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第2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2章

国际经济学第2章
第二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我们介绍解释现代国际贸易模式的一 些理论,由于这些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 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故我们称之为现 代国际贸易理论。
• 一、对H-O理论的置疑 •二、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四、需求偏好理论
h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对H-O理论的置疑
• (一)“里昂惕夫之迷” • (二) 国际贸易新现象
则表明一国有产业内贸易,即一国会同时进口和出口
同一类产品,ITT越大,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ITT=1时,进口与出口相等,产业内水平最高。
h
13
表3-1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的ITT (%)
工业化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1970 55.1 32.8 59.7 78.1 64.3 61.0 62.4 41.2 56.8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资源禀赋论认为,国家间的资
源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
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资本丰裕国)与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丰裕国)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
5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
易”,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
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
h
3
(一)“里昂惕夫之迷”(P41)
• 里昂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 1947年的数据进行计算,以验证美国的 贸易结构同H-O理论是否相同。
• 结论: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低于进口 (竞争)商品的资本密集度。美国出口 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的是资本密 集型商品。
h
4
“里昂剔夫之迷”的解释理论(P41)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Y A 国* 150 Z A国 60 E 0 PM=PB=1
60
0
X
图 2-4(b)小囯的要素增长和贸易
三、 小囯的技术进步和贸易与财富
• 中性技术进步使得两种商品生产在相对价格不变 的条件下以相同比率增长。
• 只有在可出口商品生产中的中性技术进步是顺贸 易的。
• 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会增加或降低贸易量,但 总是会增加小国的社会财富。
一、劳动增长与资本积累
• 图2-1表明了假设A国各类型要素增长的情况。对B国的说 明完全相似,由A可以推及B。图2-1中的左图说明假设A 国的劳动与资本两要素增加一倍的平衡增长情况。右图 重复了A国增长前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显示了另两条 分别为仅劳动或资本增加一倍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Q 2Y Q1Y
三、技术进步
• 当两种商品生产中的中性技术进步速度相同时,一国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按照技术进步发生的速度向所有方向均 匀外移,这与生产要素平均增长时的效应相同。这种技 术进步的类型即图2-1左图所示。
Y QY2
QY1
A
A
A ’ B QX1
B
B’ QX2 X
0
图 2-3 中性技术进步
第二节
小国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三、技术进步
• 过去的经验研究揭示了发达国家的实际人均收入 的增加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而资本积累的作用 则十分有限。然而,由于技术进步的类型不同, 而且不同的技术进步在每一种或同时在两种商品 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比率,和要素增长分析相 比,技术进步的分析比较复杂。
三、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类型: (1)中性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劳动和资 本的生产效率(productivity)同比例增加。 (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是指资本要素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劳动要素生产 效率的增加。 (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是指劳动要素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资本要素生产 效率的增加。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值链切片、生产的非地方化、外包、代工和全球价值链等。
.
13
图 2-5: 自1830年以来的国际贸易的上升 、下降、再上升
Source: Richard E. Baldwin and Phillipe Martin, “Two Waves of Globalization: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in Horst Siebert, ed., Globalization and Labor (Tubingen: Mohr, 1999).
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 本
.
8
图 2-3: 经济体的规模及其 与美国的贸易量
Source: U.S. Depar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
9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பைடு நூலகம்
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Source: J. Bradford Jensen and Lori G. Kletzer, “Tradable Services: Understanding the Scope and Impact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Peterso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5-09, May 2005
AYi
Yj Dij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
的距离成反比。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 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

国际经济学第2章(Helen)

国际经济学第2章(Helen)

斯密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国内部 不同职业、不同工种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 国之间。
3
斯密有关绝对技术差异论的例子:英国与葡萄牙生产毛呢与葡 萄酒 分工前: 酒产量 英 1单位 葡 1单位
所需劳动
120人/年 80人/年
毛呢产量
1单位 1单位
所需劳动
70人/年 110人/年
分工后: 酒产量 所需劳动 英 葡 2.375单位 190人/年
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26
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不同
3、生产要素禀赋论的特点
(1)优点:生产要素禀赋论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利 益理论:首先,生产要素禀赋论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 入为分析前提,更加接近现实;其次,生产要素禀赋论 假定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各国间商品的 价格差是由各自不同的要素丰裕度从而是由生产成本的 差别造成的。 (2)局限性:首先,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机会成本不 变,与现实不符;其次,只假定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第 三,没有分析一国从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的过程;第 四,在分析过程中引进了价格和货币因素,增加了问题 的复杂性。
David Ricardo,1772-1823
13
(一)概述
涵义: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 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 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 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双方仍可从 国际贸易中获利。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由David Ricardo(1772-1823)提出。英国工业革命深入 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1817年出版了主要著作《政治经济 学和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9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

国际经济学[2]

国际经济学[2]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2020/11/2
1
本章结构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李
嘉图模型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和评价
2020/11/2
2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重商主义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020/11/2
3
一、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2020/11/2
17
(三)绝对优势的分析
1、证明
分工前
国家 酒产量 劳动人数 毛呢产量 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
(单位)
(人/年)
英国 1
120
1
70 *
葡萄牙 1
80 * 1
110
合计 2
2
2020/11/2
18
2020/11/2
13
亚当.斯密《国富论》节选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
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
的,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
如果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
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
换。

2020/11/2
14
二、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2020/11/2
9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到了五十年代,斯密就提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 本思想。从1751年开始,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连续 任教12年,先后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颇受学生 欢迎。在这段被他称之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 中,斯密参加了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被称为 “俱乐部人”),而且,他每年总要到爱丁堡呆上 二至三个月,宣扬他的经济自由思想。他曾在讲演 中说道:“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 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身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 充分自由……

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 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 比较优势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 18 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 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 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部分 内容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保罗.萨缪尔森
保罗.克鲁格曼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 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 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 1.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 市场 3.竞争的要素市场
资源禀赋 不同
生产规模 不同 生产技术的 不同阶段
雷蒙.弗农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学说综述:思想与理论的同步变迁
关键假设
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5.不考虑需求
决定贸易模 式的因素
绝对劳动生产率 差差异(技术) 相对劳动生产率 差差异(技术)
新古 H-O模型 典贸 易理 要素均 论 等原理 当代 贸易 理论 模型
规模经 济贸易 模型 产品周 期贸易 模型
2.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2.2
2.3 2.4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原理(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本章节的几个理论都关注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seek to answer in this chapter are:
What is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x p x p 1 w a a a y y
结论:参与国际分工,即只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品,比自己两种产品都生产更合算。
a
a
五、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1、引入货币经济的比较优势: 三个变量的转换: 物物交换下用劳动时间表示的产品成本及价格, 现用货币额来表示。 成本现在等于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乘以货 币工资率。 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既以各自国内价格 为基础,又受两国货币间汇率约束。
葡萄酒/毛尼=0.89 毛尼/葡萄酒=1.125
(劳动小时/单位)(劳动小时/单位)
英国
120
100
90
英/葡=1.1 葡/英= 0.9
葡萄牙 80
英/葡=1.5 葡/英=0.67
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 一国某种产品的 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他国同一产品的相对劳动 生产率。 相对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 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对成本。 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 会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
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一、从重商主义到绝对优势理论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在中世纪晚期,近代资本 主义萌芽时期,欧洲商业迅速发展时期( 1500—1800 ) 产生的一种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 混合。 《新帕》:重商主义是“大约从 1500 年到 1800 年间简单 连贯的欧洲经济思想史和国民经济政策史的漫长篇章。” 主要形式: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 基本观点: --金银=财富,一国国力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贵金属,国际贸 易是取得贵金属的最重要途径;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是多卖少买乃至不买,或曰 保持贸易顺差的政策。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论点(亚当.斯密,1776年提出, 名称为后人所加 ,最初的表示是散文式的)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
利条件 (4)正和博弈(双方获得利益,世界整体获益) ❖ 一个例证:见下表
✓开放条件下,即两国进行分工与贸易,A国集中生产X产品,144个劳动 能生产48个单位的X,B国集中生产Y,其产量为36。世界共生产48个单位 的X和36个单位的Y,分别比贸易前多23个单位和11个单位。
✓进一步,如果按1:1的价格交换,例如,各国可能的得到:A国可消费 28单位的X,20单位的Y,B国可以消费20单位的X和16单位的Y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说”:一个实例
表2-1 两国生产X与Y产品所需劳动投入量
A国
B国
生产单位X的劳动投入
3
12
生产单位Y的劳动投入
6
4
假设两国拥有相同的劳动量例如144个工作日,生产等量的X与Y,那么,
✓可以看在封闭条件下(贸易前),A国可生产:144/(3+6)=16个单位 的X产品与16个单位的Y,同理,B可9个X和9个单位的Y产品,世界共生 产25个单位的X和25个单位的Y;
❖ 在具定有义 比上 较,优如势果。ax同/a理y>b,x/Bby国,在则Y称的A生国产在上X生具产有上比 较>a优y/a势x)(因为若ax/ay>bx/by,则必定有by/bx
❖ 显然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国际贸易产生与否取决 于其是否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在此可以证明,国 际贸易能够在存在绝对优势条件下发生,而且在 存在比较优势条件也能发生。绝对优势是国际贸 易发生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国际经济学(第2章)

国际经济学(第2章)

比较优势的概念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生产出某种产品就必须 放弃其他产品。因此, 放弃其他产品。因此,机会成本衡量的是生产 某种产品所耗费的同样资源如果用来生产另一 种产品的产出数量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 ) 比较优势建立在机会成本的比较之上。 比较优势建立在机会成本的比较之上。如果 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较低, 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较低,则在 这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单一要素经济

生产可能性( 生产可能性(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PPF)指的是一国 , ) 最有效率生产出的两种产品的各种可能 组合 上述假设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以 一下方程来表述: 一下方程来表述:

比较优势的概念
如果每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 如果每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较低的机会成 进行专业化( 本)进行专业化(specialization)生产,然后 )生产, 进行贸易,则这种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进行贸易,则这种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比较优势是如何决定的? ■比较优势是如何决定的?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帮助我们了解国家间的 差异如何决定贸易模式( 差异如何决定贸易模式(the pattern of trade),即一个国家出口什么和进口什么 ),即一个国家出口什么和进口什么 ),
本章小结
李嘉图模型是一个最简单的模型, 李嘉图模型是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它揭示 了国家间的差异导致了贸易, 了国家间的差异导致了贸易,并获得了 贸易利益 在这一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要素, ■在这一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要素,国家 间的差异反映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 在李嘉图模型中, ■在李嘉图模型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时具有 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的产品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PA=aLX /aLY B国的均衡点为EB,相对价格PB 与生产可能性边界重合 PB=bLX /bLY
20:06
28
三 贸易前的均衡解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PA=aLX /aLY PB=bLX /bLY 观察:
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所以在封闭条件下PA<PB
结论: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比较 优势所在 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相对价格的差异 完全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的, 因此国际贸易完全是因两国劳动生 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
5
二 亚当· 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
(2)提出绝对优势这一概念
国际分工依据绝对优势的标准来分工
贸易发生的基础是各国生产成本存在绝对差异
20:06
6
二 亚当· 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
(2)提出绝对优势这一概念
绝对优势模型
A、B两国,X、Y两种产品,劳动唯一要素;
一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数量 封闭条件下的产出消费量 X产品 Y产品
20:06
37
四 贸易型态与贸易利益
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20:06
33
四 贸易型态与贸易利益
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A国X产品的过剩供给曲线
当国际相对价格P2>A国封闭情况下的相对价格PA
A国专业化生产X,X的生产量为LA/aLX A国的消费点由社会无差异曲线和国民收入预算线 (经过生产点的国际相对价格线)确定 A国X产品的过剩供给为正(P2越高,消费与生产 的差额越大)
表:2: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A
X的劳动生产率 Y的劳动生产率
20:06
B
1/12 1/4
20
1/3 1/6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PPT教学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PPT教学课件
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有益的,因为它提高了
该国的福利水平;但必须指出,社会无差异曲线由低
处向高处移动,虽然表明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了,
但并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都同时获得提高。
同样,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
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不变,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 成员的福利都不变。
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 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 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 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入分配)的影 响等问题;
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是采 用自由贸易还是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依据。
2020/12/10
End 8
一、国际贸易学图形分析的基本知识
局部均衡中的贸易获利:
所谓局部均衡是指分析研究一种商品在单独的一个市 场中的供应和需求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其实际支付的 价格和愿意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面积, 是需求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的面积,是供应线以上,价格线以下的部 分。一般而言,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剩余增加,当价格上 升时,生产者剩余增加。
2020/12/10
End 12
主要分析工具(2)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社会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两种用 途:(1)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确定一国的均衡 消费点。(教材P21)(2)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 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如若贸
易地方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
2020/12/10
End 10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2)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ppt

2020/6/16
20
2、按征收关税的依据
正税; 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 反倾销税
差价税(也称做滑动关税)
按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价征收,如欧共体的 农业关税。
2020/6/16
21
3、按征税的优惠程度
普通税
最惠国税
中美最惠国待遇问题(1999年克林顿改为正 常贸易关系)
普遍优惠制(GSP) 特惠税
18
一、关税概述
(一) 关税的概念
关税(tariff)是一国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 所课征的一种税收。由 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 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 品的数量,故又称关税 壁垒。
征收关税的目的: 其一,增加政府的财
政收入(财政关税); 其二,保护本国的产
品和市场(保护关税)。
2020/6/16
26
表6-1 中国2002年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种和税率
货品名称
最惠国税率
普通税率

鲜荔枝
36
80
价 香水及花露水
22.5
150


剃须刀
30
100
% )
真空吸尘器
22.5
130
山地自行车
17.8
130
高速摄像机
14
40
整只冻鸡
1.6元/千克
5.6元/千克

啤酒
量 税
石油原油
未曝光的窄长彩
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2020/6/16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国际经济学第2章: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第2章:比较优势
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 重商主义产生于英国和法国
二、基本观点
1、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 都是为了攫取金银,一个国家富裕的程度和实力的 大小的唯一标志是金银等贵金属的多少。两种方式
2、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安徒安·德·孟克列钦说:货币是军事的神经,黄金
比铁更有威力,所以大国都在寻找获得黄金的办法, 并且证明获得黄金最重要的方法是商业。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 比较优势与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认 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只取决于投入商 品生产中的劳动量。这意味着:劳动是 惟一的生产要素,或是在所有商品的生 产中劳动均占一固定比例;以及劳动是 同质的。这两条假设是不现实的。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理论:1936年哈伯勒(Haberler) 成功 地应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
按照北京大学晏智杰教授的说法,劳动价值论只 能适用于原始的简单物物交换经济,不适用于复杂
四、绝对利益说的评价
•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与发展 •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
部分交易,例如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一些贸易。大多数世界贸易,尤其是发达国 家间的贸易,无法用绝对优势解释。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贸易基础 和贸易所得。事实上,绝对优势可以看作是一 般化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情况。
二、绝对利益说的数学说明
• 采用2×2×1模型,即两个国家A和B,每个国家均 能生产两种产品X和Y,都使用一种要素(劳动)。
• 假设条件
• (1) 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 (2) 生产过程中唯一形成成本的就是劳动; (3) 生产要素在两个国家之间不流动,但在一
个国家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 (4) 两个国家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5) 当资源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教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教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
8.1 非关税壁垒概述
非关税壁垒的概念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是指以关税以外的办法限制进口 的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1. 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2. 更加严格和具有效性 3. 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
8.2 非关税壁垒的分类
进口配额制的分类
绝对配额
全球配额 国别配额
自主配额 协议配额
关税配额
按进口 来源分
按征税 目的分
全球性关税配额 国别性关税配额 优惠性关税配额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
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达到 这个额数后,便不准进口:
(a + b + c)
g
= consumer loss (a + b)
= cost of government subsidy (b + c + d + e + f + g)
D
Exports
Quantity, Q
8.3.2 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 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 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 的行为。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 出口(“Voluntary” Restriction Export), 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 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是3—5 年),限制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在限定 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禁止出 口。显然,这种“自动”限制完全是在进口 国家的要求或压力下进行的,并非出自出口 国的真正“自愿”,出口国的自我限制也是 为了避免进口国更为严厉的进口限制措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比较两个国家在玫瑰和电脑上的生 产,可以看到贸易能使双方都受益
10
比较优势的概念
表 2-1: 生产上的假定变化
-1000 +1000 +10 -3 +7
11
比较优势的概念
表 2-1的例子说明了比较优势的原则:
如果每一个国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低机会成本)的产品, 那么所有国家都能从以这种原则进行的贸易中获益。
13
单一要素的经济
国内经济的技术可以用每个产业的劳动生产 率来概括,以单位产品劳动力需求来表达:
单位葡萄酒对劳动力需求用aLW表示 单位奶酪对劳动力需求用 aLC表示
经济的全部资源定义为 L
下面的式子显示了我国经济中的PPF :
aLCQC + aLWQW = L
(2-1)
14
单一要素的经济
图 2-1 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基本概念: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依据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不同,技术 不同反映到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贸易模式
3
比较优势的概念
情人节美国对玫瑰的需求达到大约1000万 在冬季美国种植玫瑰是非常难的
需要用温室 能源、资本与劳动力的成本是巨大的
用于生产玫瑰的资源可以用作生产其他产 品(比如电脑)
4
比较优势的概念
贸易结构将会被比较优势所决定
19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比较优势
假定 aLC /aLW < a*LC /a*LW (2-2)
这一假定暗含奶酪对葡萄酒的机会成本在国内要低 于国外。 换言之,在贸易的存在下,国内奶酪的相对价格比 国外奶酪的相对价格低。
国内在奶酪上具有比较优势 将会出口到国 外以换回葡萄酒。
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产品转换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电 脑 12
边际转换率 A C 生产可能性曲线 G H F
O
2
玫瑰
6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
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 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经济学意义
35
Trade Expands the Set of Consumption Possibilities
Meat (pounds)
(a) How Trade Increases the Farmer’s Consumption
Farmer’s consumption with trade Farmer’s consumption without trade
利用PPF说明机会成本 PPF说明资源利用情况 说明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PPF的位置
7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何用PPF来解释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what) 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how) 由谁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术生产、用什 么组织形式生产 为谁生产(for whom) 何时生产(when) 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
当PC/aLC>PW/aLW时,专业化生产奶酪,因为劳动力全流向 了奶酪行业;反之专业化生产葡萄酒。
16
单一要素的经济
上述关系说明如果奶酪的相对价格(PC/PW ) 超过其机会成本(aLC/aLW),那么这个经济体系 会专业化生产奶酪。 如果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两种产品都被生产 了,那么PC/PW=aLC/aLW
第二章
劳动生产率 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本章结构
简介 比较优势的概念 单一要素的经济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多种商品的比较优势 引入运输成本和非贸易品 结论
2
简介
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的原因?
资源禀赋差异:气候、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试图获得生产上的规模经济
只包含一种贸易动机,即国家间差异如 何导致贸易以及为何贸易是互利的
22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表 2-3: 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奶酪的相对价格, PC/PW
a*LC/a*LW 1 2 RD' Q' L/aLC L*/a*LW RD
RS
aLC/aLW
奶酪的相对产量, QC + Q*C QW + Q*W
23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首先,总供给曲线显示如果奶酪的世界相对价格 低于aLC/aLW,则没有人会供应奶酪。
Amount Produced in 40 Hours Meat Potatoes 2 lbs. 4 lbs. 40 lbs. 5 lbs.
30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s
Meat (pounds)
(a) The Farmer’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20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图 2-2: 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外国葡萄 酒产量, Q*W(加仑)
L*/a*LW
F*
+1
P* L*/a*LC 外国奶酪产量, Q*C (磅)
21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贸易后确定相对价格
贸易后什么确定相对价格PC/PW ?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 确定奶酪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奶酪的相对供给等于在给定的相对价格下,两国奶 酪的总供应量除以葡萄酒的总供应量,即 (QC + Q*C )/(QW + Q*W) 世界的奶酪相对需求也是一个类似的概念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玫瑰对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用来生产一定数量 玫瑰的资源所能生产的电脑的数量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一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对于其他产品 生产的机会成本低就可以说这个国家在生产这 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5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2 1 0 A
2
4
Potatoes (pound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s
Meat (pounds)
40
(b) The Rancher’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20
B
0
2.5
5
Potatoes (pounds)
8
比较优势的概念
假定美国生产1000万玫瑰的资源可以生产10 万台电脑。 假定南美生产1000万玫瑰的资源可以生产3 万台电脑。 南美工人生产电脑的效率比美国工人要低。
9
比较优势的概念
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机会成本相对低的产 品上,贸易会对双方国家都有利
在南美玫瑰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在美国电脑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17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模型的假设:
世界有两个国家 (国内和国外) 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 (葡萄酒和奶酪) 劳动力是生产的唯一要素 劳动的供应在每个国家都是固定的 每个产品上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 劳动力在两个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所有带星号的变量指的是外国
18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25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贸易所得
如果国家根据其比较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 产,那么它们都会从这种专业化生产和贸易 中获益。 我们将会以两种方式表现贸易的互利性。
首先,我们可以将贸易看作一种生产商品和服务 的新方法。(那是一种新的技术) 另一种方法是研究贸易如何影响两国的消费可能 性。
26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27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消费可能性边界表现在任意给定其他商品的 数量下,某种商品的消费的最大数量。 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消费可能性曲线和生 产可能性边界是一致的。 贸易扩大了两国的消费选择的范围。
28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图形 2-4: 贸易扩展了消费可能性
葡萄酒产量, QW T 葡萄酒产量, Q*W F*
本国葡萄 酒产量, QW (加仑)
L/aLW
P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用葡萄酒衡量 的奶酪的机会成本
L/aLC F 本国奶酪 产量 , QC(磅)
15
单一要素的经济
相对价格和供给 供给取决于劳动力的流向,而劳动力总流向工 资率高的部门
每种产品所生产的特定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 用PC表示奶酪的价格,用PW表示葡萄酒的价格,用 wW表示葡萄酒行业的工资,用wC表示奶酪行业的工 资。 在单一要素的模型中是不存在利润的,在奶酪部门 的单位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一个小时生产的价值 PC/aLC;在葡萄酒部门的单位工资率等于PW/aLW。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生产较外国需要更 少的单位劳动力,那么这个国家就在这种商品 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假定 aLC < a*LC 和 aLW < a*LW
这种假定暗含国内在两种产品的生产商都具有绝对 优势。换个角度看就是国内比国外具有更高的生产 效率。 即使国内在两种商品上拥有绝对优势,可获利的贸 易也是可能发生的。
P
F 奶酪产量, QC
T* P* 奶酪产量, Q*C
(a) 本国
(b) 外国
29
A Case:The Production Opportunities of the Farmer and the Rancher
Farmer Rancher
Hours Needed to Make 1 lb. of: Meat Potatoes 20 hours/lb 10 hours/lb 1 hours/lb 8 hours/lb.
什么决定比较优势?
回答这个问题将会帮助我们理解国家之间的不同是如何决 定贸易结构(一个国家出口哪种商品)的。
李嘉图模型: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