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莲拙政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观莲拙政园》教案1 冀教版
第12课《观莲拙政园》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3)积累咏莲的古诗词。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2)跳读课文,培养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3)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古典文化的喜爱。
2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不易把握,我准备从“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三方面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首先,理清线索,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这一中心的写作技巧;接着,赏析语言,通过优美的画面、文雅的古典诗词体会游记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文章引用古诗文所增加的古典韵味;最后,把握情感,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古典文化的喜爱。
3重点难点1、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理解作者情感。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拙政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
又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陪周瘦鹃观莲拙政园!(板书题目)二、预习检测大屏幕展示相关内容,抽查学生,齐读巩固。
1、走近作者周瘦鹃(1894一1968),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国奴家里的燕子》和长篇小说《新秋海棠》等。
2、易错字注音娅姹( ) 拾级( ) 婉娈( ) 枇杷( )拙政园 ( ) 刮目相看( ) 剔透玲珑( )淅淅沥沥( ) 尝鼎一脔( ) 窥见( ) 小憩( )三、文本探究(一)写什么1、从题目看作者到拙政园的目的是什么?(是观莲,不是游园)2、辨明文章体裁。
(游记散文)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游踪为线索)今天我们要重走周瘦鹃的观莲之路,假如你是导游,请结合地图,带领大家到拙政园观莲吧!(课件展示拙政园平面图,可让学生亲自操作,从地图上勾画行进路线及景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观莲拙政园》教案1 冀教版
第12课《观莲拙政园》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3)积累咏莲的古诗词。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2)跳读课文,培养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3)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古典文化的喜爱。
2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不易把握,我准备从“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三方面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首先,理清线索,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这一中心的写作技巧;接着,赏析语言,通过优美的画面、文雅的古典诗词体会游记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文章引用古诗文所增加的古典韵味;最后,把握情感,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古典文化的喜爱。
3重点难点1、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理解作者情感。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拙政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
又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陪周瘦鹃观莲拙政园!(板书题目)二、预习检测大屏幕展示相关内容,抽查学生,齐读巩固。
1、走近作者周瘦鹃(1894一1968),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国奴家里的燕子》和长篇小说《新秋海棠》等。
2、易错字注音娅姹( ) 拾级( ) 婉娈( ) 枇杷( )拙政园( ) 刮目相看( ) 剔透玲珑( )淅淅沥沥( ) 尝鼎一脔( ) 窥见( ) 小憩( )三、文本探究(一)写什么1、从题目看作者到拙政园的目的是什么?(是观莲,不是游园)2、辨明文章体裁。
(游记散文)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游踪为线索)今天我们要重走周瘦鹃的观莲之路,假如你是导游,请结合地图,带领大家到拙政园观莲吧!(课件展示拙政园平面图,可让学生亲自操作,从地图上勾画行进路线及景点。
冀教版九上观莲拙政园教学设计
《观莲拙政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周瘦鹃,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活本文的写作顺序;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这一中心的写作技巧;研读课文,揣摩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作用;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搜集有关的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课前预习1易读错的字轩()蕊()淤泥()过瘾(别墅(赌博()附近(并帝(点缀()美奂()船肪()仲春()娅姓()拾级()婉娈() 枇杷()拙政园()刮目相看()剔透玲珑()淅淅沥沥()尝鼎一W()窥见小憩()2.本课生字词典窗():切成小片的肉如:尝鼎一窗拾():轻步而上如:拾级剔():①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如:剔骨头②从缝隙里往外挑(ti do)如:剔指甲③剔除如:挑剔3重要词语释义娅姓:婉娈:拾级:尝鼎一窗:美轮美奂:顾名思义:走近作者周瘦鹃(1894 — 1968), 7工苏苏州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国奴家里的燕子》和长篇小说《新秋海棠》等创作背景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苏州园林则是这件宝物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众多苏州园林之中,拙政园、网帅园、狮子林、留园并称为四大名园,其中乂以拙政园居首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让人陶醉呢?整体感知重难点探究1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作者是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进园后,用一句话概括出东部总体布局:有山有松,有亭有榭,有溪有桥,还有广厅从曲廊向西行进园子的中部,这里是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中部有远香堂,接着介绍的景致是倚玉轩、香洲、荷风四面亭接着进入西部的别有洞天这里的景点有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2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作者观莲,不仅仅是观莲本身,更多的是品味莲中所蕴涵的古典诗文中的意境作者在观莲的过程中,抒发了对莲、对古典文化的深深喜爱之情3文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文中多处引用诗句来描写景物,如第六自然段描写并蒂莲时引用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的诗句“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第八自然段描写鸳鸯馆的景色时引用了欧阳修咏莲词中的句子“叶有活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第九白然段描写留听阁的景致时引用了刘禹锡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作者引用这些诗句,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与名人诗句的意境结合起来,使读者不仅得到感官上的享受,而且在心灵上与古人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愉悦引用这些诗句,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乂使作品富有文学气息,让游人在赏莲时多了几分浪漫4本文的中心事件是观莲,拙政园只不过是观莲的处所,作者为什么用不少的笔墨来介绍拙政园呢?本文的重点足观莲、赏莲、赞莲,但贯申全文的一条线索却是拙政园是个观莲的好地方因此,作者在文中不惜笔墨来介绍拙政园文章开头,作者将观莲过瘾这一重要使命放在扪政园这一败涂地里,为了说明能过足瘾,作者先介绍园中水的面积之大,赏莲的景点之多和可以坐着赏莲的优势为了说明拙政园是赏莲的好地方,作者从圆的知名度写起,“已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然后再重点介绍它悠久的历史及人文价值,它的名字“取晋代名流潘岳’此拙者之为政也’一句话,取名拙政园,含有发牢骚的意思”为写观莲,作者乂花费笔墨介绍拙政园的布局,然后引出莲花文章用了三个自然段集中写拙政园,不仅为观莲提供厂优越的环境,而且以境衬莲,突出厂拙政园是观莲的好去处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观莲,的确能让游人过足了观莲的瘾这些内容并非闲笔,而且有利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文章主旨探究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叙写在拙政园游览观莲的经过,表达了作者超脱物外的豁达胸襟写作鉴赏1运用口语,亲切自然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口语,读来亲切自然,毫无雕琢之感文章开头就使用了通俗的口语,“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觉得不过瘾,总要赶刊拙政园去观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文中介绍观莲的景点时写道“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抽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另外,“ 迎面” “挺大“ “好不容易” “凑近去看” 等都是通俗的口语,读了这些,我们感觉到仿佛是在和作者拉家常这些口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2技法运用(1)以行踪为线索,层次活晰《观莲拙政园》一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先写由东门进入,映人眼帘的是新叠的湖石,拱桥附近水面上,望见一小片莲然后“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重点介绍远香堂对面的东亭子旁的莲池中的千叶莲花和并蒂莲远香堂西邻的倚玉轩,与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而北面的斜坡上有一个荷风四面亭,三者位于三个角度上,恰恰形成鼎足之势走进别有洞天,就到了园的西部,沿着起伏的曲廊向西行进,就看到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厅,接着重点介绍这里鸳鸯戏白莲的画面最后写“向西出了三十六鸳鸯馆,向北走过一条小桥,就到了留听阁”,之后交代留听阁这一名字的由来全文按作者的行踪,以空间为顺序,叙写在拙政园观莲的经过,层次活晰,脉络分明,井然有序(2) 本文写景,动静结合本文作者侧重写观莲,但在写景时,却时时处处注意景物之间的相互衬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心声,读来兴致盎然作者游览鸳鸯馆时写到:“前临池沼,养着文羽鲜艳的鸳鸯,成双作对地在那里戏水,悠然自得池中种着白莲,让鸳鸯拍浮其间,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画”这段描写,咆丽的鸳鸯游戏于洁白的莲花之间,一艳一素,一动一静,波光粼粼的水面,摇动的荷叶,互相映衬该是怎样的一处人问仙境!。
观莲拙政园 教学设计
观莲拙政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
(2)积累咏莲的古诗词。
2.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的写作技巧。
(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莲、古典文化喜爱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教学活动。
1.导入新课。
莲花,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欢,宋代的周敦颐更是称它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中的君子,除了周敦颐,你还知道那些文人对它进行了歌颂、赞美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观莲拙政园)2.整体感知,基础积累。
(1)拙政园简介及得名的缘由。
(2)作者介绍、字词积累。
3.朗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观莲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说“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3)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游踪?4.放飞心灵,展示风采。
(1)展示拙政园游览图,从中可以看出拙政园主要有东园、中园、西园这三个花园,重点是中园。
作者采用了详略结合的写作方法。
(2)小组合作讨论,选出一位代表做导游,向其他同学(游客)介绍某一处景点,抓住景色特点来说,语言要亲切、自然。
5.品味思考,盘点收获。
(1)课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两者对莲的描写有何不同之处?(学生合作、讨论后作出回答)明确:周敦颐的《爱莲说》重在从莲的内在品质对莲进行描写和赏读,而周瘦鹃则是从各种莲的外在形象对其进行描写,描绘了多幅供人观赏、供人吟味的美妙画面。
两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不仅被莲的外形所吸引,他们更爱莲正直高洁的品德。
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像莲一样中通外直、刚正不阿,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
《观莲拙政园》教案
《观莲拙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拙政园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2)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拙政园,让学生亲身感受园林的美;(2)通过讲解诗词,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和特色;(2)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3)学生对园林和诗词的综合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园林艺术的精髓和内涵;(2)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3)学生对园林和诗词的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对拙政园和相关诗词进行深入研究;(2)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诗词;(2)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知识;(3)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拙政园的历史和特点;(2)学生分享对园林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2. 参观园林:(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拙政园,讲解园林布局和特色;(2)学生亲身感受园林的美,并进行观察和思考。
3. 诗词讲解:(1)教师讲解与拙政园相关的诗词,解读意象和情感表达;(2)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和交流。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园林和诗词的关联,分析园林对诗词创作的影响;(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观莲拙政园》教案——第一课时
《观莲拙政园》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周瘦鹃,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这一中心的写作技巧;研读课文,揣摩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作用;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搜集有关的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教学重点:1.研读课文,揣摩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作用。
2.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搜集有关的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苏州园林则是这件宝物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众多苏州园林之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并称为四大名园,其中又以拙政园居首。
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
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讲授新课(一)掌握字词1.易读错的字轩()蕊()淤泥()过瘾()别墅()赌博()附近()并蒂()点缀()美奂()船肪()仲春()娅姹()拾级()婉娈()枇杷()拙政园()刮目相看( ) 剔透玲珑( ) 淅淅沥沥( )尝鼎一脔( ) 窥见小憩( )2.本课生字词典脔:切成小片的肉。
如:尝鼎一脔。
拾:轻步而上。
如:拾级。
剔:①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
如:剔骨头。
②从缝隙里往外挑(tiǎo)。
如:剔指甲。
③剔除。
如:挑剔。
3.重要词语释义娅姹:婉娈:拾级:尝鼎一脔:美轮美奂:顾名思义:(二)走近作者周瘦鹃(1894一1968),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国奴家里的燕子》和长篇小说《新秋海棠》等。
(三)分析课文1.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作者是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
进园后,用一句话概括出东部总体布局:有山有松,有亭有榭,有溪有桥,还有广厅。
《观莲拙政园》
《观莲拙政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2)积累咏莲的古诗词。
(3)学习描写荷花的写法2、技能目标:(1)体会游记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文章引用古诗文所增加的古典韵味。
(2)学会跳读、细读课文,培养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3)进行创新能力训练,学会写说明性文字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古典文化的喜爱。
教学设想:通过优美的画面、文雅的古典诗词体会游记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文章引用古诗文所增加的古典韵味。
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古典文化的喜爱。
具体过程是:回顾上节课内容——图片欣赏——诗词鉴赏——体会韵味——中考链接。
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1、2教具:自制课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放映课件)1、作者观莲的原因是什么?⑴根本原因:(爱莲,源于老祖宗周濂溪《爱莲说》所带来的特殊好感)(2)源于莲花本身的魅力:(高花大叶,香远益清,众香国里,独有千古)2、作者到拙政园观莲的原因是什么?(那是莲花之家)3、作者的游踪是什么?(从东门进入——中部——西部)(放映课件)(放映东门图片、香洲图片、荷风四面亭图片、三十六鸳鸯馆图片、留听阁图片)二、导入新课:1、从题目看作者到拙政园观莲的目的是什么?(是观莲,不是游园)2、作者都到拙政园的哪些地方观看莲花?看到了什么样的莲花?这的莲花有什么特点?跳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可以讨论。
交流:要求按课文顺序说出⑴四段:先望见一小片莲叶莲花⑵六段:远香堂看到千叶莲花、并蒂莲特点:色香双艳,不同凡卉、娅姹欲笑(板书)(放映课件)引用卢彬士诗句: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
⑶七段:倚玉轩是远香堂的西邻————远观特点:婉娈可人(板书)香洲与倚玉轩相对——————近观荷风四面亭在北面斜坡上————俯观三个地点、三个角度。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画面自然可以使人尽情观赏。
《观莲拙政园》教案
《观莲拙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拙政园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2)掌握观莲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和建筑特点;(3)培养学生的园林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了解拙政园的景观;(2)引导学生实地观察和欣赏拙政园的莲花;(3)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观莲拙政园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园林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3)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拙政园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2)观莲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和建筑特点;(3)观莲拙政园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观莲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和建筑特点的深入理解;(2)对观莲拙政园艺术特色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拙政园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2)准备实地考察拙政园的安排;(3)制定观莲拙政园的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拙政园的基本知识;(2)准备记录和欣赏观莲拙政园的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拙政园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拙政园的莲花,激发学生对观莲拙政园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拙政园的景观;(2)引导学生了解观莲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和建筑特点;(3)分析观莲拙政园的艺术特色,如山水、建筑、花木等。
3. 实地观察:(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拙政园,引导学生观察莲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2)让学生自主欣赏观莲拙政园的景观,感受其艺术魅力;(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对比分析:(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观莲拙政园与其他园林的差异;(2)引导学生从园林布局、建筑特点、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观莲拙政园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观莲拙政园学案
《观莲拙政园》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理解作者在观莲进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情感。
二、学会跳读、细读课文,培育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3、积累咏莲的古诗词,学习描述荷花的写法。
二、学习重点一、品味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
二、学习散文游记的写作方式。
三、学习难点研读课文,琢磨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作用。
四、导学问题利用“学乐工生”APP拍照、摄影、录音,分享给全班同窗。
1、预习《观莲拙政园》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和拙政园介绍。
2、课上同窗之间彼此交流学习关于文章的相关资料。
例如:分享搜集的前人咏莲名句。
3、作者在观莲进程中抒发了如何的情怀?4、文中作者在描述景物时所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5、本文的中心事件是观莲,拙政园只不过是观莲的处所,作者为何用很多的笔墨来介绍拙政园呢?6、阅读文章事后说说本文主旨是什么?7、作者在文章中语言方面运用了什么手法?五、参考资料或许是因为我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堂名是爱莲堂的原故,因此对于我家老祖宗《爱莲说》作者周濂溪先生所歌颂的莲花,自有一种特殊的好感。
倒并非是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实在是爱它的高花大叶,香远益清,在众香国里,真可说是独有千古的。
年年家历六月二十四日,旧时个传为莲花生日,又称观莲节,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感觉不过瘾,总要赶到拙政园去观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
可不是吗?拙政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池水沦涟,正可作为莲花之家,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向。
例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倚玉轩,还有那船舫形的小轩“香洲”,以至西部的留听阁,都是与莲花有连带关系而可以给你坐在那里观赏的。
咱们虽为观莲而来,可是好景当前,不会熟视无睹,也总要欣赏一下;何况这个园子已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真该另眼相看。
怎么叫做“拙政”呢?原来明代嘉靖年间(公元一五二二年——一五六六年),御史王献臣因不满于权贵弄权,弃官归隐,把这里大宏寺的一部份基地造了一个别墅,取晋代名人潘岳“此拙者之为政也”一句话,取名拙政园,含有发怨言的意思。
第20课《观莲拙政园》教案
第20课《观莲拙政园》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第20课《观莲拙政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周瘦鹃,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观莲拙政园》教案-冀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观莲拙政园》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周瘦鹃,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这一中心的写作技巧;研读课文,揣摩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作用;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搜集有关的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教学重点:1.研读课文,揣摩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作用。
2.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搜集有关的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苏州园林则是这件宝物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众多苏州园林之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并称为四大名园,其中又以拙政园居首。
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
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讲授新课(一)掌握字词1.易读错的字轩()蕊()淤泥()过瘾()别墅()赌博()附近()并蒂()点缀()美奂()船肪()仲春()娅姹()拾级()婉娈()枇杷()拙政园()刮目相看( ) 剔透玲珑( ) 淅淅沥沥( )尝鼎一脔( ) 窥见小憩( )2.本课生字词典脔:切成小片的肉。
如:尝鼎一脔。
拾:轻步而上。
如:拾级。
剔:①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
如:剔骨头。
②从缝隙里往外挑(tiǎo)。
如:剔指甲。
③剔除。
如:挑剔。
3.重要词语释义娅姹:婉娈:拾级:尝鼎一脔:美轮美奂:顾名思义:(二)走近作者周瘦鹃(1894一1968),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国奴家里的燕子》和长篇小说《新秋海棠》等。
(三)分析课文1.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作者是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观莲拙政园-一等奖
观莲拙政园【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周瘦鹃,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这一中心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搜集有关的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揣摩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易读错的字。
轩_____蕊_____淤泥_____过瘾_____别墅_____赌博_____2.本课生字词典。
脔_____:切成小片的肉。
如:尝鼎一脔。
拾_____:轻步而上。
如:拾级。
剔_____:①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
如:剔骨头。
②从缝隙里往外挑(tiǎo)。
如:剔指甲。
③剔除。
如:挑剔。
3.重要词语释义。
娅姹:婉娈:拾级:尝鼎一脔:美轮美奂:顾名思义:二、走近作者。
周瘦鹃(1894一1968),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国奴家里的燕子》和长篇小说《新秋海棠》等。
创作背景: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苏州园林则是这件宝物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众多苏州园林之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并称为四大名园,其中又以拙政园居首。
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
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让人陶醉呢三、整体感知,重难点探究。
1.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作者是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
进园后,用一句话概括出东部总体布局:有山有松,有亭有榭,有溪有桥,还有广厅。
从曲廊向西行进园子的中部,这里是我们观莲的好地方。
中部有远香堂,接着介绍的景致是倚玉轩、香洲、荷风四面亭。
接着进入西部的别有洞天。
这里的景点有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
2.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作者观莲,不仅仅是观莲本身,更多的是品味莲中所蕴涵的古典诗文中的意境。
作者在观莲的过程中,抒发了对莲、对古典文化的深深喜爱之情。
《观莲拙政园》教案
《观莲拙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拙政园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2)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地考察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拙政园的美;(2)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拙政园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园林艺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拙政园的图片、资料;(2)准备实地考察所需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实地考察所需的绘画工具、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拙政园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园林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课堂讲解:(1)教师展示拙政园的图片,讲解其布局、建筑、景观等特点;(2)引导学生分析园林艺术的美学原理。
3. 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前往拙政园,进行实地考察;(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绘画、写作等活动。
4. 小组讨论:(1)学生回到教室,进行小组讨论;(2)各小组分享实地考察的收获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和实地考察的内容;(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园林艺术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关于拙政园的观察日记;2. 绘制一幅以拙政园为灵感的画作;3. 思考如何将园林艺术应用于自家花园或居住环境。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拙政园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的提升情况;3.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情况进行反思;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总结;3. 教师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新版河大版九年级上册《观莲拙政园》教学设计
河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观莲拙政园》●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周瘦鹃,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这一中心的写作技巧;研读课文,揣摩重点句子和词,语言的表达作用;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搜集有关的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重点、难点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 易读错的字2. 轩()蕊()淤泥()过瘾()别墅()赌博()附近()并蒂()点缀()美奂()船肪()仲春()娅姹()拾级()婉娈()枇杷()拙政园()刮目相看( ) 剔透玲珑( ) 淅淅沥沥( )尝鼎一脔( ) 窥见小憩( )2.本课生字词典脔( ):切成小片的肉。
如:尝鼎一脔。
拾( ):轻步而上。
如:拾级。
剔( ):①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
如:剔骨头。
②从缝隙里往外挑(tiǎo)。
如:剔指甲。
③剔除。
如:挑剔。
3.重要词语释义娅姹:婉娈:拾级:尝鼎一脔:美轮美奂:顾名思义:走近作者周瘦鹃(1894一1968),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国奴家里的燕子》和长篇小说《新秋海棠》等。
创作背景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苏州园林则是这件宝物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众多苏州园林之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并称为四大名园,其中又以拙政园居首。
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
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整体感知重难点探究1.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作者是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
进园后,用一句话概括出东部总体布局:有山有松,有亭有榭,有溪有桥,还有广厅。
从曲廊向西行进园子的中部,这里是我们观莲的好地方。
中部有远香堂,接着介绍的景致是倚玉轩、香洲、荷风四面亭。
接着进入西部的别有洞天。
这里的景点有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
【优秀作品】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观莲拙政园》教案 冀教版
第12课《观莲拙政园》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所抒发的细腻思想感情(2)积累咏莲的古诗词。
2、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的写作技巧。
(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莲、古典文化喜爱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2学情分析《观莲拙政园》是一篇游记散文,它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作品,而是融知识、观景、情感于一体,文化底蕴厚重,语言优雅而有韵致。
作者对莲的温婉之意、爱怜之情,在点点滴滴的文字间自然绽放。
初三的学生虽然阅读、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本文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这篇游记散文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的写作技巧。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展示图片,导入新课莲花,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欢,宋代的周敦颐更是称它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中的君子,除了周敦颐,你还知道那些文人对它进行了歌颂、赞美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观莲拙政园)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基础积累1、拙政园简介及得名的缘由。
2、作者介绍、字词积累。
3、朗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观莲的原因是什么?(2) 作者为什么说“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3)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游踪?活动3【活动】放飞心灵,展示风采1、展示拙政园游览图,从中可以看出拙政园主要有东园、中园、西园这三个花园,重点是中园。
作者采用了详略结合的写作方法。
2、小组合作讨论,选出一位代表做导游,向其他同学(游客)介绍某一处景点,抓住景色特点来说,语言要亲切、自然。
活动4【活动】品味思考,盘点收获1、课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两者对莲的描写有何不同之处?(学生合作、讨论后作出回答)明确:周敦颐的《爱莲说》重在从莲的内在品质对莲进行描写和赏读,而周瘦鹃则是从各种莲的外在形象对其进行描写,描绘了多幅供人观赏、供人吟味的美妙画面。
《观莲拙政园》教案
《观莲拙政园》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拙政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使学生掌握观莲拙政园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术语。
帮助学生了解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分析拙政园的景观。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观莲拙政园的感受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观莲拙政园的观察和分析。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提高生活品质。
培养学生对和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拙政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观莲拙政园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术语。
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2 教学难点对拙政园景观的观察和分析。
运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观莲拙政园的感受和理解。
对中国传统园林美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对拙政园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相关术语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教师对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观莲拙政园的文化内涵。
3.2 观察法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拙政园,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莲花的美丽和生长环境,了解莲的象征意义。
3.3 写作法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观莲拙政园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促进思考和交流。
3.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共同完成观莲拙政园的观察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教师对拙政园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相关术语进行研究,准备相关讲解材料。
教师对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进行研究,准备相关讲解材料。
4.2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了解拙政园的基本情况,为实地观察做好准备。
学生提前了解莲的基本知识,为观察和分析做好准备。
5.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拙政园的美景,引起学生对拙政园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写景小短文。
4、本文的中心事件是观莲,拙政园只不过是观莲的处所,作者为什么用不少的笔墨来介绍拙政园呢?
本文的重点足观莲、赏莲、赞莲,但贯串全文的一条线索却是拙政园是个观莲的好地方因此,作者在文中不惜笔墨来介绍拙政园文章开头,作者将观莲过瘾这一重要使命放在扪政园这一败涂地里,为了说明能过足瘾,作者先介绍园中水的面积之大,赏莲的景点之多和可以坐着赏莲的优势为了说明拙政园是赏莲的好地方,作者从圆的知名度写起,“已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然后再重点介绍它悠久的历史及人文价值,它的名字“取晋代名流潘岳‘此拙者之为政也’一句话,取名拙政园,含有发牢骚的意思”为写观莲,作者又花费笔墨介绍拙政园的布局,然后引出莲花文章用了三个自然段集中写拙政园,不仅为观莲提供厂优越的环境,而且以境衬莲,突出厂拙政园是观莲的好去处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观莲,的确能让游人过足了观莲的瘾这些内容并非闲笔,而且有利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课前预习
1、易读错的字
轩()蕊()淤泥()过瘾()
别墅()赌博()附近()并蒂()
点缀()美奂()船肪()仲春()
娅姹()拾级()婉娈()枇杷()
拙政园()刮目相看( )剔透玲珑( )淅淅沥沥( )尝鼎一脔( )窥见小憩( )
2、本课生字词典
脔( ):切成小片的肉如:尝鼎一脔
《观莲拙政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周瘦鹃,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这一中心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搜集有关的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教学重难点
研读课文,揣摩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作用;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拾( ):轻步而上如:拾级
剔( ):①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如:剔骨头②从缝隙里往外挑(tiǎo)如:剔指甲③剔除如:挑剔
3、重要词语释义
娅姹:
婉娈:
拾级:
尝鼎一脔:
美轮美奂:
顾名思义:
三、走近作者
周瘦鹃(1894一1968),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国奴家里的燕子》和长篇小说《新秋海棠》等。
作者是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进园后,用一句话概括出东部总体布局:有山有松,有亭有榭,有溪有桥,还有广厅从曲廊向西行进园子的中部,这里是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中部有远香堂,接着介绍的景致是倚玉轩、香洲、荷风四面亭接着进入西部的别有洞天这里的景点有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
2、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创作背景
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苏州园林则是这件宝物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众多苏州园林之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并称为四大名园,其中又以拙政园居首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四、整体感知
1、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
2、技法运用
(1)以行踪为线索,层次清晰
《观莲拙政园》一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先写由东门进入,映人眼帘的是新叠的湖石,拱桥附近水面上,望见一小片莲然后“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重点介绍远香堂对面的东亭子旁的莲池中的千叶莲花和并蒂莲远香堂西邻的倚玉轩,与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而北面的斜坡上有一个荷风四面亭,三者位于三个角度上,恰恰形成鼎足之势走进别有洞天,就到了园的西部,沿着起伏的曲廊向西行进,就看到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厅,接着重点介绍这里鸳鸯戏白莲的画面最后写“向西出了三十六鸳鸯馆,向北走过一条小桥,就到了留听阁”,之后交代留听阁这一名字的由来全文按作者的行踪,以空间为顺序,叙写在拙政园观莲的经过,层次清晰,脉络分明,井然有序。
五、文章主旨探究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叙写在拙政园游览观莲的经过,表达了作者超脱物外的豁达胸襟。
六、写作鉴赏
1、运用口语,亲切自然
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口语,读来亲切自然,毫无雕琢之感文章开头就使用了通俗的口语,“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觉得不过瘾,总要赶刊拙政园去观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文中绍观莲的景点时写道“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抽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另外,“迎面”“挺大““好不容易”“凑近去看”等都是通俗的口语,读了这些,我们感觉到仿佛是在和作者拉家常这些口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2)本文写景,动静结合
本文作者侧重写观莲,但在写景时,却时时处处注意景物之间的相互衬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心声,读来兴致盎然作者游览鸳鸯馆时写到:“前临池沼,养着文羽鲜艳的鸳鸯,成双作对地在那里戏水,悠然自得池中种着白莲,让鸳鸯拍浮其间,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画”这段描写,咆丽的鸳鸯游戏于洁白的莲花之间,一艳一素,一动一静,波光粼粼的水面,摇动的荷叶,互相映衬该是怎样的一处人间仙境!
作者观莲,不仅仅是观莲本身,更多的是品味莲中所蕴涵的古典诗文中的意境作者在观莲的过程中,抒发了对莲、对古典文化的深深喜爱之情
3、文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文中多处引用诗句来描写景物,如第六自然段描写并蒂莲时引用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的诗句“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第八自然段描写鸳鸯馆的景色时引用了欧阳修咏莲词中的句子“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第九白然段描写留听阁的景致时引用了刘禹锡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作者引用这些诗句,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与名人诗句的意境结合起来,使读者不仅得到感官上的享受,而且在心灵上与古人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愉悦引用这些诗句,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又使作品富有文学气息,让游人在赏莲时多了几分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