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节水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
河北省衡水市某区农村供水工程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河北省衡水市某区农村供水工程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557f8ae011ca300a7c39029.png)
河北省衡水市某区农村供水工程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衡水市某区农村枝状自来水管网试运行期间所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讨论,以期与相近工程交流分享。
关键词农村给水管网工程问题解决方案1.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某区。
项目建设目标是使用南水北调净水厂水源(南水北调工程分水指标),置换现有地下水饮用水源。
建设内容包括泵站、水量计量设施、铺设管网及附属设施。
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南水北调净水厂向农村供水的同时,有效合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分水指标。
设计水平年2030年解决魏某镇、彭某乡、邓某乡3个乡镇67个村92260人用水问题。
项目区乡镇集中供水片区总需水量为237.7万m3/年。
本工程采用南水北调地表水水源。
项目区内水厂清水池出水采用水泵直接加压供水方式直供各个用水点用水,中途不设调蓄构筑物。
泵站内水泵采用变频恒压供水泵,水泵特性曲线平缓。
主厂房内布置5台立式离心泵,3台工作泵,2台备用泵,一字形布置。
1#、2#、3#机组的设计流量为0.02m3/s,单机配套电动机功率为22kW;4#、5#机组的设计流量为0.0762m3/s,单机配套电动机功率为75kW,总装机容量216kW。
本工程设计为枝状管网。
新建至各村的配水支管与各村原有配水管路的总管相连,中间不设调节池。
每个分支管路接入的阀井内均设有调流调压阀和流量计。
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检修阀及排水阀。
在管道的高点设置排气阀。
主干管及新建支管管材采用PE管。
原管道铺设设计方案为直接开挖,实际施工时为尽可能减少征地范围,降低对农田的破坏,管道采用非开挖拖拉管施工方案。
2.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2.1.出现的问题2.1.1.泵站逐小时监测数据与经验值偏差较大为检验泵站运行情况,仅开放几个靠近泵站村庄的供水支管阀门,其余村庄供水支管阀门关闭。
虽然村内用水正常,但根据多日逐小时对泵站流量及水泵出口压力监测结果的计算表明,用水时变化系数过小,与经验值不符,且用水量与套用定额的计算值相比偏大。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76786e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7.png)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0.09•【字号】•【施行日期】2021.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正文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水市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衡水高新区和滨湖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衡水市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0月9日衡水市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的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对水资源保护,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我市高效节水灌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衡水是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之一,是“菜篮子”产品重要输出地,同时也是地下水超采严重的黑龙港地区,是华北地下“大漏斗”的核心区之一,是深层地下水超采区。
作为粮食主产区、果蔬输出地,连年来,衡水粮食生产工作任务重、“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压力大。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衡水多年人均水资源量148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水平的48.6%、全国人均水平的6.7%。
受粮食安全考核、农产品稳产保供和农业产业结构、农户种植意愿等客观现实的影响,我市小麦、蔬菜、水果等高耗水作物种植规模依然较大,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制约了我市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节水农业,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的具体行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区域安全至关重要,对于加快构建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强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扎实推进衡水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意义重大。
各地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农业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担负起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重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优化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思路举措,全力抓好节水农业工作,为全面打赢我市地下水超采治理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节水工作总结汇报5篇
![节水工作总结汇报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a0eb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7.png)
节水工作总结汇报5篇第1篇示例:节水工作总结汇报二、工作内容和成果1. 完善节水工作机制为了加强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我们单位建立了健全的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方案和计划。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节水目标和任务,并指导各部门贯彻执行,确保节水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还加强了节水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全员的节水意识,形成了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2. 优化用水结构我们单位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逐步优化了用水设施和工艺流程,降低了用水的总量和强度。
在生产生活用水方面,我们加大了回收再利用的力度,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有效减少了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
还对庭院花园等绿化用水进行合理规划,降低了水的浪费。
3. 提升管理水平为了确保节水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单位对用水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建立了用水监控系统,对每种用水进行了认真统计和监测。
通过这些监控数据,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避免用水浪费。
4. 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为了加强全员的节水意识和技能,我们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的节水宣传和培训活动。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和比赛等形式,向员工和居民传达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技能,提高了全员的节水参与度。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开展节水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员工和居民的节水意识还不够强烈,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一些用水设施老化严重,存在能源消耗高、效率低的问题。
一些部门对节水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整体协调和配合。
四、未来工作计划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节水工作,制定更加具体有效的目标和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或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我们还将加强对员工和居民的节水宣传和培训,强化他们的节水意识,引导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我们还将加大对用水设施和工艺的改进和更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和监督检查,确保节水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节水工作情况汇报
![节水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3779d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6.png)
节水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市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我将就我市节水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市在节水意识的提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市民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同时,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节水工作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奖励措施,推动了全社会节水意识的提升。
其次,我市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水资源利用制度,推动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同时,大力推进了节水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了一系列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然而,我市在节水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节水工作中存在着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对节水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一些节水政策和措施的执行不到位。
其次,一些企业和个人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着浪费和滥用的现象,对于节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对节水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推动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重视,确保各项节水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执行。
其次,加大对水资源浪费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节水工作的认识,促使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加大对节水工作的投入和力度,不断完善节水政策和措施,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同时,我市也将加强对节水工作的督导和考核,确保各项节水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为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以上汇报,我市的节水工作情况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同时也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计划。
我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节水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
衡水湖存在的环境问题
![衡水湖存在的环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dbe8660508763230121211.png)
现状问题识别2.3.1 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用水缺乏保障衡水湖流域严重缺水,衡水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只有0.15亿立方米。
根据《衡水市水资源评价报告》,衡水湖流域年平均径流深9.5毫米,流域年平均径流量1736万立方米。
近些年在河道行政区界上均建有节制工程,供上游农业灌溉及生态用水。
上游南宫湖及各节制闸的现状蓄水能力约为2000万立方米。
因此上游来水由上游调蓄工程拦蓄,基本无地表水入衡水湖。
并且,随着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提高,各河除汛期有少量径流外,基本干涸。
目前,衡水湖主要依靠人工引水来补充水量以维持衡水湖生态环境功能。
据统计,2012至2016年衡水湖每年调水量约为5500万立方米,2017年约为9000万立方米,2018年约为4600万立方米,衡水湖每年蒸发量约为4500万立方米,人工调水量也仅仅能够满足蒸发损失的水量,无法保证其他生态用水需求。
由于缺水,衡水湖蓄水面积逐渐减少。
根据2017年7月丰水期的遥感监测结果,保护区内有湿地49.96平方公里,其中河流湿地1.04平方公里、湖泊湿地30.52平方公里、沼泽湿地10.25平方公里、人工泽湿地8.15平方公里,与2011年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相比(60.63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减少了10.67平方公里(17.6%)。
水资源短缺、生态用水不足是当前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2.3.2 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水质达标考核压力大衡水湖目前执行的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调查结果表明,在不计总氮的情况下衡水湖水质可以稳定达到Ⅲ类,总氮是影响衡水湖水质达标的关键因子。
目前衡水湖保护区内工业企业已全部搬离,生活排污管道已全部清除,点源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水质达标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衡水湖引黄补水的水质无法满足衡水湖水质考核标准。
根据《衡水湖生态环境专项调查及安全评估项目》第一年调查数据,在2018年引黄补水沿线监测中,引水沿线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2.70毫克/升,入湖口处为1.80毫克/升,均能满足湖泊Ⅲ类水质要求;总磷平均浓度为0.14毫克/升,入湖口处为0.11毫克/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中总磷限值要求为河流0.2毫克/升,湖库0.05毫克/升,引水线上总磷浓度虽然能够满足河流要求的Ⅲ类水质,但是作为衡水湖的补充水源却无法满足湖库要求的Ⅲ类水质;总氮平均浓度为4.09毫克/升,入湖口处为4.24毫克/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河流总氮无考核要求,湖库总氮Ⅲ类水质要求为1.0毫克/升,作为衡水湖的补充水源总氮同样无法满足湖库要求的Ⅲ类水质。
治理超采 节水先行——衡水市深化水利改革为农田水利高效节水添新招
![治理超采 节水先行——衡水市深化水利改革为农田水利高效节水添新招](https://img.taocdn.com/s3/m/59bce3d18bd63186bcebbc8b.png)
2 . 1做 好 “ 节” 字文章 . 着 力 转 变粗
放 的 用水 方 式
严重威胁 . 对 全 市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制 约
日益 突 出 . 治理 地 下 水 超 采 已经 到 了刻
不 容 缓 的 地 步
农业上 . 把 节水 灌溉 作 为 发 展 现 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 业 的一 项 根 本 措 施 。实 施 渠 道 防 渗 、
地下水 、 过境水 、 引 黄 引 江 外 调水 、 非 常
火 箭 发 射 装 备 .扩 大 人 影 作业 面积 . 增
加 雨 洪 资 源 量
规 水 等 5大 水 源 . 实 现“ 五水同治” 采 取水 、 林、 田、 湖 系统 治 理 , 实施 “ 引、 蓄、 灌、 节” 水利工程措施 、 农 艺 生 物 节 水 措
首 先 要 调 结 构 在 保 障 国家 粮 食 安 全 和 农 民收 益 的 前 提 下 . 依 靠 政 策 扶 持
引导和典型示范带动 . 在 深 层 地 下 水 严
着力做好工程建设硬措施 . 创 新 体 制 机
制软措施 . 努力 改善 地 下 水 生 态 环 境 。
农 民负 担 加 重 .农 业 抗 灾 能 力 降低 . 对
我节水” 到“ 我要 节 水 ” 的嬗 变 。
额 和计 划 管 理 . 加 快 实 施 污 水 处理 厂 改 扩建工程 , 推广一水多用 、 循环利用 。 生 活上 . 改革完 善水价管 理机制 . 提 高 全
民 节水 意识 , 搞 好 节 水 型 社会 建设 。
2 . 2做 好 “ 引” 字 文章 . 着 力开 展 引
水 利 纵 横
治理超采
衡水市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衡水市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a5ce1933687e21ae45a94d.png)
衡水市水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的水利建设,衡水水利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受衡水自身水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现状水供求仍处于紧张状况。
一、水生态用水亏缺严重,战略储备应急能力明显不强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衡水所在的大清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水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超过允许可开发量的上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衡水市年均超采地下水达11.1亿m3,其中深层承压水超采10亿m3,浅层地下水超采1.1亿m3,全市“冀枣衡”漏斗由1972年的2686km2扩展到全境,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由1972年的16m增大到119.53 m,已经造成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恶化、咸淡水界面下移、地裂缝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应急储备能力大大降低,已无战略水源储备。
衡水市地下水埋深及标高等值线图见图1-5。
图1-5 衡水市地下水埋深及标高等值线图同时,衡水市废污水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0.79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0.99亿吨,年均增长8%,而污水处理率仅20%,大量污水直接排放,致使区域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市地表水质除衡水湖、石津干渠、卫运河过境水、滏阳河市区段为Ⅳ~Ⅴ类外,其余均为劣Ⅴ类,污染比较严重,其中,滏阳河和滏阳新河水质污染尤为严重,衡水湖、滏东排河、清凉江区主要超标物质为氨氮、CODMn、硫化物、总磷。
其余河道主要超标物质为挥发酚、亚硝酸盐、氮氨、CODMn、硫化物、汞、砷。
全市13处水功能区,有6处到目前为止仍然未监测,在实施监测的7处水功能区,仅石津总干渠农业用水区达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14%。
二、水源调配格局不完善,现有供水设施抗风险能力弱衡水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与人口、经济、生产力布局和土地等其他资源以及城市分布格局严重不匹配,目前衡水用河北省3%的水资源,支撑了6.1%人口、3.8%GDP和12%粮食生产的用水;用全国0.02%的水资源,0.33%人口、0.2%GDP和0.66%粮食生产的用水。
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
![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ddd92167ec102de2bd8993.png)
价 格 标 杆 .探 索 推 广 节 水 激 励 机 制 , 进
一
步规范取 水 、 用水和节 水行为 , 真 正
探 索 出一 条 可 复 制 、 可 推 广 的 高效 节 水
灌 溉 的路 子
管 网系 统 经 常 检查 保 养 . 尤 其 对 含砂 量 较高 的地表水滴 灌 . 必须勤清 洗 、 勤 查 看、 勤保 养 . 保 证供 水质 量 和输 水 安 全 。 不 违 章 操 作 地 表 水 灌 溉 蓄水 池 . 应 设 立
决策. 最 大 限度 地 调 动 起 全 体 用 水 者 民
维 护 费 由 受 益 主 体 承 担 、财 政 适 当 奖 补 从 成 本 中 扣 除 财政 补 助 部 分 确 定 最 终水 价 . 在 此 基础 上定 额 内用 水 实 行 优
惠水 价 、 超 定 额用 水 累进 加 价
总量为 1 7 . 4 2亿 m . 其 中地 下 水 开 采 量 1 4 . 5 5亿 I T I , 占8 4 %。农 业 用 水 1 4 - 2亿
每一地块 , 切实做到适 时 、 适 量 供 水 施
理体 制机制 . 积 极 探 索 项 目建 、 管、 养、
用 新 模 式
一
是 建 立 了合 理 的农 业 水 价 形 成
肥. 保 证各 类 作 物 不 旱 不 涝
1 . 1 水 资 源 开发 利 用 量远 超 水 资 源
拥 有 量 2 . 2组 织 社 会 团 体 成 立 用 水 协 会
m , 比重 较 大 , 占总 用 水 量 的 8 2 % 为 保障生产 、 生 活和生态用水 , 在 外 调 水
主 参 与 的 积极 性 确 保 协 会 能 够 在 地 方
衡水市工业节水情况报告
![衡水市工业节水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a84acfd4d8d15abe234efc.png)
衡水市工业节水基本情况报告一、基本情况目前,全市工业企业拥有取水许可证1092套,年用水量2016年为9113.2万m³,2017年为8688.7万m³,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2017年度为15.5m³/万元,较2016年度下降10.9%,顺利完成省下达的17.7m³/万元的考核指标。
二、主要工作思路与管理目标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为核心,全面加强用水监控,严守总量控制、效率控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制度,对新改扩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实行用一减二的控制制度,严格限制新增取水,同时严格执行用水定额准入标准,对区域用水总量达到或接近总量控制指标的,严格限制批准新建项目,不得超总量取水,全面加强对工业用水管理。
到2020 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4.8m³/万元,下降率比2015年下降26%。
三、加强工业用水管理加强对工业重点用水行业的水平衡测试,严格按照我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对化工、钢铁、电力、酒精等高耗水企业每3至4年开展水平衡测试,对达不到考核指标的企业提出技术改造和挖掘节水潜力的指导意见并督促落实。
据统计,我市每年对10至15家企业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工作;积极开展节水载体建设,为充分发挥节水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自2016年开始,市水利局与市工信局一起开展了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对企业用水效率、计量设施安装率、万元工业增加值、节水技改等20多项指标进行评估和评审。
目前全市已创建河钢衡水板业公司、中粮公司等10个省级节水型企业,得到省水利厅、省工信厅命名;创建衡丰、恒兴电厂等市级节水型企业32家,并由市水利局、市工信局命名;全面落实用水计划,年初,对全市工业企业分月下达用水计划,年底根据企业用水情况核定全年用水量,对超过用水计划的企业实行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税。
据统计2018年全市共有五家企业超计划用水,其中超计划20%以内的企业四家,缴纳2倍水资源税,一家超计划40%以上,缴纳3倍水资源税。
衡水市主城区节水情况的报告-2018年城建数据-20190415(1)
![衡水市主城区节水情况的报告-2018年城建数据-20190415(1)](https://img.taocdn.com/s3/m/dc498377376baf1ffc4fadd1.png)
衡水市水利局关于衡水市市区节约用水情况的报告按照市领导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创城实践,我局对市区节约用水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衡水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范围包括桃城区、高新区、滨湖新区和冀州区的行政区域,面积1509.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75.59 平方公里。
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274.5万立方米,人口102.64 万人,人均水资源量32立方米,不足全市人均148立方米的22%。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445亿元(其中一产23.3亿元)。
一、用供水情况(一)用水情况2018年,市区总用水量5434.01万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3362.37万立方米(含电厂1604万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1881.28万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26.83万立方米,其他用水163.53万立方米。
此外,漏损水量596.47万立方米。
我市市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不含一产)14.3立方米,我市指标低于全国平均值78立方米的40%;再生水利用率46.79%;节水型小区覆盖率10.7%;节水型单位覆盖率14.7%;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50.2升/(人•日);在售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普及率100%;特种行业用水计量收费率10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4.37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值49立方米的50%;工业用水量重复利用率(不含电厂)85%;节水型企业覆盖率61.9%;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均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二)供水情况2018年,城市总供水量6026.48万立方米,其中南水北调水源2711.37万立方米,全部为公共供水;电厂取用地表水1450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水1869.11万立方米(公共供水897.7万立方米,电厂154万立方米,自建设施供水817.41 万立方米)。
市区公共供水分为两部分:一是桃城区和高新区由衡水水务公司供水,2018年供水量3235.60 万立方米,其中南水北调引江水2396.3万立方米,地下水839.3万立方米。
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主要做法及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83f5cd5479563c1ec5da71a9.png)
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主要做法及成效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衡水市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和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的契机,围绕“群众可接受、财政可承受、运行可持续、经验可推广”的目标,“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节、引、蓄、调、管”五措成拳系统治理,探索创新了“一提一补”农业水价改革、“建管一体化”建设管理、“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等改革模式,初步建立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制度体系和工程体系。
预计到2020年,可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一、改革背景地下水作为一种较为稳定和调蓄能力较强的资源,在突发供水事故和遭遇极端干旱时,可发挥应急与抗旱作用,是重要的战略储备水源。
衡水市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应急储备能力大大降低,地下水日常和应急供水能力显著下降,衡水全域处于4万km2的“冀枣衡”漏斗区,并已成为漏斗区的“锅底”,部分含水层被疏干,已经造成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恶化、咸淡水界面下移、地裂缝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力求通过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改革做法1、坚持高位推进,做好顶层设计为保障试点工作攻坚克难、顺利实施,衡水市把试点工作列入对县市区考核内容,市、县都成立了“一把手”领衔的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挂帅,具体组织推进项目实施,实行“高位推进、靠前指挥”。
为保障压采措施科学可行,衡水市以“四替代”为抓手,“节、引、蓄、调、管”五措合成一个拳头,综合施治。
“节”即提高水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农艺节水技术,实现从渠首到田间“一条龙”节水;“引”即把外流域调水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最大限度引用外来水,并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增加灌溉时节的降水量;“蓄”即以构建平时储水、用时供水、涝时排畅、城乡一体、循环贯通水网体系为目标,着力建设调蓄工程;“调”即坚持调整种植结构,压减高耗水小麦种植面积;“管”即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权、水价、水利工程管护等体制机制创新。
浅析衡水地区水资源状况及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浅析衡水地区水资源状况及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b120371ddccda38376baf47.png)
浅析衡水地区水资源状况及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摘要:水环境保护是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种公共事业,水污染治理不可能依靠市场来实现,水污染治理的主要责任只能由政府来承担。
本文分析了衡水市政府在水污治理上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国外的一些经验,探索了衡水市完善政府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水资源状况;水环境污染防治;隧道施工技术Abstract: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the social public public demand, is als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cessary conditions. As a kind of public undertakings, the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cannot rely on the market to realize,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of main responsibility can only be borne by gover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pollution in hengshui city governmen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and deficienc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region and some overseas experience, explores the hengshui, perfect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means.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situati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control;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衡水市水污染现状与政府治理的必要性衡水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全年降水量较少,旱情比较严重,由1956-2003年降水量计算结果可知,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09.7 mm,滹滏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为493.6 mm,黑龙刚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521.0 mm。
衡水的水问题及出路
![衡水的水问题及出路](https://img.taocdn.com/s3/m/6b2df82e852458fb760b565c.png)
一、衡水的水隐患一是无备用水源。
衡水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受水区,南水北调工程正式运行通水后,引江水将成为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深层地下水将作为城市应急后备水源。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来水采取直供方式供水,来水过程不均匀,由于没有水源调蓄地,导致供水保证率低,发生事故时无法满足城市用水要求。
二是衡水湖水质水量保障问题。
衡水湖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09.7毫米。
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与最小年降水比值达4倍以上。
受季风影响,全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大约90%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5~10月)。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300毫米。
库区水面面积100平方公里时,蓄水量约4亿立方米,按年蒸发深0.8米计,库区年蒸发水量约8000万立方米,年渗漏量按库容的5%估算为2000万立方米,合计衡水湖区年蒸发渗漏损失水量1亿立方米。
目前衡水湖入湖引水量约5000万立方米,除去供工业用水的1000万立方米,剩余4000万立方米生态用水,远远不能达到生态用水需求。
为保障衡水湖生态用水,需要加大引黄入冀补淀、南水北调东线等工程的衡水湖生态用水指标至1亿立方米,同时在引水水价方面给予优惠,引水费用方面给予补助。
今年6到9月,衡水市水资源质量级别在Ⅵ类和Ⅴ类之间,呈逐步改善趋势。
目前衡水湖北部和西北部分布了大面积的挺水植物香蒲、芦苇,而且生长旺盛,由于衡水湖“反季节”补水,调水时间集中在每年冬季进行,调水造成水位上升,蒲草、芦苇等大型植物淹没于水中,导致了水草难以移除,因而大量蒲草腐败后沉积于湖底,每年调水带入湖内的泥沙沉积,多种原因导致淤积严重。
3、4月份属于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季节,PH值与溶解氧上升,表明水质好转。
6月份以后除蒲草、芦苇以外,其它部分水生植物开始死亡,水质开始恶化。
8-11月份水生植物死亡、腐烂量逐渐增加,造成高锰酸盐、硫化物、总磷含量上升,溶解氧下降,在此时期人工清除蒲草等为最佳时机(07年人工收割3000亩,08年11月割草船到位,设备调试收割1000亩)。
衡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议
![衡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7694d4b2af90242a895e5cb.png)
衡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议摘要:针对衡水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水污染严重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造成的地表水污染、水质恶化、地下水严重超采水环境恶化问题,阐述衡水区域内水环境现状,依据节水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方针,制定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培育节水产业,增强节水意识,建设节水社会。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社会节水措施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尤为重视。
为转变我国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应对我国新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增长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衡水市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矛盾日益显现,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衡水市水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任务。
一、衡水市水资源现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5%,被列为世界十三个贫水国之一。
而衡水市水资源匮乏更为严重,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120m3,仅为全国的5.4%,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礼会、经济、环境发展所需有人均1000m3的临界值。
二、节水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为核心,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为重点,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等,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水和谐。
2、坚持制度创新,促进自觉节水。
3、坚持政府主导,促进公众参与。
4、坚持统筹协调,促进优化配置。
5、坚持科技进步,促进高效用水。
四、主要节水措施:根据以上原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主要在农业、工业,居民生活几个方面的节水措施。
衡水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情况汇报-20190830
![衡水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情况汇报-20190830](https://img.taocdn.com/s3/m/b1a81fd6a0116c175f0e48c8.png)
衡水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情况汇报衡水市水利局(2019年8月31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海河流域中下游,东与山东省德州市毗邻,省内与邢台、石家庄、保定、沧州接壤,辖8县、1市、2区、1个高新区、1个滨湖新区,总人口456万人,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2018年国民生产总值1558.7亿元。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09毫米,蒸发量155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6.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48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48%,全国人均水平的6.7%。
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2018年全面启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在住建部、省住建厅指导帮助下,全市上下全力开展创城工作。
具体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2018年,为加强创城组织领导,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水利局、住建局、各区政府等25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
印发《衡水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衡水市城市节约用水专项规划(2018-2030年)》,2018、2019两年投入节水资金1160万元,用于落实方案和规划中的各项任务,重点抓好“六个强化”。
(一)强化制度保障,完善节水规范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市政府先后出台《衡水市城市计划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衡水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试行)》《衡水市非常规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衡水市城市排水管理暂行办法》《衡水市城市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节水规范体系。
二是建立城市节水统计制度。
分别制定工业企业节水情况统计表和非工业单位节水统计表,市统计局批准实施,全面掌握城市用水、节水等基本情况。
(二)强化用水管理,实现精细用水印发《衡水市计划用水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建立健全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实施方案》,非居民用水户计划用水率达到90%以上,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实行加价收费。
衡水水利工作总结
![衡水水利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eeeaf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0.png)
衡水水利工作总结
近年来,衡水市在水利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不懈努力,衡水市水
利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衡水市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衡水市相继
建设了一批水库、水渠、水泵站等水利设施,有效地解决了城乡供水问题,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衡水市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衡水
市有效地保护了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防止了水源地的污染和过度开发,确保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此外,衡水市还注重了水利科技的推广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水利技术和设备,衡水市提高了水利工作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为水利工作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衡水市水利工作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也
要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作的规划和管理,不断完善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好水资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作出更大的努力。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衡水市水利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回顾学校节水年度工作:成果与不足
![回顾学校节水年度工作:成果与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b95ddd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f.png)
回顾学校节水年度工作:成果与不足回顾学校节水年度工作:成果与不足2023年已经来到,对于学校的节水工作来说,这一年度是充满挑战的。
在这一年度的工作中,学校通过各种手段,力求提升学生、教职工的节水意识,推广节水知识,加强节水管理,降低水资源浪费。
学校的节水工作成果有所取得,但不足之处也不可忽视。
一、学校节水工作取得的成果:1. 对学生、教职工进行市场营销式的节水宣传,增强了节水意识为加强学生、教职工的节水意识,学校采取了市场营销式的宣传方式,例如在食堂、宿舍、教学楼等场所张贴节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设置节水主题展板,举办节水知识比赛、讲座等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加强了学生、教职工的节水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加强了节水管理,优化了用水结构为提高学校的用水效率,学校开展了市场调研,了解学校用水情况和用水习惯。
根据调查结果,学校加强了节水管理,针对浪费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对厕所、水龙头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对教学楼和宿舍楼进行装置智能计量水表等等。
通过这些工作,学校实现了用水用得更加合理和明智。
3. 加强水资源监管,降低水资源浪费学校设立了水资源监管中心,推广节水先进技术,依法管理和利用水源。
在节假日期间,学校管理部门加强了人员管理,全程监管,加强了市政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化险为夷,保证了全市水资源的利用和使用的平稳运行。
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规范,把节水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节水管理体系。
二、学校节水工作存在的不足:1. 节水设施较为落后虽然学校的节水设施运用率较高,但是还有一部分设施较为落后,例如老式的马桶、冲洗阀等设施。
这些设施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较为突出,需要学校在后续的节水工作中更加注意,进行设施更新和升级。
2. 成本较高,对经济造成一定压力学校在推广节水技术方面投入较多,对学校的经济造成一定压力。
例如升级节水设施、购买智能计量水表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费用较高。
评估2023年城市节水工作的成效及不足
![评估2023年城市节水工作的成效及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5db6131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0.png)
评估2023年城市节水工作的成效及不足年城市节水工作的成效及不足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2023年,面对水资源紧缺的挑战,各个城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节水工作。
本文将对2023年城市节水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进行评估。
我们来看一下2023年城市节水工作的成效。
在各个城市的努力下,一些重要的成果已经取得。
一方面,2023年城市节水工作在节水意识的提升上取得了积极成果。
通过宣传教育和媒体宣传,人们对节水的意识不断提高。
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节水习惯,如修复漏水、减少用水浪费等。
这使得城市居民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更加环保和节约。
另一方面,2023年城市节水工作在技术应用上取得了突破。
各个城市采用了先进的节水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节水型家电、智能用水监测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用水浪费,提高了用水效率。
除此之外,2023年城市节水工作还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城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节水政策和法规,对超过一定用水量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限制和处罚。
同时,加强了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2023年城市节水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节水意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虽然宣传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部分人对节水意识不够重视或没有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这需要通过更加精准和创新的宣传方式,提高公众对节水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技术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采用了一些先进的节水技术,但由于技术成本高昂和推广困难,部分城市仍然没有充分应用到位。
此外,一些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提高其适用性和效果。
同时,水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瓶颈。
尽管制定了一系列的节水政策和法规,但执行力度仍然不够。
另外,水资源管理的监测手段和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效果的监控。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节水工作的水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继续加强节水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普及节水知识,提高节水意识。
衡水湖水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衡水湖水资源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20a9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2.png)
衡水湖水资源现状分析报告1. 概述衡水湖,位于中国河北省衡水市境内,是华北平原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衡水湖水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了解衡水湖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2. 衡水湖水量变化情况根据历史数据统计,衡水湖水量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衡水湖的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尤其是夏季和秋季,水位下降明显,影响了湖区生态系统的平衡。
3. 衡水湖水质状况分析衡水湖水质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湖泊周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较高;其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到湖泊中,致使湖水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
4. 湖岸带开发利用情况衡水湖周边湖岸带的开发利用情况不平衡,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地区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建设了湖区旅游景点和湿地保护区,推动了湖岸带的经济发展。
然而,仍有一些地区存在乱建乱占现象,严重破坏了湖岸带的生态环境。
5. 水资源保护措施展望为了保护衡水湖水资源,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水污染治理,在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加强环境监管,推动农药和化肥的减量减排,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
其次,加强湖岸带规划管理,对乱建乱占行为进行整治,保护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衡水湖水资源变化和保护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6. 结论衡水湖水资源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水量减少、水质下降和湖岸带开发利用不平衡等。
为了保护衡水湖水资源,需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湖岸带规划管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只有全面采取措施,才能使衡水湖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以上为衡水湖水资源现状分析报告,旨在探讨衡水湖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节水工作成效
我市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治水、管水、节水工作,通过采取工程节水、结构节水、管理节水等综合措施,有效促进各行各业节约用水,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1.用水总量有效控制。
通过重点管控农业用水、减少高耗水行业用水,2011年以来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5至17亿m3之间。
农业用水量从2011年的14.5亿m3下降到2015年的13.1亿m3,累计下降10%;工业用水量从2011年的1.27亿m3下降到2015年的1.08亿m3,累计下降15%。
衡水用河北省3%的水资源,支撑了6.1%人口、3.8%GDP 和12%粮食生产的用水;用全国0.02%的水资源,支撑了0.33%人口、0.2%GDP和0.66%粮食生产的用水。
2.用水效率明显提高。
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用水定额从2005年的75 m3降到2015年的21.6 m3,农业综合灌溉毛定额在200~250 m3/亩之间,人均用水量徘徊在350~400 m3之间,低于全国平均人均用水(不含生态环境用水)
438 m3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持续降低,由2005年的305 m3/万元降为2015年的118 m3/万元。
3.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
积极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从严查处非法取水、排污等行为。
强化取用水刚性约束,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促进水资源科学配置。
4.水权水价改革稳步推进。
着眼建立反映市场供求、水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水价形成机制,结合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行“一提一补”农业节水机制的指导意见》,探索推广了“一提一补”水价改革,即:实行先缴费,后浇地;按价提费,按亩返还。
“一提”,在水价(提水成本)基础上加收0.2元/立方米。
安装计量设施的按水量计收水费;未安装的按电量计收。
“一补”,财政补助0.1元/立方米,加收的水费与补助的资金构成节水调节基金,98%为精准补贴资金,2%为
奖励资金,按面积平均返还用水户。
全市12个县市区均已发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公告并召开动员大会,均已成立县级农民用水户协会并开设账户,均已开始实行农业水价改革新政策。
工业用水推广差别水价制度,城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城市非居民用水推广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各行各业水价改革全面实施。
11个县(市、区)完成了水权确权登记工作,发放农业用水户水权证97.47万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市的基本市情水情。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等新老问题交织并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所面临的突出安全问题。
1.高耗水产业比重大。
从农业看,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0%以上,小麦、蔬菜等高耗水作物用水占农业用水
总量的80%左右,而且高耗水作物分布在地下水超采区;从工业看,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化工、火力发电、食品、纺织、制革等高耗水行业偏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70%以上;从服务业看,洗浴和洗车等高耗水行业发展过快。
一、二、三产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承载力不相匹配,给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2. 用水方式还较为粗放。
全市农业有效灌溉面积720万亩中,仅50余万亩实施了喷灌、微灌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计量设施安装率低;对水是有限资源的认识较差,节水意识和水商品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和单位对节水工作重视不够,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还存在,城镇管网漏损率为20%左右,与10%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仅70%,农村节水器具普及率仅30%。
雨水、中水开发利用程度低。
3.节水法规不够完善。
近些年来,尽管我市出台了一批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办法,但与“三条红线”管控相匹配的节水制度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综合性的节水管理规定尚未出台,节水还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支撑。
同时,过去制定的
有些节水管理规定,也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需要尽快修改完善。
存在治水管理体制不顺、取用水监测手段落后、区域水利执法能力薄弱等问题。
4.节水利益调节机制尚未建立。
水资源要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没有真正形成,水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水权水价改革深层次矛盾突出,现行水价与我市水资源稀缺程度不相适应,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机制尚未形成,已制定出台的水权水价改革政策全部落实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节水成本远高于取用水水价,节水内生动力不足。
5.“节水优先”尚未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虽然全社会爱水、惜水、节水意识已明显增强,但对水危机、水忧患、水安全的认识仍然不足,长期形成的不良用水方式和习惯没有根本转变,节水还没有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促进各行各业节约用水考核奖励机制不健全,节奖超罚不到位。
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还不够深入扎实,节水制度和常识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公众参与互动不够、成效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