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院内急救救治标准(张连阳)
多发伤救治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应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接诊的多发伤患者,包括车祸、坠落、打架斗殴等导致的严重创伤。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多发伤救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多发伤救治工作。
2. 设立多发伤救治专家组,负责救治方案的制定和指导。
3. 设立多发伤救治小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
四、救治流程1. 报告与启动(1)接诊护士接到多发伤患者后,立即报告值班医生。
(2)值班医生评估患者伤情,如判断为多发伤,立即启动本预案。
2. 伤情评估与分类(1)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伤情评估,包括意识、呼吸、心跳、出血等。
(2)护士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3)根据伤情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如危重、重症、轻症等。
3. 救治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控制出血,必要时使用止血带。
(3)抗休克治疗,建立静脉通路,输注平衡液、血浆、全血等。
(4)针对不同部位创伤,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骨折固定、伤口清创缝合等。
(5)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防止脑水肿。
(6)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记录。
4. 转运与交接(1)病情稳定后,由医护人员陪同患者转运至相应科室。
(2)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安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与接收科室进行交接,详细说明患者病情及救治措施。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多发伤救治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伤情评估、救治措施、转运与交接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修改,另行发布。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多发伤救治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各科室、部门应按照本预案要求,做好多发伤救治工作。
3. 如遇突发公共事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多发伤急救流程
多发伤急救流程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处外伤,这种情况下需要迅速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多发伤急救的标准流程:1. 保护现场和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之前,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如火灾、爆炸等,应先撤离到安全地点,并通知相关部门。
2. 呼叫急救电话: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911,向急救中心报告多发伤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3. 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检查患者的意识水平和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控制出血: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大量出血的情况,应迅速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直接用手或纱布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直到出血停止。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道阻塞,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用头后仰法,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以便空气顺利进入肺部。
6. 固定骨折和创伤: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骨折和创伤,应尽快对这些伤口进行固定。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骨折部位固定,以减轻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7. 保持体温和安抚患者:多发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过低或过高的情况,应注意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同时,通过安抚和鼓励患者,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8.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多发伤患者需要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记录这些数据,以便后续的医疗救治。
9.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达: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应尽快等待急救人员的到达。
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和决策。
10. 提供必要的信息:当急救人员到达时,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如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急救人员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结:多发伤急救流程是一个紧急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专业的急救人员进行操作。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我们可以尽力提供基本的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请记住,急救是一项专业技能,如果没有相关的培训和知识,请不要随意进行操作,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及处理要点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及处理要点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及处理要点》
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了多个伤害,可能涉及到全身多个部位的伤痛。
在面对多发伤的急救时,正确的原则和处理要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处理多发伤的原则及要点:
1. 优先确保安全: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救时,首要的原则是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发生在交通事故或其他现场,需要确保没有继续的危险,例如火灾或者继续受伤。
2. 及时呼救:一旦事故发生,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呼叫专业救护人员前往现场。
及时的呼救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专业的帮助。
3. 停止出血:对于多发伤患者来说,大量失血可能是致命的问题。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尽快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带或者直接压迫止血。
同时要避免患者移动,以免伤口再次出血。
4. 保护呼吸道:如果多发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衰竭的情况,需要迅速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急救的关键。
5. 创伤处理:对于多发伤患者,可能涉及头部、胸部或者腹部的创伤,要小心处理,避免增加进一步的伤害。
要按照专业的方法进行包扎和固定。
6. 温暖保暖:多发伤患者容易出现休克,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体温,避免受凉。
在处理多发伤的急救过程中,及时的呼叫专业救护人员至关重要。
同时要始终保持镇定和冷静,高效地对患者进行救治。
希望每个人都能熟知多发伤的急救原则及处理要点,以便在关键时刻能正确地进行救治。
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损害控制外科细节
1.5倍 以上 ,部分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lyFI,)为正常
值的1.5倍以上,纤维蛋白原 <0.8群L,凝血因子 水平为正常值 的 30% 以下,血小板 计数 <50x
109几。约90%的创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仅 ro%
的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凝血病。创伤后早期凝血病是 死亡的独立预测 因子。其发 生机制包括:(1)消耗 性凝血病。由于大量失血导致持续的血小板和凝血 因子丢失所致。(2)稀释性凝血病。由于复苏所需 输入大量晶体 、胶体 ,包括不含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 浓缩红细胞,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稀释。(3) 血 小板功能障碍。接受大量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 功能间常缺乏联系,即使血小板计数正常也仍需输 入血小板。(4)低体温。低体温引起温度依赖性血
器损伤,估计确定性手术时间>90mm。合理应用
DCS有助于降低死亡率,但另一方面,DCS策略也
伴随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冈。故掌握
适应证是正确应用 DCS的第二个细节。
4 初次手术
对多 发 伤 行初次手术除遵循一般 DCS原则外,
应认识到某些 多发伤 的特殊性,要有强烈的时间控 制和二次打击损害控制观念,这是初次手术的要点, 也是正确应用 DCS的第三个细节。 4.1 腹部创伤
(4 ): 24 1一 24 3.
〔2] wetzelnc.Multipletraumainchildren:criticalcare overview·
Cri tC are M e d,2002,30(11):5468一弘77.
[3] McArthurBJ.Damagecontrolsu笔e卿forthepatientwhohasex- pe对 en ced m ul tipletraumaticinjuries.Aom J,2(X)6,84(6):
多发伤ppt课件
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
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 • • • • 1.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2.伤情严重、休克率高 3.伤情复杂、容易漏诊 4.伤情复杂、处理矛盾 5.抵抗力低、容易感染
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
多发伤的三个死亡高峰
• 第一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 即时死亡。 • 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6-8h之内,这一 时间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 第三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
•
【4】郝江,等.多发伤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J].2002,12(10):765-766
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
TNF
•
1.14±0.40ng/ml(放射免疫法)在机体 的抗感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
• •
Hct≈30%——安全 (Hct男40~52,女37~48)
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
致伤因素
1. 机械性的钝力
包括各种原因的撞击,如高处坠落、交通事 故、水浪和气浪及挤压伤。 2.利器伤 多为刀刺伤和锐器伤,战时常见于枪弹伤和 爆炸伤。
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
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AIS ):将人体划为头、面、颈、胸、腹和盆 腔、颈椎、胸椎、腰椎、上肢、下肢、体表 等11个部位。
糖原分解 胰岛素分泌 血糖
【3】孙余省,等.
多发伤早期血糖值和白细胞计数与损伤严重度的相关性研究 [J] .浙江创伤 外科,2009,14(5):434-436.
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
• 伤后 1 . 5 ~ 3 h 白细胞可达反 应峰值 , 2 ~ 3 d 降至正常 ,严重 多发伤者需 4 ~ 6 d 。 • 当白细胞大于20 X 109/L时患者更容易发生 休克及其它严重并发症【4】
多发伤院内紧急救治程序
17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在大出血的急性复苏抢救过程中, 以特定的比例发送血液成分,纠正 贫血,预防凝血功能障碍救治预案
MTP启动阈值 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
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参与整个MTP 过程血液保障的协调联系; 输血科在急诊配血完成后配发
23
手术救治
应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刀,5分钟内到达手术室 手术是严重创伤复苏的组成部分 有血气胸者应先安置胸腔闭式引流后再气管插管 对于多发伤应确定手术顺序 术中应全面、有序探查,避免漏诊 与麻醉医师、ICU医师协商决定是否采取损害控制外科策略 必要时,应及时邀请专科会诊协助手术 术中必要时应与病人家属等有关人员沟通救治情况,取得对手术
CRASH PLAN-避免重大漏诊
Cardiac Respiration Abdomen Spinal Head Pelvis Limb Arteries nerve
12
放射影像科-CT检查
同一地点、同一体位完成多系统检查,量化实质性 脏器损伤,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作腹部CT检查
4
紧 急 救 治 程 序
急诊科 伤情评估
启动阈值 PHI>4的钝性伤,难以控制的外出血,胸腹腔穿透伤
不稳定者
稳定者
限制性液体复苏
急诊科 紧急救治
放射科 多层螺旋CT
手术室 紧急救治
确定性手术 损害控制简明手术 计划性分期手术
ICU 复苏、致命性三联征防治
创伤外科
5
院前评分(PHI)
分值 0 1 2 3 4 5
收缩压 >100mmHg 80-100mmHg 75-85mmHg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理念的践行者——-记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专科医院院长张连阳教授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理念的践行者——-记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专科医院院长张连阳教授井芳芳【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2页(P78-79)【作者】井芳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位于山城重庆佛图古关上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以技术实力过硬,人才队伍雄厚,设施设备先进,科研水平一流而享誉军内外。
其中,全军战创伤中心、创伤专科医院就是组成该院主板的重要硬件,因其创伤医学全国领先而闻名遐迩。
张连阳,现任创伤专科医院院长,一位意气风发、性情儒雅的青年才俊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请随着文字的流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张连阳的人生履历和奋斗过程。
张连阳的奋斗历程和很多人一样,有坎坷,有辛酸,有失败,但也有突破后的惊喜和成功后的笑颜。
在艰难险阻面前,成功往往青睐坚强和执着,他始终坚信八个字: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张连阳1966年出生于贵阳市,他自小天赋异秉,聪明好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1982年9月,他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大学期间,张连阳对学习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1987年7月,他从医疗系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被分配到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普通外科任住院医师。
终于能把所学的本领用于治病救人,张连阳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期待。
在医德医风上,张连阳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在医术上的修炼上也不含糊,虚心请教前辈,精心研读知识,细心操作手术,在临床一线不断摔打和磨练着自己治病救人的本领。
艺无止境,医学领域更是如此。
张连阳朝着更高的目标攀登,他先后师从张胜本教授、王正国院士和朱佩芳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赴德国、西班牙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他最终完成一名医师到一位教授、主任医师的蜕变过程。
2005年11月,为增强创伤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实力,打造创伤医学国际品牌,选任创伤医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医院将张连阳调配到创伤科及ICU病房任主任。
急诊与灾难医学灾难现场医学救援
31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三、分级救治组织
大批伤员救治,最主要的不是技术,而是高效的组织
救援 模式
救治机构有明确分工,确保分级救 治原则的落实,根据灾情严重程 度、伤亡人数、医疗资源残存情 况等决定,一般分为二级和三级 模式
①二级救援模式,“灾区内基层 医院-灾区内三级医院(建制完整、 运行良好)”
年龄<5岁或>55 岁;心脏或呼吸系 统疾病;糖尿病 (特别是使用胰岛 素者);肝硬化或 肝病;肥胖;出血 病史等
因长时间掩埋、封 闭、饥饿等
24
灾难现场医学救援--张连阳
分拣工具、场所
优先救治:需立即救治,涉及ABC 延迟救治:可威胁生命损伤,可延迟几小时 等待救治:可走动、轻伤,等待确定性救治 期待救治:存活可能性小
医学救援人员在奔赴救灾一线时必需备齐生存生活的有关装备包括水食品帐篷野炊用具和防疫药品等42饮用水获得及净化失水量占1体重时感口渴达3体重时食欲不振达7体重时言语障碍达9体重时无法行走达11体重时无法吞咽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寻找到的水源一般都不适宜直接饮用需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净化方法处理包括过滤法蒸馏法煮沸法化学品消毒法流水可直接饮用根据地形地势山脚下低洼处雨水集中处根据气候及地面干湿情况43食品及安全保障充足的食物是生存的重要保障虽然在行动前已准备充足的食物因地制宜地获取野生天然食物常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食物安全保障首先要防止误食有毒食物应尽量进食熟食可消毒且助于营养物质吸收通常采用煮沸烤熟等方法44宿营地点选择避险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日照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平整营地的地面要平整45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利用个体防护装备的物理或化学阻隔作用实施个体防护消除或控制有害物质使进入或接触人体的有害物质水平符合人体基本安全和健康的要求一旦受到损害则救援人员本身成为被救援的对象不但不能完成救援任务还将增加其他救援人员的工作量占用灾难救援时最为重要的资源46灾难现场的危险因素47个体防护分级48个体防护装备及使用白大衣工作服等普通服装在有害环境中对个体几乎没有防护作用在灾难救援中医护人员应采用正确的个体防护装备防护服连身式和分体式一次性和限次使用呼吸防护器过滤式空气净化式隔绝式供气式49继发性创伤应激的防治继发性创伤应激指在没有直接经历创伤事件的情况下助人者在助人的过程当中或之后表现出困扰性或痛苦的心理症状50第六节大宗尸体处理与身份鉴定大宗受难者尸体的处理和身份鉴定将显著影响幸存者乃至整个地区民众的心理健康在灾难发生后政府除迅速实施幸存者的医学救援基础设施的修复维护外还需立即着手尸体处理和身份鉴定52大宗尸体处理的原则民众担心尸体传播传染病从而在未完成死者身份鉴定前为避免潜在的疾病传播就迅速掩埋尸体等这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显著影响了尸体处理的正常程序甚至救灾行为政府协调组织医疗法律法医或相关部门参与组建由军队民防消防地方救援组织红十字会及当地殡仪馆等人员构成尸体处理队伍或机构2
严重多发伤院内急救救治标准(张连阳)
重视严重创伤院内救治质量控制Attaching importance to quality control of in-hospital treatment for severe trauma张连阳(400042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Zhang Lian-yangTrauma Center of PL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auma, Burns and Combined Injury,Research Institute ofSurgery/Daping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PR China. E-mail:hpzhangly@摘要:严重创伤的救治理念有了显著变化,发达国家创伤死亡模式已从3峰曲线转变为单峰曲线,由多学科医师组成的团队全程负责其全程救治成为多发伤救治的标准模式,涉及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救命手术本身成为复苏的组成。
院内伤情评估应根据不同阶段区分重点,做到“既快又好”。
救治中应注意控制院内术前时间、手术时间和到达复苏终点的时间,实施主动、有计划、分期的损害控制策略,遵循通气(ventilation)、手术(operation)、控制出血(control bleeding)、灌注(infusion)和搏动(pulsation)的救治顺序。
关键词创伤;院内救治;质量Abstract:The treatment concept for severe trauma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rauma mortality pattern has shifted into singlet curve from three-peak curve, resulting in standard pattern in which multidisciplinary surgeons take responsibility of the whole treatment course. Life-saving operations referring to airway,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function also belong to resuscitation. Focus on in-hospital traumatic evaluation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in different stages,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faster the better”.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surgeons should control the pre-operation time, surgery time and time to achieve resuscitation endpoints, take planned and staged damage control strategy actively and follow the treatment order of ventilation, operation, bleeding control, infusion and pulsation. Keywords: trauma; in-hospital treatment; quality全球范围内每天1.6万人死于创伤,据WHO预计到2020年创伤将成为第二大常见致残和影响年损失生命数的原因[1]。
多发伤急救流程
多发伤急救流程多发伤是指患者同时受到多个部位的严重损伤,通常情况下需要紧急救治。
以下是多发伤急救的标准流程:1. 保护现场和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多发伤的情况,并提供详细的位置信息。
3. 评估患者状况: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初步评估。
检查患者的呼吸、心跳和意识状态,确定是否需要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
4. 停止出血:多发伤常伴有大量出血,应迅速止血以防止失血过多。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出血点,如果可能,将患肢抬高以减少出血。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无法自主呼吸,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用头后仰法或侧卧位,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6. 固定骨折:多发伤可能伴有骨折,应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伤害。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进行固定。
7. 给予急救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急救药物以稳定患者的状况。
例如,可以给予止痛药、抗生素等。
8. 保持体温:多发伤的患者易发生体温下降,应采取措施保持患者的体温。
可以使用保暖毯或加热设备。
9. 监测患者状况:在急救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
及时记录和报告患者的变化。
10.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进行初步急救后,应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一旦急救人员到达,应向其提供详细的患者情况和所做的急救措施。
以上是多发伤急救的标准流程,但请注意,在实际情况中,应根据具体的伤情和环境进行灵活应对,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急救。
另外,及时呼叫急救并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是至关重要的。
重创伤院内早期救治中的损害控制外科
文章编号:1009—4237《2009)o已-0107—03
·论著·
严重创伤院内早期救治中的损害控 制外科
姚元章,张连阳,黄显凯 (第三军医太学太坪匮晚圩战外科研究所奎军战创估中·瞄,重虎400042)
摘要: 目的撵讨损害控制外科(d椰a卵camtrol surgery,t)cs)在严重刨伤患者院内早期救治巾的应用 擅果。方法对36倒实施D岱危重伤员的救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培果采州暂时血管阻断或填塞
止血30柳(83.33%);采用脑破裂修朴、外置及造口木17倒(47.22%);采用快建关闭或暂时关闭体腔16
例(44.44%)。31例在初期手术后72小时内进行了确定性手术,最终治】舡27倒.治愈率75+∞%;死亡9
倒,病死卓25.00%。绪论严重创伤院内早期救治中,为避免目无能力接受医糠性打击并出现“危险三
结果
本组36例中,采用暂时血管阻断或填塞止血 30例,占83.33%;采用肠破裂修补、外置及造口术 17例,占47.22%;采用快速关闭或暂时关闭体腔 (胸、腹腔)16例,占44.44%。31例在初期手术后 72小时内进行了二次确定性手术,最终治愈27例, 治愈率75.00%;死亡9例,病死率25.00%,其中3 例在术中因伤情危重死亡,2例因凝血功能障碍、大 出血死于术后48小时内,另4例手术3天后因多器
(Center缸W封Wound aIId Trauma of PLA.In*tit,,te of Sur8err Re}ea忡h.Daping tto叫pital。Third l~lilitar/Medical
Unive.mity,chqn四币唱400042.China)
A13slt耐:0bj戡n"To i胛衄LiBak the elt村t of damage eonttol surgery I DCS I in e砒y l'eml由Oil p“目拈
多发伤抢救制度
多发伤抢救制度
1.多发伤的抢救程序
(1)伤员到达诊室后,应先抢救后挂号,由预检护士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医生和医务处。
(2)首诊医生应迅速检查伤情后,立即请有关科室会诊,在会诊医生到达前,首诊医生应抓紧进行抗休克等应急处理,护理人员在伤病员到达后应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并建立静脉通道。
(3)病区接到急诊室传呼抢救的电话后,应迅速通知有关人员,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4)有关科室接到多发伤伤员的通知后,应立即由主治医生以上人员10分钟内迅速赶到急诊室,争分夺秒地做好早期抢救。
(5)会诊的通知:由急诊科主任或医务处领导召集相关科室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会诊,共同协商抢救方案和明确诊断,并积极参与抢救,会诊意见均应坚持谁提出谁执行的原则,在明确收治诊断后方可离开。
如决定手术,由护士提前通知手术室。
(6)在病情需要搬动时,应由医务人员护送至手术室或病房。
(7)抢救结束,参加抢救的人员进行总结。
2.多发伤抢救要求
(1)所有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以赴、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2)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必须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工作,不得推诿、拒收拒治,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3)各科之间、医护之间要一切从伤病员利益出发,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4)医技科室和其他有关科室都必须为抢救伤员提供方便,保证各种辅助检查随到随查。
多发伤应急预案流程
一、预案概述多发伤是指同一事故中,患者同时或相继发生多个部位、器官的严重损伤。
为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启动流程1. 院前急救:接到多发伤患者急救电话后,立即启动多发伤应急预案,派出救护车赶赴现场。
2. 现场救治: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现场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根据伤情紧急程度,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供氧。
(2)抗休克:建立多路(1-3路)静脉通道,备血,输注平衡液、右旋糖酐、血浆、全血等,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3)控制出血:加压包扎,并抬高出血肢体。
必要时使用止血带(注明时间及部位)。
(4)胸部创伤的处理:胸部开放性创口,用各种方法将创口封闭;张力性气胸协助医生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必要时做好开胸手术准备。
(5)颅脑损伤的处理: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50%葡萄糖、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局部降温,防止误吸。
(6)骨折处理:协助医生止血、包扎、固定,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处理。
(7)留置导尿管,记录尿量。
(8)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记录。
3. 院内急救:将伤员送至医院急诊科,进行以下处理:(1)继续执行院前急救措施。
(2)急诊科护士做好应急处理,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3)急诊科护士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护士参加急救工作。
(4)由医务处、护理部或总值班负责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等工作。
(5)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应就地进行抢救,并迅速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前往参加急救或将患者转至急诊科进一步急救,同时报告医务处、护理部协助组织抢救。
4. 院外救援:接到院外救援通知的单位(院办、医务处、护理部、行政总值班)立即组织协调。
需要护士时,呼叫护理急救小组第一梯队人员到急诊科待命。
5. 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科护士及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
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
汶川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模式的探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姚元章,张连阳,程晓斌,沈岳,何勇【摘要】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难救援中,军事医学救援的作用和地位。
方法收集了四川省德阳市某医院在5月12日~5月31日收治的1420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伤情特点、早期军事医学救援的方法、内容及效果。
结果1420例中,共有1821处损伤,单个部位伤1089例(76.69%),多部位伤331例(23.31%)。
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P0.01);四肢损伤、体表和软组织损伤多于其它部位损伤(P0.01);伤员流在震后前2天最多(68.80%),明显多于其它时间(P0.01);对968例伤员进行了分类分检;伤后12小时以上才得到救治的伤员最多(P0.01)。
结论军事医学救援应在地震后24小时内快速展开,对规范救治秩序、保证批量伤员救治有效进行将起到重要作用,“德阳模式”探索了一种军事医学救援的重要方法,军事医学救援是今后灾难救援的新趋势。
【关键词】地震伤救援军事医学模式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position of the military medical aid on disaster rescue in Wenchuan earthquake victims.Methods The data of 1420 victims suffered in earthquake from a hospital in Deyang during May 12 to May 31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jury,and review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effect of the military medical aid in the early period.Results Of the patients,76.69% cases had trauma in a single part(1089 out of 1420 cases),and 23.31% cases had multi part injury (331 out of 1420 cases).The incidence rate of trauma in a single par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ulti part injury(P0.01).The incidence rate of extremities and body surface trauma and soft tissue injur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s(P0.01).The main wounded flow(68.80%) occurred within 2 days after earthquake,which was much more than that in other time(P0.01).The classification and inspection of 968 patients were completed.Most cases were treated 12 hours after earthquake(P0.01).Conclusion The military medical aid would be carried out quickly within 24 hours after earthquake.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ndardizing remedy order and effectively guaranteeing treatment of a large number of victims. “Deyang Mode”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in military medical aid, which would be a new trend of the disaster rescue inthe future.Key words:earthquake injury;disaster rescue;military medicine;mode“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灾难。
县市级医院创伤中心建设要点
建设要点
团队协作
医技化 验室
临床专 科
创伤中 心患者
输血科
质量管 理科
1、思想 统一
3、紧 2、理 密协作 念转变
2019/04/13
THANK YOU
2019/04/13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赵富伦(医务部主任)
5)普通外科组 组 长:彭延春
副组长:曾勇琴、周 罡
副组长:尹兴亮
成 员:医务部所有成员。 职 责:负责多发伤、严重创伤多学科协作救治的协调
6)心胸大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组 组 长:王开标
工作,包括组织全院会诊、把握环节质控、防范医疗纠纷, 副组长:匡真真
县域创伤中心建设体系
确定性
损伤控制
生命支持
一级创伤中心 二级创伤中心 三级创伤中心
省级
县 市级
卫生院、急救站
2019/04/13
县域创伤中心建设体系
设计县域个体化 的创伤救治体系
建设县域个体化 的专家委员会
创伤数据库、创 伤登记
基层教育培训 (CTCT)
持续改进
2019/04/13
县域创伤中心建设体系
职 责:负责指导各专业组对多发伤、严重创伤
副组长:刘继波、包远祥、武成兴、江深河、苏忠林、 孙
患者救治方案的确定、实施、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 化时调整诊治方案。
领导小组下设各工作小组,按职责分工开展相关工作,
锦波、周维忠 4)神经外科组 组 长:龚明
保证各项救治工作无缝连接。
副组长:黎开谷、刘金辉
划清边界,避免 积累矛盾
县域创伤中心建设体系
创伤中心的障碍
实体化病房 集中收治
病人分流,专科受影响 人才资源
多发伤群体伤危重病人应急医疗救治预案
多发伤群体伤危重病人应急医疗救治预案(一)目的为使送达我院的多发伤、群体伤的危重病人应急医疗救治工作达到反应快速、有序、有效的目的,保障外科医疗安全,提高多发伤、群体伤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有效降低多发伤、群体伤病人死亡率,防止外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本院就诊及在外院就诊需本院协助救治的多发伤、群体伤危重病人的应急医疗救治。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为使我院多发伤、群体伤危重病人应急医疗救治工作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目的,医院建立由外科业务骨干为主组成的多发伤、群体伤危重病人急救专家小组,其成员和职责分工具体如下:1、具体名单:2、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多发伤、群体伤危重病人抢救小组的组织、协调,对集体讨论的重大抢救方案和措施作出决策。
(2)副组长主要负责多发伤、群体伤危重抢救病人的诊疗,提出抢救方案,落实抢救措施及护理工作。
必要时可行使组长权利。
(3)专家组成员协助副组长做好多发伤、群体伤危重抢救病人的会诊及抢救工作,提出专科方面的诊疗意见。
(4)医务科、门诊办、总值班人员主要负责抢救、会诊等的协调工作。
(5)护理应急班人员主要负责护理相关工作的协调,包括人员的调配等。
(6)ICU成员主要负责生命体征的支持等抢救工作。
(四)工作程序1.院内应急救治程序120救护车发现多发伤、群体伤危重抢救病人现场紧急救治通知急诊科外科医师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病人直接送到急诊科急诊科外科医师现场评估、诊治报告急诊科科主任现场组织人员救治(必要时提前启动应急预案)报告抢救小组组长组织专家小组成员抢救医务科(或总值班)2.院外应急救治程序接获求援信息医务科(总值班)报告抢救小组组长组织专家小组成员抢救通知相关科室准备相应器械、设备、车辆等(五)相关规定与要求1、一旦发现多发伤、群体伤危重抢救病人,接诊医师应在现场救治的同时立即向上级医师、急诊科主任汇报,由科主任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
多发伤抢救流程
多发伤抢救流程多发伤是指一个或多个部位受到严重损伤的情况,通常包括严重的创伤、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在面对多发伤患者时,正确的急救流程和抢救措施可以有效地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多发伤抢救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1. 快速评估。
当接收到多发伤患者时,首先要进行快速的初步评估。
评估的重点包括呼吸、循环和神志的状态。
呼吸方面要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是否有呼吸困难;循环方面要检查脉搏和血压;神志方面要观察意识状态是否清楚。
这些评估可以快速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为后续的抢救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2. 处置呼吸道。
呼吸道是多发伤患者抢救的首要任务。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呼吸道通畅处理。
可以采取头后仰、下颌提拉等方法,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控制出血。
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出血情况,因此需要及时控制出血。
可以采取直接压迫、包扎止血、提升患肢等方法来控制出血,防止失血过多导致休克。
4. 快速输液。
在抢救多发伤患者时,需要迅速进行输液治疗。
可以选择静脉输液或者采用快速输液器进行输液,以迅速补充体液和维持循环稳定。
5. 疼痛管理。
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剧烈疼痛,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或局部麻醉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6. 密切观察。
在抢救多发伤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抢救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 及时转运。
抢救多发伤患者后,需要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避免剧烈晃动和挤压。
总之,抢救多发伤患者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做到快速、有序、全面,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多发伤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严重创伤院内救治质量控制Attaching importance to quality control of in-hospital treatment for severe trauma张连阳(400042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Zhang Lian-yangTrauma Center of PL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auma, Burns and Combined Injury,Research Institute ofSurgery/Daping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PR China. E-mail:hpzhangly@摘要:严重创伤的救治理念有了显著变化,发达国家创伤死亡模式已从3峰曲线转变为单峰曲线,由多学科医师组成的团队全程负责其全程救治成为多发伤救治的标准模式,涉及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救命手术本身成为复苏的组成。
院内伤情评估应根据不同阶段区分重点,做到“既快又好”。
救治中应注意控制院内术前时间、手术时间和到达复苏终点的时间,实施主动、有计划、分期的损害控制策略,遵循通气(ventilation)、手术(operation)、控制出血(control bleeding)、灌注(infusion)和搏动(pulsation)的救治顺序。
关键词创伤;院内救治;质量Abstract:The treatment concept for severe trauma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rauma mortality pattern has shifted into singlet curve from three-peak curve, resulting in standard pattern in which multidisciplinary surgeons take responsibility of the whole treatment course. Life-saving operations referring to airway,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function also belong to resuscitation. Focus on in-hospital traumatic evaluation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in different stages,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faster the better”.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surgeons should control the pre-operation time, surgery time and time to achieve resuscitation endpoints, take planned and staged damage control strategy actively and follow the treatment order of ventilation, operation, bleeding control, infusion and pulsation. Keywords: trauma; in-hospital treatment; quality全球范围内每天1.6万人死于创伤,据WHO预计到2020年创伤将成为第二大常见致残和影响年损失生命数的原因[1]。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广泛普及和基础建设方兴未艾等都使严重创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严重创伤是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或导致明显的全身反应。
院前救治水平受救治体系、交通状况、现场救援等因素限制,就现阶段而言,加强院内紧急救治是改善严重创伤救治状况的低成本、快速度和高效率的途径。
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创伤专科医院经验和国内外进展,阐述严重创伤救治的新理念和院内紧急救治质量控制要点。
1 严重创伤救治理念转变1.1 创伤死亡高峰20世纪80年代初期Trunkey[2]总结出了创伤死亡曲线的3个峰,第1高峰见于伤后1h内(约占45%),第2高峰见于伤后数小时内(占34%),第3高峰常在伤后1~4周内(约占20%)。
该观点影响深远,是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教程的重要基础理念。
但2004年Demetriades等[3]分析4151例创伤死亡患者数据,没有观察到典型的3峰曲线。
2008年Knegt等[4]仅观察到伤后1h 的单一显著高峰,其后曲线急剧下降。
以后多项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
严重创伤死亡的时间曲线与致伤机制、年龄、受伤部位、伤情严重度及创伤救治体系密切相关,随着创伤救治体系和技术的进展,降低了第2、3峰中可防止死亡者的死亡率,从而呈现单峰模式。
我国创伤死亡模式一段时间内仍然适用三峰曲线,应努力完善救治体系、普及先进技术、缩短伤后确定性手术时间等,降低脓毒症、MODS等发生率,可望尽快首先在各大城市等发达地区将3峰模式转变为单峰模式。
1.2 多发伤及救治模式多发伤是最常见的严重创伤,死亡率远高于单发伤。
据1组1989-2007年的创伤数据库统计26541例多发伤,与同期单发伤比较分析,合并多发伤的骨关节损伤、颅脑损伤、胸部损伤和腹部损伤的死亡率分别为15.9%、32.4%、29.6%和36。
3%,均较单一的骨关节损伤、颅脑损伤、胸部损伤和腹部损伤的2.1%、15.3%、7.0%和5.3%显著升高[5]。
多发伤概念仍有待统一,首先是何为“多”?即解剖部位的划分,由于AIS-ISS的引进和普及,已经将其从AIS的9个部位(头、面、颈、胸、腹和盆腔、脊柱脊髓、上肢、下肢、体表)统一到ISS的6个部位上来(头颈、颌面、胸、腹、四肢及骨盆、体表)[6]。
但多发伤更强调的是多处损伤病理生理的叠加效应,故有一个损伤严重度的问题,尚无统一标准。
主要有3种观点:我国学者多主张有1处为重伤(AIS≥3),即多发伤ISS ≥10;国外有专家提出需2处以上为重伤(AIS≥2分),即ISS≥18[5];也有认为是2处以上创伤,ISS≥16,伴明显的全身反应和脏器功能损害即为多发伤[7]。
由于多发伤救治涉及多部位、多学科,这与现代医学的专科化、专病化趋势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尤其不能满足黄金小时内给予确定性处理的要求。
由多学科医师组成的团队全程负责其急诊复苏、紧急手术、重症监护治疗、稳定后的确定性手术的整体化救治已经成为新的标准模式,是提高严重创伤院内救治的基础[8],也是我国医院创伤救治模式建设的方向。
1.3 严重创伤复苏及复苏性手术复苏指生物体或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生理机能极度减缓后又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一般概念上的复苏术指呼吸心跳骤然停止时所采取的一切急救措施。
严重创伤面临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其紧急救治具有复苏的性质,骨折固定、剖胸、剖腹手术等本身都是复苏的组成,存在持续出血的创伤患者必须手术,出血的“龙头”不关闭复苏就到达不了终点,此即为复苏性手术的概念,也是创伤手术区别于其他外科手术的基本理念。
传统教科书“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手术”的提法不适用于持续出血的创伤患者,“边抗休克边准备手术”也应转变为“尽快手术止血同时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
2 严重创伤院内伤情评估策略及质量控制严重创伤由于伤情(损伤后出血量、休克程度、脏器功能失代偿程度等)随时间而显著变化,故称为“时间敏感性疾病”,救治的关键是尽快稳定生命体征,而不是所有损伤的确定性处理,故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救伤”。
所以与疾病的“诊断”不同,创伤称为“伤情评估”,强调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是动态和变化的过程,既允许早期认识威胁生命的损伤而忽略不危及生命的损伤,也可能实施多次计划性或非计划性的手术。
2.1 伤情评估策略不同的救治阶段,创伤评估的重点应有所区别:(1)初次评估,入院到紧急手术救治阶段,重点是通过简单查体发现气道、呼吸和循环等威胁生命的损伤;根据致伤机制评估可能存在的隐匿严重损伤;通过CRASHPLAN系统评估主要损伤,避免遗漏严重的威胁生命的损伤;条件具备时通过影像学手段进行精确评估,从根本上降低延迟和漏诊的风险,我们尤其推荐能在数分钟内、单一检查地点、单一检查体位完成多部位多系统检查的多层螺旋CT [9]。
(2)2次评估,紧急手术后的重症监护阶段,包括复苏无效原因的寻找和明确身体各部位明显的、需要手术等处理的损伤。
没有明显外出血,剖胸或剖腹手术止血后液体复苏无反应,或不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时提示有持续失血,应尽快明确束缚(cramp)复苏效果的损伤部位:C(chest,胸部)、R (retroperitoneum,腹膜后)、A(abdomen,腹腔)、M(missed long-bone fracture,漏诊的股骨骨折)和P(pelvic,骨盆)。
其他还包括留置尿管、胃管(必要时)、监护、影像学检查。
头、胸、骨盆和四肢通过动态影像学检查基本解决了诊断问题,而伴有腹部损伤的多发伤死亡率在所有多发伤中最高(33%~64%)[5],原因之一就是腹部损伤诊断的困难性,其中肠道又是最难者。
我们2005年7月至2009年3月间收治严重多发伤(ISS≥16)425例中漏诊肠道损伤的有15例(占3.53%),且不乏结直肠全层破裂、横断伤漏诊数十天者,应特别重视。
(3)3次评估,可以是在手术室、外科病房或重症监护科,应从头到脚(head to toe)检查,避免遗漏。
实际上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再次评估是连续的,可能反复多次。
2.2 院内伤情评估质量控制遵循标准化、高效率的伤情评估策略可以避免超过60%的漏诊[10],要做到伤情评估“既快又好”,其质量控制包括以下2个方面:(1)时间指标,各种损伤评估断时间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不同损伤设定不同时间指标,如对于张力性气胸应立即安置胸腔引流,而避免行X线检查;股动脉损伤应在数十分钟内评估并及时手术以保留肢体;肠道损伤应在数小时内确诊手术以避免严重腹腔感染。
虽然有争议,但笔者认为创伤漏诊应是入院24h后明确的损伤[11],且不包括颅内迟发性血肿、损伤并发症等。
(2)质量指标,由于未及时发现损伤,救治中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一定的功能障碍等后果[12]。
如果胸部钝性伤仅诊断肋骨骨折,未诊断肺挫伤,康复过程中未出现ARDS,则遗漏肺挫伤不算漏诊。
3 严重创伤院内紧急救治相关策略及质量控制3.1 时间策略速度是创伤救治的灵魂,黄金小时的概念要求努力缩短受伤到确定性手术的时间,黄金小时并不是指60min,而是每位患者确定性治疗后取得满意预后所允许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