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贴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1.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
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
2.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
1) 取样
2) 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3) 分离及测定
4) 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3.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
➢反应要定量进行
➢反应速度较快
➢容易确定滴定终点
4.滴定方式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KMnO4滴定C2O42-,间接测定Ca2+
c.返滴定法
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
d.置换滴定法
络合滴定多用
5.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6.试样的分解
分析方法分为干法分析(原子发射光谱的电弧激发)和湿法分析
试样的分解:注意被测组分的保护
常用方法:溶解法和熔融法
对有机试样,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
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按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
二、按对象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三、按测定原理分类
(一)化学分析
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分类: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
反应式:mC+nR→CmRn
X V W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
(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
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
试样重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 >0.1g >10ml
半微量 0。1~0。01g 10~1ml
微量 10~0.1mg 1~0。01ml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分析化学
第一章绪论
【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的发展;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常量组分、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分析);分析过程和步骤(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结果计算和表达);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了解分析化学及其性质和任务、发展趋势以及在各领域尤其是药学中的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分析过程和步骤。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与误差有关的基本概念: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误差的传递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基本统计概念: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相关与回归。
【基本要求】
掌握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有效数字的表示方法及运算法则;误差传递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熟悉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分析数据统计处理的基本步骤。
了解用相关与回归分析处理变量间的关系。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误差和林邦误差计算公式,滴定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关系,与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度有关的计算,待测物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各种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配合物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质子平衡、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基本要求】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一知识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一知识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大一学生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以下是关于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无机化学基础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石,包含了所有已
知元素的信息。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进行排列,
可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元素的化学本质和反应性质。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物质连接。常见的化学键有离
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由正负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形成,共价键则由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
3.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受体(配体)与中
心金属离子形成的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可以通过配体和中
心离子的选择进行调节。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反应。其中,酸质子(H+)的提供者,碱则接受质子。酸碱中和
反应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行检测。
二、离子的反应
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溶液中能够溶解
的最大量。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受温度、离子浓度和溶剂性质等
因素的影响。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氧化剂接受电子并被还原,而还原剂则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还
原反应常用原子氧化态的改变来描述。
3. 盐析反应:盐析反应是指通过加入一个共有离子以降低物质
溶解度,使其沉淀出来并分离出溶液中的离子。盐析反应常用于
分离和纯化金属离子。
三、分析化学基础
1.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确定样品中化学成分的方法。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金属离子的火焰试验、阴阳离子的络合反应和沉淀反应等。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
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按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
二、按对象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三、按测定原理分类
(一)化学分析
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分类: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
反应式:mC+nR→CmRn
X V W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
(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 (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
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
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
试样重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 >0.1g >10ml
半微量 0.1~0.01g 10~1ml
微量 10~0.1mg 1~0.01ml
分析化学知识点
1,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加入的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
2,计量点附近,被测溶液的浓度极其参数发生突变,曲线变得陡直,称为滴定突跃,突跃所在的范围称为突跃范围(range of abruptchange in titration curve)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olor change interval of indicator):指示剂由一种型体颜色转变为另一型体颜色的溶液参数变化的范围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color transition point):两种型体浓度相等时溶液呈现指示剂中间过渡颜色的点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指示剂的变色点尽可能接近化学计量点,或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4,滴定终点误差(titration end point error):由于指示剂的变色不恰好在化学计量点,而使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合产生的相对误差.
5,直接滴定法(direct titration)将标准溶液直接滴加到待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滴加
的试剂与待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盐酸滴定氢氧化钠,重铬酸钾滴定三价铁离子)直接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a。反应定量、完全。
b.反应迅速.
c。具有合适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6,返滴定法(back titration)/剩余滴定法(residue titration)先准确加入过量标准溶液,使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以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1.共振吸收线:原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产生的谱线。
2.分配系数K: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s)与流动相(m)中的浓度(c)之比。K=C s/C m
3.分离度R:是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谱峰峰宽均值之比。
4.化学位移δ: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的共振频率(进动频率,吸收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5.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停留的时间或将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流动相体积的数值。
6.直接电位法:是选择合适的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组分原电池,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根据Nernst方程直接求出待测组分活(浓)度的方法。
7.电极电位:金属与溶液之间的相界电位就是溶液中的电极电位。
8.离子选择电极(ISE),饱和甘汞电极(SCE),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红外吸收光谱发(I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核磁共振波谱法(NMR),质谱法(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9.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指示系统,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温度,溶剂,PH,时间。
10.化学位移标准物一般为四甲基硅烷(TMS),影响因素屏蔽效应和磁各向导性、氢键。
11.自旋偶合是核自旋产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
12.有机质谱中的离子: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
13.色谱法:气相(GC),液相(LC),超临界(SFC),气固(GSC),气液(GLC),液固(LSC),液液(LLC),柱(填充柱、毛细管柱、微填充柱),平面(纸、薄层TLC、薄膜)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及术语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包括方
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 1 个单位的误差)。
t 分布: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用t 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指在某一t 值时,测定值x 落在μ± tS 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μ± tS范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置信区间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 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μ= x± uσ,式中uσ为置信限。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
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 检验和F 检验。
2.重点和难点
(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具有不同的概念,当有真值(或标准值)作比较时,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或重现性。虽然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只有在消除或校正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可取的,因为它最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衡量精密度的偏差也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
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按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
二、按对象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三、按测定原理分类
(一)化学分析
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分类: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
反应式:mC+nR→CmRn
X V W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
(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 (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
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
试样重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 >0.1g >10ml
半微量 0.1~0.01g 10~1ml
微量 10~0.1mg 1~0.01ml
分析化学知识点
1.按原理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2.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
3.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配制标准溶液用的方法:(1)直接法直接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解后。在容量瓶内稀释到一定体积,然后算出
该溶液的浓度。必须具备一下三个条件:第一物质必须足够的纯度,含量大于等于99.9%。一般可用基准物质或优级纯试剂;第二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应完全符合;第三稳定。
(2)间接法粗略地称取一定量的物质,配制成所需浓度,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溶液来测定。第四具备较大的
摩尔质量。
4.样品采样
(1)固体采样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15cm的表地为试样,按3点式(水田出口,入口和中心点)或5点式(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对角线的其它4个等分点)取样。每点采1-2kg,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等步骤,取粒径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沉积物: 用采泥器从表面往下每隔1米取一个试样,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取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金属试样: 经高温熔炼,比较均匀,钢片可任取。对钢锭和铸铁,钻取几个不同点和深度取样,将钻屑置于冲击钵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分析化学是研究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专业的
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大一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分析化学的基
础知识和技术。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1.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分类
-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科学,包括定性分析和
定量分析两大类。
- 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例如鉴别有机物的
官能团。
- 定量分析用于测定物质的含量,如酸碱滴定、原子吸收等。
2. 分析物质的样品准备
- 样品准备是分析化学的重要步骤,包括溶液的配制、固体
样品的制备等。
- 配制溶液时需控制浓度和容量,避免溶解不完全或超出目
标浓度。
3.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试剂与仪器设备
- 常见的试剂有标准物质、指示剂、络合剂等,用于定量或
定性分析中。
- 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天平、移液器、分光光度计等,用于称量、移液和测量。
4. 分析化学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 标准加入法: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推算待测物
质的浓度。
-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 气相色谱法: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化合物来鉴定它们
的成分。
- 毛细管电泳法:利用电流和毛细管等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二、定性分析知识点
1. 离子反应的颜色变化
- 铁离子的酸性溶液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来生成棕色沉淀。
- 钡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硫酸来生成白色沉淀。
2. 官能团鉴别
- 醇类可以通过尾气点燃产生蓝色火焰反应。
- 酮类可以通过使用2,4-二硝基苯肼溶液来检验。
三、定量分析知识点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
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按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
二、按对象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三、按测定原理分类
(一)化学分析
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分类: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
反应式:mC+nR→CmRn
X V W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
(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 (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
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
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
试样重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 >0.1g >10ml
半微量 0.1~0.01g 10~1ml
微量 10~0.1mg 1~0.01ml
超微量分析 <0.1mg ﹤0.01ml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误差和数据分析处理-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及术语
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精密度是指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它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t分布
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用t分布对有限
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
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之
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置信区间
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μ=x±uσ,式中uσ为置
信限。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检验和F检验。
2.重点和难点
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准确度与精密度具有不同的概念。当有真值(或标准值)作比较时,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或重现性。虽然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只有在消除或校正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可取的,因为它最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衡量精密度的偏差也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1.分析⽅法的分类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光谱法,⾮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谱法:液相⾊谱,⽓相⾊谱,⽑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法:热分析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按分析对象:⽆机分析,有机分析,⽣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按试样⽤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
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
2.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
1) 取样
2) 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3) 分离及测定
4) 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3.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按⼀定的反应⽅程式进⾏
反应要定量进⾏
反应速度较快
容易确定滴定终点
4.滴定⽅式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硫酸溶解,⽤KMnO4滴定C2O42-,间接测定Ca2+ c.返滴定法
如测定CaCO3,加⼊过量盐酸,多余盐酸⽤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
d.置换滴定法
络合滴定多⽤
5.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致;纯度⾼;稳定;摩尔质量⼤;滴定反应时⽆副反应。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配制⽅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6.试样的分解
分析⽅法分为⼲法分析(原⼦发射光谱的电弧激发)和湿法分析
试样的分解:注意被测组分的保护
常⽤⽅法:溶解法和熔融法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按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
二、按对象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三、按测定原理分类
(一)化学分析
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分类: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反应式:mC+nR→CmRn
X V W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
(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
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
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
试样重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0.1g>10ml
半微量0.1~0.01g10~1ml
微量10~0.1mg1~0.01ml
超微量分析<0.1mg﹤0.01ml
六、按分析的性质分类:例行分析(常规分析)、仲裁分析
第三节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
1、取样(采样):要使样品具有代表性,足够的量以保证分析的进行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
1.1 分析化学的定义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的化学学科。在分析化
学领域里,主要研究复杂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方法、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
1.2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
分析化学产生于18世纪,在过去的200多年里,分析化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早
期的分析化学主要是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分析化学逐渐发展为一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验科学,各种
精密的分析仪器和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1.3 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
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成分分析、结
构分析和性质分析。分析化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化学、生物、环境等各个领域。
1.4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方面。定性分析是指通过观察和实
验来确定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而定量分析则是通过精密的实验和计算来确定物质的
数量及其分布等。定量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对于科学研
究和工程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
2.1 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研究物质的成分和组成。化学成分分析
的方法主要包括元素分析、无机化合物分析、有机化合物分析等。在化学成分分析的过程中,分析化学家通常使用各种化学方法和仪器设备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组成。
2.2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构成。在结构分析的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贴
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鉴定物质中含有那些组分,及物质由什么组分组成,测定各种组分的相对含量,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今天,就从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分析方法、几大分析方法等几个角度介绍分析化学。
一、发展历史
第一个重要阶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利用当时物理化学中的溶液化学平衡理论,动力学理论,如沉淀的生成和共沉淀现象,指示剂作用原理,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缓冲作用原理大大地丰富了分析化学的内容,并使分析化学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二个重要阶段
20世纪40 年代以后几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改变了经典分析化学以化学分析为主的局面。
原子能技术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兴起,要求分析化学能提供各种灵敏准确而快速的分析方法,如,半导体材料,有的要求纯度达99.9999999%以上,在新形势推动下,分析化学达到了迅速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和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三个重要阶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分析化学进入第三次变革时期。
由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发展的需要,基础理论及测试手段的完善,现代分析化学完全可能为各种物质提供组成、含量、结构、分布、形态等
等全面的信息,使得微区分析、薄层分析、无损分析、瞬时追踪、在线监测及过程控制等过去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分析化学广泛吸取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之一。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1.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2.按分析任务: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
①取样;
②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③分离及测定;
④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3.按分析对象: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
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
三、细说滴定分析法
(一)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
2.反应要定量进行;
3.反应速度较快;
4.容易确定滴定终点;
(二)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法;
2.间接滴定法;
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KMnO4滴定C2O42-,间接测定Ca2+。
3.返滴定法;
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
4.置换滴定法:络合滴定多用
(三)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1.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
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
纯度高;
稳定;
摩尔质量大;
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2.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四)试样的分解
1.分析方法分为干法分析(原子发射光谱的电弧激发)和湿法分析;
2.试样的分解:注意被测组分的保护
3.常用方法:溶解法和熔融法
对有机试样,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五)常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酸标准溶液:
HCl (HNO3, H2SO4)
配制:用市售HCl(12 mol·L-1),HNO3(16 mol·L-1), H2SO4(18 mol·L-1)稀释.
标定: Na2CO3或硼砂(Na2B4O7·10H2O)
碱标准溶液:
NaOH
配制:以饱和的NaOH(约19 mol·L-1),用除去CO2 的去离子水稀释;
标定: 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或草酸(H2C2O4·2H2O)
(六)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NaOH与Na2CO3混合碱的测定;极弱酸的测定;磷的测定;氮的测定;(七)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滴定突跃pM¢:pcMsp+3.0~lgK¢MY-3.0
浓度: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pM单位(下限)
K¢MY: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pM单位(上限)
(八)准确滴定判别式
若ΔpM=±0.2, 要求:Et≤0.1%,
根据终点误差公式,可知需lgcMsp·K¢MY≥6.0
若cMsp=0.010mol·L-1时,则要求lgK¢≥8.0
多种金属离子共存:
例:
M,N存在时,分步滴定可能性的判断:
lgcMsp·K¢MY≥6.0,考虑Y的副反应aY(H)< cMK'MY≈cMKMY/aY(N)≈cMKMY/cNKNY lg cMK'MY =△lgcK 所以:△lgcK≥6,即可准确滴定M 一般来说,分步滴定中,Et = 0.3% △lgcK≥5 如,cM=cN 则以△lgK≥5 为判据 四、分析化学概念对比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1.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