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例题透析 神经调节
高考生物习题精选 神经调节1
高考生物习题精选神经调节1
1.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 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 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2.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
3.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4.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5.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神经调节典型例题
神经系统调节
1.如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 与Ach 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 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 受体抗体。Ach 受体抗体与Ach 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 不能与Ach 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发育成T 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___免疫的应答。 2.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4是反射弧组成中的________。
(2)5处的细胞与2处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若该图是完成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反射弧,则结构1为________。
(4)若在3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则在l 、2、3、4处可发生钠离子内流现象的是________。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为了证明这种药物“在反射弧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请利用图中的A 、B 、C 三处实验点,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甲是某人测量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变化,阴影部分为兴奋区,并画出曲线图如图乙,若电位计正负极接反,请在乙图画出电位变化曲线图。
神经调节练习题
神经调节练习题
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接收、传导和处理各种信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测试读者对神经调节的理解和知识。请读者认真思考每个问题,并在心中作出答案,最后可以通过相关参考答案来对比自己的回答,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正。
练习题一:神经递质
1. 人体中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多少?列举出其中的几种。
参考答案:人体中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有超过100种,其中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谷氨酸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乙酰胆碱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答案: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参与运动控制、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它还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参与控制随意肌肉的运动。
3.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对神经信号传导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是神经信号传导的重要环节。释放过程使神经递质能够传递信号,再摄取过程则能够终止信号的传导,使神经系统能够快速调节和控制。
练习题二:神经调节机制
1. 简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区别。
参考答案: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周围神经系统的输入信号,并发出相应的输出信号。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传递信息和指令到身体各部位。
2. 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请简要描述。
参考答案:神经调节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周围神经系统的调控来实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输入信号,经过处理和分析后,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到周围神经系统,最终对身体产生调节和控制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案例及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案例及分析
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楚都中学张志红肖建树
教学目标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以膝跳反射实验为例说出什么是反射。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5尝试测定反应速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教学难点: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引入,利用生活现象,创设学习情境,然后列举一些实例,完成“膝跳反射”实验,通过亲身实验,初步认识反射实验。在知道了什么是反射的基础上,通过探究膝跳反射的活动、讨论、交流、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总结出反射弧的结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评价和总结,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体设计目的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协助下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主动探讨,勇于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膝跳反射的动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91页“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回忆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境:手偶然被尖锐的物体扎了一下,或不小心烫了一下。然后提问: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把手缩回来?为什么?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对于问题1,学生凭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完全能够回答的,但理由说不清楚)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思考,营造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学习热情。
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14神经调节含解析
专题14 神经调节
1.(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7)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当声音传到听毛细胞时,纤毛膜上的K+通道开放,K+内流而产生兴奋,该过程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受一定刺激时K+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故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高于膜内,A
错误;
B、由分析可知,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正确;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兴奋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没有相应的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故不属于反射,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结合听觉的产生过程,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并准确获取题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16)人的一侧大脑皮层外侧面示意图如下,图中甲、乙、丙和丁表示部位。某人的右腿突然不能运动,经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右腿无力。推测该患者大脑皮层的受损部位可能位于图中的()
神经调节(三)
神经调节(三)
1.(2010·广东高考·T6)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全身出现过敏性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
【规范解答】选A。神经—肌肉突触和神经—神经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大致相同。神经—肌肉突触由突触前膜(神经细胞膜)、突触后膜(肌细胞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间的间隙)组成。其作用机理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使肌肉收缩。故当“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将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不能引起肌肉收缩。故A正确。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B、C、D三项与重症肌无力产生的原因无关。
2.(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T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生理基础的理解。【思路点拨】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不同,前者主要由K+外流引起,后者主要由Na+内流引起。
【规范解答】选D。静息电位主要是未受到刺激时细胞内外K+的浓度差所造成的,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不会影响静息电位,但会使动作电位峰值降低,动作电位主要和细胞外的Na+在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的快速内流有关。
高考真题(神经调节)(打印版)
高考真题(神经调节)
一、选择题
1. (2018•全国Ⅱ卷•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2. (2018•全国Ⅲ卷•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 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 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3.(2017•新课标Ⅱ卷.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4. (2016•全国Ⅰ卷•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2017•江苏卷.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6.(2017•海南卷.1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高中生物近5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和解析(神经调节)
考点11 神经调节近5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和解析
1.(2017·江苏高考·T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解析】选D。图中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突触小泡,③表示突触前膜,④表示突触后膜。线粒体可以为神经递质的分泌提供能量,但是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A项错误;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使钠离子迅速内流,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项错误;神经递质经②转运到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至突触间隙,C项错误;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某些离子(如Na+和K+)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出细胞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项正确。
【方法规律】巧记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类型及特点
2. (2017·北京高考·T29)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高考生物学霸纠错笔记:神经调节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学霸纠错笔记:神经调节
一、对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活动理解不到位
1.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示意图,在反射弧左侧的神经纤维细胞膜外表面连一电流表。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b处的神经元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B.刺激b点引起③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C.分别刺激a点和b点,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偏转
D.刺激a点,①②③和b点均可产生兴奋
分析:混淆反射弧的概念,对反射弧的结构和对应功能不理解出现错误。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传入神经,a是轴突,b是传出神经元的胞体,②是传出神经,③是效应器。
脑皮层可通过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控制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进而控制传出神经元的活动,因此b处的神经元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A正确;刺激b点能引起肌肉收缩,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正确;刺激b点,兴奋不能通过突触传到电流计,因此电流表指针不能发生偏转,C错误;刺激a点,兴奋能够传至①②③和b,故①②③和b点均可产生兴奋,D正确。
答案:C
1.反射弧
2.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兴奋传导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
结构
将适宜的内外界刺
激的信息转变为兴
奋(神经冲动)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的一部分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
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
能的神经元胞体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
分析与综合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一部分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
传至效应器
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6 神经调节(分层训练)(原卷版)
解密16 神经调节
A组考点专练
考向一人体神经调节和高级神经活动
1.(2021·吉林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事例中,错误
..的是()
A.小明的手碰到热水不自觉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
B.烫伤后小明立即用冷水冲洗属于条件反射
C.若某人受伤后,腿部有感觉,但无法行走,则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
D.某人能看懂英语,但是听不懂,是大脑皮层H区损伤
2.(2021·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B.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C.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调节的结果
D.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
3.(2021·成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高二期末)以下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
B.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D.运动性语言中枢(W)受损,患者不能讲话
4.(2021·建平县实验中学高二期末)高级神经中枢的不同部位受损可能导致机体发生异常,以下受损部位和所导致的结果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2021·辽宁丹东市·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等功能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
C.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
D.第二级记忆为永久记忆,不易遗忘
高考生物真题(2022)专项解析—神经调节
高考生物真题(2022)专项解析—神经调节
1.(2021江苏)6. 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a、b、c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兴奋则会引起的人兴奋
B. b兴奋使c内Na+快速外流产生动作电位
C. 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D. 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答案】C
【解析】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结构处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详解】A、a兴奋可能会使突出前膜释放兴奋性或者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则会引起的人兴奋或者抑制,A错误;
B、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Na+内流,B错误;
C、神经元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c,神经a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b,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即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C正确;
D、一些简单脊髓反射活动,例如:膝跳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依然能完成,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2022·辽宁高考)5.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H区病变的人,不能看懂文字
B. 手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的调控
C. 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紧张、焦虑等可能抑制成人脑中的神经发生
【答案】D
【解析】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能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020年高考【生物真题·母题揭秘】神经调节(学生版).docx
I■高考真题•母题解密」
I■分项汇编•逐一击破J
母题12神经调节
【母题来源一】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山东卷)
【母题原题】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孤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当声音传到听毛细胞时,纤毛膜上的K+通道开放,K+内流而产生兴奋,该过程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受一定刺激时K+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故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
K+浓度高于膜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 B正确;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兴奋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没有相应的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故不属于反射, D 正确。
故选Ao
【母题来源二】2020年天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天津卷)
专题24 神经调节(解析版)
专题24 神经调节
1.(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
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
【答案】D
【解析】A. 多数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双极神经元含有一个树突和一个轴突,A说法错误;
B.髓鞘是包裹在轴突外周的结构,B说法错误;
C.轴突有髓鞘包围,而树突没有,故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不相同 ,C说法错误;
D.运动神经元连接效应器,故其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 ,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1·江苏·高考真题)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a、b、c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兴奋则会引起的人兴奋
B.b兴奋使c内Na+快速外流产生动作电位
C.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D.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答案】C
【解析】A、a兴奋要引起人的兴奋,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从题干中无法得知反射弧的完整性,A错误; B、Na+ 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
C、a和b都属于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面的受体,从而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C正确;
D、人体有些神经活动的中枢位于脊髓,失去脑的调控,可以完成一些低级反射活动,D错误。
故答案为:C
3.(2022·山东·高考真题)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3 神经调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3 神经调节
1.(2021·湖南高考真题)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
B.外向电流由Na+通道所介导
C.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
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答案】A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TTX阻断钠通道,从而阻断了内向电流,说明内向电流与钠通道有关;TEA阻断钾通道,从而阻断了外向电流,说明外向电流与钾通道有关。
【详解】
A、据分析可知,TEA处理后,阻断了外向电流,只有内向电流存在,A正确;
B、据分析可知,TEA阻断钾通道,从而阻断了外向电流,说明外向电流与钾通道有关,B错误;
C、据分析可知,TTX阻断钠通道,从而阻断了内向电流,内向电流消失,C错误;
D、据分析可知,内向电流与钠通道有关,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Na+浓度低,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依然低于膜外,D错误。
故选A。
【点睛】
2.(2021·1月浙江选考)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
A.+、-、+、+B.+、+、+、+
C.-、+、-、+D.+、-、+、-
高考神经调节经典习题(含解析)
神经调节经典习题
第一题
将枪乌贼的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 ?? )
A.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B.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
C.静息时质膜对K+通透性变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
D.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第二题
已知神经细胞膜、肌肉细胞膜两侧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平衡。下表表示的是哺乳动物肌肉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大小( 单位:mmol/L) 。请回答:
(1)从表格信息可以推测,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____维持的。
(2)研究发现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钾离子不再透过细胞膜,据此可推导出细胞内钾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
(3)静息状态下,该细胞内外离子浓度能维持上表水平,其主要的原因是细胞膜上______的种类和数量限制了离子的出入。
(4)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及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情况:
①.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
②.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________。
第三题
(每空1分,共8分)下列表格为某肌肉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大小(单位:mmol/L),示意图为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
离子种类Na+K+其他阳离子其他阴离子
神经调节3 典题训
测量方法
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 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
测量图解
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 维膜的外侧
测量结果
• (1)若电极两处同时兴奋,则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如刺激图1中的( )c点。
• (2)若电极两处先后兴奋,则电流表指针发生两 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刺激图1中的( a )点 和图2中的( b )点。
• (3)若两电极只有一处兴奋,则电流表指针发生 一次偏转,如刺激图2中的( c )点。
• (3)某种箭毒能够和Ach竞争肌肉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阻止( ) 内流,使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过程受阻,导致肌肉收缩停止, 因此其可以作为肌肉松弛剂用于腹部手术。
• (4)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神
经元(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
• (5)神经肌肉生理实验中,不慎剪断一条神经,如何判断这条神 经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 (1)兴奋以( )的形式传至传出神经末梢,引起末梢内的( )释 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Ach经( )(方式)通过突触间 隙,然后与肌肉细胞膜上的Ach受体结合,从而引起骨骼肌收缩。
• (2)Ach作用于骨骼肌细胞,会引起骨骼肌收缩,而作用于心肌细 胞,会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跳减慢。Ach作用于以上两种细 胞后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例题透析:
1.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并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③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人细胞内⑤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⑤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有关反射弧的基础知识。
指点迷津:此图是完整的反射弧,a处为传出神经,其神经末梢连在肌肉上,和肌肉一起构成效应器,a点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可双向传导,向肌肉方向传导后即可引起肌肉的收缩,故①正确。给予相同的刺激,无论刺激点离肌肉更近或更远,都引起肌肉相同的收缩效果,故②错。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就产生兴奋,兴奋的幅度通常是恒定的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不能产生兴奋,与刺激强弱无关,故③正确。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Na+流入细胞内,故④错。a处的兴奋向中枢方向传导时,由于突触后膜向中间神经元前膜方向没有化学递质的释放,不能传导,故⑤正确。如何识别或确定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①根据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没有则为传出神经。②根据前角(大)和后角(小)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③根据切断刺举的方法确定,若切断神经后,刺激外周段不反应,而刺激向中段反应,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是传出神经。
参考答案D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关于兴奋产生和传导的基础知识。
指点迷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神经纤维膜内电流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的,二者方向一致。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就会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即由静息时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参考答案A
3.图示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a和b处B.a、b和c处
C.b、c、d和e处D.a、b、c、d和e处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情况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时,离子的变化情况。
指点迷津: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K+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Na+向内扩散更容易。当神经纤维受到刹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内正外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突触间的传导则是由长的轴突到短的树突或细胞体,则由图中可以指出,若在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是b处、c处、d 处和e处。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Na+经主动运输到膜外。
参考答案:C
4.(11海南)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的关系。
指点迷津: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只受低级中枢脊髓的调控;B、C选项内容只能说明这两项生理活动只受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调控;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有意识排尿受大脑皮层调控,因此D项内容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
参考答案:D
5.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指点迷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不同的神经中枢功能各不相同。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中枢,调节机体最高级活动,同时拉制脑干、小脑、脊髓等低级中枢的活动。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功能。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中枢,所以又称为“活命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各个中枢的功能不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植物人”失去所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说明大脑皮层受损伤,身体基本不能动,说明小脑也失去功能,但是一些必要的生命活动还在进行,说明脑干正常,脑干要通过调控脊髓来完成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说明脊髓也没有受损伤。
参考答案 A
6.下列哪一项活动没有大脑皮层上有关的中枢参与
A.感觉B.非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思维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感觉和思维的产生的有关知识。
指点迷津:感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上相应的感觉中枢形成的。条件反射是在后天经过一定的过程,由大脑皮层上相关中枢参与形成的。思维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大脑皮层经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而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形成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低级的神经活动。
参考答案 B
学习成果检测
基础达标
1.某人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2.某脑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看书看报。此病人受损的是大脑皮层的A.运动语言中枢
B.听觉语言中枢
C.视觉语言中枢
D.感觉语言中枢
3.某人腰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人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
4.(11海南)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
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D.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5.(11广东)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6.某人胸段脊髓完全横断会导致患者大小便失禁,其原因是
A.脊髓传出神经受到破坏B.脊髓传入神经受到破坏
C.排尿、排粪失去了大脑的控制D.脊髓中的排尿、排便中枢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