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程
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程精编
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
程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程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产生了信息交流的问题,承载信息的的载体和介质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从简单易失,到复杂可永久保存。可以说一部信息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史。作为一名图书管理者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个历史了解清楚。其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
阶段:
1.甲骨文、陶瓷、口头声音、传咏诗歌时代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是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
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那个时代文
字的出现是人类大范围信息交流的开始。那个时代在甲骨
文出现以前;可能是有些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很类似,如
“从”一个人后面跟着一个人没办法只靠观察的,那就要
借助工具书了。主要靠口头语言,传唱诗歌进行交流。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
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2.竹简、石刻、动物皮、烟或火时代
竹简的出现,表明规范的文字开始出现,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有了比较正规的信息管理和传播。警报开始出现狼烟或火光。这个时代开始有了刻录在石壁上的图形和文字信息. 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有了保存在动物皮革上的地图,文字信息。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纸张、碑石、卷轴等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逐渐采用了更方便快捷的媒介来存储信息。
1. 磁带存储:20世纪50年代,磁带被广泛用于数据存储,最初主要用于计算机数据
的备份和恢复。磁带具有大容量和低成本的优势,在大型计算机和机房中得到广泛应用。
2. 磁盘存储:20世纪60年代,磁盘存储技术开始发展,成为计算机主要的外部存储
介质。磁盘以其快速访问、随机读写和可靠性等特点,成为了计算机存储的重要方式。
3. 光盘存储:20世纪80年代,光盘存储技术开始应用于计算机和娱乐领域。光盘具
有大容量、便捷、可携带的特点,成为大众存储媒介的首选。
4. 闪存存储:20世纪90年代以后,闪存存储技术逐渐兴起。闪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抗震动等优势,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机械硬盘。
5. 云存储: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云存储技术逐渐崛起。云存储将数据存储在互联网上的远程服务器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自己的数据,具有高容量
和高可靠性的优势。
6. 固态硬盘(SSD):近年来,随着固态存储技术的不断进步,固态硬盘(SSD)逐渐成为硬盘存储的主流替代品。SSD具有读写速度快、噪音低、耐用等特点,对于个人
和企业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说,信息存储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从磁带到磁盘、
光盘、闪存、云存储和固态硬盘等多种形式的存储媒介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存储
的速度、容量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还会有更多创新的存储技术出现。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和符号阶段、文字阶段、印刷阶段、电信阶段和计算机及网络阶段。
第一阶段:语言和符号阶段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人们通过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语言的出现使得人类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符号则是一种更为抽象的表示方式,用于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或概念。例如,人们使用手势、表情、旗帜等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个阶段的信息技术主要服务于人类的基本交流需求。
第二阶段:文字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字成为了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将信息记录下来,进行更为系统和深入的交流。书籍、报纸等出版物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使得人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分享和传承知识。这个阶段的信息技术发展主要依赖于人类的书写和印刷技术。
第三阶段:印刷阶段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明和进步,信息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和复制,从而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此外,印刷技术还使得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例如报纸、杂志等出版物可以包含图片、文字等多种元素。这个阶段的信息技术发展主要依赖于印刷机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
第四阶段:电信阶段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进入了电信阶段。电报、电话等电信设备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进行远距离的通信和信息交流。随后,电视、广播等多媒体设备也相继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此外,计算机的出现也使得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和广泛。这个阶段的信息技术发展主要依赖于电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试述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试述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存储技术是指用来存储和保护信息的技术。自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来,信息存储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本文将简述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1. 磁带存储技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IBM公司首先开发并推广了磁带存储技术。磁带是一种用来存储数据的磁性介质,其主要优点是容量大、读写速度较快、成本较低。磁带存储适用于大容量且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
2. 磁盘存储技术:磁盘存储技术也是在五十年代诞生的。这种技术是将磁性介质分成若干个磁盘,每个磁盘可存储大量数据。磁盘数据的读写速度比磁带快,而且磁盘也更加方便存储和读取数据。磁盘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幅提升,可同时存储多个程序和大量数据。
3. 闪存存储技术:闪存是一种非挥发性存储器件,其存储的数据不会因断电而消失。闪存技术主要应用于便携式设备如数码相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与传统硬盘相比,闪存具有更加稳定的性能、更高的读写速度和更低的功耗。近年来,闪存存储技术已经不断发展,如NAND闪存和DRAM闪存等,容量也不断提升。
4. 光盘存储技术:光盘存储技术主要应用于储存数字视频和音频等大容量的文件。光盘使用的介质是激光读取的高密度光盘,并且通常采用DVD、BD等规格,存储容量从几百兆到数十G不等。与磁盘存储技术相比,光盘存储技术的主要
优势是能够存储更加庞大的媒体资料,这使得光盘存储技术逐渐成为了家庭娱乐市场上的主流存储媒介。
5. 云存储技术:云存储是一种将数据存储于远程服务器的技术。云存储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从任何地方访问,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访问方式。现时许多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都在增加对云存储技术的使用,以取代传统的本地存储,透过云计算提供服务。
信息传递的变化过程
信息传递的变化过程
信息传递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发送信息:发送方将信息转化为适当的形式,例如文字、
图片、声音或视频,并通过不同的媒介传递给接收方。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编码、压缩和加密等操作。
2. 传输媒介: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需要依靠特定的媒介进行传递,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卫星等。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传输速度、带宽和稳定性。
3. 传输过程:在传输过程中,信息通过物理或无线传输方式
在媒介中传递。这个过程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噪音、干扰、拥塞等。传输过程中可能采用差错检测和纠错编码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接收信息: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和解析,将
信息还原为原始的形式。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接收到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理解信息: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并
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理解过程可能受到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等因素的影响。
整个过程中,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媒介上进行传递,例如书信、电话、电视、互联网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的
速度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同时也面临着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问题。
信息化发展历程
信息化发展历程
信息化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阶段:
1. 机械化阶段:在20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机械设备处理和存储大量数据。打孔卡片和打印机成为主要工具,用于数据记录和处理,这标志着信息化的初步发展。
2. 电子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推动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大大提高了效率。此时,主要的信息存储介质是磁带和磁盘。
3. 网络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建立使得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可以互相连接,实现了远程协作和共享资源。此时,互联网开始崭露头角。
4. 数字化阶段:进入21世纪初,随着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成为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数字化文档、数字化音频和视频、数字化支付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传播和存储信息的方式。
5. 智能化阶段:当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化进入了智能化的时代。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智能化应用的兴起,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信息化的进程。
通过以上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深远。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在未来,信息化将持续演进,不断为人们创造更加智能、高效和便捷的生活环境。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被划分为五个阶段:
1. 机械技术
早期的信息技术是通过机械手段来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打字机和电报机。虽然这些机械设备现在已经淘汰了,但是它们的基本原理却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 电子技术
20世纪初,电子技术开始替代机械技术,成为传输和处理信息
的主要手段。最具代表性的是计算机和电话。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幅提高,电话的出现则使得信息传输的距离大幅扩展。
3. 通信技术
20世纪中叶,通信技术开始成为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最
具代表性的是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的方式从文字和声音扩展到了图像,互联网的出现则使得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4. 移动技术
20世纪末,移动技术开始成为信息技术的新兴领域。最具代表
性的是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手机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不再受地点的限制,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5. 人工智能技术
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成为信息技术的新驱动力。最具代表性的是语音识别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信息介质的演变路线
信息介质的演变路线
信息介质的演变路线可以从古代的简写文字开始,从古籍和古典文献的传统存储媒介,发展到现代电子文档、数字媒体等多媒体信息形式。
(一)简写文字
简写文字,又称缩写文字,是从古代开始使用的信息介质。比如,用汉字来表达古希腊文中的名称,比如“瑞典”,就可以写成“瑞典克”。古书中也是这么做的。
(二)传统存储媒介
传统存储媒介,如古籍、古典文献和纸质文档,是传播信息常用的媒介。古籍和文献采用字体与书写方式,向读者传达信息。纸质文档也是存储、传播信息的重要形式,它的优势在于信息更直观,便于传播和存储。
(三)电子文档
电子文档是当今广泛使用的信息媒体。它主要以文本、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传达信息,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等领域,是传播信息的有效工具。
(四)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即可以存储在电脑中的数字音频、视频和图像,具有灵活、清晰等特点,可以向大量消费者批量发布信息。它是当下最为便捷的
传播信息介质。
信息的发展历程范文
信息的发展历程范文
第一阶段:口头传播时代
人类最早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口头传播。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初,人们没
有文字和书写工具,只能通过口头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这种方式
主要依赖于人的记忆和口才,信息传播的范围有限,易受主观影响。
第二阶段:文字书写时代
随着文字的出现和书写工具的发明,信息传播进入了文字书写的阶段。最早的文字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文字书写的出现大大拓展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准
确和长久。
第三阶段:印刷术的出现
印刷术的发明是信息传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公元1040年,中国北
宋的创造者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图书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和高效。这一发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信息传播史上
的重要转折点。
第四阶段:报刊杂志的兴起
18世纪末,报纸和杂志开始在欧洲各国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重要
的信息传媒工具。报纸和杂志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人
们可以通过阅读报纸和杂志了解国内外的时事和知识,这对于推动思想启
蒙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六阶段:无线电和电视的发展
20世纪初,无线电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无线电和电视通过无线信号的传播,使得信息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
传播,人们可以通过收听广播和观看电视来获取最新的新闻和信息。
第七阶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20世纪末,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引领了信息社会的大发展。互联网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网页、发邮件、进行在线交流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传
信息传递的发展史
信息传递的发展史
信息传递的发展如下:
1、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个别原始部落,仍然保留着诸如击鼓鸣号这样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
2、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3、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可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乐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进行了“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并于1876年申请了发明专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
信息的发展历史
信息的发展历史
一、信息的起源和初步发展
信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在古代,人们通过语言、文字和符号等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最早的信息来源于人们的感知和经验,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进行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原始的文字和符号来记录信息,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印刷技术的革命
15世纪,德国发明家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制作速度大大提高,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可以被广泛传播。这一技术的革命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科学、文化和思想的繁荣。
三、电信技术的崛起
19世纪末,电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电话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进行远距离的交流,人们可以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而电报的出现更是实现了远距离的即时通信,极大地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
四、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革命
20世纪下半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革命的到来。计算机
的出现使得信息的处理和存储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递和获取变得更加容易,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和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分享。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和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五、移动通信技术的爆发
21世纪初,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递信息。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短信、电话和移动应用程序进行即时的沟通和信息交流。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上网浏览新闻、搜索信息和社交互动,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
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前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口口相传,或者通过书信传递信息,这种方式比较局限,而且效率低下。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以下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过程:
1. 口头传播:口耳相传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传播方式之一。它的通信速度非常缓慢,容易产生信息扭曲。
2. 书信传播:书信是古代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信件来传递信息。它不像口头传说那样容易造成信息的扭曲,但是通信的效率非常低,且需要快马加鞭。
3. 报纸传播:报纸是现代最早的传媒形式,以其便于传播、通俗易懂的特点,成为几十年来最为广泛的传媒载体。
4. 广播电视:广播和电视是近现代主要的传播方式,它们可以
同时覆盖到更广泛的区域和更多的受众群体,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
5. 互联网传播: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成为信息
传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在传播速度、说服力、便利性上都具有
很大的优势。
6. 移动互联网传播: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
传播的新热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传播信息,是信息传播方
式的又一重大突破。
总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变革,从靠
口传心授,到书信、报纸、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演进是不断扩展的。信息传播手段的升级不
仅为社会带来了许多便利,也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不少
的改变。
简述信息发展历程
简述信息发展历程
信息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两个主要阶段:口头传播阶段和文字传播阶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于口头传播。人们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交流,将信息直接传递给他人。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局限性,信息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传播,传播范围有限,也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口头传播也是信息传递最早的形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流和协作,为后来的信息传播奠定了基础。
随着文字的出现和发展,信息传播进入了文字传播阶段。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通过阅读和书写进行传播。文字传播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使得信息可以跨越时空,达到更多的人群。文字的传播方式也促进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承,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文字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信息传递进一步便捷和广泛。
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传播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网络、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即时通讯等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同时,各种媒体形式如电视、广播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将信息传递给大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不断提升,信息的可靠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之,信息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现代信
息技术传播的演进。每个阶段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信息的传递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如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验证、信息过载等。以面对这些挑战,并进一步推动信息传递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信息的发展历程
信息的发展历程
信息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1. 口头传递时期:在人类尚未掌握文字和书写技术之前,信息主要通过口头传递的方式进行交流和传播。人们利用口头语言、音乐、舞蹈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他人,缺乏固定、持久的记录和存储形式。
2. 书写时期:随着书写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将信息用符号表达,并通过刻画在石碑、陶片、竹简等介质上,实现信息的长期保存和传播。此时,信息的传递不再依赖口头传递,而是通过书写和阅读的方式实现。
3. 印刷时期: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得信息的复制和传播变得大规模和高效率。印刷机的出现使得书籍、报纸等大量的信息得以印刷和传播,加速了知识的传承和互通。
4. 广播与电信时期: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报、电话、无线电等通信方式的出现,使得信息能够迅速跨越时空进行传递。广播和电视的出现更加大规模地传播信息,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
和物质介质。
5. 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兴起,标志着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使得信息可以被数字化编码、存储、传输和处理,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存取速度和容量,也推动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的全球化。
6. 移动与社交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使得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更加便捷和即时。
总的来说,信息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由口头传递到书写、印刷、电信、数字化、移动和社交的发展轨迹,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知识和文化的进步,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信息技术发展史
信息技术发展史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经了一个漫长而辉煌的过程,从最初的简单计算机到今天的智能手机和云计算,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本文将回顾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1. 起源与发展初期
信息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当时人们用简单的符号和媒介来交流和记录信息。然而,真正的信息技术在二十世纪才得到了显著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尽管它的运算速度非常慢,但它为后来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
2. 计算机革命与信息时代的来临
自20世纪50年代起,计算机领域经历了一次革命。计算机的体积变小、价格下降,计算能力全面提升,这使得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到70年代,计算机开始进入商业和家庭领域,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人们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式,开启了信息时代的大门。
3. 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革命
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的兴起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让全球各地的人们能够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换,并为电子商务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和便利。同时,通信技术的革新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
展。手机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使得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随时随地获取并传递信息。
4. 移动设备的普及与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21世纪初,移动设备开始普及,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不仅能够打电话和发送短信,还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进行各种功能操作,如社交网络、在线购物和娱乐等。同时,云计算的兴起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访问自己的数据和应用程序。
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程
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程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产生了信息交流的问题,承载信息的的载体和介质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从简单易失,到复杂可永久保存。可以说一部信息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史。作为一名图书管理者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个历史了解清楚。其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甲骨文、陶瓷、口头声音、传咏诗歌时代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是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那个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大范围信息交流的开始。那个时代在甲骨文出现以前;可能是有些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很类似,如“从”一个人后面跟着一个人没办法只靠观察的,那就要借助工具书了。主要靠口头语言,传唱诗歌进行交流。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
的一支奇葩。
2.竹简、石刻、动物皮、烟或火时代
竹简的出现,表明规范的文字开始出现,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有了比较正规的信息管理和传播。警报开始出现狼烟或火光。这个时代开始有了刻录在石壁上的图形和文字信息. 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有了保存在动物皮革上的地图,文字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程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产生了信息交流的问题,承载信息的的载体和介质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从简单易失,到复杂可永久保存。可以说一部信息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史。作为一名图书管理者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个历史了解清楚。其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甲骨文、瓷、口头声音、传咏诗歌时代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是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小屯发现,继承了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那个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大
围信息交流的开始。那个时代在甲骨文出现以前;可能是有些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很类似,如“从”一个人后面跟着一个人没办法只靠观察的,那就要借助工具书了。主要靠口头语言,传唱诗歌进行交流。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
葩。
2.竹简、石刻、动物皮、烟或火时代
竹简的出现,表明规的文字开始出现,是削制成的狭长
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
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有了比较正规的信息管理和传播。警报开始出现狼烟或火光。这个时代开始有了刻录在石壁上的图形和文字信息. 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
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有了保存在动物皮革上的地图,文字信息。
3.绸绢的时代
竹简实在太笨重了;据说始皇看一篇奏章的竹简要用两个士兵抬进来。信息的传输介质迫切需要改革。于是有人开始用又轻又薄绸绢作为信息的载体。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
象征,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涵闻名于世。但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便宜又轻便的载体出现势在必行。
4.纸、图片时代
纸的出现,也就是造纸术相传是由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63-121年)所发明,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就存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发现了造纸技术,成就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标志着信息人类社会文明大发扬的时代到来了,人类社会进入社会经验积累发扬的阶段。大量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成果得以书本的形式开始保存;有的一直流传到今天。书画开始流行,从纸的出现,人类描绘自然的成果得以保存。可以说如果没有纸的出现,就没有从那时到如今的大量书法绘画大师的留存。
5.无线电波、、电影、唱片、电视,磁盘,录音,图像,光盘现代时代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
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发明后的几十年里,围绕着的经营、技术等问题,大量的专利被请,Strowger的“自动拨号系统”减少了人工接线带来的种种问题,干电池的应用缩小了的体积,装载线圈的应用减少了长距离传输的信号损失。1906年,Lee De发明了电子试管,它的扩音功能领导了服务的方向。后来贝尔实验室据此制成了电子三极管,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915年1月25日,第一条跨区线在纽约和旧金山之间开通。它使用了2 500吨铜丝,13万根电线杆和无数的装载线圈,沿途使用了3部真空管扩音机来加强信号。1948年7月1日,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这不仅仅对于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其后几十年里,又有大量新技术出现,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电影、唱片、电视,磁盘,录音,图像,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就不细述。
由于软盘的容量小,光盘凭借大容量得以广泛使用。我们听的CD是一种光盘,看的VCD也是一种光盘。光盘的存储原理比较特殊,里面存储的信息不能被轻易地改变。我们所说的部存储器就是存,而外部存储器都是可以电脑中拆卸下
来的。常见的外部存储器有硬盘、光盘、软盘。光盘(港台称之为光碟)的发展历程纸的发明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造就了一批新兴的工业。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始使用激光光束来进行记录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们的研究获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场。最初的产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视盘(LD,Laser Vision Disc)系统。从LD的诞生至今,光盘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经历了三个阶段:①LD-激光视盘;②CD-DA 激光唱盘;③CD-ROM。1982年,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Sony)公司制定了CD-DA激光唱盘的红皮书(Red Book)标准。由此,一种新型的激光唱盘诞生了。CD-DA激光唱盘记录音响的方法与LD系统不同,CD-DA激光唱盘系统首先把模拟的音响信号进行PCM(脉冲编码调制)数字化处理,再经过EFM(8~14位调制)编码之后记录到盘上。数字记录代替模拟记录的好处是:对干扰和噪声不敏感;由于盘本身的缺陷、划伤或沾污而引起的错误可以校正。CD-ROM CD-DA系统取得成功以后,这就使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很自然地想到,利用CD-DA作为计算机大容量只读存储器。但要把CD-DA作为计算机的存储器,还必须解决两个重要问题:①建立适合于计算机读写的盘的数据结构;②CD-DA误码率必须从现有的10-9降低到10-12以下。由此就产生了CD-ROM的黄皮书(Yellow Book)标准。这个标准的核心思想是:盘上的数据以数据块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