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1-习题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动力学练习题1

化学反应动力学练习题1

化学反应动力学练习题一、计算题1.340K 时N 2O 5分解反应有如下实验数据求60s 内和120s 到240s 的平均速率。

2.某基元反应A(g)+2B(g)D(g)+E(g),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A 和B通入一定体积的容器中。

(1)当A 和B 各消耗50%时反应速率为起始率的几倍?(2)在恒温下,将容器的体积减少一半时反应速率是起始速率的多少倍?3.一定温度下反应CO(g)+Cl 2(g)COCl 2有下列实验数据求(1)反应级数;(2)速率方程;(3)速率常数。

4.反应N2O 52NO 2+21O 2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5.反应CO(CH 2COOH)2CH 3COCH 3+2CO 2,在283K 时速率常数k 为6.48×10-3mol ·L -1·min -3,在333K 时速率常数k 为3.29mol ·L -1·min -1。

求303K时反应的速率常数。

6.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基元反应A(g)+2B(g)2C(g)当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 =0.2mol·L-1,cB=0.3mol·L-1时的反应速率为0.72mol·L-1·s-1,若温度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使cA =1.2mol·L-1,cB=0.6mol·L-1,此时反应速率多大?为原来反应速率的多少倍?7.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的实验数据如下:(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级数;(2)计算速率常数;(3)当c(NO)=0.15mol·L-1,c(O2)=0.080mol·L-1时反应速率是多少?8.反应C2H6→C2H4+H2,开始阶段反应级数近似为3/2级,910K时速率常数为1.13dm3/2·。

试计算C2H6(g)的压强为1.33×104Pa时的起始分解速率υ9.295K时,反应2NO+Cl2→2NOCl,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数据如下:(2)写出反应的速率方程。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动力学1A 一、选择题 1. 连串反应 Ak 1Bk 2C 其中 k 1= 0.1 min -1, k 2= 0.2 min -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 A ,且浓度为 1 mol ·dm -3 ,则 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 )(A) 0.3 min (B) 5.0 min (C) 6.93 min (D) ∞ 2. 平行反应 Ak 1B (1); Ak 2D (2),其反应 (1) 和(2)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 1为 120 kJ ·mol -1,E 2为 80 kJ ·mol -1,则当在 1000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 )(A) k 1/k 2= 8.138×10-3 (B) k 1/k 2= 1.228×102(C) k 1/k 2= 1.55×10-5 (D) k 1/k 2= 6.47×104 3. 如果臭氧 (O 3) 分解反应 2O 3→ 3O 2的反应机理是: O 3→ O + O 2 (1) O + O 3→ 2O 2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 3而言可能是: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5 级反应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d c A /d t = - d c B /d t = 12d c D /d t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 (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3 (A) kp H 23 p N 2 (B) kp H 22p N 2(C) kpH2pN2(D) kpH2pN227. 在反应 A k1Bk2C,Ak3D 中,活化能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8. [X]0 [Y][Z] 增加 0.0050 mol·dm-3所需的时间/ s0.10 mol·dm-3 0.10 mol·dm-3 720.20 mol·dm-3 0.10 mol·dm-3 180.20 mol·dm-3 0.05 mol·dm-3 36对于反应 X + 2Y →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 (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 (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9.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 1/n所需要的时间是: ( )(A) -0.6932/k (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 (D) (2.303/k) lg(1/n)10. 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P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P与∆≠S m有关(B) P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P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D) P值大多数<1,但也有>1的二、填空题12. 60Co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其半衰期为5.26 a (年), 则其蜕变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 mg, 10 a后剩余 ______________mg。

动力学练习题word版

动力学练习题word版

动⼒学练习题word版第⼗⼀章动⼒学练习题⼀、是⾮题(对的画√错的画×)1、反应速率系数k A 与反应物A 的浓度有关。

()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3、⼀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反应。

()4、对⼆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为同⼀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越低,则所需时间越短。

()5、对同⼀反应,活化能⼀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6、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定义是dTkd RT Ea ln 2=。

() 7、对于元反应,反应速率系数部随温度的升⾼⽽增⼤。

() 8、若反应A →Y ,对A 为零级,则A 的半衰期 AA k C t 20,21=.。

()9、设对⾏反应正⽅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元反应,则升⾼温度更利于增⼤正反应的速率系数。

()10、连串反应的速率由其中最慢的⼀步决定,因此速率控制步骤的级数就是总反应的级数。

() 11、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点,但它不是势能⾯上的最⾼点,也不是势能⾯上的最低点。

()12、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络合物就是⼀般反应历程中的活化分⼦。

() 13、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有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4、复杂反应是由若⼲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所以复杂反应的分⼦数是基元反应的分⼦数之和.。

()15、质量作⽤定律只适⽤于元反应。

() 16、某反应,若其反应速率⽅程式为A=Ac A 2c B ,则当c B,0>>c A,0时,反应速率⽅程可约化为假⼆级反应。

()17、若反应 A+B ?→?Y +Z 的速率⽅程为υ= kc A c B , 则该反应是⼆级反应,且肯定是双分⼦反应。

()18、对于反应 2NO + Cl 2 ?→? 2NOCl ,只有其速率⽅程为:υ=k {c (NO)}2c (Cl 2),该反应才有可能为元反应。

其他的任何形式,都表明该反应不是元反应。

()19、知道了反应物和产物可写出化学反应⽅程式, 但不能由配平的化学反应式直接写出反应级数和反应分⼦数。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1-1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1-1

高等学校教材地质出版社第一章渗流理论基础习题1-1一、填空题: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____________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_________;多孔介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的_________的运动规律。

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续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_________,但对贮存水来说却是________。

4.假想水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都与真实水流相同,假想水流充满_________。

5.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所占据的面积;渗透速度是_________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流速是_________的平均速度。

6.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_________,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_________。

7.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_________方向沿着________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________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渗流运动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等。

9.根据地下水速度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运动。

二、判断题:10.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运动,因此可以说多孔介质就是含水层。

()11.地下水运动时的有效孔隙度等于排水(贮水)时的有效孔隙度。

()12.对含水层来说其压缩性主要表现在空隙和水的压缩上。

化学动力学习题

化学动力学习题

第5章化学动力学习题一、思考题1.化学反应速率是如何定义的?反应速率方程如何表达?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加快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反应速率?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什么样的反应?5.能否根据反应方程式直接写出反应速率方程式?为什么?6.速率常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浓度和压力会影响速率常数吗?7.什么是反应级数?零级反应和一级反应各有什么特征?8.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180 kJ·mol-1,另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48 kJ·mol-1。

在相似的条件下,这两个反应中哪一个进行较快些?为什么?9.为什么说使用催化剂不会改变体系的热力学性能?10.为什么不同的反应升高相同的温度,反应速率提高的程度不同?11.是不是对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增加任意一个反应物的浓度都会提高反应速率?为什么?12.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13.何为反应机理?你认为要想了解反应机理,最关键是要怎么做?14.试解释浓度、压力、温度和催化剂加快反应的原因。

15.总压力与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以及平衡移动的影响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举例说明。

16.比较“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同“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举例说明。

17.反应2NO(g)+2H2(g)=== N2(g)+2H2O(g)的速率方程是r = k c2(NO)c(H2)试讨论以下各种条件变化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 NO的浓度增加1倍;(2) 有催化剂参加;(3) 升高温度;(4) 反应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18.对于下列平衡体系:C (s) + H2O (g) = CO (g) + H2(g),q为正值。

(1) 欲使平衡向右移动,可采取哪些措施?(2) 欲使(正)反应进行得较快(平衡向右移动)的适宜条件如何?这些措施对K及k(正)、k(逆)的影响各如何?二、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 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催化剂等均无关系。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动力学1A 一、选择题 1. 连串反应 Ak 1Bk 2C 其中 k 1= 0.1 min -1, k 2= 0.2 min -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 A ,且浓度为 1 mol ·dm -3 ,则 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 )(A) 0.3 min (B) 5.0 min (C) 6.93 min (D) ∞ 2. 平行反应 Ak 1B (1); Ak 2D (2),其反应 (1) 和(2)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 1为 120 kJ ·mol -1,E 2为 80 kJ ·mol -1,则当在 1000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 )(A) k 1/k 2= 8.138×10-3 (B) k 1/k 2= 1.228×102(C) k 1/k 2= 1.55×10-5 (D) k 1/k 2= 6.47×104 3. 如果臭氧 (O 3) 分解反应 2O 3→ 3O 2的反应机理是: O 3→ O + O 2 (1) O + O 3→ 2O 2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 3而言可能是: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5 级反应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d c A /d t = - d c B /d t = 12d c D /d t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 (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3 (A) kp H 23 p N 2 (B) kp H 22p N 2(C) kpH2pN2(D) kpH2pN227. 在反应 A k1Bk2C,Ak3D 中,活化能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8. [X]0 [Y][Z] 增加 0.0050 mol·dm-3所需的时间/ s0.10 mol·dm-3 0.10 mol·dm-3 720.20 mol·dm-3 0.10 mol·dm-3 180.20 mol·dm-3 0.05 mol·dm-3 36对于反应 X + 2Y →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 (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 (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9.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 1/n所需要的时间是: ( )(A) -0.6932/k (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 (D) (2.303/k) lg(1/n)10. 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P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P与∆≠S m有关(B) P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P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D) P值大多数<1,但也有>1的二、填空题12. 60Co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其半衰期为5.26 a (年), 则其蜕变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 mg, 10 a后剩余 ______________mg。

理论力学课后答案-谢传峰、王琪-动力学部分

理论力学课后答案-谢传峰、王琪-动力学部分

1-20 解:取小环为动点,OAB 杆为动系 运动分析 O 绝对运动:直线运动; 相对运动:直线运动; ve A 牵连运动:定轴转动。 由运动分析可知点的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的方向如图所示, 其中: ve OM 根据速度合成定理: M
vr B
va
r 2 r cos 600
由此解得: x
vo
mg
(a)
sv 0 x
v0 s ,将该式对时间求导得: (a)式可写成: xx
2 x x 2 s v0 v0 x
(b)
2 2 v0 v 2l 2 x 0 3 (负号说明滑块 A 的加速度向上) x x
将(a)式代入(b)式可得: a x x
va2 v2 v 2 sin t n 因为 a ,所以根据上式可求出 aa aa tan 。 r r cos 2 r cos3
n a
根据矢量形式的质点运动微分方程有:
m(aat aan ) F FO mg
将该式分别在 x 轴上投影:
m(aat sin aan cos ) FO cos
取套筒 A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根据质点矢量形式的运动微分方程有:
ma F FN mg
将该式在 x, y 轴上投影可得直角坐标形式的运动微分方程:
mg F cos m x F sin FN m y
其中: cos
x x2 l 2
, sin
ve
va
r

M vr
O
r aan
ar

aat
M
根据速度合成定理有 由此可求出: va
va ve v r

物理化学 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练习题及答案

填空选择题化学动力学练习题一、判断题:1.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2.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3.单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5.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6.若一个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7.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

8.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9.若反应A + B••Y + Z的速率方程为:r=kc A c B,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不是双分子反应。

10.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11.若反应(1)的活化能为E1,反应(2)的活化能为E2,且E1 > E2,则在同一温度下k1一定小于k2。

12.若某化学反应的Δr U m < 0,则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零。

13.对平衡反应A••Y,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4.平行反应,k1/k2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5.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

16.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于产物分子的能量,则此反应就不需要活化能。

17.温度升高。

正、逆反应速度都会增大,因此平衡常数也不随温度而改变。

二、单选题:1.反应3O2••2O3,其速率方程-d[O2]/dt = k[O3]2[O2] 或d[O3]/dt = k'[O3]2[O2],那么k与k'的关系是:(A) 2k = 3k' ;(B) k = k' ;(C) 3k = 2k' ;(D) ½k = •k' 。

2.有如下简单反应aA + bB••dD,已知a < b < d,则速率常数k A、k B、k D的关系为:(选项不全,自己写出答案)(A) ;(B) k A < k B < k D;(C) k A > kB > kD ;(D) 。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习题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习题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一、简答题1.反应Pb(C 2H 5)4=Pb+4C 2H 5是否可能为基元反应为什么2.某反应物消耗掉50%和75%时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t 1/2和 t 1/4,若反应对该反应物分别是一级、二级和三级,则t 1/2: t 1/4的比值分别是多少3.请总结零级反应、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各有哪些特征平行反应、对峙反应和连续反应又有哪些特征4.从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时通常有哪几种近似方法各有什么适用条件5.某一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时有限的,且等于kc 0(C 0为反应物起始浓度),则该反应是几级反应6. 质量作用定律对于总反应式为什么不一定正确7.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写出下列基元反应速率表达式:(1)A+B→2P(2)2A+B→2P(3)A+2B→P+2s(4)2Cl 2+M→Cl 2+M8.典型复杂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如何9.什么是链反应有哪几种 10.如何解释支链反应引起爆炸的高界限和低界限11.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什么二、证明题1、某环氧烷受热分解,反应机理如下:稳定产物−→−⋅+⋅+⋅−→−⋅++⋅−→−⋅⋅+⋅−→−43213433k k k k CH R CH R CH RH CO CH R H R RH证明反应速率方程为()()RH kc dtCH dc =4 2、证明对理想气体系统的n 级简单反应,其速率常数()n c p RT k k -=1。

三、计算题1、反应2222SO Cl SO +Cl →为一级气相反应,320℃时512.210s k --=⨯。

问在320℃加热90min ,22SO Cl 的分解百分数为若干[答案:%]2、某二级反应A+B C →初速度为133105---⋅⋅⨯s dm mol ,两反应物的初浓度皆为32.0-⋅dm mol ,求k 。

[答案:11325.1---⋅⋅=s mol dm k ]3、781K 时22H +I 2HI →,反应的速率常数3-1-1HI 80.2dm mol s k =⋅⋅,求2H k 。

空气动力学:1 习题

空气动力学:1 习题

习题1.1 气瓶容积0.15m3,在303K时,瓶中氧气的压强是5×106N/m 2,求气瓶中氧气的重量。

1.2 一根横截面积为1cm2的管子连在一个容器的上面。

容器的高度为1cm,横截面积为100cm2。

今把水注入,使水到容器底部的深度为100cm(1)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力是多少?(2)系统内水的重量是多少?(3)解释(1)和(2)求得的数值为什么不一样1.3 用容积为1000m3的金属罐作水压试验。

先在容器内注满一个大气压的水,然后加压注水,使容器内压强增加到7×105N/m2,需再注入多少水?1.2题图1.4 某发动机的设计高度为1000m,试求出该高度处的大气压强、密度和温度,并与国际标准大气表上所给出的参数相比较。

1.5 某日气压表的读数为762.6mm汞柱,试求在每平方米面积上,大气压强所作用的力为多少牛顿?1.6 一个储气罐的容积为6m3,内储48.1kg的空气,试确定储气罐内空气的密度是多少?1.7某气罐容积为27.1m3,内储压缩空气。

已知罐中空气的温度为303K,压强为21atm,试求罐内压缩空气的质量为多少千克?1.8 假设大气的密度是个常数,其值为1.225kg/m3,试求大气层的上界为多少米?(假设在海平面处的压强与国际标准大气值相同)1.9 假设大气的温度是个常数,其值为288.15K,试求5000m高度处的压强为什么?请将该压强值和相同高度下标准大气的对应值相比较,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

1.10 均质流体体积为τ,处于平衡状态,其体力指向一固定的中心且与质点离开该中心距离成正比。

求自由面的形状,如τ=1000m3,且在距离为1cm时对1g质量的吸引力为10-5 N,如流体为水,试计算中心点的压强。

1.11 图为装在做水平匀加速运动物体上的U型管式加速度测器,已测得两管中液面差h=4cm,两管相距L=20cm,求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11题图 1.12题图1.12 如图一圆形容器,其顶盖中心装有一敞口的测压器,容器装满水,测压管中的水面比顶盖高h,圆柱形容器直径为D,当它绕竖直轴以角速度Ω旋转式,顶盖受到多大的液体向上总压力? 1.13 设有一质量力场2222222,2,2x y F y yz z F z xz x Fz x xy y λμν=++=++=++,其中,,λμν均为参数,问,,λμν去何数值时,在上述力场作用下的流体才有可能达到平衡。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九章】动力学一练习习题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九章】动力学一练习习题

物理化学(二)练习1(化学动力学)2014级一、选择题( 共15题)1-1. 反应A k1B (I);Ak2D (II),已知反应I 的活化能E1大于反应II 的活化能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的比例?(A) 提高反应温度(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D) 降低反应温度1-2. 如果某反应的△r H m= 100kJ·mol-1,那么活化能E a将:(A) E a≠100kJ·mol-1(B) E a≥100kJ·mol-1(C) E a≤100kJ·mol-1(D) 都可以1-3. 2A k1产物上述反应对A 为二级,下列何者对时间作图可得一直线,且直线斜率等于速率常数k?(A) 2[A](B) [A]2(C) 1/[A](D) 1/[A]21-4. 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A) 成正比(B) 成反比(C) 平方成反比(D) 无关1-5.此反应的速率方程为:(A) r = k c B(B) r = k c A c B(C) r = k c A(c B)2(D) r = k c A1-6.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10-3(kPa)-1·s-1,如速率常数用k C表示,则k C应为:(A) 3.326 (mol·dm-3)-1·s-1(B) 3.0×10-4 (mol·dm-3)-1·s-1(C) 3326 (mol·dm-3)-1·s-1(D) 3.0×10-7 (mol·dm-3)-1·s-11-7. 均相反应A + B k1C +D , A + Bk2E +F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C]/∆[E] = k1/k2的关系,∆[C],∆[E] 为反应前后的浓差,k1,k2是反应(1),(2)的速率常数。

高等动力学习题答案

高等动力学习题答案

高等动力学习题答案高等动力学习题答案动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在学习动力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题目。

解答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等动力学学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一个质点在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 A sin(ωt + φ),其中A、ω和φ分别为常数。

求该质点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运动方程,我们可以得到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 Aωcos(ωt + φ)和a = -Aω²sin(ωt + φ)。

因此,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 -Aω²sin(ωt + φ)。

2. 一个质点在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 At² + Bt + C,其中A、B和C分别为常数。

求该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运动方程,我们可以得到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 2At + B和a = 2A。

因此,该质点的速度为v = 2At + B,加速度为a = 2A。

3. 一个质点在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满足v = At + B,其中A和B为常数。

求该质点的位移和加速度。

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速度-时间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质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分别为x = (A/2)t² + Bt + C和a = A。

因此,该质点的位移为x = (A/2)t² + Bt + C,加速度为a = A。

4. 一个质点在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满足a = At + B,其中A和B为常数。

求该质点的速度和位移。

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加速度-时间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质点的速度和位移分别为v = (A/2)t² + Bt + C和x = (A/6)t³ + (B/2)t² + Ct + D,其中C和D为常数。

化学动力学-概念与习题

化学动力学-概念与习题

t =34min
t =50min
kc0= (40.9-33.3) /34(33.3-17.0) = 0.0137min-1
kc0= (40.9-31.0) /50(31.0-17.0) = 0.0141min-1
k(平均值) = 0.0137mol-1 dm3 min-1
习题
1. 利用水解速率可考察农药的杀虫效果。已知某农药在 酸性溶液中,30oC水解半衰期为5.68h;70oC水解速率常 数为0.173h-1;求: (1) 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2) 70oC下该农药水解的7/8衰期。(2009 年北京市研究生 入学试题) 解:由速率常数的单位知,该水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0=a1c0
t =a1ct + a2(c0 - ct)
=a2c0
习题
0=a1c0 t =a1ct + a2(c0 - ct)
,
=a2c0
0 - = (a1- a2)c0
t - = (a1- a2)ct c0 0 ct t
当浓度相同时,体系的m与成正比,则
概念辨析
13. 溴和丙酮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实验测得速率方程对 溴为零级,所以说溴在反应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这样说 对不对? CH3COCH3 + Br2 → CH3COCH2Br + HBr
r = k[CH3COCH3]n
答:不对,反应物浓度不出现在速率方程中不等于它不 起作用,更不能认为它是催化剂。显然这个反应不是基 元反应,在反应机理中,溴出现在速决步以后的快反应 中,所以推导出的速率方程对溴呈零级。
概念辨析
8. 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是否对所有反应 都适用?
答:不,这两个理论只适用于基元反应。基元 反应是一步完成的反应,这两个速率理论是要 描述这一步化学反应的过程,根据反应的各种 物理和化学性质,定量计算反应速率。

11化学动力学一练习题

11化学动力学一练习题

一、选择题( 共50题99分)1. 2 分(5707)5707在反应A k1B k2C,A k3 D 中,活化能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2. 2 分(5291)5291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平方成反比(D) 无关3. 2 分(5288)5288某反应物反应掉7/8 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1/2 所需时间的3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是:( )(A) 零级(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4. 2 分(5308)53082M →P 为二级反应,若M 的起始浓度为1 mol·dm-3,反应1 h后,M 的浓度减少1/2,则反应2 h后,M 的浓度是:( )(A) 1/4 mol·dm-3(B) 1/3 mol·dm-3(C) 1/6 mol·dm-3(D) 缺少k值无法求5. 2 分(5285)52852A k1产物上述反应对A 为二级,下列何者对时间作图可得一直线,且直线斜率等于速率常数k?( )(A) 2[A](B) [A]2(C) 1/2[A](D) 1/[A]6. 2 分(5776)5776反应 A + BC →AB + C 的焓变∆r H m> 0,A ,C 是自由基,εAB ,εBC是分子AB,BC 的摩尔键焓。

以下哪个关系式可以近似估算该反应的活化能E a?( )(A) 0.055εAB(B) 0.055εAB+ ∆r H m(C) 0.055εBC(D) 0.055εBC- ∆r H m7. 2 分(5276)5276水溶液反应Hg2++ Tl3+─→2Hg2+ + Tl+的速率方程为2r = k[Hg2+][Tl3+]/[Hg2+]。

郭硕鸿 电动力学 第五版 -第1-4章答案

郭硕鸿 电动力学 第五版 -第1-4章答案

)
3.4 题为作业题,略。 5. 与书上内容P25 同。 6. 书上习题2 P34,略。 (四)计算题 1.
2. 略。
第二章习题答案
镜像法
2. 书上例题。 P54 例二
3. 书上习题11
4.书上习题12
5.书上习题9
分离变量法
6.第一小题是书上例题,P48 例1,略。 第二小题做法类似,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内导体球没有接地, 电势不为 零,但可以利用带电量Q来求解。 7.书上例题,P49 例2,略。 8.
② 14. ④ 15. ② 16. ②
(二)填空题 1 . 时 谐 2 .
G G − iωt E ( x )e
3.
G G − iωt B ( x )e
4.
G G i ( kG• x G E0 ( x )e −ωt )
5.
G G i ( kG• x G B0 ( x )e −ωt )
6.
1 G G G G ( E • D + H • B) 2

G J ( x' ) dV ' r
5.
1 G G A • J dV 2 ∫V
6.
1 G G B • H dV ∫ ∞ 2
7. 铁磁体
(三)证明题 书上例题,P83例1
(四) 计算题
1. 0 (此题删去) 2. 书上例题P83例二 3. 书上习题P108 第9题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① 2. ③ 3. ③ 4. ④ 5. ④ 6. ① 7. ② 12. ① 13.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 单选题 1.④ 10. ④ (二)填空题 2. ③ 3. ③ 4. ③ 5. ④ 6. ① 7. ③ 8. ② 9. ①

【免费下载】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免费下载】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20. 在 300 K 时, 鲜牛奶 5 h 后即变酸, 但在 275 K 的冰箱里,可保存 50 h,
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采用 32P 标记的五氯化磷 t1/2 为 14.3 d, 经___________d 后, 放射性衰 变到起始值的 1/1000。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1 为 120 kJ·mol-1,E2 为 80 kJ·mol-1,则
当在 1000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A) k1/k2= 8.138×10-3
(C) k1/k2= 1.55×10-5
3. 如果臭氧 (O3) 分解反应 2O3→ 3O2 的反应机理是:
36
对于反应 X + 2Y →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
(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
(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 (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
9.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 1/n 所需要的时间是: (
)
(A) -0.6932/k
(B) (2.303/k) lg[n/(n-1)]
O3→ O + O2
O + O3→ 2O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3 而言可
(1)
(2)
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动力学 1A 一、选择题
1. 连串反应 A k1 B k2 C 其中 k1= 0.1 min-1, k2= 0.2 min-1,假

动力学习题——精选推荐

动力学习题——精选推荐

1. 二甲醚的气相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 CH 3OCH 3(g )−→−CH 4(g )+H 2(g )+CO (g ) 504℃时把二甲醚充入真空定容反应器内,测得压力为43.1kPa,反应777s 后,测得系统总压力为65.1 kPa 。

求:该反应在504℃时的反应速率常数及半衰期。

解: CH 3OCH 3(g )−→−CH 4(g )+H 2(g )+CO (g )43.1-x x x x 43.1-x +3x =65.1 x =?kPa 对一级反应:t k c c A AA =0,lnAk=?s -1Ak t 2ln 21==?s2.某基元反应2A (g )→B (g )+C (g )在300K 、C A,0为1mol ∙dm -3时反应进行10min 后,反应物反应掉30%,求反应物反应掉50%所需的时间。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该反应为2级反应,0,17.01A A c c -=k A t k=?t 1/2=1/k A c A,0=?3.乙烯转化反应C 2H 4一→C 2H 2+H 2在1073 K 下,任意浓度时,要使50 %的乙烯分解,需要10 h 。

已知该反应的活化能Ea =250.8 kJ·mol -1,要求在1.316×10-3 h 内同样有50%乙烯转化,问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多少? (8分)解:因任意浓度要使50 %的乙烯分解,需要10h ,表明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无关,为一级反应。

12221121lnlnk k )(t )(t //=T 1=1073K ,( t 1/2)1=10h ,(t 1/2)2=1.316×10-3h 解得 T 2=?K4. 已知811K 时反应A (g )→B (g )+C (g )速率常数k=6.788×10-3 s -1反应活化能为E a = 190 k J ·mol —1,若此反应在791K 下,在一恒容的容器内进行,若纯A 的初压力为40 kp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由于cA,0:cB,0 = 1:2,与A,B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相 同,故反应过程中始终有cA:cB = 1:2即cB = 2cA,则速率 方程变为:
dc A ′ 2 − = k A c A c B = k A 2c A dt
dp A = kpA pB 。 5-1-8 已知气相反应 2A + B →2Y的速率方程为 − dt 将气体A和B按物质的量比2:1引入一抽空的反应器中,反应温
度保持400 K。反应经10min后测得系统压力为84 kPa,经很长时 间反应完了后系统压力为63 kPa。试求: (1)气体A的初始压力pA,0及反应经10 min后A的分压力pA; (2)反应速率系(常)数kA; (3)气体A的半衰期。
t1/2 =ln2 /kA =1.56×10−3 s 。
5-1-3 H2O2的催化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水溶液中的H2O2浓度可 用KMnO4溶液滴定后确定。测得滴定所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 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 t /min 0 V/ml 46.1 5 10 37.1 20 29.8 30 50 5.0
= 20min
5-1-9 反应 2A + B→ Y由试验测的为二级反应,其反应 速率方程为:− dcA = k c c A A B
dt
70℃时,已知反应速率系(常)数kB = 0.400 dm3·mol−1·s−1, 若 cA,0 = 0.200 mol·dm−3, cB,0 = 0.100 mol·dm−3。试求反应 物A的转化率为90 %时,所需时间t = ?
dcA = k A cA cB 解:(1)− dt
因为 cA,0<< cB,0 ,所以 cB ≈ cB,0 = 常数,故有
dc A ′ − = k A cB,0cA = k A cA dt
1 1 ln 于是 t = ′ k A 1 − xA
1 1 解得 t = × ln = 22s −2 −1 3 −1 −3 1× 10 mol · · × 1.00mol dm dm s · 1 − 0.2
46.5 48.4 50.4 58.3
已知为一级反应,求反应速率系(常)数。
解:cA∝(V∞-Vt) cA,0 ∝ V∞
V∞ 1 cA , 0 1 k A = ln = ln t cA t V∞ − Vt
t / min 6 9 12 14 18 22 24 26 30
kA/10−2min−1 6.70 6.56 6.83 6.86 6.85 6.72 6.66 6.82 6.66
习题
• 若反应 2A → P 为二级反应,若[A]0为反 应物 A 的起始浓度,[A]为t时刻的浓度。 则关于其半衰期的说法,正确 正确的 正确 是:………………………( ) • (A) 与[A]0无关 (B) 与[A]0成正比 • (C) 与[A]0成反比 (D) 与[A]成反比
习题
• 某反应物的速率常数为0.099min-1,反应物 初始浓度为0.2mol·dm-3,则反应的半衰期 为( ) • (A). 7 min (B). 1.01 min (C). 4.04 min (D).50.5 min
<kA>=6.74×10-2 min−1
5-1-5 蔗糖的转化反应可用旋光仪进行研究,恒温下测得溶液 的旋光角α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 t / min 0 10 20 40 80 180 300 ∞
α
6.60 6.17 5.79
5.00 3.71
1.40 -0.24 -1.98
已知为一级反应,求反应速率系(常)数。
1 解:一级反应 kt = ln 1 − xA
设反应物初浓度为cA,0 二级反应 kt = 1 ( 1 − 1) cA,0 1 − xA (1)t1=t1/2/2
ln 2 1 = ln 一级: kt1 = 2 1 − xA
t1/2= ln2/k
t1/2=1/(kcA,0)
1-xA=0.707=70.7%
p/kPa 2.004 2.064 2.232 2.476
2.969 3.197
已知为一级反应,求反应速率系(常)数。已知t=0时,只有反应物。
解:p∞ =2p0 = 4.008 kPa
1 c A , 0 1 p∞ − p0 k A = ln = ln t cA t p∞ − pt
t /s 51 206 454 751 1132 1575 5.75 2215 5.79
19.6 12.3
试求H2O2分解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
1 cA , 0 1 V0 解: k = ln = ln A t cA t Vt
t / min 5 10 20 30 50 0.0440
kA / min−1
0.0434 0.0436 0.0428 0.0440
<kA> =0.0436 min−1
5-1-4 氯化重氮苯的反应如下: C6H5N2Cl(溶液) → C6H5Cl(溶液) + N2(g) 50℃时测得放出的N2体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V与时间t 的关系如下: t / min 6 9 12 14 18 22 24 26 30 ∞
V/cm3 19.3 26.0 32.6 36.0 41.3 45.0
kt 二级: 2 =

5-1-7 在定温300K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气相反应: A(g)+B(g)→Y(g)测知其速率方程为
dp A − = kpA pB dt 假定反应开始只有A(g)和B(g)(初始体积比为1:
1),初始总压力为200 kPa,设反应进行到10 min时, 测得总压力为150 kPa,则该反应在300 K时的反应速率 系(常)数为多少?再过10 min时容器内总压力为多少?
习题
• 反应A=2B在温度T时的速率方程为,则 此反应的半衰期 为:……………………………… ( ) • (A) ln2/kB (B) 21n2/kB • (C) kBln2 (D) 2kB ln2
习题
• 等容气相反应A→Y的速率系(常)数k与温度T 具有如下关系式: • ln (k / s −1 ) = 24.00 − 9622
1 cA , 0 1 α 0 − α ∞ = ln 解:k A = ln t cA t αt − α∞
t / min 10 20 40 80 180 300 5.32
kA/10−3min−1 5.14 4.96 5.16
<kA>=5.15×10−3min−1。
5.13 5.18
5-1-6 对于某一级反应和某二级反应,若反应物 初浓度相同且半衰期相等,求在下列情况下二 者未反应的百分数。 (1)t1=t1/2/2; 1 t /2 (2)t2=2t1/2 。
dc A − = k A cA c B dt
在25℃时,kA = 1 × 10−2 mol−1·dm3·s−1,求25℃时, A反应掉20 %所需时间。 (1)若cA,0 = 0.01 mol·dm−3,cB,0 = 1.00 mol·dm−3; (2)若cA,0 = 0.01 mol·dm−3,cB,0 = 0.02 mol·dm−3。
pA , 0 pB, 0
υ A pA 2 = = = υ B pB 1
dp A pA kA 2 − = k A pA = ( ) pA dt 2 2 2 1 1 ) =1.59×10−3 kPa−1·min−1 kA = ( − t pA pA , 0
(3)
t1/ 2 =
1 kA ( ) ⋅ pA, 0 2
解:
A(g) + B(g )→ Y(g) pA,0 pA pB,0 pB 0 pA,0- pA
t=0: t=t:
则时间t时的总压力为 pt = pA+ pB+ pA,0 - pA= pB+ pA,0 因为 则 故 pA,0= pB,0 符合化学计量系数比,所以 pA= pB pt = pA + pA,0 pA= pB= pt -pA,0
(2)t2=2t1/2
1 1 1 = ( − 1) 1-xA=0.667=66.7% 二级:kt1 = 2c A , 0 c A , 0 1 − x A
1 一级: kt2 = 2 ln 2 = ln 1− x
2 cA , 0 = 1 cA , 0 ( 1 − 1) 1 − xA
1-xA=0.25=25% 1-xA=0.333=33.3%
T /K
• ( 1 ) 计算此反应的活化能; • ( 2 ) 欲使A在10min内转化率达到90%,则反 应温度应控制在多少
5-1-1 反应ClCOOCl3(g)→2COCl2(g),在定温定容容器中进行, 测得总压力p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 t /s 0 51 206 454 751 2.710 1132 1575 2215 3.452
解:按cA,0 = 2cB,0,则反应过程中始终有 cA = 2cB,于是
dc A 1 1 2 ′ 2 − = k A c A cB = k A cA × c A = k A c A = k A cA dt 2 2
分离变量积分,得
1 t= ′ kA

t=
1 1 1 1 1 − − = c cA ,0 1 k cA cA,0 A A 2 xA
习题
• 用半衰期法求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在 780K及p0=101.325kPa时, • 某化合物的热分解反应的半衰期为2s, 若p0降为10.1325kPa时,半衰期为20s。 求该反应的级数和速率常数。
习题
• 某一级反应在300K时完成20% 需时间 3.60min ,而在250K时同样完成20% 需 时间18.4min ,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试计算该反应在504℃的反应速率系(常)数及半衰期。
解:p∞ =3p0 =123.9 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