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7《书法》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2019年秋[0024]《书法》复习资料

西南大学2019年秋[0024]《书法》复习资料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书法》课程代码:0024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散氏盘》现藏于_______。

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
陕西博物馆
甘肃博物馆
2、1976年出土的《墙盘》现藏于______。

甘肃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陕西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
3、《大盂鼎》是_____时期的金文。

西周.【√】
春秋
商代
战国
4、文房四宝是——。

钢笔、纸、墨、砚
笔、墨、纸、碗
笔、墨、纸、砚.【√】
笔、墨、绢、砚
5、在秦代,__在通用文字小篆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

李斯.【√】
刘邦
许慎
罗振玉
6、__是现存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铭文字数最多的。

《墙盘》
《石鼓文》
《毛公鼎》
《中山王舋鼎》.【√】
7、在书法成就方面,__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起合称“宋四家”。

米远。

书法【0024】XX年西南大学网教大作业答案

书法【0024】XX年西南大学网教大作业答案

书法【0024】XX年西南大学网教大作业答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公以后,随着书写的频繁,俗体也随着越来越流行,在铜器铭文、漆器铭文、以至印文、陶文中都可以看到俗体字。

这些字体,改变了正规的篆文圆转的笔道而带有着隶书的意味。

从现有的秦简文字材料看,隶书在战国晚期已经基本形成。

篆书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隶变类别:网教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 XX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书法【0024】A 卷大作业满分:100分答题要求:在下列论述题中,任选其中两题进行作答,不少于600字。

一、简述隶变二、简述《兰亭序》的技法特点三、北碑和碑学的关系四、论述扬州八怪书风的成因五、论述权量诏版书法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

2.偏旁分化: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

3.偏旁混同:隶书以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

4.结构简省: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5.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隶书为提高书写速度,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

隶书的创立时代,在秦汉简牍尚未大量出土之前,有种种说法。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隶书即为徒隶之书。

据《汉书·艺文志》:隶书“起于秦时官狱多事,苟趣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说文解字,序》中进一步发展,把隶书指为程邈所作:“秦始皇帝初兼天下,……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一、简述隶变答:汉字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彻底笔画化。

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芫莛补充——卫恒《四体书势》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0024]《书法》2017年秋专业

[0024]《书法》2017年秋专业

[0024]《书法》1-10 DDDCB BBADC11-20 ABC ABCD ABC CD ABCDABCD ABD BC ABCD BC21-30 BBABA AABBB31、宋徽宗的楷书号称 ____。

瘦金体32、号称元朝"书坛盟主”的书法家是____ 。

赵孟頫33、《十二月帖》是____ 的行草书代表作王献之34、宋代书家____ 以"集古字”为学书捷径。

米芾大篆36、吴门三家指____ ____ ____ 。

祝允明文征明王宠37、汉代著名的摩崖刻石除《石门颂》外,还有现在陕西略阳的____ 、甘肃成县西狭颂等,并称"汉三颂”。

陠阁颂38、《黄庭经》是王羲之的 ____作品。

小楷39、《广艺舟双楫》是 ____的代表书论。

康有为40、二王指:____ ____ 。

王羲之王献之41、大盂鼎是西周时期重鼎,其铭文为早期 ____ 的代表作。

金文42、唐代草书代表人物是____ ____ ____ 。

张旭怀素贺知章43、书圣王羲之_ _ _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44、《郑文公碑》是____时期作品。

北朝45、文房四宝是____ ____ ____ ____ 。

笔墨纸砚46、.苏东坡《黄州寒食帖》被称为____ 。

天下第三行书47、孙过庭的草书名作是____ 。

书谱48、宋四家指____ ____ ____ ____ 。

蔡襄苏轼米芾黄庭坚49、包世臣的书法著作是____ 。

艺舟双楫50、龙门四品指《始平公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和 ____ 。

孙秋生造像记51、简述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艺术特色。

参见曹建编著《大学书法鉴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85页。

1、用笔精熟2、结构精巧3、平中见奇52、试论金农的漆书《杜诗七绝二首》的艺术特点.。

参见曹建编著《大学书法鉴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135——136页。

西南大学2017《文字学》

西南大学2017《文字学》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3、简述隶书的特点。
答:一、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号化;
二、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
三、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和圆笔兼用。
六、论述题。
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
A.行书B.草书
C.小篆D.隶书
10、属于繁简字的是( )。【B】
A.止—趾B.寶—宝
C.岳—嶽D.猿—猨
四、名词解释。
1、文字:记录语言的工具,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系统。
2、六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定义的汉子的六种造字方法,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古今字:秦隶以后的字体,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A.李斯B.顾野王
C.许慎D.蔡元培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D】
A.徐铉B.段玉裁
C.王筠D.许慎
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与“返”是( )。【D】
A.古今字B.异体字
C.繁简字D.通假字
E.形容词尾F.代词
8、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C】
A.繁化B.同化
C.简化D.声化
9、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是( )。【D】
三、单项选择题。
1、“武”是( )字。【B】
A.象形B.会意
C.形声D.指事
2、“日”是( )字。【A】
A.象形B.会意
C.形声D.指事
3、“本”是( )字。【D】
A.象形B.会意
C.形声D.指事
4、“取”是( )字。【A】
A.象形B.会意
C.形声D.指事

西南大学《书法》网上作业题答案

西南大学《书法》网上作业题答案

(0024)《书法》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单选题]__是书法技法的基础与关键,元代书家赵孟?将其称之为"千古不易也”。

A:字法B:笔法C:墨法D:章法参考答案:B2:[单选题]毛笔之外,书法的重要工具还有与毛笔并称为"文房四宝”的纸、墨和__A:砚台B:臂搁C:笔洗D:笔架参考答案:A3:[单选题]西汉后期,隶书更趋成熟,以宣帝时的《定县汉简》、成帝时的《__》为代表。

A:张迁碑B:武威仪礼简C:曹全碑D:礼器碑参考答案:B4:[单选题]__,又称钟鼎文、青铜器铭文、吉金文字,泛指一切刻铸在金属上的古文字。

A:甲骨文B:小篆C:金文D:石鼓文参考答案:C5:[单选题]秦篆的代表书家是秦丞相李斯,他为推广使用小篆做了大量工作。

其代表作品是__A:《袁安碑》B:《峄山刻石》C:《西狭颂》D:《毛公鼎》参考答案:B6:[单选题]篆书用笔大多使用一种用笔方法即__用笔。

A:中锋B:侧锋C:偏锋D:露锋参考答案:A7:[单选题]金文最早产生于__早期,盘庚迁殷以后随着甲骨卜辞的日益发展,金文的铸造也逐渐兴盛起来。

A:夏代B:商代C:西周D:东周参考答案:B8:[单选题]书法史上习惯将魏国钟繇与东晋__并称"钟王”。

A:王献之B:王羲之C:王导D:王珣参考答案:B9:[单选题]__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A:王徽之B:王凝之C:王操之D:王献之参考答案:D10:[单选题]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书法影响最深的书体,无疑是他的__。

A:狂草B:隶书C:篆书D:行书参考答案:D11:[多选题]以下的几种说法__是对的?A:书法是艺术B: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C:书法可以表情达意D: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参考答案:ABCD12:[多选题]书法作品的常用幅式有__。

2017年招收书法类专业院校汇总

2017年招收书法类专业院校汇总

2017年招收书法类专业院校汇总全国开设书法专业高校名录(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此统计截止到2016年5月)博士研究生(11所)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书画鉴定)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理论研究、书画比较研究、书画印创作研究、中国书画收藏史研究)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美术学理论研究——书法)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书法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书法史论)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国书法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中国画与书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创作研究、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研究、篆刻艺术创作研究)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创作理论、中国书法篆刻史论研究)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80所)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理论研究与创作)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古代书画史与鉴定研究、书法艺术研究)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理论、书法文献、篆刻学、书法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史论、中国书画保存修复、中国书法创作研究、中国书法创作与技法研究、中国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研究、中国篆刻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北京大学(书法艺术)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学)南京艺术学院(书画美学、书法篆刻理论、书法篆刻)南京师范大学(书法)北京城市学院(书法)天津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河北大学(书法艺术、书法)河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山西大学(书法技法与史论研究、书法)山西师范大学(书法、书法创作研究)东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书法与设计艺术研究、书法艺术研究)渤海大学(书法)鲁迅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大连大学(书法与篆刻)北华大学(书法)长春师范大学(书法)吉林艺术学院(书法艺术创作研究、书法创作研究、二王书法创作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书法)南京大学(书法、书法创作与研究)苏州大学(书法篆刻)东南大学(书法、书法理论与创作、书画鉴定与市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书画创作、中国书画创作与技法研究)江苏大学(中国书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书法研究)南京艺术学院(书画美学、书法篆刻理论、书法篆刻)扬州大学(书法)浙江大学(中国书画篆刻理论研究、中国书画篆刻创作研究、故宫学与中国古书画研究、中国书画创作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理论研究与创作)安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书法创作研究)淮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厦门大学(书法研究)华侨大学(中国书画)福建师范大学(书法篆刻研究)泉州师范学院(书法)南昌大学(中国画与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书法与设计研究)江西师范大学(书法)山东大学(中国书法文化)山东建筑大学(书法)齐鲁工业大学(书法)曲阜师范大学(书法理论与创作研究)聊城大学(书法研究)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郑州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河南大学(书法研究)河南师范大学(书法篆刻艺术研究)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书法创作与研究)湖南科技大学(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暨南大学(书画艺术)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篆刻创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书法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广西艺术学院(书法与篆刻研究)重庆大学(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研究)西南大学(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重庆师范大学(中国书画研究)四川美术学院(书法篆刻艺术)四川大学(书法)西南民族大学(国画与书法)成都学院(书法)贵州民族大学(书法)云南师范大学(书法)西安工业大学(书法创作研究)西安美术学院(中国书法艺术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书法)宁夏大学(书法)吉林大学(书法)江苏师范大学(书法)杭州师范大学(书法)本科院校(75所)说明:1。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文字学〉[0209]大作业答案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文字学〉[0209]大作业答案
每部所属的字的排列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依据以类相从的原则。具体说来有三种情况:其一,词义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其二,词义属于积极的排在前边,属于消极的排在后边;其三,专有名词排在前边,普通名词排在后边。
许慎创造的540部首和一部之中各个字的排列方法,都是从文字学角度出发的,这种排列方法更能体现部首与部首、字与字之间的意义联系,这与后世从检字法角度的分部和按笔画多少分类迥然不同。
此外,许慎在训释本义时,常常增加描写和叙述的语言,使读者加深对本义的理解,扩大读者的知识面,丰富本义的内涵和外延。
3.对汉字形音义三方面分析。许慎在每个字下,首先训释词义,然后对字形构造进行分析,如果是形声字,在分析字形时就指示了读音,如果是非形声字,则常常用读若、读与某同等方式指示读音。汉字是属于表义系统文字,是由最初的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这样通过字形分析来确定、证实字义完全符合汉民族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文字不过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许慎深知“音义相依”、“义傅于音”的原则,所以在《说文》中非常重视音义关系,常常以声音线索来说明字义的由来,这为后世训诂学者提供了因声求义的原则。
2.训释本义。许慎之前的经学家为经典作注,都是随文而释,所注释的字(词)义,基本上是这个字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和灵活意义。许慎在《说文》中紧紧抓住字的本义,并且只讲本义(由于历史的局限,个别字的本义讲得不对),这无疑等于抓住了词义的核心问题,因为一切引申义、比喻义等都是以本义为出发点的,掌握了本义,就能够以简驭繁,可以推知引申意义,解决一系列有关词义的问题。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文字学【0209】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西南大学本科作业《书法》

西南大学本科作业《书法》

书法第一批次作业(放心采用,答案全对):1.金文是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错)2.篆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小篆,一是大篆。

(对)3.(多)从甲骨文字形体看,甲骨文已具有(ABCD)形式美。

A:均衡B:对称C:和谐D:统一4.(多)汉代的隶书有(ABCD)。

A:《马王堆帛书》B:《居延纪年简》C:《石门颂》D:《曹全碑》5.(单)在秦代,(A)在通用文字小篆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

A:李斯B:刘邦C:许慎D:罗振玉6.(单)书法中的"墨分五色”、即是(A)。

A:浓、淡、干、枯、湿B:浓、淡、润、枯、湿C:浓、淡、干、枯、黑D:浓、清、干、枯、湿7.书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错)8.(单)王献之的行草书代表作__被米芾称为"天下子敬第一帖也”,《中秋帖》即是仿于此帖。

(B)A:《玉版十三行》 B:《十二月帖》C:《鸭头丸帖》D:《地黄汤帖》9.(单)(D)是现存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铭文字数最多的。

A:《墙盘》B:《石鼓文》C:《毛公鼎》D:《中山王舋鼎》10.(单)宋代书家(B)学书道路为由 "集古字”开始,临帖求法,最终法随我出、自由戏笔。

A:蔡卞B:米芾C:梅尧臣 D:姜夔第二批次作业答案全对(多)书法作品的幅式,有许多种,包括(A,B,C)条幅、条屏、中堂、匾额等等。

A:扇面 B:横幅 C:对联 D:草书(多)汉代著名的摩崖刻石除《石门颂》外,还有现在陕西略阳的__、甘肃成县__的等。

这几件摩崖并称"汉三颂”。

(AC)A:《郙阁颂》 B:《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C:《西狭颂》 D:《石门颂》(多)概括起来,隶书笔法最为重要的就是 (A,B,C)和(D)。

A:中侧并用 B:逆入平出 C:背分取势 D:转折互用(多)魏晋时期的代表性书家有(A,B)A:钟繇 B:王羲之 C:张旭 D:孙过庭(单)就时代书风而言,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代尚(D)。

2019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024]《书法》

2019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024]《书法》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024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散氏盘》现藏于_______。

.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陕西博物馆.甘肃博物馆2、1976年出土的《墙盘》现藏于______。

.甘肃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3、《大盂鼎》是_____时期的金文。

.西周.春秋.商代.战国4、文房四宝是——。

.钢笔、纸、墨、砚.笔、墨、纸、碗.笔、墨、纸、砚.笔、墨、绢、砚5、在秦代,__在通用文字小篆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

.李斯.刘邦.许慎.罗振玉6、__是现存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铭文字数最多的。

.《墙盘》.《石鼓文》.《毛公鼎》.《中山王舋鼎》7、在书法成就方面,__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起合称“宋四家”。

.米远.米芾.赵洁.赵构8、苏东坡《黄州寒食帖》被称为“__”。

.天下第一大行书.天下第一大楷书.天下第三大行书.天下第三大草书9、就时代书风而言,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代尚__。

.气.质.味.意10、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__书体。

.楷书.行楷.草书.隶书11、书法中的“墨分五色”、即是__。

.浓、淡、干、枯、湿.浓、淡、润、枯、湿.浓、淡、干、枯、黑.浓、清、干、枯、湿12、王献之的行草书代表作__被米芾称为“天下子敬第一帖也”,《中秋帖》即是仿于此帖。

.《玉版十三行》.《十二月帖》.《鸭头丸帖》.《地黄汤帖》13、按照生熟程度,宣纸可以分为__。

.夹宣、熟宣、半生熟纸.生宣、熟宣、半生熟纸.麻纸、熟宣、半生熟纸.生宣、熟宣、蜀纸14、自从__时期开始,松烟墨大量流行。

.春秋.战国.汉魏.南北朝15、按照毛笔的笔毫软硬程度,可以分为__。

.软毫、兔毫.硬毫、兼毫.软毫、硬毫、兼毫.软毫、硬毫16、以下__不是欧阳询的书法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孔子庙堂碑》.《卜商帖》17、《九成宫醴泉铭》是__的楷书代表作。

.欧阳通.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18、《笔髓论》是__所写的书法理论著作。

西南大学第五届书法大赛获奖名单

西南大学第五届书法大赛获奖名单
喜报
恭喜以下同学和学院在中国红·青春中国心
(中间位置贴获奖名单)
注:颁奖时间:2010年5月7日19:00
颁奖地点:8教308教室
西南大学书法协会
中国红·青春中国心
西南大学第五届全校规范汉字现场书法大赛钢笔组获奖名单
奖项
姓名
学院
一等奖
阮斌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等奖
王世磊
外国语学院
黄思洁
历史文化学院
三等奖
赵引
音乐学院
傅庆
材料工程学院
江少蓉
物理学院
优秀奖
赵毅
地理科学学院
赵劲松
美术学院
占茜
文学院
代天恩
心理学院
尹祖伟
材料工程学院
谌武
新闻传媒学院
殷振洋
外国语学院
刘倩
文学院
王魁瑛
资源环境学院
董立婕
文学院
张财建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蓝安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枰蓉
园艺园林学院
唐倩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弛
文学院
张川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三等奖
音乐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
外国语学院
范方超
生物技术学院
王琳涵
美术学院
张爱民
地理科学学院
张宁
体育学院
张钰江
物理学院
向导
美术学院
梁佰顺
材料工程学院
田钦
动物科技学院
王一依
经济管理学院
张岑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红·青春中国心
西南大学第五届全校规范汉字现场书法大赛毛笔组获奖名单
奖项

西南大学20年6月[0024]《书法》大作业参考

西南大学20年6月[0024]《书法》大作业参考
行楷书深受颜真卿和梁碑《瘗鹤铭》的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如其代表作《松风阁诗》、《经伏波神祠》、《诸上座后记》、《苏轼黄州寒食诗跋》等,书字以欹侧取势的特点明显,用笔中锋直落,擒纵而线条凝练,提按、起伏、俯仰变化跌宕,左顾右盼,动静结合,颇有姿致。淋漓痛快而无轻佻浮燥的俗气,如闲云出岫,舒展自如;纵横穿插而无猛浪之气,如竹影婆娑。结体中宫紧结,笔画四外放射,长笔拓展奇肆有致,造成疏密、聚散、黑白上的奇趣,有雄强茂密而雅逸的情致。宋徽宗说:“黄书如抱道足学之长,坐高车驰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在宋代四家中以险峻著称,风格突出,创新的意趣最鲜明。
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但是从周代到新莽时期都不曾把草书列为一种书体。《说文解字》成书于和帝十二年(公元 100年),许慎在《叙》里说“汉兴有草书”,是以草书为一种书体之始。东汉末期,张芝其同时以及稍晚的钟繇等名家辈出,各成流派。当时赵壹有《非草书》之文,蔡邕有类似之议,以维护正体字的地位,这反映出草书已极一时之盛。汉末直到唐代,草书从带有隶书笔意的章草发展成韵秀宛转的今草,以至奔放不羁、气势万千的狂草。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历代对章草的名称有不同的说解。有见汉末以来《急就章》有草书写本而说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最为无稽。有以章帝爱好草书或曾令用草书作奏章,甚至说章帝创造草书的,都属臆测。有以章法之章与章程书、章楷的章同义,符合早期草书略存八分笔意,字与字不相牵连,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的事实,近人多信此说。今草起于何时,又有汉末张芝和东晋王羲之、王洽两种说法。从传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汉简、汉砖看,在汉末以八分书为正体字的同时,已经出现近似真书的写法。草书也会随之变异。略晚于张芝的草书家崔瑗作《草书势》,对草书有“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绝笔收势,馀綖纠结”、“头没尾垂”、“机微要妙,临时从宜”的描述,可见汉末的草书笔势流畅,已不拘于章法。书体演变本来没有截然的划分。说今草起于张芝是从新体的萌芽看;说今草起于二王,是着眼于典型的形成。唐代以来真书沿袭至今。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文断碑》、《古诗四道》,怀素僧《自叙帖》等等,,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近常见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如狂草书法家杜浩平、梅湘涵的书法作品,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自己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王铎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家中取其长处,集自己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自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草行”之说,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即近于草书的行书。笔法比较流动,清朝刘熙载《书概》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唐朝张怀瓘《书议》云: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故有此别论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出现较早,从汉代初期,书写隶书时有时才“草率”地书写而形成的,由于汉章帝喜好草书,因此被称为“章草”,是一种隶书草书。章草字字**,接近于行草,但对难写之字简化不多,书写不变。后来楷书出现,

西南大学2019年秋[0024]《书法》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024]《书法》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书法》课程代码:0024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散氏盘》现藏于_______。

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对】
陕西博物馆
甘肃博物馆
2、1976年出土的《墙盘》现藏于______。

甘肃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陕西博物馆/【对】
台北故宫博物院
3、《大盂鼎》是_____时期的金文。

西周/【对】
春秋
商代
战国
4、文房四宝是——。

钢笔、纸、墨、砚
笔、墨、纸、碗
笔、墨、纸、砚/【对】
笔、墨、绢、砚
5、在秦代,__在通用文字小篆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

李斯/【对】
刘邦
许慎
罗振玉
6、__是现存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铭文字数最多的。

《墙盘》
《石鼓文》
《毛公鼎》
《中山王舋鼎》/【对】
7、在书法成就方面,__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起合称“宋四家”。

米远。

西南大学《文字学》全部(一、二、三、四批)作业

西南大学《文字学》全部(一、二、三、四批)作业

第一次作业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文:象形。

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

"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花纹;纹理。

2.院:形声。

从阜(fù),完声。

"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

本义:庭院,院子。

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3.秉:会意。

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

"又”篆体象一只手。

本义:禾把,禾束。

4.承:会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

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

本义:捧着。

5.含:形声。

从口,今声。

本义:含在嘴里。

6.光: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

本义:光芒,光亮。

7.往: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

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

本义:去,到…去。

8.来:象形。

甲骨文字形。

象麦子形。

本义:麦。

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9.校:形声。

从木,交( jiào)声。

( 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10.训:形声。

从言,川声。

本义:教育,教导。

11.和:形声。

和,相应也。

12.牛:象形。

甲骨文字形作"牜”。

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13.特:形声。

从牛,寺声。

本义:雄性的牛马。

14.西:象形。

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

"西”是"栖”的本字。

本义:鸟入巢息止。

15.行:象形。

本义:道路。

16.天:会意。

甲骨文字形。

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

本义:人的头顶。

17.下:指事。

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

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18.精:形声。

从米,青声。

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19.神:会意。

从示申。

"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

本义:神灵。

20.几:象形。

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2017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书法【0024】

2017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书法【0024】
近常见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
“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如狂草书法家杜浩平、梅湘涵的书法作品,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自己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王铎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中取其长处,集自己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自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二、简述唐楷的艺术成就。(50分)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唐代楷书是唐代书家集体创造的旷世杰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气势恢宏、法度森严、气象正大、格调雍华”是唐楷艺朮的主要特征,唐楷代表人物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的作品虽风格炯异,但总体艺术特征都一致地反映了唐代、经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是唐大国国度在书法艺朮上的时代性标志。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汉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2017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书法【0024】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答题要求:在以下5个题目中,请选择2个题目作答,每小题50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详实、结合书法史上具体书家作答。每题字数在200至500字以内。
今草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楷书的部首采用简单的草书符号代用,代入繁体楷书中(尽管草书出现得不比楷书晚),往往许多楷书部首可以用一个草书符号代用,为了方便,字的结构也有所变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较难辨认。草书符号的整理可以查阅《标准草书》。
到唐朝时,草书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因此演变成为“狂草”,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经减弱,成为一种艺术作品,讲究间架、纸的黑白布置,是否让人能认清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在狂草中,有“词联”符号,就是把两个字(常见词组)写成一个符号。由于当时书写多是从上到下地竖行书写,词联符号的设计也类似。“顿首”“涅盘”等都有草书词联符号。

李尚朝书法的文人品质与艺术气质

李尚朝书法的文人品质与艺术气质

李尚朝书法的文人品质与艺术气质作者:徐晴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12期徐晴[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蕴藏着华夏文明独有的气质。

千百年来,无数书家在浩瀚的书墨海洋中默默耕耘,以灵动的用笔、丰富的笔墨、充沛的情感追求着中华大地独有的艺术形式。

但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以毛笔为载体的书写形式逐渐被钢笔取代,书法的艺术特质也经受着考验。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书法渐渐由实用性转为观赏性,因此很多书法家开始考虑书法的艺术性问题,日常书写与书法作品之艺术属性问题颇有争论。

书法原本属于古代文人之余事,它本来就是为书写的一种工具,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家,大都有一手好字。

李白、苏轼、黄庭坚、白居易、杜牧等,很多人知道他们是诗人,是文豪,却不知道他们也是书法家。

而且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杜牧的《张好好诗帖》价值万金,这些可能连很多现代诗人也并不了解。

书法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发展演变的。

关于书法,甚至有人提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虽然未必准确,但显然这是注重书法传统文化属性的体现。

然而,当今书坛却更多的是注重书法视觉冲击的快感,书法的传统文化属性逐渐被削弱,甚至缺失。

书法的文人气质与艺术气质,是中国书法的两种精神内核。

①文人气质来自于书法家本人的身份、地位、阶层、素养,最重要的是文人品性,书家的潜沉、豁达、不羁、文人情怀等,构成了文人气质的基本要素。

只有当书法家首先具有了这种文人气质,才能在书法的习练与创作上冷坐十年,不动声色;才能不为现实的浮躁所迷惑,不为社会的纷繁所左右。

书家的艺术气质则来源于长期的习练,特别是对中国书法传统艺术技法与境界的学习与领悟、继承与发扬。

作为集文学、音乐、书法于一体的“多面圣手”②李尚朝,文人气质与艺术气质这两种中国书法的精神内核在他身上都有明显的表现。

首先,他独具一格的文化品性。

李尚朝,本名李尚晁,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音乐人,重庆市公安文联副主席,重庆市公安作家协会主席,全国公安文联签约作家。

西南大学《书法》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书法》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多选题]东汉时期的隶书有__。

A:《马王堆帛书》B:《居延纪年简》C:《石门颂》D:《曹全碑》参考答案:CD2:[多选题]从甲骨文字形体看,甲骨文已具有__形式美。

A:均衡B:对称C:和谐D:统一参考答案:ABCD3:[判断题]金文是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参考答案:错误4:[单选题]在秦代,__在通用文字小篆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

A:李斯B:刘邦C:许慎D:罗振玉参考答案:A5:[单选题]宋代书家__学书道路为由"集古字”开始,临帖求法,最终法随我出、自由戏笔。

A:蔡卞B:米芾C:梅尧臣=================================================================================================== D:姜夔参考答案:B6:[单选题]王献之的行草书代表作__被米芾称为"天下子敬第一帖也”,米芾《中秋帖》即是仿于此帖。

A:《玉版十三行》B:《十二月帖》C:《鸭头丸帖》D:《地黄汤帖》参考答案:B7:[单选题]__是现存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铭文字数最多的。

A:《墙盘》B:《石鼓文》C:《毛公鼎》D:《中山王舋鼎》参考答案:D8:[单选题]书法中的"墨分五色”、即是__。

A:浓、淡、干、枯、湿B:浓、淡、润、枯、湿C:浓、淡、干、枯、黑D:浓、清、干、枯、湿参考答案:A9:[判断题]篆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小篆,一是大篆。

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书圣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参考答案:正确1:[多选题]唐代在草书方面,著名的有__、__、__等A:孙过庭B:张旭C:怀素D:黄庭坚参考答案:ABC2:[多选题]“初唐四家”欧阳询、褚遂良、__、__的书法代表了初唐楷书的最高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是文学家、诗人、书画家的合一体,所以他的融合是自然而然的。黄庭坚说:“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苏轼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实践,对宋代尚意书风的拓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苏轼又是在艺术上敢于自我作古的书家,不怕别人的非议。据说他的执笔用“单钩法”,类似今日的执钢笔,别人批评讥讽他“作戈多病笔”,“腕着而笔卧,故左秀右枯”,他不与理采,只有他的学生和朋友黄庭坚真正理解他,认为众人的批评是“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苏轼喜用宣城诸葛丰的鸡毛笔,能把极软的笔运用自如,产生丰富的变化。他的字肥壮而内含筋骨,自己颇自信地说:“余书如绵里铁。”苏轼政治生活风波迭起,屡遭挫折而壮心不减,书法内涵愈来愈丰厚伟岸,郭畀说他“晚岁自担州回,挟大海风涛之气,作字如古槎怪石,如怒龙喷浪,奇鬼搏人,书家不可及也”。其用笔渐趋粗壮,字形峻秀而骨力强盛,带有纯朴端庄的气息,可谓百折不回,老当益壮。黄庭坚说苏书:“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苏轼善真、行书,“真、行相半”是他的特点。苏字外柔内刚,书风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赵孟頫语)。《醉翁亭记》和《罗池庙送享诗碑》是他的真书代表作,其书法颜真卿《东方朔画赞》而有自家风神,王世贞评曰:“结法遒美,气韵生动,极有(张)旭、(怀)素屋漏痕意。”《祭侄黄几道文》书法精整,行而运于真,是“真行相半”的典型形式。传世苏书以翰札行书最多,也最有代表性,如《黄州寒食诗》,是苏轼行书的皎皎者。全篇由首至尾气脉贯通,有一气呵成的气势。随着诗情的起伏,书法亦跌宕多姿,愈写情致愈浓,确实是不计工拙、妙得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一、简述宋四家的书法成就。
答:宋代书坛四大家பைடு நூலகம்般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而言。四家除蔡襄犹存尚法遗风外,其他三家都是尚意书风的典范书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散文大家、诗人,词开豪放一派,又是文人画和尚意书法的开创者,在文学艺术的众多领域里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文艺史上的巨星。就书、画而论,他是宋代文人画的中坚人物和理论上的代言人,他在书法上的成就超过绘画,是宋代尚意新风的领袖,位居四家之首。
黄庭坚草书成就在四家之中尤为突出,他自言:“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晚年被谪四川入峡时,“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黄庭坚狂草奇崛纵姿,赵孟頫说“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沈周说:“晚年大得藏真三味,笔力恍惚,出神入鬼。”他的《李白忆旧游》长卷,用笔娴熟遒劲,气机畅达,擒纵时出纵姿之笔而又收敛得势,是黄书上乘之作。《诸上座》线条瘦劲,用笔如快马入阵,势来不可遏,势去不可止。笔势飘逸峻隽,点画狼藉随意而行,迟速变化巧妙,又能擒纵有致,步步为营,是黄书稀世之佳作。黄庭坚书艺以韵胜,在草书里表现得更明显,与晋唐草书相比个性鲜明突出,是宋代草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分宁人,世称“黄山谷”。他是受苏轼革新文艺思想影响较直接的诗人和书法家。早年与苏轼接触,有师友之谊。史称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黄庭坚与苏轼的师友之谊保持终生,政治上亦随苏浮沉。黄庭坚的诗追求新奇,开江西诗派。书法上“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在学问上独立高行,不依旁他人,对书画有极高的鉴尝能力。由于他在诗、书上有卓越的成就,历来与苏轼并称“苏黄”。
行楷书深受颜真卿和梁碑《瘗鹤铭》的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如其代表作《松风阁诗》、《经伏波神祠》、《诸上座后记》、《苏轼黄州寒食诗跋》等,书字以欹侧取势的特点明显,用笔中锋直落,擒纵而线条凝练,提按、起伏、俯仰变化跌宕,左顾右盼,动静结合,颇有姿致。淋漓痛快而无轻佻浮燥的俗气,如闲云出岫,舒展自如;纵横穿插而无猛浪之气,如竹影婆娑。结体中宫紧结,笔画四外放射,长笔拓展奇肆有致,造成疏密、聚散、黑白上的奇趣,有雄强茂密而雅逸的情致。宋徽宗说:“黄书如抱道足学之长,坐高车驰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在宋代四家中以险峻著称,风格突出,创新的意趣最鲜明。
黄庭坚是尚意书风的倡导者和主要书家,在书法上与苏轼同受颜真卿革新书艺的影响,但取径不同,在真、行、草书上都与苏轼拉开了距离,可谓善学善变。黄庭坚在书艺上主张“入古出新”,他的书艺由五代杨凝式,唐代褚、颜、柳、旭、素而上溯晋宋风神。早期能集古人所长,从学传统中发掘新意。中年已渐成自家风貌,晚年成就了风格独特的“黄体”风格。他悬腕高执笔,“令腕随己左右”,用内擫法,深得兰亭风韵。在书写上有不择纸笔的功力,并善用软毫,笔软而力健,有“化我霜毫作鹏翼”的笔致。所以有人说黄庭坚开后代用羊毫笔的法门。黄庭坚
法外之致。虽是“点画信手烦推求”,又颇见功底。诗的感情变化与线条形态、节奏、韵度十分吻合。章法上字形大小相间,起倒相成,利用长锋竖画造成虚实对比,密中间疏,疏中济密,变化巧妙而见情致,“笔势欹侧而神气横溢”,可称诗书俱佳,为书史上难得之作。黄庭坚跋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的确道出个中三味。苏轼其他书作如《赤壁赋》、《洞庭秋色赋》、《山中松醪赋》、《杜甫桤木诗卷》以及众多信札,都为书家所贵。
苏轼的书学渊源,黄庭坚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可见是在广泛吸取前代各家之长以为己有的基础上形成自家风貌的。苏轼学传统重神不重形,朱熹说:“东坡笔力雄健,不能居人后,故其临帖,物色牝牡,不复可以形似校量,而其英气逸韵,高视古人,未知孰为先后也。”在书法创作上信手取意,重意而不轻法,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妙处。尝自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强调的是创造性和随意性。他在书艺创作上主张:“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在实践上确能将胸中至大至刚之气一寓于书,把学问修养和诗文书画融为一炉,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含和感染力。他天姿超迈,学问渊博,既是政治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