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人大附小感受名校风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乌云镇中心校单志强
2014年11月12日我有幸在包校长的带领下去到北京人大附小这样一所名校里面学习,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带着学习和欣赏的态度,我参观了他们的校园,听了他们老师讲的课和他们校长对学校的介绍,有所感受。下面我从几方面谈谈自己所见所想。
首先来到人大附小阶梯教室。环形的座位围绕着中间的舞台,让所有方位的人都能够看清楚学生和老师上课的情况。在这里我们听取了七彩教育同盟各校三年以来的教学成果汇报,然后我们在多功能教室听了一节由七彩教育同盟学校为到会的教师做了一节生动的多学科整合的,新理念,新思想的课。同天下午,我还听了两节课:一节是科学课《摩擦力》和一节《头脑风暴》,《摩擦力》是一节常态课与我们的课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40分钟的课,学生没有教材,不用带实验材料,教师准备了实验需要的用品。学生在课上,能自主小组合作完成本课的实验,也有小组没能完成实验。听完这三节课我感到教师的教学过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从导入新课、新授、到课外拓展,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让我长了见识。更新了教育观念。
接下来,我们几位教师走进了人大附小的学术苑,在这里开始了为其一周的学习,学术苑我感觉特别有特点,一、二楼的科学和美术教室都是开放的。开放教室来自郑校长的一个理念,郑校长早年在日本留学参观小学时,看到了孩子们在开放室上课的场景,那种轻松自在有序的上课场景,给郑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自那天起,校长就希望有一天,附小的孩子也能在开放教室中学习,将这种开放的思维带到我们的课堂里。所以在2011年9月建成了学术苑。学术苑的教室只有三面墙,与走廊直接相通。每间教室的装饰都是老师和学生用废旧材料完成的。开放教室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上课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生的视野开阔,同时思维也会开阔。他们的精神轻松,思维也变得活跃。更容易发现问题,更容易解决问题,而老师要做的是加强这种倾向,今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总之时间短暂,走进名校之旅匆匆,我用心灵倾听与触摸,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了很多,领悟了很多。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幸福人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我将继续学习,我相信我们的学校会越办越好。
201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