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等高线地形图课件3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课件

确定道路选线
总结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选择地形平坦、坡度适中、避开陡崖和滑坡等危险地带的路线 作为道路的选线。
详细描述
首先,要尽量选择地形平坦、坡度适中的路线,这样可以减少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其次,要避开陡崖、滑坡等危险地带,确保道路的安全性。此外,还要考虑经济因素和 环境因素,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要考虑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将地形高度相 等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形成 的闭合曲线。这些点的高度相等,因 此等高线上的标高值是相同的。
等高线的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等高线具有闭合、互不相交、密集度与坡度成正比等特点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等高线在地图上是闭合的,这意味着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 圈或闭合曲线。在同一地形中,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是固定的,这称为等高距。在地图上,等高线不会相交或 重叠,除非在陡峭或平坦的地形中。此外,等高线的密集 程度可以反映地形的坡度,密集的等高线表示较陡的下坡 或上坡,而稀疏的等高线则表示较平缓的地形。
判断山脊山谷
总结词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大致判断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详细描述
如果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则表示山脊;如果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则表示山谷。在山脊处,等高线凸 起方向指示坡度较缓的方向;在山谷处,等高线凸起方向指示坡度较陡的方向。
06
CHAPTER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确定水系特征
01
02
03
04
选择绘图软件
如AutoCAD、GIS等绘图软 件,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
和编辑功能。
导入地形数据
将地形数据导入到所选的绘图 软件中。

2.2《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2《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1)判断坡度的陡缓
C A
B
D
b
ac d
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ab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cd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小组合作 (2)识别地形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等常见 的地形部位,并分析特征。
学生登山应选择
图中①、② 哪条
线路较合适?
①线路等高线 稀疏,坡度较 缓比较合适
登山 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 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学以致用 结合实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A、B两河流适
C
宜学生体验漂
A
D
流的是哪一条?
B河流等高线
稀疏,坡度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梯田
情境导入
雕刻在大地上的等高线
众所周知,云南省全境都适合旅游,元阳县被认为是最难抵达的 小县城之一,然而,元阳却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它就是元阳梯 田。元阳梯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吸引了众多游 客和摄影师前来观赏和拍摄。
元阳梯田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区域认知)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综合思维 和地理实践力)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量出土豆的高度, 把这一高度平均分 成三份,并在土豆 ,周 一根废弃的筷子沾 上墨水,从“土豆 山”的最高处,垂 直向下插到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地形图》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地形图》课件

小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周末,学校组织了一次登山活动,其 中有ABC三条登山路线要同学们选择:
C
A B
请观察图中的三条登山路线,你 准备选哪一条?试说明理由.
八. 分层设颜色
—分层设色地形图
500 400 300 200 100
不同颜色代表海拔高度不同,在这样 的地形图上,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可以 一目了然,这样的地形图就叫等高线分 层设色地形图。优点:醒目、直观。
D C B
咚咚家
A
E
3、假如沿图中线路在叮叮和咚咚两家之间修一条公 路你认为合适吗?
六. 辨线识规律
闭合等高线 中心,数值 由外向内增 大 等高线向海拔 增高的方向弯 曲
等高线重叠
两个山顶之间部位
等高线向海拔降低 的方向弯曲
七. 读图判陡缓
AB两处山坡哪一 处较陡?哪一处 较缓?
B A
你是如何看 出来的?它们 的等高线分 布有何不同?
第三节 地形图
学看地形图
一.山体识部位
山顶
山谷 样变成这种平 面地形图的呢?
二.连出等高线 等高线
这些线是 什么呢?
500 400 300 400 300 400
300
3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小结:图中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叫等高线;
如何把这些山体等高 线转绘在底板上使之 成为平面图呢?
九、剖面看起伏
—地形剖面图
500 400 300 200 100
地形剖面图更直观的显示沿某一方向地面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分享我的收获……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精品课件

3)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名称
等高线特征
山 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周围逐渐降低
山 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 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 崖 等高线重叠
山顶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山顶
200 300 100
盆地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 300 200 100 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地面起伏程小度



四周高, 中间低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 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 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课堂小结
高度的表示
山脊
地 形 图
等高线的图 不同山体部位特征山地 丘陵 Nhomakorabea山峰
小结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闭合曲线 等高线向 等高线向 两个山顶 等高线重 中心(点) 低处突出 高处突出 之间低地 合的地方
(线) (线) (点) (线)
拓展延伸
选“点” 设计
水库的坝址应该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养老院应该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 的地方。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
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 部分指向低处。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 部分指向高处。
山 脊
山谷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
鞍部
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人教版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山峰
山脊
01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 02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
向四周逐渐降低。
出。
山谷 03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
出。
陡崖 04 等高线重叠。
鞍部 05 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
鞍型的低地部位。
A
海 拔
理解概念
1.4——等高线地形图
本节内容(思维导图)
理解概念
相对 高度
B
C
等高 线地 形图
等高线与等高线 地形图的概念
根据等高线疏密 程度
E
山体 部位
判断
根据等高线
坡度
特征
陡缓
D
练习
读等高线地形图:
(1)甲山峰的海拔范围是 _________至__________。 (2)乙处山体部位名称为 ___________。 (3)丙处山体部位为 _________。
请和谐讨论, 智慧判读
读图判断: (1)E、F部分与G、H部分哪里更容易形成河流?河流的流向为?
E、F段更容易形成河流。
自西北向东南。
(2)若有人想在此地进行攀岩活动,选择甲、乙、丙、丁哪里更合适?
丁处(陡崖)
谢谢观看!
授课教师:
1.4—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 1、理解海平面与垂直高度,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 2、形象的理解等高线地形图。 •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山体坡度陡缓。 • 4、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体部位。
海拔与相对高度
• 地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 示。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的?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
•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 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图1.35)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 米,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说只不 过有4500米,这是为什么?
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请一高一矮两个同学到讲台上,高的同 学比矮的同学高 厘米,这个高度就是 相对高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色代表 高原、丘陵和山地
褐色代表 高山 白色代表 雪线以上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图1.42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图1.42 我国东北平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地形图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包括高低起伏、 坡度陡缓等。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 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可以利 用 地形剖面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为了更直观地辨别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在等 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 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绘制成 分层设色地形图。
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 同 高度 和 深度 的范围,着上不同的 颜色,可 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 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图1.36等高线示意
等高线数值大表示海拔 高 ,等高线数值小表示海拔 低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 陡 ,等高线稀疏处坡度 缓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6张PPT)
等高线地形图
分类型,说不同
相对 高度
海拔
海拔
等高线地形图
识原理,画简图
识原理,画简图
400 300 100
身边的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巧判断,明位置
马鞍
巧判断,明位置
地形部位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 两个山顶中间没有等高线的部分
黄 土 高 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青藏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非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内 蒙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

起伏较为和缓。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徽九华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昆仑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第斯山脉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落基山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 坡。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四 川 盆 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塔里木盆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准噶尔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丘 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南丘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选房子,做检测
图例
山峰 村庄
C
N M
选房子,做检测盘山公路登峰造“顶”登峰造“顶”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丰富多彩的世界
珠穆朗玛峰, 简称珠峰,高 度8844.43米, 为海拔世界第 一高峰。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图等高线地形图PPT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图等高线地形图PPT
第二章 地图
九年级 地理一轮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
目标一 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同线等值、全图等 距。能够判定任意某地的海拔。
目标二 掌握下列事物的判读方法: 五种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七个部位:山顶、鞍部、陡坡缓坡、山谷山脊和陡崖 以及河流流向。
1、几个概念: 海拔(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364.2 362 358
360.3 360
山脊
360.4
358
354 350
346山脊: 等高线弯向低处 Nhomakorabea山谷
360.4
358
354 350
346
山谷:
等高线弯向高处
地形 序 部位 号
等高线特点
山顶 ① 由四周向中心(增高) 的最高处 鞍部 ④ (两山顶)之间低地 山脊 ② 等高线向( 低数值 )弯曲 山谷 ③ 等高线向( 高数值)弯曲 陡崖 ⑤ 等高线重叠成 ( 一条线 )
(1)五种地形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
易错点: 山地与丘陵:图中大部分区域
500米以下,为丘陵
(2)七个地形部位
陡坡缓坡的比较
陡坡
缓坡
陡坡
等高线分布越密集, 则坡度越陡
缓坡
等高线分布越稀疏, 则坡度越缓
陡坡缓坡的比较
陡坡的极致:陡崖 等高线密集在一起,重叠为一条线
图中陡崖在何处?
①为陡崖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新农村考察,下 图为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 成32、33题 32.图中甲、乙两村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40米 B.380米 C.550米 D.700米
33.在图上量得甲乙两村的距离为4厘 米, 而两村实地距离为2千米,则该图的比 例尺应为 A.1:50000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与地形图优秀课件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与地形图优秀课件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高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 量,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多米。为什么会出现两 个高度呢?
等高线与地形图 摩尼 王云飞
• 1、海拔〔绝对高度〕 • 地球外表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称为绝对高度,也叫海拔。
• 2、相对高度 • 地球外表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练习
B
称为相对高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3、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个点连成闭合 的线圈,就是等高线。
土豆切片演示
5
5 10 15 20 0
4、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垂直 距离。
学生活动:P35第一题
等高线的疏密与 坡度陡缓有什么 关系?
缓坡的等高线 稀疏 , 陡坡的等高线 密集。
鞍部——
两山顶之间 连接的部位
陡崖——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之歌:
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 处有标注;陡坡密,缓坡疏, 两山之间是鞍部;下弯脊,上 弯谷,陡崖就在重叠处。
利用地图认识地势——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 同的颜色,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 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这样 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常常用“陆 高海深〞图 例来表示海 拔高度的变 化
找出图中各种颜色 所表示的地形类型
平原: 绿色
丘陵、高原、山地:黄褐色 海洋、湖泊: 蓝色 积雪、冰川:白色
丘陵
海拔在200~ 500米之间、地面 有较和缓的起伏。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 上、顶部平坦、 四周陡峻的地形 区。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山峰峰峦起伏的地形区。
400米 300米 200米

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和地形图课件

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和地形图课件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闭 合的线,这就是等高线高线绘制
100●
100 ● 150● 150●
●100
●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
● 200

200
200 ●

100

150
100●

150

150

100

100
等高线
100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
山谷——
等高线向高处 弯曲(有时会 有河流)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 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 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
重点归纳: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陡崖
200
300
400
A
B
400300 200
C
200300 400
陆地地表五种形态
学会看地形图
• 一、等高线地形图 •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 三、地形剖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 一个地点高 出另一个地 点的垂直距 离
海拔(绝对 高度):
地球表面某一地
点高出海平面

甲山的海拔为 1500 米, 丁山的海拔为 1000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500 米。
D
E
课堂练习: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是什么? D
山脊
A陡崖
山顶
E
B
鞍部
C 山谷
1.四条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c ) 2.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a)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与地形图3

七年级地理等高线与地形图3

Thank you!
等高线与地形图
等高线与地形图
一.概念
1.地形图:表示地势高低起伏
2.等高线:海拔相同点的连线 • 同线等高 • 等高距全图一致 •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有时看到重合,那是陡崖.
三. 根据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四.根据形状,判断地形种类 • 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 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 • 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分水岭) • 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集水线)
形法

说明
鞍 一对山 部 脊等高
线组成
相邻两 个山顶 之间的
低地
鞍部是山 谷线最高 处,山脊 线最低处
陡 多条等 崖 高线会
合重叠 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 称峭壁。峭壁上部 突出处,称悬崖或
陡崖
五.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 水库大坝选址:
水源充足,宽阔的储水区,地势狭窄的谷地
• 铁路,公路选线:
地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

特征
山 闭合曲线外 峰 低内高▲
符号
四周低 中部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盆 闭合曲线外 地 高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地 表示方法 形
山 等高线凸 脊 向低处山
脊连线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从山顶到 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山 等高线凸 谷 向高处山
谷连线
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
地 表示方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
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
• 农业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 等高线间的疏密所对应的地表形态?
练习
4.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2)铁路、公路选线
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沿等高线建盘山路,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河流
梯田是在坡 地上分段沿 等高线建造 的阶梯式农 田。
案例:梯田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海拔高度: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在地图上,一般用
0米
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地形图的判读
50 100
150
200 150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概念: 所谓等高线,就是在地图 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 线。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叫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地形特征
四周低 中部高
从山顶到 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盆地 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地形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山谷
鞍部
图示特征
等高线凸向 高处,中间低 于两侧
地形特征
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
两组山峰的 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相邻两个山顶 之间呈马鞍形
陡崖
多条等高线 会合重叠在 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 坡, 称陡崖、 峭壁
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
地形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图示特征
地形特征
地形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图示特征
地形特征
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图
图示特征
山峰 山顶
地形特征
山脊
盆地 洼地
地形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山谷
图示特征
地形特征
鞍部 陡崖
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
地形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图示特征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3)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 (5)等高线的疏密表示坡度的陡缓
3.等高线图中基本地形的判读
• 基本地表形态的识别: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总结
• 等高线地形图 • (1).等高线概念 • (2).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 (3).等高线图中基本地形的判读 • (4).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 巩固练习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陡坡、缓坡、
山峰、盆地、峡谷 • 判断: 甲处是 山峰 ;乙处是 陡坡 ;丙处是 盆地;
丁处是 缓坡; A处是_山_谷_ B处是_山_脊_C处是_鞍_部_
A B
B方案好,因为乙通过路线的坡度平缓,施工较易。
山峰 山顶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符号“▲”
山脊
等高线凸向 低处,中间高 于两侧
地形特征
四周低 中部高
从山顶到 山麓凸起 高耸部分
盆地 洼地
地形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山谷
图示特征
地形特征
鞍部 陡崖
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
地形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图示特征
山峰 山顶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符号“▲”
山脊
等高线凸向 低处,中间高 于两侧
B

A
0 10千米
2、读下面的等高线及剖面示意图;图中MN、XY的交点, 在剖面图中是(C)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结束
练习:
①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
余村:山谷 ,李村:鞍部 , 气象哨:山脊 。 此图等高距: 100 米
②从王村修建公路到余村, 有A、B两种方案,你认为 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