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最新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_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北伐战争》这课讲述的是1924—1927年的历史,这段历史是国民革命兴起、发展和最后失败的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包括三个部分【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我主要是借助任务学习法,将每个部分都分解为基础知识和需探究问题两部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逐个解决本课问题。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权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讲述的是1924—1927年的历史,这段历史是国民革命兴起、发展和最后失败的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本课选取国民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历史事件----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战争。通过学习让学生真切

地感受到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

本课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承上启下:上承中共的诞生——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下启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北伐后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于是共产党开始武装起义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同时,北伐战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重要的一环。所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加深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黄埔军校有一些了解,但对北伐战争知之较少。许多学生平时很少读文史类课外书。

2、八年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喜欢表现自我。他们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已有一年多时间,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北伐战争》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课程的第15课。教材以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内容包括: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方针、战场和战争进程,以及北伐战争的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认识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对中国的革命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知识,对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北伐战争,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国民革命运动

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

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分析。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北伐战争的

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

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提前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道具。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优课教学设计_7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优课教学设计_7

第15课北伐战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史实及意义;

2.了解黄埔军校创建的相关史实和意义;

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

民国建立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资产阶级】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均失败。

【无产阶级】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

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屡遭失败,引导学生得出:迫切需要新的力量补充。孙中山也欢迎中共和他合作。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痛切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的。

2.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引导学生得出: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历史。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70—71页第一板块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说出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问题2: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问题3: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意义。

(四)合作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

①时间:1923年6月

②地点:广州

③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2.国民党一大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说课

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

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说课稿。这堂课属于中国近代史,主要探讨的是国共两党在近代时期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北伐战争,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本节课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接下来,我将围绕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生能够概括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式、原因和结果;

2. 学生能够分析北伐战争的发起、战术和战果;

3. 学生能够理解从《宪法大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过程;

4. 学生能够设计与宣传一则反对不公的口号。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建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历史文化热情;

2. 点滴积累爱国情感,树立爱国主义的观念;

3. 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国共合作的形式、原因和结果;

2. 北伐战争的发起、战术和战果;

3. 《宪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过程。

【教学难点】

1.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综合分析能力;

2. 如何教授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发展历程和背景,让学生能够理解背后的深层含义;

3. 如何让学生能够反思现实,从历史中发现不公平的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课前视频、图片或PPT等形式,给学生们展现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南京政府成立等,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他们对于这些事件的理解。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课程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国共合作走向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课程

目标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目标细化

目标层级

结果性目标感悟性目标

迁移

运用

家国

情怀国共合作的实现√√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过程概况√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重点国共合作的实现与破裂难点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核心

问题

北伐战争

教法

讲解、问题导向

图片展示学法

自主学习、表格列举、

归纳概括、合作探究

教学资

多媒体

板书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

旧知导入出示复习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思想、阶级、组织、外部条件)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

(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

意义);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课前复习知识点

课中回答问题

巩固学生上节课所学

的知识点,加强与本

节课的知识体系联

系。

二、

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识记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原因、政治基础

和军事基础;

2.概述北伐进军的基本史实,探究北伐胜利进

军的原因;

3.概述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分析国民

革命失败的原因。

朗读学习目标

初步熟悉本节课需要

掌握得内容,便于学

习内容抉择。

三、新课讲授(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出示自主学习问题:

1.中共三大:

时间:1923年

主要内容: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

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2.国民党一大召开

的相关信息。

时间1924年,广州

参会

人员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

泽东等共产党员

内容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

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精选]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精选]

第15课北伐战争

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

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

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

恩来担任政治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一是北伐

学生回答:蓬勃发展。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

6.教师过渡:然而,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统一战线却破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及原因? 学生回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原因:蒋介石与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只掌握有一小部分武装,还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力量弱小。 2.教师讲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3.教师提问: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统一中国。最终结果是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五)练 一、选择题 1.

这张毕业证上显示,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主任:廖仲恺。可以判定这张毕业证是哪一学校颁发的( C )

A .福州船政学堂

B .京师大学堂

C .黄埔军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北伐战争》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战略部署、重要战役和胜利果实。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北伐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北伐战争这一课题较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和地点较多,学生可能难以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主,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北伐战争的主

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

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战略部署、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

地展示北伐战争的历史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重要内容。

教材从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介绍国共合作的形成、北伐战争的发展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于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人物关系等可能存在模糊之处,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梳理。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北伐战争的发

展历程和重要战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

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

1.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北伐战争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战役。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共合作与

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求知欲。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

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图片、地图、资料等

3.教学视频:有关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资料片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本课主要内容有: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对、共和观念有所认识。但对于国

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这些内容。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掌握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

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

爱人民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过程及影响。

五.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3.资料:收集与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相关的资料,用于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于北伐战争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关键信息。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部编8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5课北伐战争

部编8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5课北伐战争

部编8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

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

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大家谈的很好。黄埔军校正

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

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

第15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教师讲述: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

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

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

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

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学生回答: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

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

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

学生回答:

回答一: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创办起来的。

教师讲解: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

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

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

流域,震动全国。

4.教师提问: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

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为什么在短期

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北伐军胜利进

军的原因有: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

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

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北伐战争

时,中国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现在请同学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本节课设计将体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核心思想开展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将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点。课堂内容将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启发学生心智。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讲到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此时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在经历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之后也深刻的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那么,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的合作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导入新课

环节2、讲授新课

【板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板书】 1、背景

【教师活动】学生齐读结合课本70页教材第一段回答问题:

师:中国三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生: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师:孙中山为何要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生: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受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过渡]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后,遂着手准备召开国民党一大,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点拨]正文中提到了中共三大和三民主义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和旧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便于把知识理成线,也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巩固和理解。

北伐战争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

北伐战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培

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主要战役

3. 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以及中国在晚清时期的经历

和困境。

2. 学习北伐战争的背景和起因(15分钟)

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和起因,包括辛亥

革命后国民党的崛起、北方军阀的混战、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等。

3. 学习北伐战争的过程和主要战役(30分钟)

分组或单独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和主要战役,

如一二九运动、广州起义、中山舰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

4. 讨论北伐战争的影响和意义(20分钟)

引导学生就北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展开讨论,如

国共合作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北伐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让学生归纳总结北伐战争的重要内容,并展望北伐战争对中国

历史的深远影响。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四、教学方法

1. 针对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讲解、小组讨论、资料阅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和展示,加深

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部分。本

课主要讲述了1924年至1927年间,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

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件。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战争的经过,以及北洋军阀的覆灭。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

物等基本信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意义,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和讲解。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叙述较为熟悉,但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可能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

息,理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归

纳和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对于中国历史

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

1.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2.北洋军阀的覆灭过程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基本信息,阐述其历史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北洋军阀的覆灭过程及其影

响。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文献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示或建议: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导入新课(展示标题或板标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

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课题第15课 北伐战争备课时间课节累计 1 科目历史班级课时1课时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一)启

1.回顾旧知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

(2)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3)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4)将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顶峰的罢工是什么?

(5)全国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2.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大家谈的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课堂总结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跌宕起伏,虽写下了辉煌壮烈的篇章,却终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合作的破裂也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共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十年内战的枪声最终浩然打响。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外,还作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尝试:①准确把握了教学的三维目标;②选择了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地图、实物图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③注重进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北洋军胜利进军的原因等问题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对史料的充分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北伐战争
1 教wenku.baidu.com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提示:
时 空
1924年,广州
参会人员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内 容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4.图片展示:展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5.教师提问:结合教材,提炼有关黄埔军校的信息。
提示:①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②1924年5月创办,地点在广州;③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④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北伐胜利进军的相关信息。
提示:
北伐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重要战役
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
北伐路线
①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②福建——浙江——上海
2.教师提问:为什么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被称之为“铁军”?这支“铁军”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
提示: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教师过渡:然而,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统一战线却破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
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教师提问: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2.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
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提示:叶挺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因此被称之为“铁军”。主要有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教师讲解: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4.教师提问:北伐军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学生讨论)
提示: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3.教师讲述: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一边“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一边继续北伐。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