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
![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093d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e.png)
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基础工程设计文件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确定工程结构、设备和材料的基本要求、设计规范和质量标准等基础信息的文件。
给水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以下是一份关于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的范例,供参考:一、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XXX建筑项目1.2项目地址:XXX1.3建筑总层数:XX层1.4使用功能:办公/住宅/商业等1.5设计单位:XXX设计院1.6委托单位:XXX建设集团1.7设计要求: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二、给水系统设计要求2.2设计水压:按照当地供水公司的供应压力确定2.3设计水流量:根据每层的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和设备需求确定2.4设计管径:根据设计水流量和管道输送能力计算确定2.5设计防排水堵塞措施:采用合适的防止堵塞的管材和设备,设置合适的排污口和检查井等三、给水系统管道布置及材料选择道和支管道的走向和位置3.2管道材料选择:根据系统要求和预算确定适用的管材,如PVC、PE、铸铁等3.3阀门和连接件选择:根据系统要求选择适用的阀门和连接件,如球阀、蝶阀、法兰等四、给水系统水泵及设备选型4.1设计要求:根据建筑楼层高度、水流量和压力要求确定水泵的选型和数量4.2设备布置: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确定水泵房的位置和设备布置4.3水泵选型: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要求选择适用的水泵,考虑到节能、维护等方面因素4.4控制系统:设计水泵的自动控制系统,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五、排水系统设计要求5.2设计坡度:根据各层的排水设备高度和要求确定排水管的坡度5.3设计排水量:根据每层的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和排水设备需求确定5.4设计排水堵塞措施:采用合适的防止堵塞的排水设备和排污口等六、排水系统管道布置及材料选择分排水管道和支排水管道的走向和位置6.2管道材料选择:根据系统要求和预算确定适用的排水管材,如PVC、铸铁、陶瓷等6.3排气装置设计:根据系统的排水坡度和长度确定适当的排气装置七、排水系统排水设备选型7.1设备要求:根据不同的排水设备(如马桶、洗手盆、浴缸等)的使用要求确定选型和数量7.2设备布置: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确定各个排水设备的位置和布置八、其他要求8.1安全要求:给水排水系统要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采取合适的防火、防漏电措施8.2维护要求:给水排水系统要便于维护和修理,设有合适的检修门和检查井等以上是一份关于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的范例,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和规范进行细化和补充。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d437c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d.png)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一、设计目的与题目1、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基础设计任务。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经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大、中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具备应用基础工程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浅基础和深基础的选型和埋深的确定、设计、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数学、力学、土力学等知识对基础的基本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及公式推导,建立基本公式,并正确地通过验算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3)能够结合行业背景进行设计,解决工程中基本构件的截面设计及承载力校核问题,以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地基变形沉降校验问题;(4)能够熟练使用专业相关规范和图集,结合本课程的知识,结合区域特点,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
(5)能够基于所学知识提出新型浅基础和深基础的结构,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内力分析和承载能力验算,论证设计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2、设计题目兰州市区某教学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条件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在1525.20~1529.23m 之间。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①杂填土层(Q4ml):总体厚度0.50~2.50m。
黄褐色,土质不均匀,以粉土为主,含大量建筑垃圾、植物根系等,稍湿,稍密。
②黄土状粉土层(Q4al+pl):埋深 1.50~4.50m,厚度0.20~6.30m,层面高程1522.09~1527.45。
褐黄色,土质较均匀,孔隙、虫孔较发育,具水平层理,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稍湿-湿,稍密。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b443fc312b3169a551a403.png)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Design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桩基础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利用所学基础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基础设计与计算过程,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2、课程设计建议在复习本学期课程理论知识后,收集并阅读相关设计规范和参考书后进行本课程设计任务。
二、课程设计设计资料1、工程设计概况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5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其场地位于临街地块居中部位,无其它邻近建筑物,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见工程地质资料。
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3)柱的截面尺寸为:450mm×600mm;(4)承台底面埋深:d=2.0m(也可自行按规范要求选定);(5)根据地质资料以及上部荷载情况,自行选择桩型、桩径和桩长;(6)桩基沉降量容许值:[s]= 200mm或查相关规范确定;(7)桩的类型:预制桩或者灌注桩(自行斟酌设定);(8)沉桩方式:静压或者打入(自行斟酌设定)。
(9)方案要求尽量先选择以粉质粘土为持力层,若不满足要求,再行选择卵石或岩石层作为持力层,并作简要对比说明。
2、荷载情况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力F=(8300-10n)kN,弯矩M x=(80+2n)kN·m,M y=(750-n)kN。
(其中,M x、M y分别为沿柱截面短边和长边方向作用;n为学生学号最后两位数)。
3、工程地质资料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见表1,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2.2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确定桩数,桩的平面布置,承台平面尺寸,单桩承载力验算;(3)若必要,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4)桩基沉降验算;(5)桩身结构设计及验算;(6)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7)桩及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承台配筋图、节点详图、钢筋图、钢筋表和必要的施工说明;表1 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四、设计成果及提交(1)计算说明书:计算说明书一律用A4幅面;装订顺序:封面(须注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目录、设计任务书,计算说明书;(2)桩基础施工图:建议图纸采用A3幅面,表达要清楚,施工图(图纸折叠成A4大小)。
基础工程(道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道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5f5af0f01711cc7931b716d3.png)
基础工程(道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城市高架花瓶式桥墩桩基础设计时间:月日至月日共 1 周专业:土木工程(道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课程设计对象为某城市高架桥花瓶式桥墩下桩基础设计,包括基桩设计和承台设计。
一、设计资料1.上部结构及荷载资料上部结构为等跨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桥,标准跨径为35m,公路-Ⅱ级汽车荷载,荷载为纵向控制设计,作用于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纵桥向的荷载如下:2.地质资料桥位地形平坦,位于已有道路上,墩基处地层成层较规律。
地下水埋置较深,对工程建设无不良影响,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存在。
地层及其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桥位地层及参数二、设计内容及要求按给定的条件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
具体要求如下:1.按给定的桥墩底面尺寸拟定承台平面尺寸;2.分析桥墩处地基土层情况确定承台埋深,初步拟定承台厚度;3.初步拟定桩径,及施工方式;4.根据荷载情况初步拟定桩长;5.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6.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7.基桩水平承载力计算8.基桩截面强度设计计算9.承台受弯、受剪、受冲切计算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计算说明书部分:编制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用A4纸手写。
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绘图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
2.图纸部分:绘制3号配筋图一张。
图纸应用AutoCAD制作或手工绘制,而且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
按说明书在前,图纸在后的顺序装订成册,交给指导老师评阅。
四、进程安排1.星期一: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完成设计内容的1-5项工作2.星期二:查阅资料,理解掌握考虑承台、基桩协同工作的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弹性多排桩内力和变为计算方法),进行6-8项设计计算3.星期三:完成6-8项设计计算4.星期四:完成设计内容第9项工作5.星期五:绘图6.整理、上交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1d8a2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5.png)
基础⼯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姓名:伍毅专业班级:⼟⽊1005班指导教师:冯仲仁⼯作单位:⼟⽊⼯程与建筑学院题⽬: 常虎⾼速公路⾼架桥梁基础⼯程设计初始条件:东莞市常虎⾼速公路某⾼架桥梁,上部构造采⽤装配式钢筋混凝⼟简⽀空⼼板或T 梁,标准跨径16⽶、20⽶、25⽶、30⽶、35⽶,桥⾯宽2×17.5⽶,参照《公路桥梁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进⾏设计计算。
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群荷载3.5kN/m3。
台后填⼟⾼度8.5⽶。
材料:台帽、⽿墙、台⾝和基础(承台)为C20钢筋混凝⼟。
地质资料,上部尺⼨见所附图纸。
帽梁以上荷载见下表:东莞市常虎⾼速公路各跨径桥台竖向反⼒⼀览表(kN)跨径0o~10o 10o~25o35mT梁10878 1108530mT梁9324 950125mT梁8502 867625m宽幅空⼼板7962 812120m宽幅空⼼板6822 696616m宽幅空⼼板6120 6264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先选择基础型式;(桩,浅基础)对浅基础:1.埋置深度确定;2.尺⼨拟订;3.荷载计算;4.验算。
对桩基础:1.类型选择;2.荷载计算;3.桩径、桩长拟订;3.基桩根数及平⾯布置;4.桩基础内⼒计算;5.验算;6.配筋计算。
学号上部结构钻孔资料学号上部结构钻孔资料130⽶T梁卢屋ZK888 130⽶T梁卢屋ZK888 230⽶T梁卢屋ZK889 230⽶T梁卢屋ZK889 330⽶T梁卢屋ZK890 330⽶T梁卢屋ZK890 430⽶T梁卢屋ZK891 430⽶T梁卢屋ZK891 530⽶T梁卢屋ZK892 530⽶T 梁卢屋ZK892 630⽶T梁卢屋ZK893 630⽶T梁卢屋ZK893 730⽶T梁卢屋ZK894 730⽶T梁卢屋ZK894 830⽶T梁万家营ZK1 830⽶T梁万家营ZK1 930⽶T梁万家营ZK2 930⽶T梁万家营ZK2 1030⽶T梁三叉河ZK1 1030⽶T梁三叉河ZK1 1125⽶T梁卢屋ZK888 1125⽶T梁卢屋ZK888 1225⽶T梁卢屋ZK889 1225⽶T梁卢屋ZK889 1325⽶T梁卢屋ZK890 1325⽶T梁卢屋ZK890 1425⽶T梁卢屋ZK891 1425⽶T梁卢屋ZK891 1525⽶T梁卢屋ZK892 1525⽶T梁卢屋ZK892 1625⽶T梁卢屋ZK893 1625⽶T 梁卢屋ZK893 1725⽶T梁卢屋ZK894 1725⽶T梁卢屋ZK894 1825⽶T梁万家营ZK1 1825⽶T梁万家营ZK1 1925⽶T梁万家营ZK2 1925⽶T梁万家营ZK2 2025⽶T梁三叉河ZK1 2025⽶T梁三叉河ZK1 2125⽶宽幅空⼼板卢屋ZK888 2125⽶宽幅空⼼板卢屋ZK888 2225⽶宽幅空⼼板卢屋ZK889 2225⽶宽幅空⼼板卢屋ZK889 2325⽶宽幅空⼼板卢屋ZK890 2325⽶宽幅空⼼板卢屋ZK890 2425⽶宽幅空⼼板卢屋ZK891 2425⽶宽幅空⼼板卢屋ZK891 2525⽶宽幅空⼼板卢屋ZK892 2525⽶宽幅空⼼板卢屋ZK892 2625⽶宽幅空⼼板卢屋ZK893 2625⽶宽幅空⼼板卢屋ZK893 2725⽶宽幅空⼼板卢屋ZK894 2725⽶宽幅空⼼板卢屋ZK894 2825⽶宽幅空⼼板万家营ZK1 2825⽶宽幅空⼼板万家营ZK1 2925⽶宽幅空⼼板万家营ZK2 2925⽶宽幅空⼼板万家营ZK2 3025⽶宽幅空⼼板三叉河ZK1 3025⽶宽幅空⼼板三叉河ZK1 3120⽶宽幅空⼼板卢屋ZK888 3120⽶宽幅空⼼板卢屋ZK888 3220⽶宽幅空⼼板卢屋ZK889 3220⽶宽幅空⼼板卢屋ZK889 3320⽶宽幅空⼼板卢屋ZK890 3320⽶宽幅空⼼板卢屋ZK890 3420⽶宽幅空⼼板卢屋ZK891 3420⽶宽幅空⼼板卢屋ZK891 3520⽶宽幅空⼼板卢屋ZK892 3520⽶宽幅空⼼板卢屋ZK892 3620⽶宽幅空⼼板卢屋ZK893 3620⽶宽幅空⼼板卢屋ZK893 3720⽶宽幅空⼼板卢屋ZK894 3720⽶宽幅空⼼板卢屋ZK894 3820⽶宽幅空⼼板万家营ZK1 3820⽶宽幅空⼼板万家营ZK1 3920⽶宽幅空⼼板万家营ZK2 3920⽶宽幅空⼼板万家营ZK2 4020⽶宽幅空⼼板三叉河ZK1 4020⽶宽幅空⼼板三叉河ZK1 4116⽶宽幅空⼼板卢屋ZK888 4116⽶宽幅空⼼板卢屋ZK888 设计荷载0-10度设计荷载10-25度学号上部结构钻孔资料学号上部结构钻孔资料116⽶宽幅空⼼板卢屋ZK889 1416⽶宽幅空⼼板卢屋ZK889 216⽶宽幅空⼼板卢屋ZK890 1516⽶宽幅空⼼板卢屋ZK890 316⽶宽幅空⼼板卢屋ZK891 1616⽶宽幅空⼼板卢屋ZK891 416⽶宽幅空⼼板卢屋ZK892 1716⽶宽幅空⼼板卢屋ZK892 516⽶宽幅空⼼板卢屋ZK893 1816⽶宽幅空⼼板卢屋ZK893 616⽶宽幅空⼼板卢屋ZK894 1916⽶宽幅空⼼板卢屋ZK894 716⽶宽幅空⼼板万家营ZK1 2016⽶宽幅空⼼板万家营ZK1 816⽶宽幅空⼼板万家营ZK2 2116⽶宽幅空⼼板万家营ZK2 916⽶宽幅空⼼板三叉河ZK1 2216⽶宽幅空⼼板三叉河ZK1 1016⽶宽幅空⼼板卢屋ZK888 2316⽶宽幅空⼼板卢屋ZK888 1116⽶宽幅空⼼板卢屋ZK889 2416⽶宽幅空⼼板卢屋ZK889 1216⽶宽幅空⼼板卢屋ZK890 2516⽶宽幅空⼼板卢屋ZK890 1316⽶宽幅空⼼板卢屋ZK892 2616⽶宽幅空⼼板卢屋ZK892时间安排:时间任务第1天熟悉资料第2天⽅案制订第3天计算和验算第4天计算和验算第5天说明书整理指导教师签名:年⽉⽇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1.设计资料 (7)1.1 初始条件 (7)1.2 设计荷载 (7)1.3 材料 (7)1.4 地质资料,上部尺⼨ (7)2.基础类型的选择 (7)3.荷载计算 (8)3.1上部构造恒载反⼒及桥台台⾝与基础的⼟重计算 (8) 3.2⼟压⼒的计算 (9)3.2.1台后填⼟表⾯⽆活载时⼟压⼒的计算 (9)3.2.2台后填⼟表⾯有汽车荷载时 (10)3.2.3台前溜坡填⼟⾃重对桥台前侧⾯上的主动⼟压⼒ (11) 3.3⽀座活载反⼒计算 (12)3.3.1桥上有汽车和⼈群作⽤且后台⽆活载 (12)3.3.2桥上、台后均有汽车荷载且重车在台后 (12)3.3.3桥上⽆汽车荷载且台后有汽车荷载 (13)3.4⽀座摩阻⼒计算 (13)3.5荷载组合 (13)4.桩径桩长拟定 (15)5.基桩根数及平⾯布置 (15)5.1桩的数量估算 (15)5.2桩间距确定 (16)5.3桩平⾯布置 (16)6.桩基础内⼒计算 (17)6.1计算宽度 (17)6.2变形系数 (17)6.3换算深度 (17)6.4桩顶刚度系数计算 (17)6.5承台地⾯原点处位移 (18)6.6计算作⽤在每根桩顶上的作⽤⼒ (19)6.7计算最⼤冲刷线处桩⾝弯矩、⽔平⼒、轴⼒ (19)6.8地⾯线以下深度Z处桩截⾯上的弯矩及⽔平压应⼒ (19)7.桩基础内⼒验算 (21)7.1桩顶纵向⽔平位移验算 (21)7.2群桩基础承载⼒验算 (22)8.承台 (22)8.1沉降验算 (22)8.2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22)8.3桩对承台的冲剪验算 (22)8.4抗剪承载⼒验算 (23)9.配筋计算 (23)9.1桩基础配筋计算 (23)9.1.1计算偏⼼距增⼤系数 (23)9.1.2配筋率的计算及钢筋的选择 (24)9.1.3承载⼒复核 (25)9.2承台配筋计算 (25)10.⼩结 (25)11.参考⽂献 (26)1.设计资料1.1 初始条件东莞市常虎⾼速公路某⾼架桥梁,上部构造采⽤装配式钢筋混凝⼟简⽀T 梁,标准跨径30m ,计算跨径29.6m 。
工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及撰写格式要求
![工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及撰写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ad8fdc3a6c30c2258019e82.png)
工程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1. 摘要,2. 引言,3. 方案论证,4. 系统组成(总体框图)及分析5. 硬件设计,6. 系统调试,7. 结论,8.参考文献一、摘要简明扼要叙述所做课题的目的、设计方法、结果和结论,文字不超过300字。
二、引言引言是向读者揭示的主题、目的和总纲。
引言包括以下内容:1、说明课题的性质、范围及其重要性,突出设计目的、任务或要解决的问题;2、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三、正文正文部分要注意内容准确、文字力求明确具体(不要罗列器件说明)。
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方案论证、系统组成(画出系统框图)、硬件设计(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调试方法和步骤(主要工作过程及采用的调试手段或方法,包括所用的原理、手段、设备、仪器仪表或软件等。
应用范围及所达到的精度和误差、测试的数据和波形、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四、结论结论应指出如下问题:1、对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尤其是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结论。
2、由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普遍性;3、实验中有无发现例外或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3、实验中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及改进方法等。
五、参考文献(按以下统一格式规定)六、附录所用元器件、电原理图、PCB图、实物图等。
工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统一格式规定一、纸张和页面要求A4纸打印;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 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设置页码(正文开始第1页,目录不设置页码,用自动生成目录方法)、页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
二、论文装订页码顺序(1)封面,(2)中文论文摘要、关键词,(3) 英文论文摘要、关键词,(4)目录(要求至少有二个层次,注明页码),(5)论文正文,(6)谢辞,(7)参考文献,(8)附录。
三、章节目序号按照正式出版物的惯例,章节目序号的级序规定如下:1、1.1、1.1.1、(1)、①四、工程设计说明书封面采用统一下发的规格,封面题目用三号字、加黑、黑体字;其余用三号字、宋体字,五、说明书中的图表及公式格式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图。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土木)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土木)](https://img.taocdn.com/s3/m/a350bf174431b90d6c85c755.png)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为四种基础设计中的一种,具体安排如下:1、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有:(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3)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4)确定基础高度(5)确定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6)编写设计计算书(7)绘制基础平面图及施工图并给出必要的技术说明2、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主要内容有:(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3)基础梁高度确定(4)用倒梁法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5)构造设计(6)编写设计计算书(7)绘制基础平面图及施工图并给出必要的技术说明3、桩基础设计,主要内容有:(1)确定桩长及截面尺寸(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3)确定桩数并进行桩的布置(4)桩身和承台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5)编写设计计算书(6)绘制桩基础平面布置图及施工图并给出必要的技术说明基础类型阶段任务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学时分配1 任务分配、查阅相关资料任务分配、查阅相关资料任务分配、查阅相关资料42 基础埋深及底面尺寸确定基础埋深及底面尺寸确定桩长及截面尺寸确定43 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倒梁法计算结构内力、强度计算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64 确定基础高度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要求确定基础梁高度确定桩数并进行桩的布置45 地基沉降计算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要求桩身和承台计算并满足构造要求66 编写设计计算书编写设计计算书编写设计计算书87 绘制基础平面图、基础施工图(A2)绘制基础平面图、基础施工图(A2)绘制基础平面图、基础施工图(A2)8总计40二、参考资料1、钱德玲.《基础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周景星《基础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94-2008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l0—2002)》三、要求1.计算正确,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黑色签字笔抄写清楚。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完美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97a3004a7302768e993968.png)
目录1 设计任务书 (3)1.1 设计目的 (3)1.2 设计任务 (3)1.2.1 设计资料 (3)1.2.2 地质资料 (3)1.2.3 材料 (4)1.2.4 基础方案 (4)1.2.5 计算荷载 (4)1.2.6 设计要求 (6)1.3 时间及进度安排 (6)1.4 建议参考资料 (6)2 设计指导书 (8)2.1 拟定尺寸 (8)2.2 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2.2.1 荷载计算 (8)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2.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2.3.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2.3.3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 (12)3.1 设计拟定尺寸 (13)3.2 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3)3.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4)3.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4)3.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7)3.4 桩基设计与验算 (20)3.4.1 桩长与单桩承载力验算 (20)3.4.2 桩的内力计算 (21)3.4.3 桩身配筋计算 (24)4 钢筋构造图 (29)4.1 钢筋用量计算 (29)4.1.1 纵筋用量计算 (29)4.1.2 普通箍筋用量计算 (29)4.1.3 横系梁主筋用量计算 (29)4.1.4 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29)4.1.5 加劲箍筋用量计算 (29)4.1.6 定位钢筋用量计算 (30)4.1.7 伸入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30)4.1.8 钢筋总用量 (30)4.2 配筋图 (30)4.3 三视图 (30)1 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设计任务书1.1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承受竖向和水平力作用的单排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对相应规范有一定的了解。
1.2 设计任务:1.2.1 设计资料:我国某公路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所示。
其上部结构为28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型梁桥,桥面宽7米。
建筑工程说明书
![建筑工程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9b8c0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9.png)
建筑工程说明书一、项目背景本建筑工程项目旨在为客户提供一座现代化、功能完善的建筑物,满足其需求并达到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本说明书将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设计要求、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二、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XXX建筑工程2. 项目地点:XXX3. 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包括XXX层4. 项目设计单位:XXX公司5. 项目施工单位:XXX公司6. 项目监理单位:XXX公司三、设计要求1. 结构设计要求a) 建筑结构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具有良好的静力和动力性能。
b) 结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具备必要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建筑功能要求a) 根据客户需求,本建筑将用作商业办公用途。
因此,建筑内部应设有舒适的办公空间、会议室、休息区等。
b) 建筑外观设计应具有现代感、独特性和美观度,符合当地建筑风格。
3. 空调、电气、水暖设备要求a) 空调系统应满足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能够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b) 电气系统应满足建筑内各类设备和照明的需求,确保供电安全和可靠性。
c) 水暖系统应满足建筑内供水、排水的需求,并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四、施工流程1. 基础工程:a) 地面平整和标注b) 挖掘基坑和施工桩基c) 浇筑地下水泥梁、柱d) 安装防水隔离层2. 结构工程:a) 浇筑楼板b) 砌砖墙体c) 安装钢梁与柱子d) 浇筑混凝土柱和梁3. 室内工程:a) 安装门窗b) 安装空调、电气设备和照明系统c) 接通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d) 室内装修和粉刷五、质量控制1. 对于项目各阶段,包括设计、施工和装修,都应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规范进行,并由项目监理单位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质量、数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 完工前进行验收,确保整体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六、工期安排和付款方式1. 工期安排:本建筑工程计划用时XXX个工作日,具体工期将根据实际施工进展进行调整。
基础工程模板方案
![基础工程模板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bf0a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1.png)
基础工程模板方案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基础工程模板方案设计项目地点:某某市项目规模:5000平方米项目概述: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和施工质量将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适用于5000平方米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模板方案,以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质量。
二、设计标准1. 相关规范本设计将遵循国家建筑规范《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等相关规范,以确保基础工程的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2. 地质调查在设计基础工程前,将对项目地区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土壤情况等地质信息,以便合理选取基础结构类型和处理方法。
三、设计方案1.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地质调查情况和建筑结构要求,本项目将采用浅基础和深基础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具体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底板及地下连续墙等。
2.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调查和建筑荷载要求,本设计将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如挖土换填、加固地基等,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3. 基础底板设计基础底板是建筑物的主要承载结构,其设计应考虑地质情况、建筑荷载等因素。
本设计将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加劲筋和梁柱连接。
4. 地下连续墙设计地下连续墙是用于地下建筑结构的承托和防水的结构。
本设计将采用预制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并合理设置墙体厚度、防水措施等,以确保地下连续墙的稳定和防水效果。
四、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工艺基础处理工艺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底板浇筑等。
在地基处理方面,应根据地质情况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挖土换填、加固地基等。
在基础底板浇筑方面,应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拌合比和浇筑工艺,以确保基础底板的质量。
2.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包括基坑开挖、模板安装、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等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墙体竖直度和强度,以及防水效果。
地基基础设计手册
![地基基础设计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186dd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6.png)
地基基础设计手册地基基础是指建筑物的承载结构的底部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和外部环境的荷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必须对地基基础的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地基基础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并提供相关案例分析和实用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基基础设计。
一、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1.1 地基基础的定义和作用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承载结构的底部部分,它通过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给地基土体,起到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稳定的作用。
地基基础的类型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基基础。
1.2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荷载传递原理:地基基础要能够有效地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给地基土体,使土体承受荷载后不发生破坏。
(2)稳定性原理:地基基础要能够保持建筑物的稳定,避免因为地基变形或破坏而导致建筑物倾斜或坍塌。
(3)适用性原理:地基基础的选择要考虑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和使用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地基基础类型。
1.3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步骤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勘察分析、承载力计算、地基基础类型选择、结构设计等。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对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结构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二、地基基础设计的相关技术要点2.1 勘察分析地基基础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勘察分析,主要包括对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荷载条件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勘察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地基基础的类型、尺寸和深度等重要参数,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2 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是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地基土体的承载力计算和建筑物的荷载计算。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时,需要结合地基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和分析。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6296d49b89680202d8252b.png)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新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2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知识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桩基础的设计和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普通桥梁桩基础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桩型、桩长,熟练的进行桩基础的设计计算,并学会利用各种设计资料。
2.教学要求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计算,要求同学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基本要求如下:1、时间要求:一般为两周;2、任务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3、知识和能力要求: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桩基础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
二、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
该桥梁上部结构为n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
该桥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桩,桩的设计直径d及桩身材料如表1所示,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 =(0.2~0.6)d 。
表1直径(m )材料跨径L (m ) 基桩根数墩柱 桩身 混凝土钢筋①22① 1.30 1.40aC30AHRB335 ②282② 1.40 1.50 ③ 1.50 1.60bC25BHRB400③323④1.601.702地质与水文资料:河面常水位标高为44.50m ,地面(河床)标高40.30m ,一般冲刷线标高39.50m ,最大冲刷线标高为35.50m ,承台顶面标高也为40.30m ,墩顶标高:49.90m 。
铁路桥墩桩基础设计-基础工程设计
![铁路桥墩桩基础设计-基础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b685c2f01dc281e43af006.png)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铁路桥墩桩基础设计指导老师:班级:姓名:学号:2010年6月目录第一篇设计说明书 (2)第二篇设计计算书 (3)一、收集资料 (3)二、拟定尺寸 (5)三、承台底面形心处的位移计算 (7)四、墩身弹性水平位移δ的计算 (11)五、桩基检算 (13)六、电算结果 (19)第一篇设计说明书1.铁路桥墩桩基础设计中所依据规范有《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2.3-992.铁路桥墩桩基础设计内容及步骤①收集资料②拟定桩的尺寸及桩数③承台底面形心处的位移计算④墩身弹性水平位移计算⑤承载力、位移、稳定性、抗裂性检算及桩身截面配筋设计⑥绘制桩基础布置及桩身钢筋构造图3.设计方案线路为双线、直线、坡度4‰、线间距5m,双块式无碴轨道。
桥跨31.1m,采用桩基础,蹲下设八根桩,设计直径为1m,成孔直径为1.05m,钻孔灌注桩,用旋转式钻头,桩身采用C25混凝土,桩长40m,粗砂层为持力层,桩底标高为-6.69m。
地基容许承载力[σ]=644kPa,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3048.92KN,对于主力加附加力[P]乘以1.2的提高系数。
桩顶和承台连接为主筋伸入式,桩顶深入承台0.1m。
桩身对称布置16根Φ18的光圆钢筋,钢筋总长13m,深入承台0.9m。
箍筋用Φ8@200mm,且沿钢筋笼方向,每隔2m设一道骨架钢筋和定位钢筋,均为Φ18的一级钢。
第二篇设计计算书一、收集资料㈠设计资料1、线路:双线、直线、坡度4‰、线距5m,双块式2无石渣轨道及双侧1.7m人行道,其重量为44.4kN/m。
2、桥跨:等跨L=31.1m无渣桥面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梁,梁全长32.6m,梁端缝0.1m。
梁高3m,梁宽13.4m,每孔梁重8530kN,简支箱梁支座中心距梁端距离0.75m,同一桥墩相邻梁支座间距1.6m。
工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及撰写格式要求
![工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及撰写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c4b8b1eda38376baf1faef8.png)
工程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1. 摘要,2. 引言,3. 方案论证,4. 系统组成(总体框图)及分析5. 硬件设计,6. 系统调试,7. 结论,8.参考文献一、摘要简明扼要叙述所做课题的目的、设计方法、结果和结论,文字不超过300字。
二、引言引言是向读者揭示的主题、目的和总纲。
引言包括以下内容:1、说明课题的性质、范围及其重要性,突出设计目的、任务或要解决的问题;2、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三、正文正文部分要注意内容准确、文字力求明确具体(不要罗列器件说明)。
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方案论证、系统组成(画出系统框图)、硬件设计(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调试方法和步骤(主要工作过程及采用的调试手段或方法,包括所用的原理、手段、设备、仪器仪表或软件等。
应用范围及所达到的精度和误差、测试的数据和波形、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四、结论结论应指出如下问题:1、对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尤其是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结论。
2、由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普遍性;3、实验中有无发现例外或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3、实验中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及改进方法等。
五、参考文献(按以下统一格式规定)六、附录所用元器件、电原理图、PCB图、实物图等。
工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统一格式规定一、纸张和页面要求A4纸打印;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 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设置页码(正文开始第1页,目录不设置页码,用自动生成目录方法)、页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
二、论文装订页码顺序(1)封面,(2)中文论文摘要、关键词,(3) 英文论文摘要、关键词,(4)目录(要求至少有二个层次,注明页码),(5)论文正文,(6)谢辞,(7)参考文献,(8)附录。
三、章节目序号按照正式出版物的惯例,章节目序号的级序规定如下:1、1.1、1.1.1、(1)、①四、工程设计说明书封面采用统一下发的规格,封面题目用三号字、加黑、黑体字;其余用三号字、宋体字,五、说明书中的图表及公式格式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图。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c2046719f46527d3250ce050.png)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双柱联合基础设计姓名:张力琛学号:1600503116指导教师:张吾渝专业年级:土木工程专业2016级(3)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完成日期:2019年5月26日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3)附件地质资料 (5)一、地形地貌与岩性特征 (5)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6)三、结论与建议 (7)设计步骤 (9)一、确定基础材料,类型和平面布置 (9)二、确定基础埋深 (9)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9)四、D轴柱下基础设计 (9)(一)确定基础尺寸 (10)(二)验算基底压力 (10)(三)确定基础高度 (10)(四)基础抗冲切验算 (10)(五)配筋计算 (11)五、F、E轴柱下钢筋混凝土双柱联合基础设计 (12)(一)确定荷载的合力和合力作用点 (12)(二)计算基础底面宽度 (12)(三)验算地基承载力 (13)(四)计算基础内力 (13)(五)基础高度 (13)(六)配筋计算 (14)六、地基沉降验算 (15)(一)单独基础沉降量 (15)(二)双柱联合基础沉降量 (16)(三)沉降差 (16)七、地梁设计 (17)(一)外墙地梁设计 (17)(二)内墙地梁设计 (18)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附件地质资料一、地形地貌与岩性特征1.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属山间沟谷地带,场地地形略呈南高北低。
地面高程2647.78—2651.90m,相对高差4.12m。
高程引测点为场地东侧原有教学楼西南角点散水,高程2651.80m。
2.地层本次勘察查明,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由第四系冲、洪积物(Q41aL+pl)组成,地层较复杂,现分述如下。
①耕土(Q4ml):灰褐色、土黄色等素色,稍湿,松散,主要成份为粉土,含有少量植物根系,该层厚0.2—0.5m。
②湿陷性黄土状土(Q41al+pl):褐黄色、淡黄色。
以粉土为主,土质较均匀,无层理,根孔发育,稍湿,稍密—中密,以稍密为主。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0816d502b90d6c85ec3ac63e.png)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班级:11级建筑(1)班姓名:张金龙学号:《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柱下双柱联合基础 二、设计资料(一)工程概况某五层办公楼,全框架结构。
底层柱网平面如图所示,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500mm ,室内外高差为0.45m 。
(二)设计资料1.气象条件(1)温度:常年夏季平均气温16.3℃,冬季平均气温-8.6℃,夏季最高气温30℃,冬季最低气温-26.6℃。
(2)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W 0=0.35kN/m 2; (3)雨雪条件:基本雪压0.25 kN/m 2。
2.工程地质条件 (1)自地面而下①素填土:厚1m ,3/18m kN =γ;②粉质粘土:厚9m ,3/8.18m kN =γ,828.0=e ,52.0=l I ,MPa E a 5.7=,kPa c 15=, 20=ϕ ,a k a kp f 280=;③碎石土:很厚,中密。
(2)地下水:建设场地内地表以下无地下水;(3)西宁地区标准冻深-1.16m ,最大冻深-1.34m ,土的冻胀类别属不冻胀。
3.荷载(1)外柱:A 、D 轴,基础承受上部荷载M kN M k ⋅=2201,kN V kN F k k 48178011==,。
(2)内柱:B 、C 轴,基础承受荷载kN F k 15602=。
三、设计任务1.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基底净反力计算,基础截面的确定,柱边截面和变形截面的抗冲切力的计算,基础埋深的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配筋计算。
2.柱下双柱联合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基底形心位置的确定,基础底面宽度的计算,基础内力的计算,基础高度的计算,受切承载力验算,受剪承载力验算,配筋计算。
四、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过程条理清楚,内容完整; 2.设计步骤合理,设计图纸清晰;3.提交手写稿和打印稿计算说明书各一份,打印稿一律用A4纸打印,题目为三号黑体,标题用小四黑体,正文为小四宋体,1.25行间距;4.手绘施工图,图纸一律用铅笔按比例绘制,要求线条清楚,绘图正确。
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文本
![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0641d0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c.png)
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文本引言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是为了规范基础工程设计而编写的文档。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基础工程设计的目的、范围、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目的和范围1.1 目的基础工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建筑物或结构物提供稳固和安全的基础。
该设计要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满足建筑物或结构物的使用要求。
1.2 范围基础工程设计的范围涵盖以下方面: - 基础类型选择 - 地质勘测和土壤力学参数确定 - 基础结构设计和计算 - 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确定2. 设计原则和方法2.1 设计原则基础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 安全性:设计应保证基础的安全性,能够承受建筑物或结构物的荷载并保持稳定。
- 经济性:设计要尽可能节约材料和成本,同时满足基础的设计要求。
- 环境友好性:设计应考虑基础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 可持续性:设计要考虑基础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并尽可能延长基础的寿命。
2.2 设计方法基础工程设计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 地质勘测:通过对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地层结构和土壤力学参数。
2. 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类型和使用要求,计算并确定荷载大小和载荷分布。
3. 基础类型选择:结合地质调查结果和荷载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浅基础、深基础、桩基等。
4. 结构设计:根据选定的基础类型和荷载计算结果,进行基础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5. 施工方法确定:根据基础结构设计结果,确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
6. 施工图纸绘制:根据设计结果和施工要求,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施工细节图等。
3. 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基础工程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设计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考虑地质、水文等因素的影响。
- 合理选取合适的基础类型,避免设计错误。
- 进行详细的荷载计算和结构设计,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 = 0.489Fra bibliotek筑∑ x P + nM
i i
n
龙
nQi = 4 × 74.7 = 298.8 KN = ∑ H = 298.8 KN
i
网
820.80 2810.87 KN 1851.42 竖向力`Pi = ρ1 (b0 + xi β 0 ) = 0.977 EI × ± 1.25 × = EI 806.33KN EI 5299.66 820.80 − 0.107 EI × = 74.7 KN 水平力Qi = ρ 2 a0 − ρ 3 β @ 0 = 0.031EI × EI EI 820.80 5299.66 弯矩M i = ρ 4 β 0 − ρ 3 a − 0.107 EI × = −141.50 KN • m @0 = 0.520 EI × EI EI 校核 = 2 × (2810.87 − 806.33)× 1.25 + 4 × (− 141.50)
图1
筑
双排桩断面 (a)纵桥向断面
龙
网
WW
(b)横桥向断面
三、桩顶及最大冲刷线处荷载 Pi、Qi、M i 及P0、Q0、M 0的计算 <一>、参数计算 1、桩的计算宽度 b1 b1 = K f ⋅ K 0 ⋅ K ⋅ d = 0.9 × (d + 1) K = 0.9 × (1 + 1)K = 1.8 K
筑
龙
取以上两式的临界状态分析,整理得:
网
γb γ R a Ar 2 + b R g Cµr 2 γc γs γ γ N j ×ηe 0 = ηM j ≤ b R a Br 3 + b R g Dµgr 3 γc γs
Nj ≤
µ=
现拟定采用20号混凝土,I级钢筋,R a = 11MPa,R g = 240MPa
UL
h = αh = 0.489 × 9 = 4.401 > 2.5
ON
G.
3
∴
17.25 × 10 3 × 1.38 α= = 0.489m −1 7 0.67 × 2.6 × 10 × 0.0491
5
CO
I=
πd 4 = 0.0491m 4 64
M
4、计算承台底面原点 O 处位移 a 0、b0、β 0 b0 = N 7234.4 1851.42 = = nρ1 4 × 0.977 EI EI
Z= 1.043 = 2.132 0.489
查得附表13得,αZ = 1.043 查得附表13得,K m = 1.972
所以,M max = M 0 K m = 105.00 × 1.972 = 207.06 KNm 五、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 桩在最大冲刷线处水平位移x 0 和转角φ 0: Ax = 2.44066,B x = 1.62100,Aφ = -1.62100,Bφ = -1.75058 74.7 105 × 2.44066 + × 1.62100 3 α EI α EI 0.489 EI 0.489 2 EI = 2.644 × 10 −3 m = 2.644mm < 6mm(符合规范要求) Q M 74.7 105 φ 0 = 2 0 Aφ + 0 Bφ = × (- 1.62100) + × (- 1.75058) 2 αEI 0.489 EI 0.489 EI α EI = −1.027 ×10 −3 rad
m i =1
nρ 4 + ρ1 ∑ xi2 = 4 × 0.50 EI + 0.977 EI × 4 × 1.25 2 = 8.185 EI nρ 2 = 4 × 0.031EI = 0.124 EI nρ 3 = 4 × 0.107 EI = 0.429 EI
m nρ 4 + ρ1 ∑ xi2 H + nρ 3 M 8.185EI × 298.8 + 0.429 EI × 4445.3 5299.66 i =1 ∴ a0 = = = 2 m EI 0.124 EI × 8.185 EI − 0.184(EI ) 2 2 nρ 2 nρ 4 + ρ1 ∑ xi − (nρ 3 ) i =1 nρ 2 M + nρ 3 H 0.124 EI × 4445.3 + 0.429 EI × 298.8 820.80 = = β0 = 2 m EI 0.124 EI × 8.185 EI − 0.184(EI ) 2 2 nρ 2 nρ 4 + ρ1 ∑ xi − (nρ 3 ) i =1
桩(直径 1.0m)自重每延米为:
故,作用在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力为: ΣN = 5659.4 + (7.0 × 4.5 × 2.0 × 25) = 7234.4 KN ΣH = 298.8 KN ΣM = 3847.7 + 298.8 × 2.0 = 4445.3KN ·m 恒载及二孔活载时: ΣN = 6498.2 + (7.0 × 4.5 × 2.0 × 25) = 8073.2 KN 。桩基础采用冲抓锥钻孔灌注 桩基础,为摩擦桩。 二、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确定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1
筑
龙
q=
网
π × 1.0 2 × 15 = 11.78 KN / m(已扣除浮力) 4
WW
ΣH 0 = 298.8KN(制动力及风力)
W.
ZH
UL
ON
3、桩、承台尺寸与材料 承台尺寸:7.0m×4.5m×2.0m。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 1.0m。桩身混
初步反算桩的长度,设该桩埋入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为 h,一般冲刷线以下深度 为 h 3 。则, 1 N h = [ P] = UΣliτ i + λm0 A{[σ 0 ] + k 2 γ( ) } 2 h2 − 3 2 当两跨活载时: 8073.2 1 Nh = + 3.3 × 11.78 + × 11.78h (KN) 4 2 计算[P]时取以下数据: 桩 的 设 计 桩 径 1.0m , 冲 抓 锥 成 孔 直 径 为 1.15m , 桩 周 长
i =1
∑ nP = 2 × (2810.87 + 806.33) = 7234.4 KN = ∑ P = 7234.4 KN
i =1 i
n
< 三 > 计算最大冲刷线处桩身弯矩M 0 , 水平力Q0 及轴向力`P0 M 0 = M i + Qi l 0 = −141.50 + 74.7 × 3.3 = 105.00 KNm Q0 = 74.7 KN P0 = 2810.87 + 0.785 × 3.3 × 15 = 2849.73KN 四、最大弯矩M max 及最大弯矩位置Z max的计算
= 4445.3KNm = ∑ M = 4445.3KNm
αh = 0.489 × 9 = 4.401
WW
W.
ZH
<二>计算作用在每根桩顶上的作用力 Pi、Qi、M i
UL
ON
G.
CO
M
(nρ 3 )2 = (0.429 EI )2 = 0.184(EI )2
4
CQ =
αM 0 0.489 × 105.00 = = 0.687 Q0 74.7
W.
ZH
UL
现取 h=9m,桩底标高为 26.2m。桩的轴向承载力符合要求。具体见如图 1 所示。
ON
G.
CO
M
U = π ×1.15 = 3.61m,A =
π × 12 = 0.485m 2,λ = 0.70,m 0 = 0.9,K 2 = 6.0, 4 2 [σ 0 ] = 550 KPa,γ 2 = 12 KN / m(已扣除浮力), τ 1 = 40 KPa,τ 2 = 120 KPa。 1 [ P] = × 3.61× [2.7 × 40 + (h − 2.7) × 120] + 0.70 × 0.9 × 0.785 × [550 + 6.0 × 12 × (h + 3.3 − 3)] 2 = N h = 2057.17 + 5.89 ∴ h = 8.78m
α =5
mb1 m h + m2 (2h1 + h2 )h2 8 × 10 3 × 2.7 + 25 × 10 3 × (2 × 2.7 + 1.3)× 1.3 = ;m = 1 1 2 EI 42 hm = 17.25 × 10 3 KN / m 3
E = 0.67 E h = 0.67 × 2.6 × 10 7 KN / m 2
筑
1 3 . 3 + ×9 1 1 2 ρ1 = = + 7 5 l 0 + 3h 1 0.785 × 2.6 × 10 2.5 × 10 × 4.91 + AE h C 0 A0 = 8.355 × 10 5 = 0.977 EI
龙
ρ 2@ = α 3 EIxQ = 0.031EI @ ρ 3@ = α 2 EIx m = 0.107EI ρ 4 @= αEIφ m = 0.520EI
《基 础 工 程》
课程设计计算书
学 学
WW
校:X 名:X
W.
X 大 学
筑
龙
专业班级:交通土建 XXXX 级 姓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