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结果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技术要点分析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技术要点分析
发 生远 处转 移 , 余 患 者 无 复 发 、 移 。 结 论 其 转 全 胸 腔 镜 下 肺 叶 切 除 手 术 是 一 种 安 全 有 效 的 手 术 方 式 , 是 需 要 把 握 适 应 但
证 并 熟 练 掌握 处 理血 管 和清 扫 淋 巴结 等 关 键 技 术 。
【 键 词 】 胸 腔 镜 ; 肺 叶切 除 术 关
a Ma 0 nd y 2 08,a tt lo p te s u dewe hoa o c p cl b co n o rh s ia . Th o e tmy a d l mp o e r s cin wee oa f91 aint n r ntt rc s o i o e tmy i u o p t1 e lb co n y h n d e e t r o c mpltd va t r e o e e i h e mi i cso s ni n iin wih he a e r c d r s s h s i a o e s g r . Amo g h c s s, 7 h d t t s m p o e u e a to e n n p n ure y n t e a e 5 a prmay r i r o mea t tc tsai maina is,a d 1 h we e i u r By to a o c p lg nce n 6 s o d b ngn t mo . h r c s o y, u pe iht o e tmy wa a re o n 21 p rrg lb co s c ri d uti pain s,rg t t e iht mi l o e tmy i dde l b co n 1 2,lwe ih n 2 ,u pe eti o rrg ti 0 p rlf n 1 8,a d o rlf i 0. n lwe e n 2 t Re uls Onl wo c s swee c v re o o e s t y t a e r on e td t p n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引言: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肺癌的治疗是关键,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早期肺癌的两种方法。

本文对这两种方法在疗效方面进行对比观察。

全副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优点: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全腔镜手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患者术后疼痛轻、出血少、康复快。

其次,由于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

此外,全腔镜手术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并发症的风险。

开胸肺叶切除术的优势与限制:与全腔镜术相比,开胸手术在一些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

首先,开胸手术具有更好的触觉和立体视觉,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肺叶切除的范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其次,开胸手术在处理肿瘤部分时有更大的灵活性,便于处理更复杂的情况。

然而,开胸手术存在较大的创伤,患者术后疼痛较重,需要较长的康复期。

疗效对比观察:一项研究对全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研究发现,两种手术方法在肿瘤切除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全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胸手术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开胸手术。

此外,术后住院时间也较开胸手术明显缩短。

综合来看,全腔镜手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结论:综上所述,全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两种常用手术方法。

全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胸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虽然开胸手术在触觉和操作的灵活性方面优越,但其术后疼痛和康复期较长。

在疗效方面,全腔镜手术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全腔镜手术是一种更为适宜的治疗选择。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全腔镜手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实施该手术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丰富的医生。

此外,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手术的选择,包括肿瘤位置、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对照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对照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对照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90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50例和三孔组(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单孔组的手术时间为(135.49±6.94)min长于三孔组的(124.93±7.23)min,切口长度为(4.89±0.64)cm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 AS评分)为(1.48±0.75)分,均低于三孔组的(7.93±0.54)cm及(4.39±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疗效无较大差异,但单孔组能减轻术后疼痛、缩小切口长度,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孔;三孔;临床疗效肺叶切除是现阶段治疗肺癌的首选疗法之一,术式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小切口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等。

胸腔镜由于其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感轻等优势而得到更广泛应用[1],且在2006年被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指南指定为肺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但目前关于肺癌的胸腔镜手术入路方式尚不明确,也并未形成一个权威的手术流程,临床手术方式仍存在一定漏洞与不足。

微创理念的日渐深入也使得大多数人认为单孔入路方式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最佳方式,但也有部分反对意见。

为了更好解决有关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单孔、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具体效果和临床应用可行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50例和三孔组(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40例。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比较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比较
2 4 —2 6.
[ 7 ] 谢晓峰 , 余 明, 戴金军 , 等. 胆 囊结石 并发急性胆 源性胰 腺炎 的腹
腔镜胆囊切 除 3 6例分 析 [ J ] . 江 西 医药 , 2 0 1 3, 4 8( 1 2 ) : 1 1 8 6—
1 1 8 7.
可以降低腹 内红细胞 C R 1 黏 附活性¨ 。尽管 L c术
王辉斌 李丹峰 苗优 笋
( 中信 中心医院 胸外科 河南 洛 阳 4 7 1 0 0 3 )
【 摘要】 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肺 叶切 除术 与三孔胸 腔镜肺 叶切 除术治疗肺 癌 的临床效 果。方法
胆囊切 除术 手术 时机的探 讨 [ J ] . 中 国医药指南 , 2 0 1 4, 1 2( 1 7) :
3 2—3 3 .
( 收稿 日期 : 2 0 1 6—1 1—1 4)
单孑 L 胸 腔 镜 肺 叶切 除术 与 三 孔胸 腔 镜 肺 叶切 除术 治 疗 肺 癌 的效 果 比较
2 0 1 3 , 4 8 ( 8 ) : 9 7 4— 9 7 8 .
炎术后复发的金标准 , 但在实施手术过程中 , 仍需注意
以下 几方 面 : ①若 手术 期 间发现 胆管梗 阻 , 需行 胆道 造 影 或胆 道镜检 查 , 防治 疾病 复发 ; ② 为便 于排 出胆管 梗 阻, 在手 术前 行 MR C P检查 ; ③解 剖 C a l o t 三角 , 处理 胆 囊动脉 和胆囊管 时切记 , 宁 愿 分 破 胆 囊 也 不 要 损 伤 胆 管 。 本 研究 对胆 囊结 石并 发急性 胆 源性胰 腺 炎患 者采 取L c术 治疗 , 不 仅能 降低 中粒 细胞 的吞 噬 功能 , 而且
2 0 1 l , 3 2 ( 1 ) : 7 6— 7 8 .

手术讲解模板: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前准备:
要控制呼吸道感染,加强结核病的治疗, 根据结核菌快速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以便术后能发挥药物的保护作用。对患者 做好宣教解释工作,使之更好配合手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步骤: 10.1 1.麻醉及手术体位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注意事项:
4.灵活掌握操作程序 各肺叶解剖特点不 同,胸腔镜解剖式肺叶切除操作顺序亦有 不同。左肺下叶或右肺中叶、下叶切除与 常规开胸手术基本相同,先处理动脉,后 处理静脉,最后处理支气管;右上叶肺切 除,先解剖上叶后段动脉,切断后,将上 叶肺向前牵拉,处理上叶支气管,然后处 理上叶动脉尖前支,最后处理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注意事项: 5.手术后抗结核药必须坚持使用至少半年。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处理: 1.肺叶切除术应以各项检查结果为依据, 尽量保留好的肺组织。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处理: 2.断面应尽量保证无病灶,气管残端最好 用可吸收线缝合,并用周围组织包埋,减 少残端瘘的发生。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适应证: 6.非典型抗酸杆菌引起的肺内局限性病变, 因无有效的药物且易于发展和再活动,应 予手术。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适应证: 7.早期非小细胞肺癌(T1N0M0)。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适应证: 8.肺良性疾病包括肺囊肿、肺炎性假瘤等。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禁忌: 1.系列X线胸片显示3个月以来病灶不稳定 者。
手术资料: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手术禁忌: 2.化疗不规则,用药不足疗程者。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

实验组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以及胸腔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清扫站数、N2淋巴结清扫数以及N2淋巴结清扫站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后的治疗结果和接受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治疗结果相比,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手术创伤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ingle-hole and three-hol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April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ingle-hol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was us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ree-hol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was adopted. The operation time,chest drainage time,number of lymph nodes during operat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drainage,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chest drainage time and the volume of chest blood flow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hospital sta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display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stops,number of N2 lymph node dissection,and number of N2 lymph node dissection stop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three-hol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hospital stay and surgical trauma are greatly reduced in patients undergone single-hol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Single-hol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Three-hol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Clinical efficacy;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Lung cancer 肺癌在臨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大部分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

三孔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

三孔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

【 关键词】 肺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 7 3 4 . 2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4 6 5 9 . 2 0 1 7 . 1 2 . 1 6 5 9
Co mp a r i s o n o n t he Ef fe c t s o f Th r e e - Ho l e T h o r a c o s e o p i c Lo b e c t o my a n d S i n g l e- Ho l e Th o r a c o s c o p i c L o b e c t o my f o r t h e
行三 孔胸 腔镜 肺叶切除术 ,比较两组 患者的手术相 关指标 和术后 淋 巴结清扫情况 。结果 单孔组 患者 的手 术时间长 于三孔组 .疼 痛评 分低 于三孔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两组患者的 出血量和转开放手术 比例 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两组 患者的淋 巴结清扫数、淋 巴结清扫站数 、N2淋 巴结 清扫数 以及 N2 淋 巴结清扫站数 比较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 ( 尸> 0 . 0 5 ) 。 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 除术治疗肺癌 的效果显著 ,且在手术创伤 、疼 痛等方面均优 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s i n g l e - h o l e g r o p u r e c e i v e d s ng i l e - h o l e ho t r a c o s c o p i c l o b e c t o my ,wh i l e he t t h r e e - h o l e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t h r e e - h o l e ho t r a c o s c o p i c l o b e c t o my . Th e s u r g e r y r e l a t e d nd i ic a t o r s ,a n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y mp h n o d e d i s s e c i t o n s i t u a t i o n we r e c o mp a r e d b e we t e n t h e wo t ro g u p s .Re s u l t s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t i me o f he t s i n g l e - h o l e ro g u p wa s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l o n g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he t t h r e e - h o l e ro g u p , wh i l e t h e p a i n s c o r e wa s s i ni g ic f nt a l y l o we r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研究与效果评价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研究与效果评价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研究与效果评价标题: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研究与效果评价摘要: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论文旨在研究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总结临床经验,论文提出了使手术过程更有效、安全的关键技术要点。

此外,论文还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疗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包括手术疗效、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论文对进一步完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技术和提高治疗效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技巧,效果评价第一部分:引言(1000字)1. 背景和意义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传统开放手术存在创伤大、疼痛剧烈、术后恢复慢等一系列问题。

相对而言,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微创性、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2. 目的和方法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和总结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关键技术要点,并通过实际临床数据评价其治疗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首先回顾和分析了相关文献,了解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研究状况。

然后,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影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效果的关键技术要点。

最后,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疗效、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

第二部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研究(1500字)1.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技术发展胸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成熟。

随着手术器械和影像技术的不断改进,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经从最初的只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发展到适用于晚期肺癌患者的手术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要点,用于指导手术的进行。

2.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关键技术要点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关键技术要点包括正确的姿势、准确的气管支气管镜引导、精确的切口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手术器械等。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步骤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步骤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步骤1.麻醉: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医生会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上,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定位: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利用胸部CT扫描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需要进行切除的肺叶的位置和大小。

3.入路选择: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入路进行手术。

常见的有三个入路选择:单孔入路、多孔入路和纵隔入路。

具体选择哪种入路要根据肺部病变的位置和患者的病情来决定。

4.制造隧道:首先,医生会用外科刀在患者的胸腔中制造一个接受胸腔镜的隧道。

这需要医生小心地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胸壁肌肉层,直达胸腔。

5.建立胸腔镜工作通道:当隧道建立好后,医生会通过该通道植入胸腔镜,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手术操作。

胸腔镜一般由两个或更多个小切口组成,其中一个用于放置摄像头,其他一个或两个用于放置手术工具。

6.观察和评估:在胸腔镜插入后,医生会使用摄像头来观察胸腔内部的情况,包括肺叶的位置、大小、质地和周围血管和淋巴结的情况。

医生还会评估肺叶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以便确定手术的复杂性。

7.肺叶切除:完成观察和评估后,医生会开始进行肺叶切除。

他们会使用专门的手术工具,如切割器、吻合器和缝线来切除或分离肺叶。

医生会小心地切断肺叶与主要支气管的连接,并逐步切断肺动脉和肺静脉。

8.淋巴结清扫:在进行肺叶切除时,医生通常还会进行淋巴结清扫,以便检查和除去患者身体中的癌细胞或淋巴结转移。

他们会仔细检查一些特定位置的淋巴结,并将可疑的淋巴结切除。

9.修补和缝合:完成淋巴结清扫后,医生会使用缝合线和吻合器将切口进行修复和缝合。

他们会确保切口正常闭合,以减少术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10.结束手术:一旦手术完成,医生会将胸腔镜和其他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从患者的胸腔中移除。

然后,他们会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洁,确保没有明显的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比较

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比较

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比较杨博;初向阳;戴为民;孙玉鹗;刘阳;王钰琦;汪涛;赵明【摘要】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4例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行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共完成40例;B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共完成280例;C组为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共完成54例.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手术时间(180.4±43.5min)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153.2±28.6、162.5±32.3min,P<0.05),B、C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拔管、出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结果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术者可根据自身的手术熟练程度及手术难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38)011【总页数】4页(P913-916)【关键词】胸外科手术,电视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结果【作者】杨博;初向阳;戴为民;孙玉鹗;刘阳;王钰琦;汪涛;赵明【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3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外科治疗,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式,不同术者选择的手术方法各不相同。

因此,如何从开胸肺叶切除术逐步过渡到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以及采用何种术式是胸外科医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肺叶切除手术不同微创方案的疗效对比

肺叶切除手术不同微创方案的疗效对比

0 . 0 5 ) ; 三组 3年生存率分 别为 7 1 . 4 %、 7 0 . 4 %和 7 1 . 2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A、 B及 c组 术后并 发症 发生率 分别 为7 . 1 %、 5 . 6 %和 3 . 8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结论 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 、 全 胸腔镜肺 叶切除术及单操作孔肺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5 M a y : 1 9 ( 5 )
. 9 2 5.
肺 叶 切除 手 术 不 同微 创 方 案 的疗 效 对 比
别, 记 录手术时 间 、 术 中出血量 、 术后下 床活动时 间、 引 流时
细胞肺癌根 治性 手术 方式 。胸腔 镜辅 助肺 叶切 除术 、 全 胸
腔镜 肺 叶 切 除 术 及 单 操 作 孔 肺 叶 切 除 术 是 目前 胸 腔 镜 手 术
间等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 V A S 评分 ) 评估 患者术后 疼
痛程度 , 根 据 疼 痛 程 度 共 包 括 0~1 0分 , 分 数 越 高 提 示 临 床
的主要方式 , 国内对 三种手术 方法疗 效 的比较研究 较少 , 本
组 研 究 的 目 的是 探 讨 三 种 胸 腔 镜 手 术 方 式 治 疗 早 期 肺 癌 临
疼痛程度越严重 , 1 0分 最严重 , 0分 为无痛 , 轻度 疼痛 : 1~3
2 结 果
床 疗效 , 以期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两孔法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两孔法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均无井~疵秘复发。 结~ 两孔法掏股锐柿叶切除术安生可行 . 对于有选择的病例可能是更好的手术方法。
I 关键渴 l 掬院巍 8带叶切除草 , 两孔法 ; 第禄作孔
立截 棕诙 A
立 ~篇 号 10的 - 6604(2018)04 - 0319 - 04
d.U O.3969/j 阳11.1 舶9 - 面04 . 2018 . 04 . 008
TP 组 (6 . 4% I. I)d (, = 5 . 029 , P = 0 . 1)(回) .术后住院时向 (6 .1 .. . 6)d 明显结于 TP 组 (7.6 立 1. 2)d (, = 6.364 , P = 0.OOO). 术后前 3 ,J 疼痛 VAS 单分 (12.3 企 1. 9) 分明显低于TJ>组 ( 1 4 .4 % 1. 8) 分。 = 6.808 , ρ = 0. ∞()) 0 2 组术后随访 6 - 20 个月.
Comparison Bl'twt'tn Ooubl('.port and Thrt.'~-port Video唱副总 ted Thorac时C仿 pic Lωb('cto my Jicwg XirHl/ù.wg , X" Medqi'l~. X"
of SJûbitL L阳I'lm~n' TJwfáde SIII'I;叫 ' . ;llth"i Pro'âneiQl HOJpilal . H份 , 230ω 1 . Chùtú
the !iame lesio" lùCàti()n 拙 d lhe Ilillure (bel吨n ðr tn31ψ i:ttH ) luul 川.1.阳f!lU lh 陀e币。"、叶削-制.!I isted Iho l'3(!C)吨。'J)ie 1000élωOIr (TP ßroup) in tbe .!Itune I始向00. 11,e dinié31 ouléome" înduded 呻臼剖 '0.、 lime. jntra叩erali w! bl抽d lól'l:< , Ibe nUlllber ()r I川、内 的ooe. Ihe

单孔与多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短期临床结局的对比分析

单孔与多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短期临床结局的对比分析

单孔与多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短期临床结局的对比分析1. 引言1.1 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胸腔镜手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少等优点,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肺叶切除术、肺叶楔形切除术、肺部肿瘤切除术等。

通过胸腔镜手术可以准确地观察病变部位,进行精确的切除操作,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治疗肺部肿瘤外,胸腔镜手术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气胸、胸膜疾病和支气管扩张症等肺部疾病。

其微创的特点使患者术后痛苦减轻,恢复期缩短,术后生活质量提高。

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

1.2 单孔与多孔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和应用单孔与多孔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单孔和多孔胸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单孔胸腔镜手术是指通过一个较大的切口引入胸腔镜和其他手术器械,进行肺叶切除等手术。

而多孔胸腔镜手术则是通过多个小孔位进行手术操作,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和疼痛。

单孔胸腔镜手术与多孔胸腔镜手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各有优劣。

单孔胸腔镜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但视野受限,器械冲突较多;多孔胸腔镜手术视野开阔,操作更加灵活,但需要更多的插孔,增加了对肺组织的损伤。

医生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决定哪种方式更适合。

单孔与多孔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加微创、更加有效的方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相信这两种手术方式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改进。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对比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对比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比较。

方法: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照组使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情况以及治疗之后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用力呼气量以及用力肺活量的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不大,P>0.05,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针对肺癌治疗都有疗效,但肺段切除术的治疗优于肺叶切除术,并可以降低手术的患者的伤害,可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癌;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CR 临床医学上,肺癌是发生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因恶性肿瘤而死亡的人数中约1/3是因肺癌,这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了严重危害。

由于影像学的快速发展,现对肺癌的提前诊断率大大提高,这对治疗肺癌提供了有效依据[1]。

现阶段,胸腔镜下做肺叶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该手术能保证肺癌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2]。

但是由于微创理念的出现,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也逐渐受到关注,这两种手术在肺癌治疗上均已广泛使用,能保证在最小的创伤小将病变组织切除,降低对患者的伤害,现针对两种手术对癌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照组使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组:女患者18例,男患者22例,年龄45—75岁,平均(59.6±7.1)岁,患者病理类型:16例患者为原位癌;24例患者为肺微浸润性腺癌,其中17例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23例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3];对照组:女患者21例,男患者19例,年龄44—75岁,平均(60.6±6.9)岁,患者病理类型:18例患者为原位癌;22例患者为肺微浸润性腺癌,其中16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24例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该试验[4]。

不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观察

不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观察

不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观察蓝聪;林万里;陈颖;吴波猛;张海【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7~2017年4月收治5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双孔组各29例.单孔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双孔组给予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后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高于双孔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双孔组(P<0.05),单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双孔组20.69%,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孔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手术情况好,并发症更少.【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8(029)022【总页数】2页(P3710-3711)【关键词】单孔胸腔镜;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作者】蓝聪;林万里;陈颖;吴波猛;张海【作者单位】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高州 525200;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高州 525200;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高州 525200;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高州 525200;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高州 52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

肺叶切除手术是临床治疗肺癌的首选疗法之一,术式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小切口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等,其中胸腔镜手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与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手术具备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感轻、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目前有四孔法、三孔法、单孔法等多种术式[2]。

但目前关于肺癌的胸腔镜单孔与多孔操作方式的治疗效果尚且存在争议,部分专家认为单操作孔法是最佳手术方式,但仍有部分反对,为了更好解决有关问题,本文通过对比观察单孔、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手术情况与临床疗效。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对比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对比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对比吴正杰【摘要】目的对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A,B,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较B、C组耗时长(P<0.05),三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上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中转开胸率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在术后并发症(肺不张、肺出血等)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术者应根据自身手术熟练程度及手术难度选择术式.【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6(040)007【总页数】2页(P747-748)【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作者】吴正杰【作者单位】山东省胸科医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3临床上常用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式包括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1]。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进行分组:A组行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B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C组行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

A组78例,男49例,女29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2.47±6.35)岁,其中肺占位58例,支气管扩张12例,囊肿/脓肿6例,肺隔离症2例;B组186例,男112例,女74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54.26±7.32)岁,其中肺占位147例,支气管扩张47例,囊肿/脓肿19例,肺隔离症8例;C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3.45±6.76)岁,其中肺占位48例,支气管扩张9例,囊肿/脓肿2例,肺隔离症1例。

胸腔镜下行左肺下叶切除术

胸腔镜下行左肺下叶切除术

胸腔镜下行左肺下叶切除术1.胸腔镜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是使用现代摄像技术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

2.手术优点:1)手术创伤小2)术后疼痛轻3)对肺功能影响4)对免疫功能影响小5)术后并发症少,更美观3.手术适应症:1)诊断性手术适应症:适用于多种胸腔疾病包括胸膜,肺部,纵隔,心包疾病以及胸外伤等。

2)治疗性手术适应症:胸膜疾病:自发性气胸,血胸等。

肺部疾病:肺良性肿物,肺癌根治等。

食道疾病:食管癌,喷门弛缓症等。

纵隔疾病:纵隔肿瘤,纵隔嚷肿等。

4.麻醉:气管内双腔插管全麻,单侧通肺。

5.体位:患者取健侧卧位90度(主刀站患者腹侧,机子放在患者背侧)6.准备用物:急诊,开胸,开腹,衣服包,特殊器械有(腹腔镜器械一套,胸外腔镜一套,无损伤钳,电刀,刮吸刀,50ml注射器一个。

7.手术步骤:1)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单,接好电刀,吸引器,奥林巴斯镜头及光源。

2)递有齿镊夹碘伏消毒切口,递11号刀片在腋中线第7肋间作2cm切口,电刀切开皮下组织,电凝止血,递12.5mm胸腔穿刺针,取出针芯,放入奥林巴斯镜头探查胸腔情况。

3)递11号刀片在腋前线第5肋间作10cm切口,分别用两块干纱布在两边切口保护,递小胸撑撑开;在腋后线第6,7肋间作2cm切口,电刀切开皮下组织,电凝止血。

4)递两把无齿海面钳分别在两侧切口,将左下肺叶压陷,通过镜头视频找到下肺叶肿块。

5)递无齿海面钳夹持左下肺肿块,距离肿块1cm处,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60A (蓝色)两个,将肿块切割下来,送冰冻块蜡。

(结果是恶性)6)递无齿海面钳夹持肺组织,暴露手术部位,打开斜裂,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60A(蓝色)1个,在肺叶斜裂处切割分离。

7)分离下肺叶韧带,递无齿海面钳夹持肺组织向后牵开,小直角钳,无损伤镊分离,长组织剪剪断。

8)结扎,切断肺下叶动静脉,递无损伤镊,长组织剪剪开胸膜,递小直角钳游离下肺叶动静脉,大弯钳带7号丝线,小蚊式牵引,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60A(白色)1个切割吻合,最后7号丝线结扎。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单孔;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146-02现阶段,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标准化的胸腔镜手术入路用来治疗肺癌,双孔法、三孔法与四孔法为常见的几种[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研究显示这种手术方式在肺癌的治疗上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2]。

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肺癌患者来源于2014年8月—2016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22±3.28)岁;观察组: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25±3.20)岁。

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患者排除标准:不愿参与研究者;存在精神障碍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与硬膜外麻醉,采用单肺通气的方式,指导患者采用健侧卧位接受手术治疗,将一棉垫垫在患者腋下。

观察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患者的腋前线第五肋间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将手术切口的长度控制在四到五厘米之间,并且进行切口保护套的放置,不需要做出副操作孔,所有手术器械与胸腔镜均从这个手术切口进入,然后进行胸腔操作,完成手术治疗后,将胸腔引流管放置在此操作孔。

浅析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进行肺叶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浅析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进行肺叶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浅析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进行肺叶切除术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孔全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单孔胸腔镜及三孔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费用、淋巴结清扫、切口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单孔组中2例中转小切口辅助下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有延长,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及住院费用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单孔组术后疼痛、对切口的满意度优于三孔组(P<0.05)。

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肿瘤临床恢复和手术安全性等同于三孔法手术,但在微创性、患者的疼痛、康复优于三孔法手术,患者对单孔胸腔手术的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三孔胸腔镜;胸腔镜手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single hol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and three thoracoscopic radical safety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for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September 2013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and three hole thoracoscopic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for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80 case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ll operations are completed in vat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extub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costs,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incision satisfaction differences. The single hole group in 2 cases of small incision assisted conversion to complete the operation, the rest of the patients had successful operation, the operation time is longer than the single hole group of three group, but the amount of bleeding,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operation time,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were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fter tube drawing (P>0.05). Single hole group, postoperative pain, incision of the three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atisfaction(P<0.05). Conclusion the single port full thoracoscopic lung cancer radical surgery for tumor clinical recovery and surgical safety is equivalent to the three hole operation,but minimally invasive, pain and recovery of patients is better than the three hole operation.[Key words] single hol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lung cancer; three; thoracoscopy; thoracoscopic surgery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已成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经过近10年临床实践,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已得到广泛认可,VATS下肺叶切除已成为治疗周围型肺癌合理的、常规的手术方式[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结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150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B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C组(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每组50例。

观察对比三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胸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中转开胸患者9例,中转开胸率为18%(9/50);B组中转开胸患者11例,中转开胸率为22%(11/50);C组中转开胸患者10例,中转开胸率为20%(10/5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P>0.05)。

结论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辅助肺切除术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术者手术熟练程度选择手术方法。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three operative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 into group A (uniportal lobectomy),group B (thoracoscopic lobectomy)and group C (thoracoscopic laryngeal lobectomy),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indicator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postoperative extub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and thoracotomy-conversion situ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ree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postoperative extub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P>0.05). Group A had 9 thoracotomy-conversion cases,with thoracotomy-conversion rate as 18% (9/50),group B had 11 thoracotomy-conversion cases,with thoracotomy-conversion rate as 22% (11/50),and group C had 10thoracotomy-conversion cases,with thoracotomy-conversion rate as 20% (10/50). Their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0.250,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kinds of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of uniportal lobectomy,thoracoscopic lobectomy and thoracospic laryngeal lobectomy,and operation method should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and surgical operation proficiency.【Key words】Thoracoscopy;Lobectomy;Clinical efficacy隨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升,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临床治疗中。

但由于患者的实际病情不同、术者手术方式选择不同,使得手术方式并末明确[1]。

目前,选择何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方式成为目前外科医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对比分析三種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结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 组,每组50例。

A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5±6.4)岁。

B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4.7±7.2)岁。

C 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5.0±7.0)岁。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A组实施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取健侧卧位,作1个1.5 cm切口于腋后第8肋间隙,于此切口处置入胸腔镜,对病变部位进行探查,于腋前第5肋间隙作1个1.5 cm切口作为操作孔,在胸腔镜观察下,对肺门进行游离,处理静脉、肺功脉应用内镜切割器,结扎血管分支,处理好支气管,手术结束后,放置引流管,将生物蛋白胶涂抹于残端[2]。

B组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行气管插管,取健侧卧位,切3~4 cm切口于腋前线第4肋间隙作为操作孔,作1~2 cm切口于第7胁间隙作观察孔,再作1.5 cm切口于肩胛下角线第9肋间隙作为辅助操作孔,切除肺叶,将隆突下淋巴结清扫干净,处理支气管,清扫纵膈淋巴结,将标本送至检测。

手术结束后,放置引流管,将生物蛋白胶涂抹于残端[3]。

C组实施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取健侧卧位,作1.5 cm切口于腋中第7肋间隙作观察孔,作4~5 cm切口于腋中第5肋间隙作操作孔,作1.5 cm切口于肩胛下角线第6胁间隙作辅助操作孔,单向推进方式,下叶从下到上、上叶从前到后,手术结束后,放置引流管,将生物蛋白膠涂抹于残端[4]。

1. 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三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胸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三组临床指标比较三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三组中转开胸情况比较A组中转开胸患者9例,中转开胸率为18%(9/50);B组中转开胸患者11例,中转开胸率为22%(11/50);C组中转开胸患者10例,中转开胸率为20%(10/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P>0.05)。

3 讨论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与进步,胸腔镜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中。

尤其是肺部疾病的治疗中,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应用较为普遍。

在肺叶切除术中,胸腔镜手术的特点及术者操作手法形成了不同的手术方式。

在治疗中,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应用效果出现了较多争议。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中转开胸患者9例,中转开胸率为18%(9/50);B组中转开胸患者11例,中转开胸率为22%(11/50);C组中转开胸患者10例,中转开胸率为20%(10/5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P>0.05)。

原因分析:由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对于术者来讲,熟练掌握手术流程是非常关键的;术中出现出血现象,可通过吸引器有效处理,如出血量大,可根据出血程度来决定下步操作方法;如术中出现纵膈淋巴结界限不清,需及时做好开胸准备[5-9]。

因此,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上,可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术者操作熟练程度来选择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辅助肺切除术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术者手术熟练程度选择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1] 杨博,初向阳,戴为民,等. 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比较.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11):913-916.[2] 李伟,宫强,郭志敏. 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动脉血气影响的研究. 临床肺科杂志,2016,21(3):474-477.[3] 张艳娇,高禹舜. 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胸腔镜肺段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2016,19(10):700-704.[4] 张裘,黄国喜.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5(12):887-890.[5] 胡红军,张立国,王振华,等.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2):1574-1576.[6] 李运,王俊,刘军,等.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6):405-407.[7] 赵峰,谢亮.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三种手术方式的结果比较.循证医学,2013,13(2):91-93.[8] 胡同晨. 单孔与多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情况的对比. 心理医生,2015,21(21):58-59.[9] 吴正杰.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对比. 贵州医药,2016,40(7):747-7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