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落地的秘密(1)
苹果落地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苹果落地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fc583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42.png)
苹果落地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苹果落地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牛顿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
一天黄昏,他坐在苹果树下,突然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牛顿看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
”他自言自语地说。
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却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或向右抛开呢?
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便专心去研究。
后来他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新引力。
1.单项选择题。
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
他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
A.牛顿地球有吸引力
B.爱因斯坦苹果是长在树上的
C.笛卡尔数学原理
正确答案:A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因为地球有吸引力,所以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
因为,所以。
答:
答案解析:因为爱迪生从小爱动脑筋,所以他成为了创造家。
3.照样子,写句子。
例:因为地球有吸引力,所以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
因为牛顿爱思考,爱研究,所以他成为了。
答:
答案解析:因为牛顿爱思考,爱研究,所以他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
苹果落地的秘密
![苹果落地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89cc78467c1cfad6195fa7d0.png)
目录
DIRECTORY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TEACHING CONTENT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4单元 力与运动 第 3 课 《苹果落地的秘密》
本课用实验的方法探究重力的 方向,并解释了某些生活现象,也 为后面学习《巧推棋子》中的摩擦 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感受重力
原地跳高和抛橡皮游戏 这两个活动有个共同点:不管物体抛得 有多高,最终都会落地.
图1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三)验证重力的方向:
①用挂钩码的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支架观 察它们受到重力后朝哪个方向。 ②数次调整支架的倾斜角度,再观察钩码朝向 哪个方向。
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感谢您的聆听
图2
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 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了科 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四)重力的应用
检验墙面是否竖直
图3
教学反思
TEACHING REFLECTION
• 以学生为主体 • 增强合作意识 • 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ACTIVE
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 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 力的方向进行猜想并用实 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 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 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 直向下的。
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并能运用科学知 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科 学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重难点 TEACHING CONTENT
苹果落地
![苹果落地](https://img.taocdn.com/s3/m/7e816988bceb19e8b8f6ba63.png)
科学家
习以为常
熟透了
问题
观察
研究
秘密
吸引
苹果
落下来
一件事
习以为常
好奇
反复
学习任务
1.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他 发现 了什么? 2.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他开始怎么想?后来他 又是怎么想的? 3. 学会用“为什么”提问题。 4. 苹果落地的秘密是什么呢? 5. 想一想 牛顿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苹果落地的秘密是什么呢?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 地观察,专心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 果落地的秘密。原来,这是因为地球 有吸引力。
思考:苹果落地的秘密是什么呢?
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牛顿是个怎样的孩子? 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善于思 考、敢于提问题的孩子。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 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 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这件事 人们都习以为常,他却感到好奇。 他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 呢?”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 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 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 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 他的身边。这件事人们都习以为常,他却 感到好奇。
作业:
请小朋友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世 界,把你的发现写下来,或者画下 来,下节课进行展评、交流。
回顾生字:
苹:苹果
回顾生字:
落:落下
落叶 落后
水落石出
回顾生字:
件:一件
条件 事件
文件
回顾生字:
习:学习
实习 练习
习以为常
回顾生字:
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_《苹果落地》的阅读附答案
![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_《苹果落地》的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3730bb14e852459fb5755.png)
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_《苹果落地》
的阅读附答案
苹果落地
牛顿(dùn)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
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掉在他的身边。
他觉得很奇怪,心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地说。
“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上落,而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也不向右抛开呢?”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地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1.哪些字是你不认识的,写在下面格子里。
用查字典的方式给生字注上音。
()()()()()()
2.牛顿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是因为什么?
3.你还知道有哪些科学家,写下来。
参考答案:
1.“略”
2.因为他有好奇心,刻苦钻研。
(答案不唯一)
3.爱迪生伽利略(答案不唯一)
1。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d78d5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2.png)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据说,17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苹果落地的故事。
这个故事被传颂至今,成为了科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牛顿生于1643年,他是一个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的人。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物体运动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牛顿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据传,有一天,牛顿在家中的果园里,看到了一颗苹果从树上掉落。
这个简单的场景,却引发了他对于物体运动规律的深刻思考。
牛顿想知道,为什么苹果会落下来,而不是飘在空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牛顿最终得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发现,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面上的原因。
同时,他还发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提出了“物体静止则静止,物体运动则匀速直线运动”的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的这些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
他的成就不仅在于发现了这些规律,更在于他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不懈探索。
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才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的发现往往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正是因为科学家们对于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才让人类能够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发现新的规律和真理。
如今,牛顿的成就已经成为了科学史上的经典之一,他对于物理学的贡献被后人传颂不衰。
牛顿的故事,也成为了激励后人不断探索、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
总的来说,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有趣的传说,更是对于科学探索精神的一种激励和鼓舞。
我们应该向牛顿学习,保持对于自然的好奇心,不断地探索和发现,让科学的火炬在我们手中继续传承下去。
苹果落地的秘密(李淑英)
![苹果落地的秘密(李淑英)](https://img.taocdn.com/s3/m/6718d207b52acfc789ebc9e2.png)
《苹果落地的秘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进行猜想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2.大胆猜想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能用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
3.能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初步练习估测生活物品的重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敢于猜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合作与交流。
2.从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里懂得要善于思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重力一般是多少。
教学准备1.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场景图,儿童提水、抛石子等关于重力现象的动画课件或图片,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支架、细线、钩码、圆筒式弹簧测力计。
学生准备: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
课时安排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
第一课时课前谈话:(3—4分钟)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你喜欢春天吗?谁能来说一说春天有什么变化?师:看来大家都是爱观察的好孩子,善于观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观察中得到启示。
例如,(出示课件)中国古代科学家鲁班观察到带齿的野草发明了锯;英国科学家瓦特观察到热水汽顶起壶盖的现象,创造发明了蒸汽机;美国科学家莱特兄弟观察到在空中自由飞翔的蜻蜓,发明了飞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中,像科学家那样用思索的眼睛去观察,去探究,好不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生活现象揭示物体都要落地(2分钟)1.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了解到同学生们对春天观察的很仔细。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些现象。
(出示动画:雨点落到地上、树叶飘落、杯子里的水打翻留向地面、书从桌子上掉下来、水龙头打开水流下来、球扔出去后掉下来)2.雨点、树叶、杯子里的水、书、自来水、球,它们最终都会怎么样?(板书:落地)二、感受物体重力的存在(10分钟)1.(出示米尺并提起)谈话:如果老师松手,米尺会怎样?(演示)怎样让米尺不掉到地上呢?(用手抓)2.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抓尺子的游戏。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80c8e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b.png)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在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因为一颗苹果的掉落,而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的思考,这个故事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
据说,当时牛顿在家乡的果园里散步时,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牛顿好奇地观察着这个掉落的苹果,思考着它为什么会落下来,而不是飘在空中或者向上飞走。
这个简单的场景,却引发了牛顿对地球引力的探索,最终成为了他著名的引力定律的发现。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科学发现的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科学的发现并不一定需要复杂的实验和设备,有时候,一个简单的观察,一个意外的事件,甚至是一颗掉落的苹果,都可能成为科学发现的契机。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重要因素。
牛顿并不满足于苹果掉落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最终找到了地球引力的规律。
这种对于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科学发现往往需要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权威的勇气。
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天体运动是受到上帝的控制,而牛顿的引力定律挑战了这一观念,引起了当时的轰动。
然而,正是牛顿的勇气和坚持,让人类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迈出了一大步。
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发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正如牛顿在那颗苹果掉落的时刻一样,我们也许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让我们成为科学的发现者。
总之,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引力定律的起源,更是一种对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的启示。
这个简单而生动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去发现身边的科学之美,去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去挑战传统观念,去勇于追求真理。
愿我们都能像牛顿一样,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成为科学的发现者。
小学二年级上册《苹果落地》课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苹果落地》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1b418aeaad1f347933f9d.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苹果落地》课文及教案《苹果落地》课文牛顿是世界的科学家。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
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这件事人们习以为常,他却感到好奇。
心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苹果落地》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田”,读写并理解“自言自语、思考、吸引、现象、世界、、科学家”等新词语的意思。
2、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了解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球有吸引力的事。
学习善于观察、爱动脑筋、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13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学第一自然段,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东西落地的情境吗?(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朋友看到苹果落地后就从中有了重大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确自学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带生字的词;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
(1)看卡片认读生字、正音。
(2)完成课后习题2,第一读,连一连。
(注意平翘舌)(3)新词教学a、学生自提问题。
b、交流讨论:“而”这个词的运用(读文理解,仿照说句)三、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回答:主要讲谁?发生了什么事?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读课文第一段。
(1)读懂句子,理解“动脑筋、遇到”得词义。
A、总的告诉我们什么?B、说说动脑筋的具体表现。
换词法理解“遇到”的词义。
(2)用“总要、为什么”说话。
2、堂练习: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
小学二年级语文《苹果落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苹果落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2ad642d700abb68a882fb84.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苹果落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苹果落地》原文牛顿是世界的科学家。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
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这件事人们习以为常,他却感到好奇。
心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苹果落地》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田”,读写并理解“自言自语、思考、吸引、现象、世界、、科学家”等新词语的意思。
2、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了解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球有吸引力的事。
学习善于观察、爱动脑筋、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13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学第一自然段,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东西落地的情境吗?(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朋友看到苹果落地后就从中有了重大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确自学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带生字的词;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
(1)看卡片认读生字、正音。
(2)完成课后习题2,第一读,连一连。
(注意平翘舌)(3)新词教学a、学生自提问题。
b、交流讨论:“而”这个词的运用(读文理解,仿照说句)三、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回答:主要讲谁?发生了什么事?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读课文第一段。
(1)读懂句子,理解“动脑筋、遇到”得词义。
A、总的告诉我们什么?B、说说动脑筋的具体表现。
换词法理解“遇到”的词义。
(2)用“总要、为什么”说话。
《苹果落地》的阅读附答案
![《苹果落地》的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c257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79.png)
《苹果落地》的阅读附答案
《苹果落地》的阅读附答案
苹果落地
牛顿(dùn)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一天黄昏,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
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掉在他的身边。
他觉得很奇怪,心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地说。
“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上落,而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也不向右抛开呢?”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地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1.哪些字是你不认识的,写在下面格子里。
用的方式给生字注上音。
()()()()()()
2.牛顿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是因为什么?
3.你还知道有哪些科学家,写下来。
1.“略”
2.因为他有好奇心,刻苦钻研。
(答案不唯一)
3.爱迪生伽利略(答案不唯一)。
苹果的秘密
![苹果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ad6a8dd858f5f61fb736669a.png)
苹果的秘密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忽然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地上。
牛顿看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
”他自言自语地说。
“可是,为什么苹果向地上落下,却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或右抛开呢?”牛顿发现这个问题,便专心研究。
后来,他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一一( ) ( )——( )
3.苹果落地的秘密是:。
参考答案
1.5
2.天一地左一右
3.地球有吸引力。
《苹果落地的秘密》PPT课件
![《苹果落地的秘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5a690b240c844768eaee1d.png)
概念: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 力
月球
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检验墙面是否竖直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故事
我这一生就只有两样不会,那就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有时候,不知道太多比什么都知道幸福。因为看不见的,你难以把握!
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 债。 知道看人背后的是君子;知道背后看人的是小人。 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 基 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自己,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注定难取得大的成就。 成功的秘密在于始终如一地忠于目标。 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苹果落地.doc
![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苹果落地.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6ee0197375a417866f8f89.png)
2018长沙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苹果落地苹果落地
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
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落在他身边。
他觉得很奇怪,心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上落,而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向右抛开呢?”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1. 牛顿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
2.短文中牛顿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通过读短文我知道苹果落地的秘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 “画出牛顿弄明白苹果落地秘密的过程。
>>。
阅读真题80篇阳光同学第33篇苹果落地的答案二年级语文
![阅读真题80篇阳光同学第33篇苹果落地的答案二年级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84df9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9.png)
阅读真题80篇阳光同学第33篇苹果落地的答案二
年级语文
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
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落在他身边。
他觉得很奇怪,心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上落,而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向右抛开呢?”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1.牛顿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
2.短文中牛顿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读短文我知道苹果落地的秘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牛顿弄明白苹果落地秘密的过程。
解析及答案:
1.点拨:第一句就点出答案。
答案:科学家
2.短文第二自然段中带问号的一句点明答案。
答案: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3.点拨:读短文最后一句找出答案。
答案: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4.点拨:牛顿为了弄清楚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件事情,做出许多假设,反复观察,专心研究。
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答案: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二年级阅读及答案
![二年级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e2009e783e0912a3162ac0.png)
阅读起步:阅读技巧一、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注意停顿:根据标点停顿、读句时自然停顿、根据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停顿。
例:“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划为灰烬。
”★注意声音的轻重:为了表达一个句子的主要意思,就要适当强调一些词语,这就是句子的重音。
朗读事需要读种一些,比如:“精卫说:‘哪怕干上一万年,我也要把你填平!”“一万年”一次,体现了精卫填海的坚定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注意语调:朗读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就称为语调.比如:故事中的大灰狼是凶恶的,就要恶狠狠地读,声音粗重;而小山羊是善良的,声音就要低小,态度要温顺。
★注意速度和节奏:朗读时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表达感情,不利于思考和理解。
二、默读-——-“三不”与“三到"朗读和小声读虽然都能理解文字的意思,但速度比较慢,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所以有必要学习默读。
★“三不"——不出声、不动嘴、不用手指.★“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是用眼睛看,一眼看一句,或一个长的分句,尽量不回视;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思考;手到,就是要拿起笔来,边读边画边写,圈圈点点,画出文章的重点词句和需要重点领会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做到印象深刻。
三、提高默读效果,需要注意事项如下:Δ克服动嘴现象,减少眼停次数,眼停次数越少,速度越快。
Δ尽量避免回视、寻觅,因为不理解或和看错,读到下句再回头看上句,必然会影响速度,要尽力争取一次理解.Δ要一个词组一个句子地默读,不要一字一词地默读,逐步扩大视觉距离。
Δ第一遍粗读;第二遍细读,圈圈点点;第三遍精读,弄懂标注的地方。
读读练练一、朗读下面的诗歌,标出重音及停顿来.(用“/”表示停顿,用“."表示重音)露珠昨天夜里,谁从草地上走过,丢了那么多珍珠?今天早上,谁在草叶上看着我,还打湿了我的衣裤?太阳升高了,谁收走了珍珠,留下了湿湿的气息湿湿的泥土?二、选择合适的答案.(1)“呸!这是什么东西!"猴子嚷(rǎng)道,“傻瓜才去相信人类的话,说眼镜能纠正视力,全是胡扯(chě),屁用处也没有!”猴子把眼镜使劲儿向石头摔去,玻璃片四处飞溅(jiàn).朗读者段话,应读出什么语气?()A.愚蠢、可笑B.咬牙切齿、恶狠狠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重力
地球表面附近物体 所受到的地球引力 叫做重力
活动一 重力的方向
猜一猜 重力是朝什么方向?
科学上光有观点是不够的,需 要用实践来证明
实验落地的秘密
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 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 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苹 果落地就是这个原因。
LOGO
汇报交流
重力的大小
测量记录
物体 钩码
小车
钢笔
三、总结与拓展
1、 学完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思考:一个物体它在地球上所 受的重力和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 是否一样?为什么?
10
活动二 重力的大小
不同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有多大呢?
温馨提示:
1、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 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若超过它的量程, 请换一种物体)。 2、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3、测量时,要分工合作(建议每个同学测一种 物体),要如实记录等。 4、实验完成后,记住要画统计图 5、实验时,小声点,不干扰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