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 -课件ppt

合集下载

3.2.1.荒漠化的防治修正

3.2.1.荒漠化的防治修正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 戒沙丘活化
次生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 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有关
中国(大陆)荒漠化问题区域分布示意图
土地沙漠化
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次生盐渍化
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地区
石质荒漠化
主要发生在西南喀斯特地区
荒漠化
成全球最严重生态问题
¼ 陆地
2/3国家
荒漠化的防治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2.主要的治理措施 土石方 混凝土 (1)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_______及_______工程等措施将 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丌再继续发生和
发展。
种树种草 封山育林 (2)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_________ 、 _________等植被 绿化的方法迚行治理。 农业技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________ ___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 术 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融会贯通】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气候干旱 (1)基本条件——_________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 地理位置 地形 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_________和_____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如下图: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沙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_____沉积物
D.植树造林
( B.松嫩平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第1题,草地减少,耕地、沙地增加,说明过度开
垦现象严重,应退耕还草。第2题,由表中沙地和草地所 占比例较高,可知该区域降水较少,结合选项,可能位于 内蒙古高原西部。

荒漠化的防治411

荒漠化的防治411

西 北 地 区


红漠化 荒漠化
北 平 原
云贵高原
抽丝剥茧
发生地区 荒 漠 化 表现形式 类型 本质 形成原因 人为原因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干旱、 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土地退化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等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红漠化
2、荒漠化的现状 • 世界荒漠化 • 中国荒漠化 • 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先天不足
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荒漠化的潜在原因) 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荒漠化的潜在原因)
• 位置: 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内难以到达 • 地形: 四周高原山地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年较差大,大风日数多 • 植被: 以草原、荒漠为主
人口激增
燃料需 为了增加收入 求多
无节制采挖药、 无节制采挖药、菜
樵采天然植物
无节制采 掘药材发 菜
过度樵采 过度樵采
樵采天 然植被 破坏固 沙植物
严重破坏草场 元人民币=10亩草场 两 元人民币 破坏固沙植物1.5-2.5两 = 40—50元人民币 亩草场
加速荒 漠化 加速荒漠化
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加速草原退化、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 是什么蚕食了民勤的家 园,让民勤人民背井离 乡成为生态难民? 乡成为生态难民?
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丹巴县第二中学 高中政史地组 马晓莉 邮箱: 邮箱:372145708@
• 一、认识荒漠化
• 1、荒漠和荒漠化

必修三2.1 荒漠化的防治

必修三2.1 荒漠化的防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对现有林地…… 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荒地和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 发展林牧业
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 退耕还林、还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 兴建沼气池 推广省柴灶 因地制宜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 5、控制人口增长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 罗布泊的干涸和楼兰古 城的消失?
让我们在以下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控制人口增长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数量
干旱的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
水资源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荒漠化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荒漠植被的生态适应性
沙枣
胡杨
怪柳
锦鸡
主要治沙植物 木麻黄
农牧界向北推进,意味着农作侵入牧区,大片的草 万里长城和农牧过渡地带 地将会变成旱地。 这样,势必压缩草场面积,在原有的牲畜量不减少 的条件下,会产生牧场的超载,并逐步衰退,环境的退 化势必日益加重;在此同时,由草地开垦出来的旱地本 身在防风固沙方面存在严重的劣势,再加上因为土地肥 原过渡带 力的减退而废弃的话,就是人造沙荒。
荒漠化的发展 1、历史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 阅读课文,填写“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表”
历史时期 古代 荒漠化的人为原 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盲目垦耕、战争、瘟 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沿 的古绿洲 (唐宋以后) 疫
近代 (清朝) 现代
(建国以后)
农垦规模扩大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旱作农业区和草原牧区

高二地理 荒漠化的防治1

高二地理 荒漠化的防治1

掘井带来的负作用
A图 水井数目 荒漠化土地特征 少(4) B图 多(7)
草场特征
掘井能造成荒漠化 的原因
分散,呈斑点状, 集中连片 以水井为中心呈 圆形 以井为中心的裸地 导致整个牧场毁灭, 之间还有大片正 草场不复存在 常的牧场 水井周围会因为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 裸露的地面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防治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 和草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不同区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不同的
第一节Βιβλιοθήκη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为例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它直接威 胁着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被称为“地球的 癌症”。其结果是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 牧草减产以至绝收。据统计,全球36亿公顷耕地 和牧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荒漠化每年造成的直 接经济损失高达420多亿美元。荒漠化不仅对人 类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制约 着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益。近年来,由于人 类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盲目垦荒和对水资 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活动,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进 程。
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⑴从地形区来看 ⑵包括的行政区 ⑶气候上的划分
200mm 400mm
800mm
2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⑴地形
西部 地形 特征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内陆 盆地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 兰 东部
贺 高原
辽阔坦荡
地形 区
准噶尔盆地、 天山、塔里木 盆地
而在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气候变异为 这一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 动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荒漠化的防治

2.1荒漠化的防治

6、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7、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采 用的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 达系统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③ ④
4.图揭示了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加剧之间的因 果关系。人口问题是造成环境、资源、贫困 等问题的根源。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生产资 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大量增加,因社会不能 满足需求而出现贫困饥荒。人们为了解决必 须的生活用品而过垦过牧,造成草场资源的 破坏,荒漠化加剧。因土地不断退化、风蚀 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从而使作物产量逐 年降低,载畜量不断减少,人们陷入更为严 重的贫困饥荒。解决非洲贫困问题必须寻求 根源,即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环境 保护相协调,与资源利用相适应。
8、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 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认为因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 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 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9、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10、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
四、荒漠化的危害
四、荒漠化的危害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流动沙丘淹没农田、水利设施、交通 线等;使大量耕地消失,引发饥荒, 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荒漠化的防治(2017玲)

荒漠化的防治(2017玲)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工程建设 1% 水资源利用不 当 10% 过度农垦 27%
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32%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放牧 30%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1)过度樵采
主要发生在能源缺乏地区,人们把樵采植被作为解决 过度开垦 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此外,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 ,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上采挖药材、发菜等。
D
6.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7.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B
B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2)荒漠化情况 统计数据表,回答下列两题 表一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2)
苁蓉 ——名贵中药材 挖发菜
(1)过度放牧
主要发生在半干旱草原牧区和干旱绿洲边缘。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目前,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草场超载率多在 50%~150%,少数地区高达300%。
(1)过度开垦
主要发生在农垦区周围与荒漠绿洲。 “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是西北地区草场开垦的真实写照。
蒸发
盐分积聚于地表
图示:灌溉与次生盐碱化(记入笔记) 外来引水(灌溉)
灌溉区地下位上升 荒漠地区 强烈的蒸发作用
土壤中的盐分在地表积聚 土壤盐渍化
灌区放弃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不合理的灌溉:次生盐渍化 河流上游过度引水灌溉:下游荒漠化 草原区打井数量过多: 斑点状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塔里木河下游枯死的胡杨林 掘井带来的荒漠化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点1 荒漠化的含义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不同,使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不同。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A.沙漠化 B.石漠化 C.盐渍化 D.寒漠化答案 A解析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

2.下列地区中,土壤次生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答案 B解析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B项正确;东北平原蒸发较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地区降水量大,不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A、C、D三项错误。

3.下列地区中,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 A解析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地表土层流失,导致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考点2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读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危险度评价图,回答1~2题。

1.关于贵州省石漠化形成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越大,石漠化越严重B.石漠化的成因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C.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越严重D.石漠化的成因与气候条件关系不大答案 A解析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植被较少,地形起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石漠化越严重,A项正确。

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石漠化的形成;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越轻;石漠化的形成与地形、植被及气候等有关。

2.有关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漠化地区分布比较均匀B.东部地区石漠化危险程度最低,因该地降水量少C.中度危险及以上石漠化面积占绝大部分D.石漠化地区分布主要呈东南—西北走向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差异较大;东南部地区石漠化危险程度最低,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有关;贵州省石漠化以中度及以上危害程度为主;石漠化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 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形成原因
气候变异 等自然因素与人类 过度的经济活动 。
3.表现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 长城 一线以北,即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400 毫 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东部为 高原 ;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
气候
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 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
地形
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 土流失现象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
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下
图结合所学知识,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扩大, (1)说出图中科尔沁草原的变化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导致荒漠化。 (2)分析导致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 起草原退化。
(1) 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 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和 不合理利用 。 2.主要表现 过度 樵采 、过度放牧、过度 开垦 、水资源的利
用不当等。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气候 土壤发 多疏松的沙 → 植被稀少 → → 干旱 育差 质沉积物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广阔无边的草原,雪白的蒙古包
风吹草低现牛羊
若干年后,草原发生了很大变化
草原的绿色消失了
衰退的草场满目疮痍。
学习型。
• 3.掌握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
条件和人为原因。 • 4.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一、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1.什么是荒漠化? 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 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 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 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一、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表现类型 土地沙漠化
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 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土地逐渐演化成 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危害 破坏防止风沙前 移及抑制地表起 沙的物质 加速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 展
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
绿洲地区
灌溉措施不当,加上蒸发旺盛, 出现次生盐渍化 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人口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 植被退化,绿 洲荒漠化严重 导致生态用水紧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预防潜在的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 化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合理利用水资源 调节农、林、牧之间的关系 控制人口增长
防 治 内 容
对 策 和 措 施
防 治 原 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 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 治沙相结合
采取多种措施,多途径解 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 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我国是全球荒 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以 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黄土 高原

第2章-风蚀荒漠化与防治 2

第2章-风蚀荒漠化与防治 2

第二章风蚀荒漠化与防治第一节风蚀荒漠化防治的风沙物理学原理风蚀荒漠化是以风力为主要侵蚀营力造成的土地退化。

其主要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过度活动的影响,在风力侵蚀作用下,使土壤及细小颗粒被剥离、搬运、沉积、磨蚀,造成地表出现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风力侵蚀结果常常形成风蚀劣地、粗化地表、片状流沙堆积,以及沙丘的形成和发展。

在陆地上到处都有风和土,但并不是任何地方都会发生风蚀,因而也不是任何地方都发生和存在风蚀荒漠化土地。

严重的风蚀必须具备2个基本条件,即:一是要有强大的风;二是要有干燥、松散的土壤。

因而风蚀主要发生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有海岸、河流沙普遍存在的、受季节性干旱影响的亚湿润干旱区。

1.1风力侵蚀作用1.1.1沙粒的起动(1) 风是沙粒运动的直接动力,气流对沙粒的作用力为:式中P—风的作用力;C—与沙粒形状有关的作用系数;ρ—空气密度;V—气流速度;A—沙粒迎风面面积。

由上式可见,随风速增大,风的作用力增大。

当风速作用力大于沙粒惯性力时,沙粒即被起动,使沙粒沿地表开始运动所必需的最小风速称为起动风速(或临界风速)。

一切大于临界风速的风都是起沙风。

(2)拜格诺根据风和水的起沙原理相似性及风速随高程分布的规律,得出起动风速理论公式,其表达式为:式中Vt—任意点高度处的起动风速值;A—风力作用系数;ρs、ρ—分别为沙粒和空气的密度;d—沙粒粒径;y—任意点高程;k—粗糙度。

起动风速的大小与沙粒的粒径大小、沙层表土湿度状况及地面粗糙度等有关。

一般沙粒愈大,沙层表土愈湿,地面越粗糙,植被覆盖度越大,起动风速也愈大。

在一定粒径范围内,随粒径增大,起动风速也增大。

起沙风速与粒径平方根成正比。

但对特别大和特别细的粒径(受附面层的掩护和表面吸附水膜的粘着力的作用)都不易起动。

据实验测定,粒径约为0.015~0.5 mm时,0.1 mm左右的沙粒最容易起动。

地表土壤含水状况对起动风速也有明显的影响。

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山地降水、冰雪融水)
问题探究:
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什么? 每逢干旱,西北绿洲地区的人们不盼阴天 盼晴天,这是为什么?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高山冰雪融水是西北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干旱导致当地生态环境脆弱
表现:
(1)河流 (2)植被
(3)土壤
欠发育 稀少
“地球的癌症”
(1)分布
西北地区的范围
a. 自然界线: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b.行政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地形特点
贺兰山为界,东部为高原,西部为高大的 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2.西北地区的地形
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
西



地形
特征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 贺 陆盆地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兰 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 夹两盆”
高 原
辽阔坦荡 内蒙古高原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 山 地形区 里木盆地
b.气候: 干旱
想一想:为什么干旱?
位 置
深居内陆
水汽难以到达
干 旱
地 形
山地、高原阻隔
划分依据: 800mm以上 ——湿润区 400~800mm ——半湿润区 200~400mm ——半干旱区 200mm以下 ——干旱区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生物 措施
绿 洲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前沿地带 内部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缺 工程 水 措施 源 地 区

2.1荒漠化的防治-(40张PPT)

2.1荒漠化的防治-(40张PPT)
D.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0.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
布较广,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
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540多亿元。据此完成下
列各题。
(1)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的自然原因是( A )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②大风频繁
③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 ④过度放牧
小结 荒漠化的防治
• 荒漠化的定义、表现 • 西北地区概况 • 自然因素(干旱、气候异常) • 人为因素 ➢ 过度樵采 ➢ 过度放牧 ➢ 过度开垦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荒漠化防止的对策和措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关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 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有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 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 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 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 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 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 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 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 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 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 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 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 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若是屈 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 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 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防治沙化保护耕地PPT模板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防治沙化保护耕地PPT模板

节日名称: 世界防治荒漠 化与洪涝日
节日时间: 每年的6月
17日
节日主旨: 提高意识、唤
醒责任感
节日主题: 共同从洪涝中 崛起(202X)
• 进一步提高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 认识;
• 唤醒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急感。
目前,荒漠化形势不容忽视,设立防治荒漠化和洪涝日,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 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急感。
3 过度开垦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 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洪涝日”。
措施一:公道利用水资源
在农作区主要是改进耕作 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 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 数量,以免畜生的大量无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 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洪涝日”。
什么是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气候非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洪涝、半洪涝 和亚湿润洪涝地区的土地退化。
什么是土地退化?
由一种或多种营力结合以及不公道土地利用,导致旱农地、 灌溉农地、牧场和林地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降落及丧 失。其中包括人类活动和居住方式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降落, 例如土地的风蚀、水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退化 和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在缺少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
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措施三:调解 农、林用地之 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1 保护现有林地,不再毁林开荒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经过多年围封禁牧和生态治理,内蒙古浑善达 克沙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恢复 。
思考: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 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
点拨:
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 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紧 紧 相 邻 的 沙 漠 和 绿 洲
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 点拨: 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 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 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 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
4.西北地区的经度差异
西
降水 海陆位置 载畜量

距海远 小

以下 200mm以上
荒漠化
1.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 长;而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 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 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 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化的景观。
2.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 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3.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
(1)过度樵采 为了增加收入
无节制采挖药、菜 严重破坏草场 人口激增 过度樵采 加速荒漠化 燃料需求多
樵采天然植物 破坏固沙植物
在干旱区,土地的植物产出极为有限。而在缺 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 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2)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超载放牧 草场载畜 量降低 土地沙化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防治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 县境内。人们为了保护 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 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 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 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 格状的沙障。有何意义?
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 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 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 沙植被存活
经过多年的人工种 草、造林等综合措施 治理,筑起了一道绿 色长城,不仅控制了 腾格里沙漠流沙侵袭 ,保证了包兰铁路的 畅通,也改善了生态 环境。如今的沙坡头 已是林草茂密、果树 成行之地。穿越沙区 40多千米的铁路两侧 ,
本上是旱生的、叶退化的小乔木、灌木或 半灌木。它们以各种不同的生理、生态机 制适应干荒漠严酷的生境条件。
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
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 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 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毛或刺,或退化无 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恢复自然植被 防治荒漠化 梭梭、柠条、
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措施: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 保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 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 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
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造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表现在哪几方面?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 意环保,0.7%
水资源利用不当 9.6%
过度农垦 26.9%
过度樵采 32.7%
过度放牧 30.1%
1.根本原因: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及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 不合理的利用。

必修三2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荒漠化的防治

必修三2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荒漠化的防治
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
A.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 结合
B.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4)一个重点
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 重的地段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
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
高山灌丛草 甸
4.在该水源地内 A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5.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止水土流失
B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
6.该水源地位于 C
A.长江三峡谷地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
5.(2009·广安模拟)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甲、乙两处均有荒漠,试分析其类型和成因,并说明两地 荒漠分布特点的异同。(14分)
答案:(1)见下表:
土地生产 力下降
人口增长过快
过垦 过牧
荒漠化加剧
针对训练1.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 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答。案、(1) 兰新铁路
海港 (2)大于400 毫米,小于 600毫米 地处祁连山 的迎风坡,
甘肃河西走廊
(2)大于400毫米,小于600毫米
(3)气候干旱,农业生产的命脉是 灌溉水源;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补
(4)荒漠化 植树种草,注意选择 旱生类的树种和草种,禁止任意破坏 地表植被Leabharlann 三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 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 存环境。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
西北地区荒漠的生态系统是较脆弱和易于被破坏的。盲目开 垦,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原因,致使土地荒芜,草场退化, 引起沙漠化的扩展。
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着决定作用。以半干旱 草原农垦区较为集中的内蒙古商都县为例,在强度开垦草原以 后,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后来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采用防风沙措施,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
2、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生产力 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着决定作用。
以半干旱草原农垦区较为集中的内蒙古商都县为例,在强度开垦草原以后,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后来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采用防风沙措施,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 种植及恢复自然植被防治荒漠化
• 钻孔深栽造林 • 沙地飞播、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半固定沙包
沙丘上生 长着荒漠植 物。这些植 物基本上是 旱生的、叶 退化的小乔 木、灌木或 半灌木。它 们以各种不 同的生理、 生态机制适 应干荒漠严 酷的生境条 件。
设置沙障固沙
经过多年的人工种 草、造林等综合措施治 理,筑起了一道绿色长 城,不仅控制了腾格里 沙漠流沙侵袭,保证了 包兰铁路的畅通,也改 善了生态环境。如今的 沙坡头已是林草茂密、 果树成行之地。穿越沙 区40多千米的铁路两侧 ,
因,也是荒漠化受害者。 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
它们以各种不同的生理、生态机制适应干荒漠严酷的生境条件。
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 基本条件----干旱

荒漠化防治

荒漠化防治

荒漠化防治荒漠化防治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南方湿润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

荒漠化防治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

而荒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变得贫瘠且不适宜农业或其他植被生长的现象。

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土壤改良和保护土壤是植被生长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土壤的改良和保护工作。

一方面,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等,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增强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

二、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因此,在荒漠化地区,应该优先选择具有抗旱能力的植物进行种植。

灌木草丛等,同时,要加强植被的保护,禁止滥砍滥伐,控制牲畜放牧的规模和范围,避免过度损害植被资源。

此外,可以通过人工造林、合理放牧等方式,促进植被的恢复和扩展。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是荒漠化防治的关键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地减缓荒漠化的程度。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禁止乱排乱倒、乱采乱挖水资源的行为,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其次,要推广节水措施,例如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使用高效节水设施,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通过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灌溉制度的改进灌溉是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合理的灌溉制度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荒漠化的风险。

因此,要进行灌溉制度的改进,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法。

可以引入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能力。

荒漠化的防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3.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变异 (2)人为原因:过度经济活动
4.具体表现(“三退”)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
林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5.类型(“三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区别两个基本概念
1.沙漠化与荒漠化

漠 化
沙漠化
2.荒漠与荒漠化
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 约束自己的行为?
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植被;节约 和保护水资源等等。
(1)过度樵采
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 在柴。鄂在尔缺内多乏蒙斯能古沙源东区的部,地库每区伦年旗每,户大10防约0风0要户固挖居沙6民7的平每植方年被米需遭沙要到蒿的破作薪坏为柴烧 相当于破坏近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
为了增 加收入
人口激增
燃料需 求多
无节制采 掘药材发 菜
严重破 坏草场
过度樵采
加速荒 漠化
樵采天 然植被
破坏固 沙植物
(2)过度放牧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和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3)过度开垦
撂荒的土地
开垦草原
※总结归纳: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 区
主要危害
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草原 牧区,干旱
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滥牧
垦荒
1、塔里木盆地 荒漠化土地面积 为什么会扩大?
人类不合理的 经济活动
植被破坏
耕地扩大
水源减少
用水量加大
河流水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胡杨林枯死
荒漠化土地扩大
2、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 (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 的现象)。查阅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 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 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资料展示二:
长期的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沙尘暴
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 50 年代西北地区强、 特强沙尘暴仅发生 5 次, 60 年代为 8 次, 70 年代为 13 次, 80 年代为 14次 ,而 1990 年~ 2000 年则发生了 20 次。特别是 进入 90 年代中后期,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更 加频繁。 1999 年和 2000 年春季,西北地区 分别出现强沙尘暴天气 3 次和 4 次,明显高 于历史同期。
(灌溉方式、水井、河流全流域开发)
喷灌
滴灌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西 干旱内陆区
海陆 位置
牧区草原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生物 措施
工程 措施
绿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洲 地
前沿地带
营造防沙林带

内部
农田防护林网
辽阔坦荡
山夹两盆”
地形 区
准噶尔盆地、天山、 塔里木盆地
山 内蒙古高原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3.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干旱的原因
地处亚欧 大陆腹地
位 西北 地 置 地区 形
山脉和盆地 相间分布
湿润气流 难进入
干旱
山岭重重 阻隔
2、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金色中国”,去探 寻它变“金”的原因,去分析由“金”变 “黄”乃至变“绿”的途径吧?
罗布泊
资料展示一: 中卫县位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中卫县
一位领导说,他永远忘不了 1985 年中卫县 发生的那次沙尘暴: “ 我当时正在街上散
步,看到天突然暗了下来,远处是棕色的云 团,我意识到沙尘暴要来了。尽管离家只有 200 多米,但沙尘暴还是在我到家之前就来 了。当时天完全黑了下来,像是遇到了日全 食。回到屋子里,沙子就从门窗缝里钻进来, 桌子、地面上是一层黄沙。后来听说,这次 沙尘暴夺去了 17 个刚刚放学回家的孩子的 生命……”
荒漠化的治理经验和措施
①生物固沙
荒漠化的治理经验和措施
②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恢复植被
荒漠化的治理经验和措施
③小流域综合治理——沙坡头治沙经验
荒漠化的治理经验和措施
草方格沙障技术 草方格沙障的作 用是?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
固沙植物的存活
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过程 植地 被面 破裸 坏露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土壤中的水分 和养分流失
荒漠般的景观
土地的生产力长期丧失
2.荒漠化的概念
干旱、 半干旱 地区
半湿 润区
人类过度 经济活动
土 地 退 化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 林地退化
气候变异等自 然因素
节流 推广省柴灶
e.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提高人口素质
态系统
漠 化
(三)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于一 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
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环境治理工程
3.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努 力,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行。
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 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
“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
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
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 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 形成。
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 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彩色中国”
我国南方气候湿润,植被葱绿, 是“绿色中国”;北方多广阔的 “黄土地”,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 原,是“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 戈壁广布,荒沙漫漫,是“金色中 国”;大西南青藏高原雄浑巍峨, 冰山连绵,雪峰皑皑,是“银色中 国”。
今后“彩色中国”的生态建设方向是: “黄色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金 色中国”向“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转变,“绿色中国”应当更加“碧绿可 人”,“银色中国”则要永葆“银色”。
过度开垦
农恳区周围 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 次生盐渍化
3、下列有关我国的荒漠与世界荒漠的说
D 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现代荒漠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世界防治荒漠 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干旱
气候干旱少雨 平地多疏松的 大风日数多,且 沙质沉积物 集中在干旱季节
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
动力因素
包含着漠荒化 的潜在威胁
(2)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雨年 抑制风沙活动
气温、降 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加剧荒漠化进程
小结: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D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6—8题。
7.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6—8题。
8.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源 地
流沙地区

设置沙障工程
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
建防护林带
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 设置沙障——草方格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
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 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毛或刺, 或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选择植被
沙拐枣
梭梭林
梭梭果实
塔里木河景观图
胡杨林:“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 朽”
塔里木河下游干枯的河床
胡杨
干枯的胡杨林
柽 柳
草原 半干旱
草原畜牧业、灌 溉农业
绿洲
拓展延伸
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 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
绿洲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的边缘,或 者是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因为那里 有高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或 是渗入到地下的泉水,这对干旱地区 的农牧业生产极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