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13《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第一课时》教材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第一课时》教材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3课《精卫填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朗读停顿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dì shào yuē nì fǎn
帝少曰溺返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4)图片认读生字
皇帝溺水
(5)古文识字
帝,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木”(树)的上端加一横指事符号,写成,上端的“才”(房柱房梁)表示以树为柱、以树为梁,即在树杈上构筑巢居;圆圈指事符号表示系束,即在树杈的框架上大量系束枝条,以构成树上栖居空间遮风挡雨的顶面、四个立面、底面。

造字本义:动词,在树杈上系扎捆绑,缔枝为巢,开创巢居时代。

少,甲骨文在指事字“小”(沙子)字上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小”的相关特征。

造字本义:形容词,规模小的,数量不多的。

曰,甲骨文是指事字,在“口”的上方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嘴巴的动作。

造字本义:动词,开口说话。

溺,甲骨文(人)(水,河水),造字本义:动词,落水淹死。

(6)学习多音字。

晋城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晋城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精卫填海》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

生2:我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

生3:我知道了精卫是炎帝女儿变成的一只美丽的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

师:同学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二)品味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在上节已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生自由读,有的读一遍,有的读两遍……)生1: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写了精卫和大海的对话。

生2: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因为从这段看出了精卫非常勇敢。

生3: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我精卫是怎样来的。

生4:我最喜欢第5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精卫的子子孙孙的仍然在填海。

(学生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喜好,大部分喜欢4自然段)2、师:很多同学都喜欢第4自然段,那么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愿意读一读吗?(大部分生起立朗读)3、师:喜欢其他自然段的同学,把你们认为精彩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几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

)4、师:刚才许多同学都认为第4自然段的对话非常精彩,很喜欢读。

我们再读一遍,怎样?(师读旁白,男生读大海,女生读精卫。

)师:你们来当当评委,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男生1:我认为我们读得很好,声音响亮,读出了大海的气势。

男生2:课文中大海是“愤怒地问”,愤怒的感觉我们没有表现出来。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13.《精卫填海》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

生2:我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

生3:我知道了精卫是炎帝女儿变成的一只美丽的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

师:同学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二)品味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在上节已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生自由读,有的读一遍,有的读两遍……)生1: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写了精卫和大海的对话。

生2: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因为从这段看出了精卫非常勇敢。

生3: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我精卫是怎样来的。

生4:我最喜欢第5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精卫的子子孙孙的仍然在填海。

(学生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喜好,大部分喜欢4自然段)2、师:很多同学都喜欢第4自然段,那么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愿意读一读吗?(大部分生起立朗读)3、师:喜欢其他自然段的同学,把你们认为精彩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几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

)4、师:刚才许多同学都认为第4自然段的对话非常精彩,很喜欢读。

我们再读一遍,怎样?(师读旁白,男生读大海,女生读精卫。

)师:你们来当当评委,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男生1:我认为我们读得很好,声音响亮,读出了大海的气势。

男生2:课文中大海是“愤怒地问”,愤怒的感觉我们没有表现出来。

师:你怎样理解“愤怒”呢?男生2:就是很生气的样子。

女生1:我们的声音太轻了,没有读出精卫的坚定。

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卫填海教学实录(2020新审定)

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卫填海教学实录(2020新审定)

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

生2:我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

生3:我知道了精卫是炎帝女儿变成的一只美丽的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

师:同学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二)品味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在上节已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生自由读,有的读一遍,有的读两遍……)生1: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写了精卫和大海的对话。

生2: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因为从这段看出了精卫非常勇敢。

生3: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我精卫是怎样来的。

生4:我最喜欢第5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精卫的子子孙孙的仍然在填海。

(学生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喜好,大部分喜欢4自然段)2、师:很多同学都喜欢第4自然段,那么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愿意读一读吗?(大部分生起立朗读)3、师:喜欢其他自然段的同学,把你们认为精彩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几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

)4、师:刚才许多同学都认为第4自然段的对话非常精彩,很喜欢读。

我们再读一遍,怎样?(师读旁白,男生读大海,女生读精卫。

)师:你们来当当评委,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男生1:我认为我们读得很好,声音响亮,读出了大海的气势。

男生2:课文中大海是“愤怒地问”,愤怒的感觉我们没有表现出来。

师:你怎样理解“愤怒”呢?男生2:就是很生气的样子。

女生1:我们的声音太轻了,没有读出精卫的坚定。

师:你认为怎样是“坚定”呢?女生2:就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
注释
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

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

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精卫填海》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展开,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精卫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过程与方法】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

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

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1.同学们,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民族等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南京小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第一课时教案

南京小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
13、精卫填海
教材
部编版四上语文
第1课时
月日




基础性
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能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句子。
挑战性
目标
读出停顿和节奏,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读出韵味。
有同学翻译成了“在东海里游泳玩耍”。这也是古文里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叫“倒装”。所以同学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表达顺序。
(4)除了“东海”,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表示地点的词语,是哪个?(西山)这个地点都是神话里的地名,不必与现实中的地点对应起来。
5.指名完整讲意思。
6.师生合作。
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书,我说意思,你们找到对应的句子。接下来,我先读句子,你们说意思。
5.反复练读。注意适当的停顿。(PPT出示画节奏版)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6.【竖排版读】这样排版了,你会读吗?《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古籍,那时候人们写书都是从右往左排列的。
7.【去标点读】加大难度咯,会读吗?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的,你们还能读清楚吗?
教学难点
能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过程
差异教学策略运用
预学查异
从神话故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着一种美好的心境来开始今天的学习。请知道《山海经》的学生交流,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能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朗读,充分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鹰潭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鹰潭市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精卫填海》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

生2:我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

生3:我知道了精卫是炎帝女儿变成的一只美丽的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

师:同学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二)品味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在上节已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生自由读,有的读一遍,有的读两遍……)生1: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写了精卫和大海的对话。

生2: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因为从这段看出了精卫非常勇敢。

生3: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我精卫是怎样来的。

生4:我最喜欢第5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精卫的子子孙孙的仍然在填海。

(学生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喜好,大部分喜欢4自然段)2、师:很多同学都喜欢第4自然段,那么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愿意读一读吗?(大部分生起立朗读)3、师:喜欢其他自然段的同学,把你们认为精彩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几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

)4、师:刚才许多同学都认为第4自然段的对话非常精彩,很喜欢读。

我们再读一遍,怎样?(师读旁白,男生读大海,女生读精卫。

)师:你们来当当评委,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男生1:我认为我们读得很好,声音响亮,读出了大海的气势。

男生2:课文中大海是“愤怒地问”,愤怒的感觉我们没有表现出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智慧课堂”展示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智慧课堂”展示课教学设计
3.小组合作,探究神奇
(1)小组合作交流,推荐组员说一说这篇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2)教师评价,明确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引导学生进行练说,深入感知精卫的美好形象以及神话的神奇之处。
聚焦功能
PPT播放功能
环节六
尝试背诵
拓展延伸
1.借助注释,运用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尝试背诵。
智慧课堂展示课教学设计课题精卫填海学校教师学科语文年级四章节第四单元第313课学时一学时教教材材分分析析精卫填海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
“智慧课堂”展示课教学设计
课题
精卫填海
学校
教师
学科
语文
年级

章节
第四单元第13课
学时
一学时




《精卫填海》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文章讲述了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化为精卫鸟,发誓要填满东海的故事。故事赞美了精卫不畏艰难,执着坚定、永不放弃的美好品质。本单元的单元要素是“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的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我们在教学本课时就应当围绕上述要素展开教学,并且还需要结合课后习题设计教案。
(5)指名学生说说这一句话的意思
(6)这一句给我们讲述了精卫填海的
明确:原因
3.学习“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1)指名学生读读句子,重点指导“湮”的读音
(2)“常”是什么意思?是一天两天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3)“以湮于东海”中“以”和“湮”怎么理解?(指名回答)

《精卫填海》教学纪实与反思

《精卫填海》教学纪实与反思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李文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少”,会写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较完整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进一步培养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较完整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图文猜神话,唤醒阅读体验,初步感知神话特点师:孩子们好!走进这间教室,看到你们的笑脸,专注的神情,心里就暖暖的,这节语文课也会在我们的合作中暖暖地度过。

师: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李老师就是从哈尔滨,“行万里路”到达了咱们安康市,遇见了“读万卷书”的你们。

课前就听说咱们班级的孩子们非常爱读书,有许多爱读书的“小书虫”“小书迷”在哪里?(生纷纷举手示意。

)师:哇!这么多!读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也是一次发现之旅!今天咱们就是来聊读书的事儿!(课件出示单元页)这一页熟悉吗?生:熟悉。

师:在单元页上面有一段话,为了能看清楚,老师把它单独打在了屏幕上。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生(朗读):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师:你读过这句话就马上知道,这个单元的文章都和什么有关?生:神话。

(板书:神话。

)师:了不起!能给神话的“神”组个词吗?生1:神仙。

生2:神奇。

师:神话往往让我们觉得很神奇。

咱们一起先来做一个“看图文,猜神话”游戏,准备好,猜到就说出神话的名字。

(课件出示。

)…………师:孩子们果然都是“小书迷”!这就是刚才我们猜到的神话的名字。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师:你发现这些神话的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生1:它们都是四个字的。

师:你关注到了字数。

生2:故事一般都是人做不到的。

师:是的,神话里的事件很神奇,往往都是常人做不到的。

13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13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13精卫填海课堂实录四上13精卫填海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并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板块一:溯源寻根,转换角色激活兴趣师:同学们,我们继续走进神话单元去领略神话故事的独特魅力,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名字叫做——生:精卫填海师:课前聊天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了很多同学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有听过的,读过的,对吧?谁听过读过这个故事,举手。

这么多同学,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听过。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自己听过或读过的《精卫填海》故事跟同学们说一说,注意只要说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了。

请生说讲故事师:这是他听到的精卫填海。

我相信还有很多同学听到过看过不同版本的精卫填海。

他们的情节都很相似。

正是因为他们都源自我们中国一部伟大的奇书。

生:山海经师:你们知道这部书从成书距离现在已经多少年了?猜一猜。

生:我觉得大概500年左右师:基本有2000多年。

板块二:读通课文,感受古文独特韵味师:同学们,打开书,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千年之久。

有什么想说的?生: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师:源远流长生:特别古香古色。

师:什么样的故事能流传千年之久?你来说。

生:经典永流传。

生:是画龙点睛的故事。

师:孩子们,就是这样流传了千年的故事。

我们今天再去学习它,不仅要做到读进去还要讲出来,更要传下去。

这样的一个故事才能流传的更久。

对这个任务有信心吗?生:有1.初步课文,做到“正确”师:第一步,我们要做到的读进去,第一个要求特别简单,就两个字——正确。

怎么把这个故事读正确?什么叫读正确?你来说。

生:就是要流利一点。

生:就是不能读错音。

生:要注意语气师:读正确,要求可没有这么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

生2:我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

生3:我知道了精卫是炎帝女儿变成的一只美丽的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

师:同学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二)品味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在上节已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生自由读,有的读一遍,有的读两遍……)生1: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写了精卫和大海的对话。

生2: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因为从这段看出了精卫非常勇敢。

生3: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我精卫是怎样来的。

生4:我最喜欢第5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精卫的子子孙孙的仍然在填海。

(学生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喜好,大部分喜欢4自然段)2、师:很多同学都喜欢第4自然段,那么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愿意读一读吗?(大部分生起立朗读)3、师:喜欢其他自然段的同学,把你们认为精彩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几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

)4、师:刚才许多同学都认为第4自然段的对话非常精彩,很喜欢读。

我们再读一遍,怎样?(师读旁白,男生读大海,女生读精卫。

)师:你们来当当评委,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男生1:我认为我们读得很好,声音响亮,读出了大海的气势。

男生2:课文中大海是“愤怒地问”,愤怒的感觉我们没有表现出来。

师:你怎样理解“愤怒”呢?男生2:就是很生气的样子。

女生1:我们的声音太轻了,没有读出精卫的坚定。

四年级上册语文《13精卫填海》听课记录

四年级上册语文《13精卫填海》听课记录

四年级上册语文《13 精卫填海》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教师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头,简要介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精卫鸟:“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精卫填海的故事吗?这是一个关于勇气、坚持和无私奉献的故事。

”2.通过展示精卫填海的图片或动画片段,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3.提出问题:“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她是怎么做的?最后成功了吗?”学生活动:1.认真聆听教师的故事开头,对精卫填海的故事产生好奇。

2.观看图片或动画片段,对精卫填海的故事有更直观的了解。

3.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期待。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故事开头和图片展示,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并标记出生词和难句。

2.讲解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如精卫填海的原因、过程以及她的精神品质等。

4.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讨精卫填海的意义和价值,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5.邀请学生复述课文,检验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活动:1.认真倾听教师朗读,注意字音和停顿,并标记出生词和难句。

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生词和难句的含义。

3.积极参与课文分析,思考精卫填海的原因、过程以及她的精神品质等。

4.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精卫填海的理解和感受。

5.尝试复述课文,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过程点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朗读、讲解、分析、讨论和复述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三、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清晰、工整地书写课文标题《精卫填海》,以及关键情节、精卫的精神品质等要点。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精卫填海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较完整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___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图文猜神话,唤醒阅读体验,初步感知神话特点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聊读书的事儿!(出示单元页)这一页熟悉吗?学生:熟悉。

老师:在单元页上面有一段话,为了能看清楚,老师把它单独打在了屏幕上。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学生(朗读):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老师:你读过这句话就马上知道,这个单元的文章都和什么有关?学生:神话。

(板书:神话。

)老师:了不起!能给神话的“神”组个词吗?学生1:神仙。

学生2:神奇。

老师:神话往往让我们觉得很神奇。

咱们一起先来做一个“看图文,猜神话”游戏,准备好,猜到就说出神话的名字。

(出示图片)老师:孩子们果然都很厉害!这就是刚才我们猜到的神话的名字。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老师:你发现这些神话的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1:它们都是四个字的。

老师:你关注到了字数。

学生2:故事一般都是人做不到的。

老师:是的,神话里的事件很神奇,往往都是常人做不到的。

学生:四个字前两个字都是神话主人公的名字,后面是主人公做了什么。

老师:你们真善于发现!通过题目就知道,神话故事谁做了什么?神话的题目不仅高度概括了故事的内容,好多题目成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

这其中,有一篇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神话——学生:精卫填海。

老师:注意“填”字,“真”里面三横。

(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二、变式朗读,熟读成诵老师:研究就是一场关于学问的发现之旅。

问是学的方向,学是问的钥匙。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学生1:精卫是谁?学生2:精卫为什么填海?学生3:精卫怎样填海?(相机板书学生疑问。

)老师:看来你们都有了学的方向了。

老师把你们的问题都放在这儿。

(板书省略号。

)过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让我们先来打开书读一读这篇文章。

自由朗读这篇神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实录
13 精卫填海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角色体验,体会精神(教学重点)
师:同学在小组内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表情和想象,把大海和精卫鸟的对话表演得非常精彩。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精彩表演展示给大家?(生上台表演,师分发大海和精卫的头饰,课件配以背景音乐——大海的波涛声,鸟叫声。

) 生1:(饰大海)你这只可恶的小鸟,每天往我的身体里扔石头、树枝干什么?
生2:(饰精卫)我要填平你!
生1:填平我?休想!我这么大,你填得平吗?
生2:我就是填一百年、一万年,也要把你填平!
生1:我跟你有什么仇?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2:因为你淹死了我,为了不让你再夺去别人的生命,所以我要填平你!
生1:你就别白费力气了!就凭你,怎么可能填平我?
生2:我填不平你,还有我的子子孙孙,只要我努力,一定会填平你的!
师:表演得真精彩。

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精卫鸟?
生1:这是一只不畏困难的精卫鸟。

生2:这是一只坚韧不拔的精卫鸟。

生3:这是一只顽强执着的精卫鸟。

……
赏析:本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如何透过简单的内容领悟深刻的内涵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

此环节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之上,创设大海和精卫鸟对话的角
色体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对精卫填海的坚定信念理解得更为透彻。

《精卫填海》课堂教学实录

《精卫填海》课堂教学实录

《精卫填海》课堂教学实录《《精卫填海》课堂教学实录》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文中的生字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通过朗读、查看注释等多种方式理解文章的意思。

3、通过朗读,梳理文章结构,会将精卫填海的故事。

4、通过朗读,体会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意思、会讲精卫填海的故事、体会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授法。

教学过程:一、看图猜神话故事,简介《山海经》。

师:大家平时爱读神话故事吗?生:爱读。

师:那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类的书籍呢?生:《中国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师:不错,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读书是个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今天上课前,我想先带大家玩个游戏,好不好?生:(雀跃)好!师:游戏的名字叫做“看图猜神话”,有没有信心猜出来?生:有信心!师:那我拭目以待哦!课件逐个出示《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故事图片让学生猜。

师:看来同学们果真读了不少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吗?这些神话故事其实都出自同一本书,这本书名就叫一《山海经》,我们来了解一-下。

(指名读资料)生:指名读资料。

师小结:《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是我们中国神话故事的始祖。

有意思的是它不是由某一个人创作的,而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精卫填海》就是其中的--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好停顿。

师: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生:文言文。

师:能读好吗?生:能。

师:请你们打开课本,翻到50页,把课文自由地读两遍,要求是读准字音,明白了吗?开始吧。

师:文中有两个多音字“少”、“为”。

生:指名认读。

师:还有几个比较难认的.字“曰”、“溺”、“堙”,会读吗?(课件突出)生:指名认读。

师相机指导:“曰”,这个字看着很眼熟哦!它跟哪个字长得很像?生:和“日”字很像。

师:那你是如何区分他们的呢?生:“日”字要高一些瘦--些,“曰”要矮一些,胖一些。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一、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说说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这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小鸟锲而不舍地向大海投石子,仍树枝,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再来读一遍这个字“填”。

“填”是指把凹陷地方垫平塞满。

看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精卫是谁?大海那么美丽,她为什么要填海?她是怎样填海的,用的什么办法?精卫把大海填平了吗?)二、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语文书,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首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要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本课的生字朋友。

好,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字圈好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朋友都打在了屏幕上,现在让我们共同认识并记住它们好吗?学习方式:音2遍,分析字形,组词,造句,学习生字时要拓展一下,精换部首,能换成什么字?传勇等)这些生字朋友你都记住了吗?那现在让我们把它们送回课文中,老师找几位同学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流利有感情?读得真棒,同学们给他掌声鼓励。

三、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把这些问题整理了出来,请同学们看屏幕,谁来读一下。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从文中你能找到哪几个问题的答案,用笔把它画下来,一会儿汇报。

(生汇报:我知道了精卫是谁,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有一次……精卫)这里有两个词(炎帝、泛滥)谁能再来读读,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精卫,看到大海泛滥,你会对大海说些什么?(学生汇报:大海,你也太残忍了,淹没了我们的房屋,让我们住哪呀!大海,你太坏了,你破坏了我们美好的家园)大海如此凶猛,精卫害怕了吗?我们看精卫是怎么做的?谁来说说,这里面有一个词“天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体会到精卫的什么精神呢?(不畏艰难,顽强执着:分角色读,男女生读)可精卫为什么非要填海呢?是因为大海把她淹死了吗?(不是,为了不让大海再夺去别人的生命)精卫填海的目的不是为了报复大海,而是为了保护更多的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日常见过的鸟儿都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机灵的!
生:活泼的!
生:自由自在的!
生:欢蹦乱跳的!
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鸟儿都是自由自在的,欢蹦乱跳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不一样的鸟儿,(出示图片)大家来看,这只鸟儿和你平日见到的鸟儿有哪些不一样?(生观察后回答)
生:我觉得这只鸟儿的眼神有些愤怒!
生:它的表情像是要复仇!
师:同学们,这只不一样的鸟儿名字叫精卫,它是从《山海经》里飞出来的。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出示),了解一下《山海经》这本书。

这部书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其中《精卫填海》就是其中的一个。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思考后提问)
生:精卫鸟儿为什么要填海?
生:精卫是什么样的?
生:精卫在哪里填海?
师:答案都在文章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顺句子。

(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指两名学生读,都读得很流利。


师:大家齐读一遍!
师:老师听出刚才有个同学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够准确,“常衔西山之木石”中的“xian”,“衔”是什么意思?
生:用嘴巴叼着。

师:刚才那个同学重读一边这句话。

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凐于东海。

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轻声读课文,看看你能弄明白什么?(生自由读,边读边看注释。


师:读完了吗?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我们都弄明白了什么
生:我弄明白了这只鸟儿的样子。

它的样子像乌鸦,脑袋上有花纹,嘴壳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

生:我弄明白了“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娲。

女娲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凐于东海。


师:这句话讲的是精卫的来历。

你继续说。

生:它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

她去东海游玩,被水淹没了,没能回来,所以就变成了精卫,它经常从西山上衔来树枝和石头,用来填埋东海。

师:同学们真棒!能自己弄明白这个故事的大体意思。

现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

生:炎帝的小女儿东海游玩,被水淹没了,没能回来,所以就变成了精卫,它经常从西山上衔来树枝和石头,用来填埋东海。

师: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儿?它为什么要填埋东海?
生:它为了不让别人再淹死在东海,它很关心别人。

师:用个什么词语更合适?善良,是吧?
生:它很勇敢。

师:它明明明知道东海很难填埋,他却坚持去做?这是?
生:不屈不挠。

师:对,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来,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一段。

(师生一起来学习)精卫鸟儿就是这样一个勇敢善良、不屈不挠的神话形象。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诵读这篇文章吧。

教师范读。

学生诵读。

师:大家能不能试着背诵一下?
学生练习背诵。

师:背过的同学合上书背诵。

没背过的同学可以照着书读。

大家一起来一遍。

师:《山海经》除了《精卫填海》之外,还有很多个神话故事。

看这些图(出示),大家能不能猜出是哪个神话故事?
生:第一幅图是后羿射日!
生:第二幅图是夸父追日!
生:第四幅图是愚公移山!
师:这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在课外书上看到的。

师:真棒!第三幅图老师告诉大家,是神农尝百草。

师:《山海经》里有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

古文比我们的白话文语言更简练,意蕴更丰富。

希望同学们能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丰富我们的头脑。

下课!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表演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

生2:我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

生3:我知道了精卫是炎帝女儿变成的一只美丽的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

师:同学上节课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二)品味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
[在上节已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
(生自由读,有的读一遍,有的读两遍……)
生1: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写了精卫和大海的对话。

生2:我最喜欢第4自然段,因为从这段看出了精卫非常勇敢。

生3:我最喜欢第2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我精卫是怎样来的。

生4:我最喜欢第5自然段。

因为这一段告诉了精卫的子子孙孙的仍然在填海。

(学生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喜好,大部分喜欢4自然段)
2、师:很多同学都喜欢第4自然段,那么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愿意读一读吗?
(大部分生起立朗读)
3、师:喜欢其他自然段的同学,把你们认为精彩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几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


4、师:刚才许多同学都认为第4自然段的对话非常精彩,很喜欢读。

我们再读一遍,怎样?(师读旁白,男生读大海,女生读精卫。


师:你们来当当评委,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
男生1:我认为我们读得很好,声音响亮,读出了大海的气势。

男生2:课文中大海是“愤怒地问”,愤怒的感觉我们没有表现出来。

师:你怎样理解“愤怒”呢?
男生2:就是很生气的样子。

女生1:我们的声音太轻了,没有读出精卫的坚定。

师:你认为怎样是“坚定”呢?
女生2:就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到。

师:对了,大海的愤怒,精卫的坚定,该怎样读呢?(生踊跃举手)
5、师:我们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试一试吧。

(生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师巡视指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以读来体会、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愤怒、坚定。

本来晦涩难懂的词语,学生在朗读的体验中领悟到了,较比起传统的查字典解释,这样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更符合人文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