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比较高等教育专题)20121206
研究生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0512713课程名称:智能控制英文名称:Intelligent Control学时:32学分:2适用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自动化及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总结了智能控制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了解智能控制理论发展的前沿和最新成果,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要求掌握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模糊控制理论基础、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掌握几种典型神经网络的模型、学习算法及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了解专家系统、遗传算法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了解智能控制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1、绪论内容体系: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智能控制的几个重要分支、智能控制的特点、研究工具及应用。
知识点:智能控制概念,特点,发展,神经控制、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的数学工具。
重点: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
2、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内容体系:模糊集的概念、模糊集合的运算、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关系、二值逻辑、模糊逻辑及其基本运算、模糊语言逻辑、模糊逻辑推理、模糊关系方程的解。
知识点:模糊集的概念,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
重点: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方法。
3、模糊控制内容体系: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则、模糊控制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举例、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知识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
重点:模糊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内容体系:神经网络原理、神经网络的模型分类、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的特征及要素、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领域。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2019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852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代码:专业领域名称:学制:3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针对各专业领域带头人及梯队人员情况、专业领域研究的特色优势、近五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目前在研的课题项目等编写,字数不多于800字)三、培养目标(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400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求,培养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具有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进行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悉行业领域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行业领域外文资料及利用外语进行简单国际交往。
四、培养方式(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300字)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员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
具体要求:1.非全日制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实行双导师制。
课程设置主要以行业领域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在线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作用,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规定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规定(2010年9月制订)第一章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性质第一条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属于学历教育,是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教育形式,不直接与授予硕士学位挂钩。
凡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全部课程学习,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者,发给结业证书;未完成全部课程学习或成绩不合格者,不发给结业证书,只发给单科成绩证明。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若申请硕士学位,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 办班条件第三条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专业应在培养硕士研究生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且具有较强的教学实力。
专业所在院(所)在不影响国家计划内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分期分批地举办各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第四条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基本人数由专业所在院(所)自行决定,一般以每班人数在20至60人为宜。
第五条为拓展我校的对外辐射能力,鼓励有条件办班的单位与周边地区或外省的有关单位合作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校外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合作单位应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条件、较好的教学管理能力。
第三章 办班程序第六条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位申请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须在当年的一月初向研究生处提交办班申请报告(需说明教学力量、社会需求和生源状况等),研究生处批准后,填写《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简况表》。
第七条 获准申请办班的单位于当年2月底,向研究生处提交下列材料: (一)《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简况表》(一式三份); (二)办班拟发布的招生简章(一式三份); (三)办班专业拟实施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一式三份)。
属校外办班的,除在《简况表》内详细说明合作单位办学条件外,还须上报与合作单位联合办学的意向书。
与外省合作办班的,须同时填写向办班所在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申报的《异地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征求意见表》(一式四份)。
第八条 研究生处对各单位申请办班材料进行审核后于当年3月15日前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备案(与外省单位合作办班的须于当年3月15日前抄报办班所在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并获得同意),研究生处于6月初公布当年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专业和办班单位名单。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全日制、本学科情况介绍(针对各专业领域带头人及梯队人员情况、专业领域研究的特色优势、近五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目前在研的课题项目等编写,字数不多于800 字)三、培养目标(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400 字)四、培养方式(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300 字)六、课程设置与要求研究生须修读30-32 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教学实践 2 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学术活动1学分。
16学时计 1 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
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填写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附后)七、课程教学大纲每门课程须编写“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八、实践学习规划(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300 字)九、学位论文(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300 字)十、答辩与学位授予(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200 字)十一、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列出书目或刊物名称,注明作者、出版社等,数目控制在条)参考格式1.《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研究》,杨颖秀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1学分,30—35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文科使用)注:要求每门课程填写相应的英文名称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理科使用)注:要求每门课程填写相应的英文名称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二级学科负责人确认(签字):2019 年5 月一级学科负责人确认(签字):2019 年5 月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审核通过该培养方案。
广州大学参考书目
3.《地理信息系统导论》,Kang-tsung Chang著,陈健飞等译,科学出版社,2003年。
应用心理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初试按教育部指定参考书目。
各方向复试参考书目:
01方向:《认知心理学》,王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02方向:《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03方向:《咨询心理学》,张日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徐福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11方向(课程与教学原理)复试及加试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上、下),黄甫全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广州大学参考书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初试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2.《简明马克思主义史》(第三版),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复试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教育部社政司组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毛泽东思想概论》,庄福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初试参考书目: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空)课程名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学分学时2学分,34学时开课时间第二学期开课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范围全校授课对象硕士课程类型必修考试方式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主讲教师协讲教师教材教材和参考书:1.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童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人民出版社,2005。
课程内容简介(限500字,5号字,宋体)该课程主要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苏联模式”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历程,注重总结经验教训,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主要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教育,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当今的国际环境、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提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进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熟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重点在于结合实际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原理。
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掌握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的历史,重点在于正确评价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重点在于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和“两个不会”的理论。
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研究生英语课程是为提高研究生在学术、职业和跨文化交流中的英语能力而设计的。
本课程大纲旨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确保所有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后都能具备所需的英语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技能。
2、提高研究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培养研究生在学术领域内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学术英语: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准备英文报告。
2、跨文化交流:了解并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
3、独立研究:学习如何进行独立研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
4、学术道德与规范:了解学术道德规范,包括引用规范、版权保护等。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通过讲座、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
2、自主学习:鼓励研究生通过在线资源、图书馆等途径进行自主学习。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项目,提高研究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应用:组织模拟学术会议、论文发表等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讨论、小组项目、论文等。
2、期中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测试研究生的学术英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期末论文:要求研究生撰写一篇英文论文,主题自选,评估其独立研究能力和学术英语写作水平。
4、出勤率:将研究生的出勤率纳入评估范围,以确保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
5、教师评价:教师将对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大纲的实施与调整本教学大纲的实施应遵循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教师应在每个学期开始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七、总结研究生英语课程是提高研究生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0401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代码: 0401 )二级学科名称: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政策与院校发展)(代码: 040106 )二级学科名称: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教育经济与政策)(代码: 040101 )二级学科名称: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事业与学前儿童发展)(代码: 040105 )二级学科名称: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理论与课程资源开发)(代码: 040102 )二级学科名称:教育技术学(信息化教育理论与应用)(代码: 040110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教育学现为广州大学重点学科、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
1995年获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0年获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现有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5个二级学科6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首席学科带头人为刘晖教授。
学科成员4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有博士学位者15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名,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2名,广州大学教学名师2名。
学科带头人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刘晖教授是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规划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其他方向带头人均有全国或省的相关专业委员会兼职。
经过长期累积,本学科形成了依托合作、凸现应用、交叉研究的科研特色,突显了本土化、应用性和综合性。
在地方院校发展战略与办学特色、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珠三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广东省学前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课程改革的文化分析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在国内相关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学科成员科研能力较强,团队合作良好。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文
现代自然地理学
课程编号
0015200006
英文
Modern Physical Geography
开课单位
地理科学学院
考核方式
考试
学时
48
学分
3
类别
专业课
编制者
陈健飞
课程简介:
课程以全新的体系和结构阐述地球表层系统,环绕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各自的组成、结构、运动、特征,以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本课程还涉及到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知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第四章土壤水分平衡(3学时)
第五章河流系统与环境变化(3学时)
第六章土壤诊断学分类与土壤分类参比(3学时)
第七章土地评价与利用规划(3学时)
第八章地表元素迁移集散与环境保护(3学时)
第九章实验地理学与地理工程学(3学时)
第一十章全球变化研究(3学时)
第一十一章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6学时)
第一十二章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3学时)
1.认识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关系;
2.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区域性与差异性及其发展演化;
3.认识自然景观的区域分异及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3学时)
第二章自然地域系统(3学时)
第三章自然生产潜力研究(6学时)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文
课程编号
英文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学时
学分
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引言: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规范性文件,对于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内容和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编写原则为确保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下是编写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原则:1.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应明确定义课程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统一教学标准:教学大纲应统一课程的教学标准,包括课程的要求、重点和难点,以及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3.灵活性和适应性:教学大纲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实际情况。
4.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教学大纲应具备可操作性,即具备可依据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同时,教学大纲应具备可评价性,即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考试、作业和实践等。
二、内容与结构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与结构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课程名称和编号:教学大纲应明确课程的名称和编号,以便学生和教师进行识别和分类。
2.前期考核要求:教学大纲应包括前期考核要求,即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3.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大纲应对课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课程的背景、重要性和目标等,以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期望。
4.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教学大纲应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包括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课程任务和学习材料等。
5.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大纲应列举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践、研讨会和互动学习等。
6.课程评价和考核方式:教学大纲应明确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和实习报告等。
7.参考教材和学习资源:教学大纲应提供参考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列表,以便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广州大学汉硕教案设计
一、课程名称及学时安排课程名称:汉语口语基础学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10个日常生活常用词汇。
-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5个日常用语进行简单交流。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汉语口语学习的兴趣。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交际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词汇:日常用品、人物关系、方位词等。
2. 句型:问候、介绍、请求、道谢等。
3. 情景模拟:购物、问路、点餐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简单的汉语进行自我介绍,引出课程主题。
2. 新课讲解(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10个日常生活常用词汇,如“手机”、“电脑”、“妈妈”、“爸爸”等。
- 教师讲解5个日常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3. 口语练习(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交流。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4.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
2. 情景模拟(25分钟):- 教师设计购物、问路、点餐等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 教师分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口语展示(15分钟):- 学生分组展示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口语表达: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2014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852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代码: 085208 专业领域名称:电子与通信工程(含物联网技术方向)学制:三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本学科研究领域集中在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中的无线多输入-多输出、协作分集、感知无线电、无线资源调度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电路与系统方向中的数字图像和医学信号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的语音信号处理与通信声学、音效处理与音视频工程、DSP开发以及电声器件应用与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方向的WSN应用设计、自组织网络协议和物联网应用设计。
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的研究领域为无线和移动通信技术及其系统设计和应用,主要包括:多天线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终端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智能天线等。
本方向的特色在于将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及协议与嵌入式系统、射频通信芯片、传感器网络芯片相结合,设计实际的通信终端及系统;电路与系统方向主要以DSP、ARM、FPGA等为技术手段,以现代通信、现代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现代传感器技术等为基础,开展可实现信号检测、处理、识别和控制的智能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本方向的特色在于以人脸/语音/指纹等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发能应用于公安/防恐等领域进行身份确认和跟踪的智能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的研究领域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的相关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工作,主要包括语音信号处理、通信声学、音效处理、音视频工程、电声器件应用与开发等。
本方向的特色在于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与声学、通信等相结合,实现应用性强的信号和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方向的研究领域为传感器及现代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设计、感知网组网技术、感知网与广域网融合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广州大学2022考研大纲
广州大学2022考研大纲
教育学学硕,共有三个一级学科,分别是0401教育学、0402心理学、0403体育学。
教育学专硕,江湖人称教育硕士,专业代码0451。
该类别下共有20个领域,包含12个学科教学,以及8个其他专业。
学硕专业课考察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专硕专业课考察333教育综合(150分)、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150分)。
现在各个学校333教育综合分为两种情况:按照333教育综合统一大纲命题和学校单独出参考书目或者考试大纲,按照参考书目命题。
第一类教育学最基础的二级学科,即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
这些专业适用面广,而且是几乎所有开设教育学专业的师范院校都有的。
在这三个专业当中,希望继续在教育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同学可以选择教育学原理,而这个专业也是各个学校录取分数比较高的;比较教育学这个专业的优势是出国机会比较多。
第二类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教育领域或受教育群体进行研究,例如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以及一些相对冷门的二级学科。
第三类是最为实用的二级学科即课程与教学论或者学科教学类,课程
与教学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各个学科学院下的,比如物理学院下的物理课教论或学科教学(物理)、文学院下的语文课教论或学科教学(语文)、数学院下的数学课教论或学科教学(数学)等等,第二类是归属于教育学院下,主要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本改革、学业评价等等。
这个学科最符合一些“考教育学研究生是想去教书”想法的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高等教育领域不同维度的焦点问题进行不同国别的比较研究,开拓和训练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趋向,反思中国本土的高等教育研究、改革和发展,以便更好地与国际高等教育同行进行学术对话,关注理论背后的实践问题,诸如在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哪些重要的问题被我们忽略了?哪些问题被我们误解了?哪些是大学的附属价值,哪些是大学的核心价值?哪些力量在变化,哪些力量一直保留了?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过程,探索高等教育规律,培养宽广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洞察能力、娴熟的比较技能和融通的创新能力。
Unit 8:高等教育质量的国际比较研究(3学时)
Unit 9: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3学时)
Unit 10: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际比较研究(2学时)
Unit 11:高等教育哲学比较研究(3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全英文教材:Ken Kempner, Marcela Mollis, William G. Tierney (1998),ASHE Reader Series: Comparative Education, Simon & Schuster Custom Publishing
1.侯定凯.象牙塔是平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黄建如.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世界62个国家教育概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黄志成.国际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国际趋势高等教育变革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美]皮特.斯科特.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编制者签名:杨运鑫2012年11月28日
学科点意见:学科点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注:1、类别指公共课、专业课。2、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编制者一般为该课程主讲教师。
其基本要求为:1.认识不同国别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以及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关系;2.认识高等教育不同维度焦点问题的整体性、差异性及其发展演化;3.认识不同国别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培养分析问教育专题研究导论(3学时)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文
比较高等教育专题
课程编号
0008200034
英文
Monographic Study to 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
开课单位
教育学院
考核方式
考查(论文)
学时
32
学分
2
类别
专业课
编制者
杨运鑫
课程简介:
《比较高等教育专题》课程是“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任选课程,也可供其它教育教学相关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选取高等教育领域的高等教育研究、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大学生发展、学术职业、院校管理、教师教育制度、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哲学等不同维度进行不同国别的比较研究,开拓和训练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趋向,反思中国本土的高等教育研究、改革和发展,以便更好地与国际高等教育同行进行学术对话。
Unit 2: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比较研究(3学时)
Unit 3: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的国际比较研究(3学时)
Unit 4:高等院校大学生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3学时)
Unit 5:高等院校学术职业的国际比较研究(3学时)
Unit 6:高等院校院校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3学时)
Unit 7: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3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