .磁场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纸面向里B .甲核放出的是α粒子,乙核放出的是β粒子C .a 为α粒子的径迹,d 为β粒子的径迹D .b 为α粒子的径迹,c 为β粒子的径迹BD [衰变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释放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不难分析:若轨迹为外切圆,则为α衰变;若轨迹为内切圆,则为β衰变.又因为R =mv qB知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可知B 、D 项正确.]5.(多选)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9624214】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 +31H ―→42He +10n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35 92U +10n ―→141 56Ba +9236Kr +310n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ΔE =Δmc 2D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E =12mc 2 AC [“人造太阳”发生的是轻核聚变,所以核反应方程式为21H +31H ―→42He +10n ,而B 选项中的核反应是核裂变,故B 错误;“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ΔE =Δmc 2,而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为E =mc 2,D 错误,故选项A 、C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电场和磁场【主干知识】 1.库仑定律F =k Q 1Q 2r22.电场强度的表达式(1)定义式:E =F q(2)计算式:E =kQ r2 (3)匀强电场中:E =U d3.电势差和电势的关系U AB =φA -φB 或U BA =φB -φA4.电场力做功的计算(1)普适:W =qU (2)匀强电场:W =Edq 5.电容的定义式C =Q U =ΔQ ΔU6.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 =εr S4πkd7.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 =F IL8.安培力大小F =BIL (B 、I 、L 相互垂直)9.洛伦兹力的大小F =qvB10.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qvB =mr ω2=m v 2r =mr 4π2T2=4π2mrf 2=ma .(2)圆周运动的半径r =mv qB、周期T =2πmqB.11.速度选择器如图29所示,当带电粒子进入电场和磁场共存空间时,同时受到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F 电=Eq ,F 洛=Bqv 0,若Eq =Bqv 0,有v 0=EB,即能从S 2孔飞出的粒子只有一种速度,而与粒子的质量、电性、电量无关.图2912.电磁流量计如图30所示,一圆形导管直径为d ,用非磁性材料制成,其中有可以导电的液体向左流动,导电流体中的自由电荷(正负离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横向偏转,a 、b 间出现电势差.当自由电荷所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时,a 、b 间的电势差就保持稳定.图30由qvB =qE =q U d 可得v =U Bd流量Q =Sv =πd 24·U Bd =πdU4B.13.磁流体发电机如图31是磁流体发电机,等离子气体喷入磁场,正、负离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发生上下偏转而聚集到A 、B 板上,产生电势差,设A 、B 平行金属板的面积为S ,相距为L ,等离子气体的电阻率为ρ,喷入气体速度为v ,板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板外电阻为R ,当等离子气体匀速通过A 、B 板间时,板间电势差最大,离子受力平衡:qE 场=qvB ,E 场=vB ,电动势E =E 场L =BLv ,电源内电阻r =ρL S ,故R 中的电流I =ER +r=BLvR +ρL S=BLvSRS +ρL .图3114.霍尔效应如图32所示,厚度为h ,宽度为d 的导体板放在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当电流流过导体板时,在导体板上下侧面间会产生电势差,U =k IB d(k 为霍尔系数).图3215.回旋加速器如图33所示,是两个D 形金属盒之间留有一个很小的缝隙,有很强的磁场垂直穿过D 形金属盒.D 形金属盒缝隙中存在交变的电场.带电粒子在缝隙的电场中被加速,然后进入磁场做半圆周运动.图33(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被加速两次;交变电场的频率与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频率相同.T 电场=T 回旋=T =2πmqB.(2)粒子在电场中每加速一次,都有qU =ΔE k .(3)粒子在边界射出时,都有相同的圆周半径R ,有R =mv qB.(4)粒子飞出加速器时的动能为E k =mv 22=B 2R 2q 22m.在粒子质量、电量确定的情况下,粒子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只与加速器的半径R 和磁感应强度B 有关,与加速电压无关. 1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的处理方法17.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处理方法(1)画圆弧、定半径:从磁场的边界点或轨迹与磁场边界的“相切点”等临界点入手;充分应用圆周运动相互垂直的“速度线”与“半径线”.图34①过粒子运动轨迹上任意两点M 、N (一般是边界点,即“入射点”与“出射点”),作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半径,两条半径的交点是圆心O ,如图甲所示.②过粒子运动轨迹上某一点M (一般是“入射点”或“出射点”),作与速度方向垂直的直线,再作M 、N 两点连线(弦)的中垂线,其交点是圆弧轨道的圆心O ,如图乙所示.(2)确定几何关系:在确定圆弧、半径的几何图形中,作合适辅助线,依据圆、三角形的特点,应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三角形相似等,写出运动轨迹半径r 、圆心角(偏向角)θ,与磁场的宽度、角度,相关弦长等的几何表达式. (3)确定物理关系:相关物理关系式主要为半径r =mv qB ,粒子在磁场的运动时间t =φ2πT =φ360°T (圆弧的圆心角φ越大,所用时间越长,与半径大小无关),周期T =2πmqB.【保温训练】1.如图35所示,将等量的正、负点电荷分别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O 点为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直线段AB 通过O 点且垂直于该正方形,以下对A 、B 两点的电势和场强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35A .E A =EB =0,φA =φB =0 B .E A =E B ≠0,φA =φB =0C .E A =E B =0,φA =φB ≠0D .E A =E B ≠0,φA =φB ≠0A [两个等量正点电荷连线中点O 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故从O 点沿着中垂线向上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A 点电场强度竖直向上,B点电场强度竖直向下;两个等量负点电荷连线中点O 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故从O 点沿着中垂线向上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A 点电场强度竖直向下,B 点电场强度竖直向上;因为电荷量相等,距离也相等,故电场强度大小也相等,方向相反,合场强为零,E A =E B =0.根据以上分析,直线段AB 上各点电场强度均为零,位于等势面上,所以A 点电势等于B 点电势,φA =φB =0,故A 正确.] 2.(多选)a 、b 、c 三个α粒子由同一点同时垂直电场强度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36所示,其中b 恰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肯定( )【导学号:19624204】图36A .在b 飞离电场的同时,a 刚好打在负极板上B .b 和c 同时飞离电场C .进入电场时,c 的速度最大,a 的速度最小D .c 的动能增量最小,a 和b 的动能增量一样大ACD [三个粒子所受的电场力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在竖直方向上有:y =12at 2,由题图知a 、b 的偏转位移相等,大于c 的偏转位移,则a 、b 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大于c 的运动时间,故A 正确,B 错误;因为a 的水平位移小于b 的水平位移,时间相等,则a 的速度小于b 的速度,b 的水平位移和c 的水平位移相等,b 的运动时间大于c 的运动时间,则b 的速度小于c 的速度,所以进入电场时,c 的速度最大,a 的速度最小,故C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知,a 、b 竖直方向上的偏转位移相等,则电场力做功相等,大于c 所受电场力做的功,所以a 、b 的动能增量相等,大于c 的动能增量,故D 正确.]3. (多选)如图37所示,虚线MN 的下方存在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带电微粒自离MN 为h 的高处由静止下落,从A 点进入场区,沿着ACD 做了一段匀速圆周运动,从D 点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7A .微粒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EB2hgB .微粒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 .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D .若微粒从D 点离开场区到再次落回场区将沿DCA 返回AC [微粒开始时做自由落体运动,进入场区的速度大小为:v =2gh ,由题意可知,微粒进入复合场区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必有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即:mg =qE ,此时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 =m v 2R ,解得:R =EB2hg,故选项A 正确;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因此微粒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其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故选项B 错误;微粒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洛伦兹力不做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微粒的重力势能、动能、电势能之和恒定,由于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动能不变,因此微粒的电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也不变,故选项C 正确;微粒离开场区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对称性可知,将运动至D 点正上方与初始释放位置等高处,后以向右平移2R 距离重复之前的运动,故选项D 错误.] 4.(多选)图38中的虚线为半径为R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圆形匀强磁场的边界,磁场的方向垂直圆平面向里.大量的比荷均为q m的相同粒子由磁场边界的最低点A 向圆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 0射入磁场,粒子在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经一段时间的偏转,所有的粒子均由圆边界离开,所有粒子的出射点的连线为虚线边界的13,粒子在圆形磁场中运行的最长时间用t m 表示,假设q m、R 、v 0为已知量,其余的量均为未知量,忽略粒子的重力以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导学号:19624205】图38A .B =23mv 03qRB .B =3mv 03qR C .r =3R 2D .t m =3πR2v 0ACD [设从A 点射入的粒子与磁场边界的最远交点为B ,则B 点是轨迹圆的直径与磁场边界圆的交点,AB 的长是边界圆周长的13,则∠AOB =120°,sin 60°=rR ,得r=3R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 0B =m v 20r ,所以B =mv 0qr =23mv 03qR ,A 、C 正确,B 错误;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t m =T 2=πr v 0=3πR 2v 0,D 正确.]5. (多选)如图39所示,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电场方向水平向左,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水平向里,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并在最低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向左摆到最高点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小球的大小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9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mg tan θqB .小球从释放到摆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了C .小球从释放到摆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2时,悬线拉力最大D .增大悬线的长度,θ会增大BC [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总是和运动速度垂直,因此是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改变小球的速度,在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场中,根据对称性可知,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2时,小球的速度最大,此时tan θ2=qEmg,得E =mg tanθ2q,A 项错误;小球从释放到摆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因此电势能一直在减小,B 项正确;当速度最大时,洛伦兹力最大,悬线的拉力F =m v 2L+qE2+mg2+qvB最大,C 项正确;由tan θ2=qEmg可知,θ与悬线的长无关,D 项错误.]6.(多选)如图40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半圆的左边垂直x 轴放置一粒子发射装置,在-R ≤y ≤R 的区间内各处均沿x 轴正方向同时发射出一个带正电粒子,粒子质量均为m 、电荷量均为q 、初速度均为v ,重力忽略不计,所有粒子均能穿过磁场到达y 轴,其中最后到达y 轴的粒子比最先到达y 轴的粒子晚Δt 时间,则( )【导学号:19624206】图40A .粒子到达y 轴的位置一定各不相同B .磁场区域半径R 应满足R ≤mv BqC .从x 轴入射的粒子最先到达y 轴D .Δt =m θqB -Rv,其中角度θ为最后到达y 轴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满足sin θ=BqR mvBD [粒子射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y =±R 处的粒子直接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到达y 轴,其他粒子在磁场中发生偏转,由图可知,发生偏转的粒子也有可能打在y =R 的位置上,所以粒子到达y 轴的位置不是各不相同的,A 错;以沿x 轴射入的粒子为例,若r =mvBq<R ,则粒子未到达y 轴就偏向上离开磁场区域,所以要求R ≤mv Bq,所有粒子才能穿过磁场到达y 轴,B 对;从x 轴入射的粒子在磁场中对应的弧长最长,所以该粒子最后到达y 轴,而y =±R 的粒子直接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到达y 轴,时间最短,C 错;从x 轴入射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为t 1=θ2π·2πm Bq =m θBq ,y =±R 处的粒子直接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到达y 轴,运动时间最短,为t 2=R v ,所以Δt =m θqB -R v ,由图知sin θ=R r =BqRmv,D 对.]7.如图41所示,有一对平行金属板,板间加有恒定电压;两板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金属板右下方以MN 、PQ 为上、下边界,MP 为左边界的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d ,MN 与下极板等高,MP 与金属板右端在同一竖直线上.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正离子,以初速度v 0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板间磁场的方向从A 点射入金属板间,不计离子的重力.图41(1)已知离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金属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2)若撤去板间磁场B 0,已知离子恰好从下极板的右侧边缘射出电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求A 点离下极板的高度;(3)在(2)的情形中,为了使离子进入磁场运动后从边界MP 的P 点射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应为多大?【导学号:19624207】【解析】 (1)设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 ,离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有qE =qv 0B 0解得E =v 0B 0.(2)设A 点离下极板的高度为h ,离子射出电场时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得qEh =12mv 2-12mv 20离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有v =v 0cos 30°=2v 03解得h =mv 06qB 0.(3)设离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vB =mv 2r由几何关系得d2=r cos 30° 解得B =2mv 0qd.【答案】 (1)v 0B 0 (2)mv 06qB 0 (3)2mv 0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