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融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进行第一次随访,了解 患者恢复情况,解答疑 问。
术后3个月
进行第二次随访,评估 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 案。
术后6个月
进行第三次随访,评估 治疗效果,长期预后评 估。
注意事项及建议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如有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 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2023-11-03
目录
• 射频消融术简介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饮食与营养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射频消融术简介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肿瘤治疗技术,通过高频电磁波的 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将肿瘤组织加热至70-80℃以上,使肿瘤 细胞坏死、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教导患者正确的呼吸和放松技巧,以减轻手术 过程中的紧张和不适感。
告知术后注意事项
向患者介绍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饮食、活 动等。
提供心理支持
3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持。
03
术中护理
术中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 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 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
休息安排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05
饮食与营养
术后的饮食建议
术后饮食应以流质食物为主, 如米汤、藕粉、杏仁茶等,以 减轻胃肠道负担,避免刺激性
食物对伤口造成刺激。
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可以逐 渐增加半流质食物,如米粥、 蒸蛋、肉末、面条等,以提供
足够的营养支持。
解答疑问
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h t d e a e r o t h o r a x a n d h y d r o p s ,wi h t b l o o d i n s p u t u m a t C O Dg h ,a n d we r e r e h e v e d i t me l y wi h t a c t i v e o b s e r v a i t o n a n d c h ni c a l n u r s i n g ,wi t h o u t o he t r s e v e r e
we r e s t r e n g l : h e n e d o n o b s e va r i t o n o f c o mp l i c a i t o n s a n d p r e v e n i t o n [ Re s u l t 】1 2 c a s e s h a d s mo o t h o p e r a i t o n , p a r t o f t h e m h a d p a i n a t p u n c t u r e s p o t , f e v e r ,
浙江 中医药大学学报 2 0 1 4年 2月第 3 8卷第 2期
L 0 c 卫 z 广o N 工 m J l 》 z
工 一 z m ∽ m 王m 0 一 n 》 广c z 一 < m ∽ 一 — < 0广 . ∞ z 0
o . 0 ‘ 4 - _ _ _ _ ■ _ — — — — 一f i I .
Nu r s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o n U l t r a s o n i c Gu i d a n c e R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b l a t i o n T r e a t i n g Lu n g Ca n c e r S h e n Y a q i n g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A f il f i a t e d t o Z h e j i a n g

2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晚期肺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2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晚期肺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1 临 床 资料
1 . 1 一般 资 料
护理人员根据患 评估 患者 的心理状 态 , 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 谈 , 讲 解手术流 程, 注意事项 , R F A 的治疗原理和疗效。 告诉 患者手术时是无痛的。
2 0 1 1  ̄3 月~ 2 0 1 2 年3 月, 本 院胸 外科 收 治2 6 例 肺癌 患 者行 电视
射频 消融 (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 R F A ) 是高频 电流能使组 织离子随电流变化的方 向产生震动 , 从而使 电极 向周围组织离子 和极性大分子相互摩擦碰撞产热 , 将肿瘤病灶加热至有效 治疗温
度 并 维 持 有 效 的治 疗 时 间 , 从而达到彻底杀灭肿瘤细胞 , 毁 损 肺


4 8- .
T ODAY NURS E, J a n u a r y , 2 0 1 3 , N o . 1
※外科护理
2 6  ̄ 1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晚期肺癌 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摘要
娜 汪 丽
总结 了晚期肺癌 患者行 电视胸腔镜直视 下射频 消融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 包括首先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 同时
胸腔镜射频消融术 , 其 中男l 5 例, 女1 1 例。 年龄在4 0 — 8 2 岁之 间, 平
均年 龄 为 6 1 . 2 岁。 患 者 肺部 病灶 直径 在 5 . I ~ I 1 c m 之 间, 其 中腺 癌
1 7 例、 鳞癌6 例、 支气管肺泡癌2 例、 小 细胞癌l f J t 。 术前发现恶性胸 水3 例, 肿瘤直接浸润胸壁5 例, 肺内多个病灶2 例。
做好 术中以及 术后反应 的观察和护理。 认 为电视胸腔 镜辅助下晚期肺癌 患者行射 频消融术 , 做好 围手术期护理 , 可有效提 高手术效

多弹头射频治疗肺癌的护理

多弹头射频治疗肺癌的护理
2 治 疗 原 理
组 发 热 时 问 最 短 1 , 长时 M 1 天 , 均 44 , 温 的 天 最 0 甲 _天 体
高 低 也 是 根 据 肿 瘤 的大 小 ,射 频 次 数 的 多 少 决 定 。肿 块
多 弹 头 射 频 治疗 技 术 是 通 过 特 制 带 鞘 针 , 在CT 导 引
疑 问 , 士 进 行 耐 心 解 释 , 关 心 体 贴 病 人 , 除 紧 张 及 护 多 消
各 种 顾 虑 同 时 , 动员 家 属配 合 做 好 病 人 的 安 慰 、 导 工 开 作, 调动 病 人 对 治疗 的 秋 极性 , 动 配 合 治 疗 。 主
42 体 温 的 观 察 与 护 理 _ 治 疗 后 发 热 ,是 由于 多 弹 头 射 频 治 疗 后 局 部 组 织 受 热 力 影 响 , 致 渗 U 增 加 和 对 坏 死 绀 l 吸 收 所 产 生 。本 导 ; 的
小 , 频 次 数 少 , 热 时 间短 ; 之 , 热 时 问 长 。 射 发 反 发 本组 6 例
病 人 体 温 超 过 3 ℃ , 持 续 时 短 , 有2 4 。 多 数病 9 但 .天 大
下经皮肺穿 刺 , 入肺癌肿块 内 , 开1 根分针 呈伞状 , 插 散 0
8 3℃ 并 针 尖 的集 束 电 极 发 出 中 离 频 率 的 射 频 波 ( 6 千 赫 )能 人 体 温 在 3 ℃~ 9 之 间 , 在 数 天 内恢 复 正 常 。 因 此 , 40 , 激 发 组 织 细 胞 进 行 等 离 子 震 荡 ,离 子 相 互 撞 击 产 生 热 量 病 人 行 射 频 治 疗 后 遵 医 嘱 使 用 有 效 抗 生 素 3 5 , 同 时 -天 达 9 ℃ , 快 速 毁 损 局 部 肿 瘤 细 胞 。 时 可 使 肿 瘤 周 围 组 用 地 塞米 松 1 mg l %GS 0 ml 静 滴 。 体 温 每 14 0 可 同 0  ̄ 入5 l 50 内 测 3 织 的m 管 组 织 凝 形 成 一 层 反 应 带 ,使 之 断绝 继 续 向肿 脑 控 制 , C 荧 屏 监 视 下 进 行 , 目前 世 界 上 最 先 进 的 在 T 是 至6 , 热 时 行 物 理 降 温 或 遵 医 嘱 行 药 物 降 温 , 励 病 次 高 鼓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咳嗽、咳血痰 多数患者痰中带血,向患者解释原因,可给予止血药品、抗 感染治疗2~5天症状逐步减小。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第17页
并发症
气胸
发生率9%~52%; 高龄、肺气肿、中央型肺癌者及重复穿刺定位更易发生; 多可自愈,气体量大时可胸穿抽气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2~3天多可 吸收。
胸膜炎和胸腔积液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第15页
并发症
RFA一个安全有效方法.绝大多数并发症较轻,仅个别 需特殊处理。主要包含发烧、咳嗽、咳血痰、气胸、血胸 、胸痛等。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第16页
并发症
发烧 1、术后2~5天多数出现发烧(普通在38°C~39°C), 与 术后病灶炎 症、坏死吸收相关 2、应用抗生素后1周左右可降至正常。
2、术前一天备皮,评定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宣传教育,同时详细 解答患者及家眷提出问题,使其充满信心地迎接手术,从而充分配合 治疗 。 确保患者充分休息。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第11页
RFA中配合及监护
经皮RFA步骤
1、建立静脉通路、吸氧、连接心电监护仪。 2、摆位(仰卧、侧卧、俯卧,两手上举),贴电极片。 3、CT定位,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醉(局部胸膜充分麻醉);
肿瘤组织中离子产生高频振荡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射频发生器460千赫兹交变电流
第6页
正常组织
示意图
急性热凝固
凝固性坏死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第7页
机制
➢ 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 纤维化,起到原位灭活肿瘤组织作用
➢ 高温使肿瘤周围血管闭塞并形成一个反应带,使 之不能向肿瘤组织供血,可预防肿瘤复发或转移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

作为一名护士,我有幸参与了两个病例的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护士的重要性和责任,也对这种治疗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对病人的伤害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相较于传统手术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不需要开刀,仅仅通过穿刺操作即可消融肿瘤,因此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的伤害较小,损伤局限在皮肤和周围组织。

术后病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切口处理和愈合,大部分病人术后疼痛感较轻,快速恢复活动能力,这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作为护士,我们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例如感染、出血等,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护理干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需要临床团队的协作与配合。

这种治疗方式需要放射科医生、外科医生和护理团队的密切配合,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而稳定的操作。

在手术中,放射科医生需要通过CT的引导将射频导管精准地插入肿瘤组织,而外科医生需要在放射科医生将导管插入正确的位置后进行射频消融。

护理团队需要密切配合,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物支持。

在我的工作中,我和其他护士密切配合,确保手术中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有效地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

此外,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需要精细的护理操作和观察。

尽管这种治疗方式的创伤较小,但仍需要护士的精细操作和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非常重要的是确保消融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护士需要和医生密切配合,在消融过程中监测病人的病情,并记录相应的指标,例如病人的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等,保证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护士需要及时观察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尽管这种治疗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护士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例如出血、感染等,并及时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和教育。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3 手 术 方 法 于 C 引 导 下 行 射 频 消 融 术 。 根 据 病 灶 的 . T 位 置、 小 、 态 选择合 适 的射频 治疗仪 及射频 消 融针 ,T 大 形 C
扫 描 并 确 定 穿 刺 点 和 进 针 方 向 、 度 。进 针 路 径 以 避 开 主 要 深 器官和大 、 中血 管 为 原 则 。 于 常 规 局 部 麻 醉 下 在 皮 肤 穿 刺 点 做一长约 2 mm 的小 切 口 , C 在 T定 位 下 将 单 极 消 融 电极 经 皮
消融 治 疗 病人 早 日康 复 具 有 重 要 临 床 意 义 。
【 键 词】 肺 癌 射 频 消 融 围 手 术期 护 理 关
肺 癌 的发 病 率 与 死 亡率 均居 恶 性 肿 瘤 之 首 。早 中期 肺 癌 首选 手 术 切 除 , 大 部 分 首 次 确 诊 的肺 癌 患者 已到 晚期 , 去 但 失 根 治 性 切 除 机 会 ; 分 早 期 肺 癌 患者 因为 高 龄 、 发 症 等 原 因 部 并 而不 能 耐 受 创 伤 大 的 开 胸 手 术 。射 频 消 融 ( a i rq ec R do eun y f a l in R A) 为 一 种 微 创 的 治 疗 手 段 , 有 手 术 耐 受 良 ba o , F 作 t 具 好 、 发症少 、 效肯定等特点 , 年来发展迅速 , 并 疗 近 已成 为 肺 癌 综 合 治疗 的重 要 手 段 。 我 院 自 20 0 7年 开 展 C 引 导 下 经 皮 T 射 频 消融 治疗 实 体 肿 瘤 , 文 对 所 治 疗 的 1 本 2例 肺 癌 患 者 的 围 手术 期 护 理 体 会 进 行 总 结 。
1 材 料 与 方 法
系统 (5 0型 ) 其 配 套 的 多 极射 频针 。 10 及 12 一般 资料 . 2 0 年 6  ̄2 0 年 6月 , 院 接 受 R A 07 月 09 本 F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 1 ] 王淑华, 康爱绒 , 张群 慧, 曹 文君. 1例系统性 红斑狼疮 合并冷抗体 型 自身免疫 性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1 4 , 4 9 ( 2 ) : 1 6 4— 1 6 7 . [ 2 ] 徐涛, 张树军 , 赵 崎蒽. 手术方法纠正继发性 甲状旁腺功 能亢进 引起 肾性贫血 的护 理对策I J ] . 河北 医学, 加1 4 , 加( 9 ) : 1 5 5 4— 1 5 5 6 . [ 3 ] 薛云丽. 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 肾功能衰 竭行血液透析患者 负性情绪和 慢性贫血 的 影响[ J ] . 中国现代 医生, 2 0 1 3 , 5 1 ( 2 O ) : 8 8 — 9 1 . [ 4 ] 蔡淑宜, 赖素云. 静脉用蔗糖铁 治疗血液透 析患者 肾性 贫血 的疗效 观察及 护理 思 路[ J ]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 0 1 4 , 3 5 ( 1 8 ) : 2 8 0 5 — 2 8 0 6 . [ 5 ] 李素芬, 磨耀玲 , 唐 晓珍. 应用红细胞 悬液和得斯芬 治疗 重型 B地 中海贫血患儿 的 观察及护理[ J ] . 医学理论与实践 , 2 0 1 2 , 2 5 ( 1 0 ) : 1 2 3 9— 1 2 4 1 .
或过冷的食 物, 注苇给予 色香味俱 全 的食 物 , 并为 患者营造 舒适 清洁 的就餐环 境。 此 患者的临床护理. T作。 外, 告知患者少食 墅, 提供细碎煮烂或柔软的食物 , 以免 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 。
2 . 结果 参 考 文 献
经过对症治疗 与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 , 本组 8 9例 中基本治 愈 4 6侧 ( 5 1 . 6 9 %) , 病 情缓解 3 9例( 4 3 . 8 2 %) , 治疗无效 4 例, 临床治疗 的总有效率 为 9 5 . 5 1 % 。此外 , 在本组 患 者中仅有 1 例( 1 . 1 2 %) 并发感染症状 , 无死亡病例 。 3 . 讨论 再 障患者 的病情极容易发生恶化 , 且预后凶险 , 如无法通过有效 的治疗与护 理控制 病情 , 则容易 导致患者死于感染或出血。再障患者并发感 染的原 因包 括剧 烈运动 、 受凉 或 口腔溃疡等 , 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及避免因感染 而导 致预后不 良, 则应强化 皮肤护 理、 口腔护理等 J 。另一方面 , 要对患者 的病情变化 与情绪变化进 行密切观 察 , 以便进 行有效 的 0 理疏导 , 强化饮食 干预 , 及时补 充营养 , 避 免因情绪 波动或营 养不 良而 对治 疗效果产生不 良影 响。本研究采用 了上述护理措施为 8 9例提供 了l 临床护理服务 。 结果 证实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 了9 5 . 5 1 %, 且有效控 制了感染率 , 因 此在临床 中要加强再 障

CT导向下经皮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CT导向下经皮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CT导向下经皮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摘要:目的:观察CT导向下经皮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RFA治疗肺癌的患者60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KPS评分、ZPS评分及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CT导向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护理的安全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CT;射频消融术;肺癌;护理在我国,因肿瘤引起的死亡中排在前列的是肺癌。

对其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可是肺癌被发现时分期一般较晚且伴有合并症,加上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半数以上患者无法给予手术治疗[1]。

近年来,在治疗肺癌时出现一种全新的局部治疗方式,即射频消融术(RFA),带来非常不错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利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肺癌患者60例,具体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RFA治疗肺癌的患者60例,全部入选对象通过病理学诊断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癌,自愿接受研究,达到射频消融术手术要求。

把全部入选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8-75岁,平均为(58.55±4.86)岁。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1岁,平均为(59.02±4.7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2.1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其开展仔细的宣教,鼓励患者交心,引导其以科学方法发泄内心的情绪,如冥想、分散注意力等;全面介绍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方式和注意问题,掌握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意义、预期疗效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客观了解疾病与治疗措施;举出以往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的案例,使患者更加自信的治疗疾病。

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体会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第二恶性肿瘤[1],目前肝癌手术切除治疗是主要方法。

但大多数肝癌患者,诊断时,局限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多发病灶和肝功能储备,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和其他原因,根治性切除是不可能的,射频热凝术是目前被认为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手术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们把射频集束电极凝固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128例,以下是治疗与护理总结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8例,男100例,女28例,年龄24 ~76岁。

原发性肝癌96例,转移性癌32例。

肝功能Child分级为78例A 级,42例B级,8例C级。

1.5 ~9.5cm肿瘤直径,平均5.6cm,直径5cm≤肿块55例,>5cm 73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PRFA)97例;剖腹术中射频治疗31例,包括在1叶的肝脏肿瘤切除术16例,肿瘤的射频消融的平均直径为3.5cm,7.2cm的肿瘤平均直径3。

102例单频,8例2次,3次1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

1.2 方法射频2000tm射频治疗系统的使用(美国放射治疗公司),3.5cm/15G 的10向LeVeen电极针。

其工作原理是高频交流电流产生高温90 ~100℃,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

可分为2种方法:①射频消融。

治疗只需要局部麻醉,病房的特殊”射频治疗室”。

②IRFA。

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治疗,适用于开放手术的患者。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

历史的详细的了解,提高术前常规检查,肝脏B超和CT复查,以确定肿瘤的部位和大小,是否有多个病变。

肝功能Child 分级评价,低蛋白血症,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2.1.2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患者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

在本组患者中,都存在着紧张,焦虑,恐惧程度不同,担心术后复杂的心理效果,针对上述情况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步骤,基本方法,安全性和必要性,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引入成功例增加患者的信任,在这组患者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2.1.3皮肤和胃肠道准备按常规手术皮肤的制备。

肺癌射频消融术护理

肺癌射频消融术护理
穿刺针道加热消融,以防肿瘤种植。
2020/5/28
适应症
➢ 无手术指征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 ➢ 有微创治疗要求或拒绝手术; ➢ 肺功能差或合并全身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 肿瘤术后复发; ➢ 放、化疗后肿瘤进展; ➢ 手术探查的补救; ➢ 减瘤综合治疗; ➢ 姑息治疗缓解症状。
2020/5/28
2020/5/28
特点
➢ 微创,最大限度地保留靶器官功能; ➢ 并发症少、恢复快、患者易接受; ➢ 疗效确切,可重复治疗; ➢ 适应症广; ➢ 操作简单,定位、温控可靠。
2020/5/28
提高肿瘤局部控作制用率
原位灭活:微创根治肿瘤
➢综合治疗:联合手术、放疗、化 疗…
➢姑息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存 质量
2020/5/28
并发症
RFA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绝大多数并发症较轻,仅个 别需特殊处理。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咳血痰、气胸、血 胸、胸痛等。
2020/5/28
并发症
发热 1、术后2~5天多数出现发热(一般在38°C~39°C), 与术后 病灶炎 症、坏死吸收有关 2、应用抗生素后1周左右可降至正常。
2、术前一天备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宣教,同时详细解答 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使其充满信心地迎接手术,从而充分配合治 疗 。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2020/5/28
RFA中配合及监护
经皮RFA步骤
1、建立静脉通路、吸氧、连接心电监护仪。 2、摆位(仰卧、侧卧、俯卧,两手上举),贴电极片。 3、CT定位,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醉(局部胸膜充分麻醉);
2020/5/28
学习目标 • 1、射频消融术的定义 • 2、射频消融术的适应症 • 3、射频消融术的禁忌症 • 4、了解射频消融术的操作方法 • 5、掌握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患者32例护理体会

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患者32例护理体会
小细 胞癌 3 。 2 1 者共3 处病 灶 , 径2 o 1 . m 例 3  ̄患 J 7 直 .~ 3 7 c ,
3 12 心理 护理 : 症 患者 , 别 是肺 癌 晚期 患 者所 承 .. 癌 特
受 心理 打 击较 大 , 患者 多存 在 不 同程 度 的绝 望 、 焦虑 、 悲 观 等负 性心 理 应激 , 有些 患 者甚 至存 在 轻生 、 抵触 等 过激 行 为 。 些 负性 情绪 往 往影 响 患 者的 治疗 效 果 。 这 因此 , 射 频治 疗前 , 据患 者的 心理状 态采取 积极 的心理 干预措 施 根 十 分必 要 。 向患 者 说 明R A 治疗 原理 , 知其 微 创性 以 F的 告 及治 疗 的有 效性 , 示成 功 的治疗 病 例等 方 式 , 渐 树 立 展 逐
变 化情 况 , 极预 防气 胸 、 积 血胸 、 血 、 咯 皮肤 灼伤 及 血气
2 结果
本 组 3 例 患者 高温 射 频 治疗 全部 获 得成 功 , 2 治疗 后 1 3 月影 像 学复 查 , 4例病 灶缩 小 ,其 中 5 C 发 现 ~ 个 2 例 T
生血 气 胸 , 经胸 腔 闭 式引流 后 , 气胸 消 失 , 治疗 相 关 血 无 严重 并发症 发生 。
3 护 理
3 1 术前 准备 中 的护 理 .
故 射频 治疗 的 护理 措 施 和要 点有 待 探索 。 我院 2 0 年 1 07
月一 0 0 1 采用 射频 消 融术 治 疗 3 例 晚期 肺 癌患 者 , 21年 月 2 现 将其 临 床护 理 资料 作 一总 结 回顾 , 以供借 鉴 。
3 1 1 完 善术 前检 查和 充 分的 术前 准 备: 并肺 部感 染 .. 合 的患 者 积极 采取 有 效的 抗感 染 治疗 措施 , 制 炎症 发展 , 控

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射频消融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集束电极将大功率射频脉冲能量传到肿瘤组织内,使局部温度快速升高到45℃以上,引起细胞变性、凝固、坏死,杀灭肿瘤细胞。

我科自2010年3月-2014年10月开展了26例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4年10月对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68岁;其中腺癌10例,鳞癌16例;左肺病变17例,右肺病变9例;原发支气管肺癌21例,转移癌5例;临床分期为Ⅲb期18例,Ⅳ期8例。

采用肺部CT测量得出肿瘤直径为2~10cm。

26例均采用常规化疗治疗,其中15例部分区域加用放射性碘125粒子精确内放疗。

术后及时进行肺部平扫,观察患者有无血气胸或血肿等术后并发症出现,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痛、咯血、发热等症状。

术后出现发热14例,咯血7例,胸痛6例,气胸5例,皮肤轻微灼热痛2例,均予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

护理术前护理:①术前准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评估其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情况,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

协助医生完善肺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评估手术风险。

在手术开始之前30min,给予哌替啶50mg和吗啡10mg,肌内注射。

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知识的缺乏以及对手术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等,往往会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应该做好术前解释工作,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操作的整个流程,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指导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呼吸、咳嗽、体位的配合。

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戒烟酒,术前空腹6h以上。

保持良好的睡眠。

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根据其穿刺点的位置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予氧气吸入(2L/min)及心电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告知医生,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中还要警惕患者是否突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了胸膜反应[1],应及时地处理,以防止患者休克。

CT 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总结

CT 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总结

CT 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总结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后有效护理的意义。

方法选择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癌患者45例,对其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意义进行分析。

结果接受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不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组未发生与消融治疗相关的死亡,其中气胸1例(2.3%),经胸腔闭式引流1w后痊愈,肝功能异常者保肝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发热、疼痛者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6个月生存率95.5%。

结论充分有效的术前准备、针对性强的观察和密切的术后护理,对提高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

标签:肝癌;射频消融术;护理在我国,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手术切除虽然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受到肿瘤的位置、大小、患者的自身体质等因素的限制,适合手术切除的仅占20%左右。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微创技术,在治疗肝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它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症多,对大多数肝癌病灶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1]。

我们针对我科2011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的45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发现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于2011年4月~2013年2月接受RF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45例,其中男40例,女5例,年龄36~56岁,平均年龄52.3岁。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等综合分析,符合肝癌诊断标准;肝功能均为Child A-B级;所有患者经CT或核磁证实并综合评估,确认为射频消融术适应症。

1.2 方法根据病灶位置,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在CT引导下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经体表精确定位,选择距离肿瘤较近且适宜进针的部位,确定穿刺方向、角度及进针深度后,CT引导性进行穿刺,确认穿刺针进入肿瘤中心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41 . 医患 沟通 : I C是 指经 外 周 静脉 穿 刺 置人 中心静 脉 导 管 。利 检 查 明确 通畅 。 PC 用 PC IC可 以将 药物 直接 输 注在 血 流 速度 快 、血 流量 大 的 中心静 5 结 论
总之 ,IC是 一 种安 全 有 效 的输 液方 法 , 时减 轻 了 由于静 PC 同 值 并 要 血 管损 害 , 减轻 因反 复静 脉 穿 刺 给 患 者 带来 的痛 苦 , 组 患 者均 脉 输 液的 疼痛 刺激 , 得关 注 和研 究 , 积极 应用 于 临床 。 充分 本 有 长期输 液需 求 , 中 , 瘤 患者 2 例 , 梗死 患 者 1 例 。慢性 认 识 到 PC 其 肿 1 脑 9 IC作 为一 种 先进 的输 液通 道 ,成 功 穿刺 和安全 留 置同 I C定 位 技 术 的 提 高 和 护 理 经 验 的不 断 积 累 , 阻塞 性肺 心病 2 例 , 血 压心 脏 病 患者 2 6 高 2例 。做 好 患者 的心理 样 重 要 。 随着 PC
导 致拔 管 的 占非 计 划拔 管 的 31%,本 组 观察 堵管 发 生 6例 , .l 给 予 高压 冲管及 溶 栓 后 4例 继续 使 用 , 例 拔 管 。要 减少 此并 发 症 2 应 对 患者 进 行 避 免 上腔 静 脉 压 力增 高 知 识 教育 ,如避 免用 力 咳 嗽、 排便及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同时对该类患者尽可能避免使 用 PC I C导 管作 慢速 微 泵静 脉推 注 。 力 咳嗽 、 便后 护 士应进 行 用 排
21 0 1年 9月
先 要对 患者 进行 健康 教 育 ,使 患者 对 PC I C置 管 的注 意事 项有 全 面 的认 识 ,告 知病 人 注 意在 睡 眠 中切勿 压 迫 进行 置 管 的血 管 , 不 在 穿刺 侧手 臂扎 止血 带 或用 血 压带 测 量血 压 。在 注 入 药物 时 , 要 结 合药 物 的特 性 和 浓度 , 对滴 速 合 理 调 节 , 用 适 合 药物 输 注 的 采 滴 速 , 不 同 渗 透压 的液 体 采 取 间歇 输 入 , 输 乳 剂 , 输 非 乳 对 先 再 剂 , 入蛋 白 、 浆 、 碱 药物 、 营 养 物质 等 或 采 血 后 立 即进 行 输 血 酸 高 冲管 , 一次测 中心静 脉压 的 时 间也要 注 意 把握 , 宜 过长 。 不 封管 技 术 对于 预防 导管 堵塞 也 有重 要 意 义 , 床 目前 多 采用 脉 冲 式 S S 临 A

113例肺癌患者射频热疗的护理体会

113例肺癌患者射频热疗的护理体会

113例肺癌患者射频热疗的护理体会标签:肺癌;射频热疗;护理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

肿瘤射频热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又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1 ]。

热疗能杀死肿瘤细胞,而正常细胞不受影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命,而且与放疗、化疗产生互补作用,增加病人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同时又减轻放疗和化疗所产生的副反应,如骨髓抑制、脱发[2 ]、放射性肺炎等。

我科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113例肺癌病人,放疗或化疗的同时选择性地联合射频热疗。

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3例放疗或化疗联合射频热疗肺癌病人中,男108例,女5例;年龄45岁~71岁;平均56.8岁。

本组113例均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化疗联合热疗45例,放疗联合热疗61例,放疗后单纯热疗7例。

1.2 热疗方法采用HY-7000肿瘤射频热疗机,以病灶为中心行热疗,上下电极区域性加温,一路体表温度传感器,放于热疗区域稍突出部位,功率400~1000W,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40℃~44℃,每次60min,在放、化疗后30min 内进行射频热疗,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

治疗次数依据患者耐受程度及经济能力而定。

2 护理2.1 热疗前护理肿瘤热疗作为一个新兴治疗技术,它还远不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常用肿瘤治疗方法为患者所熟知[3],护理人员应在热疗前向病人说明热疗的治疗原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热疗前一日开始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的食物,提倡高蛋白、高维生素,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为病人准备2套宽大的棉质病号服,以便治疗中更换,准备淡糖盐水或汤以补充水分。

2.2 热疗中护理告知患者治疗时间较长,不得将金属物品如钥匙、首饰、手机等带入治疗区域内,嘱其排空大、小便。

讲解热疗过程中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我们要根据其承受能力调整温度,选择直径为25cm的上极板,,体位尽可能舒适,温度传感线放置尽量避开放射治疗皮肤区域,胸背部衣物要平坦,水袋要紧贴患者胸部且不要留有空隙,让患者深呼吸试探极板是否压太紧。

肿瘤多极射频消融术50例护理体会

肿瘤多极射频消融术50例护理体会

肿瘤多极射频消融术50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0月第12卷第10期JOURNALOFQILUNURSINGOct.2006V o1.12No.10B肿瘤多极射频消融术5O例护理体会曾红永谢凤珍李淑芬(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321)摘要目的:探讨50例多极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cT引导下定位,对50例肿瘤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加强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2例出现少量气胸,经对症处理,自行吸收后痊愈.余均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术适应证广,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关键词射频消融术;恶性肿瘤;护理Experienceofnursingcareof50casesinthetherapyofmalignanttumorwithmultipolarradiof requencyabla-tion.ZengHong—yong.XieFeng—zhen,LiShu—fen(ShilongPeopleHospitalofDongguan,DongguanGuangdong52332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methodofpreoperative,in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car einmuhipolarradiofre—queneyablation,Methods:CTguidedwasadoptedinthefixedposition,andappliedthemuhip olarradiofrequencyablationto50cases,tostrengthenthepreoperative,in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care.Results:twoca sessufferedalittleamountspiritchestandrecoveredI)yabsorptionitselfafterthetreatment,Nocomplicationsoccurredi ntheothers.Conclusion:Theindicationofradiofrequencyablationiswide,withlesspainandfewcomplications,shorthospitalizeddaysandthelowerex—penses,andstrengtheningperloperativenursingisthekeytoincreasethesuccessrateofoperat ion.KeywordsRadiofrequencyablation;Malignanttumor;Nursing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7256(2006)10—1977—02 我院自2003年1月起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5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成果.现将其术前,术巾和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6例,女14例,44—89岁,平均665岁;原发性肝癌25例,肺肿瘤20例,肾肿瘤4例,盆腔肿瘤1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1.2手术方法采用单排螺旋CT机,WE一7568多极射频肿瘤消融仪,多极集束针,体外电极及其导线;CT引导下定位.根据CT影像选择肿瘤最佳穿刺路径,测量从体表入针的深度和角度,在体表标记穿刺点,局麻后插人多极集束针(体内电极),再行CT扫描,以确定多极集束针是否在靶日标位置,根据病灶大小释放集束针子针,连接体外电极和导线,接通电源,开始消融治疗,消融时问为10~15min,维持治疗局部温度在有效治疗温度以上(>50℃).治疗结束时,回收集束针子针,并对治疗通道进行10s的电凝止血.术后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_J】【l压包扎.2结果50例射频消融术患者,2例患者出现少量气胸,经对症处理自行吸收后痊愈,余未有其它并发症发生.3护理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认识不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和焦虑,害怕疼痛,担心治疗效果.应加强术前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是微创手术,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讲解手术的治疗目的, 手术方法,主要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术后疗效和成功的例予, 以消除其疑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3.1.2术前准备'配合医生做好包括心电图,胸片,B超,CT扫描,血常规,出凝血时问测定及肝肾功能检查等.术前ld行普鲁卡因试验,观察皮肤有无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术前穿刺点部位皮肤常规备皮,术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非那根等.术前30min肌内注射鲁米那钠0.1g或安定10mg,协助患者更衣,备好氧气及抢救药品,肺肿瘤患者还要备好胸腔闭式引流器械.3.2术中护理治疗时患者平卧于CT床上,护理人员检查心电监护仪及射频消融仪等仪器导线连接是否正确,将患者与射频仪的两地线板连接好,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备好急救药物,如西地兰,肾上腺素, 呼吸兴奋剂,硝酸甘油等J.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每次治疗时间及次数,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主诉,肺部肿瘤治疗时要注意呼吸情况,腹部肿瘤治疗时要注意患者的腹部症状, 靠近大血管的肿瘤要密切注意血压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减轻损害.射频消融治疗属于热疗,患者在治疗时会大量出汗,所以治疗过程中要不断给患者降温,主要采用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120—150滴/min.3.3术后护理①术毕患者回房后绝对卧床休息24h,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1次/h至平稳.②密切观察穿刺点部位有无红肿,敷料有无渗液,渗血.③给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患者口唇有无发绀及胸痛,如形成气胸,及早发现,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④术后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止血药物防止出血.⑤向患者解释术后穿刺点局部可有硬结形成,3~6个月可完全消退.⑥如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应及时向患者解释,解除患者焦虑不安情绪,当体温高于38.5℃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枕,酒精擦浴等,鼓励患者多饮水.⑦患者卧床休息期问,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注意口腔清洁,出汗多时,应及时给患者更换衣服,床单,被单等,保持皮肤清洁舒适,避免受凉.⑧术后健康指导.加强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坚持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多摄入营养丰富,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腌制,刺激性及霉变食物,禁酒,吸烟者劝其戒烟.⑨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改变对肿瘤的错误观念和思维方式,鼓1977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l0月第l2卷第l0期JOURNALOFQILUNURSINGOct.2006V o1.12NO.10B励患者术后坚持治疗,用成功病例激励患者与疾病做斗争,激发患者对生活的渴望和责任感.4讨论射频消融术是在微波作用下分子产生高频振荡,从而在组织细胞局部产生高热,根据报同的功率设置最高温度达9o一100~C.多用于实体瘤治疗,属热疗技术,具有定位准确,疗效确切的优点,直接杀灭肿瘤组织,既可对小病灶行根治治疗,也是一种微创的减瘤治疗手段.主要用于肝,肺,肾,盆腔的实体肿瘤的治疗,包括单个小病灶,双肺或肝脏多发病灶,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极少有严重并发症,损伤小,恢复快,患者术后ld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临床治疗结果表明,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3—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大大改善了肿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术后经验交流?极少有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护士必须在治疗前详细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患者的全身情况,了解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及常见并发症等,良好的护理质量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1]林丽芳.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5,ll(8B):1085.[2]夏金枝,王戎.射频消融治疗分支性室速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ll(9B):1327.[3]殷彩玲,熊丽艳,刘桂莲,等.心理干预在几童射频消融术围术期的应用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B):309.收稿日期:2006—05—21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护理体会苗凤珍蔡新萌任晓凤(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2002年6月一2003年6月,我院对20例(22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20例22髋,男l7例,女3例,2l~49岁.其中药物性股骨头坏死ll例l3髋,外伤性股骨头坏死9例9髋;FieatI 期8例9髋,Ⅱ期9例l0髋,Ⅲ期3例3髋.术前所有髋部疼痛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或明显缓解,均未长期服用止痛药.2护理2.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多年轻,病程长,缺乏手术有关知识,对治疗效果存有疑虑,积极要求手术的同时,又惧怕手术. 应主动与患者交谈,介绍医疗,护理水平,请已做过手术的患者介绍经验,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积极的配合治疗.2.2用药护理术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物,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变化及伤口渗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若伤口渗血湿透敷料,认真观察渗血范围,及时更换敷料,加压包扎.保持负压吸引管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 准确记录引流量.本组l例术日夜班护士发现引流出血性液体约400m1,脉率增快,血压80/50mmHg,立即通知医师,经适量输血,补液后平稳度过了手术期.2.3预防感染患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需长时间服用激素,易引起感染及股骨头坏死.本组20例中有11例为服用激素引起.因此应详细了解患者激素服用史,服用剂量和停药时间,协助患者术前1d洗澡,骨科术前常规备皮,碘伏消毒,无菌巾包扎,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严密观察体温,脉搏, 血压,切13渗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处理.2.4体位与饮食护理术后取平卧位,铺智能垫,患肢抬高3O.,有利于血液循环及减轻肿胀.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每周更换2次被褥,保持皮肤清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取舒适卧位. 1978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食瘦肉,蛋,鱼,奶,新鲜蔬菜等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超过2L/d,预防便秘及泌尿系结石, 本组无此现象发生.2.5功能锻炼术前向患者讲解股骨头坏死病程较长,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存在不同程度地挛缩,患者回病房后,保持患肢于中立位,行持续有效患髋皮牵引,缓解髋关节头,臼压力.术后5d开始行足屈伸动作,活动足趾,以防足趾挛缩.术后2周若体温正常切口无渗血,肿胀渐消退,即协助患者行屈髋功能练习,3次/d,3~5rain/次,使髋关节尽快恢复到屈伸活动范围>90.程度.术后3周去除牵引,活动幅度逐渐增加,协助患者双手抓牢稳固的器具练习行走.3个月后可部分负重,6个月完全负重,以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3讨论股骨头缺血坏死在临床上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均未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吻合血管的腓骨游离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防止和改善股骨头塌陷,其原理在于:①股骨头髓芯减压,可中断股骨头内高压和缺血的恶性循环.②手术中去除了股骨头内坏死骨质,从而消除了阻碍股骨头内再血管化的因素,还减少了股骨头自我修复的发生,避免股骨头塌陷.③植入了带血管蒂的皮质骨,在受骨区内不易被吸收,能较长时问地起到支撑软骨下骨面的作用.植入带血运腓骨为股骨头提供了新的供血系统,增加了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新生毛细血管比原来节囊的血供系统增生活跃,有利于股骨头的爬行替代.④植入部分新鲜松骨质,在股骨头内形成骨化中心,能起到骨诱导作用,刺激成骨细胞的生长.术中采用股骨颈部开槽,股骨大粗隆钻孔,彻底清除坏死骨.植入腓骨同时在坏死区植入松质骨以填塞坏死区.本组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收稿日期:2006—07—10。

射频融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射频融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射频融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对策。

方法2011 年1 月~2011 年6 月对12 例肺癌者在CT 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

结论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是不能行手术切除患者较为有交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症广症,术中及榳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射频消融肺癌护理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肺癌的最佳手段,但由于肺癌是期最佳手段,但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一旦发现往往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最佳时期。

目前认为射频消融(Rad 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不能行物术切除患者较为有交的治疗方法。

RFA 是利用电极发出射频波使其周围组织内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震荡,与相邻分子相撞击和摩擦,将射频能转化为热能,将肿瘤区加热至有交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内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1],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广等特点[2]。

其原理是以CT 为引导,将直径2mm 的射频电极针经皮肺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并呈星状展开数根小电极“锁定”肿瘤,通过发射交变电流,使肿瘤组织中离子产生振荡发热,从而达到彻底灭活肿瘤的目的。

2010 年度1 月~2011年6 月我科在TC 引导下行多极针射频消融术12 例,取得满意效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工作相当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 例患者,年龄31~75 岁,平均48 岁,其中男性9 例,肿瘤直径≤30mm7 例,直径30-50mm2 例,直径≥70mm1 例,均行射频消融术后4~6d 出院,本组12 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未发生严重并症。

1.2 仪器设备RITA1500X 型射频消融系统 (产地:美国)射频消融针的型号为10G 和15G star-bust,规格为Φ(3-5)×10cm,顶端有7 根电极配有热敏电偶,可监测温度。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体会摘要:通过17例射频消融术(rfca)无1例并发症的成功护理实践。

从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分别对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穿刺部位出血情况和足背动脉的搏动等进行观察、分析和临床处理,探讨rfca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射频消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29-01射频消融(rfca)是通过消融导管,利用交流射频能量,通过一定温度导致心肌局部出现凝固性坏死,从而打断折返环达到消除异常心律的目的。

该手术主要用于反复发作性阵发性室上速、旁道合并房颤或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疗及不愿长期药疗的患者。

现将我科自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开展的17例rfca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14-65岁之间。

在1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1例,术中用肝素抗凝6例,以上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1.2 方法。

局麻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放置冠状窦电极,穿刺右股静脉放置希氏束和右心室电极,确定心动过速类型,标测靶点位置,放电消融。

射频电能(20-55)w,持续放电时间(30-120)s,消融成功后观察20min,若不再诱发心动过速,拔除电极导管,压迫包扎穿刺点。

2 护理体会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完成相关检查。

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肝炎、梅毒、艾滋等传染病血清学检查。

描记术前心电图。

2.1.2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消融术缺乏了解而恐惧。

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予以说明,了解患者的身高、体重,使术中医生决定用药剂量,对精神过度紧张者,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告知患者操作中一旦有不适,立即报告医生,并使患者放松情绪,积极配合手术。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2010年第31卷第13期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谈丽萍董人平顾迪邢志花【摘要】目的探讨多极射频系统治疗晚期肺癌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行射频消融术的肺癌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有计划的术中护理监护及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及对症治疗.结果1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均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短.结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的护理及术后出院康复指导与护理,对促进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关键词】肺癌射频消融围手术期护理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早中期肺癌首选手术切除,但大部分首次确诊的肺癌患者已到晚期,失去根治性切除机会;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因为高龄,并发症等原因而不能耐受创伤大的开胸手术.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具有手术耐受良好,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自2007年开展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实体肿瘤,本文对所治疗的12例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进行总结.1材料与方法1.1仪器设备美国(RITA)公司生产的射频消融肿瘤治疗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邮编213003收稿日期2O1O—O5—18系统(1500型)及其配套的多极射频针.1.2一般资料2007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接受RFA治疗的肺癌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54~83岁,中位年龄64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肺癌,其中鳞癌4 例,腺癌6例,小细胞肺癌2例.所有患者均为周围型,CT分期I,II期3例(因为年龄大或者合并其他疾病未行手术切除),IV期9例(其中脑转移3例,颅内病灶经放疗控制良好; 骨转移6例).初治患者4例,既往接受抗肿瘤治疗8例.1.3手术方法于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根据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选择合适的射频治疗仪及射频消融针,CT扫描并确定穿刺点和进针方向,深度.进针路径以避开主要器官和大,中血管为原则.于常规局部麻醉下在皮肤穿刺点做一长约2mm的小切口,在CT定位下将单极消融电极经皮和脱垂的可能性下降.有学者认为脐带绕颈是胎儿在母体内适应性自我调节的结果,脐带过长,绕颈周数越多.临床上绕颈1~2周者多见,3周以上者少见.3.2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在妊娠期脐带绕颈多松弛,绝大多数不影响脐带血液循环,并不危及胎儿.脐带绕颈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在产程进展中胎头下降,缠绕的脐带越拉越紧,脐血管受压,导致脐动脉血流受阻或胎儿颈静脉受压, 使胎儿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胎,死产或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呈正比.3.3脐带绕颈的处理凡B超诊断脐带绕颈者均应密切注意胎儿宫内情况,应嘱孕妇做好胎动计数,由于脐带绕颈的胎儿在妊娠期极少发生危险,故诊断虽已确定,亦不必急于结束分娩.临产后在胎心监护下密切观察产程及先露下降情况.临床观察发现脐带绕颈1周的孕妇与无脐带绕颈的孕妇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脐带绕颈2~3周的孕妇在待产过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脐带绕颈组,所以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2周以上者,应在严密胎心监护下试产,若在第一产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或产程进展缓慢,滞产时应选择剖宫产.若在第二产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则应根据胎先露的高低,产力,头盆情况,若短期内不能从阴道分娩,应采用剖宫产,剖宫产时向上托取胎头,避免脐带进一步拉紧致胎儿缺氧,虽然术前胎儿已有窘迫,若能立即手术取出胎儿,其缺氧时间缩短, 可无新生儿窒息发生.但如果缺氧时间过长,胎儿储备消耗过多,则会引起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若先露低,产力好,无头盆不称,短期内可自然分娩的,应行阴道助产或加腹压尽快让胎儿娩出,分娩过程中当胎头娩出后,如绕颈的脐带过紧应用两把止血钳钳夹脐带,剪断,迅速娩出胎儿,纠正缺氧.脐带绕颈的产妇在阴道试产中需密切观察羊水性状,产程进入活跃期可行人工破膜直接观察羊水状况,若羊水Ⅲ度混浊应尽快结束分娩,以减少新生儿窒息.若羊水为I度和Ⅱ度混浊时,必须在胎心监护下观察产程,若出现胎儿窘迫,亦应尽快结束分娩.胎儿脐带绕颈是当前产科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之一.脐带绕颈增加了临产后高危因素,如羊水Ⅲ度混浊,胎心监护异常等;产前诊断脐带绕颈孕妇,特别是脐带绕颈2~3周的孕妇,临产前产科医师常规向孕妇及其家属交代脐带绕颈可能对胎儿造成的危害,孕妇及家属对阴道分娩顾虑加大,有的要求选择剖宫产分娩,这样造成脐带绕颈的剖宫产率增加.无论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均应以提高围产期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为主要目的,如无其他高危因素,头位妊娠的孕妇合并脐带绕颈,我们应鼓励其先行阴道试产,加强产程监护, 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参考文献[1]乐杰,谢幸.妇产科学[M3.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6[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97[3]蔡兰娣.1016例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J].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13(10):74—75[43李馥香,赵琰.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0,16(5):242穿刺至肿瘤组织,并明确消融电极的头部位置是否恰当,或根据病灶的大小将多极消融针子针打开至合适直径,在消融治疗结束取出消融针前行针道电凝.RFA治疗的时间根据肿瘤的大小决定,3cm以下的肿瘤行一次消融15min,3cm的肿瘤行多点叠加消融,确保肿瘤彻底坏死.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射频新近发展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由于患者对消融治疗认识不足,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术前向患者进行射频消融相关知识宣教,并予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射频消融是微创手术,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讲解手术的治疗目的,手术方法,主要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术后疗效和成功的例子,以消除其疑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2.1.2术前准备详细了解病史,测量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完成三大常规,肝肾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治疗前训练患者的呼吸幅度,训练患者掌握正确,有效的呼吸运动及卧位咳嗽,排痰方法,有利于术中医生的穿刺以及术后坏死物排出.局麻患者术前常规饮食,不宜过饱,排空大小便,更换病员服.全麻患者术前禁食10h.穿刺点部位皮肤常规备皮.术前30min肌内注射安定10nag,备好氧气,抢救药品以及胸腔闭式引流器械.2.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按手术体位平卧于CT床上,检查心电监护仪及射频消融仪等仪器导线连接是否正确,射频仪的负极板是否连接妥当,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备好急救药物,如西地兰,肾上腺素,呼吸兴奋剂,硝酸甘油等详细记录每次治疗时间及次数,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主诉.射频消融治疗属于热疗,患者在治疗时会大量出汗,所以治疗过程中要不断给患者降温补液,主要采用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120~150滴/min,并及时给患者擦汗.2.3术后护理术后常规护理:1)嘱患者平卧6h,遵医嘱常规抗感染及止血治疗.2)给予患者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情况,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咳嗽等症状的出现,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师汇报.3)密切观察穿刺点部位有无红肿,敷料有无渗液,渗血4)指导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尽早下床做轻微活动,促进其血液循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5)做好患者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6)心理护理:向医生了解手术情况后,适当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并初步解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2.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策略2.4.1发热术后4h至24h开始出现发热,12例患者均为38℃以上的发热,其中2例39.5℃以上,高热时与酒精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温,必要时予消炎痛栓50nag肛门给药可降温.术后5~7d温度降至正常.2.4.2胸痛本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遵医嘱根据疼痛的程度给予相应的止痛药,治疗气胸,胸膜反应等导致疼痛的原因,疼痛多能缓解,多数患者疼痛症状10d其中1 JournalofQiqiharMedicalCollege,2010,V o1.3t,No.13例女患者疼痛持续达2Od.胸痛的原因可能为:1)手术本身的热损伤;2)胸膜反应,胸腔积液;3)气胸;4)肋间神经损伤. 2.4.3气胸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判断是否可能发生气胸,及时向医生汇报采取相应措施.本组中3例出现气胸,均为少量气胸,遵医嘱予吸氧,并指导卧床休息后气胸自行吸收.2.4.4咳血本组中4例出现咳血,1例为满口鲜血,4例为痰中带血.满口鲜血时,注意体位引流,消除患者恐慌,鼓励患者将血咳出,防止窒息.遵照医嘱给予止血药物,都能有效止血.3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术后住院天数4~15d,平均住院6d.术后3个月复查CT,结果显示目标病灶完全消融者8例,部分消融者4例.随访6~2O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4讨论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是治疗实体瘤的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的治疗,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应用于肺癌的治疗逐渐增多_2]. RFA治疗肺癌并发症主要有疼痛,出血,气胸.所有RFA治疗的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疼痛程度选用相应的止痛药能缓解.有文献报道肺RFA出血的发生率为5.9n],主要表现为咳血,本组患者中4例出现咳血,对患者予心理护理,缓解紧张情绪,应用一定的止血药物,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后果.RFA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出现发热症状, 体温常高于38℃,患者体温升高与肿瘤坏死吸收相关,我们建议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辅以退热药.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气胸的发生率约为2O[5本组病例发生气胸3例,为少量气胸,无特殊治疗.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疗效确切少有严重并发症,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护士必须在治疗前详细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患者的全身情况,了解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及常见并发症等,良好的护理质量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E13LoHW,TsaiYJ,ChenPH,et.a1.Radi0frequencyablationfor treatment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withcirrh0si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3,50:645—650[23HerreraLJ,FernandoHC,PerryY,eta1.Radi0frequencyabla—tionofpulmonarymalignanttumorsinnonsurgicalcandidates [J].JThoracCardiovascSurg,2003,125:929—937[33DupuyDE,ZagoriaRJ,AkerleyW,eta1.Percutaneousradiofre—quencyablationofmalignanciesinthelung[J].AJRAmJRo—entgenol,2000,174:57--59E43SteinkeK,KingJ,GlennD,eta1.Pulmonaryhemorrhageduring percutaneousradiofrequencyablation:amorefrequentcomplica—tionthanassumed[J].InteractCardiovascThoracSurg,2003,2: 462——465[53aughnc,MychaskiwG,PS.Massivehemorrhageduringradio—frequencyablationofapulmonaryneoplasm[J].V.1Anesth Analg,2002.PP.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融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11-05T11:03:44.513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虹罗伟玲陆小平
[导读] 穿刺点护理患者穿刺点术毕予无菌纱布覆盖,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

本组患者均无穿刺点渗血。

陈虹罗伟玲陆小平
(广西南宁市解放军第三0 三医院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对策。

方法2011 年1 月~2011 年6 月对12 例肺癌者在CT 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

结论在CT 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是不能行手术切除患者较为有交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症广症,术中及榳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射频消融肺癌护理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肺癌的最佳手段,但由于肺癌是期最佳手段,但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一旦发现往往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最佳时期。

目前认为射频消融(Rad 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不能行物术切除患者较为有交的治疗方法。

RFA 是利用电极发出射频波使其周围组织内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震荡,与相邻分子相撞击和摩擦,将射频能转化为热能,将肿瘤区加热至有交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内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1],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广等特点[2]。

其原理是以CT 为引导,将直径2mm 的射频电极针经皮肺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并呈星状展开数根小电极“锁定”肿瘤,通过发射交变电流,使肿瘤组织中离子产生振荡发热,从而达到彻底灭活肿瘤的目的。

2010 年度1 月~2011 年6 月我科在TC 引导下行多极针射频消融术12 例,取得满意效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工作相当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 例患者,年龄31~75 岁,平均48 岁,其中男性9 例,肿瘤直径≤30mm7 例,直径30-50mm2 例,直径≥70mm1 例,均行射频消融术后4~6d 出院,本组12 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未发生严重并症。

1.2 仪器设备
RITA1500X 型射频消融系统 (产地:美国)射频消融针的型号为10G 和15G star-bust,规格为Φ(3-5)×10cm,顶端有7 根电极配有热敏电偶,可监测温度。

1.3 方法
患者取得仰卧位,在CT 引导下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并选择穿刺点及进针方向,用碘伏消毒皮肤,铺洞巾,局部麻醉,经皮穿刺入瘤体,电极展开呈伞形,靶温度达80~90℃,时间10~27min,平均20min。

消融结束后行针道消融,防止肿瘤沿针道转移。

术中根据温度和阻抗情况,必要时在消融针侧孔注入少量生理盐水,降低温度,减少碳化和增强热效应。

2. 结果
RFA 后一周复查示,肿瘤体积缩小、凝固坏死或液化,病人精神状况好转,生活质量改善,术后住院平均6d.
2.1 术前护理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评估肺功能,凝血功能,了解血压情况,分析患者CT 资料。

对有肺部感染、咳嗽频繁、痰多、喘息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搞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待感染控制、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再行射频消融。

双大腿内侧备皮。

做好心理护理及告知患者术中配合医生呼吸及吸气的重要性及方法,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2.2 术中护理
2.2.1 仪器、器械准备术前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器械是否齐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备好肺复苏设备,以备备用。

2.2.2 病人准备决定患者体位及穿刺点,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将电极片贴于患者双大腿内侧,平整固定好。

2.2.3 术中监护
2.2.
3.1 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所有患者术中均予以电监护仪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情况。

本组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1 例,给予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后症状消失。

2.2.
3.2 体温监测及皮肤护理:射频消融通过局部高温杀死癌细胞,体外实验证实射频消融适用的针尖温度可达90℃。

体温升高可引起机体的生理改变;也可以引起人体代谢率升高、氧耗升高,心肺负荷增加,出现呼吸心率加快,所以术中体温监测和有效降温很重要。

治疗时,大腿贴电极片处皮肤容易烫伤,因此,电极片一定要平整,治疗时间超过1h,应在皮肤电极上加冰袋,防止温度过高烫伤皮肤。

同时在两条腿之间用棉物隔离,并且避免并拢,防止导电。

本组所有患者术中体温均保持在37.5℃以下。

2.2.
3.3 并发症的观察:密切观察有无“胸膜反应”,如患者有突感头晕、民悸、出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提示“胸膜反应”
[3]。

如出现此反应应暂停操作,使患者平卧,密切观察血压,防止休克,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待患者平稳后再继续操作。

12 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胸膜反应”。

2.3 术后护理
2.3.1 术后一般护理
2.3.1.1 术后监护患者回病房后,手术护士与接抮护士进行交接,接诊护士要详细了解术中情况,给予患者吸氧,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做术后宣教,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告诉病人,减轻病人的顾虑;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每小时记录1 次,并详细记录病情。

本组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2.3.1.2 穿刺点护理患者穿刺点术毕予无菌纱布覆盖,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

本组患者均无穿刺点渗血。

2.3.1.3 严密观察胸部情况频消治疗肺癌后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及血气胸,注意观察穿刺点渗液,呼吸次数、频率,有无呼吸困难,有无皮下气肿[4]。

2.3.2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3.2.1 疼痛原因是治疗后肿瘤组织凝固坏死,肺组织炎性水肿所致,护理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及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安情
绪,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本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隐痛现象,可耐受,术后4d 内完全消失。

2.3.2.2 发热原因为消融坏死肿瘤导致的吸收热,以及热辐射引起肿瘤周围组织出现火性反应,一般3~7d 会自动消失[5]。

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对体温超过 38.2℃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温水擦浴及大血管处敷冰块等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补液治疗,并注意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如体温持续超过39℃或39℃以上不退者,要注意有无感染征像。

本组1 例患者术后第1 天开始发热,最高可达39℃,经使用抗生素、补液等治疗5d 后体温降至正常。

2.3.2.3 咳嗽、咳痰、咳血的护理:护士要严格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及咳血情况。

一般术后1~3d 可咳出少量粉红黏液性痰,大多数为术中穿刺引起的肺损伤或液化的坏死肺组织。

满意口鲜血时,给予体位引流,消除恐慌,鼓励患者将血咳出,以防窒息。

4 讨论
射频消融(Rad 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治疗实体的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的治疗,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7],对肺癌治疗也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能使大部分肿瘤灶坏死,明显地缓解肿瘤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疼痛,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文献报道RFA 出血的发生率为5.9%[8]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气胸的发生率约为20%[9]。

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

参考文献
[1]周伟生,陈慕豪。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J)。

医学影像杂志,2006,16(2):199-201
[2]孙景云,张霞,王晶,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术治疗肝癌的观察与护理32 例32 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7-18
[3]于秀,谢阳桂,马利林,等.B.超引导下冷循环射频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1):77-78.
[4]宋岩.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10, 10(2):67-68。

[5]赵健,王远东,吴一龙,等.射频毁损治疗肺转移瘤的治疗肺移瘤的疗效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20):1147
[6]张维均,姜腾勇.心导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85.
[7]Lo HW,Tsai YJ,Chen PH ,e t 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reatn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cirrhosis (J).Hepatogastroentenology,2003,50:645-650.
[8]Steinke K,King J,Glenn D,et al.Pulmonary hemorrhage during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a more frequent complication than assumed (J).lnteract Cardiovasc Thouac S urg,2003,2:462-465.
[9]Arghn C,M ychaskiw G,P S.Massive hemorrhage dur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lf a pulmonary neoplasm(J)nesth A nalg,2002.pp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