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计算机网络-谢希人-第七版习题答案

最新计算机网络-谢希人-第七版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动画

2.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硬件系统媒体处理系统工具用户应用软件

4.多媒体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

5.感觉媒体表示媒体

6.只读型一次写型重写型

7.超链接(Hyperlink)

8.人工智能领域

9.集成化、智能化、嵌入化、网络化

10 .扩展

二、选择题(可多选)

1.D 2.A 3.A B 4.A 5.B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有哪些?

答案: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音频信息、视频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编码、存储、加工、传输,将它们有机地集成组合,并建立起相互的逻辑关联,使之成为具有交互功能的集成系统。所以,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有:

(1)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2) 集成性

(3) 交互性

(4) 协同性

(5) 实时性

2.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这种对多媒体文件边下载边播放的流式传输方式具有哪些优点:答案:

(1) 启动延时速度都大幅度地缩短

(2) 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大大降低

(3) 流式传输的实现有特定的实时传输协议

3.请从多媒体自身特征出发解释传统电视为何不属于多媒体?

答案:

传统电视却乏交互性,不能根据用户需要浏览电视节目,因此,传统电视不属于多媒体。4.简述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答案:

虚拟现实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应用,其中比较关键的技术有:大规模数据场景建模技术、动态实时的立体听觉、视觉生成技术、三维定位、方向跟踪、触觉反馈等传感技术和设备,交互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等。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络(谢希仁)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络(谢希仁)复习样题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数⽐例(%):

⼀、选择题20

⼆、判断题10

三、问答题70

说明:下列题⽬仅供复习⽤,与期末题⽬没有必然联系。

⼀、选择题

1.电路交换是基于位置的交换,⽽分组交换采⽤的是存储转发技术来转发数据分组。分组交换⽹的出现是现代电信的开始,⼤家公认的是分组交换⽹之⽗。

A.INTERNET B。ARPANET C.X.25 D。ISDN

2.⼤家知道,⽹络协议是指为进⾏⽹络中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它有三个要素。请问“表达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是属于⽹络协议哪⼀个要素的内容?

A.语法 B。语句 C.同步 D。语义

3.路由表的分组转发算法是在路由器的IP层执⾏的,其寻找路由的算法顺序是:A.直接交付-→特定主机路由-→正常路由-→默认路由

B.特定主机路由-→直接交付-→默认路由-→正常路由

C.特定主机路由-→默认路由-→直接交付-→正常路由

D.直接交付-→正常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

4.OSI制定了⽹络管理标准框架ISO7498-4,此框架将⽹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层管理和层操作。并将系统管理分为五个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请问:“保证在使⽤最少⽹络资源和具有最⼩时延的前提下,⽹络能提供可靠、连续的通信能⼒”是属于哪⼀个功能域?

A.故障管理 B。配置管理 C。计费管理 D。性能管理

5.在停⽌等待协议⾥,如果丢失了确认帧,超时重传将使接收⽅收到⼆个同样的数据帧,这就是停⽌等待协议的“重复帧”现象。请问:停⽌等待协议采⽤的是什么⽅法来解决“重复帧”问题?

计算机网络-谢希人-第七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人-第七版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动画

2.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硬件系统媒体处理系统工具用户应用软件

4.多媒体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

5.感觉媒体表示媒体

6.只读型一次写型重写型

7.超链接(Hyperlink)

8.人工智能领域

9.集成化、智能化、嵌入化、网络化

10 .扩展

二、选择题(可多选)

1.D 2.A 3.A B 4.A 5.B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有哪些?

答案: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音频信息、视频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编码、存储、加工、传输,将它们有机地集成组合,并建立起相互的逻辑关联,使之成为具有交互功能的集成系统。所以,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有:

(1)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2) 集成性

(3) 交互性

(4) 协同性

(5) 实时性

2.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这种对多媒体文件边下载边播放的流式传输方式具有哪些优点:答案:

(1) 启动延时速度都大幅度地缩短

(2) 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大大降低

(3) 流式传输的实现有特定的实时传输协议

3.请从多媒体自身特征出发解释传统电视为何不属于多媒体?

答案:

传统电视却乏交互性,不能根据用户需要浏览电视节目,因此,传统电视不属于多媒体。4.简述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答案:

虚拟现实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应用,其中比较关键的技术有:大规模数据场景建模技术、动态实时的立体听觉、视觉生成技术、三维定位、方向跟踪、触觉反馈等传感技术和设备,交互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等。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传输延迟时间最小的交换方法是(A )

A 线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信元交换

2、在OSI 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b )

A物理层 B 、网络层 C、会话层 D 、表示层

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 OSI 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OSl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OSI 将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4、在 OSl 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 c )

A、报文(MeSSage)、比特(Bit)

B、分组(PaCket )、报文(MeSSage)

C、帧(Frame)、比特(Bit)D 数据报(Datagram)、比特(Bit)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 OSl 参考模型分层的是( b )

A. 物理层 B ?网络接口层 C ?数据链路层 D ?网络层

6、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 )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

D. 上述三种均不是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解析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B:C:D: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PPP

B.IP

C.UDP

D.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

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答: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第⼀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上第⼀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络的层次

B.每⼀层使⽤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的采⽤“存储-转发”⽅式分组的交换⽹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为1000B,其中分组头⼤⼩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个⼤⼩为980000B的⽂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需要的时间⾄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络层提供的是()

A.⽆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式)与主机⼄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报⽂交换和分组⼤⼩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发送1个⼤⼩为8Mb(1M=106)的报⽂。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式完成该报⽂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 C: D: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B:80.08msC:80.16ms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PPP

B.IP

C.UDP

D.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解析]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解析]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B:80.08msC:80.16ms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PPP

B.IP

C.UDP

D.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网络的发展使得

人们能够快速地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和共享信息。而对于计算机网络

的学习和理解,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一书是非常经典的教材之一,其中的复习题对于巩固知识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非常有帮助。下面将对谢希仁书中的一些复习题进行梳理和解答。

1.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通

过通信链路互连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它的功

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可靠性和传输效率、提供实时交互等。

2. 什么是协议?简述协议的组成部分。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它定义了数据的

格式、传输的顺序、控制的流程等。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个

方面组成。语法规定了数据格式、消息的结构等;语义规定了数据

的含义、操作的意义等;时序规定了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的时机、顺序等。

3. 简述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是为了实现不同厂商的产品互联而提出的一种标准化框架,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通过定义适当的接口和协议来实现上下层之间的通信。

TCP/IP参考模型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分组转换为帧并通过物理链路发送;网络层负责通过IP地址进行路由和转发;传输层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问题详解)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问题详解)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

复习题带答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第一章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 C: D: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A.800ms、1600ms

B.801ms、1600ms

C.1600ms、800ms、 D、1600ms、801ms

8.(14-33)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参考答案:

第二章

1.(09-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A.12kbps B.24kbps C.48kbps D.96kbps

注: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在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的公式:

N (其中W是想低通信道的带宽,N是电平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C=2W.log

2

强度)。

2.(11-34)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ps,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A.600波特 B.1200波特 C.4800波特 D.9600波特

3.(12-34)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事件发生顺序的是:

A. 机械特性

B. 功能特性

C. 过程特性

D. 电气特性

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的是

A. 信噪比

B. 频率宽带

C. 调制速率

D. 信号传播速度

5.站点A、B、C通过CDMA共享链路,A、B、C的码片序列(chipping sequence)分别是(1,1,1,1)、(1,-1,1,-1)和(1,1,-1,-1),若C从链路上收到的序列是(2,0,2,0,0,-2,0,-2,0,2,0,2),则C收到A发送的数据是

A. 000

B. 101

C. 110

D. 111

第三章

1. (09年考研35题)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A. 2

B. 3

C. 4

D. 5

2. (11年考研35题)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3号数据帧,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A. 1

B. 2

C. 3

D. 4

3、(09-36)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

A.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源IP地址??

4、(09-37)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A.增加160m??B.增加80m??C.减少160m??D.减少80m??

5、(11-36)下列选项中,对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确认的MAC协议是()A.CSMA B.CDMA C.CSMA/CD D.CSMA/CA

6、(12-35)以太网MAC提供的是()

A、无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B、无连接的可靠服务

C、有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D、有连接的可靠服务

7. (13-34)若下图为10BaseT网卡接收到的信号波形,则该网卡收到的比特串是

A. 0011 0110

B. 1010 1101

C. 0101 0010

D. 1100 0101

8. (13-37)HDLC协议对0111 1100 0111 1110 组帧后对应的比特串为

A. 01111100 00111110 10

B. 01111100 01111101 01111110

C. 01111100 01111101 0

D. 01111100 01111110 01111101

9. (14-34)某以太网拓扑及交换机当前转发表如下图所示,主机00-e1-d5-00-23-a1向主机00-e1-d5-00-23-c1发送1个数据帧,主机00-e1-d5-00-23-c1收到该帧后,向主机00-e1-d5-00-23-a1发送一个确认帧,交换机对这两个帧的转发端口分别是

目的地址端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