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设计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沧海》教案
导入:
读以下诗句,划出节奏。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五言)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五言)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五言)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六言)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七言)
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言)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言)
总结:
四言诗节奏:二二;五言:二三、二二一;六言:二二二;
七言:二二一二、四三、二二三
请翻到教材14页,今天我们学习曹操的《观沧海》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
2、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品味赏析诗句,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难点)
3、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激发为理想而奋斗的豪情壮志。

(重点)作者及作品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

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默读曹操的《观沧海》然后给诗句划出朗读的节奏。

二二节奏:
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朗读诗歌,注意字音。

见课件
诗文解读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译文】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面浩渺,水波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着。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译文】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各种草木长势丰茂繁密。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波澜壮阔的海水不断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地运行,好像是从大海里升起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是从这大海里产生出来的。

幸运得很,好极了。

就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朗读诗歌
理解记忆诗意,注意易错字。

鉴赏诗文
1.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
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地点。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皆由“观”字展开,写登山观海所见。

2.第二句诗是诗人从哪一角度观看到的情形?写出了大海怎样的状态?
是诗人从碣石山往下观看到的沧海的情形。

在视觉上突出远观的景物,动静结合,海水动荡为动景,山岛耸立为静景。

相互映衬,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出大海那种雄浑辽阔的气势。

3.作者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4.“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这四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四句话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并非登临所见。

诗人以沧海自比,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观沧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明诗悟理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文体知识
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汉族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它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作业:
按要求默写
1. 《观沧海》中动静结合描写沧海辽阔威严的诗句:,。

2. 诗中描写植物欣欣向荣的句,。

3. 诗中通过动态描写展现沧海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的诗句:,。

4. 诗中描绘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博大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思考课后作业一:
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

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了一幅辽阔、壮观的图景,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涌动。

知识链接
《短歌行》( xíng)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p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kǎi)当以慷(kāng),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yín)至今。

呦呦(yōuyōu)鹿鸣,食(shí)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mò)度(dù)阡(qiān),枉(wǎng)用相存。

契(qì)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山
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

扩展资料:《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

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诗借礼赞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坚守臣节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汉室之志,决无代汉自立之心。

两诗珠联璧合,庄重典雅,内容深厚,感情充沛,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于浓郁的抒情意境中,全面展现了曹操的人格、学养、抱负和理想,充分显示了其雄深雅健的诗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