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二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学业水平过关
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
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专题1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母题来源一】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母题题文】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
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答案】A【试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出现“滞胀”的现象。
这一时期密特朗进一步实行国有化措施,必然会恶化经济形势,A项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物价上涨,B、C项排除。
放弃经济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排除。
【命题意图】本题以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析等学科素养。
考查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应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经济政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重商主义:盛行于17—18世纪,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展开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2.自由主义: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凯恩斯主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又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形成于罗斯福新政中,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大规模推行。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大题课课练:(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从大航海时代到互联网时代,贸易战关系着国家的命运。
20—21世纪初美欧历次贸易战时期发生背景相关行业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期众多行业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带来经济滞胀农产品、钢铁在关税总协定的框架下通过“反倾20世纪90年代美欧多国经济下行公共采购领域规定商品自产比例限21世纪初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钢铁根据国内贸易法条款进行调查后制——摘编自《西欧与美日之间贸易战的新发展》请根据材料,探讨对“贸易战”的基本认识,并选取历史上任意一次贸易战加以论述。
(要求:至少明确两点认识,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 20世纪是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世纪,也是互相学习借鉴的世纪。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中罗斯福谈到的“彻底的革命”、“新运用”分别指什么?进一步指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实质。
2.材料二中苏俄“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是什么?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怎样的重大突破。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材料二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
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学习总结课件岳麓版
的体制作深入剖析
戈尔巴乔夫 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 改革 转向政治改革 (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 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 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
二、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阶段 内容 原因 作用 传统政策对经济发展产 推动经济发展但
(3)新的起点:是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由此获 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在“二战”后被一些主 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 4.影响 (1)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 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型”。
3.考查能力:主要考查分析、比较、判断历史现象及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
的能力。
解题技巧
1.审读题目类型:首先弄清题意是 “求同型”还是“识异型”,运用不 同解答思路解答。一般说来,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 法(也称排除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意一个,即 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识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 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如例题属于“求同型”, 需要运用反例法解答。
减少国家对经
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
主义国家出现经济“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发展
70年代后 济的干预
滞胀”现象
(1)任何一种政策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成不变
启示
(2)“自由放任”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不
同方式,都不可能彻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重点突破
一、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原因、影响及其教训 1.形成: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工业 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支配 地位。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与此同时,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形成了,这种体制后 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2.原因 (1)根本原因:小生产者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
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过关检测:(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含解析
单元过尖检测(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实施新经济政策C .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解析: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十月革命后苏俄面对国内战争的特殊环境而实施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苏俄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从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佃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32年提前完成,而此时西方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中,与材料意思相符,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20世纪50年代为了摆脱斯大林模式所作出的改革。
2. 1921年,有一个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稅代替余粮征集制;商业方面,实行自由贸易。
这个国家是()A. 日本B•苏俄C. 德国D・英解析:选B 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廉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稅,允许自由贸易,运用商品货币尖系发展资本主义,B项符合题意。
3•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卜冽各项,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 的是(A・苏俄新经济政策 B.美国罗斯福新政)C・苏联斯大林模式 D •中国的改革开放解析:选C苏联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4 .下图为某一时期某国农业生产状况,对该信息理解正确的是心60 ............ 10 00040 ............20- 5 00(,-粮ft作物产盘(忆普特)A•英国圈地运动的结果B. 体现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的成就C •受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推动D•得益于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解析:选B英国圈地运动是“羊吃人”,地主把农民的土地圈占过来以后主要用来养羊,所以圈地运动不可能导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故A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从当时俄国国情出发,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同步增长是可信的,故政时期 B 项正确;美国罗斯福新 在农业上的措施是减耕减产,故C 项错误;赫鲁晓夫在农业上的改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宀上(*导致粮食减产。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6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教师用
第26讲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考纲要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标提示 1.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金融手段②福利主义③赤字财政④新经济⑤通货膨胀⑥国有化⑦少政府⑧计划化⑨社会市场⑩统制经济⑪政府⑫1987考点二①自主权②独立自主③斯大林模式④工业⑤发展重工业⑥停滞⑦科学社会主义⑧多党制[巧学妙用]1.概念阐释——“新经济”“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原因主要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措施。
2.易错提醒(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3.构图解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图示解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5.易误指正——苏联解体的根源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6.数字解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7.图说历史——苏联三次改革的特点考法1 对“福利国家”制度的认识【考题1】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下表中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且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方法突破』本题为史学理论研究型题目。
一般来说,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
(1)明确试题考查的角度和能力。
据题干和解答要求,确定命题的角度和思路,确定题目考查的主题和方向,如分清是考查史学思想运用还是史观理解、是史料鉴别还是史学研究方法。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二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考点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
解析:“滞”即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胀”即物价 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而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即为 “滞胀”。
四、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 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意义: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提高经济竞争力;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分 配;一定程度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五、“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 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评价 (1)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2)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 端。
二、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1.“人民资本主义”——资本社会化 (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 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表现:股票分散化,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 少数大股东手中。
A.扩大国有经济的比重 B.调整了政府部分职能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解析:通过题干材料中“英国将政府具有供给责任 的公共服务、政府机构自身的后勤性服务与行政工作相 关的技术服务,承包给有资质的供货商或社会组织。” 说明英国政府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故 A 项错误。通过 题干材料“政府部门主要承担购买者的角色,对提供服 务的质量和过程进行界定、监督、控制和评估。”说明英 国政府调整了政府部分职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专题十二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 变化
(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学生版)
专题1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考点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2019年海南卷,19,2分)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
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
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2.(2019年4月浙江选考,32,节选,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3月4日,刚刚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一件惟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
”……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
几小时之内,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如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
3月9日晚,罗斯福签署《紧急银行法》。
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
不出一周,13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紧急银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改革的影响。
(4分)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34,4分)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时间1929~1930年1930~1931年类别烟煤业-12.3 -19.1金属矿业-6.6 -18.3制造业-7.2 -11.3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2.(2018年4月浙江选考,22,2分)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二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
解析:依据材料“1919 年 3 月”“日用必需品由国 家统一分配”信息可知,当时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日用必需品实行国家统一配 给制,故 A 项正确;实行义务劳动制与题干材料不符, 故 B 项错误;鼓励私人办企业和征收固定粮食税属于新 经济政策内容,开始于 1921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C、 D 项错误。
答案:A
3.(2014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Ⅱ)与战时共产主义时 期相比,人们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时期称为“缓和与妥 协”的时期。这里的“缓和与妥协”是指苏俄( )
A.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允许一些资本主义因素存在 C.与美国冷战 D.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解析: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对于中小企业和国家 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可 知“缓和与妥协”是指苏俄允许一些资本主义因素存 在。
1.(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Ⅰ)苏俄曾采取的重 视市场和商品交换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D.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市场和商品交换, 故 A 项错误;苏俄时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 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故 B 项正确;社会主 义工业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都是在苏联时期,不是 苏俄时期,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强调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不重视市场的作用,故 C、D 项错误。
答案:B
2.(2013 年 6 月·广东学考)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 景是( )
A.斯大林模式缺乏活力 B.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C.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 解析: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答案:B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精校解析Word版
A.联邦政府权力达到历史高峰
B.改变了权力制衡原则
C.国家干预理论得到普遍认可
9.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
B.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保存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美国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A.自由放任政策优于政府干预
B.以工代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C.二战是美国渡过危机的唯一因素
D.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相对有限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政府的投资计划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可知,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是有限的,故D项正确;材料“政府三年‘注射’”“政府的投资计划”“国民总所得额与国民总消费额上升了50%”“就业问题才得以缓解”说明政府干预经济是必要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以工代赈,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
A.保护本国生产的发展
B.符合全体美国人的利益
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发展
D.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在1930年和2018年提高进口关税,其目的是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故A正确;“符合全体美国人的利益”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提高进口关税,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协调发展,故C错误;提高进口关税并不能体现霸权主义政策,故D错误。
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C.加就业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十二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学业水平过关
专题十二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学业水平过关(十二)一、单项选择题Ⅰ1.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自由放任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为了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2.(2018·肇庆学考模拟)当列宁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之后,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 )A.消灭俄国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B.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C.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废除实物配给制D.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解析:据材料可知是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
答案:C3.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 )A.实行余粮征集制B.确立土地私有制C.推行全盘集体化D.征收粮食税解析:1921年新经济政策决定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答案:D4.(2018·清远学考模拟)“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B.多种所有制并存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可知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D项正确。
答案:D5.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
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答案:B6.(2018·江门学考模拟)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答案:D7.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学业水平过关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学业水平过关一、单项选择题Ⅰ1.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 )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自由放任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为了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2.(2017·湛江学考模拟)“对发展经济来讲,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成功的。
”究其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环境中实行的一项特殊政策,当战争结束后,应该放弃,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不仅没有改变,还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B3.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 )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确立土地私有制C.推行全盘集体化 D.征收粮食税解析:1921年新经济政策决定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答案:D4.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采取的政策是( )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经营D.由国家和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解析:新经济政策规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答案:A5.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
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解析:“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高考艺体生历史文化课过关10.26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1)
第26讲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考纲要求】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
2.赫鲁晓夫改革、勃列考点一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基础落实】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适当减小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3.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70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评价(1)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3)作用⎩⎪⎨⎪⎧①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②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1)背景:二战后,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10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问世。
(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
【考点深化】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调整的表现(1)二战后~70年代: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罗斯福政府而实施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主要措施有:加大国有化程度;尽量扩大就业;普遍建立福利制度;政府直接参与并主导国民收入再分配等。
2018-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课件:必修二 第六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6.18
2.理解罗斯福新政中的“新” (1)新的理论:出现了新的经济政策——国家 干预经济的理论。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 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 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 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 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迅 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 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 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第 18 讲
罗斯福新政
1.课程标准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 认识罗斯福新政 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 作用。 2.高考考点 罗斯福新政。
3.高考真题 【例 1】(2015 江苏)下边是 1920—1940 年的美国经济 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D )
A.1921—1930 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 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 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 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解析】罗斯福首次就职于 1933 年,当时的美 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罗斯福以“保证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政”赢得大选,就任美国总统,故 D 项符合题意。A、C 两项都发生在 1941 年。B 项是 对材料的错误理解。
【例 3】(2015 新课标Ⅰ)1935 年 8 月,美 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 65 岁的退 休人员, 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 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B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学业水平过关(十二)一、单项选择题I1.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 )A. 新经济政策B. “斯大林模式”C.自由放任政策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为了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2. (2018 •肇庆学考模拟)当列宁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之后,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 )A消灭俄国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B. 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C. 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废除实物配给制D. 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解析:据材料可知是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
答案:C3.1921 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 )A. 实行余粮征集制B.确立土地私有制C.推行全盘集体化D.征收粮食税解析:1921 年新经济政策决定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答案:D4. (2018 •清远学考模拟)“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B. 多种所有制并存C.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可知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D项正确。
答案: D 5.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 。
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答案:B6. (2018 •江门学考模拟)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 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 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答案:D7.20 世纪70 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
这一做法旨在(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 恢复国家资本主义C. 下放企业管理权D. 利用市场货币关系答案:C& (2018 •深圳学考模拟)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 坚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B.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C.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D. 用资本主义经济战胜社会主义解析: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突破高度集中体制的计划手段,开始用市场来调节经济。
答案:B9.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的直接诱因是( )A. 美国贫富差距大B. 股票投机严重C.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D. 银行贷款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解析:这场经济危机首先从金融业开始,直接诱因是股票投机严重而造成的股票市场不稳定。
答案:B10. (2018 •茂名学考模拟)1929 —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 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所致B. 各国加紧掠夺殖民地所致C. 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所致D. 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所致解析:各国为摆脱危机,一方面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一方面加紧掠夺殖民地,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又主要是由生产与销售的矛盾造成的。
所以争夺的焦点是国际市场。
答案:A11. (2018 •惠州学考模拟)1933年,美国有近250万大小企业因遵守某部法律,而被政府授予“蓝鹰标志”。
这部法律是指( )A《紧急银行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农业调整法》D.《社会保险法》解析:被政府授予“蓝鹰标志”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
答案:B12.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 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C. 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D.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解析: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
答案:A13. 凯恩斯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的主张不包括( )A.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B. 政府应在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扩大政府支出C. 政府应建立社会福利制度D. 节俭对于社会经济是一种恶行解析: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A项表述符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它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答案:A14. (2018 •汕头学考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主要结果是( )A. 缓和了社会矛盾B. 强化了国家机器C. 阶级矛盾基本消除D. 消除了社会不公现象解析:社会福利政策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弱势群体收益最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答案:A15. 下列关于“新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B. 其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英国最先提出的C.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D. 不受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启的“新经济”的实质即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答案:C二、单项选择题n16.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
”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苏俄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颁布《四月提纲》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推行“斯大林模式”解析: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形式,但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决定调整政策,这种政策的调整就是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C17. (2018 •江门学考模拟)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
这些举措表明苏俄( )A. 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C.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D. 作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解析:“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表明苏俄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调整,对商品经济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故B项正确。
答案:B18. (2018 •阳江学考模拟)学者莫斯统计,(苏联)从1927年到1933年间,高等教育招生(往往是技术学院)增加了 3 倍,其中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学生人数从总数l/4 增加到了l/2 。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 农业集体化的推动B.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 与美争夺世界霸权D. 经济危机趋于缓解解析:根据材料“ 1 927 年到1933年”“技术学院”,斯大林执政期间,推行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故B项正确。
答案:B19. (2018 •惠州学考模拟)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实行新经济政策C. 强行推广种植玉米运动D. 彻底废除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解析:“蛮干家”体现了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实际,实行一些不符合苏联国情的政策,“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就体现了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地理气候条件等情况,是蛮干的表现。
答案:C20. 1990年莫斯科的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
一位公民回忆道:“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 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
”这反映了()A. 快餐业开始改变苏联人的饮食习惯B. 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C. 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D. 苏联经济结构失调的局面没有改变解析:材料说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停滞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D项正确。
答案:D21. (2018 •湛江学考模拟)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
”“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A. 个人能力不足B.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 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D. 对克服危机灰心绝望解析:“玫瑰花”应该要精心地培育才能艳丽多姿,而题干中说“它就会枯萎”,正是说明了胡佛没有对其精心培育,再联想胡佛在危机爆发后一直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可知应选B项。
答案:B22.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对外贸易输出快速增长,基本呈现顺差的态势,但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面对如下情况,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是()A. 发起蓝鹰行动B.举办公共工程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实行美元贬值解析:题干反映了1929年经济危机下美国对外贸易顺差在下降,实行美元贬值主要是为了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扩大对外贸易,故D项正确。
答案:D23. (2018 •河源学考模拟)W•福斯特在《美国共产党史》中说:“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行动……击破两党制度,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在罗斯福新政中,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 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誉B. 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管制证券业C.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D.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加强社会保障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加强社会保障,较好地解决了材料所述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D24. 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
”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A.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 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解析:从材料“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中可以看出,国家在干预经济方面的力度大大增强。
答案:B25. (2018 •揭阳学考模拟)1970 —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F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