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37162876a20029bc642db5.png)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是我国很多养殖户朋友都会选择养殖的一个项目,不同的生长阶段管理要点不同,今天咱们一起来简单学习一下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饮水
饮水要清洁充足,终日不断,冬季饮温水,夏季饮凉水。
2.喂食
定时定量,每天喂3次-4次,间隔时间相同,不同周龄每只鸡每天喂量。
3.分段饲养
产蛋鸡按产蛋期和产蛋率分三段饲喂三种配合饲料,19周龄-21周龄(产蛋率5%)为预产蛋鸡,22周龄-42周龄(产蛋率5%-高峰-产蛋率85%)为产蛋高峰期,43周龄(产蛋率85%以下)至淘汰为产蛋后期。
更换饲料要在产蛋上升前或下降后逐渐换料,过渡换料方法育成期过渡方法相同。
4.生料干喂,也可湿喂
但拌水不可过早过多,应保持饲料松散不成团。
5.补喂砂粒或石灰石粒
每周喂直径3mm-5mm的清洁砂粒一次,每只鸡每次5g。
6.饲养方式
产蛋鸡以笼养为主。
综上就是蛋鸡产蛋期的管理要点,蛋鸡管理建议分生长阶段进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殖课堂:养鸡常用的七种中药材。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a2ac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a.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是指以产蛋为主要经济目的的鸡种,它的饲养管理决定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1. 饲养环境管理:蛋鸡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干燥、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
饲养场所要保持清洁,定期清理禽舍内外的污物。
准备干净的饮水设备和饲料器,保持饮水器中的水清洁,定期更换饮水管。
2. 饲料管理:蛋鸡需要均衡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和产蛋的需要。
饲料应包含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要保持新鲜,定期检查饲料是否有异味或霉变。
饲料的喂养量和频次需要根据鸡的生产阶段和群体做出调整。
3. 喂养管理:蛋鸡要定时喂食,保证鸡群的生长和发育。
每日喂食时间要固定,可以在早晨和傍晚各喂一次,鸡群饮食量和饮水量要保持平衡。
避免喂食过量,造成浪费和蛋鸡肥胖。
饮水器要保持饮水畅通,定期清洗和消毒。
4. 疾病预防:蛋鸡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扰,因此要进行常规的疾病预防工作。
定期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注意饲养场所的卫生,消毒禽舍和饮水器,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对有疾病症状的蛋鸡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5. 群体管理:蛋鸡是以群体饲养的,要注意群体管理。
保持鸡群的稳定和和谐,避免蛋鸡间的争斗和拘泥。
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6. 照明管理:蛋鸡对照明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保持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或人工光。
根据不同阶段的蛋鸡调整照明时间和亮度,以提高蛋的产量和质量。
7. 温度管理:蛋鸡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冬季要保持禽舍的温暖,以避免蛋鸡的冻伤。
夏季要保持禽舍的通风,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蛋鸡的热应激。
8.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定期清洁和更换饮水器中的水,确保饮水器的通畅和清洁。
给蛋鸡提供新鲜的饮水,避免断水和水质不良。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管理、饲料管理、喂养管理、疾病预防、群体管理、照明管理、温度管理和饮水管理。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51a4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7.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过程中,对蛋鸡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健康检疫、疾病防控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保证蛋鸡健康生长,提高产蛋率和蛋质量。
以下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一、饲养环境管理:1.笼舍布置:选择宽敞、采光好、通风良好且易于清洁的鸡舍。
舍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
2.牲畜防疫:对鸡舍和饮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二、饲料营养管理:1.饲料配方:根据蛋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产蛋周期,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
注意蛋鸡营养需求的平衡,避免缺乏其中一种营养素。
2.饲料供应: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饲料,并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和畅通。
三、健康检疫管理:1.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蛋鸡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蛋鸡的舒适度和正常生理状态。
2.疾病防控: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蛋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和处理蛋鸡的脚趾,防止产生脚炎和鹌鹑不力。
四、疾病防控管理:1.预防病害:通过加强饲料卫生、控制饲养密度、保持生态平衡、加强疫苗接种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及时处理病鸡: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减少死亡率和病鸡对其他蛋鸡的威胁。
五、蛋鸡产蛋管理:1.产蛋周期控制: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繁殖规律,调整灯光和饲料供应,控制蛋鸡的产蛋周期,使其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2.蛋质量监测:定期对蛋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蛋壳硬度、蛋黄颜色、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及时纠正可能影响蛋质量的因素。
综上所述,正确的蛋鸡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管理饲养环境、科学配制饲料、做好健康检疫管理以及疾病防控,才能确保蛋鸡的健康生长和高效产蛋。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94dc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7.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蛋鸡生产性能的关键,以下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1. 饲养环境的管理:蛋鸡需要一个干净、通风良好、光照适当的环境来生活。
饲养
场的卫生要保持良好,定期清洁鸡舍,清除鸡粪和废料。
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要适宜,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饲料的供给:蛋鸡的饲料需要科学搭配,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
物质等营养物质。
饲料应保持新鲜,定期更换饲料,确保其营养价值。
饲料的供给要根据
蛋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需求进行调整,以保证蛋鸡的健康和产蛋率。
3. 饮水管理:蛋鸡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
饮水
要求水质清洁,不含有害物质。
饮水器要保持清洁,每天定期更换饮水。
在夏季高温时,
要提供凉爽的饮水,以保持蛋鸡的体温和饮水量。
4. 疾病预防与控制:蛋鸡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饲养管理中要重
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定期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饲养环境要有良好的卫生管理,
定期消毒鸡舍,预防疾病的传播。
5. 生产管理:蛋鸡的生产管理包括繁殖、孵化、育雏和产蛋等环节。
饲养者要密切
监测蛋鸡的发情和产蛋情况,及时进行繁殖和孵化管理,保证蛋鸡群体的稳定和更新。
育
雏要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供给,培养健康的后代。
产蛋要定期收集蛋,保持蛋壳
的完整性,减少蛋的损失。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充分发挥蛋鸡的生产潜力,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
也能保护蛋鸡的健康和福利,提供优质的蛋产品。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df5be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7.png)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19周龄~淘汰)的饲养管理
目标要求为适时开产并达到应有的高峰产蛋率,高峰后产蛋率下降缓慢。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光照时间和照度、饮水量、喂料量和防疫。
18周龄末转入产蛋期,按照产蛋期要求饲养管理。
1.提供良好的产蛋环境。
产蛋前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体重不断增长,产蛋率迅速上升,蛋鸡的生理应激反应非常大,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会下降,所以要减少外界干扰,降低应激。
2.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从19周龄~10%产蛋率,应给予高水平的产前料;以后根据不同产蛋率,选择使用蛋鸡料,保证其产蛋所需。
保障每天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3.光照管理。
产蛋鸡的光照应采用渐增法与恒定光照相结合的原则,光照强度为3瓦~4瓦/平方米,光照时间从19周龄开始,每周递增1小时,直至每天16小时。
光照时间与强度不得变更。
4.做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
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3℃,湿度为55%~65%,通风应根据生产实际,保证空气流通和新鲜。
5.注意观察鸡群并做好生产记录。
详细记录鸡群是否健康,以及采食量、产蛋量、死亡和淘汰等,密切注意鸡群状况,发现病鸡应迅速诊断治疗。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26f7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3.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蛋鸡过程中,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和食欲特点,合理安排蛋鸡的饲料和饮水,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空间,科学管理蛋鸡的生长和发育,以达到提高产蛋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料管理、水源管理、环境管理、疫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一、饲料管理:1.合理配制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不同,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满足蛋鸡的需求。
2.定时定量喂养:根据蛋鸡的饥饿感和进食的能力,合理安排蛋鸡的进食时间和进食次数,保证饲料的摄取量和摄取频率。
3.保持水分充足:蛋鸡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保持饲料中的水分充足,搭配提供清洁的饮水设施,确保蛋鸡的水分供应。
二、水源管理: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洗饮水设施,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新鲜,避免饮用脏污水源导致疾病传播。
2.保持水源充足:保证饮水设施供应的水量充足,避免蛋鸡因为水源不足而饮水不充分。
三、环境管理:1.确保舒适的温度: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蛋鸡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2.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饲养场的通风良好,保证空气的流通,排除饲养场内部的潮湿和异味,提高蛋鸡的生活品质。
3.避免噪音干扰:尽量避免饲养场内外的噪音干扰,蛋鸡对噪音较为敏感,噪音干扰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四、疫病防控:1.定期排查疫病: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排查,及时发现疫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疫病在饲养场内传播。
2.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和饲养计划,定期为蛋鸡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蛋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疾病的来源,加强饲养场的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五、日常管理:1.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对饲养场内的设施和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2.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根据蛋鸡的体型和数量,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避免拥挤和压死现象的发生。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bdcf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0.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对于保障蛋鸡生产,提高蛋鸡存活率,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1、生产环境管理蛋鸡的生产环境管理包括饲料、卫生、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
合理的生产环境对于蛋鸡的生产和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
1.1 饲料管理饲料的质量对蛋鸡的生长和生产影响非常大。
要采用合理的配方和合格的饲料,定期检测饲料质量。
同时,要按时定量喂养,控制饲料摄入量。
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能促进消化和保持肠道健康。
经常更换饲料,促进食欲,提高生产效率。
1.2 卫生管理卫生管理是预防病害发生的关键。
每天要清理蛋鸡笼舍,如清除饮料器、饲料管、鸡粪等。
每周要消毒一次蛋鸡笼舍,如喷洒消毒剂,扫除垃圾等。
高温季节时,要注意通风促进空气流通,控制湿度,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1.3 温度管理控制蛋鸡的体温和空气温度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效率。
不同季节、不同饲养年龄应设置不同的温度。
通常应在15℃至27℃的范围内。
过低的温度会使蛋鸡受到严重的影响,直接影响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过高的温度导致蛋鸡产蛋量下降,食欲减小。
1.4 湿度管理湿度管理指控制蛋鸡舍内空气湿度,以防止病菌滋生。
湿度通常应该保持在50%至60%之间。
过高的湿度会使蛋鸡呼吸不畅,影响免疫力,容易感染病菌;太低的湿度会导致蛋鸡的皮肤干燥,影响生产效率。
1.5 光照管理光照管理是影响蛋鸡产蛋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光照可以促进蛋鸡生长和产蛋。
一般来说,每日光照时间应该在14小时到16小时之间。
光线强度应适中。
2、生产水平管理生产水平管理包括蛋鸡催产、蛋品质检测和蛋品分级。
2.1 催产催产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
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增加饲料摄入量、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添加催产饲料等方式,来提高蛋鸡产蛋量。
要注意催产时蛋鸡产蛋量不能过度。
2.2 蛋品质检测蛋品质检测能够保证蛋品质量稳定。
定期对蛋进行抽检,确定出产蛋品质量稳定范围,减少蛋品质量差异。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551d8e28ea81c759f57828.png)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产蛋鸡饲料配方1、减少能量饲料在气温逐渐升高情况下,如果继续饲喂越冬期的高能量饲料,会使蛋鸡体重增加,从而影响产蛋率。
科学的做法是减少日粮中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的比例。
2、提高蛋白质水平母鸡产蛋期要消耗较多的蛋白质,且其消耗量与鸡的产蛋率有关,所以饲料中的蛋白原料要根据鸡产蛋率的提高而增加。
方法是在日粮中适当添加优质的鱼粉、豆饼等,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少添杂粕。
3、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当日粮中长期缺乏时,蛋鸡的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软、变薄,而且对钙的吸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当鸡产蛋增多时其维生素消耗量也增加,所以可适当投喂一些青饲料,同时增加饲料中多维素的用量。
4、提高矿物质含量母鸡产蛋时对钙的需要量增加,如饲料中缺钙,蛋壳质量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破损蛋,严重的会引起鸡下软壳蛋、无壳蛋。
缺磷与缺钙一样也会引起蛋鸡的不适,如啄羽、啄肛、啄蛋等异食癖。
因此,一旦发现蛋鸡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现象,应查清原因,相应增加日粮中矿物质添加剂的含量。
产蛋鸡饲养标准产蛋期一般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笼到5%开产,第二阶段是产蛋5%到50周左右或到产蛋高峰过后产蛋下降到70%,第三阶段为50周龄至淘汰。
产蛋期一般每天喂料2~3次,自由采食,上笼后到产蛋率达5%给蛋前料,此时鸡群还没有完全开产,所以日粮中蛋白的含量较低;5%到50周给蛋1料。
这时的鸡群处在产蛋旺盛时期,需要的蛋白和能量及其他营养物质都相对增加,必须保证足够的采食;50周以后给蛋2料。
这阶段鸡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低,即使给以高蛋白的饲料,产蛋量也不会有很大的上升,所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喂蛋2料比较好。
1、喂料时料槽中的饲料应分布均匀,料梢要经常清扫,特别是夏天,料槽中的湿料和脏料必须清理干净。
饲料不要加得太慢,不应超过料槽的1/3,以免被鸡啄撒而造成浪费。
2、饮水必须是清洁新鲜的,饮水器或水槽必须每天进行清洗,乳头式饮水器要定期逐个检查,如果育成期是水槽,上笼后用饮水器则要注意教会鸡群用乳头饮水。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da0e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3.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对蛋鸡进行合理的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和日常维护等方面介绍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选择优质饲料,确保蛋鸡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
应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需要,配制合理的饲料配方,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 饲料供应:要根据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需要,控制饲料的供应量和供应时间,确保蛋鸡能够适时、适量地摄取饲料。
应定时定量地喂食,避免饲料的过量或不足。
3. 饲料管理: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定期清理饲料盆、饮水器等饲料器具,避免饲料受潮、发霉或沾染病菌。
饲料的储存要放置在通风、干燥、防鼠防虫的地方,避免污染和变质。
二、环境管理1. 鸡舍布局:鸡舍应有合理的布局,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
合理设置鸡窝、饲料器、饮水器等设施,便于蛋鸡生活和管理。
鸡舍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菌,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 温度控制:蛋鸡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生活,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温调整鸡舍的温度。
冬季要加强保暖措施,如加设取暖器、加厚保温材料等;夏季要保持通风,使用降温设备如湿帘等。
3. 水源管理:蛋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饮水器应保持畅通,水源要新鲜、卫生。
要定期清洗和更换饮水器,防止饮水受到污染和病菌传播。
三、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蛋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应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定期接种和补种疫苗,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 疾病监测:要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蛋鸡。
要注意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变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3. 病区管理:对于有病的蛋鸡,应尽早隔离和治疗,避免病菌传播给其他蛋鸡。
病区要做好消毒、除菌工作,尽量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日常维护1. 定期清洁:要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鸡舍的清洁和干燥。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16c4e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5.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养殖业的基本管理工作之一,好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蛋鸡的产蛋率,改善蛋品质,保证鸡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下面介绍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1. 饲料管理饲料是蛋鸡成长发育的必需品,饲养管理中需要合理搭配饲料,控制饲料质量,加强饲料筛查。
特别是在鸡群各个阶段合理搭配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
保证蛋鸡正常生长和满足产蛋期间的营养需要,增强免疫力,有效控制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2. 鸡舍管理鸡舍管理是影响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的关键因素之一。
鸡舍应新旧换代,控制饲养密度,保证鸡舍卫生,消毒严格。
通过科学规划鸡舍的湿度、温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保证蛋鸡群体的健康和舒适性。
同时,应根据气候变化,合理改变鸡舍的管理措施,增加足够的采食空间,减少鸡之间的竞争,有效预防鸡群疾病。
3. 疾病防控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过程中常常受到感染和疾病的困扰,因此疾病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要做到每日检查鸡群的身体状况、疾病严重程度以及防控效果。
全面加强卫生、消毒、杀菌等措施,注意水源、饲料、环境等因素的污染,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完善防疫措施,明确发病及时报告制度,密切与兽医的合作,切实保障蛋鸡的健康和安全。
4. 养殖技术提高蛋鸡是高产、高效、高档次的现代饲养模式,要求工人具备较好的养殖技术,切实加强对饲养管理方式和常用设备、工具使用方法的培训,提高工人的管理水平。
要注重蛋鸡的品种选择、饲养方式、卫生管理、药物使用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保证鸡群的成长发育和产品质量。
总之,蛋鸡饲养管理要点是一个细致的、注重细节的过程,需要生产者时刻注意卫生、营养和生长发育等多个环节,积极推广高效、节约的养殖技术,为蛋鸡的快速成长发育和健康保驾护航。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9259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5.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指对蛋鸡进行喂养、生活环境和卫生管理的一系列工作。
蛋鸡的饲养管理是农民养鸡场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生存率,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下面将介绍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一、饲料管理1. 配方饲料:饲料的品质对蛋鸡的健康和产蛋率有很大的影响。
应选择质量好、营养全面的配方饲料,确保蛋鸡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蛋的品质和产量。
2. 定时喂食:要按时、定量地喂食,每日喂食次数不宜过多,每天饲料的喂食量应根据鸡龄、生长情况和气候变化进行调整,确保蛋鸡的饮食均衡。
3. 饲料贮存:存放饲料时应保持通风、防潮、防虫。
饲料不宜长时间存放,以免饲料变质影响蛋鸡的生长和生产。
二、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水源:蛋鸡的饮水需求量较大,应定时更换水源,确保饮水器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病毒等污染水源,影响蛋鸡的健康。
2. 调控水温:冬季气温较低时,应调节饮水器的水温,避免水温过低影响蛋鸡的饮水量。
三、生活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蛋鸡对温度要求较高,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控制鸡舍内的温度,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
2. 通风换气:鸡舍内的空气应保持清新,避免鸡舍内空气污浊,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3. 光照管理:蛋鸡的生长和产蛋与光照密切相关,应提供充足的自然光,保证鸡舍内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四、疾病预防与控制1. 定期检查:定期对蛋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各种常见的疾病,避免疾病扩散。
2. 疫苗接种:根据季节和蛋鸡的生长特点,定期为蛋鸡接种疫苗,提高蛋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卫生管理1. 鸡舍清洁:保持鸡舍内干燥通风,每日清理粪便和鸡毛,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病毒的滋生。
2. 饲具清洁:饲具、饮水器等鸡舍设备也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细菌病毒对蛋鸡的危害。
六、群禽管理1. 合理规划:按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合理规划鸡舍内蛋鸡的数量,避免过密造成饲养管理难度增加。
2. 分龄管理: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分龄饲养,确保蛋鸡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求得到满足。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0b4c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6.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保障蛋鸡健康和高产蛋的重要工作,下面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一、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管理是蛋鸡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直接影响到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要合理搭配饲料,提供优质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满足蛋鸡的需求。
要定时配给饲料,确保饲料的新鲜,避免发霉和变质。
二、水源管理饮水是蛋鸡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要保证蛋鸡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要定时更换饮水器中的水,保证水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
要保证蛋鸡随时都有饮水,确保蛋鸡的水分摄入量足够。
三、环境管理蛋鸡的饲养环境对蛋鸡的生产和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要保持饲养环境的舒适和清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对蛋鸡的影响。
要定期清理饲养环境,保持饲养环境的干燥和卫生,避免霉菌和细菌的滋生。
四、疾病防治蛋鸡的免疫和疾病防治是保障蛋鸡健康的重要环节。
要进行常规的免疫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定期给蛋鸡注射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要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六、合理饲养密度蛋鸡的饲养密度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
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持饲养环境的舒适度。
不宜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蛋鸡过度拥挤,增加蛋鸡的压力和疾病的发生。
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
七、场地卫生管理蛋鸡的场地卫生管理是预防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清理场地,清除废弃物和粪便等污物,保持环境的干净和卫生。
要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减少传染疾病的发生。
蛋鸡的饲养管理是很复杂的工作,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调整,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做好全面的饲养管理,才能保障蛋鸡的健康和高产蛋。
蛋鸡养殖规章制度
![蛋鸡养殖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f1b6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f.png)
蛋鸡养殖规章制度目录•引言1.蛋鸡饲养环境要求2.蛋鸡饲养管理3.蛋鸡健康管理4.蛋鸡饲养设施要求引言蛋鸡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对确保农产品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蛋鸡养殖行为,维护养殖环境、保证食品安全、促进蛋鸡健康成长,制定了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蛋鸡养殖场及其管理人员。
1. 蛋鸡饲养环境要求1.1 温度要求 - 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
- 温度在11°C~27°C之间时,蛋鸡生产最佳,尽量保持稳定。
1.2 通风要求 - 鸡舍内应安装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湿度。
- 避免鸡舍内积聚过多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1.3 光照要求 - 为蛋鸡提供适宜的光照,保证每天至少14小时的光照时间。
- 蛋鸡需要适当的黑夜休息时间。
2. 蛋鸡饲养管理2.1 饲料管理 - 提供均衡的饲料,合理配比各种营养成分。
- 定时定量喂养,饲料投放要均匀且易于食用,避免浪费。
2.2 水源管理 - 提供清洁的饮水设施,保持水源畅通。
- 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保证水质清洁卫生。
2.3 疫病防治 -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确保蛋鸡免疫力。
-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患病蛋鸡,并进行相应治疗。
2.4 环境卫生管理 -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排泄物和杂物,保持清洁卫生。
- 防止病菌传播,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
3. 蛋鸡健康管理3.1 定期体检 - 对蛋鸡进行定期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定期给蛋鸡体内寄生虫进行驱除和防治。
3.2 生长监测 - 监测蛋鸡生长情况,确保其按照正常速度成长。
- 发现生长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3 应激管理 - 避免蛋鸡受到过度的应激,如噪音、震动等。
- 给蛋鸡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4. 蛋鸡饲养设施要求4.1 鸡舍建设 - 鸡舍要建设在合适的地理条件下,避免自然灾害影响。
- 鸡舍要合理设计,保证通风、保暖、保湿等要求。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efcd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6.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影响蛋鸡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保障蛋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以及日常健康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一、饲料管理1. 合理配置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需要,合理配置全价饲料,确保蛋鸡获得均衡的营养。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蛋鸡的生理需要。
2. 定时投喂:按照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期,制定科学的喂养方案,按时定量投喂,避免饲料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3. 饮水管理:保障蛋鸡的饮水供应,保持饮水器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水源,防止水质污染对蛋鸡的影响。
4. 饲料质量监测: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监测,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标准,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二、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根据蛋鸡的生活习性和气候变化,控制鸡舍内的温度,确保蛋鸡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夏季应保持通风透气,降低温度;冬季应适当加热,保持适宜的温度。
2. 光照管理: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模拟自然光照周期,促进蛋鸡的生理周期正常运转,提高产蛋率。
3. 空气质量: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防止霉菌和细菌的滋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4. 鸡舍卫生: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鸡舍内的卫生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疾病防控1. 预防注射:蛋鸡在幼年时期应及时接种各类疫苗,提高蛋鸡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定期体检:定期对蛋鸡进行身体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确保蛋鸡的健康状况。
3. 隔离管理:新引进的蛋鸡应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疾病传播到整个鸡群。
4. 饲水管理:定期对饮水进行消毒,防止病原菌通过饮水传播。
四、日常健康管理1. 科学饲养: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需要,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保障蛋鸡的健康生长。
2. 观察行为:定期观察蛋鸡的饮食和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d5e9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2.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是农场中经济效益较高的家禽之一,其饲养管理对于蛋鸡的生长发育、产蛋率和产蛋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以下是关于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的相关内容。
一、环境管理1. 场地选择:蛋鸡饲养场地要选择在平整、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避免潮湿、阴暗的环境。
2. 温度控制:蛋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饲养时要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一般在15℃-26℃之间。
3. 通风换气:蛋鸡饲养场所要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同时要防止气流直接对着蛋鸡,以免引起感冒等疾病。
4. 光照管理:蛋鸡对光照的需求较大,饲养场所要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促进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5. 密度控制:避免场所内蛋鸡数量过多,导致拥挤、生病等问题,适当的密度才能保证蛋鸡的健康生长。
二、饲料管理1. 营养均衡:蛋鸡的饲料需要保证营养的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合理搭配,满足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需求。
2. 饲料品质:选用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的新鲜、无霉变、无异味,避免因饲料品质问题影响蛋鸡的健康。
3.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量和次数是保证蛋鸡生长和产蛋的关键,要根据蛋鸡的生产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的投喂。
4. 水源管理:蛋鸡的饮水量较大,要保持水源的清洁和充足供应,以确保蛋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 添加剂使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酶制剂、氨基酸等,可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三、疾病防控1. 定期检查: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蛋鸡的疾病问题,防止疾病传染和扩散。
2. 预防接种:对蛋鸡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工作,提高蛋鸡的免疫能力,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3. 安全防护:保持蛋鸡饲养场所的清洁卫生,加强病媒生物的防治,避免病原体的传播,保证蛋鸡的健康。
四、生产管理1. 种鸡选用:选择性状优良的蛋鸡品种进行繁殖,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c9ac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6.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具体介绍。
一、饲养环境的管理1. 温度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是蛋鸡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饲养环境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蛋鸡的影响。
夏季应做好降温措施,冬季应保持适宜的供暖。
2. 通风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良好通风是蛋鸡健康的重要条件。
应保证鸡舍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废气和异味,避免饲养环境湿度过高。
3. 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对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应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需要,合理设置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4. 鸡舍建设:合理的鸡舍建设对蛋鸡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鸡舍要具备良好的隔离性和防护性,保持内部的清洁和卫生。
二、饲料管理1. 饲料组配:根据蛋鸡不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组配饲料,保证蛋鸡获得充足的营养。
饲料应新鲜、干燥,符合卫生要求。
2. 饲喂管理:定时定量地喂养蛋鸡是饲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要掌握好蛋鸡的饲料摄入量,防止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3. 饮水管理:蛋鸡的饮水量和饮水质量直接关系到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要保证蛋鸡有充足的新鲜水源,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
三、卫生管理1. 鸡舍清洁: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是预防蛋鸡疾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消毒鸡舍,保持鸡舍内干燥清洁。
2. 定期消毒:定期对鸡舍、饮水设施、餐具等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蛋鸡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消毒药剂的使用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
3. 病死禽畜处理:及时处理病死禽畜是防止蛋鸡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要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四、疾病防控1. 预防疫苗接种:根据蛋鸡不同生产阶段,按时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
2. 定期体检:定期对蛋鸡进行体检,提前发现和治疗病害,防止疾病扩散和蔓延。
体检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 定期驱虫:定期进行蛋鸡的驱虫工作,控制寄生虫的繁殖和传播,保证蛋鸡的健康。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0097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b.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是我国畜禽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蛋鸡的饲养管理是影响产蛋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下面将介绍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料1、饲料质量和配比蛋鸡饲料的成分要严格按照饲料配方比例配制,保证营养的全面性、平衡性和适口性。
合理配制饲料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饲料中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要求充足,同时要注意加强添加剂的使用,如预混料、生长促进剂、抗生素等。
2、饲料的清洁卫生蛋鸡的饲料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霉菌和有害微生物的侵染。
要定期消毒饲料罐、水槽和饮水器等设施。
3、饲料的喂养量蛋鸡饲料的喂养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量。
饲料量的控制应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体重变化调整,一般要保证每只蛋鸡每天摄入的饲料在120-140克之间。
二、环境1、舒适的温度在饲养蛋鸡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合适的温度。
夏季将温度控制在26-28℃左右,冬季则控制在5-10℃左右。
保证鸡舍内部的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减少氨气浓度。
2、适宜的湿度鸡舍的湿度也是影响蛋鸡产蛋量的重要因素。
要保持鸡舍的湿度在50-70%之间,太湿或太干都会对蛋鸡的生产产生不良的影响。
要注意对鸡舍的通风和环境湿度的调节。
3、光照人工灯光法是蛋鸡饲养中经常采用的灯光方式。
每天给予14个小时的光照时间,可在短时间内提高蛋鸡的产蛋量。
另外,在夜间要让鸡舍保持黑暗状态,避免过多光照干扰鸡的休息。
三、防疫措施防疫措施是蛋鸡饲养中的关键环节,常见疾病包括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伏罗病等。
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对养殖设施、饲料等进行洁净处理。
同时,要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和防疫知识的普及。
四、厕所管理蛋鸡的排便也是需要管理的,如果散养的话要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尽量引导排放到厕所中进行集中处理,避免肉芽肿病、菌痢病、鸡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厕所要保持干燥通风,经常进行消毒和杀菌。
鸡粪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中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产蛋鸡的饲养技术有哪些
![产蛋鸡的饲养技术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989ea3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42.png)
产蛋鸡的饲养技术有哪些(1)饲养方式:采用三层阶梯式笼养,自由饮水、人工给料的方式。
(2)进鸡前的准备。
设备要维修、调试完好,用具齐全。
进鸡前3天监测鸡舍、设备及用具的消毒效果。
进鸡当天给料槽上料、水槽放水。
(3)产蛋鸡舍环境的控制。
根据表中的技术指标控制产蛋鸡舍的环境。
(4)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
①根据新产母鸡的生理特点,在鸡群开始产蛋之时起,应让母鸡自由采食,直至产蛋高峰过后两周为止。
②检测鸡群体重并与鸡种体重标准对照。
如18周龄时达不到体重标准,对原为限制饲养的转为自由采食,自由采食应提高饲粮的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
并推迟1周延长光照时间。
③开产前增加光照时间1周后(或达5%产蛋率)将生长饲粮改换为产蛋饲粮。
改换饲粮前为给开产前的鸡补钙,可在生长饲粮中加一些贝壳粉,任其自由采食。
(5)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①根据不同产蛋期的蛋白质需要量采取三段饲养法,在产蛋率80%以上、80%-65%、65%以下三个不同时期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的饲粮,采购商品料时应选择相应的料号。
②经常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倾听鸡只呼吸有无异常音;检查设备;及时观察淘汰不合格蛋鸡。
③保持良好而稳定的环境,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减少突发事故。
④注意保持舍内环境卫生,要经常洗刷饲喂用具,并定期消毒。
⑤产蛋鸡每天喂料4次,每次添加量要适当,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浪费。
每天料量控制在120-130克之间。
⑥全天供应干净、清洁饮水。
饮水系统不能漏水,每天清洗水槽。
⑦鸡蛋收集及包装运输:每天收蛋3次,盛放鸡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集蛋人员集蛋前要洗手消毒。
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畸形蛋单独存放,不作为鲜蛋销售,可用于蛋品加工。
纸蛋托盛放鸡蛋应用纸箱包装,每箱10-12盘,纸箱可重复使用,使用前要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运送鸡蛋的车辆应使用封闭货车或集装箱,不得让鸡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进行运输,车辆事先要彻底消毒。
怎样养好产蛋鸡
![怎样养好产蛋鸡](https://img.taocdn.com/s3/m/ad6093ecbe23482fb5da4c6b.png)
怎样养好产蛋鸡如何养殖蛋鸡好一、“三喂”产蛋多。
1、早上要喂早。
因为鸡群早上不大爱吃东西,往往在上午10点左右还不能形成产蛋的高峰期,头天生蛋推迟,又势必影响到第二天蛋的形成。
所以,早上喂料要抓早。
2、中午喂青料。
中午时间,蛋鸡产蛋期已过,这时多喂一些青饲料和矿物质,集中补充一下鸡群的维生素,并让鸡群晒晒太阳,洗洗沙浴,既可节约一些饲料,又可便蛋鸡产蛋得到一定的休息。
3、晚上要喂饱。
因为晚上鸡群活动少,同时又是蛋鸡长蛋的时候,再加上蛋鸡经过一天的劳累,体内也需要一定的能量补充,而且,这时的鸡群食欲特别旺盛,所以,晚上喂鸡的饲料和水要尽量保证供给。
二、养鸡“四不可”。
1、不可同期饲料不同批的鸡。
有许多养鸡户,因计划不周,往往大鸡还未出栏,就又购入雏鸡,造成大小鸡同期存在于同一户中,且多数为同一个人饲养,鸡又处于同舍。
这样养,很容易造成鸡群发病率上升,影响雏鸡成活率及成鸡的生产性能。
因为经较长时间饲养的大鸡,常带有病菌。
同期饲养大、小鸡,病菌就极易传给小鸡。
有些大鸡,貌似健康,却带有白痢等对大鸡无明显影响的病菌,但这些病菌对小鸡影响很大。
因此养鸡户一定要实行全进全出制。
2、不可不按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有些养鸡户对防疫不太重视,造成疫病流行,损失惨重。
因此,一定要按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3、不可再养其它家禽。
几种家禽同时饲养,易造成交叉感染,使主养家禽发病多,因此养鸡专业户只养一种鸡,不养其它家禽。
4、不要滥用药物。
为预防鸡群发病而长期大量使用各种药,造成鸡群中的病菌产生抗药性。
发病时,用各种药物均无法控制。
因此,养鸡只能在鸡群易发病阶段投喂预防药,并且一过易发期就立即停止给药。
当鸡群有病时才使用治疗剂量的药物,病情一经控制,鸡群稳定后就停止使用。
一种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应更换,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像平时增蛋保健方面可以用中药蛋禽生命元(重阳厂家专供,),慎用磺胺类、抗生素类药品。
三、防病“五注意”。
1、饲料营养成分要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观察有无啄癖鸡,如啄立即淘汰。
(六) 对新上笼的鸡要注意观察,细心发现,遇有"别脖"、"扎翅" 鸡等,应及时解脱,以减少机械性损伤。
(七)及时淘汰7月龄左右仍未开产的鸡和开产后不久就换羽的鸡。
二、减少应激因素,保持良好而稳定的生产环境
蛋鸡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尤其是轻型蛋鸡尤为神经质,任何
第三节
日常管理
一、观察鸡群 (一)在清晨舍内开灯后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
(二)夜间闭灯后轻身倾听鸡只有无呼吸道疾病的异常声音。
(三)喂料给水时,要观察饲槽、水槽的结构和数量是否能适应鸡 的采食和饮水需要,同时要观察采食情况和饲料质量等。
(四)观察舍温通风光照系统和给水系统等有无异常现象,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
五、防止饲料浪费
蛋鸡饲料成本约占总支出的65%—70%,节约饲料能明显提高经济 效益。 防止饲料浪费的措施主要有:
1、保证饲料的全价营养,因为饲料日粮营养不全面是最大的浪费。
2、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3、料槽添料量应为1/3槽高,由于添料过满造成抛撒的料,其数量实际 上是惊人的。 4、饲料粉碎不能过细,否则易造成采食困难并"料尘"飞扬。 5、高质量的喂料机械可节省饲料。 6、及时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 7、采取“在保证产蛋量的前提下,节约饲料有奖”的承包责任制。
实践证明:不少养鸡场的饲料浪费确是一个值得注意、并应认真解决 的问题。
六、保证良好的饮水全天供应
必须确保水质良好的饮水全天供应。还应及时清洗饮水器或水槽, 产蛋期蛋鸡的饮水量随气温、产蛋率和饮水设备等因素不同而异。 大约每天每只鸡的饮水为200—300ml。一般料水比例在1:1.5—2
性成熟时小母鸡大约在产第一枚蛋的10天前开始沉积髓骨。 髓骨从致密骨的内膜表面生长,这是一些很细小的骨针,交错地 充满于骨腔之中。股骨、胫骨、跖骨、龙骨、肋骨、尺骨以及肩胛骨 均为髓骨。髓骨约占性成熟小母鸡全部骨骼重量的72%。 髓骨的生理功能是作为一种容易抽调的钙源,供母鸡产蛋时利用。 如果骨骼发育不良则影响产蛋。此外,产蛋前期小母鸡的卵巢和输卵
管、肝脏等也开始发育。
二、自由采食
产蛋的营养需要极高。一只新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年中所产蛋的总重 量为其自身重的8—10倍,而其自身体重还要增长25%。为此,它必须采 食约为其体重20倍的饲料。小母鸡在开产前一个月内每天的采食量相当 恒定,约耗料75g/只。直到开产前4天左右,采食量约减少20%,保持此 低采食水平到开始产蛋。然后在开产的头4天里,采食量迅速增加,以后 是中等程度的增加,直到4周以后,此后采食量的增加就极缓慢了。 根据上述采食量变化的特点,在鸡群开始产蛋之时起,应让母鸡自 由采食,并一直实行到产蛋高峰和高峰过后的两周为止。
三、体重标准
18周龄时如果达不到体重标准,对原为限制饲养的应转为自由
采食,原为自由采食的应加强营养,提高饲粮中蛋白质和代谢能的水 平。同时原定18周龄开始增加光照时间的,可推迟到19或20周龄时再
增加,以使鸡群开产时的体重尽可能达到体重标准或超过标准体重的
10%。
四、光照
产蛋期光照原则是只能延长不能减少。延长光照时间应根据18或 20周龄时抽测的体重而定,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则应在18周龄起 每周延长光照1小时,直至增加到16小时时恒定不变。在20周龄仍达不 到标准体重,可将补充光照时间往后推迟一周,即在21周龄时开始进 行。
五、改换饲粮 指由生长饲粮改换为产蛋饲粮。开产前增加光照时间要与改换饲
粮相配合,如只增加光照,不改变饲粮,易造成生殖系统与整个体躯
发育的不协调。如只改换饲粮不增加光照时间,又会使鸡体积聚脂肪, 故一般在增加光照一周后改换饲粮。
六、补钙
产蛋鸡对钙的需要量比生长鸡高3—4倍。产蛋鸡饲粮含钙量一般为 3%—3.5%,不超过4%。而生长期饲粮含钙量一般为0.6%—0.9%,不超过 1%。
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能引起应激反应。
产蛋母鸡的应激反应虽表现各不相同,但突出的表现是:食欲 不振、产蛋量下降、产软蛋,精神紧张,甚至乱撞引起内脏出血而 死亡。
三、按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要求进行各项日常操作 舍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洗刷水槽、料槽和饲喂用具等,定期 消毒。
四、作好生产记录
要管理好鸡群,就必须做好鸡群的生产记录。日常管理中对某些项 目如死亡数、产蛋量、耗料、舍温、防疫等都须每天记载。
第一节
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
一、蛋鸡的饲养方式有平养和笼养两大类。
1、平养分垫料地面、网上和地网混合等三种,但是目前主要是室
外平养。
2、笼养方式指蛋鸡养在产蛋鸡笼中。产蛋鸡笼主要有阶梯式与重 叠式之分。前者通常为三层,后者以四层者居多。目前,商品蛋鸡的饲 养方式均以笼养为主。 二、饲养密度与饲养方式密切有关。
第二节 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一、开产前母鸡的主要变化
在产蛋前期,母鸡体重要增加400—500g,骨骼增15—2Og,其中 4—5g为钙的贮备。大约从16周龄起小母鸡逐渐开始性成熟,此时成熟 卵泡不断释放出雌激素,而雌激素与雄激素的协调作用诱发了髓骨在骨 腔中的形成。髓骨是雌禽性成熟时特有的骨骼,公鸡与尚未性成熟的小 母鸡均无髓骨。
相对产蛋鸡喂钙过多,不但抑制食欲,也会影响磷、铁、铜、钴、
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同时,还不能过早补钙,补早了反而不利于钙 质在母鸡骨骼中的沉积。 补钙方法是:当鸡群中“见第一枚蛋”时,或开产前两周(约18周龄) 时,为照顾部分已经开产的鸡,在饲粮中加一些贝壳或碳酸钙碎片或颗 粒,或另放一些矿物质于料槽中,任开产的鸡自由采食,直到鸡群产蛋 率达5%时,再将生长饲粮改换为产蛋饲粮。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本章重点:
1、开产前后的管理要点。
2、日常观察鸡群的内容。 3、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分析。
4、怎样防止饲料浪费。
5、阶段饲养的内容 6、蛋鸡工艺病综合症的分类及发生的原因
第九章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蛋用型产蛋鸡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于:
最大限度地消除、减少各种逆境对蛋鸡的有害影响,为它们提供一 个最有利于健康和产蛋的环境,使其遗传潜力能充分发挥出来,以生产 出更多的优质商品蛋,其中包括降低饲料消耗比和破蛋率、提高蛋鸡存 活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