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 第六章 地下空间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支护达到人工稳定; 支护和破裂岩体本应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但 现在还做不到完全用共同作用理论为指导来解决支 护设计问题; 古典地压学说:1907年,普氏学说——俄罗斯学者; 1942年,太沙基学说——美国学者; 在60年代,共同作用理论提出以后的30多年,弹塑 性力学的研究方法在岩石力学研究中一直占据主导 的地位,古典地压学说则被冷落一旁;
r , r p0

解析表达式
R02 1 2 p0 r r
净水压力下围岩应力分布
2019/1/20
《岩石力学》
7

讨论
开巷(孔)后,应力重新分布,也即次生应力场;
, 均为主应力,径向与切向平面为主平面; r
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 周边
2019/1/20
c cot
《岩石力学》
24
塑性区半径
( p0 c cot )(1 sin ) R p R0 P c cot 1

1sin 2 sin
讨论
R p与 R0 成正比,与 p0 成正变,与 c 、
塑性区应力与原岩应力
900 , 2700 处, p0 (3 1) ; 0 0 p0 (3 ) ; 在巷道的侧边,即 0 , 180 处,
在巷道的顶、底板,即
2019/1/20
《岩石力学》
14

应力集中系数与 , 的关系
2019/1/20
《岩石力学》
15

巷道周边位移
o
开挖后(周边)
u (1 ) p 0 R0 E
《岩石力学》
11
2019/1/20
6.2.2 不等压(侧压系数 1 )下围岩应力 1 时的单元体
2019/1/20
《岩石力学》
12

任意点
( r , ) 处的应力
径向应力
R02 R02 R04 1 r p0 (1 ) 1 2 (1 ) 1 4 2 3 4 cos 2 2 r r r
、 P1 成反变关系; 无关(极限平衡问题特点
p0 之一); 支护反力 时, 最大; P Rp 1 0 的物理意义,可近似理解为“拉压 指数 (1 sin ) / 2 sin 强度比”;
2019/1/20
《岩石力学》
25
6.4 古典和现代地压理论

历史作用
支护的作用——是对已不能自稳的峰后破裂岩体进
e
1sin 2 sin
R0 r
2
塑性区应力
2 sin 1sin r rp c cot 1 R0
2 sin 1sin 1 sin r P c cot 1 1 sin R0
o
o o
峰前区(变形体):弹性段—弹性力学,弹塑性段—弹塑 性力学,或刚塑性力学,或损伤力学 ; 峰值点(贯通裂隙形成点、突变点) 峰后区(刚性块体)——刚性块体力学,或实验力学,或 初等力学。
《岩石力学》
1
2019/1/20
6.2 深埋圆形巷道围岩应力的弹性解

基本假定
围岩为均质,各向同性;
《岩石力学》
20

基本方程
塑性区
平衡方程
d r r 0 dr r
强度准则方程
1 sin 2c cos r 1 sin 1 sin
弹性区
r B A r2
极限平衡问题不必借用几何方程就可求解。
2019/1/20
e
1sin 2 sin
R0 r
2
塑性区应力
r ( P1 c cot ) R 0
p r P
2 sin 1sin
c cot
2 sin 1sin
1 sin r ( P1 c cot ) 1 sin R0
面应变问题; 深埋( H 20R ); 0 忽略影响圈内的自重;
2019/1/20
《岩石力学》
3

计算模型
2019/1/20
《岩石力学》
4
微元体((a)受力图;(b)变形图)
2019/1/20
《岩石力学》
5

基本方程
平衡方程
d r r 0 dr r
几何方程
2019/1/20
《岩石力学》
2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历史作用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基于小变形理论的弹塑性力学
方法解决岩石力学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至今 也远远达不到指导支护设计的地步; 基于小变形理论的弹塑性力学和数值计算方法,解 决峰前区的岩石力学问题很有效;在解决峰后区的 性态问题上,至今还非常乏力; 峰后区的岩石力学问题虽然已不属于变形体力学的 范围,但如果采取实验本构关系,借助几何非线性 和物理非线性的大变形力学的方法去解决峰后区的 包括有支护条件下的岩石力学问题,是可能的。但 是,这种情况下问题已非常复杂,很难取得闭合的 解析解;
外),与断面绝对尺寸无关;地下工程一般总是在周 边的最大最危险应力点上首先破坏,与均布荷载简 支梁在梁中下缘首先破坏相似。
2019/1/20
《岩石力学》
17

小结
弹性应力或位移解出后,根据周边最大最危险应力
或位移,用岩体屈服准则,强度准则或极限位移量, 判断是否稳定。 周边最大弹性应力:>弹性限,进入塑性; <弹性 限,自稳;>强度限,不稳定; 周边最大弹性位移:>极限位移量,不稳定;<极 限位移量,自稳; 研究井巷围岩弹性应力的重点,在于周边应力。当 周边应力各点不等时,还在于周边最危险点的应力。 研究井巷围岩弹性应力状态的意义:判断稳定性; 为原岩应力实测提供计算公式; 本节讲的全是深埋。对于浅埋工程,影响圈内自重 不能忽略,其情况更为复杂。
地下工程最常用的断面形状:立井—圆形;巷道—
梯形、拱顶直墙; 较少用的形状:立井—矩形;巷道—矩形、圆形、 椭圆、拱顶直墙及拱; 原则上,地下工程比较常用的单孔非圆形巷道围岩 的平面问题弹性应力,都可用弹性力学的复变函数 方法解决。

主要结论
弹性应力最大值在周边,周边应力与
E, (除 z 无关
第六章 地下空间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6.1 概述
围岩:开挖空间周围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那部分
岩体。 围岩稳定性取决于围岩应力状态和围岩的力学性质、 开挖影响、支护结构刚度等。 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由于应力集 中造成的围岩变形破坏和由不连续结构面切割形成 的块体失稳。 选择的数学力学方法与岩体所处的物理状态有关:
2019/1/20
《岩石力学》
13

巷道周边应力
将 r R0 代入上式,即可得到巷道周边的围岩应力:
r 0 r 0 p (1 ) 2(1 ) cos 2 0
切向应力集中系数:
k p0 (1 ) 2(1 ) cos2 p0
o
实际意义:应力解除试验,常以 3R0 作为影响圈 边界,确定铅孔长度;有限元法常划取 5 R0 的域 内剖分单元; r 5R0 与r 力学处理:从力学处理方法来看, 所起的作用等价;
2019/1/20
《岩石力学》
9

弹性位移
特点:
周边径向位移最大,但量级小(以毫米计); o 完成速度快(以声速计); o 一般,不危及断面使用与巷道稳定; o 对于几何对称和荷载对称问题,在围岩中不可能产 生切向位移,围岩只有径向位移; 计算原则 o 考虑到原岩应力不引起位移,或只有铅直位移,并 且在过去地质年代已经发生,故计算时应减去各应 力分量中的原岩应力,只用其增量; o 巷道位移只和应力变化量有关,与原岩应力无关;
塑性区半径
( p c cot )(1 sin ) R p R0 0 c cot
2019/1/20
1sin 2 sin
《岩石力学》
23

有支护的结果
弹性区应力
( p0 c cot )(1 sin ) p0 (c cos p0 sin ) e P c cot r 1
2019/1/20
《岩石力学》
27

历史作用
从工程实用角度出发,总是需要一种简单的方法,
虽不能作精确的计算,但能对工程上所需要的主要 数据给出其估计值也好; 工程师最关心的主要数据:支护所受的压力大小, 即“地压”;支护在地压作用下的变形大小; 古典地压学说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初步计算给出地 压大小的解答,但无法回答第二个问题,即求不出 任何位移量的大小; 因此,古典地压仍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线弹性、无蠕变性或为线粘弹性; 巷道为无限长,断面形状和尺寸保持不变,符合平
面应变问题; 深埋( H 20R0 ); 忽略影响圈内的自重;
2019/1/20
《岩石力学》
2
6.2.1净水压力(侧压系数 1 )下围岩应力

基本假定
围岩为均质,各向同性;
线弹性、无蠕变性或为线粘弹性; 巷道为无限长,断面形状和尺寸保持不变,符合平
《岩石力学》
21

边界条件
在弹、塑性区交界处,同时满足弹性和塑性条件,
应力连续; 弹性区外边界:径向和切向应力均等于原岩应力; 塑性区内边界:切向应力为零,无支护的径向应力 为零,有支护的径向应力等于支护反力;
2019/1/20
《岩石力学》
22

无支护的结果
弹性区应力
( p0 c cot )(1 sin ) p0 (c cos p0 sin ) e c cot r
du r dr u r
1 2 r r E 1 1 2 r E 1
《岩石力学》
本构方程
2019/1/20
6

边界条件
r R0 , r 0 (不支护)
1 2 ur R0 p0 (1 ) 2( 1) cos2 E
径向位移
切向位移
1 2 u R0 p0 2(1 ) sin 2 E

其他巷道无通式,需具体逐点计算(周边);
2019/1/20
《岩石力学》
16
6.2.3 非圆巷道围岩的弹性应力状态 一般原理
o
2019/1/20
《岩石力学》
10
径向位移: o
一般公式(包含开挖前变形和开挖后变形)
(1 ) p0 R02 u (1 2 )r E r
o
开挖前(岩体内) (1 ) p0
u E
(1 2 )r
o
开挖后(岩体内)
(1 ) p0 R02 u E r
E, 无关;
r R0 , r 0, 2H ;周边切向应力为最大应
力,且与巷道半径无关。 k 开巷后应力/开巷前应力 定义应力集中系数: 次生应力/原岩应力 周边: k ,为次生应力场的最大应力集中系数。 2
2019/1/20
《岩石力学》
8
巷道影响圈边界: o
切向应力
R02 R04 1 p0 (1 ) 1 2 (1 ) 1 3 4 cos 2 2 r r
剪应力
R02 R04 1 r p0 (1 ) 1 2 2 3 4 sin 2 2 r r
2019/1/20
《岩石力学》
18
6.3 深埋圆形巷道的弹塑性解

基本假定
围岩为均质,各向同性;
塑性遵循线性莫尔—库仑准则; 圆形巷道,无限长,符合平面应变问题;
H 20R0 ); 忽略影响圈内的自重;
深埋(
2019/1/20
《岩石力学》
19

计算模型
圆形巷道的塑性区
2019/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