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合集下载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在此基础上,执教芬兰的德国学者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的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1984年发表的《翻译行为——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这一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的角色予以细致的分析,主要包括:发起人/客户(the initiator/client)、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原文作者(the ST producer)、译者(the TT producer)、译本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本接受者(the TT receiver),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翻译过程,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几个不同的角色。翻译行为论和目的论有颇多相通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相融合。不过曼塔里的方法和概念模式显然比目的论更为激进,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将改编、编译、编辑和资料查询都包括在内,同时在理论中大量借鉴商业和管理学术语。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是德国翻译目的学派重要创始人,也是杰出的语言学家,熟谙十多种语言。他曾先后任德国美茵茨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翻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著作等身。主要论著包括《翻译理论论文集》、《普通翻译理论原理》、《目的与翻译委任——论文集》、《翻译目的理论:正论与反论》(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1996)等。弗米尔的目的论是在现代语言学(实用语言学、语言行为论、话语语言学)以及接受美学的启发和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他突破了莱斯功能对等研究的束缚,借鉴并完善霍茨—曼塔里的翻译行为论,积极回应各方对目的论的质疑,使该理论逐步深入、成熟。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änttä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
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
1。语言信息的取舍 以满足顾客和委托人的需求为目的。 2。翻译策略的选择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决定译本
的体裁和类型(摘译,选译,改译等)。 3。译文形式的确定 根据不同的传播中介来确定译语的形式和风
格。
.
节译
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的广州火车站是华南地 区最大的铁路客运站,毗邻港澳和深圳、 珠海、汕头经济特区,担负京广、广深、 广肇铁路繁重的旅客运输工作,车站有7个 站台、66股车道、6个候车室,还有酒楼、 商场、旅店等服务,为不同层次的旅客提 供各种优质、完善的服务,是我国第一个 多功能新型铁路客运站。
本和目标语文本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的新模式。
她对文本的两种分类形式作了区分,一是文本类 型:按照主体交际功能(传意、表情、使役)分 类;另一是语篇题材或文本种类:按语言特征或 惯例常规分类(如分工具书,讲演稿、讽刺作品 或广告所依照的标准)。
.
莱思根据布勒的的语言功能,把文本类 型分为三种: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
.
The Guangzhou Railway Station takes on the heavy passenger and freight work of Beijing-G, G-S, G-Z lines. The station has 7 platforms, 66 tracks and 6 waiting rooms. There are station restaurants, shopping centers, hotels and other service facilities to meet the passengers’ needs. This is the first multi-funtion raiway station in the country.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马梦琪一、功能派翻译理论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

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

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威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

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

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

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

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

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

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最新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最新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马梦琪一、功能派翻译理论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

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

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赖斯、汉斯·威密尔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

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

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对等理论。

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

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

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

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该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突破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进行概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实践意义。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和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等学者的早期研究。

他们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翻译应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

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功能派翻译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翻译目的论、翻译行为论、翻译功能论等多个分支。

在核心观点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

它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因此,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是决定翻译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功能,翻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实现最佳的交际效果。

在应用领域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种翻译实践,包括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等。

它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翻译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保障。

该理论也促进了翻译学科的多元化发展,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这一理论进行全面概述,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

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也被称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或“目的论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功能的社会行为。

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她首次用英语全面系统地介绍功能学派的各种学术思想,并针对其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翻译中的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1991)一书中,她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须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并将翻译分为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和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工具翻译的目的是在译语文化中实现新的交际功能,而纪实翻译是对作者和源语文本的读者之间的交际所做的记录。在用英文写就的著作《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1997)中,她不仅对功能学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针对理论中的偏激倾向给译者提出了“功能加忠诚”(functionality plus loyalty)的指导原则,忠诚属道德范畴,关注翻译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在翻译教学和译员培训的方法论方面很有建树。
在此基础上,执教芬兰的德国学者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的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1984年发表的《翻译行为——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这一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的角色予以细致的分析,主要包括:发起人/客户(the initiator/client)、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原文作者(the ST producer)、译者(the TT producer)、译本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本接受者(the TT receiver),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翻译过程,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几个不同的角色。翻译行为论和目的论有颇多相通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相融合。不过曼塔里的方法和概念模式显然比目的论更为激进,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将改编、编译、编辑和资料查询都包括在内,同时在理论中大量借鉴商业和管理学术语。

翻译功能学派

翻译功能学派




弗米尔首次提出目的论是在1978年发表的 《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目的论之所以与其它的西方翻译理论有很 大不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将一些 新的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这些新概念 为西方翻译理论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新 的活力。 目的(Skopos),源于希腊语,表示目的或 目标。弗米尔引进这个词来表示翻译或翻 译行为的目的。


翻译以内容为重的文本,最重要的是将文 本蕴含的信息毫无保留的转换到目的语中, 包括:新闻发布会文稿、新闻报道、商务 信函、操作手册、官方文件等。关于评价 以内容为重的文本翻译,赖斯提供了几个 标准:语义是否准确;语法是否合乎规范; 文体风格死否和源语文本相呼应。 以形式为重的文本则强调的是作者的表达 方式。此类文本即是所有被称作有艺术性 的文学作品,如散文、诗歌及纯文艺作品 等。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源语文本的美 学性转换到目标语中。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

汉斯· 弗米尔(1930-2010),德国著名翻译 理论家,师从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凯瑟琳 娜· 赖斯。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及译著,其 中主要包括《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1978)、《翻译行动中的目的与委托》 (1989)、《关于翻译理论》(1983)、3 与赖斯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 (1984)和《翻译目的理论:正论与反论》 (1996)

根据目的论,译文的目的是译者绝对采取 何种翻译策略为最重要的标准,译文读者 的期待是决定译文目的的主要因素,而目 的语文化中的惯例决定译文读者对译文的 期待。如果译者对原文做出的改动与目的 语文化中的惯例不一致,译者有责任告诉 读者其翻译策略及其原因,而不应该欺骗 读者。如果译者的传译与原文发起人的期 望相悖,译者也有责任向原文发起人解释 对原文做了哪些变动,否则就等于误导原 文发起人。诺德称这种责任为“忠诚”。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功能翻译理论 的第二 个里程碑 式人物 是汉斯 - 威密 尔 (H ans J. V erm eer)。他是赖斯的学生, 但是他对以文本 为中 心的等值论的决裂要比他的老师彻底得多。他创立了功能翻 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翻译目的论 ( Skopostheory )。威密尔的这 种摆脱翻译的语言学方法的想法在他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 ( 1978: / Fram ewo rk for a General T ransla tion Theory 0)一书表露 无遗。他认为仅仅靠语言学是不能建立翻 译理论的, 因 为翻 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过程, 因此必须探寻 其他方法。威 密尔 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符号转移到另 一种语言中去的活动。因此, 翻译是一种 人类行为。威 密尔 认为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发生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 所以翻 译是一种有目的、应达到一定结果的行为。由此, 威密尔确立 了他的 /翻 译目的论 0。 Skopo s是一 个希腊 词汇, 意思是 目 的。在翻译中决定翻译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众或称为预 期的目的语接受者或听众。每一个翻译作品都是针对预期中 的听众的。很显然, 原语 文本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比在等 值论 中的地位要低得多。
功能翻译属 于一种自 上而下 ( top- down) ( N ord, 1997: 67)的翻译, 而传统的翻译属于一种自下而上 ( bottom - up) ( N ord, 1997: 68)的翻译, 因此功能翻译更具有前瞻性。
翻译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过程, 译文是翻译过 程中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翻译发起者虽然很重要, 但决不是 唯一的因素。另外, 文学翻译比较特殊, 功能翻译理论对其的 指导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而翻译中使用的语言就是一种符号。 5) 功能翻译认为翻译是 一种跨文化的行为,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两种语言的相 遇就意味着两种文化的碰撞。 6) 功能翻译认为翻译是一种对 文本进行处理的行为。翻译是基于某种文 本的行为, 但 是原 语文本只是译者可用 的多源信息中的一个, 译者只选取 原语 中他们认为有用或适合翻译目的信息。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 )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 ermeer )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 )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 )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Katharian Reiss Reiss )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

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

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

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

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的翻译¹,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¼散文和诗歌的翻译¼,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½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½。

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

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

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

目的性行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目的性行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目的语文本之间存在着语际连贯一致。 ”
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忠实于源语文本的仿
制。”
三、三者的关系
忠实法则(语际法则)
目的法则 连贯法则(语内连贯)
贾斯塔·赫兹·曼塔利
1984年发表《翻译行为—理论和方法》
提出翻译行为理论(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翻译行为”理论
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kes 译)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杨宪益夫妇译)
(三)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
又称“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 ) 其要点是,“语际连贯应该使源语文本与
“忠诚”即译者、原文
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 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
2 评判标准 首要标准:必须确保内容和信息充分展示 于目的语之中。
第二标准:以目的语为导向的彻底性,目 的语必须占主导。
半信半疑
eg: These statements are worth taking with a basket of salt.
这些话的可信程度大打折扣。
为了目的语的 读者,信息的翻译 应直白易懂。
将“hospitable”译为“挺骚”等 低俗词汇,破坏了是个整体意境,
也有违泰戈尔的本意,情感风格皆 与原文本不符。
(三)诱导型文本
广告 公示宣传语 1体裁
重诱导
劝说文
政治宣传品 …… 唤起读者特定的反应,激发他们 参与具体的行为
2关注点
Good to the last drop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二、功能派主要理论1、卡塔琳娜·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2、斯·威密尔的翻译目的论3、贾斯特·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4.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三.对功能派理论的评价四、对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研究现状的分析及反思1、反思之一:功能主义目的论研究现状分析2、反思之二:功能主义目的论“中国化”的途径五、结语:对国内功能主义目的论今后研究的展望功能翻译理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

它既继承了传统翻译论的合理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从罗马帝国的翻译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功能派翻译理论虽然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在德国才首先产生,可综观历史,翻译的功能观却在翻译实践中早有所表现。

无论中外,翻译的标准往往更多强调的是译文与原文本字面上的严格忠实,因此在翻译的意图、目的和译本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距离,这样翻译活动的执行者就常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然而,从20 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被圈定在语言范围之内,翻译理论家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它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且还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随着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此时,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二、功能派主要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到翻译行为,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指出翻译涉及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

功能派理论中对等原则的位置与语言学派大相径庭。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作者:————————————————————————————————日期:ﻩ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änttä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马梦琪一、功能派翻译理论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

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

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赖斯、汉斯·威密尔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

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

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

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

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

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

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Reiss)、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

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categoryoftranslationcriticism),汉斯·威密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and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Reiss,1923-),毕业于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

在她1971年出版的论着《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

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brief)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

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对等关系。

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

值得强调的是她的这种理论观仍是建立在以原文作为中心的“等值”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指的是寻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第二阶段:汉斯·威密尔()。

赖斯的学生威密尔进一步打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威密尔根据行为理论提出翻译(包括口译、笔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并且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一般共性——这是一种受特定背景影响的有目的的活动。

威密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

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他针对语言学派等各种重形式的翻译理论的薄弱环节,率先提出了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以后,首先得到学术同仁赖斯的响应和合作,随后又得到他们两人的众多弟子或追随者如诺德(ChritianeNord)、豪思(JulianeHouse)、安曼(MargretAmman)、荷尼格(HansHonig)等人的支持,进而形成了迄今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译学流派。

第三阶段:在威密尔的“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ari)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

曼塔利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涵盖所有的跨文化转换形式。

她提出区别“翻译”和“翻译行为”。

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action)指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

此外,她还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就这样,功能派翻译理论从译入者的全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使翻译从原语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第四阶段: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tianeNord)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

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文全面系统地整理了功能派各种学术思想,阐述了功能派复杂的学术理论和术语。

诺德在1997年出版《目的性行为》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说明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自形成以来受到的各种批评,并对这些批评做了回答。

针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不足,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作为对目的论的补充。

“功能加忠诚法”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

“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从此,“目的论”从译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为翻译理论界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四、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威密尔的基本思想:(1)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行动。

凡行动皆有目的,因此翻译亦由目的支配。

在任何一项翻译行动开始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它的目的是什么,否则无法进行翻译。

这种前瞻式翻译观,把立足点放在目标读者和翻译任务委托者身上,特别是放在目标文本在他们所属文化中的功能上,译者必须根据目标文化在目标文化中所要承担的功能来决定在翻译中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和策略。

(2)源文本时翻译委托的一个组成因素,也是影响最终译品形成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但源文本的措辞对翻译的重要性来说是第二位的。

源文本在翻译行动中占据何种地位,它必须由译者这个专家决定,而译者做出决定时的关键因素则是特定情境中的交际目的,而不是源文本本身的地位。

因此在翻译行动中仅仅变换源语符迁移到目标语中,是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作品的。

(3)赖斯的基本观点:赖斯的基本理念与威密尔是一致的。

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它在目标语境中需要完成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的,翻译是一种互动的语用行为,目的原则有二:(1)互动由目的决定;(2)目的随着接受者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翻译应当采取适当的策略,一满足目标文本特定的目的需要,而不必考虑翻译是否按照“标准”的方式进行,在目标文本的创造中,“目的证明手段”。

翻译的成功程度要看目标文本接受者对目标文本的解释在多大程度上和译者的情景有关,看目标文本是否导致了任何意义或形式上的反叛。

根据信息论的观点,理想的交际是没有的,交际中信息的走失即使在同一语言内的交际中也是不可避免的,语际翻译更是如此。

赖斯把这种信息改变区分为“有意改变”和“无意改变”。

无意改变源于语言间的解构差异或者译者翻译能力上的差异,有意改变则是译者根据目标文本目的与源文本不同而特意安排的。

赖斯把翻译过程分为分析阶段(phaseofanalysis)和再次词语表现阶段(phaseofreverbalization),二者都是从功能角度来阐述的。

在分析阶段,译者必须首先分清源文本的功能。

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确定原文的功能类别(test-type),看原文主要是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type),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type),还是运作型文本(operativetype);二是确定文本的体裁(textvariety),看它是不是超越个体(super-individual)的言语或写作行为,如产品说明书、告示、社会新闻等。

文本体裁并不局限于一种语言和文化,然而它的行文方式和结构形式在不同语言间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确定文本体裁对译者来说至关重要;三是分析语言风格,即关注语言符号、搭配方式等方面的选择。

再次词句表现或再语符化阶段是利用词汇、分句、句子、段落等组织目标文本的线性结构。

在这个阶段必须确定所选择的语言符号及其序列能否实现译者追求的对等功能,这种选择需要参照文本功能类别和文本体裁来考虑。

文本功能类别决定一般的翻译方法,体裁决定对语言和文本结构方面的考虑。

追求功能对等意味着源文本主要是什么功能,目标文本也应该传达什么功能。

赖斯并不一概反对以原作为重的翻译对等理论,指出理想的目标文本应该从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源文本对等。

但在实践中她又发现有些方面是不可能实现对等,而且也是不应该对等的。

于是她认为,有时因特殊需要,目标文本的功能会与源文本不同,这时应该考虑的不是对等原则,而是目标文本的功能特征。

从这种功能理论出发,她提出了比较合理的翻译批评观。

她认为,正当的翻译批评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翻译是以目的为取向,那么对它的评价也应该是由功能类别引出的标准来进行,并根据翻译服务的特定读者群和特定功能来调整方法。

无论是文本取向还是目的取向的翻译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受到阐释过程和译者个性等主观条件的影响。

翻译批评观同样摆脱不了这样的主观影响,因此只有把这些主管罂粟考虑在内的翻译批评才是客观的。

诺德的基本观点:在《翻译中的文本分析中》一书中,诺德重点阐述了源文本和目的论的关系。

从文本内因素和文本外因素两个方面阐释了源文本分析的地位,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原则,提出了文本划分的标准和翻译质量评价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