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路平面设计2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2
2.3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技术标准
二、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二)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确定原理: 1、从控制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考虑
2、从控制方向盘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
3、从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考虑
为方便驾驶员操作,我国将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定为3s, 则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Vt V
L S min 3 .6 1 .2
(一)单曲线:一个或多个交点处设一个曲线 1、简单型 2、基本型 3、凸形
三、路线设计中所采用的线形组合:
(一)单曲线: 1、简单型:直线-圆曲线-直线
适用:当实地地形和地物等条件
所选择的平曲线半径大于 《标准》所规定的不设超 高的平曲线半径时使用
曲率
三、路线设计中所采用的线形组合:
(一)单曲线: 2、基本型: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
2.3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技术标准
二、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一)《规范》上对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规定: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回旋线最小长度(m)
120 100
100 85
80 70
60 50
40 35
30 25
20 20
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为超高、加宽过渡段长度 回旋线长度应随圆曲线半径增大而增长
(二)复曲线:两个或多个交点处设两个或多个曲线并对接
4、复合型曲线
5、 C形曲线
6、 S形
反向复曲线
三、路线设计中所采用的线形组合:
(二)复曲线: 1、简单型复曲线(圆曲线直接相连的组合):
直线-圆曲线(R1)-圆曲线(R2)-直线
适用:当两个不同方向偏角的相 邻交点间根据实际地形、地物等 条件所选择的曲线半径均大于 《标准》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曲线 半径,且由此计算的两相邻圆曲 线半径之比在1.5以内时应设置 此种形式 曲率
第二章路线平面设计
中线
路线(route)的概念
1. 路线----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它是一条空间曲线。 2. 公路平纵横的概念 ①. 路线的平面----公路的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平面图(plan) ----反映路线在平面上的形状、位置、尺寸的图形。
②. 路线的纵断面----路线的中线在竖直面上的投影。
纵断面图(vertical profile map) ----反映路线在纵断面上的形状、位置、尺
路线平面 设计 2.1 道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2.1.1 道路平面设计的概念
道路 路线
路线的平面
道路的平面线形
路线(route of road)
• 路线----指道路中线 。 • 线形----道路中线的空间 形状。
路线(route of road)
• 路线的平面(horizontal)--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 路线纵断面(vertical)--沿着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 • 公路横断面(cross-sectional)--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
曲线半径curve radius
1.确定半径的理论依据 2.最小半径的计算 3.圆曲线最大半径
1.确定半径的理论依据
⑴.横向力系数μ 的确定 ①.行车安全 要求横向力系数 μ 低于轮胎与路面之间所能提供的横向摩阻系数f: μ值过大,增加了驾驶者在弯道行驶中的紧张。对于乘客来说, μ值的增大 ,同样感到不舒适,乘客随μ的变化其心理反映如下。 μ ≤f (3—2) ②.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 当μ<0.10时,不感到有曲线存在,很平稳; 轮胎产生横向变形,增加了汽车在方向操纵上的困难。 当μ=0.15时,稍感到有曲线存在,尚平稳; ③.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μ=0.20时,已感到有曲线存在,稍感不稳定; μ当 的存在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 当μ=0.35时,感到有曲线存在,不稳定; 当μ≥0.40时,非常不稳定,有倾车的危险感。 ④.行旅不舒适 综上所述, μ 值的采用关系到行车的安全、经济与舒适。为计算最小平曲 线半径,应考虑各方面因素采用一个舒适的 μ值。研究指出:μ值的舒适界限, 由0.11到0.16随行车速度而变化,设计中对高、低速路可取不同的数值。
第2章道路平面设计
§2.2 圆曲线
1.概述
(1)圆曲线线形特征:
1)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R=常数,故测设比缓 和曲线简便。
2)汽车在圆曲线上的行驶要受到离心力;在平曲线 上行驶时要多占路面宽。
3)视距条件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4)较大半径的长缓圆曲线具有线形美观、顺适、行
车舒适等特点。故常采用。
2.2 圆曲线
3)超高坡度的确定(任意半径时)
各圆曲线半径所设置的超高坡度值应根据设
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公路条件、自然条件等经
计算确定。
ic
V2 127R
纵向稳定性的保证
i0
tg0
l2 hg
分析式上面两式,一般l / hg接近1,而 Gk /G 远小于1
Gk l2
G
hg
即iφ<i0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受力分析
F Gv 2 gR
式中: F —离心力 (N) R —平曲线半径 (m) V —汽车行驶速度 (m/s)
(3)地形条件特别困难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 小半径;
(4)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 衡的曲线线形
§2.3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1.超高(superelevation)
(2)超高坡度
1)最大超高坡度(极限最小半径时)
由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3—1)可得
ic
V2 127R
(2.36)
§2.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2.平面线形组成
哪一个最优?
§2.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2.平面线形组成
③ 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种植不同树 种或设置一定建筑物、 雕塑、广告牌 等措施,以
道路平纵横设计
主要内容
道路平面线形概述 直线 圆曲线 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道路平面线形概述
(一)路线 (二)汽车行驶轨迹 (三)道路平面线形要素
直线 圆曲线 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一) 路线
道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它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 隧道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线形构造物。 路线: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
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值的大小。现代汽车在设计制造时重心较
低,一般
b 2hg,即b/ 2hg 1。而h<0.5,即h < b/ 2hg
也就是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 向滑移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同 时也就保证了横向倾覆的稳定性。但必须控制装载过高。
F=Gv2/(gR)
式中:F为离心力 (N);R为平曲线半径 (m);v为汽 车行驶速度(m/s)。
为了减小离心力的 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 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 平曲线上路面做成外侧 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 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 如图2-11。汽车行驶在 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时, 其车重的水平分力可以 抵消一部分离心力的作 用,其余部分由汽车轮 胎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 阻力与之平衡。
=X/G=v2/(gR) ih
将车速v(m/s)化为V(km/h),则
=V2/(127R)ih
(2-1)
R 为平曲线半径(m); 为横向力系数;V为行车速度(km/h);
ih 为横向超高坡度。
横向倾覆条件分析
横向力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 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XhgYb/2=(Fih+G) b/2
道路平面设计题库
2.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横向力系数必须满足________和 _________。 答案:μ≤φh μ≤b/2hg(或μ≤1) p34 3.《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种。 答案: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答案:直线、曲线及转角表、逐桩坐标表
7.
决定回旋线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
答案:回旋线参数A值
8. 《技术标准》规定:当公路平曲线半径小于__________时,应设缓和曲线。 但_________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答案: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四级
一、填空
9.一般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不超过______,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 于________为宜;反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以不小于_______为宜。
二、选择
5.汽车行驶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 A.μ=0; B.μ>0; C.μ<0
答案:B 6.汽车行驶在设有超高的弯道上,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 A.有可能等于零; B.不可能等于零;C.永远大于零; D.永远小于 零 答案:A 7.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
答案:A
10.常用缓和曲线的形式有多种,其中不包括( )。 A.回旋曲线; B.抛物线;C.三次抛物线; D.双纽线 答案:B
11.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阻力,其中空气阻力与行车速度( ),滚 动阻力与汽车的总重力()。 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
答案:C、A
三、问答题
1.推导出不产生横向倾覆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值R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新书P33。旧书P40. 2.应用圆曲线三个最小半径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交通运输的方式。
道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2、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道路的种类。
4、我国公路发展目标及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内容。
5、公路按功能和行政管理属性的分类6、公路和城市道路等级划分的依据,分级情况。
各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选用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7、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何影响。
8、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作用及区别。
9、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关系。
10、公路网系统的特性。
11、城市道路路网结构的基本类型。
各类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城市道路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最能综合反映城市交通拥挤的技术指标。
12、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的内容。
13、划分公路用地和城市道路红线的意义。
怎样划定公路的用地范围。
14、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5、公路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及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16、本章主要名词术语:道路、道路功能、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车辆、设计速度、运行速度、设计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基本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公路网、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道路红线、道路建筑限界、道路用地、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公路安全性评价第二章平面设计1、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
道路平面线形组成要素2、平面的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
3、平面直线的技术标准及直线的适用情况。
为什么过长的直线不是好的线形?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4、影响平面圆曲线半径取值的因素。
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原理、种类。
圆曲线半径值的选取。
5、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的稳定性及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横向力对汽车行驶的影响。
横向力系数µ取值的影响因素。
6、缓和曲线的作用。
汽车由直线驶入圆曲线的轨迹方程。
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线形的理论依据。
7、省略缓和曲线的条件。
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应考虑的因素。
设计缓和曲线长度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8、本章注要名词术语:路线、路线的平面、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汽车行驶稳定性、横向力系数、横向超高、横向滑移、横向倾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缓和曲线、回旋线、回旋线参数A、桩号(里程)、交点、交点里程(桩号)、曲线主点、曲线主点桩号。
道路勘测设计平面设计三版PPT课件
36
二、圆曲线半径
(一)计算公式与因素 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计算曲线半径:
X Fcα o G s α sin
Y
X
X F Gi h
Gv gR
2
Gi
h
G(
v2 gR
ih )
V2 127R
ih
.
37
当设超高时 :
R V2
127( ih )
式中:V——计算行车速度,(km/h);
μ——横向力系数;
.
25
由于路面横向倾角α一般很小,则
sinα≈tgα=ih , cosα≈1 , 其 中 ih 称 为 横 向 超 高
坡度,
XFGhiG g2 R vGhiG(gv2R ih)
采用横向力系数来衡量稳定性程度,其意义为单位车 重的横向力,即
X G
v2 gR
i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2 127R
ih
u越大,行车越. 不稳定
保证横向稳定性的条件:
μ h
或
R V2
127h(ih)
.
33
侧翻示例
.
34
第四节 圆曲线
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平曲线来实现路线方向的改变
一、圆曲线的特点
①圆曲线半径R=常数,曲率1/R=常数,易测设计算。
②对地形、地物、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③多占用车道宽。
④视距条件差(R小时)-路堑遮挡
.
35
.
▪ 当方向盘转动角度为时,前轮相应转动角度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k ;
▪其中,是在t时间后方向
φ
盘转动的角度, =t ;
▪ 汽车前轮的转向角为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_线形
(三)圆曲线半径的确定
④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 线线形;
⑤应同纵面线形相配合,应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 叠;
⑥每个弯道半径值的确定,应根据实地的地形、地物、 地质、人工构造物及其它条件的要求,用外距、切线长、 曲线长、曲线上任意点线位、合成纵坡等控制条件反算, 并结合标准综合确定。
的。
(二)设计标准
1.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五)圆曲线里程桩的详细设置
(3) 坐标法 。
四 、 缓 和 曲 线
(一) 概述
1.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 缓和曲线是指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者半
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圆曲线之间设置 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从满足行车要 求来看,缓和曲线具有如下线形特征: 1) 符合行车轨迹 2)线形内部协调、美观 3) 外部协调、经济 4) 测设复杂 5)缓和曲线具有相似性
第二节 道路平面线形
一、路线平面线形的基本概念
二、直线 三、圆曲线 四、缓和曲线
一、路线平面线形的基本概念
1、路线 路线是指道路的中线(弯道上不考虑加宽的影响)
2、路线的平面 道路中线在水平面的投影
3、路线的纵断面 用一个曲面,沿着中线纵向剖切,再展开成的平面
4、道路的横断面 中线各点的法向剖切面
100
80
60
40
30
20
µ 0.05
0.05
0.06
0.06
0.06
0.05
0.05
i 0.06
0.06
0.07
0.08
0.07
0.06
0.06
2)圆曲线最大半径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圆曲线最大半径
以不超过10000m为宜。
道路平面设计步骤
道路平面设计步骤
道路平面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使用任务的要求和交通情况,确定路面等级,考虑路上车型组成
和交通量大小,以及当地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选定面层类型。
2.根据面层与基层相互配合的需要,满足基层承重作用和传递、分布荷
载的要求,按就地取材的原则,选取基层类型,基层可做成双层或多层。
对冰冻和水文条件不良地区,为防止路面冻胀翻浆,应作垫层设计和土基特殊处理。
3.各个结构层应取得合理的组合,强度和厚度要配合得当,在各种自然
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能在使用期限内始终保持足够强度,满足行车需要。
4.根据路面力学计算方法或其他经验公式计算确定各结构层厚度。
5.选配各结构层材料,包括粒料的级配组成、结合料(水泥、沥青等)
的用量计算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对道路进行平面设计,确定路面等级、结构组合和各结构层的厚度和材料选配。
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路布局设计:根据道路的用途和交通需求,确定道路的线型、断面形状、车行道宽度、车道数目、停车位、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各部分的布置。
2. 交叉口设计:包括信号交叉口、非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等的设计,确定交叉口的类型、车道数目、转弯半径、车道划分、交通信号灯的设置等。
3. 路口设计:确定路口的位置、形状和设施,包括标志、标线、交通指示牌、行人过街设施等。
4. 高架、立交和隧道设计: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高架、立交和隧道的线型、断面形状、出入口位置和坡度,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5. 道路标志标线设计:确定道路标志标线的种类、位置和布置方式,包括交通标志、箭头标线、停车标线、路缘标线等,以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6. 路灯设计:确定道路灯的种类、位置和布置密度,以提供足够的照明,保障夜间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7. 排水设计:确定道路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设施、雨水收集设施等,以防止雨水积聚和道路变滑。
8. 噪声控制设计:根据道路所在区域的噪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交通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道路平面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旨在提供安全、便捷、流畅的道路交通环境。
道路勘测设计平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一节 包 装 概 述 一、包装概念
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 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 料及辅助材料等的总体名称。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一节 包 装 概 述 二、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3)箱包装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3)纤维桶的自重较轻,纵向强度高而 横向强度低,所以只能纵向码垛而不 能横向码垛;防潮防水能力差,不能 露天存放;密封性差,如有必要,可 在桶内加塑料带密封;成本低,回收 容易,对环境无影响。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 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
在现代物流观念形成以前,包装被天经地义地看成生产的终 点。
包装对物品具有,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和便利性的三大特点, 以及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方便消费的四大功能。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道路勘测设计》
一、道路线形的表达方式:
• (二)数学表达方式:空间三维实 体
z axn bym c
2020/4/28
《道路勘测设计》
第二章 保险法概述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一节 保险法的概念及内容
• 一、保险法的概念 • 广义的保险法是指以保险为对象的一切法规的总
称,包括保险公法和保险私法。
《道路勘测设计》
2第二章道路勘测设计
第六节
平面设计成果
一、直线曲线转角表 通过测角、量中线、配半径后的成果,反映设计者对 平面线形的布置意图,绘制平面图的依据。 内容: 1、交点号: JD12 2、交点桩号: K3+254 3、偏角值:α左=32°34′58″;α右=27°56′13″
4、曲线要素: 曲线半径 R ; 缓和曲线参数A2=R×LS; 缓和曲线长度LS (由计算或查表取得);
α
hc
iF
Lc
B
ic i hc
(三)超高的构成
1、绕内边缘转(新建路)
2、绕中轴转(改建路)
二、弯道加宽(P36)
因弯道行驶时占路宽比直线宽,因此在弯道部分路基应加宽。 (一)加宽值计算 单车道:e=R- R 2 L2 R—平曲线半径 L—前保险杠到后轴的距离 R2-L2= R2+e2-2Re 由于2Re>> e2,因此略去e2 得e= L2/2R 考虑汽车的摆动幅度,在弯道上加宽。
(二)超高缓和段
1、边轴旋转法 超高缓和段LC=BiC/iF iC=tgα=hC/B ic——超高横坡度 i——路拱坡度 2、中轴旋转法 iF= hC/LC ,LC= hC/iF 因 hC=Bi/2+ BiC/2 得:LC=(B/2)×(iC+i)/iF iF 平区—1%;重区—2% 超高渐变率(P33) 边转与中转相比:LC边>LC中 LC采用5的倍数,不小于10M
(3)错车视距SZ (4)超车视距Sq (5)避让障碍视距S
二、视距标准
1、停车视距:
L1 Ss L0
S停=L1+SS+L0=Vt/3.6+V2K/254(Φ+i)+L0 V—Km/h t—S K—制动器使用系数1.2-1.4 Φ—纵向附着系数 i—纵坡度 上坡“+”下坡“-” V 120 Φ 0.29 计算完取整 平 110 100 0.31 80 60 50 0.31 0.33 0.35 二 重 40 平 75 三 重 30 平 40 40 0.38 30 0.44 四 重 20 20 0.44
道路勘测设计 4第2章 平面设计4s--视距习题
2019/5/25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停车距离ST
安全距离
3、停车视距的计算
(1)反应距离:是当驾驶人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 经过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的那一瞬间到制动器真正 开始起作用的那一瞬间汽车所行驶的距离。
感觉时间为1.5s; 制动反应时间(制定生效时间)取1.0s。 感觉和制动反应的总时间t=2.5s, 在这个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设计速度V 100 80 60 40 30 20 行使时间t 11.4 10.4 9.5 8.5 8.0 7.5 (3)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 距离S3: S3=15~100m 设计速度V 100 80 60 40 30 20 安全距离S 80 60 40 25 20 15
2019/5/25
被超车车速V0 80 60 45 30 20 15
3、超车视距的计算:
加速时间t1 平均加速度α
4.5 4.2 3.7 0.66 0.65 0.63
3.1 0.61
2.9 0.60
2.7 0.60
超车视距的全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加速行驶距离S1
当超车汽车经判断认为有超车的可能,于是加速行驶
移向对向车道,在进入该车道之前所行驶距离为S1:
2019/5/25
第二章 平面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线 第三节 圆曲线 第四节 缓和曲线 第五节 平面形设计 第六节 行车视距 第七节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第六节 行车视距及其保证
一、视距的类型 二、视距计算 三、行车视距的保证 四、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要求
2019/5/25
第六节 行车视距及其保证
S1
S2
Vt 3.6
第二章 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
第二章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第二章 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2.1 道路等级的确定2.1.1交通量换算已知预算十年末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Y=10%)为2500辆/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2”各种车型的折算系数为小客车1.0中型车1.5大型车2.0拖挂车3.0。
依据“国内外汽车参数”得知:东风EQ140载重5.21t 黄河,JN —150载重8.06t,解放CA10B 载重4.00t,跃进NJ130载重2.5t 。
十年末小客车标准车型交通量 表2-1 车型 交通组成量 实际交通量 折算系数 换成小客车交通量 解放CA10B 65% 2500×65%=1625 1.5 2437.5 进NJ130 15% 2500×15%=375 1.5 562.5 黄河JN150 10% 2500×10%=250 2.0 500 东风EQ14010% 2500×10%=2501.5 375∑=3875辆/日依据“道路勘察设计”交通辆换算公式为1d0(1)n NN r -=+式中:d N —规划交通量(辆/日);0N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γ—年平均增长率(%); n —预测年限(年) 换算十五年初平均日交通量:用式(2—1)计算3875)1(10=+=-n d r N N 辆/日据服务对象,假设本条公路为三级公路。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选三级公路路面为沥青表面处治时设计年限为八年。
日辆/4.5673)1.01(3875)1(1510=+=+=--n d r N N2.1.2道路等级确定地区的地形为重丘山岭区,公路使用性质任务是为沿线工农业服务,是沟通县乡村的支线公路,并小客车标准车型交通量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三级公路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中间。
该公路为三级公路。
假设成立。
2.1.3道路技术标准的确定(重丘区三级公路)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该公路的各项设计值取如下:设计速度30(㎞/h)单车道宽度3.25m土路肩宽度0.5m路基宽度7.5m停车视距30m会车视距60m超车视距150m“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半径﹑坡度调整的范围如下:圆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65 极限值:3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350 最大纵坡:8%当路拱≤2.00%时为350;当路拱>2%时为45同向曲线曲线间最短直线长度满足v6≥≥反向曲线间最短线长度满足v2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最小坡长:100m。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梳理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梳理《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知识梳理第一章绪论1.交通运输系统(五种运输方式),道路运输的作用(5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公路:机动灵活、点对点 2.道路功能与分级(1)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
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2)道路分级公路分级分类标准――适应交通量(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高速、一级、二、三、四级(车速:最高120km/h,最低20km/h、路面宽度:3.75m,3m)城市道路分类:快速、主干、次干、支路设计年限:20年(快速、主干)、15年(次干)、10年~15年(支路) 3.道路设计控制(1)自然条件(地形决定选线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指自然坡度在30以内,微丘地形指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山岭重丘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上。
(2)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分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设计车速: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技术标准最重要的指标――设计车速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大小关系:不一定交通量: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所有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其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数大小顺序排列,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的依据。
通行能力:基本(理想)〉,可能(实际)、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相关] (3)道路网与红线规划公路网系统特性:1)集合性;2)关联性;3)目标性;4)适应性公路网的典型结构形势:a)三角形;b)棋网形;c)并列形;d)放射形;e)扇形;f)树杈性;g)条形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a)方格网式;b)环形放射式;c)自由式;d)混合式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或路幅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8-21
道路工程
24
(2)沿溪线布线要点
1)解决好路线与水的关系是沿溪线布局的关键。
2)平面主要是解决择岸、跨河问题,纵面主要是解
决线位的高低问题。
2013-8-21
道路工程
25
① 路线选择走河流的哪一岸-----要点之一
A 两岸地形、地质、水文条件
B 积雪和冰冻的影响
C 城镇、工矿和居民点的分布的情况 D 两岸施工、养护以及路线等级标准和投资情况
2013-8-21
道路工程
59
四、试坡布线:三种情况
1.垭口间平均坡度满足要求
---控制点间采取匀坡布线;
2.垭口间有支脉
支脉控制垭口偏离主线不过远,且适当深挖满足 两边展线要求; 3.垭口间平均坡度不满足要求 采用深挖、旱桥、隧道降低垭口高度
回头或螺旋展线争取高程
2013-8-21
道路工程
5
(2)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① 占用田地要与路线的作用,对支农运输的效
果、工程数量及造价、运营费用等方面因素
全面分析比较确定。
② 注意处理好路线与农田水利的关系。
③ 注意筑路与造田、护田结合。
④ 路线布置要尽可能考虑为农业服务。
2013-8-21 道路工程 6
2013-8-21
2013-8-21
道路工程
48
回头曲线实例
2013-8-21
道路工程
54
C 螺旋展线:
实际就是一种路线转角>360°的回头展线形式。
特点是:路线利用有利的山包或山谷,在很短的平
面距离内就能克服较大的高差。
优点:路线舒顺,比回头曲线有更好的线形,纵 坡较小,行车质量较好; 缺点:因需修建旱桥或隧道,工程费用较高。 螺旋展线可有上线桥跨和下线隧道两种方式。
山脊线布设需解决的问题:(布线要点) 1.控制垭口的选择
2.侧坡的选择-决定走分水岭的那一侧
3.控制垭口间的平均坡度-决定路线的具 体布设
2013-8-21
道路工程
58
二、控制垭口的选择
分水岭平直,起伏不大,每个垭口均可为控制点 地形复杂、起伏大,低垭口为控制点 支脉的并排垭口,前后联系较好的垭口为控制点 三、侧坡的选择 侧坡的用途:布线 理想侧坡: 坡面整齐、横坡平缓、地质好,无支 脉横隔的向阳山坡;
术指标 。
2)要考虑横断面设计的经济合理 (填挖大致平衡,
尽量不要出现高填深挖)。
3)丘陵区农林业均比较发达,尽可能和当地的整田
造地及水利规划密切配合。 ◆ ◆ ◆
2013-8-21
平坦地带——走直线 斜坡地带——走匀坡线 起伏地带——走中间
道路工程 15
平 坦 地 带
2013-8-21
道路工程
④ 垭口的地质条件。
2013-8-21 道路工程 40
2)过岭标高的选择
①决定过岭标高的因素:
A 垭口及两侧的地形 B 垭口的地质条件 C 结合施工及国防考虑 ②过岭的方式: A 浅挖低填垭口 B 深挖垭口
C 隧道穿过
2013-8-21 道路工程 41
3)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线
① 展线步骤
A
定路线大致走法。
应布线于洪水泛滥线以外。
2013-8-21
道路工程
13
2. 丘陵区选线
( 1 )主要特征:脉络和 水系都不如山岭区那
样明显。路线线形和
平原区比较,平面上 迂回转折,有较小半 径的弯道,纵面上起 伏和偶尔有较陡的坡
道,所经路线的可能
方案较多。
2013-8-21 道路工程 14
(2)布线要点:
1)在丘陵区布线,首先要因地制宜,掌握好线形技
道路工程
7
2013-8-21
道路工程
8
2013-8-21
道路工程
9
(3)处理好公路与城镇关系
① 干线公路,避免直穿城镇、工矿区和居民密集区,以 减少干扰。“近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
② 支线公路,经地方同意可穿越城镇,但保证有足够的
视距和行车道路宽度(应考虑行人的需要)和必要的交 通设施。 ③ 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及其它重要的管线。 ④ 注意与铁路、航道、机场、港口及已有公路等交通运 输配合,以发挥交通运输的综合效益。
2013-8-21
道路工程
26
②路线线位放在什么高度-----要点之二
A 低线--一般是指高出设计水位不多,路基临水一
侧边坡常受洪水威胁的路线
优点:是线形比较顺直、平缓,易争取到较高标准
,路基土石方工程也较省,边坡低,易稳定;路线活 动范围较大,便于利用有利地形和避让不良的地形、 地质;便于在沟口直跨支流,必须跨越主流时也较易 处理。
2013-8-21 道路工程 55
2013-8-21
道路工程
56
4.山脊线(ridge line)
注意事项:
1.分水岭的方向不能偏离路线太远 2.分水岭不过于迂回曲折,垭口高差不悬殊 3.垭口间山坡地质好,地形不凌乱
满足条件的不多, 局部连接
2013-8-21 道路工程 4.前后引线要有合适的地形 57
2013-8-21 道路工程 10
(4)处理好路线和桥位的关系
① 大、中桥位原则上应服从路线总方向并满足桥头接
线的要求,桥路综合考虑;
② 小桥涵位臵原则上应服从路线走向;
③ 路线采用渡口跨河时,应在路线基本走向确定后选 定渡口位臵。渡口位臵要注意避开浅滩、暗礁等不 良河段、两岸地形要适于码头修建。
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 角一般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面上,坡度 平缓,以低路堤为主。
2013-8-21 道路工程 3
2013-8-21
道路工程
4
5)布线要点 (1)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 既要使路线短捷顺直、又要注意避免过 长的直线,可能条件下多采用转角小、半 径大的长缓平曲线线形。
道路工程
46
自然展线
2013-8-21
道路工程
47
B 回头展线:
路线沿溪至岭脚,然后利用平缓山坡用回头曲线
展线升坡至垭口。 特点是:平曲线半径小,同一坡面上下线重叠, 对施工、行车和养护都不利,但能在短距离内克 服较大的高差,并且回头曲线布线灵活,利用有 利地形避让艰巨工程和地质不良地段比较容易。
2013-8-21 道路工程 19
(2)路线类型 1)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地形变化很大,使得路线在 平、纵、横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因而技术指标一
般多采用低限,在所有自然因素中,高差急变是主
导因素,因此,在路线布设时,一般多以纵面线形 为主安排路线,其次是横断面和平面。 2)一般按照道路行经地区的地貌、地形特征,可分 为沿溪线、越岭线和山脊线三种。
44
A 自然展线: 当山坡平缓、地质稳定时,路线利用有利地形以小
于或等于平均纵坡 (5 ~ 5.5%) 均匀升坡展线至垭口。
特点是: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但由
于路线较早地离开河谷对沿河居民服务性差,路线
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
2013-8-21
道路工程
45
自然展线
2013-8-21
16
斜坡地带
2013-8-21
道路工程
17
起伏地带
2013-8-21
道路工程
18
3、山岭区选线
1.概述 山岭地区(mountainous terrain)--包括分水岭、 起伏较大的山、陡峻的山坡,一般地面自然坡度在 20度以上。 (1)自然特征 ①山高谷深,地形复杂, 山脉水系分明。 ②石多、土薄、地质复杂。 ③水文条件复杂。 ④气候条件多变。
2013-8-21 道路工程 60
2013-8-21
道路工程
61
2013-8-21
道路工程
62
二、道路平面线形
直线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它以最短的距 离连接两目的地,优点:具有路线短捷、缩短
里程、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
驾驶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直线线形简单, 容易测设。另外,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 条件。 基于直线的这些优点,在各种道路工程中都被 广泛采用。
缺点:是受洪水威胁,防护工程较多。
2013-8-21 道路工程 27
B 高线--指高出设计水位较多,基本不受洪 水威胁 的路线。 优点:是不受洪水侵袭,废方较易处理 缺点:是,路线必然虽山势曲折弯曲,线形 差,工程大;遇缺口时,常需设置较高的挡土 墙或其他构造物;此外如避让不良地质和路线 跨河,都较低线困难.
1)平原 (plain terrain)--主要是指一般
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地区。
2)地形特征: 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 都在3度以下。
2013-8-21
道路工程
2
3)地物特征:
① 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 民点较密,交通网系较密; ②农田水系渠网纵横交错;在城镇区则建筑、电讯 管网密布; ③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密布有湖泊、水塘和河岔。 4)路线特征
第二章 道路平面设计
设计任务:确定道路走向及其具体位置;
在道路红线范围内布置道路各组成部分及
各种设施。
设计内容:平面线形(主要指道路中线)
的选择与定位;圆曲线半径的确定;缓和
曲线的设置;行车视距计算及弯道内侧障
碍物的清除;道路平面的综合布置。
2013-8-21 道路工程 1
一、道路选线
1、平原区选线
2013-8-21
道路工程
11
2013-8-21
道路工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