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计划 (商务星版球七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3)实验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地球仪实验,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球自转的特点。
(4)游戏环节:设计“地球自转我知道”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检验学生对地球自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思维发展:
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学会了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思维品质。
4. 情感态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人地协调观,关注地球环境变化。
d.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成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b.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关注地球环境变化;
c.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d.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到保护地球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② 针对教学方法问题,可以增加实例分析、案例研究等环节,将地球自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其实用性和趣味性。
③ 针对教学评价问题,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口头报告、小组讨论展示等,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速度,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等地理现象。在解答相关问题或讨论时,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务星球版本学期,我将致力于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意义,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2.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七年级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地球和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地图和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内容。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环球伦理观念和爱国情感,让他们具备全球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地球和地球运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等。
2)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等。
3)人文地理环境: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
4)地图和地理信息: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2.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地理现象。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案例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我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1)考试评估: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评估: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能力。
3)实验评估:通过实验活动,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周:地球和地球运动第二周: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第三周:自然地理环境(水文)第四周: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第五周:自然地理环境(植被)第六周:人文地理环境(人口)第七周:人文地理环境(城市)第八周:人文地理环境(交通)第九周:人文地理环境(工业)第十周:人文地理环境(农业)第十一周:地图和地理信息第十二周:复和总结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业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业星球版目的和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商业星球的地理知识和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课程目标- 了解商业星球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 研究商业星球的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地形和生态。
- 探索商业星球的人文地理和文化特色。
- 研究商业星球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及方法单元一:商业星球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和卫星图像,了解商业星球的地理位置。
- 引导学生了解商业星球的表面特征,如陆地、海洋、山脉和河流。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商业星球的地理特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单元二:商业星球的自然地理- 研究商业星球的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
- 分析商业星球的地形特征和地层构成。
- 研究商业星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 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商业星球的自然地理现象。
单元三:商业星球的人文地理- 研究商业星球的人口分布和城市化现象。
- 了解商业星球的文化多样性和民族特色。
- 探讨商业星球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关系。
- 设计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对商业星球的人文地理理解。
单元四:商业星球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研究商业星球的资源类型和分布。
- 讨论商业星球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
- 探索商业星球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评估- 每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掌握情况。
-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展示和口头报告,评估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 地图、卫星图像和地理工具。
- 实验材料和模拟环境。
- 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
- 书籍、杂志和报纸。
备注该教学计划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调整和修改,并结合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理解大陆和岛屿的概念,以及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教材内容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
但学生对海陆分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点。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点,理解大陆和岛屿的概念,掌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点,大陆和岛屿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2.难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海陆分布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海陆分布特点。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地图、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准备讨论和展示。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大陆和岛屿的概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海陆分布的意义。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及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及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地理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和地理模型,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观念,学会使用地理工具,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地理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2. 经纬网和坐标系3. 地图的类型和制作第二章:世界地理位置1. 半球分区和时区2. 重要经纬线和地理位置3. 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第三章:气候特点1.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2. 气候影响因素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第四章:自然资源分布1.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2. 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3.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 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3. 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世界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分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和地图的图像、视频,生动形象地讲解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地理模型和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3. 开展小组讨论和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2课时)2. 第二章:世界地理位置(3课时)3. 第三章:气候特点(2课时)4. 第四章:自然资源分布(2课时)5. 第五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2课时)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 农业生产条件及类型2.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3.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七章: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1. 工业发展条件及类型2.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3. 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八章: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1.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因素2. 城市化进程及其问题3. 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九章:交通与通信1. 交通方式及其特点2. 交通线路布局及影响因素3. 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第十章:区域发展差异1. 区域发展特征及类型2.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工业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区域发展差异及战略。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业星球改编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业星球改编版课程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商业星球改编版教材,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能够使用地图及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地理分析;- 理解和应对人类活动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所产生的挑战。
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单元世界地理- 课堂讲授1周:了解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介绍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 组队作业1周: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国家,用PPT展示该国家的地理、人口、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 专题研究1周: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等渠道,进行跨国企业的比较研究,包括跨国企业的发展、战略、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差异和共性等。
第二单元中国地理- 课堂讲授1周: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 组队作业1周: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省份,用PPT展示该省份的地理、人口、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 专题研究1周: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等渠道,进行中国三大经济区的比较研究,包括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及发展前景等。
第三单元自然灾害- 课堂讲授1周: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原因和发生频率等基本情况。
- 专题研究2周:让学生分组研究一种自然灾害,包括该灾害的发生原因、防御措施及遇灾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等。
第四单元人口与城市- 课堂讲授1周:介绍全球和中国的人口分布、增长和转移等基本情况,以及城市化的概念和影响。
- 专题研究1周:让学生分组研究一座大城市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第五单元环境保护- 课堂讲授1周:介绍环境的基本概念、现状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 专题研究2周:让学生分组研究水污染、空气污染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教学评估与作业- 课堂小测验:每周随堂进行,重点考查上一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作业:每周一次,包括PPT展示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并拓展应用能力。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教案标题: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内容和目标。
2. 帮助学生掌握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的关键概念和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意识。
4. 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教学重点:1.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2. 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的概念和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意识。
教学准备:1.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和教具。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地图和地理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的主题和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和知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依次介绍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的各个单元和主题。
2. 解释关键概念和知识点,并提供实例进行说明。
3. 结合地图和地理实物展示相关地理现象和特点。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并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来应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和知识。
3.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记录实践结果和体会。
四、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活动,并分享实践结果和体会。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3. 引导学生对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拓展练习(10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内容。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教材以地球的海陆分布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认识到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事实,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六上的基础知识后,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认识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学生能够找到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认识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地球仪,找到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找到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仪、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图等教学道具。
2.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及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及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基本面貌,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状况。
(2)使学生了解经纬网的概念及其在地理定位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地形区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地球的认识1. 陆地的分布2. 海洋的分布3. 经纬网的概念第二课时:经纬网的应用1.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2. 经纬度的变化规律3. 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第三课时:地形区的特点1. 平原的特点2. 山地的特点3. 高原的特点4. 盆地的特点第四课时:气候类型的分布1. 热带气候的特点2. 温带气候的特点3. 寒带气候的特点4. 特殊气候的特点第五课时:半球的分界线1.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3. 半球分界线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面貌、经纬网的应用、地形区的特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半球的分界线。
2. 教学难点: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地形区的特点、气候类型的分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了解地球的面貌和地形区的特点。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经纬网,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 采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地形区和气候类型的特点。
4.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面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以及经纬网的概念。
3. 课堂讲解:讲解经纬网的应用,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分析不同地形区的特点;介绍气候类型的分布;讲解半球的分界线。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东南亚第 1 教时教学目标:1、东南亚的范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3、东南亚的地势与主要的城市4、东南亚的风景教学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东南亚的地势与主要的城市教学难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势、气候特点。
教学进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影星杨紫琼的故乡是哪里吗?她的故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它大致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整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由于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散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
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
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
纬度位置大约在10ºS—25ºN之间。
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散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行胜地。
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我们仔细视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觉,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
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
东南亚正是具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换。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商务星球版范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商务星球版范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商务星球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商务星球版1南亚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重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难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㈠、位置与国家1、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南亚地理位置: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2、主要国家、城市: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达卡尼泊尔——加德满都锡金——甘托克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3、学生阅读课文“南亚次大陆’㈡、三大地形区1、地形特征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⑴、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⑵、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⑶、南部是德干高原2、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经国家。
印度河:发源地:喜马拉雅山北麓;流经的国家: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注入的海洋:阿拉伯海。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及教学计划

一、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和位置。
(2)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
2. 教学重点(1)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和位置。
(2)地图和地理图表的使用方法。
3. 教学难点(1)地球的椭球形状及其推算方法。
(2)地图的投影方法和种类。
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模型或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讲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和位置,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
(3)介绍地图和地理图表的种类、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教案:第二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亚洲的地形、气候等特点。
3. 教学难点(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亚洲的地形、气候等特点的成因。
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地图分析、学生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亚洲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讲解亚洲的位置、范围,让学生掌握亚洲的基本知识。
(3)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等特点,分析其成因。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三、教案:第三章《亚洲的国家和地区》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亚洲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认识。
2. 教学重点(1)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2)亚洲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
3. 教学难点(1)亚洲国家和地区分布的规律性。
(2)亚洲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的成因。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精选范文)第一章地球教学目标: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教学时间:六课时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二、讲授新课:1、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案

教案名称: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分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2)能够识别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3)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互联网、图书等资源,拓展学生对海陆分布相关知识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 经纬网的概念及应用4. 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认识、经纬网的应用、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
2. 教学难点: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经纬网的绘制和解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构造和特点;(2)学生分享对地球仪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海陆分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加深对地球空间概念的理解;(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地球仪,学习经纬网的绘制和解读;(3)教师讲解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在地图上指出相应的大洲和大洋。
4.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挑选个别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给予评价。
5.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的认识、经纬网的应用、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3课时)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一节》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海陆分布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对地球的基本面貌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海陆分布的深入理解,以及海陆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新技术的应用,如互联网、多媒体等,已经较为熟悉,这为课堂的互动和探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基本特征,了解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基本特征,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海陆分布的成因,海陆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海陆分布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海陆分布的图片、图表和实例。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地理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网络资源:准备相关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地球是更像一个‘水球’还是一个‘陆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是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doc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篇一:七年级地理上册《4.1 天气》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课前准备】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范文文档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范文文档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1第一节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图 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4.亚洲之最:(1)世界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发源于中国XX省省,注入南海。
(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4)亚洲面积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世界的湖泊:里海(咸水湖);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教案2第二节东南亚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含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6四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根据学科的特点,现将本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初一学生善于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可塑性强,;有的表现随便,有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听课走神、作业潦草等。
教师要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及时引导,发现闪光点,评出学生的自信。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地球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
本章教学重点是: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2南北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4地球自转的特点及意义,5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意义,6五带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三部分。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读图、用图、绘图,提高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本章教学重点是:1、地图三要素、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2、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3、熟知常见的图例符号,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知道常见的五种地形,4、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5、学会运用地图查找信息,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二部分。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本章教学重点是:1、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2、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变迁的原因,3、
知道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本章教学重点是:1,、天气的概念及特点,会读卫星云图,2学会计算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学会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3等温线的判读。
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4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会分析降水季节变化规律,5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6、在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7根据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7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8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主要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形成、形态、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世界文化遗产。
本章教学重点是: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人口问题2世界三大人种、主要语言三大宗教的地区分布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
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
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
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措施
1. 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3. 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
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
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4. 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练习的实效性。
6、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
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五、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共22,分别如下:
六、教学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