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课课练@
第13课 工农红军的长征课课练
第13课工农红军的长征
1、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时间是。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被迫放弃,进行战略转移,即开始。
4、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6、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会议结束后负责指挥军事的人是、
7、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8、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9、在长征的事件中,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行动是。
10、1935年10月,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师的红军,会师的地点是。
11、红军长征的结果是,其标志是。
12、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的队伍有三大主力。
1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保存了,使转危为安。
14、红军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艺术的事件是。
15、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七律 长征课课练
《七律长征》课课练一、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逶迤——磅礴——云崖—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二、拓展练习(一)阅读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回答问题: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其一其二其三山,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倒海翻江卷巨澜。
刺破青天锷未残。
惊回首,奔腾急,天欲堕,离天三尺三。
万马战犹酣。
赖以拄其间。
1、给加粗字注音。
下鞍()巨澜()酣()锷()堕()拄()2、下列诗句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A、“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快马加鞭的翻山战士回头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离天只有三尺三寸了。
B、“山,倒海翻江卷巨澜”:骑着马在山中奔驰,感到一座座高峰像倒海翻江般卷起巨大的波浪。
11 长征 一课一练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看拼音写词。
mín shān wēi yí páng bó ní wán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只
三、解释词语:
逶迤: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
尽开颜:_____________
四、在课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
( )——( ) ( )——( )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的英雄气概。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诗句中 “暖”与“寒”分别是指长征途中的( )和( )两个故事“暖”和“寒”二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 )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六、默写课文。
七、读一读,抄写一遍。
△“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红军“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七律•长征》这首诗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豪情壮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新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课课练
新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课课练5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七律.(lù)云崖.(yá) 等闲.(xián)B.逶迤.(yí) 铁索.(suǒ) 泥丸.(wán)C.长征.(zhēng) 磅.礴(páng) 磅.秤(páng)D.岷.山(mín) 蒙.骗(méng) 乌蒙.(méng)二、比一比,再组词。
证()涯()岷()丸()证()崖()眠()执()二、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B二、证明征用天涯山崖岷山睡眠丸子执着三、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一、默写填空。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这首诗的颈联是,。
3.强化主题、升华主旨的句子是,。
二、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逶迤——磅礴——云崖——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一、1.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1.等闲:寻常,平常。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4.抒情七律(近体诗、旧体诗)5.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豪迈气概。
2.长征组歌课课练答案@
初二语文课课练(用时:约30分钟)课题:《长征组歌》两首命题:做题:审核:班级:姓名:整洁:得分:一、给下列字注上拼音。
压黔.境 qián 雪皑.皑ái 千锤.百炼 chuí草毯泥毡. zhān二、诗句默写。
1、横断山,路难行,__天如火______ ,_____水似银__。
_ 亲人送水来解渴 _,___军民鱼水一家人____。
2、《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3、《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三、下面这段话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生活中,有的同学几乎把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
②在取得学业进步的同时,他们忽悠体育锻炼,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③因为大家也都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所以许多同学认为自己还年轻,身体不会出现问题。
④这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必须予以改正。
把第②句中的“忽悠”改为“忽略”;把第③句中“因为……所以”改为“虽然……但是”四、读《四渡赤水出奇兵》,完成下列题目。
1.这首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并多处运用了贴切的修辞,请试举一例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略2.在这首歌词中,作者不仅写了四渡赤水一事,还提到了另外几件事。
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吗?请写在下面。
过乌江,兵临贵阳,兵逼昆明,奇袭金沙3.这首歌词中高度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就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除本歌词所列举的以外,你还能说几个体现“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战役吗?(请至少列举两个)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五、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安顺场边孤舟勇,山峭耸。
踩波踏浪歼敌兵。
雄关险,昼夜兼程二百四,豺狼凶。
猛追穷打夺泸定。
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威风显,兄弟民族夹道迎。
勇士万代留英名。
1.上面这首诗的中心句是铁索桥上威风显,勇士万代留英名2.上面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如“健儿巧渡”、“孤舟勇”、“威风显”、“留英名”等。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长征》节选课堂训练
《长征》节选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长征》节选的作者是()
A.王朝柱
B.王愿坚
C.陆定一
D.萧华
答案:A
2.《长征》节选的体裁是()
A.小说
B.散文
C.话剧
D.电视文学剧本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D.一阵秋风扫过,秋叶恋恋不舍地脱离了树枝母亲,就像一群群黄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答案:D
解析:“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坏事不干的,“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
这两个成语都含贬义,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当。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与“问题”搭配不当。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台今天中午将播出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就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电视讲
话。
B.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他妈妈就在他的母校向阳中学任教,这次千里迢迢地作为校方代表也赶到北京来了。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顺着笛声看去,只见一个青年坐在湖边吹笛,这笛声吹得那么哀怨凄楚。
答案:A
解析:B句语序不当,应将“千里迢迢地”放到“也”后面。
C句句式杂糅,应去掉“面向”。
D 句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应去掉“这笛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七律·长征(含答案)
类文阅读-5 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解释词语。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翻地覆: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
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后四句主要是,颈联是全诗的。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形容变化巨大。
2.项羽3.叙事议论主旨和灵魂4.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沁园春”是,“长沙”是。
2.用“”画出诗句中“看”到的景色。
3.解释诗句。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参考答案】 1.词牌名标题2.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3.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4.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上阕从岳麓山、湘江、天空、水底选取实景,远近结合,动静映照,用文字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下阕通过对战友和战斗生活的回忆和追述,以及不惧怕当时的大军阀敢于反抗,表现了在革命运动中也可以激流勇进,完成革命,主宰中华大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课课练语文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课课练语文试卷(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课课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wǔlǐnɡwēiyíwūménɡyǘnyátiěsuǒ()()()()()二、给多音字组词。
hénɡ()jìn()àn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征》课课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wǔlǐnɡwēiyíwūménɡyǘnyátiěsuǒ()()()()()二、给多音字组词。
hénɡ()jìn()bànɡ()横尽磅hènɡ()jǐn()pánɡ()三、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四、填空。
1、《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写于年月。
他不仅是一位家、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诗对作了生动的描写和歌颂。
诗歌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崇高革命精神。
2、总括全诗的两句是:3、写山的大,表现红军艰难;写山的小,表现红军把困苦当做的英雄气概。
4、表现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心情喜悦的诗句:。
五、查字典。
1、“丸”按顺序查字法先查字母,再查部,意思是。
2、“岷”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岷山”在我国的省。
3、“征”的韵母是,在词语“南征北战”中的意思:。
六、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
共八句、四联,其中第二联,第三联对仗(对偶)。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中的“腾细浪”写水,“走泥丸”写山,都采用夸张手法。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写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D、《长征》写于1935年10月,作者是毛泽东。
七、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七律·长征》课课练习题
七律·长征一、看拼音,写词语。
tiě suǒ wēi yí mín shān hán lěnɡ()()()()pánɡ bó ní wán xì lànɡ hónɡ jūn()()()()二、按要求填空。
1、“丸”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读音是。
2、“礴”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再查音节。
右半部是画。
3、“岷”字读,组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
岭()暖()闲()铃()缓()闭()征()浪()证()狼()四、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尽:①完毕;②全部用出;③都,全。
尽.开颜()用尽.力气()尽.力()2、开:①收拢的东西展开;②写出,说出;③使显露出来;④举行;⑤发动,操纵。
开.动脑筋()开.会()尽开.颜()开.价()开.发()3、颜:①脸;脸上的表情;②颜色;③体面,面子。
五颜.六色()尽开颜.()无颜.见人()五、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磅.礴(bànɡ pánɡ)困难.(nɑn nàn)逶.迤(wěi wēi)更.加(ɡēnɡɡènɡ)尽.头(jǐn jìn)岷.山(mín mǐn)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
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11个省,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师了。
红军长征共历时368天,平均每天有一次遭遇战,每15天打一次大决战;235天用于白天行军,18天夜行军,平均走182.5千米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千米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山常年积雪,渡过4条河;经过11个省,攻占大小62个城市;总人数从开始的30万到最后只剩3万。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后练】八年级上册历史
10.[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长征途中,在极其危
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
命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7 8 9 10 11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1.20世纪30年代,在红军长征途中,出现了大量诗歌并广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基础通关
1.下面是以“转”字串起来的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
段历史是( B )
A.国民革命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第一次国共合作
123456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2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材料二 近年来,遵义市汇川区根据《忆秦娥·娄山关》诗词意境打造 “娄山十景”,以及娄山关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诗词馆、《娄山关大捷》 实景演出等景区配套服务项目,通过“可触可摸”的红色故事,增强了红色 文化的吸引力、趣味性和感染力,让游客在这里追寻革命遗迹,感受红色文 化,尽情领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恢宏气势和红军拼搏的伟大精神。 材料三 红军长征较之公元前400年一万希腊人从波斯到黑海的撤退,是 “一次更加雄伟的壮举”。
C.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D.创建人民军队
123456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能力突破
7.
[2023·贵州贵阳中考]下面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
期重要历史事件(部分)的时间轴,其中▲处应为( A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5《长征》课时训练4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长征》节选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蓦.地________猝.然_________gōu________火jiǎo ________获2.下面的句子,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在表中,然后改正。
①彭德怀赴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裁倒在草地上。
②主席久久不语,突然,他掏出手枪,对准战马,无敝悲痛地:“我只有请跟着我转战南北的无言战友献生救同志们了!”3.毛泽东同志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模仿这组比喻旬式,以“课堂”为本体写一组比喻句。
课堂是___________,课堂是____________,课堂是_______________。
4.关于长征,人们有很多评价,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评价文字,从这些评价文字中你也许会对长征有一个更新的认识,请结合你已学过的知识谈一谈你的认识。
①毛泽东在他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②《中国历史》则说: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③也有人说:长征是中国人民坚强的革命意志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草地水塘旁边草地上的担架:一条腿的周团长倒在担架上,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坐在地上,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周团长拿起身边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看着低头坐在担架前边的那个战士,无力地:“小同志,你吃一口吧?”担架前边的战士依然无声地低着头。
5 七律·长征(课后练)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更喜岷 山千里雪”起到 承上启下 的作用。这两句是本
诗的尾联,
一方面表现了 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 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 红军战士对革命美好前途的 向往与自信。
(5)作者精心选择 跨五岭 、 越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翻越岷山五个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地概括了
弯弓射胡月。
3.选词填空。
艰苦
艰难
艰险
(1)红军不怕远征的( 艰难 ),把它看作是平常的事。
(2)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非常( 艰险 )。 (3)爷爷说他永远也忘不了解放初期那段( 艰苦 )
的岁月。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金沙水拍云崖暖。(
··
A)
A.高耸入云的山崖 B.地名 C.山顶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远征: ② 难: ③
逶迤: ④
①形容巍峨高大 ②行程很远,经历的时间很长 ③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④形容连绵不断
(2)“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统领
全诗。请你用四字词语来形容长征中的
“难”:忍饥挨饿 、缺衣少食
。但是红军却没有把
这些困难放在眼里,我们可以从词语
·
·
①“暖”字暗示了红军战士 B 后的欢快
心情。
A.强渡大渡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5.品析诗句,完成练习。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②我从“寒”字可以体会到
A。
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桥也寒光闪闪,使人
感到寒冷。
6.读一读,完成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 红军长征 练习1
八上第17课红军长征练习11.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2.1935 年 6 月,红四战士们高喊着“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艰难前行。
战士们正在进行()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 C.万里长征 D.武昌起义3.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
“一栋房子”成为人文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A.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一大”B.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4.某回忆录记载:“离开瑞金后,……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
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
”这本回忆录的下一个章节最可能是()A.生死攸关的转折 B.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C.陕甘军民传喜讯 D.百万雄师过大江5.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A.血战湘江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6.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A.中共二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7.毛主席曾在1958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
”毛主席这番话所指的是()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 C.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 D.挺进大别山8.图中阴影部分为中国革命力量根据地,其活动区域从图4到图5变化的原因是()图 4 图 5A.北伐 B.挺进大别山C.长征D.渡江战役9.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10.以下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发生在云南省境内的是()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翻越大雪山 D.会宁会师11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最新《长征》课后练习-word文档
《长征》课后练习一、读课文五遍,并背诵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自行查字典解决。
二、字词:1、看拼音写词语。
yún yá nuǎn qiān lǐ xuětiě suǒ hán dà dù qiáo2、辨字组词。
征()闲()透()证()闭()秀()迤()磅()索()施()镑()锁()3、找反义词。
难()远()细()闲()大()暖()喜()横()4、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完 B.全部用出 C.全;所以的1.尽开颜()2.用尽力气()3.尽力()开:A.打通;开辟 B.舒展 C.举行 D.发动或操纵4.开动脑筋()5.开运动会()6.开路先锋()7.尽开颜()等:A.等同 B.等级 C.等待;等候8.等车()9.只等闲()10.一等奖()三、课文理解:1、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给带点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 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①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走:①走路;②跑;③滚动。
◆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
3、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把《七律.长征》补充完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想一想,写一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这首诗表现了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什么精神?。
小学语文《长征》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长征》练习题及答案一、看拼写词语。
二、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红军不怕(),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大渡桥横()。
更喜岷山(),()尽开颜。
三、形近字组词。
闲()迤()腾()渡()闷()施()藤()度()征()岭()崖()磅()证()铃()涯()傍()岷()浪()委()暖()眠()粮()逶()缓()四、请你自学毛泽东的词。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五、读短文,回答问题。
《吻》片断她师范学校毕业,20岁刚过就做了教师。
这天,有个学生上课时不好好听讲,做小动作,被她叫到了办公室谈话。
他相信谈话的力量,她用了许多美好有力的言辞,激动的脸蛋都红了。
学生被她的热情和言辞感动了。
盯着她的面孔,她的小辫,她的嘴唇,沉醉了。
忽然,学生跑了过来,亲了她一下,然后,学生和她都惊呆了。
她还从来没有被爱过,没有被吻过呢。
这天晚上,她大哭了一场。
1、这篇短文情节发展有两个出乎意料:一是()出乎师生意料,二是()出乎读者意料。
2、这篇短文的主人公应是()。
(1)她(2)学生(3)她和学生3、学生“沉醉了”的原因是()。
(1)学生被她的美丽所吸引。
(2)学生被她的热情和言辞被打动了。
(3)学生正在思索她说的话。
4、这篇短文的题目《吻》的含义是()(1)一个调皮的学生亲了老师一下。
(2)一个老师从来没有被吻过。
(3)对学生应进行说服教育。
(4)热爱学生的老师得到了学生的爱。
5、文中的女老师“用了许多美好和有力的言辞”教育孩子,是怎样的言辞呢?请你根据想像补写几句话。
6、女教师大哭了一场的原因是()。
(1)她还从来没有被吻过呢。
(2)调皮的学生亲了她一下,她很生气。
(3)得到学生的热爱,她很激动。
(4)她还太年轻,经受不住挫折。
六、试一试,给下面的上联对上下联。
门前绿水长答案:一、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二、略三、闲(闲置)迤(逶迤)腾(欢腾)渡(渡河)闷(闷热)施(施加)藤(藤蔓)度(欢度)征(征途)岭(山岭)崖(山崖)磅(磅礴)证(证明)铃(铃声)涯(生涯)傍(傍晚)岷(岷山)浪(海浪)委(委托)暖(温暖)眠(安眠)粮(粮食)逶(逶迤)缓(缓慢)四、略五、1、学生吻老师;老师大哭一场。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五单元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B.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C.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D.革命取得了成功2.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
张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
其中取材不当的是()A.四渡赤水河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大雪山D.千里跃进大别山3.“有一个小城叫瑞金,有一种出发源于一种信念,有一种壮志催生一种精神……”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北伐战争B.解放战争C.红军长征D.抗日战争4.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遵义会议②四渡赤水③强渡湘江④巧渡金沙江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5.1935年1月,参加某次会议的革命家伍修权写下了《七律·历史转折》一诗,来表达他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这场会议实际上确立的“舵手”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李德D.毛泽东6.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A.血战湘江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7.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8.某回忆录记载:“离开瑞金后……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
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课课练答案(用时20分钟)
课题:《长征》节选命题:做题:审核:
班级:姓名:整洁:得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猝.然()è()然哽咽.()疲bèi()
泥泞.()mò()地倾.听()绚.丽( )
二、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垂緌饮清露,。
(2),品流应得近山鸡。
(3)移舟水溅差差绿,。
(4)惟有绿荷红菡萏,。
(5)无情有恨何人觉,。
(6),翠减红衰愁杀人。
四、名著阅读活动。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
请你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①“名著人物”形象栏。
(写出人名并简价其性格特点)
②“读后一得”交流台。
(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五、课内阅读。
阅读“草地水塘旁边”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哪些词语表明周团长选择了死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2、处于极度饥饿中的周团长和战士互相推让炒面,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
3、作为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没有勇往直前,却爬进水塘赴死。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六、课外阅读。
一盏油灯
①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极不普通的小油灯。
②一个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盖上加放着一块乾隆年间的长钱,一根鸡肠线从钱眼中穿过,在通往钱眼处的肠线上包了一块用空的牙膏皮,粗细与线眼相宜,在瓶里添上煤油或柴油,灯就可以点燃了。
③随着摇曳的灯光,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之中。
④30年前,5岁的我随当教师的母亲住在山区一个小学校里。
这里山青水秀,但很贫瘠,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自制的洋油灯。
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燃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⑤尚不谙世,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油墨污垢。
钟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⑥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
我问妈妈;是给三儿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
⑦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不属于我的油灯。
⑧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着高高举起。
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本善良。
⑨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的几句话。
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了黑暗,没有了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错道儿,干错事儿。
⑩17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前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伴我远行。
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相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打发无聊。
⑾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
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
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
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
⑿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
我愿用躯体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者在第一段说他这盏灯“极普通”又“极不普通”。
(1)说这盏灯“极普通”是因为(不超过15个字)
(2)说这盏灯“极不普通”是因为(不超过20个字)
3、第四部分划线句子是对教室里油灯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4、“令我陌生的表情”是指什么表情,为什么不直接说,而要这样说?
5、“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