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该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 度,并在考察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植物生理 学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李唯主编《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苍晶,李唯主编《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9。
试题类型
1、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必需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2、根系吸收矿质的特点及运输; 3、细胞吸收矿质营养的机理; 4、合理灌水与施肥的理论依据。
三、 植物的光合作用
1、叶绿体色素的基本特性与光学性质; 2、光合作用的机理; 3、植物光合碳同化的途径及其特点;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5、植物对光能的利用及提高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基本途径。
四、 植物的呼吸作用
1、EMP、TCAC、PPP 途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 2、末端氧化途径多样性及其生理意义; 3、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五、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1、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方向、速度、形式和机理; 2、有机物质的分配方向和规律; 3、影响有机物质运输分配的环境因素。 六、 植物生长物质 1、植物激素的代谢(生物合成、降解、钝化); 2、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3、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七、 植物的生长生理 1、植物生长、分化、发育的基本概念; 2、种子萌发生理; 3、植物组织培养; 4、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5、植物生长的基本特性(周期性、相关性等); 6、光敏色素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八、 植物的成花及生殖生理 1、低温与花诱导(春化作用的概念、部位及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 用); 2、光与花诱导(光周期的概念及光周期反应类型、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 位及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 3.花器官发育的 ABC 模型。 九、 植物的成熟与衰老 1、种子成熟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及生理生化变化; 2、果实成熟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及生理生化变化; 3、植物的休眠(种子休眠); 4、植物的衰老; 5、植物器官的脱落。 十、 植物的抗性生理 1、植物抗逆性的生理基础; 2、冷害、冻害生理及植物的抗寒性; 2、干旱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及植物的抗旱性; 3、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与抗盐性。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土壤学》第一章绪论1、掌握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土壤生产力等概念;2、明确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及主要学术观点。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1、掌握粘土矿物、原生矿物、同晶替代等概念;2、明确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3、掌握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结构、类型与性质;4、了解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1、掌握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腐殖化系数、C/N、土壤有机质矿化率、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HA/FA等概念;2、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类型;3、理解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包括矿质化过程和腐殖质化过程,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明确腐殖物质的组分及特点、;4、明确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调控土壤有机质的途径。

第四章土壤的物理性质1、掌握土壤粒级、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土壤孔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团粒结构、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物理机械性等概念;2、掌握土壤粒级的矿物组成和理化特性、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以及不良土壤质地改良的基本措施;3、掌握土壤孔隙类型,明确孔性的影响因素,了解其调节途径;4、明确土壤结构的类型,了解土壤结构形成的机制,比较不同结构体与肥力的关系;5、了解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1、掌握土水势、土壤水吸力、毛管水、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呼吸、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等概念;2、熟悉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有效含水范围及影响因素;3、明确水分含量表示方法,了解水分含量测定方法;4、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掌握其运动的方式;5、了解土壤的热性质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第六章土壤的化学性质1、掌握土壤胶体、离子吸附、阳离子交换作用、CEC、盐基饱和度、潜性酸度、活性酸度、总碱度、碱化度、土壤Eh、土壤缓冲性等概念;2、了解土壤胶体表面类型及土壤胶体带电的原因;3、掌握阳离子交换过程的特点、影响因素,明确离子交换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4、了解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概念以及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5、明确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6、明确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和数量指标,土壤碱性指标,土壤酸碱性的改良;7、了解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植物生长、养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农业知识综合一》是植物生产类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植物学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本考试大纲是根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测试考生对于植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测试考生综合运用所学植物学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较全面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应用植物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的概念与特征;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与重要功能;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4、细胞器概念、种类与主要功能;5、细胞核的结构特征与功能;6、后含物种类与性质特点;7、细胞分裂主要方式、特点与作用;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8、植物细胞间的联系。

重点是明确以被子植物细胞为代表的结构,与原核及更简单的细胞结构有区别;要清楚细胞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清楚植物细胞主要分裂方式的特征。

难点是把述语与结构、功能等有机的联系起来。

(二)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的特点;及在植物体中的分布;3、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4、基本薄壁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功能;5、保护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6、机械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7、输导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8、分泌结构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9、复合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

重点放在各类组织的形态结构显著特征,在植物体中的分布,主要执行功能等方面。

难点:植物组织类型较多,易于混淆,要注意比较。

(三)高等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高等植物的概念;其代表植物体分化形成的特点;二)种子与幼苗1、种子的组成、各组成部分来源、结构特点与功能;2、种子的主要类型与分类依据;3、种子萌发及幼苗类型,幼苗类型与胚轴的关系。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适用专业: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考试科目名称(代码):农业知识综合一(339)考试内容范围[参考书目(作者、出版单位、年份、版次)]:(一)考试内容第一章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2.试述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世界和我国作物生产的概况。

4.谈谈作物生产的未来发展目标和途径。

第二章1.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什么意义?2.世界作物起源于哪些地理中心?3.稻、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大豆、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分别在什么地方?4.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怎样对作物进行分类?5.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怎样对作物进行分类?6.简述作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7.简述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在世界及其中国的分布状况。

8.简述我国种植业区划的依据及其各大区的种植业特点。

第三章1.简述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其应用。

2.什么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者之间关系如何?3.简述作物种子休眠的概念、原因和解除措施。

4.简述作物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5.简述作物根、茎、叶的功能。

6.简述作物花的结构与花的分化发育过程。

7.什么是作物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8.简述作物的产量形成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9.什么是作物的源、库、流?源、库、流之间的关系如何?10.解释作物的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工艺品质和加工品质。

11.简述生态环境对作物品质的影响?12.在作物生产中如何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来改善品质?第四章1.分别叙述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和光谱成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简述我国光能资源的特点及光能资源的利用。

3.何谓作物温度的三基点?极端温度对作物会产生何种危害?4.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的含义是什么?积温在作物生产上有什么作用?5.叙述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6.简述干旱、涝害、和水体污染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7.简述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农业知识综合一是为了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二、考试内容1.植物学(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植物组织的类型与特点;(3)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4)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过程及调控。

2.植物生理学(1)植物的水分代谢;(2)植物的养分吸收与运输;(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4)植物的生长激素及其作用。

3.土壤学(1)土壤的组成与性质;(2)土壤的水分与气体状况;(3)土壤的养分循环与平衡;(4)土壤的改良与保护。

4.农业生态学(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农业生物的种群与群落;(3)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4)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优化。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试卷将根据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不同,分为A、B、C三类,每类试卷中包含的题目难易程度和知识点将有所不同。

四、考试题型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解释能力;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论述题则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某一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考试难度农业知识综合一的考试难度将根据考生的报考层次和研究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对于报考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考生,考试难度将相对较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掌握能力。

对于报考本科及以下学历的考生,考试难度将相对较低,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基础掌握能力。

六、考试要求考生应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难度等方面的要求。

在复习过程中,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农业科学知识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

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

4/4
018 农 学 院
024



(0951)



014 草业 学院
农艺与种业 (095131)
01 作物
02 园艺
03 草业
①思想政治理论 101 ②英语二 204 ③农业知识综合一 339 ④农业生态学 853
①思想政治理论 101 ②英语二 204 ③农业知识综合一 339 ④园艺学概论 840
1、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 150 分,包含 3 门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 各 50 分。 2、复试笔试科目:病虫害综合治理 同等学力加试:①植物化学保护,②植物 检疫学
(0951) 农 业
015 动物 科学 技术 学院
畜牧 (095133)
全日制
①思想政治理论 101 ②英语二 204 ③农业知识综合二 340 ④动物生产学 820
2/4
1、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 150 分,包含 3 门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 各 50 分。 2、复试笔试科目:植物育种学 同等学力加试:①植物生物技术,②细胞 生物学
专业学位类别 学院及

学习 方式
考试科目 名称和代码
013 资源 与环 境学

资源利用与植物 保护(095132) 01 农业资源利用
1、兽医基础满分 150 分,包含 5 门课程 (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 医药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任选 2 门, 各 75 分。 2、复试笔试科目:①家畜解剖学,②兽 医内科学 同等学力加试:①兽医寄生虫学,②兽医 传染病学
1/4
专业学位类别 学院及
名称及代码
代码
专业领域代码 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土壤学”部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土壤学”部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论述题。济
参考书目
[1] 《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年 [2] 《土壤学(北方本)》,张仁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年
考查 内容 范围
(一)土壤学概况 1、 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土壤基本概念,土壤肥力,近代土壤学的发展及主要学术观点 3、 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二)土壤矿物质 1、 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 2、 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非硅酸盐粘土矿物 3、 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三)土壤有机质 1、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组成 2、 简单有机化合物、植物残体、土壤腐殖质的分解和转化,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 3、 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性质,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体,土壤腐质酸的分组,土壤腐 质酸的性质 4、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管理 (四)土壤生物 1、 土壤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类型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 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2、 影响生物活性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水分、pH、通气性等 3、 菌根,土壤酶及活性物质 4、 土壤动物及微生物与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关系 (五)土壤质地和结构 1、 土壤三相组成,密度,容重,孔隙 2、 土粒,粒级,土粒组成与性质,机械组成与质地,不同质地土壤特性与改良 3、 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 4、 土壤的孔性与孔度,多级孔度模型,当量孔径,土体构造 (六)土壤水 1、 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有效性,水分含量表示方法,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2、 土水势及其分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能态的定
第1页
3、 饱和土壤中的水流,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土壤中的水汽运动,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 和土面蒸发 4、 土壤中的溶质运移,包括对流、分子扩散、机械弥散、水动力弥散 (七)土壤空气和热量 1、 土壤空气的组成和运动 2、 土壤热量来源,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土壤的热量平衡 3、 土壤热容量,导热率,热扩散率 4、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地形、地貌及植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八)土壤形成和发育 1、 成土因素 2、 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基本成土作用,主要成土过程 3、 土壤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土壤剖面,反映土壤风化发育的指标 4、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理化特征及分布规律 (九)土壤胶体化学 1、 土壤胶体表面类型,比表面和表面积,表面电荷和电位 2、 离子吸附,阳离子静电吸附,阳离子交换,阳离子专性吸附 3、 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 (十)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1、 土壤酸性、碱性的形成 2、 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和数量指标,土壤碱性指标,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3、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体系,氧化还原指标,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 4、 土壤缓冲性概念,土壤酸、碱缓冲性,土壤氧化还原缓冲性 5、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生物、养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 (十一)土壤养分循环 1、 土壤碳素循环的基本概念,土地利用方式对碳循环的影响,土壤碳素循环与全球变化 2、 土壤氮素循环的基本概念,土壤氮素的获得和转化,土壤氮素转化,土壤氮素调控,生 物固氮 3、 土壤磷的形态、数量,固定及转化 4、 土壤中钾、钙、镁、硫、微量元素的形态、含量、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5、 土壤中养分平衡,养分移动,养分补给 (十二)土壤耕作和管理 1、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最适耕作的土壤条件 (十三)土壤污染与防治 1、 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土壤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土壤环境容量 2、 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固体废弃物,放射性污染,点源污染, 面源污染 3、 土壤组成、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污染物的影响 4、 酸性沉降对土壤性质和生物的影响 5、 土壤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十四)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1、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2、 我国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退化的现状,防治及治理措施 3、 土壤质量的概念,土壤质量评价参数与指标体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一》入学考试大纲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一》入学考试大纲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一》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包括土壤学、植物学和森林生态学三部分,每部分各占50分。

其中土壤学是农学、环境学、生态学、土壤学和地理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农业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专业基础课考试课目。

植物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的内容涉及植物的微观和宏观世界,是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基础内容之一。

森林生态学是以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为对象的科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本科生物、园艺、林学、环境、环规、草业、水保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为了帮助考生了解森林生态学、植物学和土壤学主要知识点和复习范围及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考试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土壤学第一章绪论1. 土壤、土壤学、土壤肥力等概念,土壤的特点。

2.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第二章土壤的地学基础1. 常见矿物及岩石的识别特征,常见地质作用。

2.地形地貌及景观特征。

第三章土壤的形成过程1. 岩石的风化及母质类型,土壤的形成及发展。

2. 土壤剖面及形态特征。

第四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生物1.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类型。

3.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3.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第五章土壤的物理性质1.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粒级的矿物组成和理化特性,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

2. 土壤结构,包括土壤孔隙度、比重(土粒密度)、容重(土壤密度)。

第六章土壤的化学性质1. 土壤的酸碱性;2.土壤的交换性;3. 土壤的缓冲性。

第七章土壤水、空气和热量1. 土壤水分;2. 土壤空气。

第八章土壤养分1. 土壤养分的来源和消耗;2.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形态、有效性、钾素循环;3.微量元素的植物吸收形态及在植物体内的流动性。

第九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1.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功能;2.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过程;3.施肥的基本原理;4.肥料的概念和类型;5.合理施肥的原则。

第十章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1.土壤退化;2.土壤质量;3.土壤污染;4.土壤分类与分布;5.土壤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6.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剖面构型、理化性状及利用改良;7.土壤调查。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初试统考大纲)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初试统考大纲)

黑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一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科目代码:[339] 第一部分:【植物学】大纲一、考试要求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黑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是研究植物界及植物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该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主要类群和进化规律等。

考生应熟练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植物组织的类型与功能;重点掌握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的生长与发育;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绪论第一节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基本特征及植物界的划分知识点:理解并掌握植物多样性特征及植物界的划分。

第二节植物学发展与分科知识点:了解植物学发展与分科。

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细胞的概述知识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发现;熟练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第二节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知识点:了解原生质的概念及其组成。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掌握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知识点: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的成分第五节植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变化。

第六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知识点:了解植物细胞的分化;掌握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

第二章植物组织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知识点: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

第二节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知识点:了解维管植物组织系统;熟悉维管束类型。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类型知识点:熟练掌握种子基本结构和类型。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类型知识点1: 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知识点2: 掌握种子休眠的原因;了解幼苗类型。

第四章根知识点1: 掌握相关术语。

知识点2:了解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用途;掌握根和根系的类型;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以及次生结构形成过程;了解侧根的形成和周皮的发生。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初试统考大纲)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初试统考大纲)

黑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一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科目代码:[339]第一部分:【植物学】大纲一、考试要求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黑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及植物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该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主要类群和进化规律等。

考生应熟练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植物组织的类型与功能;重点掌握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的生长与发育;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绪论第一节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基本特征及植物界的划分知识点:理解并掌握植物多样性特征及植物界的划分。

第二节植物学发展与分科知识点:了解植物学发展与分科。

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细胞的概述知识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发现;熟练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第二节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知识点:了解原生质的概念及其组成。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掌握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知识点: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的成分。

第五节植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变化。

第六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知识点:了解植物细胞的分化;掌握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

第二章植物组织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知识点: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

第二节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知识点:了解维管植物组织系统;熟悉维管束类型。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类型知识点:熟练掌握种子基本结构和类型。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类型知识点1: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知识点2:掌握种子休眠的原因;了解幼苗类型。

第四章根知识点1: 掌握相关术语。

知识点2:了解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用途;掌握根和根系的类型;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以及次生结构形成过程;了解侧根的形成和周皮的发生。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9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一一、考查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生长环境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报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和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等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考生可根据报考领域的需求从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中选择三门相关科目作答,每门科目的内容各占50分。

四、考试大纲(一)植物学(50分)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的类型、分布和功能;根、茎、叶的发生、结构和功能;花的形态、雄蕊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雌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类型与结构;植物分类单位与命名法;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真核藻类的划分和基本特征;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的分类、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特征;被子植物分类(木兰科、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伞形科、茄科、唇形科、玄参科、菊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

(二)遗传学(50分)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染色体、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配子的形成和受精2、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孟德尔规律的扩展3、连锁遗传和性连锁连锁与交换、交换值及其测定、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性别决定与性连锁4、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概念与意义、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基因突变的筛选与鉴定、基因突变的诱发5、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6、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整倍体、非整倍体7、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概述、基因的分离、外源基因的导入、转基因生物的检测与鉴定8、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概述、基因组图谱的构建、生物信息学9、数量性状的遗传数量性状的特征、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和方差分析、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数量性状基因座10、群体遗传与进化群体的遗传平衡、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物种的形成(三)植物生理学(50分)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细胞水势的概念、组成、应用;水分的运动方式;根系吸水的部位、吸水的动力、水分运输的内聚力-张力学说;蒸腾作用的指标;气孔蒸腾及其调节。

农学院339大纲

农学院339大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2023版)农业知识综合一(科目代码:339)包含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育种学三部分考核内容。

本考试大纲分别对三部分的考核内容予以说明。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育种学的相关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1. 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2. 能够灵活运用植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3. 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解决相关的植物学问题;4.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方法;5. 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6. 了解国内外植物育种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的育种技术;7. 熟悉植物育种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及育种基本流程和基本操作技能;8. 能够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

Ⅰ.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 名词解释2. 简答题3. 论述题Ⅰ.考查内容第一部分植物学一、绪论1. 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2. 植物的多样性3. 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4. 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二、植物细胞1.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2. 原生质的性质3. 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4.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5. 植物细胞后含物6. 植物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和死亡三、植物组织1. 植物组织的概念和形成2. 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组织和组织系统四、种子和幼苗1. 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型2. 种子的休眠和萌发3. 幼苗的形成4. 人工种子五、根1. 根的形态和生理功能2. 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3. 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4. 根瘤与菌根六、茎1. 茎的形态与生理功能2. 茎端分生组织与器官形成3. 茎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4. 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七、叶1. 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2. 叶的发生及生长3. 叶的结构4. 叶的衰老和脱落八、营养器官的联系及其变态1. 营养器官间的联系2. 营养器官的变态3. 植物的异常结构九、花1. 植物繁殖的类型2. 花的形成与发育3.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4.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5. 开花、传粉和受精十、果实1. 种子2. 果实3. 植物个体发育与被子植物生活史十一、植物分类基础知识1. 植物分类的方法2.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十二、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 低等植物的特征、分类、发生和演化2. 高等植物的特征、分类、发生和演化十三、被子植物分类1.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2. 被子植物分科及主要科的特征十四、植物生态1. 植物的环境2. 生态因子作用分析3. 几种主要生态因子与植物的关系4.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5. 植物种群与环境6. 植物群落与环境十五、国内外研究进展1. 了解植物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2. 了解植物学领域最新研究方法3. 了解植物学领域最新科研及理论成果第二部分植物生理学一、绪论1. 植物生理学定义与研究内容2. 植物生理学的任务与展望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三、植物的水分代谢1. 水在植物体内的状态以及水分的生理作用2.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3. 植物的蒸腾作用4.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5.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四、植物的矿质营养1. 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2.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转运3. 植物体内的氮同化4. 作物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五、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 叶绿体及光合色素3. 原初反应4.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5. 光合碳同化6.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7.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六、植物的呼吸作用1.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2. 呼吸代谢途径3.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4. 植物呼吸作用的调节5.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6.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七、同化物的运输、分配1.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2. 韧皮部运输机理3. 同化物的互相转化4. 同化物的分配及其控制5.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八、植物生长物质1.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2. 植物激素的代谢和运输3.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4. 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5. 植物生长调节剂6. 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九、植物的生长生理1. 植物的组织培养2. 种子的萌发3. 植物的生长4.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5. 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6. 植物生长的调控7. 植物的运动十、植物的成花生理1. 成花诱导生理2. 春化作用3. 植物激素及营养物质对植物成花的影响4. 花器官的形成十一、植物的生殖和成熟1. 受精生理2. 种子的发育3. 果实发育和成熟十二、植物的衰老、脱落与休眠1. 植物的衰老及其进程2. 植物衰老的机理与调节3. 器官脱落4. 植物的休眠十三、植物的逆境生理1. 植物抗性的生理生化基础2. 植物的抗寒性和抗热性3. 植物的抗旱性和抗涝性4. 植物的抗盐性十四、国内外研究进展1. 了解植物生理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2. 了解植物生理学领域最新研究方法3. 了解植物生理学领域最新科研及理论成果第三部分植物育种学一、绪论1. 育种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2. 品种的概念及属性3. 良种的作用二、育种目标1. 育种目标的类型2. 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依据和原则三、植物繁殖方式与育种1. 植物授粉受精2. 植物繁殖方式的分类3. 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遗传特点及其与育种的关系四、种质资源1. 种质资源的作用与类别2. 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五、引种与驯化1. 引种的概念及意义2. 引种的理论基础3. 引种的原则与方法六、选择育种1. 选择的原理与作用2. 选择的方法3.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4. 缩短选种周期的措施5. 实生选种6. 芽变选种七、杂交育种1. 杂交育种的概念及意义2.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3. 有性杂交的方式与技术4. 有性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八、回交育种1.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回交的遗传效应2. 回交育种的方法及应用九、杂种优势育种1. 杂种优势的概念、特点及利用价值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3. 杂种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4. 杂交种子的生产5.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6. 杂交不亲和性的选育与利用十、远缘杂交育种1. 远缘杂交的概念及作用2. 远缘杂交的特点3. 远缘杂交的障碍及克服方法十一、诱变育种1. 诱变育种的意义及特点2. 辐射育种3. 化学诱变育种4. 诱变育种的程序十二、倍性育种1. 多倍体育种2. 单倍体育种十三、品种的审定与良种繁育1. 品种审定(登记)2. 良种繁育3. 品种推广十四、国内外研究进展1. 了解植物育种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2. 了解植物育种学领域最新研究方法3. 了解植物育种学领域最新科研及理论成果。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1. 能量、物质、价值、信息、反馈 2. 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与信息流的概念及特征 3. 生态功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见解分析 4. 生态功能特征间的异同比较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原理;
1. 自然调控、直接调控、间接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营养调控 2. 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3. 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 科目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科目类型
《农业生态学》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类别 科目三
专业型

科目代码 339 科目四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农业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
考查目标 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六)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1. 资源、农业资源、可更新资源、流失性资源、贮藏性资源 2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理论依据 3. 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农业资源的主要途径
(七)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原理
1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石油农业、持续农业、循环农业 2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3. 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典型模式分析
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要求考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原理、农业生
考试要求
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原理、农业资源合理 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原理与技术模式等方面的知
识。
1、陈阜主编. 农业生态学(第 2 版)[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一》入学考试大纲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一》入学考试大纲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一、大纲综述《农业综合知识一》是农艺与种业专业(草学)硕士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教育部授权的各农艺与种业专业(草学)硕士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大纲的制订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农艺与种业专业(草学)考生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实践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包括草地植物栽培学、运动场草坪和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三部分,每部分各占50分。

为了帮助考生了解草地植物栽培学、运动场草坪、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主要知识点和复习范围及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草业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考试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草地植物栽培学第一章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1、草地植物概念及分类2、草地植物资源类型与功能3、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二章草地植物农艺学1、土壤耕作及耕作制度2、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技术3、草地植物混播理论与技术4、人工草地的类型第三章豆科草地植物及其栽培技术1、苜蓿属牧草特征特性、品种选择与栽培管理技术2、三叶草属牧草特征特性、品种选择与栽培管理技术3、其他豆科草地植物(红豆草属、黄芪属、小冠花属以及百脉根等)特征特性、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

第四章禾本科草地植物及其栽培技术1、雀麦属草地植物基本特征特性、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

2、冰草属草地植物基本特征特性、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

3、老芒麦与披碱草属草地植物基本特征特性、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

4、燕麦属等一年生饲料作物基本特征特性、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

第五章灌木类草地植物及其栽培技术1、锦鸡儿属草地植物的基本特征特性、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2、岩黄芪属草地植物的基本特征特性、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

第二部分运动场草坪第一章运动场草坪概念及功能1、运动场草坪概念及分类2、运动场草坪的功能3、运动场草坪建设与管理的内容第二章运动场草坪草1、中国草坪草生态区划及分布2、运动场草坪草的特性3、运动场草坪主要草种及其特性第三章坪床结构设计与建造1、坪床土壤的特点、组成及改良2、坪床结构的概念、类型、特点、设计3、坪床结构对运动场草坪质量的影响第四章运动场草坪建植与养护1、运动场草坪场地勘查及坪床准备的主要内容2、草种选择、混播、交播3、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护的主要技术4、运动场草坪养护制度的制定及其影响因子第五章运动场草坪质量标准与评价1、运动场草坪质量评价的发展及重要性2、运动场草坪质量评价指标及方法3、运动场草坪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六章人造草坪1、人造草坪的概念及其发展2、人造草坪与天然草坪的主要区别3、人造草坪的类型、结构及特点4、人造草坪的建造与管护技术要点5、人造草坪质量检测与评价第七章足球场草坪与赛马场草坪1、足球场草坪与赛马场草坪规划设计2、足球场草坪与赛马场草坪建植技术3、足球场草坪与赛马场草坪养护要点4、足球场草坪与赛马场草坪质量评价第三部分牧草及草坪草育种学第一章品种的概念和特点第二章牧草和草坪草的育种目标第三章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的重要性2、作物起源中心的理论3、牧草和草坪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4、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第四章繁殖方式与育种1、牧草与草坪草的繁殖方式2、不同繁殖方式牧草和草坪草的育种特点第五章引种1、引种的理论基础2、引种的原则和方法第六章选择育种1、选择育种的作用和原理2、选择育种的方法和程序(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第七章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的利用1、杂交育种的概念2、杂交育种的流程3、加快育种流程的方法4、杂种优势的概念和利用第八章生物技术育种1、生物技术育种的概念和技术流程2、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三、考试要求农业知识综合是考察学生对农业科学基本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程度,其中把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是核心内容。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农学、园艺、植保、草业)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农学、园艺、植保、草业)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50分)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一节染色体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

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

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

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第二章孟德尔遗传第一节分离规律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发现及合理解释。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部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部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9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部分考查目标1.考核学生掌握植物营养代谢(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植物营养物质转化与运输分配,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生长生理,植物成花与生殖生理和植物成熟与衰老生理)和植物逆境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的能力。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参考书目[1]《植物生理学》(第一版),苍晶、李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2]《植物生理学》(第一版),李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植物生理学》(第二版),武维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考查内容范围一、植物的营养代谢生理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第一节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及水的存在状态(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二、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水分子的极性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极好的溶剂,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二)水分子具有较强的表面张力和内聚力,是植物体内水分运转的重要机制(三)水是植物各种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与原料(四)水具有稳定的热力学特性,是植物有效降低体温的直接原因(五)水在植物保持固有形态中起着关键作用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细胞的渗透吸水(一)渗透作用(二)水势与细胞的渗透吸水(三)植物细胞的水势组成(四)细胞水势各组分的变化关系(五)植物体内的水分运动二、细胞的吸胀吸水三、水分的跨膜运输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一、根系吸水的区域二、根系吸水的途径三、根系吸水的方式和动力(一)主动吸水(二)被动吸水四、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因素(一)土壤水分(二)土壤温度(三)土壤的通气状态(四)土壤溶液浓度第四节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一)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二)蒸腾作用有利于光合作用(三)蒸腾作用是植物降低和保持体温的重要机制二、蒸腾作用的指标(一)蒸腾速率(二)蒸腾效率(三)蒸腾系数三、气孔蒸腾(一)气孔的结构与特点(二)气孔的蒸腾速率(三)气孔运动的调节机制四、影响蒸腾速率的因素(一)光照(二)温度(三)CO浓度(四)水分(五)风速2第五节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一、水分运输的途径与速度(一)水分运输的途径(二)水分运输的速度二、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第六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一、作物的需水规律二、合理灌溉的指标(一)形态指标(二)生理指标(三)合理灌溉与作物增产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一、植物的元素组成二、植物必需元素的确定方法三、植物的必需元素(一)必需元素(二)有益元素四、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素症第二节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组织机构(二)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机理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矿质元素吸收的特点(二)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三)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矿质元素的运输与分配一、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运输途径二、影响矿质元素运输的因素第四节植物的无土栽培一、无土栽培的意义与应用前景二、无土栽培的种类与设施三、无土栽培的基本原理第五节合理施肥的生理学基础一、植物的需肥规律二、合理施肥的指标第三章光合作用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其度量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二、光合作用的指标第二节叶绿体与光合色素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一)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二)叶绿体的化学组成(三)叶绿体的功能二、叶绿体的光合色素(一)色素的种类(二)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三)叶绿体色素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光合作用的机理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一)原初反应(二)光合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二、光合作用的碳同化(一)C3途径(二)C4途径(三)CAM途径第四节光呼吸一、光呼吸的概念与特点二、光呼吸的生化过程三、光呼吸的生理意义第五节光合产物及其胞内转运一、光合产物的种类二、光合产物在叶绿体和细胞质间的转运第六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一、内部因素二、外部因素(一)光照(二)CO浓度(三)温度(四)水分(五)矿质元素2第七节光合作用与光能的利用率一、植物的光能利用率二、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三、作物生产力的理论估算四、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第二部分植物营养物质的转化与运输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一节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一)呼吸作用指标(二)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三)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第二节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一、呼吸效率的概念二、呼吸作用和作物栽培三、呼吸作用与粮油贮藏四、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第五章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第一节植物同化物的运输:从源到库一、“源”、“库”的概念二、“源”、“库”的相对关系第二节植物同化物的运输一、韧皮部转运(一)韧皮部的结构(二)韧皮部的汁液成分(三)韧皮部转运的速率和方向二、同化物的运输机理(一)韧皮部的装载(二)韧皮部的卸出(三)同化物在韧皮部运输的机理第三节植物同化物运输的调控及应用一、同化物的分配规律与调控二、同化物运输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三部分植物生长物质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第一节植物生长物质概述一、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与种类二、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第二节生长素类一、生长素的发现二、生长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三、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四、生长素的生物代谢(一)IAA的生物合成(二)IAA的分解代谢(三)IAA代谢的调控五、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三节赤霉素类一、赤霉素的发现二、赤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种类三、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一)赤霉素的分布和存在形式(二)赤霉素的运输四、GA的代谢(一)GA的生物合成(二)GA的钝化和代谢调控五、赤霉素的作用机理六、赤霉素的生理作用第四节细胞分裂素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二、细胞分裂素的化学结构和类型三、细胞分裂素的分布、存在形式及运输(一)细胞分裂素的分布和存在形式(二)细胞分裂素的运输四、细胞分裂素的生物代谢(一)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二)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和修饰五、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模式六、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第五节脱落酸一、脱落酸的发现二、脱落酸的化学结构三、脱落酸的分布与运输四、脱落酸的生物代谢(一)ABA的生物合成(二)ABA的代谢失活五、脱落酸的作用机理六、脱落酸生理作用第六节乙烯一、乙烯的发现二、乙烯的生物合成和调控三、乙烯的作用机理四、乙烯的生理作用第七节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一、油菜素内酯二、茉莉酸类化合物三、水杨酸四、多胺类化合物第八节植物生长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一、生长素与赤霉素二、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三、生长素与乙烯四、赤霉素与脱落酸五、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第九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植物生长促进剂二、植物生长抑制剂三、植物生长延缓剂第四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七章植物的生长生理第一节植物生长的细胞生物学一、植物细胞生长、分化与发育二、植物细胞分裂及其调控三、植物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四、植物组织培养第二节种子生理一、种子休眠(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意义(二)种子休眠的原因(三)种子休眠的解除二、种子的寿命与活力(一)种子寿命与植物种类的关系(二)种子寿命与贮藏条件的关系(三)种子生活力与种子活力三、种子的老化四、种子的明发(一)种子萌发的外境条件(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三)种子的萌发过程第三节植物的生长一、植物的生长特性(一)植物生长的大周期(二)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三)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四)植物生长的独立性二、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影响生长的环境因素(二)光形态建成第四节植物的运动一、向性运动二、感性运动三、近似昼夜节奏—生物钟第八章植物的成花及生殖生理第一节影响植物成花的环境因素一、低温与花诱导(一)春化作用的概念(二)春化作用的条件(三)春化作用的诱导(四)春化作用的机理(五)春化作用的生理效应(六)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二、光与花诱导(一)光周期现象(二)光周期反应类型(三)光周期诱导机理(四)暗期光中断现象(五)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六)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节花器官形成一、花器官的形成(一)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二)花器官的形成二、花器官形成的条件(一)环境条件(二)生理条件第三节花的性别分化一、植物性别类型二、雌雄个体的代谢差异三、花的性别分化(一)环境条件对性别分化的影响(二)性别的化学调控第四节植物的授粉生理一、花粉生理(一)花粉的化学成份(二)花粉的寿命与贮藏(三)花粉(或花药)培养及其用途二、柱头生理(一)柱头的类型(二)柱头的寿命与授粉能力三、花粉与柱头细胞的识别(一)识别概念(二)识别机制(三)识别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一)花粉的萌发及影响条件(二)花粉管的结构和伸长第五节受精生理一、受精作用(一)受精过程(二)受精部位(三)受精特点二、受精引起的代谢变化三、无融合生殖与单性结实(一)无融合生殖(二)单性结实四、影响粉受精过程的因素第九章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生理第一节种子与果实的发育与成熟一、种子的发育二、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一)淀粉含量的变化(二)脂肪含量的变化(三)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四)含磷物质的变化三、果实的发育四、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一)果实的生长(二)果实成熟中物质的转化五、外界条件对种子与果实成熟的影响第二节植物的衰老一、衰老的类型二、衰老的意义三、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四、衰老的原因与调控(自由基)第三节植物器官的脱落一、器官的脱落的概念与类型二、离层的形成与器官脱落三、激素与脱落的关系四、影响脱落的外界因素五、脱落的外界调控第五部分逆境生理第十章植物的逆境生理第一节植物逆境生理总论一、逆境与植物的抗逆性二、植物在逆境下的形态与生理变化三、植物适应逆境的生理基础(一)渗透调节的作用与机制(二)植物激素在抗逆性中的作用(三)膜变化与自由基平衡(四)逆境蛋白(五)交叉适应第二节水分胁迫与植物的抗性一、旱害与植物的抗旱性(一)旱害的概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二)植物适应干旱的机制(三)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二、涝害与植物的抗涝性(一)涝害的概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二)植物适应淹水胁迫的机制(三)提高作物抗涝性的途径第三节盐害与植物的抗盐性一、盐害二、植物适应盐害的机制(一)生理机制(二)分子机制三、提高作物抗盐性的途径第四节低温胁迫与植物的抗性一、冷害与植物的抗冷性(一)冷害的概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二)植物适应冷害的机制(三)提高作物抗冷性的途径二、冻害与植物的抗冻性(一)冻害的概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二)植物适应冻害的机制(三)提高作物抗冻性的途径共11页第1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类型
采取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重点 考核植物学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试题分类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题、简 答题、论述题。
考试范围
一、概论 1. 植物及其多样性。 2. 植物的发展简史和分科概述。 3. 植物学与农业的关系。
二、植物细胞与组织 1. 植物细胞的发现、结构与功能;后含物,植物细胞联络结构。 2. 植物细胞增殖与调控,生长与分化,衰老与死亡。 3.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三、植物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 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 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
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 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 营养器官系统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6. 营养器官系统的变态。 四、生殖器官 1. 花的组成与演化。 2. 植物生殖转变与花芽分化。 3.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4.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 5. 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结构;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果实和种子的 传播 。 五、植物的类群及分类 1.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 植物界基本类群概述。 3.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考试要求
植物学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植物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应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背景知识, 具备较强的中文表达和论述能力,具备植物学专业相关概念认知能力。
相关书目
1.强胜主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2.胡金良主编《植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01。
附件 1: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 科目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科目类型 考查目标
《植物学》科目考试大纲39
科目三

科目四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甘肃农业大学作物、园艺、草业、生物技术 育种等专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农业知识综合》考试。主要内容包括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营养器官形态结构与建成、植物的繁殖器官形态结 构与建成、植物类群及分类、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及分科五大部分。要求 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