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新部编本)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影响气温的因素【教学难点】会读世界气温的分布图【教具准备】温度计、世界气温分布图。
【教学方法】问答、填表。
【教学过程】(板书)六、世界气温的分布以上所讲的气温日变化、月变化的年变化都是从同一个地方气温的时间变化来说的,现在我们还从气温的空间分布来认识人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的气温具有什么特点。
我们要知道各个地方年平均气温的状况,就需要同等温线来表示。
什么叫做等温线?请在《世界气温的分布》小标题中找出什么叫等温线(齐声朗读一遍),“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这叫等温线”。
把这句话用笔勾出来,再根据这句话,请学生在台前试画一个等温线图。
(教师说明)画出的等温线体现了:①等温线大体上与纬线相平行;②同纬度上的各地气温相同;③不同纬度上的各地气温高低不同。
挂《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引导读图回答:(1)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第一步,请在图上找出赤道;第二步,由赤道向两极方向依次观察,北半球20°C等温线和南半球20°C等温线,北半球和南半球10°C、0°C等温线;第三步,找出气温分布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
(提问)刚才读图你发现纬度高低与气温高低有什么关系吗?(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提问)这样,气温分布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各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不同。
)(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否相同?(沿北半球10°C等温线,在太平洋和欧洲陆地上各固定一点A、B。
用红纸剪两个大圆点贴出。
然后用长米尺以其中一点的纬线作标准。
)(提问)A点纬度高,应当气温低,B点比A点纬度低,应当气温高,但为什么A、B两地气温却都是10°C呢?(提示:这两地一位于海洋,一位于陆地。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集体备课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
2.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推理和独立思考。
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气温的年际变化。
2学会阅读并绘制气温曲线图。
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多变的天气,那我们用什么指标反映天气呢?比如让你像天气预报播报员一样告诉我今天六安的天气,你们会怎么说?会说六安,晴,18-23℃。
18-23℃是什么?对是气温。
气温是我们描述天气的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气温与我们气温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比较关系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知道了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我们就知道温度的变化范围。
我们刚说的六安今天的气温是18-23℃。
℃是气温的单位。
18℃指的是今天的最低气温;23℃指的是最高气温;今天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8-23℃。
教师问:知道气温是如何测量的吗?(同学可能回答温度计或百叶箱,由此进一步问放在什么位置测量,什么时候观测呢?)同学们阅读P54的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2).温度计放置的高度,距离地面米。
3).一天之中,通常观测次,一般是在北京时间_____时、______时、_____时、______时。
教师问:一天观测气温四次,如何计算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a.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根据利用P53页的温度举例子简单演算。
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地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b.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c.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二、气温的变化我们一般都会感觉到中午会热些,早晚凉些,冬天冷,夏天热。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气温与生活、气温的变化教学目标: l、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及简单的绘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一天都会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回答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记录的天气状况表格,然后看看,在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是风力,阴天、晴天,还是气温?(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合理,都应当鼓励与引导,还能调动课堂气氛现在天气逐渐转凉了,变冷了,我很想知道什么时候气温降到很低了,就可能会下雪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气温的有关知识。
教学新课:一、气温与生活提出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气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或几位代表站起来发言。
(教师可在下面边巡视,边引导学生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几方面来思考学生回答完后,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活动"部分的五则生活实例,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每则例子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
如果同学思维较活跃的话,还可引导学生说出气温与其他的人类生活、生产方面的关系。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个表格,最后两栏是什么?那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怎么测出来的?再看到书上的表3.1,请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从这个图表中,你能观察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既然一天当中,会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呢?在一天中,一年中,我们这里的气温是不是相同的?那么,现在,这个季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温又是不是相同的呢?由此,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第2课时)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第2课时)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气温越来越低,纬度位置不同。
)
或分解提问: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气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情况不同:
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较,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三、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
气温从低纬(赤道)向(两极)高纬递减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返回目录)。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大部分。
前者涉及气温的测量、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温度变化曲线图;后者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观测气温,可以获取到一定量的气温数据,可以对气温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和整理。
比如可以绘制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不同空间尺度的等温线分布图。
通过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对等温线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2.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1.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2.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3.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4.阅读北半球 1 月、7 月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气温观测,培养气象观测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及时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阅读北半球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四、教学过程一、感受一天中、一年中的气温变化1.现在的气温大概是多少度?,今天一直保持着这个温度吗?2.说一下你对今天气温变化的感受。
3.根据生活经验:一天中中午较,早晨;一年中季炎热,季寒冷。
设置中学生放学路上的对话这一情境导课,情境自切,贴近生活,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基本理念。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
学会关注生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大屏幕电脑课件一套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炎热的夏天过了,我们都感到了秋天的寒意,同学们的衣着也由单薄的夏装换上了较厚的秋衣,这说明气温发生了变化。
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经常提到气温这个词。
气温就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板书: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师)气温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板书一、气温与生活(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50页的5则资料,看看气温与什么有关?(请生阅读后稍作讨论)(学生作答)生活(教师)这说明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很大,那么,气温到底怎样测出来的?请同学们阅读书50页“气温的观测”。
提问:气温的观测用什么工具?(温度计,放置离地1.5米)通常一天进行观测的次数、时间?(4次。
8时14时20时2时)(教师)过渡:气温是随时都在变化的还是不变的?请学生举例,得出:“气温是变化的”板书二、气温的变化(教师)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有规律吗?举例:早晨冷,中午热。
夏天热,冬天冷。
引出习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板书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教师)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
如: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大屏幕出示图3.10(教师)指图提问:日常说今天的气温多少度,这是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还是日均值?学生答:日均温。
日均温怎样计算呢?学生答:4次气温数相加除以4。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依次类推。
月平均气温是一月内每天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教案标题: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目标:1. 理解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掌握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3. 能够使用图表和图像解读气温分布。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气温的理解和经验。
2. 展示一张全球气温分布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和观察结果。
知识讲解:3. 解释气温的定义,即空气分子热运动的程度。
4. 介绍气温的测量方法,包括温度计和气象站的使用。
5. 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如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洋流、海陆风等。
6. 解释不同地区气温分布的特点,如赤道地区的高温、极地地区的低温等。
案例分析:7. 提供几个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案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8.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点背后的原因,并进行讨论。
练习与实践:9. 分发一份气温分布图表,要求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10.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不同地区气温的变化,并记录结果。
1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地区气温分布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总结与评价:12. 学生总结所学的气温和气温分布的知识要点。
13. 学生针对教案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拓展活动:14. 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资源,了解更多有关气温和气温分布的知识。
15.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制作展示。
教学资源:1. 全球气温分布地图2. 温度计和气象站3. 气温分布图表4. 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格5. 互联网资源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
2. 学生完成的练习和实验报告。
3. 学生自我评价和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将气温和气温分布与其他地理要素(如降水、地形)进行关联,进行综合研究。
2. 探讨气候变化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适应。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修订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修订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属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的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气温的概念、气温的测量单位、气温的分布规律等,使学生了解气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测量和分布。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气候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气温的概念也有所认识。
但学生对气温的测量单位、气温的分布规律等知识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此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温的概念、测量单位,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气温分布图,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气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温的概念、测量单位,气温的分布规律。
2.难点:气温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气温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气温分布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气温分布图、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素材:气温分布案例、相关视频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
提问:“你们认为气温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2.呈现(10分钟)介绍气温的概念、测量单位,通过实例讲解气温的分布规律。
呈现相关视频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气温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气温分布案例,总结气温分布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气温分布图的绘制,巩固所学知识。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气温的测量单位和个人感受温度的差异;3. 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分析气温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2. 利用地图和图表,学会解读和分析气温分布情况;3. 运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气温影响因素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关爱环境的意识;2.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气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难点:1. 气温分布规律的深入理解;2. 影响气温分布因素的综合分析。
三、教学准备教师:1. 准备相关气温数据和图片;2.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3.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
学生:1. 预习相关知识;2.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气温变化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气温的兴趣,提问:“你们觉得气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讲解:讲解气温的概念、测量单位和个人感受温度的差异。
举例说明气温对生物、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展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气温分布规律。
提问:“你们发现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如纬度、海陆、地形等。
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气温。
5. 实践: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调查当地气温分布、分析气温数据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2. 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分析影响当地气温分布的因素;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知道气温的计量单位。
2. 使学生掌握气温的分布规律,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天气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温的概念,气温的分布规律。
难点:气温分布规律的解释,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气温的概念、计量单位以及气温分布规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 利用地图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加深对气温分布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气温的相关图片、数据和案例。
2. 准备世界气温分布图。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温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这一天气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气温的概念和计量单位:介绍气温的定义,解释摄氏度、华氏度等温度单位,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基本知识。
3. 分析气温分布规律:讲解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4. 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加深对气温分布规律的理解。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地区的气温分布案例,使学生掌握气温分布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张简单的气温分布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2. 分析人类活动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如城市热岛效应等。
七、教学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气温分布规律的理解。
2. 开展课堂问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八、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气温分布图作业,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2. 改进教学方法,如增加实地观测气温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地理对初一的孩子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与小学的知识衔接较少,所以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在地理课上学有所获,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少。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 学 设 计
题 目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总课时
2课时
学 校
XXXX
教者
XXX
年班
七年
学 科
地理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10月19 -- 10月20
教
材
分
析
气候是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要掌握气候知识必须从天气入手。教材以天气预报为例,引出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这种处理形式,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的揭示了天气与气候的共性与差异,即天气是对大气状况的定量描述,而气候是对大气状况的定性描述;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对于天气部分,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重点应放在使学生能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能够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中各项内容的含义。
b.举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如爬山时,感觉山顶比较凉爽;夏季人们愿意去屋顶乘凉,为什么?由此引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并结合图3.16记住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O.6摄氏度)。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正式版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正式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
理解气温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请同学们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大致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板书)一、气温与生活(提问)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学生讨论,阅读书上例子,总结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提问)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气温是变化的还是无论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可从空间与时间上进行多方引导,例如:一天、一个月、一年,国内与国外,我国南方与北方等等,总结得出结论。
(板书)气温的变化(副板书)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提问)通过这句话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请大家阅读课文,自己总结都有哪些值,这些值是如何得出来的。
常用于描述气温的值有: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这些值都是通过观测与计算得来的。
(提问)读图“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图,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读数。
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什么?读出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与读数。
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什么?(展示图片)出示孟买和亚库茨克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比较两地气温年较差大小,并总结气温年较差与气温年变化大小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小结)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变化就大,反之则相反。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板书】一、气温与生活气温的变化(第2课时)【教学目标】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
第2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时1教案
第三章第2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时1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主要讲了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气温的时间变化和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内容。
本节教材与下一节教材一起,虽是对第一节有关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更重要的是作为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
学生对气温并不陌生,但大多是具有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
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计算、绘制图表等,使其对气温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气温的年变化
难点:有关气温的计算,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使用
读图分析法、计算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形象直观法
多媒体视频、动画、地理图册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日变化
图3-2-1:
(1)概念:以________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成为气温日变化。
(2)规律:陆地上一天中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
(3)气温__________: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气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息息相关,学习了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点,初步掌握了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气温分布的三大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
【教学反思】
该教案对教材的处理合理,既考虑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考虑了学生接受能力,突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填鸭式"为"启发式",由"我要学"转变为"我会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绘制气温曲线图,计算山顶的气温来达到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会了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
学科
地理
课题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l.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Biblioteka 温的变化规律。过程方法
1.从学生的显示生活和体验出发,列举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______次:一般在北京时间________时、________时、20时、________时。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气温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计算方式,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学会阅读并绘制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图,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1、认识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绘制并分析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图。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学习过程及指导】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请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情况,播报一下今天的天气预报(生播报)在天气预报中冷热程度用哪个词语来说明?(气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本节课首先学习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是——(出示投影)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二、学习新课1、自学指导(出示投影)资料一:说明气温和穿衣的关系;资料二:说明气温和饮食的关系;资料三:说明气温和住房的关系;资料四:说明气温和农业作物生长的关系;资料五:说明气温和交通工具的关系。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气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密切联系,这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它、利用好它。
⑷思考题④——指名填空答题。
A、由学生得出一天中午后2点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教师强调说明午后2点是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时间。
由学生得出北半球一年中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教师说明这是由于海陆间存在热力差异,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散热也比海洋快,引导学生得出陆地出现最低和最高值的时间都比海洋早1个月。
B、解答〝活动 1〞:a指名读出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并根据公式“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值-最低月平均气温值”计算出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b引导学生看图3.14所绘曲线及相应数值,得出气温的年变化情况:夏热冬冷,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⑴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⑵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⑶学会根据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
二、教学重点:学会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及阅读气温分布图。
三、教学难点: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及气温分布规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为什么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报天气预报?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结合资料分析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过渡:结合“早穿皮袄午穿纱”说说人们的衣着为什么变化很明显?因为一天气温在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板书】结合第二段资料北方人冬夏的饮食的变化,说说不同的季节饮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板书]气温的年变化,下面就学习气温的变化【板书】3、[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某地一天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观察图形,学生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⑴图上横坐标轴表示什么?纵坐标轴表示什么?⑵如何找出这天的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大约是多少?在什么时刻气温最高?⑶如何找出这天的最低气温?最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在什么时刻气温最低?⑷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差是多少?指出这是气温的日较差【板书】。
4、[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北半球陆地的气温年变化图,观察上图请同学们运用类似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⑴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在哪个月?⑵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在哪个月?⑶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差是多少?5、学生运用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方法,讨论完成活动题P51.1。
6、[点击多媒体课件]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在准备好的几何方格纸上)7、[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等温线图回答问题:【板书】气温的分布讨论:各点温度是否相等?等温线闭合处怎样判断高温中心、低温中心?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多少?8、[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世界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⑵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和海洋气温一样高吗?⑶在回归线附近找20°等温线在陆地、海洋弯曲的趋势。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重点(1)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2)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同学们,我们每一天都会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其中哪个因素的变化决定了我们的衣着变化?气温是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重要要素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那么,气温是如何测量的?出示百叶箱图,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2.温度计放置的高度,距离地面米。
3.气温的单位是,读作。
4.一天之中,通常观测次,一般是在北京时间时、时、时、时。
提问:一天观测气温四次,如何计算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结论: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提问: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一地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结论: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展示:读图分析,气温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关系?A .宽大的藏袍方便穿脱B .急剧降温致使汽车发动机冻结交流:A 说明气温与生活的关系;B 说明气温与交通的关系。
二、气温的变化讨论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年中,在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在7月和1月;海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在8月和2月。
一年内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展示:A 、B 、C 、D 三地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地气温变化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温度带?(各月气温都很高,热带)(2)B 、C 二地的气温曲线有什么特点?位于哪个半球?(呈波峰状,北半球)(3)D地气温与B、C有什么不同?位于哪个半球?(呈波谷状,南半球)三、气温的分布过渡:各个地方年平均气温的状况,是用等温线表示的。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地理教案-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课程:地理年级:初中主题:气候与气候分布目标:1. 了解气温和气温分布的概念;2. 掌握气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3. 掌握气温对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2. 气温分布图;3. 计算器;4.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前导知识:学生应该对地球的基本构造、大气层、气候区以及温度的测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步骤1:引入(10分钟)使用世界地图,让学生回顾一下大气层的结构,并指出温度在大气层中的变化。
步骤2:讲解气温和气温分布(10分钟)解释气温是指在某个地区或时间测量到的空气的温度。
然后,讲解气温分布是指不同地区的气温之间的差异。
步骤3:探究气温分布的规律(20分钟)使用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温,并帮助他们发现气温分布的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气温分布是否符合纬度的规律?- 气温在陆地和海洋上的分布是否有差异?- 哪些因素会影响气温的分布?步骤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指派每个小组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气温分布。
要求学生使用互联网或其他资源查找相关信息,并制作一张气温分布图和一份简短的报告。
每个小组应该回答以下问题:- 所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气温分布如何?- 气温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季节之间有何变化?- 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气温分布?步骤5:小组展示和总结(15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引导学生总结气温分布的规律,以及气温对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影响。
步骤6:课堂练习和讨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气温和气温分布的理解,并加强他们的思考能力。
例如:- 为什么位于赤道附近的地区气温较高?- 为什么气温在海洋上的变化较小?扩展活动:1. 给学生分配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求他们编写一篇关于该地气候的短文,包括气温分布、气候类型和天气状况等。
2. 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气温数据,并使用Excel或其他图表工具绘制一张世界气温分布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⑴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⑵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⑶学会根据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
二、教学重点:学会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及阅读气温分布图。
三、教学难点: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及气温分布规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为什么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报天气预报?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结合资料分析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过渡:结合“早穿皮袄午穿纱”说说人们的衣着为什么变化很明显?
因为一天气温在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板书】
结合第二段资料北方人冬夏的饮食的变化,说说不同的季节饮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板书]气温的年变化,下面就学习气温的变化【板书】
3、[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某地一天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观察图形,学生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⑴图上横坐标轴表示什么?纵坐标轴表示什么?
⑵如何找出这天的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大约是多少?在什么时刻气温最高?
⑶如何找出这天的最低气温?最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在什么时刻气温最低?
⑷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差是多少?指出这是气温的日较差【板书】。
4、[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北半球陆地的气温年变化图,观察上图请同学们运用类似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⑴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在哪个月?
⑵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在哪个月?
⑶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差是多少?
5、学生运用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方法,讨论完成活动题P51.1。
6、[点击多媒体课件]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在准备好的几何方格纸上)
7、[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等温线图回答问题:【板书】气温的分布
讨论:各点温度是否相等?等温线闭合处怎样判断高温中心、低温中心?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多少?
8、[点击多媒体课件]阅读世界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⑵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和海洋气温一样高吗?
⑶在回归线附近找20°等温线在陆地、海洋弯曲的趋势。
9、小结。
【板书】气温的水平分布
过渡:我们夏季纳凉,在地面凉爽还是山上?【板书】气温的垂直分布
10、[点击多媒体课件]2005年我国登上队员以大无畏的精神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重新丈量了山的高度,创造了登山史上的奇迹。
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峰上你看到什么景色,为什么?
11、[点击多媒体课件]读气温垂直变化图,计算山顶的气温,并说说你如何计算的。
12、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
12、课堂检测:完成课本P53活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