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2 水的净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2《水的净化》优秀教学案例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在课堂上引入了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和能力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掌握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
2.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水中的杂质,提出合适的净化方案。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4.能够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净化过程中杂质的去除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水的净化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
2.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种净化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3.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水中的杂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实验和交流。
2.利用实验探究方法,让学生参与水的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净化过程中杂质的去除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和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强调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总结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现象,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如水的净化方法、电解水实验等,巩固学生的知识成果。
2.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不足,找出改进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互评、自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Leabharlann 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家庭用水净化的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和设备。
2.学生完成作业,总结自己在设计方案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4.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现状的图片和数据,播放水质污染的新闻报道,以及创设生活情境和实验情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水资源的国情和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1.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水的净化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小组实验,如制作简易净水装置,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优秀教学案例

【三维设计】高中数学 第二章 阶段质量检测 北师大版选修2-2(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函数f (x )=1x 2,则f ′⎝ ⎛⎭⎪⎫12=( ) A .-14B .-18C .-8D .-16解析:∵f ′(x )=(x -2)′=-2x -3,∴f ′⎝ ⎛⎭⎪⎫12=-2×⎝ ⎛⎭⎪⎫12-3=-16.答案:D2.曲线y =12x 2-2x 在点⎝ ⎛⎭⎪⎫1,-32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A .-135°B .45°C .-45°D .135°解析:y ′=x -2,所以斜率k =1-2=-1,因此倾斜角为135°. 答案:D3.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f ′(x 0)的几何意义是( ) A .在点x =x 0处的函数值B .在点(x 0,f (x 0))处的切线与x 轴所夹锐角的正切值C .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D .点(x 0,f (x 0))与点(0,0)连线的斜率 答案:C4.若f (x )=sin α-cos x ,则f ′(x )=( ) A .sin xB .cos xC .cos α+sin xD .2sin α+cos x解析:函数是关于x 的函数,因此sin α是一个常数. 答案:A5.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 A.⎝ ⎛⎭⎪⎫x +3x ′=1+3x2B .(log 2x )′=1x ln 2C .(3x )′=3xlog 3eD .(x 2cos x )′=-2x sin x[解析:⎝ ⎛⎭⎪⎫x +3x ′=1-3x2,所以A 不正确;(3x )′=3x ln 3,所以C 不正确;(x 2cos x )′=2x cos x +x 2·(-sin x ),所以D 不正确;(log 2x )′=1x ln 2,所以B 正确. 答案:B6.(2011·重庆高考)曲线y =-x 3+3x 2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y =3x -1 B .y =-3x +5 C .y =3x +5D .y =2x解析:依题意得,y ′=-3x 2+6x ,y ′|x =1=-3×12+6×1=3,即所求切线的斜率等于3,故所求直线的方程是y -2=3(x -1),整理得y =3x -1.答案:A7.若f (x )=log 3(2x -1),则f ′(3)=( ) A.23B .2ln 3 C.23ln 3D.25ln 3解析:∵f ′(x )=22x -1ln 3,∴f ′(3)=25ln 3. 答案:D8.若函数f (x )满足f (x )=13x 3-f ′(1)·x 2-x ,则f ′(1)的值为( )A .0B .2C .1D .-1解析:f ′(x )=x 2-2f ′(1)x -1,所以f ′(1)=1-2f ′(1)-1,则f ′(1)=0. 答案:A9.函数y =x 2+a 2x(a >0)在x =x 0处的导数为0,那么x 0=( )A .aB .±aC .-aD .a 2解析:因为y ′=x 2+a 2′x -x ′x 2+a 2x 2=2x 2-a 2-x 2x 2=x 2-a 2x2,所以x 20-a 2=0,解得x 0=±a .答案:B10.(2011·江西高考)若f (x )=x 2-2x -4ln x ,则f ′(x )>0的解集为( ) A .(0,+∞)B .(-1,0)∪(2,+∞)C .(2,+∞)D .(-1,0)解析:令f ′(x )=2x -2-4x=2x -2x +1x>0,又x >0,所以x >2. 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若f (x )=log 3(x -1),则f ′(2)=________. 解析:∵f (x )=log 3(x -1), ∴f ′(x )=[log 3(x -1)]′=1x -1ln 3,∴f ′(2)=1ln 3. 答案:1ln 312.已知0<x <14,f (x )=x 2,g (x )=x ,则f ′(x )与g ′(x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f ′(x )=2x ,g ′(x )=12x .由0<x <14,知0<f ′(x )<12,g ′(x )>1,故f ′(x )<g ′(x ). 答案:f ′(x )<g ′(x )13.已知物体的运动方程是s (t )=t 2+3t(t 的单位是秒,s 的单位是米),则物体在时刻t =4秒时的速度v =________米/秒,加速度a =________米/秒2.解析:∵s ′(t )=2t -3t2,∴v (4)=s ′(4)=2×4-342=12516,∵v (t )=2t -3t 2,∴v ′(t )=2+6t3,∴a (4)=v ′(4)=2+332=6732.答案:12516 673214.过原点作曲线y =e x的切线,则切点的坐标为________,切线的斜率为________.解析:设切点坐标为(x 0,e x 0),y ′=e x,则切线斜率为e x 0,切线方程为y -e x 0=e x 0(x -x 0),代入原点坐标(0,0)⇒x 0=1,∴切点为(1,e),斜率为e.答案:(1,e) e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2分)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 =sin x +1x;(2)y =(x 2+2)(3x -1); (3)y =x ·e -x; (4)y =12sin 2x .[解:(1)y ′=(sin x )′+(1x )′=cos x -1x2.(2)y ′=(x 2+2)′(3x -1)+(x 2+2)(3x -1)′ =2x (3x -1)+3(x 2+2) =9x 2-2x +6.(3)y ′=x ′·e -x+x ·(e -x)′ =e -x-x e -x=(1-x )e -x.(4)y ′=12(sin 2x )′=12×2·cos 2x =cos 2x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曲线y =x 3+3x 2+6x -10上一点P ,求过曲线上P 点的所有切线中,斜率最小的切线方程.解:y ′=3x 2+6x +6=3(x 2+2x +2)=3(x +1)2+3.∴当x =-1时,斜率最小为3,此时P 的纵坐标为y =(-1)3+3×(-1)2+6×(-1)-10=-14,∴切点坐标为(-1,-14). ∴切线方程为y +14=3(x +1), 即3x -y -11=0.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13x 3+3xf ′(a )(其中a ∈R),且f (a )=76,求:(1)f (x )的表达式;(2)曲线y =f (x )在x =a 处的切线方程. 解:(1)f ′(x )=x 2+3f ′(a ),于是有f ′(a )=a 2+3f ′(a )⇒f ′(a )=-a 22,∴f (x )=13x 3-3a22x ,又f (a )=76,即13a 3-32a 3=76⇒a =-1,f (x )=13x 3-32x ;(2)由(1)知切点为⎝ ⎛⎭⎪⎫-1,76,切线的斜率f ′(a )=-12,∴切线方程为y -76=-12(x +1),即3x +6y -4=0.18.(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f (x )=ax -b x,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为7x -4y -12=0.(1)求f (x )的解析式;(2)证明:曲线y =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 =0和直线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定值,并求此定值.解:(1)方程7x -4y -12=0可化为y =74x -3.当x =2时,y =12,则f (2)=12.又f ′(x )=a +b x2,于是⎩⎪⎨⎪⎧2a -b 2=12,a +b 4=74,解得⎩⎪⎨⎪⎧a =1,b =3,故f (x )=x -3x.(2)证明:设P (x 0,y 0)为曲线上任一点,由y ′=1+3x2知曲线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方程为y -y 0=⎝ ⎛⎭⎪⎫1+3x 20(x -x 0),即y -⎝⎛⎭⎪⎫x 0-3x 0=⎝⎛⎭⎪⎫1+3x20(x -x 0).令x =0得y =-6x 0,从而得切线与直线x =0的交点坐标为⎝ ⎛⎭⎪⎫0,-6x 0.令y =x 得y =x =2x 0从而得切线与直线y =x 的交点坐标为(2x 0,2x 0).所以点P (x 0,y 0)处的切线与直线x =0,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2⎪⎪⎪⎪⎪⎪-6x 0|2x 0|=6.故曲线y =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 =0,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此定值为6。
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案

课题水的净化课型新授课学科化学学校授课教师时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吸附,是净化的常用方法(2)了解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4)会做过滤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区分软、硬水的区别;(2)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由易到难不断拓展;(3)通过过滤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重点 1.过滤操作的实验技能;2.净化水的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课件的制作实验仪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趣导入通过一段视频引入新课出示一杯浑浊的水这杯水中都含有那些物质?观看视频【思考回答】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教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二)活动探究锻炼技能学会方法三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大体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向浑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矾展示过滤操作示意图让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水的净化过程和过滤操作的要点。
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各组成员根据操作图来安装过滤器,分工合作进行过滤操作。
根据实验成败,讨论总结过滤实验需要的注意的事项。
培养用实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利用家中的二合作探究(一)小组交流组织讨论了解原理【小结】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某些农村没有自来水,只能饮用河水,那么如何把河水变成生活用水呢?同学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净化。
下面,我们来了解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
学生通过查资料回答净水过程。
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巩固提高家庭小实验: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习题反馈小结本堂课知识点简易简易净水器物品组装简易水过滤器,把生活中的体验用到化学学习上板书设计课题2 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静置(沉淀)、过滤、吸附2过滤要点一贴、二低、三靠教学反思。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4.2水的净化-教案设计

水的净化---过滤一、教学设计思路课题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从猜谜语引入,继而把学生引入到过滤中来,使学生对过滤的操作产生兴趣,通过实验、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水净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方面运用这种较生动的学习实践形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过滤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珍惜水资源的意识”这个知识点更好地进入学生新知识构建体系。
打算采用课前微课、学生小组实验、讨论的形式,这是课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精神的一个载体。
二、教学设计课题水的净化---过滤授课人李渊学校安徽省蚌埠第六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物质;2. 学习过滤操作步骤,分析过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了解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步骤;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的积极作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加饮水卫生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难点过滤操作。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法。
仪器、药品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明矾、胶头滴管、药匙、河水、水、多媒体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图片“杞人忧天”,学生猜谜语?观察并说出谜底。
从身边熟悉的知识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结过滤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
力。
展示:三支烧杯,一杯纯净水、一杯浑浊的淮河水、一杯加了明矾的淮河水。
学生对比,找出其中差异。
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及自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水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本课题中的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二、学生特征分析1.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引用水的来源有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比如活性炭是怎样吸附有颜色和有气味的物质。
2.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太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虽然初步的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由于本课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应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水的净化方法(过滤)难点: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操作五、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叙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是如何将自然界中的水转化为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的。
板书:水的净化倾听,思考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一:天然水成分的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 第一自然段,完成学案环节1的内容。
讲述:天然水是混合物,其成分众多。
其中不能为我们使用或对我们有害的统称为杂质。
我们将这些杂质分为: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和微生物。
过渡:这些杂质如何除去?接下来,我们就随着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一起来看看,我们如何将这些杂质除去。
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天然水成分的分析环节二:除去杂质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教学设计2:4.2 水的净化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2 水的净化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1)多媒体、河水、自来水、纯净水、硬水、肥皂等;(2)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烧瓶、碎瓷片、酒精灯、冷凝管、试管、锥形瓶2.学生用具(1)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酒精灯、烧瓶、冷凝管;(2)河水、硬水。
【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看,这三杯水有什么不同吗?(一杯是天然水,一杯是自来水,一杯是纯水,)纯水是无色清澈的透明液体而另一杯是比较浑浊的,这杯水我们可以饮用吗?(学生)不能,因为有杂质等。
(老师)同学们回答正确。
这杯水我们不能饮用那我们通过什么方法使河水变成自来水,使自来水变成纯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水的净化》。
(设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们每天饮用的自来水是怎样的一个净化过程吗?(老师)好下面来了解一下自来水厂净化过程(播放视频)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老师)首先我们从水库取出,大家看这是未处理的湖水大颗粒的沉淀速度比较快,一些小颗粒的沉淀速度比较慢。
所以必须加入一种试剂——明矾,它是白色晶体,可以加快沉淀的速度,沉淀完之后再过滤,经过滤后虽然处去看的见的杂质那还有看不见的杂质,我们采用活性炭来吸附。
经吸附后的水我们不可以饮用,因为里面有我们看不见的细菌,我们必须投入药消毒这样我们就可以饮用,以上就是自来水厂的净化水的过程。
结合实验着重介绍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也就是不容性的杂质的净化(由学生讲述,老师补充)(老师)自来水厂的净化水的过程,你了解了水的净化有哪些常用的方法?3.吸附(加活性炭就可以吸附)4.消毒:煮沸,通入Cl2(提问)同学们再想想上面经过处理的水是纯净物吗?(学生)不是(讲述)对那不是纯净物。
我们只是除去水中的不容物质而在水中还有许多可容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水污染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水净化的关注。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曾经遇到过水质问题吗?”,引导学生思考水净化的必要性。
3.简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强调净化水资源的必要性。
2.介绍常见的净水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及其实验操作步骤。
3.讲解各种净水方法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设计和进行净水实验。
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
3.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课题的探究,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水污染事件,引发学生对水净化的关注,使学生意识到净化水资源的必要性。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净化的重要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思考。
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水的污染源和净化方法的原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小组合作
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1:4.2 水的净化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2 水的净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会做沉淀、过滤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发,设计了如下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的实验改进装置:归纳总结提高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对四种水的净化过程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指出运用以上净水方法,不但可以确保灾区人民的饮水卫生,而且对日常的生产、生活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问:生活中的自来水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通过亲身体验和对比,学生直观的体会到了各种净水方法所起的作用及净水层次的高低,明确应根据水质和用水目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净水方法,在头脑中建立了清晰的知识体系,总结如下: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中来。
本节课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科学精神及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
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体会化学就在身边。
拓展视野学以致用教师介绍单兵净水器和神奇的生命吸管等内容。
【家庭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应急净水器。
认真倾听积极参与,设计多款应急净水器。
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学生爱水、节水的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4.2水的净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入生活中的水污染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水的净化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4.2水的净化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化学教育中,水的净化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为主题,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实用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污染的途径和危害,掌握水的净化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化学课堂成为生动、有趣的探索之旅。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家庭用净水器方案,包括所选用的净水方法、实验步骤、预期效果等。
2.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如何减少水污染、如何节约用水等。
3.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4.2水的净化

4.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和做法,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为我国水资源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水的组成和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水的净化过程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然而,由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有限,可能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指导。
2.难点:理解不同净水方法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净水方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和准确性。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强调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保护水资源做出贡献。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教材课后习题,特别是与水的净化方法、原理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5.搜集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其中涉及的水质污染原因及解决方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家长辅助作业:与家长一起探讨家庭用水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家庭节水计划,并付诸实践。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避免机械性记忆。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4.2《水的净化》教案设计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连起来,前半部分以母亲河—黄河水,引出水的净化,围绕学生自主调查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引入实验室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可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探究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教法上以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技能,同时指导学生要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以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界的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初步学会过滤操作4、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定义,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探究,认识我们每天所用的、喝的水是来之不易的,因此要养成珍惜水、爱护水、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要学会简单的净化水的方法,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努力学习建设美丽家乡的美好愿景。
教学重、难点:重点1、水的净化方法2、过滤的操作方法3、硬水软水的区别及硬水软化的方法难点过滤操作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法教学用准备:教师准备1、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明矾、水样2、信息技术(希沃课件、希沃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学生准备1、课下调查询问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相关资料2、家庭小实验:利用生活用品探究活性炭能否使“可乐变雪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教材,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单调的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4.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水的净化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的迫切性。
-学生能够掌握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实践性作业:学生需在家中尝试使用所学的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方法,对生活用水进行简单的净化处理,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深刻理解净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2.研究性作业:要求学生调查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保护家乡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将系统地讲授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首先,介绍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见的水净化方法,并详细解释它们的原理。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接着,我将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水的净化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水的净化方法的理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学习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3)巩固拓展:运用实例分析水污染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培养其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4.教学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净化过程。
教学设计5:4.2 水的净化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4.2 水的净化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农村以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这种基本操作;
(2)、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
(2)、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并介绍含不溶性杂质的水的净化方法。
其中过滤和蒸馏是化学中重要的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的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饮水问题着手,创设好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较强的求知欲;
2、教学中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练习机会,并在课前准备好实验的代用品,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3、课后结合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制作简易净水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
1、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河水;
2、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药品以及过滤实验中的代用品;
3、准备肥皂水、硬水和软水;
4、组织学生课前参观本地自来水厂的净水设备。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一瓶浑浊的河水,和一瓶矿泉水。
问,口渴了你选择喝哪瓶?那么如何把河水变成生活用水呢?二、新课学习前置性学习成果点拨,并及时引导。
1、怎样才能把这瓶水变得比较纯净呢?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有哪些?视屏播放: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强调:沉淀法中同常加入明矾(或絮凝剂)演示实验1:加入明矾后的水2、引导学生阅读过滤操作的步骤(1)过滤操作中所需的实验仪器(2)结合阅读指导学生并进行小组合作实验。
逐步完成相关实验(一贴、二低、三靠)观察演示同学的操作,对有疑问的操作提出问题或者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3)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要点及进行相关补充。
(4)结合其一小组的实验,问题:滤液仍然浑浊的,为什么?(5)强调过滤操作的净水原理。
式的书写方法。
(6)生活中的过滤操作。
三、课堂总结及评价1、你今天的收获2、点评本节各小组的学习成果。
通过观察比较,明确天然河水中有杂质——不溶性的和可溶性的杂质。
小组代表回答相关净化方法。
观看视频为明确水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
观察实验现象并齐读加明矾的作用。
阅读相关内容。
滤操作的步骤和要点,明确实验所使用的仪器。
结合阅读组内内进行相关实验。
总结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小组讨论,引起这一后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结合滤纸总结净水原理。
结合过滤的净水原理举例常见的过滤操作。
各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其他成员评价。
巩固拓展1.能否设计一个简易的净水器2.可用生活中的那些仪器代替过滤操作中的玻璃棒、滤纸?展示已设计好的净水器。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教材--选择、优化设P42-43A类学生:7、1、2、3、7 B类学生:1、2、3、7 前置性作业设计: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知识点的学习:1、其他的水的净化方法2、硬水、软水的概念及区分方法3、硬水的软化方法板书预设净水的目的过滤操作水的净化静置法沉淀法过滤法一贴二低三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的净化(第2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设计
5、蒸馏的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达标检测
1、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
C.矿泉水是软水
D.软水可作锅炉用水
3.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
4.下列方法中,可以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 B.静止 C.煮沸 D.吸附
5、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四、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课题2水的净化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防止水浪费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
效果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4.2 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通过“参观自来水厂”,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2.通过预习、展示、实验,掌握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操作要点;
3.通过净水活动,体会净水的方法和作用;
4.通过净水活动,感受污染水容易净水难,养成节水爱水的意识。
【学习重点】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操作。
【学习难点】水的净化方法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树立环保意识。
【预习指导】
1.制作过滤器用到的仪器或用品有、、、、。
2. 制作过滤器的方法是:次对折滤纸,从1或3 层打开滤纸,将滤纸放入中,注意滤纸边缘要比漏斗口边缘(填“高”或“低”);用水将滤纸润湿,用
赶走滤纸与漏斗之间的气泡。
将漏斗放在铁圈上,在漏斗下方放一个承接滤液的烧杯,漏斗下端要紧靠在。
3. 过滤时要注意:
(1)倾倒液体时,速度要(填“快”或“慢”),倒入漏斗的液体的液面要比滤纸边缘(填“高”或“低”)。
(2)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时要轻靠在(1或3)层滤纸一方。
(3)过滤要点
一帖:两低:三靠:
4.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有哪些原因:,我们该怎么做?【净水活动】
活动一:沉淀池模拟实验
活动二:过滤池模拟实验
活动三吸附池模拟实验
操作
步骤
1.倒
2.塞
3.慢推
试验
记录
看到的现象是:经过活性炭吸附后,河水由 色变成 色 除去的是 等杂质 所用的净水方法是: 活动四、水的蒸馏
活动
水的蒸馏 操作
步骤
1.拔
2.倒
3.塞
4.加热
试验
记录
原理:河水沸腾变成 ,在试管中冷凝液化变成 除去的是 杂质 所用的净水方法是:
【我的收获】:
1. 通过实验活动,我们感受到净化水 ,但是污染水却很 ,(填“困难”
或“容易”),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树立 的意识。
2.净化水的方法有 、 、 、 。
学以致用,挑战贝尔:
当你在野外求生训练时,你带的矿泉水已喝完,现在你身边有一浑浊的河水,而且还有
臭味,你怎样把这浑浊的河水处理为可以饮用的水?(你身上现在至少有打火机、矿泉水瓶、
一个不锈钢盆、医用纱布、棉花等;野外有小卵石、细沙、木柴等)。
净水方案:(用图或文字表示均可):
1.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