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仪器管理制度与规程

合集下载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和流程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和流程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和流程

1.血压计

(1)使用制度:每次使用前要检查血压计的工作状态,确保指针的灵敏度和零位的准确性,有损坏或故障的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操作流程:握紧被测者的上臂并让其放松,把血压计袖带附在被测者上臂上,并确保松紧度适中。然后打开血压计手轮放气,将听诊器的铝合金杆插入听诊器座上。接下来,用其中一只手关闭瓣膜和松开放气手轮,然后再将听诊器放在被测者的动脉上,并慢慢地打开瓣膜。

2.电子体温计

(1)使用制度:使用前要确保电子体温计的电池电量充足,同时将电子体温计的探头用专用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2)操作流程:先将电子体温计的开关置于关机状态,然后放入被测者的嘴巴下舌下,探头与舌下接触,并轻轻闭嘴。待电子体温计发出提示音后,取出并查看测得的体温。

3.吸引器

(1)使用制度:每次使用前要先检查吸引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吸引力度合适,管道通畅,有损坏或故障的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操作流程:将吸引器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负压大小,并将吸引管放入被吸者的口腔或鼻腔内进行吸引。

1.口对口面罩

(1)使用制度:每次使用前要先将口对口面罩进行消毒,消毒方法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2)操作流程:将面罩贴紧被救者的嘴巴,并堵住鼻子,然后将自

己的嘴巴对准面罩的吸气孔,用力吹气,让救者胸廓有明显起伏。

2.心肺复苏器

(1)使用制度:每次使用前要检查心肺复苏器的工作状态,保证正

常工作,有损坏或故障的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操作流程:将心肺复苏器的两侧探头放在被救者的心脏位置上,按下心肺复苏器上的按钮,向被救者的心脏进行按压,按压和松开的时间

导管室急救物品及器材管理制度

导管室急救物品及器材管理制度

导管室急救物品及器材管理制度

1.急救物品及急救器材原则上不得外借。

2.各手术间按规定配备常规急救用品(如药品、中心吸引、中心吸氧用物、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口咽通气道、电插板等),要求物品齐全、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每日检查、用后及时补充。

3.特殊急救物品(如喉镜、简易呼吸器、特殊急救药品、氧气袋、临时起搏器等),要求物品齐全、定位放置、效期安全、基数正确、功能良好、专人管理,每日交接、登记并签名。

4.大型急救器材(如除颤仪、主动脉反搏仪等)应定位放置、专人管理,用后及时清洁处理、每日检查功能情况、每月保养维护并做好登记。

5.特殊急救耗材(如下腔静脉滤器、临时起搏电极、主动脉反搏球囊等)应定点放置、专人管理,要求效期安全、数量充足。

6.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基本急救操作技术,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急救器械5s管理制度

急救器械5s管理制度

急救器械5s管理制度

一、总则

急救器械是医疗机构、企业和家庭等地方用于急救的重要设备。为了保证急救器械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提高急救效率,制定急救器械5S管理制度,以规范急救器械的使用和管理。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急救器械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企业、学校、

家庭等各类场所。

三、责任部门

1. 医疗机构内,医务人员负有急救器械的管理责任;

2. 企业、学校等单位内,安全生产和保卫部门负有急救器械的管理责任;

3. 家庭内,家庭成员负有急救器械的管理责任。

四、管理内容

1. 分类整理

急救器械应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分类整理,保证每种急救器械都有固定的位置,便于取用。

2. 整顿清理

定期对急救器械进行整顿清理,清除过期或损坏的急救器械,保持急救器械的完好状态。3. 清洁卫生

急救器械应保持清洁干净,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并确保急救器械的保存环境干燥通风,

避免受潮损坏。

4. 标准化

对每种急救器械进行标准化管理,包括规范的标识、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保证每个使用

者都能正确使用急救器械。

5. 培训和考核

对急救器械的使用者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急救器械,并进行定期的考核,及时更新知识。

五、原则

1. 安全第一

在使用急救器械时,安全第一。使用者应首先考虑自身安全,然后才是急救对象的安全。

2. 维护维修

定期对急救器械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器械的正常使用。一旦发现器械有损坏或失效,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3. 积极配合

所有使用者应积极配合管理部门的工作,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

4. 及时整改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一、常用急救仪器

1.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 确保患者的周围环境安全。

- 打开AED并按照指示操作。

- 尽量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移除患者的上衣。

- 如果AED建议进行除颤,确保无人触摸患者,并按照AED指示进行操作。

2. 呼吸机

- 确保呼吸机已经连接好氧气瓶。

- 设置呼吸机的模式和参数。

- 将呼吸机连接到患者的气道。

- 保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3. 注射器

- 穿戴手套并准备好所需的药物。

- 把注射器插入药瓶中吸取药液。

- 确定注射部位并按照医嘱进行注射。

二、常用急救设备

1. 担架

- 将患者平放在担架上,并系好安全带。

- 将担架固定好并小心地搬运患者。

2. 血压计

- 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

- 将袖带套在患者的上臂上并确保位置正确。

- 充气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

3. 缝合器

- 保持伤口清洁并消毒。

- 将缝合线穿过伤口并进行缝合。

在操作急救仪器与设备时,务必记住确保自身安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急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能够

救助或者拯救众多生命。不同的急救仪器和设备在实际操作中都有其独特的使用方法和操

作规程。下面继续介绍一些常用的急救设备的操作规程。

四、常用急救设备

4. 血氧饱和度监测器

- 确保监测器电池充足。

- 把监测器的探头插入患者的指尖或耳垂,并等待显示屏稳定显示血氧饱和度。

5. 气管插管设备

- 确保气管插管设备完整。

- 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尺寸。

- 消毒并注满润滑剂的气管插管。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

1.为了确保急诊抢救设备的有效管理,提高急诊抢救的应急救援能力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及相关部门。

3.急诊抢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

二、设备管理责任

1.急诊科主任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急诊抢救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购置、存储、维修和更新等。

2.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领用和归还、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等。

三、设备的购置

1.急诊科主任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费情况,编制设备的购置计划,并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2.购置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选用品牌可靠、质量稳定的产品。

3.设备购置应与科室使用需求相匹配,不得盲目追求高端设备或过度购置。

四、设备的存储和保管

1.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存储和保管工作,设备应按照规定的位置分类存放,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2.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

3.设备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避免碰撞和掉落。

五、设备的领用和归还

1.急诊医生在使用设备前,应填写设备领用登记表,并由设备管理员审核和签字确认。

2.设备归还时,急诊医生应按时归还,并将设备领用登记表交给设备管理员进行记录。

3.设备管理员对领用和归还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设备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告。

六、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1.设备管理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设备检查和维护应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3.设备管理员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药品管理制度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药品管理制度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

1、定位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专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护士长为该护理单元的抢救仪器保管第一责任人。

3、定期检查:每天清点,每周检查,要求达到外观整洁无损坏,配置齐全,处于备用状态,并记录于管理登记本上。

4、使用前:必须先熟悉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保管方法。新进仪器,按设备科或供应商随机附带的操作指南培训。

5、使用中:须按照操作流程,开机检测通过无报警,并保证报警系统的有效性。报警失效或失常应及时送检。

6、使用后: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规定(或操作指南)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7、移动仪器时:一定要小心,慢行,以防摔落和碰坏。

8、故障或损坏:发现故障时要及时登记和送检,确认损毁要及时报废和申领。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5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5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监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固定班次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1)固定班次日班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7、使用中若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急救仪器的管理,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突发状况下的抢救能力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急救仪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急救仪器的安全、有效使用,保养、维修和更新急救仪器,提高抢救能力。

第四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包括急救仪器的选购和采购、仪器的登记和台账管理、仪器的存储和维护、仪器的更新和废弃、仪器的使用和归还等。

第五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执行者是急救仪器管理人员,负责急救仪器的管理和维护。

第六条急救仪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急救仪器。

第七条急救仪器管理人员有义务将急救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第八条急救仪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使用急救仪器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正确、安全地使用急救仪器。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5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5篇)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急诊抢救设备、设施的齐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定位放置,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现规定如下:

1.抢救室的仪器设备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签名,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

2、抢救室护士每班当面检查交接仪器性能、数量,并签名,责任人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请设备后勤科修理。

3、医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使用各种仪器;操作者必须了解仪器性能及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否则不可随便动用,不熟悉机器性能者,不许随意操纵仪器。如需对护士、实习生培训等,须经护士长同意,并在主管护师、带教老师指导下方可使用。

4、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对贵重仪器使用后应有记载。

5、操作前需检查仪器,运转有故障时,应及时修理;仪器使用后,全部关闭仪器,键钮复原,及时清洗、浸泡、消毒管道和附件,晾干后经消毒处理后装配并试机,对主机必须用消毒溶液擦拭,并套好机罩,使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使用替代设备或技能操作,同时,立即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并报告设备后勤科立即进行维修。

7、急诊抢救设备一律不外借,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以免影响急诊抢救工作,

8、发现抢救室仪器设备遗失的,当班护士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对陈旧、磨损的设施使用不便,必须报废的,护士长应向保障部申请报废、更新。

9、各种器械、设施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定期消毒,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并建立仪器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备序列号、生产厂家、设备编号、使用部门、购买日期、设备专管人、设备维修专管人等。

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急救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可靠:确保急救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造成患者伤害。

2. 效率优先:提高急救工作效率,缩短急救时间。

3. 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4. 定期维护:定期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医院设立急救设备管理小组,负责急救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工作。

第五条医院各科室设立急救设备管理员,负责本科室急救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记录等。

第三章采购与验收

第六条医院急救设备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采购程序进行。

第七条采购部门应组织专家对急救设备进行评审,确保设备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医院急救设备到货后,由采购部门、设备科和各科室共同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性能符合要求。

第四章使用与维护

第九条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十条医院各科室应建立健全急救设备使用记录,详细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设备状态等。

第十一条医院应定期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维修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第五章报废与更新

抢救仪器管理制度

抢救仪器管理制度

抢救仪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管理水平,保障医疗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单位内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抢救仪器指的是用于抢救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仪、除颤仪、呼吸机、急救包等器械和设备。

第四条医疗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抢救仪器使用、检测、维护和管理制度,确保抢救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有效保障。

第五条医疗单位应当加强对抢救仪器使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医疗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抢救仪器的资产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抢救仪器,确保医疗抢救工作的需要。

第七条医疗机构抢救仪器的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严谨、实用的原则。

第二章抢救仪器的采购

第八条医疗单位应当根据抢救需要,合理购买抢救仪器设备,确保抢救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效果。

第九条医疗单位采购抢救仪器设备,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品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

第十条采购抢救仪器设备的资金来源应当合法合规,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财政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医疗单位在采购抢救仪器设备时,应当遵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程序。

第十二条采购抢救仪器设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抢救仪器的使用

第十三条医疗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抢救仪器的使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抢救仪器使用人员的职责、权限、操作规程等。

第十四条抢救仪器使用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抢救仪器设备。

救护器材管理制度

救护器材管理制度

救护器材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救护器材的管理和使用,保障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的救护器材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医院、急救中心、救护车队等。

三、救护器材的管理

1. 救护器材的分类

根据功能和用途,救护器材可分为急救药品、医疗设备、救护车辆等多种类型。

2. 救护器材的采购

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需求,统一组织采购救护器材,并确保所采购的器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 救护器材的入库管理

救护器材一经采购到货,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验收,并将入库信息及时录入系统进行管理。

4. 救护器材的出库管理

医疗机构应根据救护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救护器材的出库,确保器材的有效利用。

5. 救护器材的使用及时报废

医疗机构应根据救护器材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材处于良好状态并及时报废。

6. 救护器材的库存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做好救护器材的库存记录和盘点工作,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7. 救护器材的维修与保养

医疗机构应建立救护器材的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明确维修和保养的责任人和操作流程,确保器材的正常运转。

8. 救护器材的更新维护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救护器材进行更新维护,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老化和损坏的器材,确保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救护器材的安全管理

1. 救护器材的储存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救护器材的储存管理制度,确保器材的安全储存,并定期对储藏环境进行检查和整治。

2. 救护器材的运输管理

医疗机构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救护器材的运输工作,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运输途中发生损坏和丢失。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常用急救仪器与设备操作规程

急救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急救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而制定的指导方针。以下是常用急救仪器和设备操作规程的一些要点:

1.预备急救包的使用:

-急救包应放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它的位置。

-急救包应配备常用的急救用品,如绷带、剪刀、敷料、止血带、消毒剂等,并保持完好无损。

-在使用急救包之前,应先了解每种急救用品的用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AED应放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并确保有人能迅速取用并会正确运用。

-使用AED时,首先要确保患者不再呼吸或没有脉搏,并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在使用AED之前,应仔细阅读和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正确放置电极贴片,并遵循设备的声音指示。

3.吸氧机的使用:

-吸氧机应在需要氧气辅助呼吸的患者旁边放置,并确保氧气瓶有足够的储备。

-在使用吸氧机时,应根据患者的需要设置合适的氧气流量,以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使用吸氧机之前,应检查氧气管道和接头是否有漏气,并确保设备

正常运作。

4.玻璃敷料包的使用:

-玻璃敷料包是用于处理外伤性伤口的一种敷料,通常包括无菌敷料、透明胶带和剪刀等。使用时需要保持手部卫生。

-在使用玻璃敷料包之前,应先清洗伤口,并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将敷料贴在伤口上时,应确保敷料贴平整,紧密贴合伤口,并用胶

带固定。

5.急救架的使用:

-急救架通常用于支撑患者的颈部和背部,并保持患者的颈椎、脊柱

和头部稳定。

-在使用急救架之前,应先清理急救架,并确保架子没有损坏或松动

的部分。

-在将患者放置在急救架上时,需要至少两个人的配合,一个人负责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为了保障急诊抢救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确保医疗人员能够迅速进

行抢救工作,并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适

用于急诊科及相关部门。

二、设备管理人员

1.急诊科设备管理人员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员担任。

2.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急诊抢救设备的采购、验收、分配、使用、维护、报废和更新等工作。

三、设备采购和验收

1.急诊科设备采购应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急诊科的特殊要求进行,

确保设备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2.设备采购前,设备管理人员应实地考察相关产地或供应商,了解设

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并对其报价进行评估。

3.对于设备的验收,设备管理人员应按照医疗机构的验收标准进行,

确保设备的性能完好无损,并能够正常使用。

四、设备分配和使用

1.急诊抢救设备应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及

时获得必需的设备。

2.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

保其正确使用设备。

3.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说明书规范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设备维护和保养

1.对于急诊抢救设备,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包括定期巡视、清洁、检修等。

2.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并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

3.对于设备故障无法恢复正常使用的,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废,并更新设备,确保急诊抢救设备的及时更新和使用。

六、设备报废和更新

1.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急诊抢救设备进行检查评估,对老化损坏的设备及时报废。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

一、引言

急救仪器是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进行急救工作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患者的生

命安全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急救仪器的有效管理和正确使用,制定本管理制度及规程。

二、管理范围

本管理制度及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急救仪器的采购、维护、保养、使

用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三、急救仪器采购

1. 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急救仪器的采购计划,并明确采购的品牌、

型号、数量等要求。

2. 采购过程中,应进行供应商的评估,选择具有合法资质和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并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

3. 采购的急救仪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具备有效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四、急救仪器的登记与管理

1.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急救仪器登记台账,包括急救仪器的名称、品牌、型号、采购日期、保修期限等信息。

2. 每个急救仪器都应有唯一的编号,并在仪器上进行标识,以方便管理和追溯。

3. 急救仪器的存放位置应明确标注,防止遗失和混淆。

五、急救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1. 医疗机构应制定急救仪器的保养计划,明确保养的周期和内容。

2. 急救仪器的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包括清洁、消毒、校准、更换零部件等。

3. 对于经常使用的急救仪器,应定期进行功能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确保其正

常运行。

六、急救仪器的使用

1. 医疗机构应组织专业培训,确保急救人员熟悉各类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

作技巧。

2. 急救人员在使用急救仪器时,应按照操作手册和标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正

确使用。

3. 急救仪器的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使用情况等。

七、急救仪器的报废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

急救仪器是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们的正确使用

和管理对于救治患者、保障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和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急救仪器的分类及标准

急救仪器根据其用途和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

机等。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急救仪器应具备以下特点: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功能齐全、易于维护和维修。

二、急救仪器的采购和验收

采购急救仪器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采购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和

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并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在验收过程中,应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功能符合要求。

三、急救仪器的配备和配置

急救仪器的配备和配置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规划。不同区域和科室的急救仪器配置也应有所差异,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此外,急救仪器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式也需要合理规划,方便急救人员迅速取用。

四、急救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急救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医疗机

构应建立健全的维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流程。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清洁和校准,并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件,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可靠。

五、急救仪器的培训和使用

急救仪器的正确使用对于救治患者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急救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同时,应建立使用记录和档案,对急救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急救仪器的更新和淘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急救仪器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医疗机构应定期评估仪器的性能和功能,及时进行更新和淘汰。同时,应注意环保问题,对淘汰的仪器进行合理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医用急救器材管理制度

医用急救器材管理制度

医用急救器材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用急救器材的管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的医用急救器材的管理。

第三条医用急救器材指用于急救和抢救患者的各类医疗设备和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除颤器、急救箱、担架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医用急救器材的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管理与使用。

第五条医用急救器材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规范、安全的原则,进行统一管理和清晰标识。

第六条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用急救器材管理的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

第七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用急救器材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第八条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医用急救器材的档案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买时间、保养情况等。

第二章医用急救器材的购买和选用

第九条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在购买医用急救器材时,应当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认证的产品。

第十条购买医用急救器材应当保留购买合同、发票等相关文件,并及时核对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等信息。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规模合理设置医用急救器材的种类和数量,确保满足急救和抢救的需求。

第十二条医用急救器材的选用应当综合考虑设备功能、性能、价格、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实际需求的设备。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所购买的医用急救器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认证。

第三章医用急救器材的存放和使用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划定医用急救器材的存放区域,并按照设备的特性合理存放,确保设备安全、整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二、仪器保管人职责-----------------------------------2

三、急救仪器设备保管、保养要求-----------------------3

四、急救仪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5

五、抢救设备紧急调配规定及流程----------------------14 附急救仪器应急演练记录

一、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科室对各种医疗仪器分类编号,进行专人负责保管及日常维护保养、检查,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

(二)、建立检查维修登记本、使用记录登记本,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三)、新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操作及管理培训,了解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方法,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同志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四)、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医疗设备。

(五)、使用仪器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确实良好,不熟悉仪器性能和操作规程者不得开机。使用完毕,应做好消毒隔离,定点放置。

(六)、仪器设备保持完整无缺,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严禁带故障使用。仪器损坏需修理者,应挂“仪器故障”标识,送设备科修理。即使破损失灵部件,未经设备科检验亦不得任意丢弃。

(七)、各种抢救仪器、物品、设备,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定时清点,定期检查维修,定量供应,呈备用状态。

(八)、急救仪器设备除全院调配外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外借挪用。

二、仪器保管人职责

(一)、负责保管及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

(二)、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定点放置,妥善固定。(三)、保持仪器清洁,每周检查功能状态、充电并签名。

(四)、备用物品齐全,确保用物在有效期,用后及时补充。

(五)、仪器设备保持完整,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仪器损坏需修理,负责送设备科修理。(六)、记录并检查急救仪器检查维修登记本、使用登记本。

(七)、设备科每月检修后做好登记工作。

三、急救仪器设备保管、保养要求

(一)、抢救车:

1、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定时核对、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

2、抢救车物品若在病房备用时,记事板注明去向并交班。

3、抢救车物品及药品使用后,做好记录并及时补充。

4、保管人每周检查并签名,护士长每月检查并签名,保证呈备用状态。

(二)、呼吸机:

1、呼吸机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每次使用后作登记。

2、呼吸机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呼吸机功能状态、充电,并

记录签名。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呼吸机回路每周更换二次,湿化器及灭菌注射用水24

小时更换;湿化器及呼吸机回路送供应室统一消毒。

每次使用完毕后,并做好终末消毒,并加盖防尘罩。

(三)、心电监护仪:

1、心电监护仪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使用后作登记,

2、心电监护仪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功能状态,并在登记本

上签名。

3、心电监护仪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保持清洁。

4、每次使用完毕后监护仪器表面作清洁消毒。

(四)、除颤仪:

1、除颤仪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每次用后及时充电并作登记。

2、除颤仪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除颤仪功能状态、充电,并

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3、除颤仪上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保持清洁。

4、除颤仪治疗车备有导电糊、电极片及纱布,用后及时补充。

5、每次使用完毕后仪器表面作清洁消毒处理,充电备用并加盖防尘罩。

(五)、吸引器:

1、吸引器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

2、吸引器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吸引器功能状态,并在专用

登记本上签名。

3、吸引器治疗盘备有带手套吸痰管、开瓶器、生理盐水一瓶,用后及时补充。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处理,并做好登记。

(六)、注射泵:

1、注射泵由专人保管,每周检查注射泵的功能状态,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2、每次用后做好清洁消毒。

(七)、临时起搏器:

1、由专人保管,每周检查功能状态,保证临时起搏配件数量充足(至少2套),并

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2、每次使用完毕后,做好终末消毒,并及时请领配件。

四、急救仪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一)呼吸机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呼吸机各通道连接正确。

2、熟悉呼吸机使用参数。

3、熟悉各类报警并能进行处理。对无法处理的报警应及时脱机,并给以简易呼

吸机辅助呼吸,对特殊报警应及时通知医生。

4、上机前的观察:生命体征、神志、情绪、自发呼吸次数和力度。

5、上机后观察:听诊双肺呼吸音,患者胸廓起伏,是否与呼吸机合拍,如有对

抗及时找出原因;生命体征的观察,痰液色、质、量及皮肤的观察。

6、呼吸机工作状态的观察。常见的报警原因:①高压报警:气道痰液堵塞、管

道扭曲、体位不当、气管痉挛狭窄或咳嗽疼痛、呼吸对抗及设置不当;②低压报警:管道漏气、脱落、气囊破例;③机器故障报警:氧气压力不足、湿化温度探头未接触好等。

7、机械通气模式:①同步间歇强制呼吸(SIMV):是指允许患者自主呼吸,由

患者自主呼吸的吸气负压触发呼吸机,给予1次同步正压通气。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指可在吸气相及呼气相均保持预定压力,但呼吸机不主动进行正压通气而靠患者的自主呼吸来吸入呼吸机提供的气体。③控制通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