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手把手教你学CT第四章颈部

合集下载

头颈部CTA学习讲座ppt课件

头颈部CTA学习讲座ppt课件
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不难鉴别。
65
动脉瘤
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 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有无瘤颈等; 瘤体与邻近血管分支的关系; 以上特点对动脉瘤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66
【病史摘要】男,65岁,有高血压家族史,右眼无力,左手活动不灵。
【CTA表现】重组图像示右侧眼动脉较对侧明显增粗,局部呈瘤样扩张。 67
左侧大脑后动脉局限性囊样扩张。 75
76




• 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后 77
虚拟内窥镜
78
动脉瘤的动态观察:
79
动脉瘤CT诊断注意事项
颅底动脉环分支较多,且大多分支血管与主干血 管呈直角走行,此处血管内压力较大,是动脉瘤 的好发部位;
受颅底骨性结构的影响,颅底动脉显示受限,故 结合去骨图像,可更好的诊断动脉瘤。
89
• 【病史摘要】男,37岁,外伤后颅面部多发骨折,右眼球轻度外突;双 眼杂音。
• 【MSCT表现】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双侧眼上静脉及面静脉扩张;右侧
大脑半球内可见异常扩张的静脉。
90
• 【病史摘要】女,57岁,3月前有头面部外伤史;左眼充血,轻度外突。 • 【MSCT表现】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双侧眼上静脉及面静脉扩张
47
【病史摘要】女,60岁。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头晕1年余。 【MSCTA表现】左侧椎动脉较对侧纤细,中段见混合斑块及狭窄。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头颈部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头颈部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头颈部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头颈部颅脑CT扫描技术

一、适应证颅脑急性出血、梗死、外伤、畸形、积水、肿瘤、炎症以及脑实质变性和脑萎缩等疾病。二、

检查技术1.常规平扫:(1)体位:取仰卧位,头部置于检查床头架内,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正中定位线重合,使头部位于扫描野的中心,听眦线垂直于检查床。常规以听眦线或听眶上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颅顶。(2)参数:管电压100~120 kV,有效管电流200~250 mAs,根据机型选择不同探测器组合(16×1.500 mm、32×1.200 mm,64×0.625 mm、128×0.600mm、320×0.500 mm等),一般行逐层扫描,层厚5~6 mm,层间距5~6 mm。2.增强扫描:(1)常规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与常规平扫相同。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团注对比剂,流率为1.5~2.0 ml/s (观察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病变时,流率可达3.0~4.0 ml/s),用量为50~

70ml。根据病变的性质设置头部增强的延迟扫描时间,血管性病变延迟25 s,感染、囊肿延迟3~5 min,转移

瘤、脑膜瘤延迟5~8 min。

(2)颅脑CTA:采用对比剂(流率为4.0~5.0 ml/s,用量为60~80ml)+生理盐水(流率为4.0 ml/s,用量为30 ml)的注射方式。体弱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医学影像解剖学(B040110Z5)-医学影像学专业

医学影像解剖学(B040110Z5)-医学影像学专业

医学影像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40110Z5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解剖学(medical imaging anatomy)

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

学分:5学分

总学时: 80学时

理论学时: 40学时

实验学时: 40学时

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用

参考教材:胡春洪,主编.《医学影像解剖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

一、课程简介

医学影像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运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研究正常人体内部形态结构的科学,是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医学影像解剖学是根据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超声成像(USG)及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观察研究人体器官影像形态结构。学习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目的在于了解医学影像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掌握重要部位或器官的X线解剖及断层影像解剖,为进一步学习《影像诊断学》打好基础。

二、基本技能要求

1.根据各系统的特点掌握该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的评价。

2.掌握各系统的解剖要点及相应的影像解剖结构。

3.熟悉各种影像中的脏器形态、密度和信号,掌握在不同图像中人体解剖的特点及识别方法。

4.掌握各种影像图像中人体各解剖结构的正常值及正常变异。

四、考核

采用考勤(10%)+理论考试(60%)+实验成绩(30%)。

五、实验(见习)内容与要求

实验以采取画图识图的方法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进行。采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指导答疑。教师可适当辅助传统影像学胶片和现场示教实习,以适应学员未来不同的工作环境。阅片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唯物辨证分析的能力。所以指导教师应采用学导式教学法、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如何看颈腰椎(图)

如何看颈腰椎(图)

学会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的超好教程

学会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的超好教程泥巴

朋友们可以进来学一下,挺不错的.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不要着急~现在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 片子啦 (^o^)

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髓核·后纵韧带·后纤维环·小关节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

痛)。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整理)颈部影像解剖

(整理)颈部影像解剖

第一节解剖学概述

颈部上部以下颌下缘、乳突至枕外粗隆的连线与头面部分界,下部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与肩峰的连线与胸部、上肢、背部分界。颈部在发生上与鳃弓和咽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颈部易发生一些先天性疾病。颈部淋巴结是全身淋巴的总汇区,炎症及肿瘤转移时易受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颈部有气管、大血管、神经干、甲状腺、喉等重要器官。

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标志可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外侧区。颈前区又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三角,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颈动脉三角(图4-1-1)。它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其顶为封套筋膜,底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其内有颈内静脉、颈总动脉、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及舌下神经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起始于颈静脉孔,为乙状窦的延续。颈总动脉位于颈内静脉内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分为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末端及分叉处分别有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颈内动脉位于颈外动脉后外侧,垂直上行入颈动脉管至颅内。颈外动脉居前内侧。颈动脉三角是肿瘤好发部位,肿瘤可引起颈动脉移位及分叉角度改变。

图4-1-1 颈部分区

颈部结构在常规X线检查中,骨骼密度最高,在X线图像上呈白色致密影;颈部软组织及大血管为中等密度,彼此缺乏对比,难以分辨,呈灰白色;咽腔、喉腔及气道内因有气体呈黑色影像。

一、正位

颈部正位像上,喉及气管与颈椎阴影重叠。在中线上显示为宽带状透明的喉腔、气管轮廓,上段为喉腔,下段为气管,两者以第6颈椎下缘为界。喉软骨可因钙化而显示(图4-2-1)。

颈椎病教案完整版

颈椎病教案完整版

颈椎病教案完整版

教案:颈椎病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颈椎病的相关知识。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颈椎病”。具体内容包括:颈椎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颈椎病的概念,知道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关节炎、颈椎创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

2. 让学生掌握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如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手臂麻木等。

3. 让学生了解颈椎病的诊断方法,如X光片、CT、MRI等。

4. 让学生了解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重点:颈椎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颈椎模型、X光片、CT片、MRI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颈椎的重要性,引出颈椎病的话题。

2. 讲解:讲解颈椎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 展示:展示颈椎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颈椎的结构。

4. 展示:展示X光片、CT片、MRI片,让学生了解颈椎病的诊断

方法。

5. 练习:让学生结合PPT,对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

颈椎病

病因: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关节炎、颈椎创伤等。

临床表现: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手臂麻木等。

诊断:X光片、CT、MRI等。

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七、作业设计

1. 简述颈椎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答案:颈椎病的病因包括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关节炎、颈椎创伤等。临床表现包括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手臂麻木等。治疗方法包

颈部CT断层解剖

颈部CT断层解剖
颈部ct断层解剖
目录
• 引言 • 颈部ct断层解剖基础知识 • 颈部ct断层解剖的详细结构 • 颈部ct断层解剖的临床应用 • 颈部ct断层解剖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 颈部CT断层解剖:通过CT技术对颈部进行断层扫 描,获取各层组织的解剖结构信息,为诊断和治 疗提供依据。
目的和意义
诊断疾病
三维重建
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将CT 扫描数据构建成立体模型, 能够更直观地观察颈部结 构的空间关系。
03 颈部ct断层解剖的详细结 构
颈部的骨骼结构
颈椎
颈椎是颈部的主要骨骼结构,由7块颈椎骨 组成,支撑头部并保护脊髓。
寰椎和枢椎
寰椎是第一颈椎,没有椎ຫໍສະໝຸດ Baidu和棘突;枢椎是 第二颈椎,具有齿状突。
颈肋
颈肋是位于第七颈椎下方的长条形骨结构, 连接颈椎和胸椎。
颈部血管损伤
观察颈动脉和颈静脉的血流情况,判断是否 存在血管破裂或栓塞。
颈部软组织损伤
观察颈部肌肉、韧带和筋膜等软组织结构, 判断是否存在损伤或炎症。
颈部神经损伤
观察颈脊髓和神经根的形态和信号,判断是 否存在神经损伤或压迫。
05 颈部ct断层解剖的未来展 望
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CT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诊断,提 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医学影像诊断学头颈部课件

医学影像诊断学头颈部课件

关注罕见病和遗传性疾病可能性
罕见病
如头颈部罕见肿瘤、特殊感染等,需 提高警惕,避免漏诊或误诊。
遗传性疾病
了解家族遗传史,关注遗传性疾病如 颅底凹陷症、先天性颈椎融合等病变 的可能性。
05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演示
案例一
患者情况介绍
中年男性,因车祸导致头部受伤,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
头颈部PET-CT适应症
头颈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
PET-CT优势
同时提供功能代谢和解剖结构信息,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具有重要价值。
04 头颈部影像诊断思路与方 法
基于临床信息综合分析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既往病史等信息,为影像 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体格检查
颅骨连接
各骨块之间通过缝、软骨 和骨性结合等方式紧密相 连,构成颅腔的壁。
颅骨特点
颅骨坚硬且有一定弹性, 能够保护脑组织并维持颅 内压力稳定。
面部软组织及肌肉
面部软组织
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表情肌和 咀嚼肌等,构成面部轮廓和表情。
面部肌肉
表情肌控制面部表情,咀嚼肌负责 咀嚼运动,协同完成面部各种动作。
案例二
患者情况介绍
老年女性,因突发右侧肢体无 力、言语不清就诊。
MRI检查过程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置于 头线圈内,进行MRI平扫及DWI 序列扫描。扫描范围覆盖全脑。

颈部CT诊断要点

颈部CT诊断要点

颈部CT诊断要点

二)甲状腺

1. 位置:位于环状软骨以下,下颈部气管两旁

2. 组成:左、右两叶和峡部、蝴蝶形。

3. 密度:

平扫密度明显高于肌肉组织(含碘高),密度均匀,CT值男性 80,188Hu,女性77,170Hu。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强化值大于30Hu,血运丰富)

4.大小:

前后径(厚度):2,3cm

左/右叶的左右径(宽度)小于2cm

三)涎腺

小唾液腺:唇腺、舌腺、颊腺

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1、腮腺

A、位置及邻近结构:

? 位于下颌骨后,胸锁乳突肌前,上至颅底,位于乳突尖与颞颌关节之间,下至下颌

角。

? 二腹肌后腹位于腮腺和颈鞘血管之间。

? 颈外动脉位于下颌支后方的腮腺实质内。

? 面神经出茎突孔进入腮腺,将腮腺分为浅叶和深叶

B、密度:平扫呈低密度(高于皮下组织和颞下窝的脂肪而低于周围的肌肉)

C、形态:在相当于下颌小舌平面---浅叶向前延伸于嚼肌表面,向后与胸锁乳突肌相

邻,深叶向内延伸至下颌升支内侧,与咽旁间隙相邻,前界为翼内肌,后界为茎突及其附着的肌肉。

三)涎腺

2、颌下腺

?位置:位于下颌体内侧面

前方和前外方与下颌骨相连

前内侧与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相连。

后方为胸锁乳突肌。

后内侧为颈内动静脉。

?呈椭圆形/圆形,密度同肌肉密度相近。

甲状舌骨囊肿

是由于胚胎过程中,部分甲状舌骨导管退化不全引起。可在舌根至胸骨切迹之间沿正中线的任何部位形成囊肿。但以舌骨上下为主。绝大多数

囊肿位于舌骨上方(65%),舌骨前方占15%,舌骨下方占20%。临床表现:

1. 颈部正中线可发现或扪及圆形肿块。

2. 合并感染时可有疼痛。

(医学课件)头颈部CTA

(医学课件)头颈部CTA

颅内动脉瘤病例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通常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相关。
详细描述
通过头颈部CTA检查,可以发现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于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 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或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已经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则需要进行紧急手术以控制出 血。
颈外动脉
分支包括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 脉和耳后动脉等,供应面 部和颅骨底部的血液。
椎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
由锁骨下动脉发出,供应脑干、小脑和枕叶的血液。
椎动脉
进入颈椎后,分为前庭枝和脊髓枝,前庭枝供应内耳和脑干的血液,脊髓枝 供应脊髓前2/3的血液。
willis环及其他血管变异
willis环
评估狭窄程度
通过测量管腔直径和狭窄 后管腔直径,计算狭窄程 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干 预和治疗。
提供手术方案参考
根据头颈部CTA提供的精 确血管图像,医生可以制 定出更加合理的手术方案 。
颅内血管疾病诊断与评估
快速诊断颅内血管病变
头颈部CTA能够快速扫描颅内血管,发现血管狭窄、闭塞、动脉 瘤等病变,提高诊断速度和准确性。
头颈部CTA
2023-11-05
目录
• 检查技术 • 头颈部血管解剖 • 头颈部CTA临床应用 • 图像分析方法 • 临床案例展示 • 总结与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甲状腺腺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35岁。自己发现颈部肿物。彩超检查:甲状腺实质性肿块,T3、T4值在正常范围。
【CT诊断要点】
1. CT表现肿瘤呈稍低密度结节状肿块,边缘光整、锐利,病灶均匀强化,少数腺瘤可有钙化。 2. 左甲状腺及峡部未见肿块、密度略低,颈外侧未见肿大淋巴结。
四、甲状腺肿
名师手把手教你学CT第四章颈部
2020/11/26
1
第一节 正常断面CT表现 正常颈部CT表现。
第二节 甲状腺常见病
一、甲状腺囊肿 【典型病例】 患者,男,16岁,因喉部隆起半年来诊。
【CT诊断要点】
1. 甲状腺内囊性病变,囊壁薄,囊内均匀水样密度。 2. 增强见弧形强化带,囊肿不增强,周围甲状腺组织受压变薄。
六、颈动脉体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56岁,因右侧颈部占位来诊。
【CT诊断要点】
1. 肿瘤平扫为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楚、规则。 2. 增强后有明显的强化,CT值90~130Hu,肿瘤边界更加清楚。 3. 肿瘤位于颈动脉间隙,向咽侧壁突出,常推压颈内外动脉,两动脉之间距离增大。 4. CTA颈动脉三维重建图像上,可见颈总动脉分叉处上方的颈内、外动脉之间的距离呈杯状扩大的 特征。
九、腮腺混合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56岁,因右腮腺区包块10余年。无痛,缓慢增大。查体:右侧颈部包块,质硬,能推动。
临床诊断为腮腺混合瘤。
【CT诊断要点】
1. 腮腺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团块,病灶边缘清晰,可呈不规则或浅分叶状,密度一般较均匀。 2. CT可显示病灶内钙化、脂肪样变、囊变。 3. 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可见强化,边界与周围间隙、邻近结构显示清晰。 4. 腮腺混合瘤发生恶变时,CT扫描显示无包膜,呈浸润生长,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与周围肌肉 脂肪界限消失,邻近骨质破坏如茎突、乳突破坏、颈部淋巴结肿大。
1. 肿物多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中1/3交界处内侧或前缘,呈单囊、圆形、水样密度,边界清楚。 2. 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囊内无强化。
二、淋巴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77岁,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3年余,鼻塞伴双耳失聪半月。临床诊断:鼻咽癌。
【CT诊断要点】
1. 鼻咽部软组织肿胀,病变范围较广,累及双侧,密度均匀,双侧咽隐窝显示很清楚,咽旁间隙清 晰。 2. 双侧或一侧颈外侧部多个增大淋巴结,软组织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融合的病灶较大。 3. 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56岁,发现右颈部包块10余 年,近几个月来包块增大、疼痛,包块质 韧,随吞咽上下移动。
2. 患者,女,60岁,20年前无意中发现双侧颈部及甲状软骨上方肿块,无红、肿、热、痛,无性格 改变。5天前他发现甲状软骨上肿块明显增大。B超:①甲状腺内多发占位;②颈部非均质性包块。
七、颈部神经源性肿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40岁。发现无痛性左颌下肿物1月。
【CT诊断要点】
1. 颈动脉间隙内,颈动、静脉深面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小肿瘤密 度均匀,较大肿块中央常见低密度坏死、囊变。 2. 增强后病灶不规则强化,小肿瘤均匀强化,较大肿瘤坏死液化区不强化。 3. 肿块向前方推移颈内、外动脉,颈内、外动脉分叉可扩大,周围组织可见推移改变。
【CT诊断要点】
1. 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或不甚均匀。 2. 增强扫描有强化。 3. 结节状甲状腺肿尚可见在增大的甲状腺组织内有多发结节状低密度或高密度区,并常有多 发性钙化。
第三节 颈区常见病
一、腮裂囊肿 【典型病例】 患者,女,5岁,右颈部无痛性肿块逐渐长大。
【CT诊断要点】
二、甲状腺癌
【典型病例】 患者,女,54岁,右颈部肿物4年,无明显自觉症状,B超诊断为甲状腺腺瘤,临床要求甲状腺CT检查。
【CT诊断要点】
1. 甲状腺癌的CT值为88~149Hu,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呈低密度灶,境界不清楚。 2. 增强呈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 3. 肿瘤与周围组织间脂肪间隙消失,气管、喉、食管等器官可受累。 4Biblioteka Baidu CT可发现周围肿大淋巴结。
五、淋巴转移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发现左颈部肿块1年,渐增多、增大,无痛。检查:左颈部、锁骨上窝多个淋巴结肿 大,质硬,无移动、红肿及压痛。左颈部淋巴结呈串珠样,最大者约2. 5cm×1. 5cm。鼻咽部镜检见 鼻咽部左侧黏膜条索状隆起。
【CT诊断要点】
1. 乳突下区、颌下区、颈动脉间隙内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可疑融合呈 分叶状。 2. 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强化,与血管区分明显,无坏死者密度均匀,中央坏死液化时呈环形强化,环壁厚, 不规则。 3. 可侵犯颈静脉引起静脉癌栓,或侵犯颈部其他结构。
八、颈部脂肪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73岁,右侧颈部肿物40余年。查
体:局部外隆,无颜色变化,皮温正常。常 规化验正常。
【CT诊断要点】
1. 颈部外凸的包块,其内为脂肪样密度,分化较好的为均匀一致密度,边界清楚。分化差 的其内密度不均,边界不清。 2. 密度均匀的病灶内无强化,密度不均的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谢谢大家!
2020/11/26
33
四、淋巴结核
【典型病例】 1. 患者,女,48岁,原有肺结核病史, 发现右侧颈部外隆,质硬,无血管杂音。
2. 患者,女,27岁,3月前发现颈部包块,否认结核病史,ESR:33mm/h。
【CT诊断要点】
1. 多发结节状,边界清楚、中央密度较高。 2. 增强后多数结节呈边缘性环形强化,中央部不强化为干酪样变所致,有一定的特征性。
三、淋巴管瘤
【典型病例】 1. 患者,女,1岁,生后发现左侧颈部外隆,按之较软,渐进性增长,外表无皮温及皮色改变。
2. 患者,女,59岁,发现左颈部肿块1月,无明显不适。CT诊断为颈部淋巴瘤。
【CT诊断要点】
1. 颈部圆形或类圆形囊性肿块,较大,边缘光滑清楚,可为多房,囊壁较薄,CT值水样密度,具有钻孔 生长的特点,可出现“液-液”平面。 2. 常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增强扫描,囊壁可有强化。 3. 透光试验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