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人工的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docx
人工的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docx
一: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人工的挖孔桩计算方法,用于指导相关工程计算和施工。本文将详细阐述挖孔桩计算的步骤和相关参数的确定。
二:背景介绍
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加固地基或承载结构。在选择合适的挖孔桩设计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包括桩的直径、长度、间距等参数的确定。
三:挖孔桩计算方法
3.1 桩直径的确定
根据工程的载荷要求、地基地质情况和挖孔桩的类型,确定合适的桩直径。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来确定桩直径。
3.2 桩长度的确定
桩长度的确定涉及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计算。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地基地质情况,使用相应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来确定桩的长度。
3.3 桩间距的确定
桩间距的确定需要考虑挖孔桩的相互影响和整体承载能力。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挖孔桩的类型,确定合适的桩间距。
四:挖孔桩计算实例
以某工程为例,详细介绍挖孔桩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参数的确定。
五: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计算表格、设计图纸、规范标准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6.1 承载力:地基或结构所能承担的荷载或应力的能力。
6.2 挖孔桩: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加固承载结构或地基。
6.3 相互影响:挖孔桩之间相互作用,对桩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二: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人工的挖孔桩计算方法,用于指导相关工程计算和施工。本文将详细阐述挖孔桩计算的步骤和相关参数的确定。
二:背景介绍
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加固地基或承载结构。在选择合适的挖孔桩设计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包括桩的直径、长度、间距等参数的确定。
人工挖孔桩计算计算书(两篇)
引言:
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在土壤中挖孔并灌注混凝土来构造承载层的常用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挡墙等领域。本文是关于人工挖孔桩计算计算书(二)的详细解析,旨在进一步介绍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工作准则和规范。
概述:
本文主要围绕人工挖孔桩设计和计算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过程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设计和计算的五个大点,包括荷载计算、桩身强度验算、桩端承载力计算、桩身抗拔计算和桩身稳定性分析。
正文内容:
一、荷载计算
1.1 确定设计荷载: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标准规范,确定人工挖孔桩所需承载的垂直和水平荷载。
1.2 荷载传递方式:分析荷载从结构体到桩体的传递方式,考虑土层的承载能力及桩与土的相互作用。
1.3 荷载分布: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力学原理,确定荷载在桩身上的分布情况,进而进行荷载计算。
二、桩身强度验算
2.1 材料力学性能:确定所选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和黏土的抗剪强度等。
2.2 桩身截面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结果,进行桩身横截面尺寸的设计,保证桩身的强度满足要求。
2.3 桩身受力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的计算,进行桩身的受力分析,判断桩身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三、桩端承载力计算
3.1 桩端土力参数:根据土壤力学测试结果,确定桩端土体的力学参数,如土的侧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等。
3.2 桩端承载力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桩端土力和桩身的相互作用,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方法进行桩端承载力计算。
3.3 桩端承载力验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保证桩端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
一、桩的直径和深度的计算:
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荷载要求,确定桩的直径范围和最小桩长。
2.根据地质勘探结果,确定桩基埋设深度。一般情况下,桩的埋设深度应达到均负荷层的下边界。
3.根据设计荷载和土层强度参数,采用静力法、静力触探法或动力触探法确定桩基埋设深度。
4.进行桩身强度设计,包括桩身直径和钢筋配筋。
二、土方的移除量的计算:
1.根据桩的直径和埋设深度,计算孔壁土方移除量。
2.根据土壤类型、土壤密度等参数,计算土方的体积。
3.根据土方的体积和单位土方的成本,计算土方移除成本。
三、开挖成本的计算:
1.根据桩的直径和埋设深度,计算开挖体积。
2.根据单位体积的开挖成本和开挖体积,计算开挖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和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此外,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人工挖孔桩计算公式(1)
·人工挖孔桩计算公式
一、上部护壁(h1、h2部分)体积计算式(每段):
V=π/2×h∮(D+d-2∮)=1.5708 h∮(D+d-2∮)
(h为标准段h1或扩大头h2)
二、底段护壁(h3部分、空心柱体)体积计算式:
V=π/4×h3(D2-D12)=0.7854 h3(D2-D12)
三、混凝土桩芯是由三种实体组成的
(1)、标准段和底部扩大头体积:
V=π/12×h(D12+ d12+ D1 d1)=0.2618 h(D12+ d12+ D1 d1)
(h为标准段h1或扩大头段h2)
(2)、底段圆柱体体积:
V=π/4×h3 D12=0.7854 h3 D12
(3)、底段球缺体体积:
V=π/6×h4(3π/4×D12+h42)=0.5236 h4(3π/4×D12+h42)
以上公式:D、D1——锥体下口外径、内经(m);d、d1——锥体上口外径、内经(m);∮——护壁厚度(m)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
我告诉你几个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实例在此就免了):
1、桩身上圆柱体体积为: V=πR2h 桩身上圆柱体体积=×桩身圆柱半径的平方×桩身圆柱高;
2、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为: V=πh(r2+r12+rr1)/3 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桩扩大头圆锥台高×(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径)÷3;
3、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为: V=πh2(r-h/3) 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桩扩底半球体球缺高的平方×(桩扩底半球体球缺半径-桩扩底半球体球缺高÷3)。
4、每米螺旋箍筋的长度为: L(每米螺旋箍筋长度)=1÷螺旋箍筋间距×根号{[×(桩直径-2×钢筋保护层+箍筋直径)]平方+箍筋间距的平方}开方。
注意:一般扩大头以下(包刮扩底)属于入岩部分;
人工挖孔桩土方一般等于人工挖孔桩砼体积;
还有就是注意区分护壁与桩身的砼标号。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手工或机械设备将土壤挖掘、清理,形成一定深度和直径的孔洞,再通过浇筑混凝土等材料填充孔洞,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一般来说,人工挖孔桩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桩基计算和设计: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直径和埋设深度。根据土壤的承载力和桩的受力方式,计算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桩身轴向受力、桩身弯矩受力及桩身剪力受力计算。
2.桩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力计算:桩身与周围土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桩身的侧阻力和摩擦力等。通过试验或理论模型,计算桩身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于桩基的设计。
3.桩的安全系数计算:桩的设计要考虑到一定的安全系数,保证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计算桩的承载能力和荷载要求,确定合适的安全系数,用于桩基设计。
4.施工方案计算:人工挖孔桩的计算方法还要考虑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限制条件,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步骤,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下面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人工挖孔桩的计算方法。
地工程需要进行人工挖孔桩处理,荷载要求为1000kN,地质条件为黏土层下有一层坚硬的岩石层,桩的直径和埋设深度需要计算。首先进行
桩身轴线受力计算,假设黏土承载力为200kPa,岩石的承载力为1000kPa。根据荷载要求和土层的承载力,计算得到桩的直径为1m。然后根据桩身
的直径和埋设深度,采用试验或理论模型计算桩身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侧阻力和摩擦力。假设桩身的侧阻力为500kPa,摩擦系数为0.6,计算得到桩身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600kN。最后根据桩的承载能力
人工挖孔桩工程量计算公式
人工挖孔桩工程量计算公式
1)圆台部分体积=31∏h 1×(R 12+ r 12+R 1×r 1)×n (31∏=1.0472) 式中:
h 1——挖孔桩节高;
R 1——挖孔桩节护壁上口半径;
r 1——挖孔桩节护壁下口半径;
n ——挖孔桩节数
2)扩大部分圆锥台体积=3
1∏h 2×(R 22+ r 22+R 2×r 2) 式中:
H 2——扩大头圆锥台高;
R 2——扩大头圆锥台上口半径;
R 2——扩大头圆锥台下口半径;
3)扩大部分圆柱体积=∏h 3 R 32
式中:
H 3——扩大头圆柱高;
R 3——扩大头圆柱半径;
4)球缺体积=61∏h 4(43a 2+h 42)=0.5236×h 4(43a 2+h 42)或者=∏h 2(R -3h ) 式中:
H 4——扩大头球缺高;
R ——扩大头球缺半径;
a ——扩大头球缺直径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1. 引言
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挖孔桩的计算方法和实例,以供工程师和相关人员参考。
2. 桩的设计参数
2.1 土壤参数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前,需要先确定土壤的力学参数,包括土壤的强度和变形特性。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室内试验或者现场试验,可以得到土壤的磨擦角、内磨擦角和压缩模量等参数。
2.2 桩身参数
人工挖孔桩的尺寸和材料也需要确定,包括桩身直径、长度和材质。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挖孔桩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3.1 钢筋承载力计算
在人工挖孔桩的设计中,钢筋的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钢筋的承载力计算可以根据桩身的直径、长度和钢筋的材质来确定。
3.2 桩土磨擦力计算
桩土磨擦力是人工挖孔桩的另一个重要参数。磨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桩身与土壤之间的磨擦系数和桩身的有效面积。
3.3 挖孔桩的稳定性计算
人工挖孔桩的稳定性计算主要包括竖向和横向的稳定性。竖向稳定性考虑桩的竖向承载能力和土壤的变形性质,横向稳定性考虑桩的侧面稳定性和桩与土壤之间的互相作用。
4. 实例分析
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我们将对人工挖孔桩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实例包括桩的设计参数、钢筋承载力的计算、桩土磨擦力的计算以及挖孔桩的稳定性计算。
5. 结论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方法包括钢筋承载力计算、桩土磨擦力计算以及桩的稳定性计算。合理地进行这些计算可以确保人工挖孔桩的设计符合要求,并能够提供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法。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
我告诉你几个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实例在此就免了):
1、桩身上圆柱体体积为:
V=πR2h桩身上圆柱体体积=
3.14×桩身圆柱半径的平方×桩身圆柱高;
2、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为:
V=πh(r2+r12+rr1)/3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
3.14×桩扩大头圆锥台高×(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径)÷3;
3、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为:
V=πh2(r-h/3)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
3.14×桩扩底半球体球缺高的平方×(桩扩底半球体球缺半径-桩扩底半球体球缺高÷3)。
4、每米螺旋箍筋的xx为:
L(每米螺旋箍筋长度)=1÷螺旋箍筋间距×根号{[
3.14×(桩直径-2×钢筋保护层+箍筋直径)]平方+箍筋间距的平方}开方。
注意:
一般扩大头以下(包刮扩底)属于入岩部分;
人工挖孔桩土方一般等于人工挖孔桩砼体积;
还有就是注意区分护壁与桩身的砼标号。
1/ 1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在工程施工中,常会遇到需要使用人工挖孔桩来作为基础的情况。人
工挖孔桩是指通过人工或机械方法将地下土层挖空,然后注入混凝土,形
成承载力良好的桩基。下面将详细介绍人工挖孔桩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一
个实例。
1.确定桩的设计承载力和桩身的尺寸:根据工程要求和土质环境,确
定桩的设计承载力和桩身的尺寸。设计承载力一般通过地质勘测和静载试
验等方法获得,桩身的尺寸一般根据承载力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
2.计算桩的稳定性:根据桩的尺寸和地下土层的力学性质,计算桩的
稳定性。包括分析桩的竖向承载力和侧向承载力。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可以
采用标准公式或者有限元分析。侧向承载力的计算一般采用土壤侧向承载
力的经验公式。
3.桩身的设计:根据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桩身进行设计。包括确定桩身的钢筋配筋、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桩身的长度。
4.桩顶和桩底的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对桩顶和桩底进行处理。桩顶
的处理主要包括连接梁和帽梁的设计,以及钢筋的配置。桩底的处理主要
包括桩底加宽和加固。
下面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来说明人工挖孔桩的计算方法。
假设建筑工程需要使用人工挖孔桩作为基础,桩的设计承载力为
300kN,地下土层为粘性土。首先进行地质勘测和静载试验,获得地下土
层的力学性质。假设土层的侧向承载力系数为0.4,摩擦角为30度,内
摩擦角为20度,土层的单位重量为20kN/m³。根据土层的力学性质,计
算出桩的竖向承载力为240kN。
然后,根据设计承载力和竖向承载力,确定桩身的尺寸。假设桩身的直径为1.0m,长度为10m。根据桩身的尺寸和土层的力学性质,计算桩的稳定性。根据经验公式,计算桩的侧向承载力为90kN。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
我告诉你几个人工挖孔桩的计算公式(实例在此就免了):
1、桩身上圆柱体体积为:V=πR2h 桩身上圆柱体体积=3.14×桩身圆柱半径的平方×桩身圆柱高;
2、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为:V=πh(r2+r12+rr1)/3 桩扩大头圆锥台体积=3.14×桩扩大头圆锥台高×(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径的平方+桩扩大头圆锥台底半径×桩扩大头圆锥台顶半径)÷3;
3、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为:V=πh2(r-h/3) 桩扩底半球体球缺体积=3.14×桩扩底半球体球缺高的平方×(桩扩底半球体球缺半径-桩扩底半球体球缺高÷3)。
4、每米螺旋箍筋的长度为:L(每米螺旋箍筋长度)=1÷螺旋箍筋间距×根号{[3.14×(桩直径-2×钢筋保护层+箍筋直径)]平方+箍筋间距的平方}开方。
注意:一般扩大头以下(包刮扩底)属于入岩部分;
人工挖孔桩土方一般等于人工挖孔桩砼体积;
还有就是注意区分护壁与桩身的砼标号。
人工挖孔桩土方量计算式
人工挖孔桩土方量计算式
人工挖孔桩土方量计算式
一、引言
人工挖孔桩土方量计算是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准确计算土方量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人工挖孔桩土方量计算式,以及每一个相关章节的细化内容。
二、挖孔桩土方量计算式
挖孔桩土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土方量 = 桩长 × 桩径 × 土方密度
2.1 桩长的确定
桩长是指挖孔桩从地面或者地下水位到挖孔底部的长度。在工程设计中,桩长可以通过测量或者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2 桩径的确定
桩径是指挖孔桩的直径,可以通过测量或者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3 土方密度的确定
土方密度是指挖孔桩所在地段土壤的密度,普通可以通过实地取样进行实验室测试得出。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确定土方密度的数值。
三、细化内容
3.1 桩长的测量方法
桩长的测量可以考虑使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确定地面或者地下水位与挖孔底部之间的距离。
3.2 桩径的测量方法
桩径的测量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挖孔桩孔口的直径,或者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如卷尺等。
3.3 土方密度的实验室测试方法
土方密度的实验室测试可以采用取样法,即在挖孔桩附件的土壤区域进行取样,将土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密度测试,得到准确的土方密度数值。
四、附件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附件1:挖孔桩土方计算实例
附件2:实验室土方密度测试报告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1. 挖孔桩:人工挖掘的地下孔洞,用作地基处理或者其他工程用途。
2. 土方量:挖孔桩所产生的土方体积。
3. 土方密度: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
以上是关于人工挖孔桩土方量计算式的详细介绍。通过桩长、
人工挖孔桩实用计算公式附图
V=π/12×h(D
12
+d
12+ D
1d
1)=
0."2618 h(D
12
+d
12+ D
1d
பைடு நூலகம்1)
(h为标准段h
1或扩大头段h
2)
(2)、底段圆柱体体积:
V=π/4×h
3D
12=
0."7854 h
3D
12
(3)、底段球缺体体积:
V=π/6×h
4(3π/4×D
12
+h
42)=
人工挖孔桩计算公式
一、上部护壁(h
1、h
2部分)体积计算式(每段):
V=π/2×h∮(D+d-2∮)=
1."5708 h∮(D+d-2∮)
(h为标准段h
1或扩大头h
2)
二、底段护壁(h
3部分、空心柱体)体积计算式:
V=π/4×h2
3(D-D
12)=
0."7854 h
3(D2-D
12)
三、混凝土桩芯是由三种实体组成的
0."5236 h
4(3π/4×D
12
+h
42)
以上公式:
D、D
1——锥体下口外径、内经(m);d、d
人工挖孔桩计算 (2)
人工挖孔桩计算
1. 引言
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
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在进行人工挖孔桩的计算时,需要考虑桩的直径、深度、土壤的力学性质等因素,以确保挖孔桩的稳定和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本文将介绍人工挖孔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
2.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
人工挖孔桩的计算主要包括桩身受力计算和桩头受力计算
两个方面。
2.1 桩身受力计算
桩身受力计算是指计算桩身所承受的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竖向荷载包括桩身自重和外部荷载,横向荷载主要是指土压力。
竖向荷载计算
竖向荷载主要包括桩身自重和外部荷载。桩身自重可以根
据材料密度和净截面积计算得到,具体公式为:
自重 = 材料密度 * 桩身净截面积
外部荷载是指桩身所承受的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荷载计算得到。
横向荷载计算
横向荷载主要是指土压力,可以通过土壤力学和土压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Coulomb公式或Rankine公式来计算土压力。
2.2 桩头受力计算
桩头受力计算是指计算桩头所承受的荷载,主要包括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
竖向荷载计算
桩头所承受的竖向荷载主要包括上部结构的荷载和来自桩身的荷载传递。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荷载计算得到。
横向荷载计算
桩头所承受的横向荷载主要是指土壤对桩头施加的侧向力。类似于桩身的横向荷载计算,可以使用Coulomb公式或Rankine公式来计算土压力。
3. 数值计算示例
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数值计算示例,以演示人工挖孔桩计
算的具体步骤。
假设桩身直径为1m,桩身深度为10m,土壤的单位重量
人工挖孔桩计算公式
人工挖孔桩计算公式
(1)、人工挖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
V(人工挖土)=护壁外围截面积×成孔长度成孔长度——自然地坪至设计桩底标高
V(淤泥、流砂、岩石)=实际开挖(凿)量
(2)砖、混凝土护壁及灌注桩芯混凝土工程量:计量单位:m3 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的实体积
人工挖孔桩土方计算规则
人工挖孔桩土方计算规则
1.削(凿)桩头按设计桩的截面积(含护壁)乘以桩头长度以立方米计算,削(凿)桩头的废渣费另行计算。
2.人工挖孔桩土方量按设计桩的截面积(含护壁)乘以桩孔中心线深度按体积计算。
3.人工挖孔桩,如在同一桩孔内,有土有石时,按其土层与岩石不同深度分别计算工程量,执行相应定额子目。
①土方按6m内挖孔桩定额执行。
②软质岩、较硬岩分别执行10m内人工凿软质岩、较硬岩挖孔桩相应子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
圆台体积==3.14H÷12(D2+Dd+d2)
H——高度,D——底面直径,d——上面直径
圆环体积=3.14c(R2-r2)
C——高度,R——圆环外半径,r——圆环内半径=R-(a+b)/2
扩大头圆台体积==3.14h1÷12(D12+D1d1+d12)
h1——圆台高度,D1——圆台底面直径,d1——圆台上面直径
扩大头圆柱体积=D12×3.14÷4×h2
D1——圆柱底面直径,h2——圆柱高度
扩大头圆缺体积=3.14h3÷24(3D12+4h32)
H≥0.2M≤0.3M简化为下式:0.4D12×h3
D1——圆缺底面直径,h3——圆缺高度
单位:(m)桩基数据±0.00=1849.8 桩径=Φ1000
人工挖孔灌注桩单桩施工记录
工程名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5
扩大头高度= 1.4m
桩身圆台砼:V=3.14×1÷12(1.22+12+1.2×1)=0.9525m3/M
桩身混凝土=0.9525m3/M×(设计标高尺寸-扩大头高度+超高量)
规范要求混凝土超高量0.5m
扩大头:圆台+圆柱+圆缺=〔3.14×0.75÷12(1.32+1.72+1.3×1.7)〕+〔1.72×3.14÷4×0.5〕+〔0.4×1.72×0.2〕=1.3325+1.1343+0.2312=2.698m3
护壁=圆柱-圆台=〔d2×3.14÷4×H〕-〔3.14H÷12(D2+Dd+d2)〕
=〔1.32×3.14÷4×1〕-0.9525=1.3267-0.9525=0.3742M3/M
挖土方量=桩身的圆柱体积+扩大头体积
桩身的长度=桩圈顶标高至扩大头顶标高
单桩混凝土方量=桩身混凝土方量+扩大头混凝土方量
单桩钢筋长度=根数×钢筋笼长度,(钢筋长度规格为9M,超过部分增加搭接长度,
需弯钩的增加弯钩长度)
螺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S——螺旋箍筋螺距
R——桩直径
C——保护层厚度
d——螺旋箍筋直径
n——螺旋圈数
根据11G101-1图集要求,保护层厚度为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开始与结束位置应有水平段,长度不小于一圈半。
上下各加一个1350弯钩及平直段的长度
内环定位筋焊接圆环间距1.5m,直径≥12mm
混凝土(m3)=0.9525m3/M×(设计标高尺寸-扩大头高度+超高量)
01#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2.683-1.4+0.5)=11.2233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11.083=4.1473m3 02#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9.861=18.9176m3 扩大头方量=2.698 m3
护壁方量=0.3742×19.161=7.17m3 03#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1.856=11.2928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11.156=4.1746m3 04#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1.170=10.6394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10.470=3.9178m3 05#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3.752=13.0988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13.052=4.8841m3 06#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0.797=10.2841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9.6174=3.5988m3 07#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6.987=6.6551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6.287=2.3526m3 08#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11.28=10.7442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10.58=3.959m3 09#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8.347=7.9505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7.647=2.8615m3 10#桩身混凝土方量=0.9525×8.215=7.8248m3 扩大头方量=2.698m3
护壁方量=0.3742×7.515=2.8121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