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截面上的应力
第三节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d
F
F
移到a′b′和c′d′的位置,但仍
垂直于杆轴线;各纵向线伸长量相
同,横向线收缩量也相同如图4-6b。
b′ b)
d′
2、结论
F
c)
FN
图4-6
受拉伸的杆件变形前为平面的横
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仅沿轴线 产生了相对平移仍与杆的轴线垂直。
由材料的均匀性、连续性假设可以推断出轴力在横截面 上的分布是均匀的,而且都垂直于横截面,故横截面上的正 应力也是均匀分布的,如图4-6c所示。因此,轴向拉伸与压
A = (h-h0 )b = (25-10)
则杆件内的最大正应力 max 为
×20mm2 =
300mm2
max =
F A
N
20 10 = MPa = -66.7MPa 300
3
负号表示最大正应力为压应力。
缩时的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FN A
为横截面上的正应力;FN 为横截面上的内力(轴 式中,
力);A 为横截面面积。 正应力的正负号与轴力的正负号一致。即拉应力正, 压应力为负。
例 一正中开槽的直杆,承受轴向载荷F =20kN的作用, 如图4-7a所示。已知h = 25mm,h0 = 10mm,b = 20mm。试求
k
p
为帕(Pa)。常用的还有kPa、MPa、GPa,其中1kPa =103Pa,
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4
5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杆的受力及变形特点:
受力特点: 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 变形特点: 杆件沿轴向伸长或缩短(伴随横向缩扩)。 轴向拉伸(axial tension) :轴向伸长,横向缩短。 轴向压缩(axial compress):轴向缩短,横向变粗。
拉伸
压缩
F
F F
F
6
§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
19
§3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问:
如图两杆件,除材料不同外,其它均相同,问 随着 F 的逐渐增大,哪一杆先破坏? 木
F
F
钢
可见,构件的强度不仅与横截面上的应力有关,而且与构 件的材料力学性质有关。
F
力学性质: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在变形和破坏方面所表现出的特性。
F
20
下面材料在轴向拉、压时力学性质的测试方法 一、拉伸试验试件和条件 标准试件: 横截面直径d 标距l 试验条件:常温、静载
轴向拉伸与压缩
1
轴向拉伸与压缩
§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 §3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4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5 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强度计算
§6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变形 §7 直杆在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应变能
§8 应力集中的概念
2
§1
一、实例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图5-5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由于杆件的连续性假设,可假想杆件是 由许多纵向纤维所组成的,由平面假设可以 推断,两任意横截面间的纵向纤维具有相同 的伸长变形。由于材料是均匀的,不难想象, 各纵向纤维变形相同,受力也应相同,由此 可以推断横截面上各点处的应力均匀分布, 如图5-5(c)所示。
其中,BD杆承受拉应力,CD杆承受压应力。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1.2 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前面分析了等直杆拉伸或压缩时横截 面上的应力。但实验表明,铸铁试件受压 时,并不是沿着横截面方向发生破坏,而 是沿着斜截面方向破坏。所以需要研究拉 (压)杆在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情况。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由内力、应力的概念可知,横截面上应力的合力即 为横截面上的轴力FN,由于轴力垂直于横截面,可知拉压 杆横截面上只有垂直于截面的正应力σ,因此有
即 (5-2)
式中,A为横截面面积。正应力的正负号随轴力的正 负号而定,即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例5-2】
图5-6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解】(1)内力分析。取结点D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56(b)所示,求各杆轴力:
∑Fy=0,FNBD·cos 45°-F=0,FNBD=2F=31.4 kN ∑Fx=0,-FNCD-FNBD·sin 45°=0,FNCD=-F=-22.2 kN可见, BD杆受拉,CD杆受压。 (2)求各杆的应力。 根据公式(5-2)可得
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分布
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分布
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分布是指在拉压力作用下,杆体截面上各点所受到的应力情况。根据横截面形状不同,应力分布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光滑的圆形横截面上,应力呈径向分布,最大应力出现在杆体截面的最外圆周上,而内部应力逐渐减小。
对于矩形横截面的拉压杆,应力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在拉力作用下,矩形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呈对称状态。最大应力集中在杆体截面的边缘处,即杆体的四个角上。而中心部分的应力相对较小。
当杆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其他特殊形状时,应力分布可能更加复杂。但总体原则是在拉力作用下,应力会集中在横截面形状的边缘或特定的部位,而中心部分的应力较小。
了解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分布对于设计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择材料和尺寸,以确保杆体在拉压力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材料力学扭转第4节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T WP
三、圆截面极惯性矩 及抗扭截面模数
实心圆截面
d
IP A 2dA 02 2 2 d
d 4
32
WP
D3
16
空心圆截面
O d
D
令内外径比为 =d/D,则有:
Ip
D/2
d/2
2 2
d
D4 (1 4 )
32
WP
D3
16
2、物理关系
剪切胡克定律 G
各点的切应力
G
G
d
dx
3、静力关系
dA
R
dA
取dA为距截面中心 处的微面积,则dA为作
用在微面积上的力dA对截面中心之距,整个横截面
上这些力矩的合成结果应等于扭矩T:
横截面积
T
A
dA
AG 2
d
dx
dA
D4
Pa
5.84 MP
32
max
T WP
T
D3
742
0.060 3
Pa
17.5 MP
16
16
一、扭转切应力的一般公式
1、变形的几何关系 • 试验观测:取一易变形的
5-3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正应力
N P 0 23
N2
P3
N 2 2 75 MPa 压应力 A 2
N P 60 KN 2 3
例
图示为一悬臂吊车, BC为
C
实心圆管,横截面积A1 = 100mm2, AB为矩形截面,横截面积
30
A
A2 =
200mm2,假设起吊物重为
B
Q = 10KN,求各杆的应力。 首先计算各杆的内力: 需要分析B点的受力 F cos 30 F 0 X 0 1 2
例
图示矩形截面(b h)杆,已知b = 2cm ,h=4cm , P1 = 20 KN, P2 = 40 KN, P3 = 60 KN,求AB段和BC 段的应力 A P1 P1 P2 N1
B
C
P3
N P 0 1 1
N P 20 KN 1 1
N 20 1000 N 2 1 压应力 25 N / mm 25 MPa 1 2 A 20 40 mm 1
例 一阶梯形直杆受力如图所示,已知横截面面 2 2 2 积为 A 300 mm , A 200 mm A 400 mm , 2 3 1
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 计算轴力画轴力图
利用截面法可求 得阶梯杆各段的 轴力为F1=50kN, F2=-30kN, F3=10kN, F4=-20kN。 轴力图。
弯矩与应力的关系公式
弯矩与应力的关系公式
弯矩和应力是材料力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弯曲力学中,弯矩是指作用在横截面上的力对材料产生的力矩,而应力则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弯矩和应力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σ = (M * y) / I
其中,σ表示应力,M表示弯矩,y表示距离横截面中心轴的距离,I表示横截面的惯性矩。
这个公式的本质是描述了弯曲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应力与弯矩成正比,应力的大小取决于弯矩的大小。同时,应力还与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有关,即与惯性矩I成反比。相同的弯矩作用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横截面上,应力大小将有所差异。
这个公式在工程力学和结构设计中广泛应用。通过计算得到的应力数值可以用于判断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工程师可以根据弯矩和横截面的特性来选取合适的材料和设计结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仅适用于线弹性材料,而对于非线弹性材料或复杂应力状态,需要采用更加复杂的力学理论和分析方法。
总结起来,弯矩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σ = (M * y) / I来表示。这个公式在工程力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评估材料和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
应力的国际单位为Pa 1N/m2= 1Pa(帕斯卡) 1MPa = 106Pa 1GPa = 109Pa
FP1
m
切应力
K
FP2 m
全应力 p
正应力
二、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 1
2 2
轴向拉伸 F
ຫໍສະໝຸດ Baidu
F
轴向压缩 F
1 111
2 2 2 2
F
1 1
2 2
经观察可以发现:横向线11、22在变形后,仍
为直线且与轴线正交;只是横向和纵向线间距变化,
由此可对均质材料的轴向拉压杆作如下假设:
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 面,仅沿轴向产生了相对平移。
由此可推断出:横截面上各点的变形程度相 同,受力相同;亦即内力——轴力在横截面上均 匀分布。由材料均匀性假设可的如下结论: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各点的应力大小相等, 方向垂直于横截面。
F
第三节 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
一、应力的概念
平均应力:横截面某范围内单位面积上微内力的平 均集度 p F
A
F1 F2
m F微内力 O点 A微面积
m
一点的应力:当面积趋于零时,平均应力的大小和
方向都将趋于一定极限(即全应力),
得到
pm
limFdF A0 A dA
F1
横截面上的应力知识点总结
横截面上的应力知识点总结
1. 横截面应力的定义
横截面应力是指作用在材料截面上的内部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它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
和方向。在力学分析中,横截面应力通常用符号σ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横截面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截面上的受力情况,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和剪切等。
2. 横截面应力的计算方法
计算横截面应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静力学方法、弹性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法等。
在静力学方法中,可以使用平衡方程和横截面的几何形状来计算应力。在弹性力学方法中,可以利用材料的弹性性质和变形关系来计算应力。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通过离
散化截面和应力场来求解应力分布。
3. 横截面应力的分布规律
横截面应力的分布规律是指应力在截面上的分布情况。在拉伸和压缩的情况下,横截面应
力通常呈现线性分布,即在截面上的应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变化。在弯曲和剪切的情
况下,横截面应力则呈现非线性分布,即应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变化。
4. 横截面应力的影响因素
横截面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力的形式、材料的性质和截面的几
何形状。在拉伸和压缩的情况下,应力的大小取决于受力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在弯曲和剪
切的情况下,应力的分布受到截面几何形状和横截面惯性矩的影响。
5. 横截面应力的实际应用
横截面应力的研究在工程设计和材料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结构设计中,需要
通过计算横截面应力来确定构件的尺寸和材料的选择,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
材料科学中,研究横截面应力可以帮助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
横截面上的应力课件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2)屈服阶段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σe后,图上出现接近水平的小锯 齿形线段BC,说明此时应力虽然有波动,但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形 却急剧增加,材料失去抵抗变形的能力。 (3)强化阶段 超过屈服阶段后,图3-14上出现上凸的曲线CD,表明 若要使材料继续变形,还需要增加应力,即材料重新产生抵抗变形 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CD段对应的过程称为材料的强 化阶段,其最高点D对应的应力值σb,称为抗拉强度(强度极限),它 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4)缩颈断裂阶段 从D点开始,在试样较薄弱处的横截面发生急剧 的局部收缩,出现颈缩现象(图3-16)。
0
n
安全系数n ,其值恒大于1
s b ns=1.5 ~ 2.0 ,
ns
nb nb=2.0~3.5
第四节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二、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强度条件:
max
FN A
[ ]
(1)校核强度 若已知杆件的尺寸、所受载荷和材料的许用应力, 即可用强度条件验算杆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2)设计截面 若已知杆件所承受的载荷及材料的许用应力,由 强度条件确定杆件所需要的截面面积,即A≥ FN 。
[ ]
(3)确定许用载荷 若已知杆件横截面尺寸及材料的许用应力, 由强度条件确定杆件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力,即FNmax≤[σ]A。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负号表示最大正应力为压应力。
例 一正中开槽的直杆,承受轴向载荷F =20kN的作用, 如图4-7a所示。已知h = 25mm,h0 = 10mm,b = 20mm。试求 杆内的最大正应力。
1 2
F
1 2
F
解 (1) 计算轴力 由截面法可求得杆中 各横截面上的轴力均为
a)
FN F
b)
图4-7
FN = -F = -20kN
A1
第三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一、应力的概念 应力的概念
1、定义 定义:内力在截面上分布的集度称为内力 定义 2、分类 正应力—垂直于横截面的应力 分类:正应力 分类 用 σ 表示 切应力—相切于横截面的应力 切应力 用 τ 表示 图4-5
k
σ
p
τ
在国际单位中,应力的单位是N/m2,称为帕斯卡,简称 为帕(Pa)。常用的还有kPa、MPa、GPa,其中1kPa =103Pa, 1MPa =106Pa,1GPa=109Pa 。工程上常用单位是MPa(N/m2)
图4-6
由材料的均匀性、连续性假设可以推断出轴力在横截面 上的分布是均匀的,而且都垂直于横截面,故横截面上的正 应力也是均匀分布的,如图4-6c所示。因此,轴向拉伸与压 缩时的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FN σ= A
σ 式中, 为横截面上的正应力;FN 为横截面上的内力(轴
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F
F
下面求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13
1.实验观察变形:
变形前
a c
变形后
b d b´ d´ F
F
a´ c´
2.平面假设(plane assumption):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
且垂直于轴线。
14
3.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如设想杆由无数根纵向纤维组成,则由上平面假设可知,每根纤维所受力相等,即 横截面上的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如图两杆件,除材料不同外,其它均相同,问 随着 F 的逐渐增大,哪一杆先破坏? 木
F
F
钢
可见,构件的强度不仅与横截面上的应力有关,而且与构 件的材料力学性质有关。
F
力学性质: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在变形和破坏方面所表现出的特性。
F
20
下面材料在轴向拉、压时力学性质的测试方法 一、拉伸试验试件和条件 标准试件: 横截面直径d 标距l 试验条件:常温、静载
铸铁的抗压强度比它的抗拉强度高4-5倍。
29
讨论题
3 2
强度高的曲线为
弹模高的曲线为
3
2 1
1 塑性好的曲线为
30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主要区别:
塑性材料的主要特点:
塑性指标较高,抗拉断和承受冲击能力较好,其强度指标主要是σs, 且拉压时具有同值。
材料力学 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1
称为点 a 在x-y 平面内的切应变 或角应变。
2、正应变和切应变
线变形与剪切变形,这两种变形程度的度量分别称为“正应变” ( Normal Strain ) 和 “切应变”(Shearing Strain), 分别用 和 表示。
sx
dx
sx
sx
u
sx
u+du
du x dx
思考:
1. 拉压杆横截面上有没有切应力? 没有 2. 拉压杆斜截面上有没有切应力? 有, =?1
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横截面上的应力 任意截面上的应力 特殊面上的应力 一般面上的应力 特殊
一般
F
p
F
F
FN
变形假设:平面假设仍 成立。 推论:斜截面上各点处 轴向分布内力的集度相 同。
τ
t G ,
O
t
G
γ
G-材料的切变模量
• 3-2直杆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3-2-1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的推 导
刚性板
观察中间部分,拉伸变形后, 竖线仍然垂直于轴线,只是发 生了平移
FF
1
2
变形前 变形后
F F
平面假设: 变形前为平面的横 截面变形后仍保持平面且垂直 于轴线
由上述假设,拉杆的所有纵向纤维的伸长都是相同的
第三章 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
Ip
2 dA
A
A(x2 y 2 )dA I y I x
4.惯性积
I xy
xy d A
A
惯性积和惯性矩的量纲相同,但可正、可负,可为零
如果图形有一根(或一根以上)对称轴,则图形对包含此对称轴的 任一对正交轴的惯性积必为零。
目录
例3-6 试求矩形对其形心轴x、y以及x1的惯性矩Ix、Iy、Ix1 。
_
11
FN1 A
10 103 200 106
Pa=50MPa
22
FN 2 A
10 103 200 106
Pa=-50MPa
33
FN 3 A
25 103 200 106
Pa=125MPa
10
目录
例题3-2 图示结构,试求杆件AB、CB的应力。已知 F=20kN;
斜杆AB为直径20mm的圆截面杆,水平杆CB为15×15的方截
=F F+
梁段AC和BD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横力弯曲
目录
一、实验现象和平面假设
F
F
mn
mn
1、变形前互相平行的纵向直线、 变形后变成弧线,且凹边纤维缩 短、凸边纤维伸长。 2、变形前垂直于纵向线的横向线, 变形后仍为直线,且仍与弯曲了 的纵向线正交,但两条横向线间 相对转动了一个角度。
平面假设,变形前是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
材料力学 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1
FN s A
3-2-1 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的推导
FN s A
s
正应力,拉应力为“+”,压应力为 “-” FN 轴力 A 横截面面积
* 公式同样适用于杆件横面尺寸沿轴线缓慢变化的变截面直杆。
1N 1Pa 2 1m
1N 1MPa 2 1mm
FN ( x) s ( x) A( x)
Sz yC A
Ay
i 1 i
n
iC
A
i 1
n
zC
Sy A
Az
i 1 n
n
i iC
i
A
i 1
i
例A-1
y2 如图所示,抛物线方程为: z h(1 2 ) 计算由抛物线、y 轴 b
和 z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对 y 轴和 z 轴的静矩,并确定图形形心 C 的坐标。 z
分布内力
A
F3
ΔF p lim pm lim ΔA0 ΔA 0 ΔA
p称为该点的应力,它反映内力系在该点的强弱程度,p是一 个矢量。
1、正应力和切应力
F1 p F2
p一般来说既不与截面垂直, 也不与截面相切,对其进行分 解 垂直于截面的应力分量: σ
相切于截面的应力分量: τ
τ
σ
σ 正应力(normal stress) τ 切应力(shearing stress) 应力特征:必须明确截面及点的位置,是个矢量。 应力单位: 牛顿/米2 帕斯卡(Pa)
第五章-杆件基本变形横截面上的应力
T Wt
r O
t
所有横截面上最大应力:
max
T
Wt
max
强度条件:max
T
Wt
max
τ
19
例5-2、图示为某组合机床主轴箱第4轴示意图。
MA=15.9kN.m MB=MC=4.78kN.m MD=6.37kN.m d=110mm 试求截面Ⅱ上距轴线40mm
FN
FN
变形现象: 横线在变形前后均为直线,且都垂直于杆的轴线, 只是横线间距增大,纵线间距减小;
平面假设: 变形前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仅沿轴线产生了 相对平移,并与杆的轴线垂直。
3
a. 变形几何条件:任意两个横截面之间的所有纵向线段的伸长( 缩短)量相同,即变形相同。
b. 物理关系: 变形相等,各点受力相等, ( < P),各点应力 相等。
2、应力计算
T 2 Ip
26.6MPa
4.78
m ax
Tm W
ax t
36.6MPa
MC Ⅱ MA CⅡ A
_ 9.56
源自文库
3 MD
4
D 3 6.37
+
x
21
二、切应力互等定理
在单元体左、右面(杆的横截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图3-18 几种材料的σ-ε曲线
三、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图3-19 名义屈服极限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3M20.tif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3M21.tif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第三章 杆件拉伸和压缩强度计算
第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杆件拉伸和压缩受力分析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第一节 杆件拉伸和压缩受力分析
一、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fn
3M1.tif
二、内力截面法轴力
第一节 杆件拉伸和压缩受力分析
3M2.tif
第一节 杆件拉伸和压缩受力分析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解题思路: 先作轴力图,
如图3-10所示,分别计算 杆件各段的应力和变形。 杆的总变形量等于各段杆 变形量的代数和。
பைடு நூலகம்
图3-10 阶梯直杆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3M11.tif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例3-4 如图3-11所示的联接螺
栓,内径d1=15.3mm,被联接部分
第四节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二、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强度条件:
FN max [ ] A
(1)校核强度 若已知杆件的尺寸、所受载荷和材料的许用应力, 即可用强度条件验算杆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2)设计截面 若已知杆件所承受的载荷及材料的许用应力,由 F 强度条件确定杆件所需要的截面面积,即A≥ N 。 [ ] (3)确定许用载荷 若已知杆件横截面尺寸及材料的许用应力, 由强度条件确定杆件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力,即FNmax≤[σ]A。
图3-3 轴力分析图
第一节 杆件拉伸和压缩受力分析
例3-1 试画图3-4a所示的 承受多力直杆的轴力图。 已知F1=16kN,F2=10kN,F 解
3=20kN。
应用截面法,沿截面1-1
将直杆分成两段,取出右段,
并画出受力图(图3-4b),由右 段平衡方程
3M4.tif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总长度L=54mm,拧紧时螺栓AB段 的伸长ΔL=0.04mm,钢的弹性模
量E=20GPa,泊松比μ=0.3,试计
算螺栓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螺栓 的横向变形。
解 螺栓的轴向应变为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一、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图3-13 F-ΔL曲线
图3-22 铸铁压缩时的σ-ε曲线
第四节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一、极限应力、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极限应力用σ0表示 塑性材料σ0=σs; 脆性材料σ0=σb. 许用应力以[σ]表示
b
nb
0
n
安全系数n ,其值恒大于1
s
ns
ns=1.5 ~ 2.0 , nb=2.0~3.5
一、应力的概念
图3-5 应力概念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图3-6 正应力与切应力
二、横截面上的应力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图3-7 拉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0.tif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例3-2 如图3-8a所示
支架,其水平圆杆直径
为30mm,矩形截面斜杆 的尺寸为60mm×100m m,tanα=3/4,F=24kN。
齿形线段BC,说明此时应力虽然有波动,但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形 却急剧增加,材料失去抵抗变形的能力。 (3)强化阶段 超过屈服阶段后,图3-14上出现上凸的曲线CD,表明 若要使材料继续变形,还需要增加应力,即材料重新产生抵抗变形 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CD段对应的过程称为材料的强 化阶段,其最高点D对应的应力值σb,称为抗拉强度(强度极限),它
Fx 0; FN 2
平衡方程
FN 1 cos 45 0 0
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4)缩颈断裂阶段 从D点开始,在试样较薄弱处的横截面发生急剧 的局部收缩,出现颈缩现象(图3-16)。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图3-15 试样滑移线
图3-16 试样颈缩现象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二、其他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M17.tif
材料许用应力为:
235 106 [ ] Pa 156MPa n 1.5
s
3M23.tif
第四节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例3-6 如图3-24所示桁架,由杆1与杆2组成,在节点B承受集中载
荷F作用。试计算载荷F的最大许可载荷[F]。已知杆1与杆2的横 截面面积均为A=100mm2,许用拉应力为[σt]=200MPa,许用压应力 为[σc]=150MPa。 解 1) 轴力分析:设杆1与杆2的轴力分别为FN1与FN2,则根据节点
第四节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例3-5 空心圆截面杆如图3-23所示,外径D=20mm,内径d=15mm,承 受轴向载荷F=20kN作用,材料的屈服应力σs=235MPa,安全系数n= 1.5。试校核该杆的强度。 解 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4F 4 20 10 3 145 MPa 2 2 2 2 3.14 [ D d ] 3.14 [0.02 0.015 ]
图3-8 支架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试确定各杆的正应力。 解 由图3-8b所示的受力图,用平衡方程可得
三、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
表2-1 几种常用材料的E和μ值 3M9.tif
例3-3 阶梯形杆AC,在A、B两处分别受50kN和140kN的两力作用。
已知AAB=500mm2,ABC=1000mm2,E=200GPa,试 分别求AB和BC两段上的内力和应力,并求总变形。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图3-14 低碳钢应力-应变曲线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3M14.tif
(1)弹性阶段
图中OA′为一直线,说明应力与应变成正比,OA′直线
的倾角为α,斜率为tanα=σ/ε=E,即材料的弹性模量。
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2)屈服阶段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σe后,图上出现接近水平的小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