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2446a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2.png)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题(含答案)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也规定了我们的。
权利义务2.最具强制力和权威性的社会规则是。
法律3.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维护。
合法权益公共秩序4.在我国惩罚犯罪主要依靠的法律是,维护日常生活秩序主要依靠的法律是。
刑法民法5.行政法的作用是约束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职责,管理事务,为提供服务。
行政机关公共公众6.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和的责任。
他人社会国家7.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的行为受到保护,的行为受到制裁。
合法违法8.宪法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和必须履行的基本。
权利义务9.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根植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宪法意识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负责,受监督。
人民人民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X)(18分)1.法律是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
(√)2.法律对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惩罚,-定程度上也是保护我们的权利。
(√)3.在社会规则中,只有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X)4.宪法和刑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X)5.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其他法律规定具体性问题。
(√)6.青少年树立宪法权威,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宪法。
(√)三、选择题(20分)1.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其中最重要的规矩就是()A.党章B.道德C.法律2.漫画《我想要的》中的人物错误之处是()A.没有认识到权利就是义务B.没有认识到要依法行使权利C.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3.宪法明确的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A.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其根本的活动准则必须是()A.党章B.宪法C.刑法5.下面漫画主要说明宪法()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国家治理的总章程C.规定并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四、简答题(27分)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e56f66a17cd184254a353522.png)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_____。
A: 国务院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参考答案: C
【解析】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充分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政体,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法律程序,由选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的代表组成。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出的代表组成。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政治笔记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政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4d0f1864693daef5ef73dea.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政治笔记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我国宪法的哪些规定保障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答:(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答: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答: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5、在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答:(1)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6、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我国的国家机关是怎样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答:(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8、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背诵)这一原则是如何贯彻执行的?(了解)答: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9、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答:(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权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我国宪法的构成?答: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2、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答: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3、如何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了解)答: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4、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了解)答: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5、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6、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的表现有哪些?答:(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7、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了解)答: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8、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是怎样的?答: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9、如何加强宪法监督?(了解)答:全国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10、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答: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1)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11、增强宪法意识该怎么做?答:(1)学习宪法.我们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2)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3)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1、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有哪些?答: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等等,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3、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意义?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4、我国宪法对政治自由的规定是怎样的?答: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5、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答: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6、公民的监督权的内容有哪些?答: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7、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答: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答: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9、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分别是什么?答: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10、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意义?答: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11、我国宪法关于“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是什么?答: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12、我国宪法关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规定是什么?答: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13、我国宪法关于“住宅不受侵犯”的规定是什么?答: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14、我国宪法关于“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的规定是什么?答: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15、我国公民享有社会经济权利及宪法相关规定分别是什么?答:(1)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注: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2)劳动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3)物质帮助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16、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有哪些?答:(1)受教育权(2)文化权利17、受教育权的含义?答: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18、教育的作用?答: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19、国家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文化权利包括哪些内容?答: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21、宪法和法律还附予了公民哪些权利?答: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2、如何理解“行使权利有界限”?答: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3、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是什么?答:(1)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休利益为代价.(2)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4、为什么公民行使和维护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答: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有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25、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答: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1)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2)调解也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3)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4)公民可以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自诉和行政诉讼.第四课公民义务1、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必要性?(了解)答: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了解)答: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注:这些内容同时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3、怎样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了解)答: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4、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义务的必要性?答:(1)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2)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5、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容?(了解)答:(1)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2)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3)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6、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的直捷方式有哪些?答: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7、公民为什么要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答: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8、我国兵役制度是怎样的?答: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9、税收的意义?答: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0、违反依法纳税义务的表现及其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答: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宪法还规定了哪些公民的基本义务?答: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1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13、我们(公民)应如何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14、什么是法定义务?答: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15、公民如何履行法定义务?答:(1)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2)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16、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答: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7、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需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答:(1)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3)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分别是什么?答:(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形式: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答:(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4、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及国家对其态度分别是什么?答:(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2) 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3) 国家对其态度: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作用及国家对其态度分别是什么?答:(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2)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 国家对其态度: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6、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答:(1) 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8、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答:(1)权利: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和地方各极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2)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9、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10、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答:(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1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答:(1)政党制度: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基础达标—《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基础达标—《公民权利的保障书》](https://img.taocdn.com/s3/m/d702d5faeff9aef8951e0634.png)
基础达标—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规定的是我国的()A.国家性质B.根本制度C.根本政治制度D.基本经济制度2.宪法规定的_____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规定的_____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宪法的______规定保障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①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②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③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④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20·武汉质检)习近平总书记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这体现出( )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B.我国是最富裕的国家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D.我国是世界上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5.(2020·营口中考)2020年3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这表明( )A.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B.我国是世界上人权状况最好的国家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扶贫济困6.(2020·安阳北关区质检)我国宪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4)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4)](https://img.taocdn.com/s3/m/0c853e5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e.png)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 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规范 权利 运行
4.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2.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 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 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 不可为。
思考:在疫情期间,中央统一部署,地方进一步落 实属地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告诉我们什么道 理?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 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 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 原则。
二、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主要表现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4.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思考一:腐败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思考二:腐败会带来哪些危害? 思考三:给我们什么启示?
(1)腐败问题实质是某些官员超越权力的界限、滥用自身权力。 (2)腐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毒瘤,会给国家、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更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3)必须限制国家权力,打击腐败现象。滥用职权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 有法律依据。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体现
国家权力机关
国
人
家
民
机 构 与
权属
人
选
人 民
组
代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填空题汇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填空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e9d2de2aef8941ea76e05b3.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填空题汇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外条件,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富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每个公民都应该坚持宪法至上、认真学习宪法、坚决捍卫宪法。
2.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6.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7.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8.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10.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1.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12.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13.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象征着人类尊严和荣耀;发展权的主体是人民;发展权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它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保障必须是可持续的,它应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
14.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15.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该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16.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17.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023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坚持宪法至上
![2023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坚持宪法至上](https://img.taocdn.com/s3/m/052619f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a.png)
③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
④ 国家机关的权力是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授予的,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守护人民利益。【权力的来源】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是什么? ①是一个政党。 ②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参政党,八大民主党派即参政党) ③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思考:居委会、村委会;政协是国家机关吗?)
高频考点2:党的领导
课堂笔记
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1)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2)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国 家 重 和立保 障 人 权 法
执
监
法
察
普
法
教
司育法Fra bibliotek(1)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宪法规定公民
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明确公民的各项具体权利。)
( 2 ) 行政机关 , 严 格 执 法 : 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 公 正 文明执法,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3)监察机关,公正监察: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依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 公职人员的监督。 (4) 司 法 机 关 , 公 正 司 法 : 审 判 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5) 全 民 守 法 :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高频考点3:宪法基本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新添加,理解记忆)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https://img.taocdn.com/s3/m/c7ce143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4.png)
※3.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的地位)(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为什 么要向宪法宣誓?)(P2、P22~25) [2022桂林18(2),梧州6①④,北部 湾4①②;2020桂林5] (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 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7.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5~6) (1)国家性质方面: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经济方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经济基础。 (3)政治方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基本途径和形式。 (4)公民基本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 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武装力量方面: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考点 3: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宪法的构成和内容。(P20~21)
(1)构成:
宪法 序言 (共 第一章 总纲 一百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十 第三章 国家机构 三条)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 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022柳州 18(1);2021桂林9A]
※4.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为什么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P16~ 18)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 腐败,贻害无穷。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 利益。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单元测试(一)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单元测试(一)](https://img.taocdn.com/s3/m/5f67217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9.png)
单元测试(一)坚持宪法至上(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根据下面图示,可以认识到( D )小伟的爸爸出版了一本诗集,歌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
⇨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小颖的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
⇨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KA.宪法的实施需要加强监督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C.宪法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D.宪法保障公民的诸多权利2020年10月13日,第75届联大投票选举2021~2023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中国成功当选。
这是自人权理事会成立以来,中国第五次当选人权理事会成员,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以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高度肯定。
据此回答2~3题。
2.关于人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③全体公民应该增强法治观念,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④我国人权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网友在微信群里围绕人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你赞同的观点是( D )①大漠秋风:在我国,人权的主体也包括外国人②海:宪法规定了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③杨柳依依:公民的基本权利写入宪法就能实现④草:行政机关文明执法也是对人权的重要保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下图漫画中的做法( C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②丰富了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③体现了宪法的基本原则④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第4题图第5题图5.(2020·湖北随州)某班同学设计了一张图表(如上图)。
其中①②处的内容是( B )A.①公民②人民代表大会B.①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C.①公民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①人民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2020·浙江宁波)某中学举行宪法宣传活动,下列可作为宣传标语的是( C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④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a6cd8107e21af45b307a8a1.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着特点。
(5)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材P9阅读)(6)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着标志。
7、在我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下全册基础知识检测填空版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下全册基础知识检测填空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9584e714791711cd79177d.png)
全册基础知识检测填空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 •我国宪法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___________ 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___ 。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 宪法确认我国的 _______ ,明确人民___________ 的地位。
(2)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 ________ 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 ________ 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 ________ ,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还规定国家________ 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5)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______________ 的权利。
2 •国家应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__________ ,它要求____________ 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 立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 __________ 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_________ ,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_________。
(2)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明执法,坚持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 。
(3)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 _____________ 的规定________ 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 _________ 精神,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__________ 的氛围和__________ ,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16fb611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b.png)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填空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宪法以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3、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等。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理,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7、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的权利。
8、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9、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10、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1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12、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劳动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3、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填空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填空无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f5c3760242a8956aece46d.png)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填空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宪法以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3、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等。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理,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7、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的权利。
8、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9、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10、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1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12、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劳动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3、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第02期)-2021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
![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第02期)-2021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61b04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1.png)
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考点维护宪法权威1.(2021年东枣庄)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2个贫因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说明我国A.实现了城乡均衡协调发展B.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尊重人权,让人民群众共享成果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共同富裕【解答】C【详解】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
C:解析“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说明我们尊重和保障人权,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故C说法符合题意;ABD:“实现了城乡均衡协调发展”“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了共同富裕”说法过于绝对,故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2021年东滨州)“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宪法上述规定告诉我们①宪法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通过明确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代表能够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答】B【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确保权力属于人民的认识和把握。
①③:依据题文描述,“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这说明宪法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宪法通过明确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代表能够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故①③说法正确;②④: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在题文中未体现,题文中反映的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途径;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在题文中未体现,故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们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方式,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治组织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主人民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由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均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政府的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其常设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中央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武装部队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所有少数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
[1]任期为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1949年初,华北人民政府迁至北平。
聂荣珍回忆说:“我第一次进城时,政府是1948年在石家庄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仍然是主席。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27日,毛泽东发布命令:“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成立,华北人民政府的工作将立即结束。
原华北人民政府管辖的五个省和两个城市政府改为中央人民政府直属,应在华北人民政府附属机构的基础上迅速建立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机构。
”
1949年10月28日,董必武通知华北人民政府于11月1日停止工作。
华北人民政府履行了光荣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