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合集下载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5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5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树郭橐驼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篇1三维目标1、了解封建统治者实行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

2、学习运用对比、类比这两种比较手法进行说理。

教学重点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

教学难点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说理。

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1、作家作品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曾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宋代的“三苏”、欧、王、曾都以写散文著称,并称“唐宋八大家”。

有《柳河东集》。

本文一篇寓言性传记文,借“传”立“说”,用种树之道,说治民之理。

人物形象郭橐驼是寓言中的虚构人物。

为什么作者将他设计成生理上畸形的驼背人呢?可能受庄子的影响,《庄子达生》中承蜩的佝偻丈人,就是生理驼背与技艺精巧集中于一身的人物。

一个身躯“拳曲”的人对生物自然生长受到扭曲、伤害有切肤之痛,因而更能体会顺应生物自然规律生长的可贵。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三、分析课文,学习比较(对比、类比)第一自然段紧扣了题目中“郭橐驼”三个字,介绍主人公名字由来、形象特征。

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第二自然段写主人公的籍贯、职业、身份和技艺,紧扣题目“种树”两字,然后分三方面写他精于种树。

首先,侧面烘托:“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然后,正面描叙主人公精于种树:“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藩。

” 前半句强调种树或移栽树没有不成活的,隐含一个“寿”字;后半句强调种的树高大茂盛,且果实结得早、多,隐含一个“孳”。

这句直叙主人公种树技艺之高明。

又说明了“争迎取养”的原因。

高二上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高二上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高二上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

2、积累文言词句,翻译时重点词句落实,掌握个别实词虚词的用法。

3、掌握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二、知识链接1、关于柳宗元其人: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2.关于柳宗元的文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

笔锋犀利,论证精确。

代表作《封建论》。

寓言:继承传统,并加以发展。

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如《黔之驴》。

传记: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

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种树郭橐驼传》。

3.柳宗元的诗:幽峭疏淡,用功精细,苏轼认为柳诗在韦应物之上,说他的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也就是杨万里所说“句淡雅而味深长”。

代表作有《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

4、《新学案》95页背景探寻。

三、自主学习与检测完成《新学案》第95-96基础积累练习题。

四、合作探究——问题的生成与解决1、翻译并研读课文:①阅读1-2节,说说郭橐驼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②阅读第3节,讨论描写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

本节文字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验。

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在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事。

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

③第4节,将郭橐驼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仍借郭橐驼之口,写出做官的道理,那么如何做官呢?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要顺应民众生活的要求,不要妨碍他们的生长,使他们得以“蕃生”,“安性”。

2、讨论此文的写作特点:1、文章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答: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民”,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16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16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16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篇1●备课资料一、课文补注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郡解县(今山西永济县),世称“柳河东”。

他诞生于长安,少精敏而有文名,出入经史百子。

21岁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

26岁第博学鸿词科,任集贤殿正字,博览群书,通观古今。

贞元十七年(801)调任蓝田尉,得以了解世风民情。

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里行。

顺宗即位,他参加王伾、王叔文等人的永贞改革,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

改革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改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前后长达十年之久。

他寄情山水,交往佛释以遣苦闷,并关怀现实,写了大量文章驳难政敌。

元和十年(815),被召入京,他满心以为可一展才志,不料又远放柳州刺史。

在柳州任上,他关怀民瘼,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解民倒悬,深得民心。

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故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闻名的文学家。

他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朴实的唯物思想,反对天命论。

他和韩愈一起领导古文运动,认为文章应辅物准时,其文学主见与韩愈大同小异。

他的散文创作立意新奇,章法严谨,以杂文、寓言、山水游记等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歌清爽峻洁,似淡实浓,自成一家。

有《柳河东集》行世。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XX年1月版)二、课文析读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虽名为“传”,但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

文章由事及理,以小见大,极富哲理,通过贴切的比方,鲜亮的对比和恰当的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详细化,从而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我们阅读时应仔细借鉴。

所谓寓言,即寓意于言。

也就是通过讲故事来阐明道理。

《种树郭橐驼传》是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阐明治国之道的。

即文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进一步阐明为政要顺应民心,要使人民疗养生息的政治观点。

这反映了柳宗元期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使老百姓能各务其业而不受烦扰的改革愿望。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本文主要介绍了《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

(完整word版)《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完整word版)《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了解柳宗元的作品及写作背景。

2、归纳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3、学习文章对比映衬的写法,领悟作者通过种树之理来谈为官治民之道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知识点及领悟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课时:二课时一、导入:《直背》的故事。

“一瞎子,一矮子,一驼子,吃酒争座,各曰:“说得大话的便做头一位”瞎子曰:“我目中无人,该我坐。

”矮子曰:“我不比常(音同长)人,该我坐。

”驼子曰:“不要争,算来你们都是直背(音同侄辈),自然该让我坐。

”这个驼子很有意思,把自己的缺点当作优点来说大话,看来是十分的自信。

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新的文章,也是关于一个十分自信的驼子的文章--《种树郭橐驼传》。

二、知人论世(一)知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自小喜欢读书,四岁就熟读了十几篇深奥的古代辞赋,10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21岁考取进士。

曾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柳河东集》。

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素有“柳痴”称呼。

(二)明背景: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参照课文后赏析)三、整体感知(参照课文赏析)从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

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明确:形丑、性善、技高、理明。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教案一:种树郭橐驼传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种树郭橐驼传》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 掌握《种树郭橐驼传》中所包含的主题和寓意。

3. 培养学生对于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分析《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 理解和掌握《种树郭橐驼传》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

3. 学会归纳总结故事中所传达的美德和寓意。

教学准备:1. 《种树郭橐驼传》的课文材料。

2.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辅助故事情节的讲解。

3.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橐驼树吗?”“树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于种树的认识,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Step 2 讲解故事情节:(10分钟)教师介绍《种树郭橐驼传》的故事情节,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描绘。

教师可以从主要人物郭橐驼的种树经历、种树对于郭橐驼一家的影响以及故事的结局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Step 3 分析主题与寓意:(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种树郭橐驼传》所传递的主题和寓意。

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回答:“故事中的郭橐驼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为什么要种树?”“种树对于郭橐驼一家的生活有什么改变?”“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得到了什么启示?”等等。

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回答,最终总结出种树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爱护资源等方面的价值观念。

Step 4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共同总结故事中所传达的美德和寓意。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写下学生的回答,并进行归纳概括。

然后,教师给出一个任务:“请以郭橐驼的身份,写一篇感谢信给橐驼树,表达他对树木的感激之情。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写作中。

Step 5 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社区周围的绿化带,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种树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种树郭橐驼传》精品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精品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和理解《种树郭橐驼传》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种树郭橐驼传》这个寓言故事的基本内容;2. 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 能够通过故事内容思考人生道理;2. 能够对比不同人物在故事中的表现和选择。

四、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种树郭橐驼传》讲述了一个关于种树者郭橐驼和不同人物之间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郭橐驼每年都会在黄昏时分出现在村庄边上,并种下一棵树,而这颗树却是不见根的,犹如风一吹就会倒下。

然而,当村民问及郭橐驼为何要种一颗不见根的树时,郭橐驼却告诉他们,这颗树将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于是,村民们都开始在这颗“不见根”的树下许下自己的愿望。

2. 故事内涵分析:通过《种树郭橐驼传》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郭橐驼的善良和智慧,以及村民们对他的信任和希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相信善良和美好,要拥有信念和勇气去面对困难。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善待别人,尊重他人的选择和信仰。

3. 课堂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他们发表对于故事的看法和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郭橐驼种下一颗“不见根”的树?这个树对于村民有什么特殊意义?以及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表现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等问题。

4. 互动游戏: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思考。

比如,可以设置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人物,表演和讨论他们的选择和行为。

也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探讨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寓意。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讨论:通过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加深对故事的理解;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4. 互动游戏:设计各种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思考。

人教版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种树郭槖驼传 》教案

人教版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种树郭槖驼传 》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一、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二、目标确立(一)课标分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1、关于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关于评价。

“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

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教材分析《种树郭橐驼传》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要求在老师指导下自主赏析。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散文,文章“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本单元所选课文篇幅都不长,形式自由活泼,内容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富于情趣。

文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值得反复研读品味。

因为本单元的选文在阅读上难度不大,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赏析,教师挑选有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引导,多让学生活动,引发学生兴趣。

《种树郭橐驼传》虽名为“传”,但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

文章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阐明治国之道,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进一步阐明为政要顺应民心,要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

由事及理,以小见大,极富哲理。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

经过了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所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探究能力成为重中之重。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探究讨论文中借事说理的写作思路并以此为鉴赏重点。

同时培养学生以现代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并关注现实的能力。

在课后的作业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四)学习目标1、品读语言,赏析人物2、感悟设事明理的理趣(五)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由事及理的论述过程,联系实际探究顺天致性的道理。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通用6篇)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通用6篇)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通用6篇)《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篇1【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充分预习、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导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阅读初体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想一想,自己从课文中能学到什么?用红笔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预习案】——再读课文,高效预习【知识链接知人论世】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

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

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

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柳宗元的诗文具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黔之驴》)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

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渔翁》、《江雪》)的创作上。

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身不幸的感叹。

他寓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

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2篇

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2篇

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9教学目标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之理。

3、体会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故”等实词,归纳“虽”、“因”、“且”、“焉”等几个文言重点虚词的用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少加人为干扰。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

难点:体会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

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也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捐杂税,人民民不聊生。

作者柳宗元不但揭示出了当时官吏扰民的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肃清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是它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二、写作背景本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创作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的现象日益增多,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贡,同时,加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三、作者介绍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本文借种树“设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难点:①理清文章由事及理的论述过程,并挖掘其现实意义②理解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政治理想。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柳侯公园是柳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所建的一座纪念公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园林布置精巧,园内柳侯祠建筑古朴端庄,祠旁有柳宗元衣冠墓、柳宗元及其部将的仿铜塑像等古迹,陈列有文物、书画,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和历史功绩,人文气息浓厚。

不过,墓碑上对于柳宗元的生平事迹介绍有些模糊了。

谁能够大家介绍一下。

老师出示课件补充柳宗元(773-819年)原籍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卒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_柳柳州;他主张政治改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他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诗文达600余篇,著有《河东先生集》(二)出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本文借种树“设事明理”的写法。

(三)预习检查,落实目标1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①病偻()早织而缕()②橐()驼③移徙()④早实以蕃()⑤窥()伺()⑥木寿且孳()⑦其莳()也若子⑧勖()尔植⑨早缫()而绪⑩缀飧()饔()以劳吏者⑪长人者()2、词类活用(1)名我固当 ( ) (2)早实以蕃 ( )(3)根拳而土易 ( ) (4)其筑欲密 ( )(5)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 ) (6)故乡人号之“驼” ( ) (7)而卒以祸 ( ) (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 ) (9)旦视而暮抚 ( ) (10)驼业种树 ( )(11)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 ) (12)非有能硕茂之也 ( ) 3、一词多义:其本欲舒()本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抑本其成败之迹()凡植木之性()性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病偻,隆然伏行()病故病且怠()故乡人号之“驼”()故其培欲平,其土欲故()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虽曰忧之,其实害之()4、文言句式(1)我知种树而已,理,非我业也句式:译文:(2)故不我若也句式:译文:(3)吾又何能为哉句式:译文:(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句式:译文:(5)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句式:译文:(6)传其事以为官戒句式:译文:(四)文本研讨听课文名家朗读,思考:1、根据文章内容,为郭橐驼建立一个人才档案,并简要概括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2、研讨:种树之道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有什么不同?默读第三段,从原文划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2023最新-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优秀4篇

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优秀4篇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

这次为您整理了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种树郭橐驼传篇一一。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掌握“类、固、致、易”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意思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

2.掌握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三)德育渗透点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而作,启发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四)美育渗透点赏析文中“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

二。

学法引导1.学生先阅读注释①,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主旨。

2.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尤其要注意一些文言现象,可以采用讨论方法,合作学习。

3.学生对照课后题目,通过读课文,初步完成。

三。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掌握多义词的用法。

2.学习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3.学习文中设事明理的写法。

难点:1.“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

2.《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深刻的思想意义。

解决方法:1.师生合作研讨,尤其注意学生间的合作,教师做好点拨。

2.熟读全文,以读来促进理解。

四。

课时安排1课时五。

师生互动设计1.教师补充作者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增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2.教师设置些讨论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

与同学商讨研究,做好质疑工作。

六。

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同“素质教育目标”)(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

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也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赋,人民不堪负担,“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1《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一、学情分析《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励志故事,通过讲述明代致公先生郭橐驼的励志事迹,体现了一位普普通通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道德风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学生中,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郭橐驼的故事,但是对于他的形象和精神内涵了解的并不透彻,而且较少有专门的教学设计和教材可以进行开展。

因此,本篇教学设计主要以高二选修内容为目标,旨在通过《种树郭橐驼传》的阅读,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一颗平凡之心所展现的不凡人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郭橐驼的生平经历和追求;(2)理解作家借助郭橐驼的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内涵,掌握散文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讲解故事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涉及到的隐晦言语和较复杂的中古汉语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语言应变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展开思辨和交流。

3、情感与价值目标(1)通过讲述郭橐驼的故事,引导学生在品味他的励志人生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人生之路,明确自己的追求和目标;(2)通过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体谅他人,培养他们学会珍视家庭友情,铭记人性情感。

三、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准备教学计划和教案,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讲义和讲解材料的编写,包括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人物分析等。

教师同时应该认真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2、教学引入环节通过放映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展现郭橐驼的形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先进行背景知识的预习,熟悉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相关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这样做,就可以更好地切入教学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和人物的兴趣和关注点。

3、教学主体环节(1)讲述郭橐驼的生平经历和价值追求——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郭橐驼这位致公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思想追求,了解郭橐驼的家族、成长经历、学业情况、社会活动、重要成就等方面的积极贡献,以及他对于明朝历史和文化等课题的研究和探究。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教学内容】1. 简介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成就。

2. 介绍文章的背景。

3. 概括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文章主题及结构。

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第二章:词语解析【教学目标】1.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

2.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内容】1. 筛选并解析文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词语的语境意义。

【教学步骤】1. 学生自主查阅词语含义。

2.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分析其在文中的用法和含义。

3.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

第三章:句子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文中的重要句子。

2.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内容】1. 筛选文中的重要句子。

2. 分析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教学步骤】1. 学生独立分析句子,理解其意义。

2. 教师讲解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效果。

3.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

第四章:文章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文章的结构。

2.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的段落划分。

2. 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教学步骤】1.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

2. 教师引导讨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第五章:拓展与提高【教学目标】1.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与本文相关的文化背景。

2. 推荐阅读其他文学作品。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化背景。

2. 学生阅读推荐文学作品,分享阅读心得。

3. 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六章:分组讨论与汇报【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问题。

2. 汇报讨论成果。

【教学步骤】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4篇

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4篇

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6单元学习重点1、熟读、背诵,理解思想内容,归纳言常用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2、弄清“说”“赋”“疏”“传”四种体的内涵,结合其体特点,理解的思想内容。

3、初步学会区分虚实,辨析积累常见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教学重点:1、学习本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2、掌握“瘘”等18个言实词,归纳“虽”、“因”、“且”、“焉”四个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与教师导读相结合学法指导: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教学时间:二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设计古人勤于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

因而激发了历代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

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

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他的散《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写作背景本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本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的社会背景。

三、解题本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

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种树郭橐驼传》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资料,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3)能够分析并评价郭橐驼的人物形象及其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从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哲理,提升个人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郭橐驼的植树精神和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3)激发学生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种树郭橐驼传》全文;(2)分析郭橐驼的人物形象及其品质;(3)领悟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与理解;(2)郭橐驼植树技巧的阐述及寓意;(3)如何从文中提炼出人生哲理并付诸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柳宗元及文章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郭橐驼的植树故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文章情感;(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文中不懂的词语进行标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2)分析郭橐驼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植树技巧及寓意;(3)分享从文中汲取的人生哲理。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2)详细解析文中郭橐驼的植树精神和高尚品质;(3)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郭橐驼植树精神的理解;(2)以郭橐驼为榜样,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付诸实践。

6. 总结拓展:(1)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2)鼓励学生将郭橐驼的植树精神应用于实际生活,为社会贡献力量。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种树郭橐驼传》全文;2. 写一篇关于郭橐驼植树精神的心得体会;3. 结合自己的生活,制定一个学习或生活中的行动计划,努力践行郭橐驼的植树精神。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种树郭橐驼传》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背后的主题和寓意。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并鼓励他们采取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隐喻和寓意。

2.鼓励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讲授引导法。

2.小组合作探究法。

3.讨论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阅读故事并理解(3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种树郭橐驼传》的故事情节,并请学生阅读这个故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故事主要讲了什么?2)故事中的郭橐驼有什么特点?3)郭橐驼为什么要种树?4)郭橐驼通过种树带给了人们什么?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主题和寓意。

3.思考和探究(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话题,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认为自然环境为什么需要保护?2)你们有什么具体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想法或建议?3)你们能从自己身边做起,为保护自然环境做些什么?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小组的讨论结果整理并向全班展示。

4.总结和延伸(20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不仅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还要采取实际行动。

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例如组织植树活动、参观或了解当地的生态保护项目等。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写作或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种树郭橐驼传》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还可以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行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责任感。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种树郭橐驼传》全文;(2)能够分析并概括郭橐驼种树的方法及经验;(3)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及生态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对比分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种树郭橐驼传》全文;2. 分析郭橐驼种树的方法及经验;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2. 联系实际,学会运用郭橐驼的种树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郭橐驼的生平及《种树郭橐驼传》的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郭橐驼种树的方法及经验,概括其优点;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解释难点词语和句式;5. 联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运用郭橐驼的种树经验;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背诵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特别是课文背诵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3. 单元测试评估: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全面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农田或植物园,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树的乐趣和意义。

2. 开展班级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邀请农业专家或环保人士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拓宽学生的视野。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种树郭橐驼传》全文。

(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意思。

(3)了解古代种植业的状况和种植技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郭橐驼种树的成功原因。

(2)学会对比分析,从郭橐驼种树的故事中提炼出启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种树郭橐驼传》。

2.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意思。

3. 分析郭橐驼种树的成功原因及其启示。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一些难点词语。

2. 从故事中提炼出郭橐驼种树的启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资料图片。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展示相关资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种植业。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郭橐驼种树的成功原因。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郭橐驼种树的启示。

(2)分析启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环保意识,珍惜资源。

(2)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郭橐驼种树的成功原因及其启示。

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种树郭橐驼传》。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七、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提问与回答等,给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11课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11课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感受郭橐驼的人物形象。

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

世称“柳河东”。

贞元九年(793),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授校书郎。

二十六岁又中博学宏词科,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

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山水游记多有寄托,尤为有名。

寓言笔锋犀利,诗风清峭幽远。

著有《河东先生集》。

(二)题目解说《种树郭橐驼传》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种树”突出郭橐驼的职业。

(三)写作背景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

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

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二、学习过程任务一疏通文意解读文段任务设计第一段活动一: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原文:解释:橐(tuó)驼:骆驼。

这里指驼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教学目的:学习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感悟寓言的深刻寓意;读写互动,学习寓言的写作。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提问引导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

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处,大家预习时应该能读懂课文。

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它们的常用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性活用现象很丰富。

下面老师就重点检测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二、检测预习情况(投影):三、引导学生提问师:在预习中,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语句、文意等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学生提出一些字词等方面的问题,教师一一帮助解决;其中一学生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生1:我觉得本文的题目好像有点特殊。

师:“特殊”在什么地方?生:我们平时读的传记,一般都是“某某人传”,而这篇传的题目在“郭橐驼传”前面还要加上“种树”两个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师:这个问题问得好。

(转向大家)大家平时读到过的传记,通常都是给怎样的人作传?生(纷纷答):给名人、伟人作传。

师(插问):记录他们的什么情况?生:记录他们的生平,至少记录他们的某一段比较有意义的人生经历。

师(追问):那么这篇传的“传主”是怎样一个人?作者记录了他的哪些情况?生2:“传主”是郭橐驼,是一个驼背,没有名字,“郭橐驼”只是他的外号。

生3(补充):作者并没有记录他的生平事迹,只是记录了他的一种“种树”技艺。

(听过几位同学的发言后,教师总结。

)师:传记,通常记录名人、传人的生平事迹。

而本文是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并且只是介绍了他的一种技艺,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传”?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研讨这篇《种树郭橐驼传》。

首先,我来指导大家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师:在朗读古文时,句读的准确停顿非常重要。

你只有准确地判断出句中的停顿,才能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大家看看以下句子该怎样停顿。

(投影):(教师先指名朗读,让学生暴露断句时的问题,教师指正。

)师:断句时要注意句中的虚词,如②、③、④句中的“也”、“而”、“以”等词,它们是句中语气停顿的标志性词语;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如第②句“既/然矣”不能读作“既然/矣”;要看清词与词之间的界线,如“争/迎取/养”不能读作“争迎/取养”。

(学生齐读以上4句话)五、朗读感知课文,抓住关键问题,从最强信息切入对课文的阅读。

(一) 指导学生解读郭橐驼的“种树经”。

师:郭橐驼种树有他的绝技,为什么?因为他有一本“种树经”(板书“种树经”)。

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种树经”的?自由朗读课文,找到相关语段。

(此时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就举手提问;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提问。

学生自读课文毕。

)师:大家找到了郭橐驼的“种树经”了吗?生(齐答):找到了。

师:请大家齐声读出相关的语句。

生(齐读):“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师:大家觉得这段话中最关键的语句是什么?生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师:还有吗?生5:“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师:这两句话连起来,正好能组成一句假设复句。

大家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教师投影这句话)师:这句话最关键的词有哪些?(学生纷纷说出“顺”、“天”、“性”等词,教师顺势板书“顺天性”。

)师(追问):什么叫“顺天性”?你能结合郭橐驼的“种树经”说说它的含义吗?(说明:此环节意在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作好铺垫。

)生6:比如种树的时候,要适应树木的本性和自然生长规律,才能使树木长得茂盛,使它早结果多结果。

“顺天性”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其自然”。

师:说得很好,那么,我再问一句:“顺其自然”是否就意味着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生(纷纷答):不是。

师:何以见得?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到根据。

(学生再次细读“种树经”。

)生7:郭橐驼在种树时能做到“顺其自然”,但并不是放任自流。

他在种的时候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文中“其莳也若子”说明了这一点;种好之后,他才撒手不管,文中“其置也若养”说明了这一点。

师:是啊,顺其自然并不表示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人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手时才放手。

那么“他植者”是怎样种树的呢?请大家将“他植者”的种植方法和郭橐驼的“种树经”对比起来阅读一下。

(说明:此教学环境意在指导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文句及文意。

)(此时学生活动:大部分同学能准确地将相互对比的语句对照起来阅读。

) (投影:明确学生的阅读结果。

)(二)重点指导学生比较“郭橐驼的种树经”和“他植者的种树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说明:这是引导学生领悟寓言的关键环节。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文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对“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含义有真切的心理体验,求得一种“心领神会”的体验效果。

体验要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在认识过程上要体现一种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师:他值者种树与郭橐驼种树的区别是显而易见。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生(纷纷答):他们都想把树种好。

师:对。

其实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情感”和“欲望”。

(教师板书这两个关键词),但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呢?生8:因为他们的方法不同。

师(追问):那么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生:……师:方法是从思想中来。

一个人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取决了他对这件事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思想。

我再问一句:什么叫“思想”?生:……师:我查了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思想”这个词的解释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既然如此,那么必定有些思想是正确的,有些思想是错误的。

这决定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

那么什么样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呢?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才是正确的。

师:说得对。

做事情要“理智”地把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做得最漂亮的事情肯定是“情感、欲望”与“理智、规律”和谐统一。

如果只以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出发做事,有时难免会好心办坏事,或欲速则不达,就像“他植者”种树那样。

(板书“理智”“规律”两个关键词。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郭橐驼的“种树经”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大家是否看到或听到过和“他植者”类似的情形呢?请大家结合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来谈谈,思维越开阔越好,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此时学生活动:纷纷互相讨论,气氛热烈,兴致很高。

讨论毕,踊跃举手发表看法。

)(以下是对学生所发表见解的摘要汇总)①有学生联系到“教育培养子女”问题。

学生对眼下盛行于大学中的“父母陪读”现象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做法利大于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又觉得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②有学生联系到最近暴发的“印度海啸”现象,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能理智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顺应自然规律办事,对沿海地区进行过度开发利用,比如搞建筑、开发旅游项目等活动,破坏了沿海的红树林和近海的珊瑚礁,致使海岸线上失去许多对海浪袭击具有阻挡作用的天然屏障,所以海啸造成的灾难特别巨大。

③有学生联系到“大跃进”现象,认为当时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七年赶上英国,十年超过美国”等口号是很荒谬的,虽然当时人们改造旧中国的热情值得赞赏,但做法却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所以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④有学生联系到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不能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妄图搞独裁,结果被人民战争所打败。

教师(小结):所谓“小寓言大智慧”(板书之),寓言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读同一则寓言,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

同学们刚才从“种树经”中获得的启示都有独特的理解,很好。

当年柳宗元写这则寓言时,或许没有我们现在想得这么多,他给郭橐驼作传,介绍他的“种树经”的意图是什么?请找出相关的段落。

生(齐答):最后两段。

(学生齐读这两段。

)师(问):这两段中有一个词正好与前文的“种树经”形成对应关系,大家能否把这个关键词找出来?生9:“官理”。

生10:“养人术”。

(教师赞许,板书之。

)师(追问):大家怎么理解“养人术”的含义?生11:“养人术”就是治理百姓的方法。

师:那么应该写成“治民术”了,可作者为什么用“养”呢?生12:我觉得柳宗元说的“养人术”是指“休养生息”的意思。

师:说得好。

那么“休养生息”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你能否根据文意来谈谈自己的理解?生:我觉得“休养生息”就是官吏在治理百姓时能顺应百姓生活生产的自然规律,让他们自主地安排生活和生产,并能解除过重的捐税,使他们自由地繁衍生息安居乐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无为而治”。

师: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提出“休养生息”的主张?谁能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来谈一谈?生13:柳宗元是唐朝人。

师: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他生活在哪个时代?生(语塞):……师(补充):柳宗元主要生活在中唐时代,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

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

可是在郭橐驼的描述中,当时的官吏又是怎样做的呢?生(齐声读出):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缲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殆。

师:谁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一下官吏们的所作所为?生14:名为“爱民”,实为“繁政扰民”。

师:对,“繁政扰民”这个词用得好。

大家在他的其他文章中读到过类似的批评时政的文字吗?(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纷纷背诵出初中读过的《捕蛇者说》中的一段话。

)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师:大家再来仔细研读这两句话,品味一下语言中的意味。

(投影,学生齐读)师:谁能说说这两句话中柳宗元所要表达的感情?生15:第一句中的“好、烦、若、而”这些词有强烈的嘲讽意味,揭开了这些官吏们伪善的面纱,他们表面上打着“爱民”的旗号,实际上干的都是“扰民、害民”的勾当。

生16:我说说第二句。

这句话中用了“又何以……耶”的反问句式,语气特别强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官吏们的“扰民”行为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师:说得很好。

以后大家读文言文时,请不要忽视品味虚词,它们有时在表达情感时会起到很重要得作用。

(回到课堂开始时得提问,作为小结。

)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柳宗元为什么要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而且介绍的是他的一种“种树”的技艺,现在大家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生17:我觉得这篇文章在形式上是“传记”,实际上是一篇“寓言”。

传主“郭橐驼”这个人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叫“张橐驼”“李橐驼”也无所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