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章齿轮机构(4-56)讲解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章齿轮机构(4-56)讲解
(常来加工大模数m>20的齿轮和人字齿轮)。 铣刀轴向剖面形状——与齿轮齿槽的齿廓形状完全相同;
刀具刀号的选择——按被加工齿轮的m、α、z 。
这种切齿方法简单,不需要专用机床,但生产率低、精度差, 故仅适用于单件生产及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2、拉刀(broaching tool)拉齿
拉刀拉齿主要用来拉削内齿轮,拉刀的形状与齿轮齿 槽形状相同。因拉刀的制造成本高,故它适用于批量生产 的情况。
2、切削过程中的运动(以插齿为例) 1)范成运动
齿条插刀:刀具的节线与被加工齿轮齿坯的分度圆相 切并作纯滚动的运动——刀具移动v =ωr = ωm z / 2。
齿轮插刀:刀具的节圆与齿坯节圆相切并作纯滚动的 运动—— i =ω0 /ω= z /z0)
2)切削运动(↑↓):刀具沿齿轮毛坯轴向的切齿运动。 3)让刀运动(←→):插齿刀具返回时,为避免擦伤已
∵ 分度圆与中线作纯滚动,且刀具分度线上s=e=πm/2;
∴ 切出的齿轮: s=e=πm/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ω1
∴ 被切的齿轮
是标准齿轮。 ra1r1'==r1
rb1
h a* m
N1
α '=α
P V2
N 2∞
2 )切制非标准齿轮时,刀具的加工节线与被加工齿轮的 分度圆相切,刀具的加工节线与中线不重合。
∵ 刀具的加工节线上s≠e; ∴ 被切的齿轮是非标准齿轮。
§4—5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传动
一、正确啮合条件 如图4-7所示,当前一对齿
在K点接触时,后一对齿在另一 点K′点接触,则点K和K′点应在 啮合线N1N2上,这样才能保证 各对轮齿都能正确地进入啮合。 为此,两齿轮的相邻两齿同侧 齿廓间的法向齿距(即基圆齿 距)应相等。即:

机械原理_齿轮传动

机械原理_齿轮传动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及连续传动条件
1 [ Z1(tg a1 tg ) Z 2 (tg a 2 tg )] 外啮合 2 1 [ Z1 (tg a1 tg ) Z 2 (tg a 2 tg )] 内啮合 2 2ha Z1 (tg a1 tg ) 齿轮齿条 2 sin 2 与m无关,随Z增大而增大,当Z 也增大到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标准齿条的特点
1) 各同侧齿廓均为相互平行的直线,且齿廓上各 点压力角α相等,均等于齿形角 2) 不同线上的齿距相等,均为pi=p =πm,但 只有分度线上e=s
ha 、 h f 、h 、e 、s 、p 、c 等 仍用表10—2中有关公式计算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 啮合过程 N1N2—理论上可能 的最长啮合线段, 特称为理论啮合线 N1、N2为啮合极限点 B1B2—实际啮合线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及连续传动条件 齿轮齿条啮合传动
PB1不变, ha 2 ha m PB2 且 sin sin 2 h 1 a [ Z1 (tg a1 tg ) ] 2 sin cos 2ha Z1 (tg a1 tg ) 2 sin 2
m1 m2 m 正确啮合条件 1 2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啮合角
1 a (d 1 d 2 ) 2 m ( Z1 Z 2 ) 2
c
c c m
标准安装
1 d2 ) a (d 1 2

04第4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ppt课件

04第4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ppt课件

机械原理 ——第四章 齿轮机构
章头
§4-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齿廓形状影响传动性能,若传动比变 w1 O1 化 从动轮转速不均匀 惯性力、振动、
噪音 传动精度低。 分析可知: P为齿廓λ1、λ2 的瞬心则
Vp1 = Vp2 w1O1P = w2O2P
n
K
p
即:
w1 O2P
i12
=
—w2—
= —— O1P
机械原理 ——第四章 齿轮机构
章头
§4-8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一、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 1.齿廓曲面的形成
直齿轮: AA是直线。
斜齿轮: AA是螺旋线。
斜齿轮齿廓曲面为:
螺旋渐开面
沿整个齿宽突然接触,
2.特点〔与直齿圆柱齿轮比较) 突然分开,有冲击
传动较为平稳,承载能力高, 结构紧凑,适用于高速传动。
n
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在某一位置的传 动比,都与其连心线O1O2被啮合点处 的公法线所分成的两段长度成反比。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w2
O2
机械原理 ——第四章 齿轮机构
传动比恒定的条件:
章头 O1
w1
不论两齿廓在何位置接触,过其接 触点所作两齿廓的公法线均须与连心 线交于一固定的点P〔节点)。
节圆:过节点所作的两个相切的圆
章头
§4-6 渐开线齿廓的切削加工
2、展成法(又称范成法、包络法) 1)齿轮插刀
空回运动
复位
让刀运动
切削运动 w0
i= 0/ =z/z0
w 展成运动
范成
• 优点:同一把刀具可加 工出m,a相同而齿数不同 的所有齿轮。不仅可加 工外齿轮,而且可加工 内齿轮
• 缺点:加工不连续,生 产效率低

第四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讲解

第四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讲解

NM ha*m 不发生根切
即: r sin2 ha*m
mz 2
sin 2


ha*m
z

2ha*
加工标准齿轮:
1) 刀具中线与毛坯分度圆相切
2) 刀具与分度圆纯滚动。


mz 2

这样加工出的齿轮 s=e
hf (ha* c*)m,ha ha*m(根据计算值车出)
m m刀, 刀,m、 为标准值 ( m刀、刀 为标准值 )
二、根切现象:
根切——刀具的顶部切入齿轮的根部,将齿根的 渐开线齿廓切去 一部分。
a r1 r2
c c*m?
c a' ra2 r f 1
a' r1'r2 ' r1 r2
a r1 r2 (标准中心距)
r c r1 r2 (r2 ha*m) ( 1 ha*m c*m) c*m
非标准安装特点:
a a 无法安装
pb2 m2 cos 2
m2、 2 ——齿轮2分度圆模数、压力角
m1 cos1 m2 cos2
满足此条件二齿轮正确啮合:
m1 cos1 m2 cos2
m1 m2
1 2
正确啮合条件 (齿轮传动必要条件)
二、标准齿轮的无侧隙啮合及标准安装:
1、齿轮的无侧隙啮合:
三、齿轮齿条的标准安装与非标准安装:
标准安装特点:
1) 分度线与齿轮分度圆相切
2) (齿形角 )
3) 无 jt
4) 有标准的顶隙
c c*m
非标准安装特点:
啮合线位置未变,
r1 r1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章 齿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章 齿轮机构

b. 模数的意义 ◆ 模数的量纲 mm m=
p ,确定模数 m 实际上就是确定周节 p ,也就是确
p
定齿厚和齿槽宽e。模数m越大,周节p越大,齿厚s和齿槽 宽e也越大。 模数越大,轮齿的抗弯强度越大。
c. 确定模数的依据 根据轮齿的抗弯 强度选择齿轮的 模数
一组齿数相同,模数不同的齿轮。
(3)分度圆压力角(齿形角)
p 0.5p 0.5p ha=m m c
上各点具有相同的
压力角,即为其齿 形角,它等于齿轮


F V
分度圆压力角。
b. 与齿顶线平行的任一直线上具有相同的齿距p= p m。
c. 与齿顶线平行且齿厚s等于齿槽宽e的直线称为分度线,
它是计算齿条尺寸的基准线。
三、参数间的关系
表5-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公式表 名 称

齿根圆直径
周 节 齿 厚 基圆周节 中心距
df
p s pb a
P= p m s= p m/2
Pb= p m cosa
a=m(z1 ±z2)/2
注:上面符号用于外齿轮或外啮合传动,下面符号用于内齿轮或内啮合传动。
一对标准齿轮:
1 1 a ( d 2 d 1 ) m ( z 2 z1 ) 2 2 ①m、z决定了分度圆的大小,而齿轮的大小主要
取决于分度圆,因此m、z是决定齿轮大小的主要
参数 * ha , ②轮齿的尺寸与 m,
c*
有关与z无关

③至于齿形, rb r cos
mz cos ,与m,z, 2
有关
可见,m影响到齿轮的各部分尺寸, ∴又把这种以模数为基础进行尺寸计算的齿轮称m制齿轮。 欧美:径节制 P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

与其它传动机构相比,齿轮机构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而且其传动的功率与适用的速度范围达。

但是,其制造安装费用较高,及精度齿轮传动的振动噪声较大。

齿轮机构根据实现传动比的情况,分为定传动比和变传动比齿轮机构。

定传动比的圆形齿轮机构根据两传动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三类:平行轴齿轮机构(两齿轮的传动轴线平行)、相交轴齿轮机构(两齿轮的传动轴线相较于一点)、交错轴齿轮机构(两齿轮的传动轴线为空间任意交错位置)。

1.瞬时传动比两齿轮的传动比总等于齿数的反比,即n1/n2=z2/z1,但其瞬时传动比却与齿廓的形状有关。

按三心定理,公法线n-n与二齿轮连心线的交点C为二齿轮的相对速度瞬心,即二齿轮在C点的线速度应相等:ω1 O1C=ω2 O2C,由此得瞬时传动比і12:і12= ω1/ω2= O2C/ O1C=r2/r1该式说明,具有任意齿廓的二齿轮啮合时,其瞬时角速度的比值等于齿廓接触点公法线将其中心距分成两段长度的反比。

这就是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传动比为常数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一对齿廓称为共轭齿廓。

在齿轮机构中,相对速度瞬心C称为啮合节点,简称节点。

为实现定传动比传动,要求两齿廓在任何位置啮合时,其节点C都为中心线上的一个固定点,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O1C 和O2C为半径的圆C1和C2,称为齿轮的节圆(注意非分度圆)。

故节圆是齿轮的相对瞬心线,齿轮的啮合传动相当于其两节圆作无滑动的纯滚动。

2.渐开线圆柱齿轮及其基本齿廓1)齿轮的各部分名称•齿顶圆(直径d a)•齿根圆(直径d f)•齿厚(分度圆处s,任意圆周处sі)•齿槽宽(分度圆处e,任意圆周处eі)•齿距(分度圆处p,任意圆周处pі=sі+eі)•分度圆(直径d,规定标准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厚s与齿槽宽e相等,即s=e=1/2 p)•齿顶高(齿顶部分的径向高度h a)•齿根高(齿根部分的径向高度h f)•全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h=h a+h f)。

四章节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四章节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能保证实现恒定传动比传动
可以证明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啮 合传动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r1' o1
i12
1 2

o2 p o1 p

r2' r1'

rb2 rb1

z2 z1
P k2
N2
rb2 o2
1
rb1
N1
k1
r2'
2
2、啮合线是两基圆的一条内公切线
•啮合线——— 两齿廓啮 合点在机架相固连的坐标 系中的轨迹。
重合度的物理意义( a 1.3)
Pn
0.3Pn
0.7Pn
双对齿
啮合区
B1
K'
单对齿啮合区
Pn
1.3Pn
0.3Pn
双对齿
啮合区
K
B2
a 二对齿啮合区长度
实际应用中, a

a
a
许用重合度
(3)重合度与基本参数的关系
o1
B1B2 B1P B2P
而 B1P B1N1 PN1
即 S e p / 2 m / 2
且有 ha ha*m hf (ha* c*)m ha* 、c*分别称为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其标准值为:
ha* 1
c* 0.25
da d 2ha mz 2ham m(z 2)
d f d 2hf mz 2(ha c)m m(z 2.5)

mz1 2
cos
(tga1

tg
')
同理
B2 P

mz2 2
c os (tg a 2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教学课件PPT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教学课件PPT
2. 渐开线函数 由渐开线性质,有:AN = NK
ak
vk
Fn
K
t
t
A
k
rk ak
N
rbΒιβλιοθήκη Orb (ak + k ) = AN = NK = rbtanak
k = tanak -ak
展角K称为压力角aK的渐开线函数,工程上常用invaK表示。即
invak = tanak -ak
18
3.渐开线的极坐标参数方程
1
【教学目标】
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有关共轭齿廓的基本知识; 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及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和连续传动条件; 掌握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各部分几何尺寸的计算; 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展成切齿原理及根切现象; 了解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最少齿数及渐开线齿轮的变位修正; 了解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并能计算标准斜齿圆柱
§5-1 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5-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5-3 渐开线和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5-4 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 §5-5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5-6 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及根切现象 §5-7 变位齿轮及最小变位系数 §5-8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5-9 圆锥齿轮机构
rk= rb/cosak k = invak= tanak -ak
ak
Fn
t
vk
K
t
A
k
rk ak
N
rb
O
19
4.渐开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x =OC-DN=rbsinu- rbucosu y =NC+DK =rbcosu+ rbusinu 式中u称为滚动角:

机械原理----第四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四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O1
1 啮合角

K N1
n

t

rb2
r2
节圆压力角
2
O2
第三节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一、外齿轮 1. 齿轮各部分的名称
⑴ 分度圆 r,d
⑵ 齿顶圆 ra,da
⑶ 齿根圆 rf,df
⑷ 基 圆 rb,db
p pn pb
e
s
⑸ 齿顶高 ha
齿根高 hf 全齿高 hha hf ⑹ 齿 槽 齿 厚 sk,s 宽 ek,e 距 pkskek,pse,pbsbeb O rb rf r ra
O1
1
N1
n
rb2
r2
2
O2
六、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 能实现定传动比传动 △O1PN1∽△O2PN2 r1 rb1 P K n N2
O1
1
传动比
N1
n
1 O2 P r2 rb2 i 2 O1 P r1 rb1
rb2
r2
2
O2
六、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2. 中心距变化不影响传动比 r1 rb1
定传动比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 本定律 两齿廓在任一位置啮合时,过啮 合点所作两齿廓的公法线必须通过两 轮连心线O1O2上的一个固定点。
vP
n
G2 G1
r2
2 O 齿轮2的 2
节圆半径
机械中常用渐开线、 摆线及圆弧等几种曲线作 为齿廓曲线。采用渐开线 作为齿廓曲线具有容易制 造、便于安装等优点,所 以目前应用最普遍的齿廓 曲线是渐开线。
1.45
B2 B1 pb 1.45 pb
第一对齿啮合点 运动到E点 B1 N2 1 1 B2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通过喷丸、渗碳淬火、激光熔覆等技术提 高齿轮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延长使用寿 命。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融合
智能监测与诊断
利用传感器和智能化技术实时监测齿轮的工作状态,预测并及时处理故障,提高齿轮机构的可靠性。
自动化控制
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齿轮机构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确定齿轮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和选择的齿轮类型,确定齿 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
设计齿轮结构
根据确定的齿轮参数,设计齿轮的结构, 包括轮毂、轮辐和轮缘等部分。
齿轮材料的选择
强度和耐磨性
选择具有较高强度和耐磨性的材料, 以确保齿轮机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 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工艺性
考虑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可焊性等工艺 性能,以确保齿轮机构的制造和装配 过程顺利进行。
根据弯曲应力公式计算齿 轮的弯曲应力,确保齿轮 不会发生弯曲疲劳断裂。
综合强度
综合考虑齿面接触和弯曲 强度,进行综合强度计算 ,确保齿轮机构的整体可 靠性。
齿轮的疲劳寿命
循环次数
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和循 环次数,计算齿轮的疲劳 寿命,确保齿轮能够承受 足够的工作周期。
寿命系数
考虑齿轮的材料、热处理 、加工精度等因素,引入 寿命系数对疲劳寿命进行 修正。
02
齿轮机构具有高效率、高精度、 高可靠性、长寿命等优点,能够 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齿轮机构的应用领域汽车来自业汽车发动机、变速器、传 动系统等都离不开齿轮机 构,用于实现动力的传递
和变速。
航空工业
飞机发动机、螺旋桨、减 速器等都采用齿轮机构, 用于实现高速旋转和精确
控制。
工业机械
各种工业机械如机床、纺 织机械、印刷机械等都采 用齿轮机构,用于实现精

第四章 齿轮机构及齿轮传动讲解

第四章 齿轮机构及齿轮传动讲解



齿槽宽(齿间)ek,

在分度圆上有:s=e
10)、周节 p=s+e
11)、齿宽 B
hf ha
e
电s子工程系
齿轮轴线 O
端面
2、齿轮的基本参数
1)、齿数z d zp
第 三 节
d zp

表明:齿轮的大小和渐开线齿轮 形状都与齿数有关 (分度圆直径

d是绘制齿轮的重要参数)
齿 圆
2)、模数m
6学时课程
电子工程系
第四章 齿轮传动及其系统设计
本章重点: 1.齿廓啮合基本原理。 2.渐开线齿廓的性质。 3.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本章难点: 1.齿廓传动计算。 2.齿轮强度计算。 3.圆锥齿轮尺寸计算。
电子工程系
6学时课程
章节分布:
电子工程系
§4—1 概齿轮传动概述 §4—2 齿廓啮合原理 §4—3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4—4 圆锥齿轮传动 §4—5 蜗杆蜗轮机构
电子工程系
1、形成 当一直线n-n沿一个圆的圆周作纯滚动时,直线
上任一点K的轨迹
t
第 二
AK——渐开线
节 齿
基圆,rb
廓 啮
n-n:发生线
合 原 理
θK:渐开线AK段的展角
m n
K
m
rt
A
N
n
r O
2、渐开线的性质 (1) 相等性质:
KN NA
电子工程系
(2)NK为渐开线在K点的法线,NK为曲半半径,渐开 线上任一点的法线与基圆相切。
第 交错,则它们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

节 圆锥齿轮机构——两齿轮轴相交 ①直齿;②斜齿;③曲线齿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5.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
特点 啮合线切于齿轮基圆并垂直于齿条齿廓 标准安装或非标准安装 d = d =
分度圆、节圆、压力角、啮合角
分度圆与节线相切
连续传动条件
重合度 分析:1) =1 表示在啮合过程中,始终只有一对齿工作; 1 2 表示在啮合过程中,有时是一对齿啮合, 有时是两对齿同时啮合。 重合度传动平稳性承载能力。
21 25
26 34
35 54
55 134
135
每把刀的刀刃形状,按它加工范围的最少齿数齿轮的齿形来设计。
§6 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根切和最少齿数
2.范成法
1
切削 (沿轮坯轴向) 进刀和让刀 (沿轮坯径向) 范成运动 (模拟齿轮啮合传动)
2
刀具与轮坯以i12=1/2=Z2 /Z1回转
3
用同一把刀具,通过调节i12 ,就可以加工相同模数、相同压力角 ,不同齿数的齿轮。
渐开线方程:{
rK = ———
rb
cosaK
inv aK = tg aK - aK .
aK
aK
qK
K
rK
rb
O
N
A
四、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
1.啮合线为一直线
啮合线—
啮合点 (在固定平面上) 的轨迹线.
两齿廓所有接触点的公法线均重合, 传动时啮合点沿两基圆的内公切线移动。
3. 侧隙为零的中心距
无侧隙啮合条件:
S1' = e2' ; e1' = S2'
S1= e2 = e1= S2
标准齿轮: S = e = m/2
▲当两标准齿轮按分度圆相切来安装, 则满足传动条件。 正确安装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和传动方式。

齿轮机构的设计涉及到齿轮的类型、材料、齿轮之间的啮合方式、传动比的计算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结合齿轮机构的原理和设计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1. 齿轮机构的原理齿轮是一种通过齿轮啮合传递力与运动的机械传动装置,根据啮合的方式可以分为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蜗杆与蜗轮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齿轮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传动要求。

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当两个齿轮啮合时,通过齿面的摩擦力和齿与齿之间的啮合,完成力的传递。

根据不同齿轮的大小和传动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2. 齿轮机构的设计要点齿轮机构的设计要点包括齿轮的类型、材料、齿轮的模数、齿比、啮合传动比的计算等多个方面。

首先,齿轮的类型应根据实际工作条件来选择,例如在重载与高速传动条件下,应选择强度高的齿轮,对于变速传动则需选择适合的变速传动齿轮。

其次,齿轮的材料选择应考虑齿轮的使用环境和传动要求,通常常用的齿轮材料有合金钢、铸铁、黄铜等。

再者,齿轮的模数和齿比的确定是齿轮设计的重要环节。

模数是齿轮上的参数,表示齿轮齿数与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齿轮的模数决定了啮合齿轮的大小、齿数等参数,齿比是用来描述两个啮合齿轮的传动比,齿比的大小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性能。

最后,计算齿轮的啮合传动比也是齿轮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计算齿轮的传动比,可以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传动要求。

3. 齿轮机构的设计流程齿轮机构的设计流程包括确定传动要求、选择齿轮类型、计算传动比、确定齿轮材料、确定齿轮的模数和齿比、确定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进行齿轮的结构设计等多个环节。

首先,确定传动要求是齿轮机构设计的基础,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传动要求来确定齿轮机构的传动比和齿轮类型。

其次,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根据传动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例如在高速传动条件下选择强度高的齿轮,在变速传动条件下选择适合的变速传动齿轮。

齿轮传动机构

齿轮传动机构
ω1 O2 C i12 const ω2 O1C
C点:啮合节点,简称节点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始终通过中心连线上一 定点,速比恒定。 节圆:由节点决定的圆
共轭齿廓
凡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而相互啮合的一对 齿廓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两头牛背上的架子称为轭,轭使两头牛同步行
轮齿与其轴线倾斜一个角度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平面—人字齿轮传动
由两个螺旋角方向相反的斜齿轮组成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空间—(圆)锥齿轮传动
用于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空间—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用于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空间—蜗杆传动
用于传递两交错 轴之间的运动,其两 轴的交错角一般为90º
’不变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正传动 x1+x2 >0
中心距a↑,啮合角α
’↑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负传动 x1+x2 <0 中心距a↓,啮合角α
’↓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高度变位 零传动: x1 x 2 0 齿轮传动类型 角度变位正传动: x1 x 2 0 负传动: x1 x 2 0
2.应用
z1 =18
凑中心距
z2 =36
z3 =38
z4 =40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修复旧齿轮;
减小齿轮尺寸;
提高齿轮弯曲疲劳强度。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4.9 斜齿圆柱齿轮 4.9.1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 1. 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端面是渐开线,符合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齿轮的啮合条件和传动比计算。

3. 能够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啮合条件。

2. 案例分析: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实例。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齿轮机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教学内容:1. 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齿轮的啮合条件3. 传动比计算4. 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5. 齿轮机构设计实例分析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齿轮机构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齿轮机构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讲解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释齿轮机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分类。

3. 讲解齿轮的啮合条件:介绍齿轮啮合的基本条件,如齿数、模数、压力角等。

4. 讲解传动比计算:解释传动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传动比在齿轮机构中的作用。

5. 案例分析: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实例,如减速器和变速器的设计。

6.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齿轮机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如啮合条件、传动比选择等。

三、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齿轮啮合条件和传动比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程报告:要求学生分析一个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实例,评估其设计合理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原理教材相关章节。

2. 图片:齿轮机构的图片。

3. 视频:齿轮机构的运动原理视频。

4. 练习题:相关齿轮啮合条件和传动比计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延伸1. 深入学习其他齿轮机构的分类,如蜗轮蜗杆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等。

2. 研究齿轮机构的运动仿真,深入了解其运动特性和性能。

3. 探索齿轮机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六、教学过程7. 讲解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介绍齿轮机构运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运动传递分析、齿轮尺寸计算等。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齿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2)掌握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3)学会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4)能够设计简单的齿轮传动系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掌握齿轮机构的结构特点;(2)利用图表和计算公式,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3)运用设计软件或手绘,完成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齿轮机构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齿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2.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3. 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4. 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齿轮机构的特点、应用、基本参数计算、运动特性分析、设计方法。

2. 教学难点: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课件、模型、设计软件等;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绘图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例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齿轮机构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齿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

3. 参数计算:讲解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齿轮的参数。

4. 运动分析: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让学生理解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

5. 设计实践:运用设计软件或手绘,让学生完成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齿轮机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齿轮机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齿轮参数计算和运动分析的掌握情况。

3. 设计作业:评估学生对齿轮传动系统设计方法的掌握,通过评阅设计方案和计算过程进行。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通用课件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通用课件
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综合考虑多个优化目标,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问题定义
明确优化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确定优化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数学建模
根据问题定义建立数学模型,包括几何模型、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等。
仿真分析
利用仿真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初步评估优化的效果。
试验测试
根据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试验测试,获取真实运行数据。
02
CHAPTER
齿轮设计基础
常用的齿轮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适用于大多数应用场景。
钢材
铸铁
塑料
适用于低速、轻载和不受冲击的场合,价格相对较低。
常用于微型和小型齿轮,具有轻便、低噪音等优点,但强度和耐磨性较差。
03
02
01
01
02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精度等级,既能满足性能要求,又能控制成本。
弯曲强度计算
根据热功率公式计算齿轮传递的功率,确保齿轮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热功率计算
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剂。
润滑剂选择
04
CHAPTER
齿轮强度分析
齿面接触强度是评估齿轮承受载荷能力的重要指标。
齿面接触强度主要考虑齿轮材料的屈服强度、齿面摩擦系数、齿宽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出齿面接触应力,以评估齿轮在接触应力下的工作能力。
总结词
齿轮机构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齿轮机构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航空、能源、化工、冶金、农业等。在汽车领域中,齿轮机构用于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系统等;在航空领域中,齿轮机构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辅助动力系统等;在能源和化工领域中,齿轮机构用于风力发电机、石油钻机和化学反应器等;在冶金和农业领域中,齿轮机构也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齿轮机构
第一节 概述
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gears)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 ) 动机构。 动机构。 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
第四章 齿轮机构
第一节 概述
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gears)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 ) 动机构。 动机构。 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 内啮合直齿 圆柱齿轮机构
ω2
O2
六、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 能实现定传动比传动 r′1 ′ rb1 P K′ ′ K n N2
O1
ω1
N1
n
rb2
r′2 ′
ω2
O2
六、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 能实现定传动比传动 r′1 ′ rb1 P K′ ′ n N2
O1
ω1
N1
n
rb2
r′2 ′
ω2
O2
六、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 能实现定传动比传动 △O1PN1∽△O2PN2 传动比 r′1 ′ rb1 P ′ K′ n N2
αK
K
t
θK=tanαK−αK
渐开线的极坐标方程式
rb rK = cos α K
θK αK
rb O B
θ K = invα K = tan α K − α K
六、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 能实现定传动比传动 r′1 ′ rb1 P n N2 K
O1
ω1
N1
n
rb2
r′2 ′
ω2
O2
六、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 能实现定传动比传动 r′1 ′ rb1 P K n N2
αK
K
t
θK αK
rb O B
渐开线的性质 4. 基圆内无渐开线。 基圆内无渐开线。 vK t rK A
αK
K
t
θK αK
rb O B
渐开线的性质 5.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K
A3 A2
A1
θK θK O1
B1
B2
B3 O2 O3 ∞
四、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二、齿轮机构的类型 平面齿轮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 pinion a圆锥齿轮机构 straight bevel gears 斜齿圆锥齿轮机构 helical bevel gears
空间齿轮机构 传递相交轴运动的齿轮机构 曲线齿圆锥齿轮机构 spiral bevel gears
vP n
G2 G1 r′2 ′
齿轮2的 ω2 O 齿轮 的 2 节圆半径
机械中常用渐开线、 机械中常用渐开线 、 摆线及圆弧等几种曲线作 为齿廓曲线。 为齿廓曲线 。 采用渐开线 作为齿廓曲线具有容易制 便于安装等优点, 造 、 便于安装等优点 , 所 以目前应用最普遍的齿廓 曲线是渐开线。 曲线是渐开线。
齿轮1的 齿轮 的 节圆半径 r′1 ′
ω1
O1 n K P
vP n
G2 G1 r′2 ′
齿轮2的 ω2 O 齿轮 的 2 节圆半径
三、渐开线的形成与性质 渐开线的形成
A
K B
rb
O
三、渐开线的形成与性质 渐开线的形成 K K K K K A BB
K
B B
B B B
rb
O
三、渐开线的形成与性质 αK 渐开线的形成 K vK t 半径为r 半径为 b的圆 的渐开线 A 基圆 rK
空间齿轮机构 传递交错轴运动的齿轮机构 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crossed axis helical gears 蜗杆蜗轮机构 worm and worm gear
空间齿轮机构 传递交错轴运动的齿轮机构 准双曲面齿轮机构 hypoid gears
第二节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齿廓曲线
一、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即要求在传动过程中,其瞬时传动比不变, 传动平稳 即要求在传动过程中,其瞬时传动比不变, 冲击、振动及噪声尽可能小。 冲击、振动及噪声尽可能小。 在尺寸小、重量轻的前提下, 承载能力大 在尺寸小、重量轻的前提下,能传递较大 的动力,且轮齿的强度高、耐磨性好、寿命长。 的动力,且轮齿的强度高、耐磨性好、寿命长。
N1
n
rb2
r′2 ′
ω2
O2
六、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3. 啮合线和啮合角恒定不变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线N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线 1N2 是 一条固定不变的直线。 一条固定不变的直线。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角 α ′ 恒等 于两齿廓的节圆压力角。 于两齿廓的节圆压力角。 n r′1 ′ rb1 P t N2 啮合线
rb cosαK = rK
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是不 同的, 离基圆中心越远, 同的 , 离基圆中心越远 , 压力 角也越大。 渐开线起始点A的 角也越大 。 渐开线起始点 的 压力角为零。 压力角为零。
vK t
αK
K
t
rK A
θK αK
rb O B
五、渐开线齿廓方程 AB=rb(θK+αK)=KB=rbtanαK = = vK t rK A
法向齿距 pn=pb
2. 基本参数 ⑴ 齿数 z 分度圆模数m ⑵ 分度圆模数 分度圆周长πd = zp d = zp/π 人为取
d
m=
p
π
分度圆模数m 单位为mm,为一有理数列, 我国已制定 分度圆模数 单位为 ,为一有理数列, 了国家标准( 了国家标准(GB/T 1357−1987)。 − ) 分度圆直径 d = mz 分度圆齿距 p =πm
m=4 z=16 = = m=2 z=16 = = m=1 z=16 = =
⑶ 分度圆压力角α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分 度圆压力角标准值一般为 20°。 ° N 分度圆定义 分度圆就是齿轮中具有 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 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 rb
α
rf
r
ra
O
齿顶高系数h ⑷ 齿顶高系数 a∗ ha= ha∗m 顶隙系数c ⑸ 顶隙系数 ∗ hf =(ha∗+c∗)m
N
正常齿制 m≥1mm:ha∗ = 1.0,c∗ = 0.25 ≥ : , m<1mm:ha∗ = 1.0,c∗ = 0.35 : , 短齿制 ha∗ =0.8,c∗ = 0.3 ,
rb
α
rf
r
ra
O
3. 渐开线标准直齿轮的几何尺寸和基本参数的关系 基本参数为标准值 m、α、ha∗、c∗ 、 两个特征 ⑴ 分度圆齿厚和槽宽相等 s =e = p/2 ⑵ 具有标准的齿顶高和齿根高 ha= ha∗m ,hf =(ha∗+c∗)m
二、内齿轮 特点 ⑴ 齿顶圆小于分 度圆, 度圆,齿根圆大于分 度圆。 度圆。 齿廓内凹, ⑵ 齿廓内凹,其 齿厚和槽宽分别对应 于外齿轮的槽宽和齿 厚。 内齿轮的齿顶圆 必须大于基圆。 必须大于基圆。
B
N
rf
α
ra rb r
O
三、齿条 特点 齿条齿廓上各点压力角相同, ⑴ 齿条齿廓上各点压力角相同 , 且等于齿廓的倾斜角 齿形角) 标准值为20° (齿形角),标准值为 °。 与齿顶线平行的各直线上齿距相同, ⑵ 与齿顶线平行的各直线上齿距相同,模数为同一标准 其中齿厚与槽宽相等且与齿顶线平行直线称为中线, 值,其中齿厚与槽宽相等且与齿顶线平行直线称为中线,是 确定齿条各部分尺寸的基准线。 确定齿条各部分尺寸的基准线。 p
G2 G1
ω2 O 2
共轭齿廓 — 满足齿廓 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 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 。 两齿廓的 啮合节点 共轭曲线—共轭齿廓 共轭曲线 共轭齿廓 的齿廓曲线。 的齿廓曲线。 vP n
ω1
O1 n K P G2 G1
ω2 O 2
要使两齿轮实现定传 要使两齿轮实现 定传 动比, 动比 , 则要求两齿廓在任 一位置啮合时, 一位置啮合时 , 过啮合点 所作的两齿廓的公法线必 须通过两齿轮连心线O 须通过两齿轮连心线 1O2 上的一固定点P。 上的一固定点P。
O1
ω1 啮合角
α′
K N1
n
α′
t
α′
rb2
r′2 ′
ω2
节圆压力角 O2
第三节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一、外齿轮 1. 齿轮各部分的名称
⑴ 分度圆 r,d , ⑵ 齿顶圆 ra,da ⑶ 齿根圆 rf,df ⑷ 基 圆 rb,db ⑸ 齿顶高 ha 齿根高 hf = 全齿高 h=ha+ hf ⑹ 齿 槽 齿 厚 sk,s 宽 ek,e 距 pk=sk+ek,p=s+e,pb=sb+eb =+ , O rb rf r ra p pn pb e s
二、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根据三心定理
v P = O1 Pω 1 = O2 Pω 2
传动比
两齿廓的 啮合节点
ω1
O1 n K
ω 1 O2 P i12 = = ω 2 O1 P
vP
P
n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两齿廓在任一位置啮合时, 两齿廓在任一位置啮合时 , 过啮合点 所作两齿廓的公法线必通过节点P, 所作两齿廓的公法线必通过节点 , 两齿 廓的瞬时传动比等于连心线O 被节点P 廓的瞬时传动比等于连心线 1O2 被节点 所分成的两线段的反比。 所分成的两线段的反比。
O1
ω1
N1
n
ω1 O2 P r2′ rb2 i= = = = ω 2 O1 P r1′ rb1
rb2
r′2 ′
ω2
O2
六、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2. 中心距变化不影响传动比 r′1 ′ rb1 传动比
O1
ω1
ω1 O2 P r2′ rb2 i= = = = ω 2 O1 P r1′ rb1
P ′ K′ n N2
齿轮1的 齿轮 的 节圆半径 r′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