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碧水东流至此 回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回:
①回碧旋水,东回流转至。此改变回方。向。
②原地返回。
描写天门山险峻的句子: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Βιβλιοθήκη ~~~~~~~~~~~~~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 /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三年级上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部编版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优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 山》优 质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 (30张 )
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 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万物,是他 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气质。在他二十五岁的 时候,他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 壮志,游历天下。有一天,他来到了长江, 乘舟而下,他看到了——天门山,有感而 发,写下了《望天门山》。
了解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祖籍陇西郡成纪县,出生于蜀郡 绵州昌隆县,一说生于西域碎叶 (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 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 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 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学习生字
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 全都剪断了,右边是一 把锋利的斧头
断
猜猜这是什么字
诗句赏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课
“断”体现了天门山的( 高)且(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紧、扣导题入目新课,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 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 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 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 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断”体现了天门山的高且险。
巍峨壮丽的长城
一、导入新
神来之笔的天门山
一导入新课
婀娜多姿的西湖
一、导入新课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一、导入新课
关于祖国壮美河山的诗句
一、导入新课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精品课件
天门中断 山险水急 碧水东流
楚江开 山水相映
至此回
山
望天门山
河 壮
青山 日出帆来
相对出 以动写静
美
孤帆 日边来
(推磨)
(温和) 和
(唱和)
《望天门山》
唐·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尊为“诗仙”。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诗歌风格,豪迈奔放, 清新飘逸。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去洞庭 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 下,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美的 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望天门山》。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根据每首古诗的具体意境朗 读。《望天门山》前两句朗读时气势要高, 语调豪迈;后一句要稍微轻柔一些。《饮湖上 初晴后雨》朗读时语气要柔和。《望洞庭》 朗读时语气要舒缓,语调不要过高。
断楚至孤帆饮初 镜未磨遥银盘
庭宜抹亦
多音字
中
(中间) (中奖)
抹
(抹黑) (转弯抹角)
磨
(磨合)
楚江
பைடு நூலகம்湖
洞庭湖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 描写祖国山水的古诗。
17 古诗三首
祖国山河 壮丽秀美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重点)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 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 山河的思想感情。(难点)
1.朗读诗文,学习文中 出现的生字新词。 2.边读边找出诗中作者 描绘的景物?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21张PPT)
滚滚东流的江水经过两山夹道处时水面变窄,碰到山 壁时回旋,在这里翻滚咆哮,遇到山时,只能绕山而流, 这样回旋徘徊。天门山能够把浩荡的长江水给调转方向。
导学单
1.运用学法自学三四句诗句,说说你的眼前又出现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小伙伴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想象画面
.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赋予了本来静止 不动的天门山以
指导书写
gū
结构:左右 组词:孤单 孤独 孤立 造句:这只小狐狸非常孤单。
指导书写
fān
结构:左右 组词:帆船 白帆 扬帆 造句:这艘小船终于扬帆起航了。
作业设计
1.写好“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背 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2.从《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 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中选择2首积累背诵。
踊跃展学
望天门山
[唐]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奔涌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想象画面
借水衬山
陡峭 险峻
天门中断楚江开,
汹涌 奔腾
奇险
浩荡
碧水东流至此回。
动态之美,以动
浑阔 茫远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写静。
惊喜、愉悦、激动……
吟诵古诗
望天门山 [唐]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拓展积累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件(完美版)《望天门山》
同学们,请大家跟我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曾学习 过的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疑飞遥日
是流看照 望
状元成才路
银直瀑香 状元成才路
河下布炉 落三挂生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 楚江开
长孤
望 天
碧水东流
山水相映 江 帆
至此回
灵乘
门 青山 山
孤帆
相对出 状元成才路 以动写静
日边来 状元成才路
秀风 浩破 荡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再见
突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单独、一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浪 ,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为什么李白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而说“两
岸青山相对出”?
本句诗写远望天门山所
见的雄姿,这里的“出”字
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
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
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 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 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描绘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 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结构梳理
高大雄伟,陡峭险峻
碧绿清澈
第一句诗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 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阻挡 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
状元成才路
涛的冲击,“天门”才中间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疑飞遥日
是流看照 望
状元成才路
银直瀑香 状元成才路
河下布炉 落三挂生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 楚江开
长孤
望 天
碧水东流
山水相映 江 帆
至此回
灵乘
门 青山 山
孤帆
相对出 状元成才路 以动写静
日边来 状元成才路
秀风 浩破 荡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再见
突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单独、一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舟乘风破浪 ,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为什么李白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而说“两
岸青山相对出”?
本句诗写远望天门山所
见的雄姿,这里的“出”字
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
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
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 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 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描绘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 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结构梳理
高大雄伟,陡峭险峻
碧绿清澈
第一句诗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 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阻挡 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
状元成才路
涛的冲击,“天门”才中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15张ppt)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 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 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 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 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 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 劈开,断开。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些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
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
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
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LOGO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
点
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 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
评
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 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
总
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
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
结
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
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
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LOGO课堂源自认识以下汉字,会读,会写。
练
断楚至孤帆
习
LOGO
课
后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画的风 景。背诵诗文,默写《望天门山》。
作
业
再见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 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 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 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 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 远方驶来,远远望去,好像来自 日边。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些重点词语解释一下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 ,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 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 下,一只小船从西边落日的地 方悠悠驶来。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些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
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
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
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LOGO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
点
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 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
评
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 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
总
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
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
结
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
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
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LOGO课堂源自认识以下汉字,会读,会写。
练
断楚至孤帆
习
LOGO
课
后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画的风 景。背诵诗文,默写《望天门山》。
作
业
再见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 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 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 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 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 远方驶来,远远望去,好像来自 日边。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些重点词语解释一下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 ,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 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 下,一只小船从西边落日的地 方悠悠驶来。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精品PPT
接《天汉莲 语叶大无词穷典碧》,映日荷花别样日红。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汉语大词典》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呼喊: “
。”
课外拓展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
小游戏:古诗连线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时不识月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我呼喊:“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边——太阳的旁边,天边,指很远的地方。
飞流直下三千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PPT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 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 饮酒作诗,喜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 也可用散文的形式,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段写景的文章。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其 楚人江爽:朗 即大 长方 江, 。爱饮酒作诗,喜交水友。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
学习目标 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李白,那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呢? 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1..背学诵会这本首课诗的,生默字写新《词望。天门山》。 同其李区其今水天李区其其天诗水 同浩诗现李区学人白别人天流门白别人人门人狠学荡人在白别们 爽 ( , 爽 , 到 山 ( , 爽 爽 山 欣 狠们 东 乘 , ( ,,朗7杜朗我天:7杜朗朗:赏地 ,流舟你7杜000你大甫大们门在甫大大在着、 你的东的甫111年年年们方与方跟山安与方方安青猛 们长下眼与---知,李,随的徽李,,徽山烈 知江,前李777道爱白爱唐时省白爱爱省相地 道在远仿白666222诗饮又饮代候和又饮饮和对撞 诗冲望佛又年年年人酒合酒大,县合酒酒县而击 人破天浮合)))李作称作诗由与称作作与出岩李天门现称,,,白诗诗人于涂诗诗涂的石 白门山出“““字字字大大大吗,,李山县,,县奇, 吗奔,什太太太李李李?喜喜白势西喜喜西观发 ?腾一么白白白杜杜杜你交交游的南交交南,出 你而派画,,,”””。。。会友友览阻的友友的一哗 会去壮面号号号背。。了挡长。。长叶哗 背之美?青青青雄,江江小、 时的你诵诵莲莲莲伟产两两舟很 ,景仿他他居居居壮生岸岸正响 夹色佛的的士士士丽回,,乘的 江尽听哪哪,,,的旋在在风、 对收到些些又又又天,江江破震 峙眼了诗诗号号号门转北北浪耳 的底什呢呢“““谪谪谪山向的的,欲 群。么??仙仙仙,北叫叫从聋 山?人人人赏流西西日的 激”””析了梁梁边声 起,,,了。山山驰音 了是是是这,,来江…唐唐唐…首在在。水代代代大诗江江一伟伟伟自,南南片大大大然希的的回的的的的望叫叫旋浪浪浪景同东东。漫漫漫色学凉凉主主主真们山山义义义是以两两诗诗诗秀后山山人人人丽要隔隔,,,神多江江被被被奇读 相 相后后后!这对对人人人样,,誉誉誉的形形为为为好同同“““诗诗诗诗门门仙仙仙词户户”””,,,,,,与与与让所所杜杜杜我以以甫甫甫们叫叫并并并更天天称称称多门门为为为的山山“““去。。李李李了杜杜杜解”””,,,、为为为去了了了感与与与受另另另祖两两两国位位位灿诗诗诗烂人人人的李李李文商商商化隐隐隐。与与与杜杜杜牧牧牧即即即“““小小小李李李杜杜杜”””
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为“李杜”。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 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 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
创作背景
李白二十五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去洞 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 住了,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望 天 门 山
诗文导入
看见明月,我们想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看见庐山,我们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见黄河,我们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他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诗仙” 李白。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
天门 青山
楚江 孤帆
碧水 红日
诗文讲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阻挡着 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天门”才中间断开 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 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 所以叫楚江。
红日照临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边上扬帆而行,驶过 夹峙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图 景。诗人紧扣一个“望”字,借助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 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将宽阔的胸襟,奔放不 羁的情思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再读读诗句,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
作者从“望”字着眼,前两句先描写山川气势,乘舟 顺流而下,当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在阳光的 观看
诗的大意: 浩荡东流的长江在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创作背景
李白二十五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去洞 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 住了,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望 天 门 山
诗文导入
看见明月,我们想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看见庐山,我们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见黄河,我们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他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诗仙” 李白。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
天门 青山
楚江 孤帆
碧水 红日
诗文讲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阻挡着 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天门”才中间断开 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 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 所以叫楚江。
红日照临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边上扬帆而行,驶过 夹峙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图 景。诗人紧扣一个“望”字,借助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 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将宽阔的胸襟,奔放不 羁的情思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再读读诗句,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
作者从“望”字着眼,前两句先描写山川气势,乘舟 顺流而下,当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在阳光的 观看
诗的大意: 浩荡东流的长江在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优质课件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262021/10/26October 26,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262021/10/262021/10/262021/10/2门山
唐 李白
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2021/10/262021/10/262021/10/2610/26/2021 4:47:26 A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62021/10/262021/10/2610/26/2021
注释
• 1.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和 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 ,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山。
• 2.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 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 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
天
中断
门
门
山
山
从中间断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李白
唐 李白
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2021/10/262021/10/262021/10/2610/26/2021 4:47:26 A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62021/10/262021/10/2610/26/2021
注释
• 1.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和 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 ,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山。
• 2.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 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 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
天
中断
门
门
山
山
从中间断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李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1-优质课件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3:38:23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312021/7/312021/7/31Jul-2131-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312021/7/312021/7/31Saturday, July 31, 2021
什么?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1/7/312021/7/31July 31,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31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31日星期六2021/7/312021/7/312021/7/31
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至 今尚存900多首,内容 丰富多彩,被后人誉 为——诗仙。 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 也被称为“游侠”。
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浪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课件(共16张PPT).ppt
江Βιβλιοθήκη 开碧词语解释:
水 东
至此:意为东流 的江水在这转向 北流。
流
回:改变方向。
至
此
回
新知讲解 根据注释,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东流的长江在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夹江对峙的群山激起了江水一片回旋。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开:撞开。
两 岸 青
词语解释: 两岸青山:分别指 东梁山和西梁山。
相对出:相对着突出来。 日边来: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借助注释,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欣赏了李白笔下天门山壮丽的景色。
创作背景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 自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 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 长江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 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 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 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山
相对:互相对峙。
相
出:突出;出现。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词语解释: 日边:太阳落 下的地方。 一片:一张, 一叶。
边
诗的大意:
来
一只孤独的小舟从
太阳落下的落下的
地方飘来。
新知讲解
根据注释,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诗人欣赏着青山相对而出的奇观,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天门山:位于 安徽省和县与 芜湖市长江两 岸,在江北的 叫西梁山,在 江南的叫东梁 山。两山隔江 对峙,形同天 设的门户,所 以叫“天门”。
水 东
至此:意为东流 的江水在这转向 北流。
流
回:改变方向。
至
此
回
新知讲解 根据注释,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东流的长江在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夹江对峙的群山激起了江水一片回旋。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开:撞开。
两 岸 青
词语解释: 两岸青山:分别指 东梁山和西梁山。
相对出:相对着突出来。 日边来: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借助注释,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欣赏了李白笔下天门山壮丽的景色。
创作背景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 自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 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 长江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 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 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 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山
相对:互相对峙。
相
出:突出;出现。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词语解释: 日边:太阳落 下的地方。 一片:一张, 一叶。
边
诗的大意:
来
一只孤独的小舟从
太阳落下的落下的
地方飘来。
新知讲解
根据注释,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诗人欣赏着青山相对而出的奇观,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天门山:位于 安徽省和县与 芜湖市长江两 岸,在江北的 叫西梁山,在 江南的叫东梁 山。两山隔江 对峙,形同天 设的门户,所 以叫“天门”。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公开课课件完美版共47页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 首《望天门山》公开课课件完美版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Biblioteka 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Biblioteka 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趣导入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诗仙”。
你学过他的哪首诗?
诗人名片
李白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歌。他 的诗以雄伟的气势、奔放的情感、丰富奇 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 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 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 效果,被后世称为“诗仙” 。
品读赏析
诵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六个动词“断、 开、流、回、出、 来”使得山水景 物呈现出跃跃欲 出的动态,描绘 出了天门山一带 的雄奇阔远。
两对色彩鲜明的景物 “青山”和“碧水”, “白帆”和“红日”勾 勒出了一幅精美的图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品读感悟
《望天门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意
突出,出现。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 迎接李白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 奔向李白
单独、一个。
一“出”一“来”写出了李白内 心的激动和惊喜。
新知讲解
根据注释,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相对出:相对着突出来。 日边来: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
山。如写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
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
黄河之水天山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课后作业
课下搜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诗,读一读。
学习会写字
zhì
至此 至
结构:上下 音序:Z 部首:至 组词:至今 至少
书写指导:第二笔撇折转 折时下笔要重,然后渐轻, 第三笔是点;“土”下横 要长。
学习会写字
ɡū
孤单 孤
结构:左右 音序: G 部首:子 组词:孤儿 孤独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右部第二笔撇和最后 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些。
学习会写字
本诗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 描写,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 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以及乐观 豪迈的情怀。
交流感悟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 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 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 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 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 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诗歌 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也展现了李白宽阔的胸襟。
fān
帆 帆船
结构:左右 音序: F 部首:巾 组词:风帆 扬帆
书写指导:左右大小 相当,“凡”的竖弯 钩要写舒展些。
有节奏地朗读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新知讲解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中都画了些什么呢?
天门山 楚江 碧水 青山 孤帆 红日
根据注释,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东流的长江在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夹江对峙的群山激起了江水一片回旋。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开:撞开。
诗文解读
第一句诗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本来 就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天门” 才中间断开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 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初初读读课课文文
自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通顺地朗读
断duàn 楚 chŭ 至 zhì 孤 gū 帆 fān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习会写字
duàn
断开 断
结构:左右 点击此处音添序加标:题 D 部首:斤 组词:判断 断绝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
题目解读
远远地看
望天门山
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 所以叫天门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赴 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 作的一首七绝。
理解诗意
断开 长江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分开
江水因撞击到山而折回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写出了江水浩浩荡荡、来 势汹涌的气势。
新知讲解
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 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 “斤”竖长而直。
学习会写字
chǔ
楚江 楚
结构:上下
点击此处音添序加标:题C 部首:木
组词:清楚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
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 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痛楚
书写指导:“林”要写 紧凑,下部撇短捺厂。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诗仙”。
你学过他的哪首诗?
诗人名片
李白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歌。他 的诗以雄伟的气势、奔放的情感、丰富奇 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 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 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 效果,被后世称为“诗仙” 。
品读赏析
诵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六个动词“断、 开、流、回、出、 来”使得山水景 物呈现出跃跃欲 出的动态,描绘 出了天门山一带 的雄奇阔远。
两对色彩鲜明的景物 “青山”和“碧水”, “白帆”和“红日”勾 勒出了一幅精美的图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品读感悟
《望天门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意
突出,出现。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 迎接李白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 奔向李白
单独、一个。
一“出”一“来”写出了李白内 心的激动和惊喜。
新知讲解
根据注释,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相对出:相对着突出来。 日边来: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
山。如写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
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
黄河之水天山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课后作业
课下搜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诗,读一读。
学习会写字
zhì
至此 至
结构:上下 音序:Z 部首:至 组词:至今 至少
书写指导:第二笔撇折转 折时下笔要重,然后渐轻, 第三笔是点;“土”下横 要长。
学习会写字
ɡū
孤单 孤
结构:左右 音序: G 部首:子 组词:孤儿 孤独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右部第二笔撇和最后 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些。
学习会写字
本诗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 描写,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 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以及乐观 豪迈的情怀。
交流感悟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 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 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 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 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 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诗歌 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也展现了李白宽阔的胸襟。
fān
帆 帆船
结构:左右 音序: F 部首:巾 组词:风帆 扬帆
书写指导:左右大小 相当,“凡”的竖弯 钩要写舒展些。
有节奏地朗读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新知讲解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中都画了些什么呢?
天门山 楚江 碧水 青山 孤帆 红日
根据注释,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东流的长江在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夹江对峙的群山激起了江水一片回旋。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开:撞开。
诗文解读
第一句诗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本来 就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天门” 才中间断开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 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初初读读课课文文
自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通顺地朗读
断duàn 楚 chŭ 至 zhì 孤 gū 帆 fān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习会写字
duàn
断开 断
结构:左右 点击此处音添序加标:题 D 部首:斤 组词:判断 断绝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
题目解读
远远地看
望天门山
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 所以叫天门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赴 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 作的一首七绝。
理解诗意
断开 长江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分开
江水因撞击到山而折回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写出了江水浩浩荡荡、来 势汹涌的气势。
新知讲解
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 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 “斤”竖长而直。
学习会写字
chǔ
楚江 楚
结构:上下
点击此处音添序加标:题C 部首:木
组词:清楚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
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 以对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改。
痛楚
书写指导:“林”要写 紧凑,下部撇短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