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的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尿崩症的鉴别诊断

尿崩症的鉴别诊断

尿崩症的鉴别诊断尿崩症(DI)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前者为中枢性尿崩症(CDI),后者为肾性尿崩症(NDI),其临床特点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

尿崩症常见于青壮年,男女之比为2︰1,遗传性NDI多见于儿童。

英文名称diabetes insipidus就诊科室内分泌科、肾内科多发群体青壮年男性常见病因肿瘤、外伤、感染、血管病变常见症状烦渴、多饮、多尿∶病因1.中枢性尿崩症任何导致AVP的合成和释放受损的情况均可引起CDI的发生,其病因有原发性、继发性及遗传性三种。

(1)原发性原因不明,占尿崩症的30%-50%,部分患者在尸检时可发现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

(2)继发性1)头颅外伤和下丘脑-垂体手术是CDI的常见病因,其中以垂体手术后一过性CDI最常见,如手术造成正中隆突以上的垂体柄受损,则可导致永久性CDI。

2)肿瘤尿崩症可能是蝶鞍上肿瘤最早的临床症状。

原发性颅内肿瘤主要是咽鼓管瘤或松果体瘤,继发性肿瘤以肺癌或乳腺癌的颅内转移最常见。

3)肉芽肿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类肉瘤、黄色瘤等。

4)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结核、梅毒等。

5)血管病变动脉瘤、动脉栓塞等。

6)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CDI,血清中存在抗AVP细胞抗体。

7)妊娠后期和产褥期妇女可发生轻度尿崩症,其与血液中AVP 降解酶增高有关。

(3)遗传性可为X连锁隐性、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连锁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杂合子女可有尿浓缩力差,一般症状较轻,可无明显多饮、多尿。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由于AVP前体基因突变或AVP载体蛋白基因突变所引起。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为家族型病例,患者自幼多尿,可能是因为渗透性感受器的缺陷所致。

2.肾性尿崩症由于肾对AVP无反应或反应减弱所致,病因有遗传性和继发性两种。

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尿崩症辩证分型

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尿崩症辩证分型

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尿崩
症辩证分型
尿崩症辩证分型
尿崩症的中医临床辨证,主要辨其阴虚阳虚之本,兼顾燥火之标,综合古今各家治验报道,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型:
1.阴虚燥热烦渴引饮,尤喜冷饮,但饮而不解其渴,尿频尿多,尿色清炎,咽干舌燥,甚者干食难以吞咽,言语困难,皮肤干燥,无汗或盗汗,头痛头昏,耳鸣目眩,腰膝酸软,心悸烦乱,夜寐不安,恶梦纷忧,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数日一更。

妇女经少或经闭,月经衔期。

舌质红或红绛,苔少或见黉苔,舌面干涩,脉虚细而数或兼弦意。

2.脾肾阳虚口渴多饮,冷热不限,尿色清长,小便频多,尤以夜尿为甚,影响睡眠,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纳少便溏,形寒怯冷,
面容娄黄或恍白无华,性欲减退。

舌质干涩,或见腻苔,舌质淡红或见暗紫,脉来沉细,尺脉尤弱。

3.阴阳两虚口渴引饮,尿频尿多,饮后即欲登圊,呈饮一溲一之情,形体憔悴,面色黧黑,咽干舌燥,手足心热,心悸失眠,纳谷少思,间或呕恶,腰酸肢软,记忆力减退。

舌谈苔干,脉沉弦细。

尿崩症诊断与治疗PPT

尿崩症诊断与治疗PPT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尿崩症的并发症 及处理
并发症类型
低钠血症:由于尿液中大 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导 致血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
低钾血症:治疗
汇报人:
目录
护理人员
01
尿崩症的诊断
02
尿崩症的预防与护理
04
尿崩症的并发症及处 理
05
尿崩症的治疗
03
尿崩症的康复与预后
06
护理人员:XX 医院-XX科室XX
尿崩症的诊断
诊断标准
尿量异常:每 日尿量超过 4L
尿液渗透压降 低:低于
280mOsm/ kg
尿液比重降低: 低于1.005
预后影响因素
疾病严重程度: 病情越严重,
预后越差
治疗方案:治 疗方案的选择 和效果对预后
有重要影响
患者年龄和身 体状况:年龄 较大或身体状 况较差的患者
预后较差
并发症:并发 症的存在和严 重程度对预后
有重要影响
患者心理状态: 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预后有重要影 响,积极乐观的 心理状态有助于
预后改善
尿崩症的饮食与 营养建议
尿崩症的预防与 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等
避免过度劳累和紧 张,保持心情愉快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 相关疾病
避免使用可能导致 尿崩症的药物,如 利尿剂等
护理方法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尿崩症的药物 定期监测尿量和体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尿崩症的诊断与治疗

尿崩症的诊断与治疗

尿崩症的诊断与治疗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由于垂体后叶功能低下,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peptide, AVP;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症候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按其病情轻重分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按病程可分为永久性尿崩症和暂时性尿崩症。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为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a本章着重讨论中枢性尿崩症。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尿崩症的临床表现是多尿、烦渴、多饮,最常见每天尿量可达5~10L,尿色清,水样无色,日夜尿量相仿,患者症状的出现常常是突然的,一般起病日期明确。

尿浓度低,随机尿标本的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300mmol/(kg?H2O)〕,比重都在1.005以下,更接近1.001。

(2)由于排出大量低渗、低比重的尿,血浆渗透压轻度升高,刺激口渴,每昼夜需要饮进与尿量相当的水,尿量和饮水量都相当稳定,喜冷饮。

(3)许多患者由于明显渴感而不能进固体食物,热能营养摄入不足,加之大量排尿,营养物质随之流失,故多消瘦、体力下降。

由于频繁地排尿、饮水,严重干扰了日常生活,患者昼夜不能得到良好休息,有疲乏、烦躁、头昏、食欲缺乏、体重下降及工作、学习效率降低。

(4)正常的口渴中枢功能保证了患者烦渴多饮与多尿相适应,在能充分饮水下,不会发生脱水,血清钠及血渗透压轻微升高或正常。

一些因垂体、下丘脑区肿瘤或浸润性病变而发生尿崩症的患者,病变可能同时引起下丘脑口渴中枢的损害,由于渴感缺乏,患者不能充分饮水。

这些患者都有脱水体征、软弱无力、消瘦、病情进展快,后期都有嗜睡、明显精神异常、代谢紊乱、腺垂体功能减退,或还有肿瘤引起压迫症状,颅内压增高,死亡率高。

(5)继发性尿崩症除上述表现外,尚有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

尿崩症诊疗常规

尿崩症诊疗常规

尿崩症一、诊断标准【临床表现】1.多饮、多尿,每日尿量2500ml以上;2.若饮水量不足可出现软弱、发热、精神异常,甚至死亡;3.可有颅脑原发病表现:如外伤、手术、肿瘤、感染等等。

【体格检查】1.饮水量不足时可出现脱水征:如皮肤干燥、弹性差,甚至血压、体重下降等。

2.可有原发病体征:如颅脑外伤、肿瘤、炎症等。

【辅助检查】1.一般检查:24h尿量2500ml以上,低比重低渗尿,可有血液浓缩的生化表现,如BUN、Hb升高等。

2.禁水加压试验:禁水后尿比重<1.020,尿量减少和尿渗透压升高均不明显,皮下注射加压素5u后1小时尿比重达1.020以上,尿量明显减少,尿渗透压升高9%以上,为禁水加压试验阳性;若注射加压素后无反应则肾性尿崩症可能性大。

3.可行鞍区MRI等检查,以查明尿崩症病因。

【诊断标准】1.每日尿量>2500ml;2.禁水加压试验阳性;3.可有颅脑原发病表现。

【鉴别诊断】1.精神性烦渴:禁水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和尿渗透压明显上升。

2.肾性尿崩症:可通过上述禁水加压试验无反应而血AVP正常或升高鉴别。

3.其它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病人多有相应疾病临床表现。

二、治疗原则【原发病治疗原则】1.激素替代疗法:(1)去氨加压素即弥凝0.1mg每日2~3次。

(2)加压素水剂4~6h皮下注射5~10u。

(3)鞣酸加压素注射液即长效尿崩停(5u/ml),0.2~0.3ml肌注,根据尿量调整剂量,每3~4天肌注一次。

2.其它抗利尿药物:如DHCT、卡马西平、氯磺丙脲等。

3.病因治疗:继发性尿崩症应尽量治疗其原发病。

【常见并发症治疗原则】高渗性失水1.补水为主,补钠为辅;2.参考配方:5%GS1000ml+NS500ml+4%碳酸氢钠50ml三、治疗效果评价【临床痊愈】1.尿量明显减少,控制在2000~2500ml/天;2.无失水征;3.若有原发病,如颅脑肿瘤,则转到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临床好转】1.尿量明显减少,但未能控制在2000~2500ml/天;2.无失水征;3.若有原发病,如颅脑肿瘤,则转到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尿崩症诊疗指南

尿崩症诊疗指南

尿崩症诊疗指南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部分或完全性的缺乏(中枢性)或是肾脏对ADH敏感性降低所致(肾性)。

主要表现为大量低渗尿,烦渴、多饮等水代谢紊乱症状。

其病因有:一、中枢性:(一)原发:原因未明,约占1/3~1/2不等。

(二)继发:颅内肿瘤,炎症,浸润性疾病,血管病变。

(三)遗传:少见,家族性尿崩症仅占1%,可能为渗透压感受器缺陷所致。

二、肾性;(一)原发: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病因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腺苷环化酶缺陷,对ADH无反应。

(二)继发:失钾、高钙,梗阻性尿路病变,肾盂肾炎,肾小管坏死,汞、锰、镁中毒,骨髓病,淀粉样变,干燥综合征,多囊肾等。

【诊断】一、临床表现中枢性尿崩症简称尿崩症,肾性尿崩症要说全称。

主要临床表现(一)多尿:起病常较急,一般起病日期明确。

24小时尿可多达5-10L,一般不超过18L,也有报道达40L/d者。

(二)低比重尿;尿比重常在1.005以下,尿渗透压常为50-200mmol/L,尿色淡如清水;部分患者症状较轻,24小时尿量为2.5~5L,如限制饮水,尿比重可超过1.010,尿渗透压可超过血浆渗透压,可达290-600mmol/L,称为部分性尿崩症。

(三)烦渴和多饮,喜冷饮。

(四)当病变累及下丘脑渴觉中枢时,口渴感消失,或由于手术,麻醉,颅脑外伤等原因,患者处于意识不清状态,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出现严重失水、高钠血症,表现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谵妄甚至死亡,多见于继发性尿崩症。

(五)当尿崩症合并垂体前叶功能不全时,尿崩症症状反而会减轻,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症状再现或加重。

(六)长期多尿可致膀胱容量增大,因此排尿次数相应有所减少。

(七)继发性尿崩症除上述表现外,尚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症。

二、辅助检查(一)计24h尿量,测尿比重,渗透压。

(二)空腹血糖,血电解质,必要时做OGTT。

(三)24h尿蛋白、电解质定量,肾功。

(四)禁水加压素试验(常规做),禁水时间8~18小时不等,据病情而定。

儿童尿崩症有什么症状

儿童尿崩症有什么症状

儿童尿崩症有什么症状
一、概述
尿崩症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尿崩症、继发性尿崩症跟遗传性尿崩症这三种,如果按发病部位可以分为中枢性尿崩症以及肾性尿崩症这两种,患有尿崩症的人群中男性患者要比女性患者更多,尿崩症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就算是刚出生不到几个月的孩子也是有可能患有尿崩症的,尿崩症大多数都是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疾病,大家就来说说儿童患了尿崩症都有些什么症状。

二、步骤/方法:
1、患了尿崩症的儿童主要的表现就是尿液比较的多,尿液多主要就是指突然排尿的次数比之前多了并且尿量也增多了,这个尿量增多不是说多一点点,而是患了尿崩症后的尿量要比正常是多出了一倍或者不止一倍。

2、患了尿崩症的儿童不仅尿量比之前要多出好多,并且他每天的饮水量也比之前要多出了好多,这种的患者相对比较喜欢喝一些冷的饮料或者是水,就算是他每天的饮水量减下来但是他的尿量也是不会减少的。

3、患了尿崩症的患者如果喝不进去水的话,患者会出现烦躁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会睡得不安分,如果严重的话患者还会出现发烧等情况的,因为水分补充不及时的话会出现脱水的情况,如果时间久的话会出现昏迷等其他症状的。

三、注意事项:
如果是大人患了尿崩症自己就可以感觉到能去医院及时的救治,但是小孩子就不一样了,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

尿崩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尿崩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最高比重: >1.020 最高比重-最低比重>0.009。
➢等渗尿:尿比重固定在1.010±0.003 ➢低渗尿:<1.010
渗透压
血浆渗量:280~310 mOsm/kg·H20 尿渗透压:600~1000 mOsm/kg·H20 尿渗量/血浆渗量:3~4.5:1 等渗尿:尿渗量在300mOsm/kg·H20 高渗尿:尿渗量高于血浆渗量 低渗尿:尿渗量低于血浆渗量。
DI 肾性DI
血渗压 mOsm/L
280-300
>295
尿渗压 mOsm/
L
>800
不变 <600 不变
尿肾/血 尿比重 渗
尿>血 >1.020 与正常人相似 <1.010
尿<血
1.0101.020
<1.010
尿量
↓↓ 不变
↓ 不变
AVP后 尿渗压
升高
<5%
>50% 9-50% 不升高
正人常 精神性多饮
临 ➢可见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多,男>女(2:1) 床 ➢多尿、烦渴、多饮,急起,起病日期明确
表 现
➢24h尿量 5-10L/d ,最多不超过18L/d,偶有40L/d ➢SG在1.005以下,尿渗透压常为50-200 mOsm/L, 尿色淡如清水
➢部分患者症状轻,24h尿量在2.5-5L,限制饮水,
L
>800
不变 <600 不变
尿肾/血 尿比重 渗
尿>血 >1.020 与正常人相似 <1.010
尿<血
1.0101.020
<1.010
尿量
↓↓ 不变
↓ 不变
பைடு நூலகம்AVP后 尿渗压

尿崩症的鉴别诊断

尿崩症的鉴别诊断
• 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 CSWS)。该理论认为,手术和创伤刺激影响了神经 和体液调节,通过某种激素或神经传导作用于肾脏, 导致肾脏排泄水钠增多。
•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 DI):是以ADH分泌释 放不足,引起烦渴、多饮、多尿及低比重尿为特征的 综合征。
• SIADH综合征也就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 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 , SIADH) 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内源性抗利尿激素 (ADH,即精氨酸加压素AVP)分泌异常增 多,血浆抗利尿激素浓度相对于体液渗透压 而言呈不适当的高水平,从而导致水潴留、 尿排钠增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 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诊断
SIADH诊断依据:渗透压<280mmol/L,尿渗 透压>600mmol/L,中央静脉压增高,。 CSWS诊断依据:细胞外液减少,负钠平衡,水 摄入与排出率<1,肺动脉楔压<8mmHg, 中 央静脉压<6 mmHg,体重减轻。
DI诊断标准:成人每日尿量在3000ml以上, 儿童在2000ml以上,尿比重<1.006。血浆渗 透压正常或稍高,尿渗透<300mmol/L。
定义
• 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wasting syndrome) 是一种较罕见的以低钠血症和脱水为主 要特征的综合征,多由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引起。 现认为脑性耗盐综合征的低钠血症是由下丘脑内分 泌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肾脏排钠过多引起。
•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 (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ADH) 分泌不足(又称 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 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 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尿崩症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尿崩症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尿崩症尿崩症一、概述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低下、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者肾脏对ADH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

病变在下丘脑-神经垂体者,称为中枢性尿崩症或垂体性尿崩症;病变在肾脏者,称为肾性尿崩症。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青年为多见。

由肿瘤、外伤、感染、血管病变、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等、垂体切除术等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破坏,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释放和贮藏减少所致者称继发性尿崩症;无明显病因者称特发性尿崩症。

因低渗性多尿,血浆渗透压升高,兴奋口渴中枢致大量饮水,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迅速出现严重失水、高渗性昏迷,甚至死亡。

二、临床表现本病大多起病缓慢,往往为渐进性的,数天内病情可渐渐明显。

少数可突发,起病有确切日期。

1、多尿:多尿、烦渴、多饮为其最显著的临床症状。

多尿表现在排尿次数增多,并且尿量也多,24h尿量可达5~10L或更多。

多尿引起烦渴多饮,24h饮水量可达数升至10L,或更多。

病人大多喜欢喝冷饮和凉水。

2、皮肤粘膜干燥,消瘦无力。

如未能及时补充饮水,可可出现高渗征群,为脑细胞脱水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神志改变、烦躁、谵妄,最终发展为昏迷。

3、继发性患者可有原发性的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所致的尿崩症可有不同临床特点。

遗传性尿崩症常幼年起病。

如颅脑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尿崩症可表现为多尿-抗利尿-多尿三相变化。

肾性尿崩症较罕见。

4、实验室检查(1)尿液检查:尿比重通常在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50~200mOsm/L(正常值为600-800mOsm/L),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

若限制摄水,尿比重可上升达1."010,尿渗透压可上升达300mOsm/L。

(2)血浆抗利尿激素值降低(正常基础值约为1~1."5pg/ml),尤其是禁水和滴注高渗盐水时仍不能升高,提示垂体抗利尿激素储备能力降低。

(完整版)尿崩症

(完整版)尿崩症

尿崩症尿崩症烦渴、多饮、多尿、遗尿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不足,以烦渴、多饮、多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诊断要点:(内科)(一)病史1、一般起病缓慢,为渐进性。

亦可突然发病。

颅脑外伤或下丘脑垂体部手术所致者起病可缓可急。

少数病人能准确说出具体发病时间。

2、烦渴多饮尤喜冷饮,昼夜饮水量可达数升至10升。

如限制饮水,可出现极度烦躁不安,精神焦虑、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痛、头晕及体重减轻。

3、昼夜排尿量达5-10升。

尿比重常在1.001-1.005之间,相当于尿渗透压50-200mmol/L。

(二)体格检查1、呈慢性脱水貌,皮肤干燥、毛发枯黄、汗及唾液减少、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容易激动,夜眠不安。

2、严重脱水者可致脑细胞脱水,引起严重神经症状,可有头痛、肌痛、性格改变、神志模糊,甚至谵妄、昏迷、并有心动过速,体温降低或出现高热。

(三)辅助检查1、尿比重在1.004以下,尿色清淡,糖和蛋白质均阴性,镜检无异常。

肾功能检查在正常范围内。

血清电解质亦正常。

血浆渗透压正常或略高,尿渗透压低。

2、内分泌功能试验(1)禁水试验阳性。

(2)高渗盐水试验阳性。

(3)简化盐水试验:饮水日2小时尿量占饮水量的75%,饮1%盐水日2小时尿量达饮水量的60%以上,为阳性。

(4)加压素敏感试验:皮下注射加压素5u 后,尿渗透压升高,为阳性。

(5)测定血浆及尿中抗利尿激素减少或缺乏。

二、诊断要点:(儿科)(一)临床表现1、以烦渴、多饮、多尿症状为主,大都突然起病,夜尿增多或遗尿可为首发症状,强制禁饮水可发生烦躁、低热、脱水,甚至抽搐。

2、食欲减退,皮肤干燥,病程长久者可有精神萎靡、营养不良,甚至生长发育落后。

3、继发于颅内疾病如感染、肿瘤、损伤等时,可伴有颅内压增高、视野缺损和下丘脑、垂体前叶受损的症状。

继发于组织细胞增生症者,则同时伴有颅骨缺损和突眼。

(二)实验室检查1、尿量增多:重症每日尿量可高达300-450ml/(kg·d),尿色清,比重低(1.001-1.005),尿渗透压50-200mmol/L,尿糖阴性。

尿崩症诊断金标准

尿崩症诊断金标准

尿崩症诊断金标准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的诊断金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尿量增多:尿崩症患者通常会表现为明显的多尿,每天尿量可
达到数升以上,尿液呈稀薄清澈。

2.尿比重降低:由于尿液稀释,尿比重通常较低,正常尿液比重
为1.005-1.030,而尿崩症患者的尿比重可能低于1.005。

3.渴望感增加:尿崩症患者由于大量尿液的丢失,常伴有渴望感
的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大量饮水。

4.水负荷试验:这是尿崩症的确诊试验之一。

患者在医生的监护
下口服大量水分,然后测定尿液浓缩功能。

如果尿液不能充分浓缩,可以支持尿崩症的诊断。

5.抗利尿激素测定:通过检测抗利尿激素(如抗利尿激素ADH,
也称为抗利尿素或vasopressin)的水平,可以帮助确认尿崩症的类型,包括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

6.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中枢性尿崩症,进行脑部MRI检查
有助于发现颅咽管瘤、垂体瘤等引起尿崩症的结构性问题。

在进行尿崩症的诊断时,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果您或他人有尿崩症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诊断。

尿崩症

尿崩症

根据发病机制分类
1.中枢性尿崩症:由于下丘脑视上核, 室旁核神经细胞破坏导致AVP严重缺乏或 部分缺乏。 2.肾性尿崩症:家族性,间质性肾炎,电 解质紊乱等引起肾脏对AVP不敏感,导致 肾小管吸收水障碍。 3.妊娠期尿崩症:具有中枢性和肾性尿崩 症特点。
▪ 原发性 尿崩症
病因不明,占1/3~1/2。此型患者的下丘脑视上 核与室旁核内神经元数目减少,Nissil颗粒耗尽。 AVP合成酶缺陷,神经垂体缩小。
结果判断
▪ 正常人禁水后
1.尿量明显减少,尿液浓 缩,尿比重大于1.2
2.血渗透压无明显变化
3.尿渗透压大于 800mOsm/kg.H2O
▪ 尿崩患者禁水后
1.尿量不减少,尿比重小 于1.010
2.血渗透压升高
3.尿渗透压变化不大,尿 渗透压小于血渗透压
结果判断
▪ 部分尿崩症患者 1.尿比重:可以大于1.015,但是小于1.020: 2.尿渗透压小于800mOsm/kg.H2O 3.尿渗透压大于血渗透压
实验室检查
▪ 禁水试验
*禁水时间8~12h不等,视每日尿量多少而定 *试验前测体重,BP,尿比重或尿渗压 * 禁水后每2h排尿一次,测尿比重或尿渗压 * 禁水后每1h测体重,BP * 有条件时,试验前及结束时可测血渗压
结束禁水试验提示
▪ 体重减少大于3%--5%; ▪ 血压下降大于20mmHg; ▪ 体位性低血压 ▪ 连续两次尿渗透压上升小于30mOsm/kg.H2O ▪ 连续两次尿量及尿比重变化不大
临床表现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男女的 发病率相近。
▪ 烦渴、多饮、多尿,低比重尿,低渗透尿。 ▪ 24h尿量可达5~10L ▪ 尿液不含糖及蛋白质。 ▪ 尿比重通常在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

尿崩症诊断标准钠离子

尿崩症诊断标准钠离子

尿崩症诊断标准钠离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尿崩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尿量过多和尿渗透压降低,严重的话还会有电解质紊乱。

在尿崩症的诊断中,钠离子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钠离子的异常水平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水盐代谢情况。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关于尿崩症诊断标准中钠离子的相关内容。

尿崩症的诊断主要有两种类型,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

在中枢性尿崩症中,由于缺乏或者释放不足抗利尿激素(AVP),肾脏无法对水进行恰当的重吸收,导致尿量过多、尿渗透压降低和血清钠离子浓度升高。

与之相反,在肾性尿崩症中,肾脏对AVP的反应正常,但由于肾脏本身的功能异常,导致水无法被有效地重吸收,最终表现为尿液过多和尿渗透压降低的表现。

肾脏功能的评估中,血清钠离子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

正常情况下,血清钠离子的正常范围为135-145mmol/L,当患者患有尿崩症时,血清钠离子浓度可能会升高,因为在尿液大量排出的情况下,溶液内的水分就会减少,浓度就会增加。

血清钠离子的浓度可以反映出尿崩症患者的水盐代谢情况,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除了血清钠离子的检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尿崩症。

渗透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往往会低于血液渗透压,而如果尿量大于3L/24h,也可以提示患者可能患有尿崩症。

可以通过与其他尿液疾病如糖尿病进行鉴别,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明显高于正常范围,而尿崩症患者的尿糖一般为阴性。

尿崩症的诊断标准中,钠离子的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水盐代谢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指标共同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尿崩症,以便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尿崩症诊断标准中钠离子的检测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篇示例:尿崩症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而导致的尿量明显增加、尿液浓缩功能受损的疾病。

颅脑手术后 尿崩症诊断标准

颅脑手术后 尿崩症诊断标准

颅脑手术后尿崩症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颅脑手术后的尿崩症是指在颅脑手术后发生的一种尿量明显增多,尿比重低于正常值且尿渗透压过高的情况,导致体内水分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尿崩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颅脑手术后出现尿崩症的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尿崩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具体来说,以下是关于颅脑手术后尿崩症的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 多尿:患者尿量明显增多,常常需要几个小时就要排尿一次,并且夜间尿量也明显增多。

2. 尿液稀:尿比重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低于1.010。

3. 多饮:患者口渴严重,喜欢大量饮水,尤其在夜间也要起来喝水。

4. 体重下降:由于尿量增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患者的体重会明显下降。

5. 大便干燥:由于水分丢失,导致大便干燥。

二、实验室检查:1. 尿液检查:尿比重低于正常值,低于1.010。

2. 血清渗透压检查:血液中的渗透压通常高于285mOsm/kg。

3. 血清钠浓度检查:血清钠浓度通常高于145mmol/L。

4. 血清促抗利尿激素(ADH)检查:检查ADH水平,正常情况下应低于2 pg/ml。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通过头部CT或MRI检查,以排除颅脑手术后颅脑占位性疾病对下丘脑-垂体区的影响,以确定尿崩症的病因。

在诊断时,需要根据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来综合判断,以排除其他引起多尿的病因,如尿道结石、尿路感染等。

若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尿量增多,并经过头部影像学检查排除颅脑占位性疾病,则可以诊断为颅脑手术后尿崩症。

总之,颅脑手术后尿崩症是一种危及患者健康的严重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尿崩症诊断及治疗

尿崩症诊断及治疗

尿崩症诊断及治疗*导读: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是一种少见的多尿,由于对AVP 无反应所致。

女性较男性病情较轻,在禁水时可浓缩尿液,用大量脱氨加压素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尿崩症必须与其他类型的多尿相鉴别。

有些通过病史可以鉴别(如近期使用锂或甘露醇,在甲氧氟烷麻醉下施行外科手术或近期肾移植)。

在其他病人,通过体检或简单的试验室检查将提示诊断(如糖尿病、肾脏疾病、镰状红细胞贫血、高钙血症、低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是一种少见的多尿,由于对AVP无反应所致。

女性较男性病情较轻,在禁水时可浓缩尿液,用大量脱氨加压素治疗有效。

有一患此疾病的家庭,在X线染色体的短臂上有一异常基因。

大多数病人有V2受体异常,有些病人丰在受体后缺陷。

所有病人V1受体功能正常。

当肾性尿崩症与中枢性尿崩症不能通过渗透压测定来鉴别时,与血浆渗透压相关的血或尿AVP浓度升高,可明确肾性尿崩症的诊断。

原发性多饮或精神性多饮有时很难与尿崩症相鉴别,也可能两种形式同时存在。

长期水摄入过多导致低渗性多尿与尿崩症混淆。

间歇性大量饮水,即使稀释尿液的能力正常,也可导致水中毒和稀释性低钠血症。

这种现象少见,但这些病人发生低钠的倾向增加。

这些患者多饮多尿常常是不稳定的,且常无夜间多尿,这与尿崩症的长期多饮从尿不同。

结合低血浆渗透压及低渗透压,可明确原发性多饮的诊断。

关系正常或常于正常。

禁水试验中,尿渗透压稳定时,注射血管加压素后尿渗透压不升高或升高很少。

由于长期大量摄水抑制AVP的释放及长期多尿导致肾髓质渗透压梯度丧失,尿渗透压与血渗透压相比,可低于正常。

因此,有时很难鉴别原发性多饮与不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而有些病人可能两种情况兼而月之。

【诊断】利用血浆、尿渗透压测定可以诊断尿崩症,方法可靠、安全、临床医师可迅速诊断并开始治疗。

治疗原则:1.激素替代疗法。

2.抗利尿药治疗。

3.继发性尿崩症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去除病因,特别是对继发性尿崩症:可根治本症,肿瘤引起者应进行放射或手术治疗,感染引起者则宜采用相应的各种抗感染治疗。

如何诊断及治疗尿崩症

如何诊断及治疗尿崩症

如何诊断及治疗尿崩症
金吉拉(详情介绍)
患有尿崩症的猫咪通常会出现尿多、尿失禁、食欲差等症状,严重的可造成大量脱水从而威胁到猫咪的生命。

可见若不及时对该病采取措施,很可能会导致猫咪死亡。

因此当饲主发现猫咪有相应症状时应当及时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尿崩症的诊断及治疗方式
1.区分口渴情况
要确定猫咪是否有尿崩症,务必要分辨原发于身体的烦渴,还是因尿崩症而引起的烦渴。

若是原发性的烦渴,会因为饮水过度导致较低的加压素分泌。

2.治愈情况不同
如果罹患有扩散性下丘脑或垂体肿瘤的猫儿,尤其是有神经症状出现的情形,治愈不会完全。

脑部原就有创伤的治愈完情形各有不同,有的会隔一段时间痊愈,有的则是永久性伤害。

尿崩症如何鉴别诊断?

尿崩症如何鉴别诊断?

尿崩症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辨证:1.津液亏虚证:尿多,口渴引饮,皮肤干瘪,眼球凹陷,神疲气短,舌红,苦干,脉细数无力。

2.肾阴虚证:尿多,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潮热颧红,腰痛腰酸,眩晕耳呜,舌红少津,苔少色黄,脉细数。

3.肾阳虚证:小便清长,夜尿多,畏冷肢凉,腰膝酸软或腰痛,面光晄白,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

4。

肾气不固证:小便量多色清,或尿后余沥不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弱。

5、气阴两虚型:证见烦渴多饮,多尿,体瘦乏力,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细数。

热伤胃阴,则烦渴多饮、恶心呕吐;热伤肾阴,津液外流,致使多尿。

气阴两虚可见体瘦乏力,心慌气短。

舌红苔黄、脉细数亦为气阴两虚之象。

6、肺胃阴虚型:证见烦渴多饮,多尿,口干舌燥,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阴虚生内热,热伤阴液,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喜冷饮。

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而直趋下行,故尿多。

舌红苔黄,脉滑数是内热之象。

7、阴阳俱虚型:证见烦渴多饮,尿频量多,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畏寒乏力,遗精阳萎,月经紊乱;舌红苔黄,脉细弱。

肾失固藏,约束无权,则尿频量多;肾阴亏虚,虚火伤津,则烦渴多饮;命门火衰,宗筋弛缓,故畏寒乏力,男子遗精阳萎,女子月经不调。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见腰膝酸软。

舌红苔黄,脉细弱为肾阴、肾阳虚之象。

西医诊断:下丘脑-垂体性尿崩症的诊断标准:1.原发性者可有家族史,继发者多见于头颅创伤、下丘脑-垂体手术、肿瘤(颅咽管瘤、第三脑室肿瘤、感染、脑炎、脑膜炎、鼻咽部感染)、血管病变、血液病等。

2.多尿(每日尿量多于5L),烦渴,多饮,皮肤干燥,唾液、汗液减少,便秘,消瘦,困倦乏力。

3.尿渗透压持续低于200mmol/L,尿比重&lt;1.006,肾功能正常,高渗盐水试验后,尿量不减,尿比重不升高。

4.禁水试验后,尿量不减,尿渗透压(&lt;300mmol/L)及尿比重(&lt;1.010)无明显升高,体重、血压降低,红细胞比容上升。

内分泌科尿崩症患者诊治规范

内分泌科尿崩症患者诊治规范

内分泌科尿崩症患者诊治规范一、概述(一)定义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后叶功能低下,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尿液不能浓缩,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为区别于肾性尿崩症又称为中枢性尿崩症。

(二)病因AVP主要是在下丘脑视上核,其次是室旁核神经细胞中合成,以囊泡形式经神经细胞轴索传输,通过垂体柄到达垂体后叶贮存,需要时释放至血循环。

转运过程中,裂解酶将AVP前体分解成AVP、血管加压素神经腓肽即运载蛋白和血管加压素糖蛋白。

视上核和室旁核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既有分泌激素的能力,又有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在血浆渗透压升高等刺激下,神经冲动沿下丘脑-垂体束传导到神经垂体的神经末梢,使末梢的分泌囊泡以胞吐方式将包括AVP在内的上述三种物质释放入血。

凡是能够引起这些神经细胞和转运途中解剖结构损毁的因素都能引起血管加压素分泌不足以致缺乏,产生中枢性、神经源性或血管加压素依赖型尿崩症。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为多见。

按病因常可分为原发性尿崩症和继发性尿崩症两类。

1.原发性尿崩症临床上无明显诱因可找到,因此又称为特发性,部分患者尸解时发现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神经细胞明显减少或几乎消失,这种退行性病变的原因未明。

某些特发性尿崩症具有家族遗传基础,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视上核神经细胞的显著减少,仅占1%左右。

患儿出生半年后尿量开始增多,以后逐渐加重,随着年龄的增加从童年部分性尿崩症发展到成年后的完全性尿崩症。

原发性尿崩症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

2.继发性尿崩症继发性尿崩症大多为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引起,这些病变主要为肿瘤(颅咽管瘤、松果体瘤、转移性肿瘤),其次为手术(垂体切除)、颅脑损伤等。

其他如脑部感染(脑炎、脑膜炎)、白血病、组织细胞增多症X或其他肉芽肿病变、席汉综合征、动脉瘤和冠脉搭桥术等血管疾患。

此外,根据AVP缺乏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诊断标准:成人每日尿量在3000ml以上, 儿童在2000ml以上,尿比重<1.006。血浆渗 透压正常或稍高,尿渗透<300mmol/L。
定义
• 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wasting syndrome) 是一种较罕见的以低钠血症和脱水为主
要特征的综合征,多由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引起。 现认为脑性耗盐综合征的低钠血症是由下丘脑内分 泌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肾脏排钠过多引起。
鉴别诊断
请你填表
精神性多饮 中枢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ADH分泌
血渗透压
正常 降低
减少
升高
正常或增多 升高
尿比重
禁水后血ADH
禁水后血渗透压
降低
升高
升高
降低<1.010
不升高或略 升高
进一步升高
降低
不升高
进一步升高
禁水后尿比重 禁水后尿量
升高>1.020 不升高或略升高
不升高
减少
不减少或略减少 不减少或略减少
• SIADH综合征也就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 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 , SIADH) 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内源性抗利尿激素 (ADH,即精氨酸加压素AVP)分泌异常增 多,血浆抗利尿激素浓度相对于体液渗透压 而言呈不适当的高水平,从而导致水潴留、 尿排钠增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 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 (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ADH) 分泌不足(又称 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 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 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加压素后血渗透压

降低
降低
不降低
加压素后尿比重 加压素后尿量
升高 减少
迅速升高 迅速减少
不升高 不减少
诊断
SIADH诊断依据:渗透压<280mmol/L,尿渗 透压>600mmol/L,中央静脉压增高,。 CSWS诊断依据:细胞外液减少,负钠平衡,水 摄入与排出率<1,肺动脉楔压<8mmHg, 中 央静脉压<6 mmHg,体重减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