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 232-88-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 232-88-金属弯曲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299183bceb19e8b9f6ba0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69.2/.4:620.174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232-88代替GB232-82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07438-198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试验原理、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金属材料承受弯曲角度的弯曲变形性能。
2 引用标准GB2975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3 试验原理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以规定直径的弯心将试样弯曲到所要求的角度后,卸除试验力检查试样承受变形性能。
4 符号和名称5 试验设备5.1弯曲试验可在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进行。
试验机应具备下列装置。
5.1.1应有足够硬度的支承辊,其长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
支辊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5.1.2 具有不同直径的弯心,弯心直径由有关标准规定,其宽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
弯心应有足够的硬度。
5.2 厚度不大于4mm的试样,可在虎钳上进行弯曲试验,弯心直径按有关标准规定。
6 试样6.1 试验时用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
弯曲表面不得有划痕。
方形和长方形试样的棱边应锉圆,其半径不应大于2mm。
6.2 试样加工时,应去除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形成的影响区域。
6.3 圆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材料作弯曲试验时,如果圆形横截面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35mm,试样与材料的横截面相同。
若试验机能量允许时,直径不大于50mm的材料亦可用全截面的试样进行试验。
当材料的直径大于35mm,则加工成直径为25mm的试样,或如图3加工成试样。
并保留一侧原表面。
弯曲试验时,原表面应位于弯曲的外侧。
6.4 当有关标准未作具体规定时,板材厚度不大于3mm,试样宽度为20±5mm。
6.5 板(带)材、型材和方形横截面材料的厚度不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与材料厚度相同,试样宽度为试样厚度的2倍,但不得小于10mm;当材料厚度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应加工成25mm,并保留一个原表面,其宽度应加工成30mm。
金属管弯曲试验操作规程
![金属管弯曲试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cbd277f111f18583d05ab6.png)
金属管弯曲试验操作规程(ISO9001-2015)1.0 目的和范围1.1本文件规定了测定圆形横截面的金属管弯曲塑性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
1.2本文件适用于外径≤65mm的钢管。
1.3外径≤60mm的直缝电焊钢管,可用弯曲试验代替压扁试验。
1.4金属管横向条状试样的弯曲试样方法应根据GB/T 232来进行,以增加试样的原始弯曲率。
2.0 符号,名称和单位本文件使用的符号,名称和单位在下表中规定。
符号名称单位a(1)管壁厚度mmD 金属管原始外径mmL 试样原始长度mmr 弯心半径mmα弯曲角度(º)(1)在钢管标准中也用符号T表示此参数3.0 规范性应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1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3.2 GB/T 244 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3.3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3.4 GB/T 13793 直缝电焊钢管4.0 原理将一根全截面的金属直管绕着一个规定半径和带槽的弯心弯曲,直至弯曲角度达到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值。
5.0 试验设备5.1弯曲试样设备应在弯管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时试验机应能防止管的横截面产生椭圆变形。
5.2弯管试验机的弯心应具有与管外轮廓相适应的沟槽。
弯心半径由相关产品标准规定。
注:弯心半径的偏差,沟槽的深度和椭圆度均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5.3 直缝电焊钢管弯曲半径为钢管外径的6倍,弯曲角度为90º,试验后焊缝处不得出现裂纹和裂口。
6.0 试样试样应是金属直管的一部分,并能在弯管试验机上进行试验。
7.0试验程序7.1试验一般应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
对要求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7.2通过弯管试验机将不带填充物的管试样弯曲,试验时应确保试样弯曲变形段与金属管弯心紧密接触,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GB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48fd1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5.png)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232–88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lS O 7438–198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试验原理、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金属材料承受规定弯曲角度的弯曲变形性能。
2 引用标准GB 2975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3 试验原理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以规定直径的弯心将试样弯曲到所要求的角度后,卸除试验力检查试样承受变形性能。
4 符号和名称弯曲试验中使用的符号和名称如下表和图1、图2所示。
5 试验设备5.1弯曲试验可在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进行。
试验机应具备下列装置。
5.1.1应有足够硬度的支承辊,其长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
支辊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5.1.2具有不同直径的弯心,弯心直径由有关标准规定,其宽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弯心应有足够的硬度。
5.2厚度不大于4m m的试样,可在虎钳上进行弯曲试验,弯心直径按有关标准规定。
6 试样6.1试验时用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
弯曲外表面不得有划痕。
方形和长方形试样的棱边应锉圆,其半径不应大于2mm。
6.2试样加工时,应去除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形成的影响区域。
6.3圆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材料作弯曲试验时,如果圆形横截面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35mm,试样与材料的横截面相同。
若试验机能量允许时,直径不大于50mm的材料亦可用全截面的试样进行试验。
当材料的直径大于35mm,则加工成直径为25mm的试样,或如图3加工成试样。
并保留一侧原表面。
弯曲试验时,原表面应位于弯曲的外侧。
6.4当有关标准未作具体规定时,板材厚度不大于3mm,试样宽度为20±5mm。
钢材冷弯试验方法
![钢材冷弯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1d263e02020740be1e9b7a.png)
6.4裂缝:试样弯曲外表面金属基体上出现明显开裂,其长度大于5mm,宽度大于0.5mm,而小于等于0.5mm时称为裂缝。
6.5裂断:试样弯曲外表面出现沿宽度贯穿的开裂,其深度值超过试样厚度的1/3时,称为裂断。
钢材冷弯试验方法
1.依据标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以检验金属规定弯曲程度的弯曲变形性能,并显示其缺陷。
2.2适用范围:公路工程中常用的钢筋线材及棒材塑性及工艺性能的评价。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室温,一般试样要求室温在10℃-35℃范围内时可以进行试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样要求室温在23℃±5℃范围内时可以进行试验,如达不到要求,须开启空调暖气设备,使环境温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试验
6.6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如果相关产品标准未规定具体要求,则一般试样无裂纹、断裂或裂断,则评定为合格
7.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
①标准编号;②试样标识;③材料名称牌号;④试样类型;⑤试样的取样方向和位置;⑥所测性能结果。
8.注意事项:
8.1弯曲试验时,应缓慢施加弯曲力。
8.2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弯曲角度认作为最小值,规定的弯曲半径认作为最大值。
4.2.3必要时对样坯及不加工试样允许校直或校平,但在操作中必须保证不因此而显著影响金属的性能。不测伸长率的较细线材可不经校直进行试验;
4.2.4不切削加工的单铸圆形试样表面上的夹砂、夹渣、毛刺、飞边等必须清除;
4.2.5试样在机床上进行切削加工磨削时,不得因受热或冷加工而影响试样的性能,最后一道磨削深度不应过大。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2023最新国标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2023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6b822b1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3.png)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测定金属材料承受弯曲塑性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文件规定的试样的弯曲试验,但不适用于金属管材和金属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金属管材和金属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由其它文件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2018,ISO377:2017,MOD)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说明本文件使用的符号和说明见表1及图1、图2、图3和图C.1。
表1符号和说明符号说明单位a试样厚度或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内切圆直径)mmb试样宽度mml1试验前支辊中心轴所在水平面与弯曲压头中心轴所在水平面之间的间距mmD弯曲压头直径mmf弯曲压头的移动距离mmLode角参数,例如应变路径方向—l tp试样长度mml2支辊间距离mmη三向因子—l3支辊中心轴所在垂直面与弯曲压头中心轴所在垂直面之间的间距mmr s支辊半径mmr i试样弯曲后的弯曲半径mmα弯曲角度°5原理弯曲试验是以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试样在弯曲装置上经受弯曲塑性变形,不改变加力方向,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时,试样两臂的轴线保持在垂直于弯曲轴的平面内。
如在弯曲180°角的弯曲试验中,按照相关产品文件的要求,可以将试样弯曲至两臂直接接触或相互平行且相距规定距离,可使用垫块控制规定距离。
图1配有两个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图2配有一个V 型模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弯曲装置D/2D20t po D 20o D2☆标引序号说明:1——虎钳;2——弯曲压头。
图3虎钳式弯曲装置6试验设备6.1一般要求弯曲试验应在配备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a)配有两个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见图1;b)配有一个V 型模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V 型模具式弯曲装置,见图2;c)虎钳式弯曲装置,见图3。
钢筋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钢筋质量检测-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2c131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7.png)
钢筋考试题一.填空题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现行标准代号是GB/T228-200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现行标准代号是GB/T232-1999,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现行标准代号是GB/T23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规定试验机应按照GB/T16825进行校验,其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温度范围一般为10〜35°C,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其温度应为23±5°C。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规定平行长度是指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金属材料断后伸长率是指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
金属材料的原始标距是指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中常用的弯曲装置有支辊式弯曲装置,V形模具式弯曲装置,虎钳式弯曲装置,翻板式弯曲装置。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采用支辊式弯曲装置时,如无特殊规定支辊间距L与弯心直径d和钢筋直径a的关系式为L=(d+3a)±0.5a。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按加工状态分为冷拉钢丝和消除应力钢丝两类,按外形分为光圆钢丝螺旋肋钢丝和刻痕钢丝三类。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应进行外观和力学性能检验,并按以下规定作为一个检验批,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
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根据抗拉强度,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I级,II 级,111级三个等级。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工艺检验和现场检验。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破坏形态有三种即钢筋拉断,接头连接件破坏,钢筋从连接件中拔出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时,其加载速率宜为10〜30MPa/s。
二.是非题钢筋机械连接的型式检验应抽取不少于9个试件。
钢结构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钢结构模拟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3bc1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8.png)
钢结构模拟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依据GB/T 228.1-2010规定:比例试样应采用比例系数k = 5.65 的值,原始标距应不小于()的要求。
A、10mmB、25mmC、20mmD、15mm正确答案:D2、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
A、3%B、2%C、4%D、1%正确答案:B3、在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测时,影响摩擦系数P 的因素有()。
A、螺栓的性能等级B、螺栓杆的直径C、荷载的作用方式D、连接表面的处理方法正确答案:D4、对于小型钢结构构件进行现场荷载试验时,可根据自平衡原理, 设计专门的()。
A、测力装置B、反力装置C、加载装置D、挠度测试装置正确答案:B5、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性能和精确度及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数量应与()相匹配。
A、检测工作量B、资质要求C、实验室面积D、检测人员数量正确答案:A6、依据国家验收标准规定,钢网架结构挠度检测时,当网架的跨度小于24m,测点应为()。
A、变形极大值点B、三等分点C、四等分点D、跨中一点正确答案:D7、当防火涂层类型为厚型时,相对的涂层厚度应为()。
A、7mm?45mmB、45mm?50mmC、小于等于3mmD、3mm?7mm正确答案:A8、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是()。
A、预拉力不同B、设计时承载力极限状态不同C、材料不同D、摩擦面处理不同正确答案:B9、超声波探伤仪“抑制”控制按键的功能是()。
A、可以改善仪器的垂直线性B、限制检波后的信号输出幅度,同时抑制杂波和缺陷波C、可以提高仪器的动态范围D、只抑制杂波而对缺陷波无影响正确答案:B10、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测定最大力总延伸率的验证试验,应使用不低于()准确度的引伸计。
A、1级B、0.5 级C、2级D、0.2 级正确答案:C11、母材或焊道与焊道之间的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叫()。
建筑工程材料进场复试项目及标准一览表
![建筑工程材料进场复试项目及标准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2dc0e2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8.png)
建筑工程物资检测(进场复试)项目及相关标准一览表
以下是建筑工程物资检测(进场复试)的操作指南:
1.材料进场: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收货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初步的检验,包括核对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检查材料的外观是否有损坏。
2.取样:根据相关规定,对进场的材料进行监理见证取样。
一般要求对每种材料进行至少三个样本的取样,每个样本的尺寸和重量应符合要求。
3.实验室检测:将取样的材料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材料进行检测。
(详见:附表1:进场复试材料明细及试验内容)
4.数据分析:实验室将对材料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等。
这些性能测试的结果将作为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依据。
5.报告出具:实验室将根据检测结果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含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签名等信息。
6.审核与存档:在检测报告出具后,应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确认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核通过后,将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7.使用监督:在使用过程中,应对材料进行监督,定期检查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附表1:进场复试材料明细及试验内容
注:标“*”项目为施工单位可自行检测项目,其余项目均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检。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样品制样作业指导书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样品制样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9fc0c8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78.png)
力学性能检测样品制样作业指导书⏹使用目的:规范金属原材及焊接件力学性能试样的制样方法及尺寸。
⏹试样依据:《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
1-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229—2007《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2010《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NB/T47016—201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一、拉伸试样取样方法:GB/T 228。
1—20101、厚度<3mm的薄板和薄带试样加工类型1)试样形状:试样的夹持头部一般比其平行长度部分宽(见图1)。
试样头部与平行长度之间应有过渡半径至少为20mm的过渡弧相连接.头部宽度应≥1。
2b0,b0为原始宽度。
通过协议,也可使用不带头试样。
2)试样尺寸:比例试样尺寸见表1。
较广泛使用的三种非比例试样尺寸见表2。
平行长度不应小于L0+b0/2。
有争议时,平行长度应为L0+2b0,除非材料尺寸不足够。
对宽度等于或小于20mm的不带头试样,除非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原始标距L0应等于50mm。
对于这类试样,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等于L0+3b0。
加工尺寸应满足表3给出的形状公差。
3)试样制备:制备试样应不影响其力学性能,应通过机加工方法去除由于剪切或冲切而产生的加工硬化部分材料.这些试样优先从板材或带材上制备.如果可能,应保留原轧制面.图1 机加工的矩形横截面试样表1 矩形横截面比例试样表2 矩形横截面非比例试样表3 试样宽度公差(单位:mm)2、直径或厚度小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试样加工类型1)试样形状:试样通常为产品的一部分,不经机加工(见图2)。
2)试样尺寸:原始标距L0应取200mm±2mm或100mm±1mm。
试验机两夹头之间的试样长度至少等于L0+3b0,或L0+3d0,最小值为L0+20mm。
钢筋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钢筋质量检测-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abb216fad6195f312ba66d.png)
钢筋考试题一.填空题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现行标准代号是GB/T228-200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现行标准代号是GB/T232-1999,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现行标准代号是GB/T238-2002。
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规定试验机应按照GB/T16825进行校验,其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
3.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温度范围一般为10~35℃,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其温度应为23±5℃。
4.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规定平行长度是指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5.金属材料断后伸长率是指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6.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
7.金属材料的原始标距是指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8.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中常用的弯曲装置有支辊式弯曲装置,V形模具式弯曲装置,虎钳式弯曲装置,翻板式弯曲装置。
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采用支辊式弯曲装置时,如无特殊规定支辊间距L与弯心直径d和钢筋直径a的关系式为L=(d+3a)±0.5a。
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按加工状态分为冷拉钢丝和消除应力钢丝两类,按外形分为光圆钢丝,螺旋肋钢丝和刻痕钢丝三类。
11.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应进行外观和力学性能检验,并按以下规定作为一个检验批,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
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
1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根据抗拉强度,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
13.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工艺检验和现场检验。
14.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破坏形态有三种即钢筋拉断,接头连接件破坏,钢筋从连接件中拔出。
15.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时,其加载速率宜为10~30MPa/s。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75e853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b.png)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常用建筑钢材的物理力学力学性能试验和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28—1987《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232—199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3.拉伸试验3.1常用符号及定义1)平行长度Lc: 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的平行长度;2)试样标距: 拉件试验过程中以测量试样伸长度;3)原始标距LO: 实验前的标距;4)断后标距L1: 试样拉断后, 断裂部分断裂处对接在一起。
使其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的标距;5)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δp: 试样标距部分的非比例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叫注说明, 例如σp0.2.σp0.01等分别表示规定非比例伸长率为0.2%和0.01%时的应力;6)规定的残余伸长应力δr: 试样卸除拉伸力后, 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表示次应力的符号应附以角注说明, 例如σr0.2表示规定残余伸长里女为0.2%时的应力;7)屈服点σs: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才力哦啊, 试样在实验过程中力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
如力发生下降, 应区分上、下屈服点;8)F屈服点—σsL: 当不计初始瞬间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9)抗拉强度σb: 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10)断后伸长率δ:试样拉断后, 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11)So: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12)Fsl: 下屈服点力;13)Fb: 最大力。
3.2试样横截面积1)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
①矩形试样横截面尺寸(宽度和厚度)应在标距和两端及中间处测量, 选用三处测量横截面积中最小值。
②测量试样原始横截面尺寸的量具应满足表3.2-1要求。
表3.2-1③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值修约到三为有效数字, 修约方法按GB8170-1987执行。
金属管 弯曲试验方法及程序
![金属管 弯曲试验方法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d3fe40db84ae45c3b358c8f.png)
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及程序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6-10-8受控标识处:分发号:发布日期:2016年9月30日实施日期:2016年10月8日1.1本文件规定了测定圆形横截面的金属管弯曲塑性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
1.2本文件适用于外径≤65mm的钢管。
1.3外径≤60mm的直缝电焊钢管,可用弯曲试验代替压扁试验。
1.4金属管横向条状试样的弯曲试样方法应根据GB/T232来进行,以增加试样的原始弯曲率。
2.0符号,名称和单位本文件使用的符号,名称和单位在表1和图1中规定。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1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3.2GB/T244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3.3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3.4GB/T13793直缝电焊钢管4.0原理将一根全截面的金属直管绕着一个规定半径和带槽的弯心弯曲,直至弯曲角度达到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值。
5.0试验设备5.1弯曲试样设备应在弯管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时试验机应能防止管的横截面产生椭圆变形。
5.2弯管试验机的弯心应具有与管外轮廓相适应的沟槽。
弯心半径由相关产品标准规定。
注:弯心半径的偏差,沟槽的深度和椭圆度均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5.3直缝电焊钢管弯曲半径为钢管外径的6倍,弯曲角度为90o,试验后焊缝处不得出现裂纹和裂口。
6.0试样试样应是金属直管的一部分,并能在弯管试验机上进行试验。
7.0试验程序7.1试验一般应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
对要求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7.2通过弯管试验机将不带填充物的管试样弯曲,试验时应确保试样弯曲变形段与金属管弯心紧密接触,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7.3在进行焊接管的弯曲试验时,焊缝位于弯曲方向的外侧,与弯曲平面呈90o||(|即弯曲中性线)的位置。
金属弯曲试验新作业指导书.docx
![金属弯曲试验新作业指导书.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f8ffa2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8.png)
金属弯曲试验1.试验目的检测金属材料承受弯曲塑性变形的能力。
2.范围适用于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试样的的弯曲试验,不适用于金属管材和金属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
3.引用标准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4.原理4.1弯曲试验是以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试样在弯曲装置上经受弯曲塑性变形,不改变加力方向,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4.2弯曲试验时,试样两臂的轴线保持在垂直于弯曲轴的平面内。
如为弯曲180°角的弯曲试验,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将试样弯曲至两臂直接接触或两臂相互平行且相距规定距离。
5.试验设备弯曲试验应在配备有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万能试验机上完成:5.1配有两个支辐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辐式弯曲装置;5.2配有一个V型模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5.3配有虎钳式弯曲装置。
5.4本检测中心的万能试验机均属于配有两个支辐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辐式弯曲装置,支车昆和弯曲压头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要求;5.5依据5.4条,以下内容均指在配有两个支馄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馄式弯曲装置的万能试验机上进行的弯曲试验;5.6支馄间距离按下式确定:l=(D+3a)±a/2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此距离在试验前期保持不变,对于180°弯曲试样此距离会发生变化)。
6.试样6.1 一般要求:6.1.1试验使用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6.1. 2样坯的切取位置和方向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6.1. 3如产品标准未具体规定,对于钢产品,应按照GB/T2975的要求;6.1.4试样应去除由于剪切或火焰切割或类似的操作而影响了材料性能的部分,若能确保试验结果不受影响,允许不去除影响材料性能的部分。
6.2矩形试样的的棱边:试样表面不得有划痕和损伤,方形、矩形和多边形横截面试样的棱边应倒圆(如果试验结果不受影响,允许不倒圆),棱边倒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6.2. 1当试样厚度小于10mm时,倒圆半径不得超过1mm;6. 2. 2当试样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50 mm时,倒圆半径不得超过1.5mm;6. 2. 3当试样厚度不小于50mm时,倒圆半径不得超过3mm;6.2.4棱边倒圆时不应形成横向毛刺、伤痕或刻痕;6. 3试样宽度:试样的宽度应按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如未具体规定,应按照以下要求:6.3.1当产品宽度不大于20mm时,试样宽度为原产品宽度;6. 3. 2当产品宽度大于20mm且厚度小于3mm时,试样宽度为(20±5) mm;6. 3. 3当产品宽度大于20mm且厚度不小于3mm时,试样宽度为20~50mm。
弯曲试验支棍尺寸的规定及与测试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弯曲试验支棍尺寸的规定及与测试结果的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71a32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7.png)
弯曲试验支棍尺寸的规定及与测试结果的相关性研究弯曲试验是测定金属材料承受弯曲塑性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有人将其称为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也有人将其称为工艺性能试验方法,无论怎么区分,它都是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质量控制及应用设计的重要参考指标。
通常情况下,如果不特别规定,该试验默认是在三点弯曲试验装置上进行。
笔者主要从事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日常接触到大量的母材复验、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评定等测试任务,多需要开展弯曲性能试验。
众所周知,影响金属材料弯曲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弯曲角度、压头直径、试样的宽厚比等,但除此之外,笔者在工作中还发现,对于脆性材料或低塑性材料而言,其测试结果还显著地受到弯曲试验装置中支棍尺寸的影响,这与塑性材料有较大的不同。
然而,在涉及弯曲试验测试方法的相关标准中较少有对此参数进行详细的规定,文献中也鲜见相关研究成果。
针对该问题,本文对常用标准中涉及弯曲装置支棍尺寸的规定进行了汇总,并通过试验探究支棍尺寸对脆性或低塑性材料测试结果的影响。
顾客感知视角的精益服务研究通过对顾客感知的调查和测量工具的开发识别顾客对“好服务”的评价标准,即“精益服务能为顾客带来哪些感知价值”或“顾客体验到的精益服务有哪些具体特征”,回应“什么是顾客认为的好服务”的问题(见表1)⑩ 邢博. 精益服务:理论构建与测量工具开发[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185.。
1. 各标准对支棍尺寸的规定有关弯曲试验方法的标准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母材类弯曲工艺性能测定、焊接类弯曲工艺性能测定以及脆性或低塑性材料弯曲力学性能测定。
各标准对弯曲装置支棍尺寸的规定如表1所示,表中所列为国内常用的国内外相关标准。
其中,GB/T 232—2010是最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弯曲工艺性能测试方法,被诸多产品、构件检验以及焊接工艺评定等所引用,是开展相关弯曲试验的指导性标准文件。
该标准自1963年发布以来,先后颁布了1982年、1988年、1999年以及2010年几个版本,对于弯曲装置支棍尺寸的相关规定,1988年以前的诸版本中均没有任何说明,随后在1999年修订时提出了“支棍半径应为1~10倍试样厚度”的具体要求,然而2010年新版本修订时又删掉了该要求。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操作规程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0517051711cc7931b7168a.png)
金属材料(非金属管)弯曲试验操作规程(ISO9001-2015)1.0 目的和范围1.1本文件规定了测定金属材料弯曲塑性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
1.2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试样的弯曲试样。
1.3本文件不适用于金属管材和金属焊接接头的弯曲试样。
2.0 规范性应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1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2.2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3.0 符号和说明本文件使用的符号,名称和单位在下表中规定。
符号名称单位a 试样厚度或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内切圆直径)mmb 试样宽度mmL 试样长度mml 支辊间距离mmD 弯曲压头直径mmα弯曲角度(º)r 试样弯曲后的弯曲半径mmf 弯曲压头的移动距离mmc 试验前支辊中心轴所在水平面与弯曲压头中心轴所在水平面之mm 间的距离P 试验后支辊中心轴所在垂直面与弯曲压头中心轴所在垂直面之mm 间的距离(1)在钢管标准中也用符号T表示此参数4.0 原理弯曲试样是以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试样在弯曲装置上经受弯曲塑性变形,不改变加力方向,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时,试样两臂的轴线保持在垂直于弯曲轴的平面内,如为弯曲180º角的弯曲试验,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可以将试样弯曲至两臂直接接触或两臂相互平行且相距固定距离,可使用垫块控制固定距离。
5.0 试验设备5.1一般要求弯曲试验应百配备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a)配有两个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b)配有一个V型模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c)虎钳式弯曲装置。
5.2支辊式弯曲装置5.2.1支辊长度和弯曲压头的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减去直径。
弯曲压头的直径由产品标准规定。
金属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金属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95a2a765ce0508763213f9.png)
金属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一.金属力学试验通用标准1.GB/T1172-99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2.GB/T2975-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3.GB/T10623-08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术语二.金属拉伸、压缩、弯曲、扭转试验1. GB/T228-09 金属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方法2. GB/T4338-06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3. GB/Tl3239-05 金属低温拉伸试验方法4. GB/T22315-08 金属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5. GB/T8358-06 钢丝绳破断拉伸试验方法6. GB/T7314-05 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7. GB/Tl0128-07 金属室温扭转试验方法8. GB/T17600.1-98 钢的伸长率换算第1部分:碳钢和低合金钢9. GB/T17600.2-98 钢的伸长率换算第2部分:奥氏体钢三.金属硬度试验方法标准1. GB/T231.1-09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2. GB/T 230.1-09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3. GB/T4340.1-0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4. GB/T18449.1-09 金属努氏硬度试验方法5. GB/T4341-0l 金属肖氏硬度试验方法6. GB/T17394-98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7. GB/T21838.1-08 金属材料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痕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四.韧性试验标准1. GB/T229-07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2. GB/T19748-05 钢材夏比V型缺口摆锤冲击试验仪器化试验方法3. GB/T5482-07 金属材料动态撕裂试验方法4. GB/T6803-08 铁素体钢无塑性转变温度落锤试验方法5. GB/T8363-07 铁素体钢落锤撕裂试验方法6. GB/T4160-04 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五.金属延性试验标准1. GB/T232—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2. GB/T235—99 金属材料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3. GB/T242—07 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4. GB/T244—08 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5. GB/T245—08 金属管卷边试验方法6. GB/T246—07 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7. GB/T17104-97 金属管管环拉伸试验方法8. GB/T241—07 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9. GB/T238-02 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10. GB/T2976-04 金属线材缠绕试验方法11. GB/T239-99 金属材料线材扭转试验方法12. GB/T233-2000 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13. GB/T5027-07 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14. GB/T5028-08 金属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试验方法15. GB/T4156-07 金属杯突试验方法(厚度0.2~2mm)六.高温长时间试验1. GB/T2039-97 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2. GB/Tl0120-96 金属应力松驰试验方法七.金属疲劳试验标准1. GB/T4337-08 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代替2107、4337、7733)3. GB/T3075-08 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4. GB/Tl2443-07 金属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5. GB/T10622-89 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6. GB/T15248-08 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7. GB/T12347-08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8. GB/T6398-00 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八.金属断裂力学试验1 . GB/T21143-07 金属材料准静态断裂韧度统一试验方法(取代2038和2358)2. GB/T4161-07 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3. GB/T7732-08 金属板材表面裂纹断裂韧度KIe试验方法4. GB/T 19744-05 铁素体钢平面应变止裂韧度Kia试验方法九.金属力学试验其它标准1. GB/Tl2444-06 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2. GB/T6400-07 金属丝和铆钉高温剪切试验方法3. GB/T6396-08 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热轧卷板检验规程
![热轧卷板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5831490722192e4536f6bb.png)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作业文件SG02.8.2.4.5-2005热轧卷板检验规程1 主题内容本文件规定了我公司热轧卷板产品在生产和销售中需进行的所有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的检验项目,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及需形成的质量记录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热轧卷板产品的各项检验。
3 职责3.1 生产部门负责按规定取样,并依据各类检验结果实施过程控制;负责热轧卷板产品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3.2 质检处热轧卷板质检站负责按规定送样,负责整个检验作业流程的实施和监督;负责热轧卷板产品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抽检;负责热轧卷板产品各检验项目的取样、送样监督。
3.3 机修总厂负责按要求对热轧卷板试样进行机加工。
3.4 理化检测中心负责按要求在试验前对质检处送来经机修加工好的样品进行验收;负责按要求对热轧卷板的各检验项目进行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
3.5 钢研所负责对理化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4 内容4.1 热轧卷板的检验规则检验项目: 尺寸和外形、表面质量、力学性能、工艺性能、金相分析等。
4.1.1 尺寸和外形检验热轧卷板的尺寸和外形检验由生产部门的质检员负责,检验依据为GB/T 709-1988《热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质检员需对热轧卷板的厚度、宽度、镰刀弯、塔形等逐一进行检验,对不切头尾和不切边的钢带,检查厚度、宽度和镰刀弯等外形尺寸时,两端不考核1SG02.8.2.4.5– 2005 第2次修改的总长度L为:L(m)=90/公称厚度(mm)但两端不考核的最大总长度不得大于20m。
钢带尺寸和外形测量方法如下:厚度:不切边钢带距侧边不小于40mm处测量。
宽度:宽度的测量应在距端部不小于10m处测量。
镰刀弯:沿钢带长度方向水平面上向一边弯曲,即钢带侧边与连接测量部分两端点的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它在产品呈凹形的一侧测量。
塔形(卷边错动):钢卷上下端不齐,一圈比一圈高称为塔形,卷边上下错动称卷边错动。
铠装电缆用钢带技术规范
![铠装电缆用钢带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d1206ba960590c69ec37642.png)
铠装电缆用钢带技术规范来源:电力114网地址:铠装电缆用钢带执行标准YB/T024-2008标准。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铠装电缆用钢带 (以下简称钢带)的分类、代号、尺寸、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2 引用标准GB/T 222-2006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2002,eqvISO6892:1988)GB/T 229 金属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29-2007,ISO 148-1,MOD)GB/T 232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 232-2010, eqvISO7438:1985)GB/T 235-1999 金属材料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47-2008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470-2008 锌锭GB/T 710-200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 912-200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 1839-2008 镀锌钢板(带)镀层重量测定方法GB/T 2972-1991 镀锌钢丝锌层硫酸铜试验方法GB/T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20066-200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和制样方法3 分类与代号按表面状态分为热镀锌钢带 R电镀锌钢带 D涂漆钢带 Q4 尺寸、外形和重量及允许偏差4.1尺寸及允许偏差4.1.1钢带的厚度和宽度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表1所列以外的其他尺寸规格钢带。
4.1.2 钢带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根据需方要求,特殊用途的钢带其厚度允许偏差由双方协商另行规定。
表2 钢带厚度允许偏差其宽度及允许偏差由双方协商另行规定。
需双方协议规定。
4.2外形钢带的镰刀弯应符合表5的规定。
按实际重量交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232–88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lSO 7438–198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试验原理、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金属材料承受规定弯曲角度的弯曲变形性能。
2 引用标准
GB 2975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3 试验原理
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以规定直径的弯心将试样弯曲到所要求的角度后,卸除试验力检查试样承受变形性能。
4 符号和名称
弯曲试验中使用的符号和名称如下表和图1、图2所示。
5 试验设备
5.1弯曲试验可在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进行。
试验机应具备下列装置。
5.1.1应有足够硬度的支承辊,其长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
支辊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5.1.2具有不同直径的弯心,弯心直径由有关标准规定,其宽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弯心应有足够的硬度。
5.2厚度不大于4mm的试样,可在虎钳上进行弯曲试验,弯心直径按有关标准规定。
6 试样
6.1试验时用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
弯曲外表面不得有划痕。
方形和长方形试样的棱边应锉圆,其半径不应大于2mm。
6.2试样加工时,应去除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形成的影响区域。
6.3圆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材料作弯曲试验时,如果圆形横截面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35mm,试样与材料的横截面相同。
若试验机能量允许时,直径不大于50mm的材料亦可用全截面的试样进行试验。
当材料的直径大于35mm,则加工成直径为25mm的试样,或如图3加工成试样。
并保留一侧原表面。
弯曲试验时,原表面应位于弯曲的外侧。
6.4当有关标准未作具体规定时,板材厚度不大于3mm,试样宽度为20±5mm。
6.5板(带)材、型材和方形横截面材料的厚度不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与材料厚度相同,试样宽度为试样厚度的2倍,但不得小于10mm;当材料厚度大于25mm时,试样厚度应加工成25mm,并保留一个原表面,其宽度应加工成30mm。
当试验机能量允许时,厚度大于25mm的材料,可以全厚度的试样进行试验,其宽度为试样厚度的2倍。
仲裁时,按厚度减薄加工的试样进行试验。
弯曲时,原表面位于弯曲的外侧。
6.6弯曲试样长度根据试样厚度和弯曲试验装置而定,通常按下式确定试样长度:
L≈5a+150mm
6.7凡经加工的试样,其宽度、厚度或直径的尺寸偏差均为±1mm。
6.8试样的端部应打印或用其他方法标记试样的代号。
6.9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如有关标准有特殊规定,则按规定执行。
7 试验程序
7.1半导向弯曲
7.1.1试样一端固定,绕弯心直径进行弯曲,如图4所示。
7.1.2试样弯曲到规定的弯曲角度或出现裂纹、裂缝或裂断为止。
7.2导向弯曲
7.2.1试样放置于两个支点上,将一定直径的弯心在试样两个支点中间施加压力,使试样弯曲到规定的角度(如图2所示)或出现裂纹、裂缝、裂断为止。
7.2.2试样在两个支点上按一定弯心直径弯曲至两臂平行时,可一次完成试验,亦可先按7.2.1弯曲至如图2,然后放置在试验机平板之间继续施加压力,压至试样两臂平行。
此时可以加与弯心直径相同尺寸的衬垫进行试验,如图5所示。
7.2.3当试样需要弯曲至两臂接触时,首先将试样弯曲到如图2所示,然后放置在两平板间继续施加压力,直至两臂接触为止,如图6。
7.3试验时应在平稳压力作用下,缓慢施加试验力。
7.4弯心直径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弯心宽度必须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
两支辊间距离为(d+2.5a)±0.5a,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7.5试验应在10~35℃下进行。
在控制条件下,试验在23±5℃下进行。
8 结果评定
8.1弯曲后,按有关标准规定检查试样弯曲外表面,进行结果评定。
8.2有关标准未作具体规定时,检查试样弯曲外表面,按附录A(补充件)评定,若无裂纹、裂缝或裂断,则评定试样合格。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号;
b.试样标记(如材料规格、材质、试样代号等);
c.试样形状及尺寸;
d.试验方法(如导向弯曲、弯心直径、弯曲角度等);
e.试验结果。
附录A
金属弯曲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补充件)
A1 完好:试样弯曲处的外表面金属基体上无肉眼可见因弯曲变形产生的缺陷时称为完好。
A2 微裂纹:试样弯曲外表面金属基体上出现的细小裂纹,其长度不大于2mm,宽度不大于0.2mm时称为微裂纹。
A3 裂纹:试样弯曲外表面金属基体上出现开裂,其长度大于2mm,而小于等于5mm,宽度大于0.2mm,而小于等于0.5mm时称为裂纹。
A4 裂缝:试样弯曲外表面金属基体上出现明显开裂,其长度大于5mm,宽度大于0.5mm时称为裂缝。
A5 裂断:试样弯曲外表面出现沿宽度贯穿的开裂,其深度超过试样厚度的三分之一时称为裂断。
注:在微裂纹、裂纹、裂缝中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只要有一项达到某规定范围,即应按该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