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圣解

合集下载

道德经圣解(十二)

道德经圣解(十二)

道德经圣解(十二)

道德经圣解(十二)----萧天石

(2011-04-21 16:13:01)

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道门语要

老孔二圣法易之异同

易学为道儒二家所共宗,其中心思想无不以易为体。孔子曾赞《周易》,故其易学思想,全存于《易·十翼》中;老子未演《易》,故其易学思想,全隐存于《道德经》中。古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连山易属之神农(据孔颖达说),杜子春则谓属之伏羲,郑玄则谓“夏曰连山”,其卦以纯艮为首(据贾公彦疏郑玄注《周礼. 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归藏易属之黄帝(据杜子春、孔颖达说),郑玄则谓“殷曰归藏”,其卦以纯坤为首(据贾公彦疏郑注),有万物莫不归藏之义。周易则属之于周(郑玄《易赞》及《易论》谓“周曰周易”),其卦以纯乾为首。连山易早亡,归藏易称后亦亡!(郑樵曰:“连山亡矣。归藏,唐有司马膺注十三卷,今亦亡,隋有薛贞注十三卷,今所存者,《初经》、《齐母》、《本蓍》三篇而已。”唯后亦亡。)“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老子为周藏守室史,对于二代以上之古文化,得天独厚,或犹得见古归藏易也。

易之要在乾坤,以乾坤为门户,舍乾坤则无以见易,其余六十二卦亦无由得立。《系辞传》曰:“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位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又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故乾坤即阴阳也。“阴阳交则万物生,阴阳不交,则天地或几乎息矣”!《系辞传》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一阳(一)动直(I),下交于阴(--),得(+),而万物以生,天

道德经圣解(六十三)

道德经圣解(六十三)

道德经圣解(六十三)

道德经圣解(六十三)----萧天石

(2011-08-01 00:29:09)

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道门语要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①以百姓心为心。②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③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④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⑤

【注释】

①各本及坊间通行本,作“圣人无常心”,四川青城山天师洞庋藏重阳子手抄本,作“圣人常无心”。注云:“老子以无为万物之宗,以无心为万德之主。”

②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本,百姓下有“之”字。此言圣人治国,无常心于有为,而任百姓之自化,故以百姓心为心。

③“得”,王弼本、室町本二字皆作“德”。案:圣人常无心,故能无意无念,无为无欲,不倚于一物;湛然虚明,寂然不动,以应无穷,而皆自得于性。故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终能得大善至善而无不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终可得信与不信者,皆同于信,合而为一矣。以道善之,以道信之,非察察分别天下之善与不善、信与不信,而生心作意以为善、为信,乃是循依天道自然,无为而为,故终成化而得善信。

④歙歙,御注本作“惵惵”,刘师培曰:“‘慊慊’即‘歙歙’之异文。”《庄子.山木篇》“则呼张歙之”,《淮南.精神训》“开闭张歙则歙”,亦即三十六章“将欲歙之”之“歙”,乃歙闭之义也,以形容圣人俭啬无欲之状。天下浑心,乃指天下皆受圣人之化,而亦浑沌无欲。

⑤今王弼本无“百姓皆注其耳目”句,蒋锡昌云:浙局王本《老子》后附《老子校勘记》云:“阁本、毕本、黎本并有‘百姓皆注其耳目,一句,据注‘各用聪明’,释文‘注,之树反’,知王弼本实有此句。”据补入。

道德经圣解(九十二)

道德经圣解(九十二)

道德经圣解(九十二)

道德经圣解(九十二)----萧天石

(2012-09-03 16:56:59)

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道门语要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2)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3)正言若反。(4)【注释】

(1)“莫柔弱于水”,此据王弼本。范应元本作“莫不柔弱”。强本作“柔弱莫过于水”。坚,范应元本作“刚”。胜,范应元本、敦煌辛本、焦竑本均作“先”。强,多本作“疆”。叟案:四十三章强本成疏云:“故下文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系引此文。可知成本同碑本。今仍依通行本,未据改。

(2)弱、柔二句,景龙碑本作:“故弱胜强,柔胜刚。”敦煌庚本作:“弱胜强,柔胜刚。”御注本作:“故柔胜刚,弱胜强。”傅奕、范应元本作:“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淮南·道应训》引《老子》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刘师培以为“当为古本”。此言水之道,柔弱可胜刚强,天下莫不知,然竞莫能行也。须知:知道易而行道难,行道易而证道难,证道易而与道合一难也。

(3)此句遂州龙兴本无之。强本成疏引经文云:“是以圣人受国之垢,是谓社稷王。”言能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传》曰:“山泽纳污,国君含垢。”以明“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之意也。

(4)此句河上注:“此乃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为反言。”范应元注云:“夫谦下柔弱,本是法道,而人以为垢污之行;孤寡不毂,

本以喻一喻虚,而人以为不祥之称,故正言似与俗反也。”苏东坡曰:“正言合道而反俗,俗以受垢为辱,受不祥为殃,故也。”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货财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白话译文:

要说我有清楚而明白的认知,那是:行走大道,最所担心的却是歧出邪路。大道何等平坦,但人民总喜欢险僻的小径。朝廷宫宇,何等华丽;田园郊野,何等荒芜!粮仓国库,何等空虚!身穿文彩华服,手带锐利宝剑,餍足了山珍海味,财货蓄积有余,像这样叫做强盗头子,不合乎「大道」的啊!

药方:

不要以为平坦无奇,就没什么,要知道「没什么」,那才能入于大道之门!那些有权有力的人,总在历史的浪头上,浪生浪死,没几个可以成为中流砥柱的!小草的哲学是:小人物,但生命却是庄严的`;大人物可能恰好相反!大道在平正无奇,不在华丽文彩!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白话译文:

善于建立功业的人,必立下不拔之基;善于抱持理想的人,必结成不解之缘,子子孙孙的祭祀永不中辍。自然大道,用来治理自身,

49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49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49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如何理解“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无心”是什么含义?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圣人以平等心玄照世人。王弼注:“各因其用,则善不失也。无弃人也。”圣人之心常善,这就是德善。以常善之心临世,天下无不善之人。善人固然是善人,恶人亦是善人,因为人都是道生之,德蓄之,以道观之万物玄同,恶人可以转化为善人。

老子宣说《道德经》的宗旨不是想把恶人转化为善人吗?恶人转化为善人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没有可能,老子不会留下五千文。不同是世人的肉眼所见,玄同是圣人的道眼所见,所以老子坚信恶人可以转化。

此段经文与“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二十七章)一脉相承。圣人有救人的妙法,才可以把恶人转化为善人,世人没有救人的妙法,所以把恶人永远看做恶人。

德善。此二字最为重要。河上公注:“百姓德化,圣人为善”。因为玄同,百姓有所化之基,圣人有所化之能。所化之基与能化之心相合,所以“故无弃人”。所化之基是百姓的德善,能化之心是圣人的德善。

善可以解释为善和妙。德善就是德与善不二,有德必善,有善必德。孟子与告子争论人性是善还是恶,从究竟地看是善,从现实地看是恶。从究竟地看是善,这就是德善。为什么善又是妙呢?

二十七章首先宣说“五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救人五善法就是救人五妙法,所以说“德善”就是“德妙”,正因为德最妙,所以才说德善。不妙则不善。

道德经讲解全文

道德经讲解全文

道德经讲解全文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虽然关于他的生平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他的思想和哲学观点对中国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主要探讨了人生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以道德和道德行为作为核心内容,旨在使人们能够达到心灵的平衡和和谐,实现自我修养和社会和谐的目标。

道德经共分为81章,每一章都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以下是对道德经全文的详细讲解: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道德经的开篇,意味着道是无法被言说和描绘的,只能通过个人的体验和领悟去理解。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众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指出了美和善的概念是相对的,必须有恶和不善的存在才能辨别。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句话告诉人们,领导者不应该偏袒任何人,也不应该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要保持公正和淡泊的心态。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句话强调了道的无限和深厚之处,它是万物的根源和源泉。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说明了天地并没有道德情感,只是把万物一视同仁。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句话使用了谷神的概念来阐述道的无穷无尽和永恒不灭的特性。

第七章:天长地久。这句话表达了天地的永恒和延续,与诸多宗教观念中的天堂和地狱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八章:上善若水。这句话比喻了善行的特点,像水一样温和、慈爱、顺从,

永不争斗。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贪婪,要保持适度,过于追求必将带来反作用。

道德经解释

道德经解释

道德经解释

绝圣弃智

圣,就是圣人,就是神人,就是佛,就是仙。弃智,为什么有高度智慧的圣人要弃智呢,因为大道至简,一切都是一个圆,一个循环。智慧发展极至的时候就一定会变成无智(这里的理论可以有很多,但结果都是一个)。所以说智慧出,有大伪。包括技巧也一样,技巧多了压人心,有虚伪。这就叫做勾心斗角。心就是智,角就是技。

人·佛·动物·大圈圈

而人类发展到今天,从春秋的智(智慧)发展到现在的技(经济实力),再发展下去,一定是经济实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同社会。而再发展下去,就是智慧与经济都高度发达的社会。这个就是佛的前身。而所谓的“佛”就是老子说的“绝圣”,就是神仙。就是去掉了智慧的人类,因为智慧已经没有用了。而这时有些心智不全的“魔”就会出现。佛魔相争相斗的社会,就是“魔兽世界”。再发展下去,就是弃技了,技巧也不用了。直接一口咬下去。这就是动物世界了(动物也都具有佛性*与人性*)。而动物发展下去,就是人类了(人类也具有动物性*与佛性*)。

所以,世界是一个圆,一个循环。由人开始,人-人佛->佛->佛兽->动物->人。三者都是有其他二者性*质的合一体,只是外形不一样。

这里可以假想一下恐龙的世界。

关于大同世界

我们现在说2012年,人类要进行思想的升华,实际就是为实现大同世界铺路。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共同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而努力。就算实现了大同,在以后的时间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大循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一)之杨若古兰创作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着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意译:“道”是可以用说话来讨论的,但通过说话这个不精确的工具表达出来的不是真实的永世的“道”;姑且命名为“道”,但这其实不是它真实的名字.“道”这个东西,本来是没着名字的,它是天地开创者;经过命名以后称之为“道”,它指的是管理我们这个世界的最高法则.不带着贪念,能体会到“道”的精妙;发挥人的客观能动性,能看到道与万物的精确关系.两者的名称虽然有差别,但是都是指向同一本体,它们同样令人惊叹,它们都是一个混沌.认识到混沌是客观事实和客观存在,是一切学问的开始.

深入探讨:这是给“道”命名的过程,也体现出说话的局限性,说话思维的局限性,非说话思维是很有价值的,笔者发现发展它的秘密在于开发右脑,而中国的教育似乎欠缺了这一点.右脑是一个值得开发的脑,例如右脑的非说话思维可以帮忙我们悟“道”和高效记忆等等,右脑发达的人,才容易领悟到“道”的各种存在.普通情况下,女人的右脑都比较发达,我们男士要加把劲才行,当然,男女都须要进步.^_^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能够体现,第一,人的认识和思维能力具有局限性,以人的能力是几乎不成能认识理解到“道”级别规律的全部内涵的,最多认识到其中一部分和一些接近规律的而且带有局限性的一些理论,由人道出来的“道”不是精确的道,也不是全部的道;第二,人的说话有局限性的,说话是一种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制作虚假的工具,比方你此刻的表情,你可以用说话精确地表达出来吗?不成的,最多找一些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说话,可见偏差在这个时候就曾经出现了,而且,听者对你所采取的说话的理解又未必同你的本意不异,可能他人对你用以表达表情的说话作出同你本意相反的理解,所以,说话虽然有它的感化,但有时其实是垃圾工具,天然地,“道”,是不克不及用说话这类其实不高级的工具精确表示出来的,包含世界存在的任何规律亦然,人类的说话最多帮忙交流的时候能够接近事实,而不克不及精确地表示事实.但是,我们也不克不及否定说话的价值,老子也没有抬高说话的价值,只是客观说明情况.高手的话,可以神似地用说话表达事物,《易经》、《道德经》这些,就是用说话文字神似地描述道的作品,否则,得道高人老子也不会采取说话的方式给我们如许的经典了.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

《道德经》全文

01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亦作如此停顿: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miǎo;恒有欲也,以观其徼jiào。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另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

道,无名无形,所以不可说。但道运行万物,又可以解释,但解释出来的道,只是一部分,不是那个涵盖一切的“常道”。无生有,道生一。于是就有了形,可以名了。但一也不是“恒名”,他会发展变化而滋生万物,它是万物之母,万物也会消亡。

我们去看无名无形的道,就能感觉到它的微妙,如果我们去探究有名有形的“一”与由道生出的万物,寻根溯源,就能找到它的源头,理解道生万物的规律。道是无,“一”以至万物,是有,有和无,是相生的,是同出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我们就称之为玄,理解这个玄,这是万物变化是奇妙的规律,理解它,就能得道。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解释:

解释即非解释,无解释,错解释。

天下,指不懂道的侯王。美丑,善恶,是人为的相对概念,老子不取,所以倡导善,倡导美,那就跟倡导丑,倡导恶无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两解:一是,人们知道那是美的,因为有丑存在;知道那是善的,有恶存在。是丑显现了美,是恶显现了善。二是:天下人皆去追求所谓的美,那是恶的,都去追求所谓的善,那是不善的。意思是,不是为追求什么才去达到,而是要发自自然。反对“有为”,提倡“无为”之意。)

《道德经》原文及解读

《道德经》原文及解读

《道德经》原文及解读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下面是的整理的“《道德经》原文及解读”,欢迎阅读。

前言

道的含义:1、构成世界的本体。2、创造宇宙的原动力。

3、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

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总体上,道可以被认为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的蓬勃生机都是它发动和创造的,遵循着固有的规律。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

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古圣箴言《道德经》通释

古圣箴言《道德经》通释

古圣箴言《道德经》通释

古圣箴言《道德经》通释

《道德经》

第一章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③。无,名天地之始④;有,名万物之母⑤。故常无,我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道: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②道:用语言表达出来。③常:恒久不变。④名:这里指道的名称,文化思想。⑤名:用语言表达出来。⑥徼(jiao):通“窍”,踪迹的意思。⑦玄:幽昧深远。

【直译】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余秋雨鉴赏】

第一章面临着特别的麻烦。因为老子知道,自己现在着手的,并不是一部普通的著作,而是一项开创性的精神构建。那么,一开头,就必须呈现出主题和高度。但是,字又不能太多,他为自己定下的文字风格是诗化格言。用短短的诗化格言来开启这么一扇重大门户,难度可想而知。

主题是道。道是什么?必须给一个合适的名。这本是最不能跳过去的“定义巨障”,却被老子用幽默的方式跳过了。他一上来就说: 道,说得明白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说得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名。

你看,刚刚呈现出主题,就立即表示,这个主题说不明白。加给

它任何名,也说不明白。初一听,很像是“开局之谦”,来反衬后文的论述,但这不是老子的做法。在老子看来,不仅文章的开头说不明白,而且直到文章的结尾也说不明白。不仅自己说不明白,而且别人也说不明白。不仅现在说不明白,而且永远也说不明白。

《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

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

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知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作。它以道德为核心,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修身养性、治国理政、人际关系以及人生境界的思考和建议。下面将对道德经全文逐章进行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意。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意味着道是无法用言语来准确描述的,它是超越言语和思维的存在。注释:道是指宇宙之道,是一种无形无物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和理解,只能通过心灵的洞察力和直觉来把握。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众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指出,美和善的存在是相对的,没有美就没有丑,没有善就没有恶。注释:美和善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体现出来,它们的存在是互为依存的。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这句话强调了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应该避免过分追求名利和物质财富,以免引发社会的竞争和混乱。注释:贤者是指有才德的人,难得之货是指稀缺的财富,道德经认为过分追求这些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描述了道的特性,它包容万物,能够调和各种矛盾和纷争。注释:道是一种能够包容一切的存在,它不仅能够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还能够平衡宇宙的运行。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强调了天地和圣人的无私和平等,它们对待万物和百姓没有偏爱之心。注释:道德经认为,天地和圣人都是无私的存在,它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偏袒某些人或事物。

道德经原文与解析精选

道德经原文与解析精选

道德经原文与解析精选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广泛认为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作者为老子。本文将对道德经原文进行解析和精选,并分析其思

想内涵和影响。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这句话中,道指的是至高无上的终极真理,通常人们无法通过言

语描绘或描述。名则是对事物的名称,但名并不能完全揭示事物的本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里指出,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根源都来自于无名,即无法用言语表

达的至高真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在人们的观察中是无欲无求的,这是因为人们若能无欲无求,则

能观察到道的奥妙。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欲望,这时候也可

以从欲望中观察到道的可能性。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和名虽然来源相同,但是由于人们对其的理解和描述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名称。而这些名称都可以被统称为玄,玄则是众多奥妙的门径。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闢其邪,尊其德,夷其觚,不舍,可为天下母。吾善谷者,谷其不切;弗良马鄙執直,申包胥故楚,顷襄子荒于麦都。故形孰者荼,暢敢爲天下先;吾善夫谷者,穀其不得次貨;於土官乎?故形孰者龍,暢敢爲天下主。

解析: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的运行虽广大无边,但是可以适用于一切事物。道深如渊,好像万物的起源。

道德经最经典解读

道德经最经典解读

道德经最经典解读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1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2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3

【解释】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珍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道德经》全文+解释

《道德经》全文+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圣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四)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道可道,上一道字,即老子所开示天下万世之[道],亦系指宇宙天地万物之本体;下一道字系指言说之意。名可名,上一名字,是用以名道之名。下一名字,系指万德万行

万法与万事万物之分名。常道常名二常字,即真常不坏永恒不变之常。如书皋陶谟:

[彰厥有常]。易词:[动静有常]。庄子:[天下有常然者]。玄真子:[天地有常]。虽即

变化万端,然不离其经,此之谓常。常,又有作尚字解者,亦通,惟不如上解之义远

矣。

(二)无,古本作无。景龙碑本,全书无字概作无。此二句,各本多作[无名][有名],史记日者传即引作[无名者,天地之始也。]是其误之由来久矣。实则应作[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断句。证之以四十章[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即知有无对举,

实为老子原意。丁易东氏等以老子后有[道常无名,始制有名],认不应以有无为读。其

误在未深两章谊旨各有别,且老子复用有无贯通全书以为其神用也。又此二句景龙本

无二[之]字。

(三)河上公、王弼、孙盛以下诸家注本,多作常无欲、常有欲断句,司马光、王安石、苏子由、范应元诸本,皆以常无、常有为句,当从后者。(王应麟认以有无断句,自王

介甫始,误。实自司马温公始。)老子书多有无对举,如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

为用]是。庄子天下篇曰:[建之以常无、有]。其意即指[常无常有],常、为一词,无有

相对。易顺鼎、刘咸均独得其义。认以常无、常有断句,自庄子已然。必如此,方与

上二句贯通不二。不然,[无名][有名],[无欲][有欲],乃四句义,与下文[此两者同]不

称矣。又:王弼解此两者,系指[母][始],大误。老子全书,均以[有][无]贯通其全体

大用,此为全书头脑处,不可不明。或谓此两者,指[妙]与[徼]也,更非。或以老子三

十四章有[常无,欲可名於小]句,证应从[欲]字断句,孰不知该欲字系衍文,高享已疑

之矣。其次,于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