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课程简介
视听语言课程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2eb91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d.png)
视听语言课程大纲第一部分:介绍视听语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能力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听力技巧、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对不同语言背景和文化的认知。
以下是该课程的大纲。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对不同语音和口音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包括听到并理解口语表达中的关键信息。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培养学生的词汇量,并通过听说练习提高他们对新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处理视听材料,并从中获取所需信息。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 听力练习:a. 听取不同语音和口音的录音材料,并进行相关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
b. 听取不同主题和语境下的对话和演讲,并进行听力理解练习。
c. 听取新闻报道、广播节目和其他真实语言环境中的材料,以培养学生对实际语言使用的理解能力。
2. 口语练习:a. 进行口语练习,包括日常对话、辩论和演讲,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 练习口语语音和语调,帮助学生准确地发音和表达感情。
c. 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以增强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3. 单词和词汇:a. 教授、巩固和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包括常见词汇、短语和表达方式。
b. 帮助学生学习不同语境下的词汇应用,并进行相关的听说练习。
4. 学习策略:a. 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处理视听材料,包括提取关键信息、预测内容、记笔记和总结归纳。
b. 提供学习资源和技巧,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反思。
第四部分: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上课期间的参与程度,包括听力练习、口语练习和词汇练习等方面。
2. 听力测试:通过给学生播放录音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以评估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3. 口语测试:给学生提供话题并要求他们进行口头表达,以评估他们的口语流利度和表达准确性。
4. 词汇测试:以写作或口语形式进行词汇测试,以评估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应用能力。
《视听语言(二)》课程标准
![《视听语言(二)》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8fc54464b35eefdc8d33394.png)
《视听语言(二)》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视听语言(二)Audio-visual Language 2课程编号:1303110098适用专业:新媒体设计课程学时/学分:16/1审定人: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视听语言(二)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的: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动态影像视听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视听语言的运用规律,在此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视听语言完成新媒体设计中的叙事、表现,并尝试和探索新的视听表现形式。
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场面调度1.画框2.构图和设计3.空间间隔4.人物的五种位置和四种距离模式5.开放形态和封闭形态6.场面调度分析的元素第二章运动1.运动与心理学2.移动摄影3.运动的人为变形第三章剪辑1.剪辑的基本作用2.剪辑的发展历史3.剪辑的基本流程4.画面剪辑5.声画剪辑6.剪辑节奏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1、掌握视听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规律。
2、掌握镜头的景别、运动、场面调度、时空表现、声音、剪辑等主要内容。
3、能够综合分析一部作品视听语言的艺术特点及其在表现影片内容、风格方面所起的作用。
4、能够综合运用视听语言表达自己的艺术构思,并尝试新的表现手段。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摄影与摄像、数字音频制作后续课程:脚本写作、故事板设计、动画短片创作、影像表达、影像创作实践六、实验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名称一般性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平时出勤占成绩10%,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30%,结课作业60%八、参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1.《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7年。
2. 《经典名片读解教程》,田卉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荣誉——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 苏牧,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执笔人编写或修订日期:2019年8月4日。
视听语言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视听语言课程方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38a1f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b.png)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视听语言2. 适用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传播等相关专业3. 学时:32学时4. 学分:2学分5.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影视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的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影视作品分析、创作和批评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二、课程内容安排1. 第一阶段:理论基础(8学时)- 视听语言的概念、特征和发展- 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蒙太奇、长镜头、时间、空间、声音、剪辑等- 视听语言的分类与流派- 视听语言的创作技巧与表现手法2. 第二阶段:视听语言分析(8学时)- 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视听语言在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视听语言在纪录片、广告等不同类型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3. 第三阶段:视听语言创作(8学时)- 视听语言在剧本创作中的应用- 视听语言在分镜设计中的应用- 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剪辑中的应用4. 第四阶段:视听语言批评与鉴赏(8学时)- 视听语言在影视批评中的应用- 视听语言在影视鉴赏中的应用- 视听语言在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的鉴赏方法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结合经典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的应用。
3.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影视作品分析、创作和批评的能力。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网络辅助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作业(30%):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视听语言分析报告。
3. 期末考试(30%):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视听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课程资源1. 教材:《影视视听语言》2. 辅助教材:经典影视作品、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等3. 网络资源:影视资料库、学术期刊、在线课程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至第四周:理论学习阶段2. 第五周至第八周:案例分析阶段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创作实践阶段4.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视听语言批评与鉴赏阶段七、课程特色与创新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视听语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视听语言课程简介
![视听语言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73bd0bc4693daef5ef73de5.png)
《视听语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ZB013010
课程名称(中文):视听语言二级学科类:05
课程名称(英文):visual and audio language 学时/学分:36/2
适应对象:广播电视学
一、课程简介:
《视听语言》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所阐明的内容,作为影视语言基础性,语法性的知识,对于学生影视语言知识的架构的建立和影视知识体系的建成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内容大都浅显易懂,对学生的影视创作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主要参考书
[1]邵清风《视听语言》第一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2]邵清风《视听语言》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二版
[3]: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6月第一版
课程负责人:谢杰执笔人:谢杰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视听语言基础》课程标准
![《视听语言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8e47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5.png)
《视听语言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美术基础》《设计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视听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摄影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实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视听语言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数字影像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视听语言专业素养及创新务实的职业精神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影视编辑、视频包装与合成等岗位需求,围绕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关键能力,反映影视编辑、视频包装与合成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视听语言元素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视听语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视听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将抽象的文字思维转换为声画结合具象的影视语言思维,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了解视听元素选择的原则,理解视听语言组合的逻辑原则,掌握视听语言组合的技术原则。
2.掌握景别与运动匹配、场景与转换的方法,理解叙事方式与结构,掌握画面与修辞的技巧。
3.理解影视节奏的种类,掌握影视节奏的调控理解视听语言的总体风格类型,掌握风格元素的使用。
4.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和创新意识,具有安全、环保、生态理念。
5.具有较好的表达交流、沟通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视听语言 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2f7186158fafab069dc02fd.png)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基本信息课程编号授课专业影视动画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职业通用基础√职业技能□技能集中训练√必修课□选修课总课时32 知识授课课时 16 实践授课课时 16课程任务1、本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视听语言》课程是影视动画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两部分。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此课程用于培养学生具备影视动画专业必备的试听理论能力和基本职业技能,为学生今后制作更为复杂的试听语言创作提供理论支持。
2、本课程为此专业的技能点/综合技能/核心技能的体现;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3、本课程在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质中所起的作用。
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规律,掌握分镜头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选择一、知识目标1、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定义,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特征,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流派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通过讲授镜头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职能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4、通过讲授蒙太奇的原理及其理论,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并逐步养成使用镜头叙述思想与内容的习惯。
5、通过讲授轴线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职能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6、通过讲授场面调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场面调度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https://img.taocdn.com/s3/m/03f8f4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8.png)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视听语言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视听语言》课程是专业拓展课程,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
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
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
1.2设计思路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职业要求,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突出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能运用视听语言进行表达。
本课程的学分为3,总学时为48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视听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建立蒙太奇化的分镜头脚本构思能力、影视作品鉴赏能力,在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使学生在进行创作和表达时,可以从抽象的文字思维转换为声画结合具象的影视语言思维,在影视创作过程中前期能写出有画面感的用镜头语言来表达的剧本、分镜头本,拍摄过程中具备准确落实视听语言要求,在后期剪辑过程中,运用视听语言思维进行影视作品的内容表达。
视听语言课程简介
![视听语言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3f7ddb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4.png)
《视听语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ZB013010 课程名称 (中文 ):视听语言
二级学科类:
05 课程名称 (英文 ): visual and audio language
学时 / 学分:
36/2
适应付象:广播电视学
一、 课程简介:
《视听语言》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所说明的内容,作为影视语言基础性,语法性的 知识,关于学生影视语言知识的架构的成立和影视知识系统的建成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 内容多数浅易易懂,对学生的影视创作实践拥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主要参照书
[1] 邵清风《视听语言》初版,中国传媒大学第一版社, 2007 年 10 月初版
[2] 邵清风《视听语言》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第一版
社, 2013 年 12 月第二版
[3] :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 2008 年 6 月初版
课程负责人:谢杰 执笔人 :谢杰 审查人: 同意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VIP专享]07189视听语言
![[VIP专享]07189视听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0c3bcc1ccc22bcd127ff0c61.png)
课程名称:视听语言课程代码: 07189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融合了动画影视专业性和应用性的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主要以影视制作的基础元素——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以及视听组合的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影视创作中的声画艺术创作规律为研究对象,在掌握视听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动画影像制作的思路和技巧。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视听语言创作为核心进行,通过对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基本原则、视听组合规律及技巧,使学生具备独立分析视听语言以及编导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明确视听语言中包含的基本观念,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式,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视听语言》是一门基础性、专业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理论课程。
它与动画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既与《艺术概论》课程互为知识补充和配合,同时也是学习《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数字影像后期合成》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为动画影像的制作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序篇视听媒介:新兴的纪录媒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视听媒介的本质属性和视听媒介的基本功能,掌握视听思维与视听文化基本理念,理解视听艺术的审美特性,并能对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树立正确的视听媒介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视听媒介:新兴的纪录媒介(一般)识记:视听媒介的社会功能理解:人类的传播媒介理解:媒介的发展历程(二)视听媒介的纪录本性(一般)识记:电影电视为代表的视听媒介识记: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的定义理解:视听媒介的纪录性与再现性理解:光波与声波的纪录本质(三)视听媒介的纪录功能(一般)理解:再现性媒介的发展过程理解:视听媒介的纪录价值理解:视听媒介的社会功能(四)视听思维与视听文化(次重点)识记:视听思维的基本涵义识记:经验思维的思维方式理解:视听媒介的创作特性理解:视听媒介的基本规律应用:视听思维与视听文化的关系第一篇视听语言:20世界的新语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含义,深刻理解视听语言的完形心理。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dace0d9b14e852458fb5789.png)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视听语言英文名称:Audio-Visual Languag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72 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36学分:4一、课程目的及要求《视听语言》是我院动漫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这门课为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影视语言的一般规律,学习如何通过视听方式来进行叙事,表达情感。
在大量观摩经典作品的同时,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才有可能掌握其中的奥秘。
本课程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该课程还可同时为从事平面广告、建筑装潢、服饰包装、形象策划等领域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二、课程在本专业的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视听语言》是动画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是讲授镜头语言、拍摄技巧、影片分析等理论和技术知识,为以后动画专业开设的《Maya》、《非线性编辑》等课程奠定影视理论基础,重点塑造学生的镜头运用技巧和意识。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部分影像(10学时)1、概念2、构图3、景别4、调度重点:学习镜头语言的应用,尤其在景别、运动镜头、场面调度、构图及色彩等方面的应用。
第二部分声音(10学时)1、概念2、声音的分类与功能3、声音与画面的关系重点:声音在影视语言中有特殊的魅力,了解声音特有的情感含义、塑造个性鲜明的角色。
第三部分剪辑(10学时)1、剪辑的历史2、剪辑的基本原则3、声音与影片剪辑重点:剪辑是在编写故事,因此剪辑是将声音、画面、镜头景别等影视元素进行综合再创造的过程。
第四部分影片分析(32学时)《公民凯恩》《辛德勒的名单》《阳光灿烂的日子》《青红》《断背山》重点:影片分析的重点不是看故事,而是学习如何把故事讲明白,让观众始终跟随故事的情节一步步深入。
四、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01]作者:殷俊,王平.《动画视听语言》.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02]作者:孙立.《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海洋出版社.2005年10月。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822aa514791711cd791746.png)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视听语言/ Audio-visual Language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动画设计方向)课程学时/学分:32/2审定人: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视听语言课程是动画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动态影像视听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视听语言的运用规律,在此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视听语言完成动画设计中的叙事、表现,并尝试和探索新的视听表现形式。
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第一章视听媒介与视听语言1.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2.视听语言主要研究的是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3.视听语言与幻觉4. 视听语言的主要内容:影像、声音、剪辑第二章镜头、景别和角度1.镜头的概念2.景别的划分和作用3.角度的几种类型第三章明暗、色彩、透镜与镜头的基本运动方式1.明暗的运用2.色彩的运用3.透镜的类别4.镜头的基本运动方式第四章场面调度1.画框2.构图和设计3.空间间隔4.人物的五种位置和四种距离模式5.开放形态和封闭形态6.场面调度分析的元素第五章运动1.运动与心理学2.移动摄影3.运动的人为变形第六章声音1.声音发展的历史2.声音的分类:语言,音响,音乐3.语言:对白、独白与旁白4.音响的种类和作用5.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及作用第七章剪辑1.剪辑的基本作用2.剪辑的发展历史3.剪辑的基本流程4.画面剪辑5.声画剪辑6.剪辑节奏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1、掌握视听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规律。
2、掌握镜头的景别、运动、场面调度、时空表现、声音、剪辑等主要内容。
3、能够综合分析一部作品视听语言的艺术特点及其在表现影片内容、风格方面所起的作用。
4、能够综合运用视听语言表达自己的艺术构思,并尝试新的表现手段。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造型探索,动态构成,动态肢体语言,视频工具基础,声音设计,叙事跨媒介脚本写作,手工劳动,剧场构成后续课程:原动画设计,平面动画进阶,三维动画进阶,实验影像与动画,动画创新项目,媒介与广告,装置艺术六、实验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名称无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平时出勤占成绩10%,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30%,结课作业60%八、参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1. 《认识电影》课程标准, (美)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7年。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e904509844769eae009ed4c.png)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视听语言教学目的:《视听语言》是一门关于影视的基础理论课程。
主要通过对影视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的介绍,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价,来达到提高学生的电影艺术欣赏水平的目的。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特征,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并且把理论运用在自己的作业中。
教学内容:详细阐述视听语言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视听语言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了解影视语言的一般规律,学习如何通过视听方式来进行叙事,表达情感。
在大量观摩经典作品的同时,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才有可能掌握其中的奥秘。
教学模式:利用课余时间,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每周授课3课时(共11周)学习资料:《视听语言》张浩岚中国电影出版社适用专业:通用选用教材:《视听语言》张浩岚中国电影出版社1.课程标准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2学时)视听语言接受的心理基础视听思维与视听文化视听思维与文学的线性思维视听语言的基本含义和规律视听语言与文学等艺术语言的关系镜头的分类和概念第二章景别与角度(4学时)1、景别概念2、景别的划分3、景别运用规律4、拍摄角度内在涵义第三章:景深与摄法(6学时)画框布局的象征性含义画框分类(根据宽高比分):镜头的角度镜头的景深电影构图的复杂性构图的组成第四章运动与轴线(4学时)运动的认识运动方向而言与综合运用对运动的表现与移动摄影运动的目的镜头的运动演员的运动运动的象征手法移动摄影——比较固定拍摄第五章光线与色彩(4学时)光的原色与补色光的分类及形态电影色彩与绘画色彩的不同色彩心理效应的三个属性色彩的艺术功能构成影片总基调色彩创造象征与意味第六章速度与剪辑(4学时)剪辑:导演与剪辑技巧速度:速度的处理和剪辑节奏的处理控制辅助元素的运用音乐音响效果剪辑点类型画面剪辑点的选择第七章声音(4学时)声音的分类声音的造型价值声音的作用还原逼真感刻画人物表达情景创造空间第八章蒙太奇与长镜头(4学时)蒙太奇的简史蒙太奇的基本原理蒙太奇的产生有其心理学的原理蒙太奇遵循了艺术反映现实的美学原则蒙太奇的类型与功能长镜头的概念长镜头的产生和发展长镜头的美学特征及运用2.考核标准与程序2.1标准:总评成绩=平时表现成绩*60%+考核成绩*40%a.基础知识掌握熟练20%b.核心部分70%c.文件输入、输出与打印10% 2.2程序a.学习结束统一交结课作业3.工具、材料3.1工具、材料:电脑、投影设备、摄像机、教学光盘4.参考资料4.1书目:《视听语言》张浩岚中国电影出版社4.2图象、实物:学生的优秀作业、及教师自备范例。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22b60fcfc789eb172dc842.png)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修订)人:李序制定(修订)时间:2011年8月所在单位:传播与经贸系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视听语言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视觉心理形成机制、视听语言的特点、视觉思维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1) 视听语言的发展和地位;(2) 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人的视听感知特性在影视中的运用;(3) 视听语言的特点;(4) 视觉思维的形成。
教学要求了解:视听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
掌握:视听语言的特点:记录本性和幻觉性;视觉思维:形象元素间的组合关系带来视觉语言的表意。
第二章画面造型语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画面造型语言各元素的概念、内容和应用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是整个视听语言教学的重点章节,其各个元素均为教学重点。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1) 景别:景别的划分、各景别的画面造型特点以及叙事表现功能;(2) 景深:景深控制、长焦、中焦、短焦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及影视应用;(3) 构图和角度:构图三任务、构图法则、构图的象征意义。
角度的类型、各自的画面造型特点以及叙事表现功能;(4) 色彩和光线: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情绪、色彩控制手段;光线的分类(光位和光性)、不同光位与光性的画面造型功能;(5) 视点:视点的分类及其功能。
教学要求了解:画面造型语言各个元素的概念和内容;画面造型元素对于视听语言叙事和表意的作用。
理解:景别划分与选取;不同景深的画面造型特点;构图在叙事、表意和象征三大任务上的重要作用;角度的叙事表现功能;色彩和光线的情绪暗示;视点的分类及其功能。
掌握:景深控制;构图法则:平衡法则(绝对平衡和重力平衡)以及对待法则的态度;色彩控制:色彩体系的建立、基调色与重点色的处理;光线控制:光线的造型能力、三点布光法;视点:客观视点、主观视点、导演视点。
视听语言课程 主要内容
![视听语言课程 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dd14d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6.png)
视听语言课程主要内容
视听语言课程是一种通过视听方式学习语言的课程,主要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听力训练,视听语言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听力训练。
通过
听取各种语音材料,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包括对语速、语调、重音和语音连读等方面的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外语的口语
表达。
2. 口语训练,视听语言课程也包括口语训练,学习者可以通过
模仿语音材料中的发音和语调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
可以学习到日常会话中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
3. 词汇和语法学习,视听语言课程还会涉及到词汇和语法学习,通过听取相关的语音材料,学习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词汇的用法
和语法结构,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
4. 文化和习俗,在视听语言课程中,也会介绍相关国家或地区
的文化、习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
和融入到相关语言的使用环境中。
5. 多媒体学习,视听语言课程通常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录音、视频等,帮助学习者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外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和效果。
总的来说,视听语言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听力训练、口语训练、词汇和语法学习、文化和习俗介绍以及多媒体学习等方面,旨在通
过视听方式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视听语言课程 主要内容
![视听语言课程 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e6294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1.png)
视听语言课程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视听语言课程主要内容】视听语言课程是一种新颖的语言学习方式,通过结合视听资源和语言教学内容,来帮助学习者更快更高效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
视听语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目标明确视听语言课程的设计会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水平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这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和明确方向。
学习目标通常包括语言水平的提高、词汇量的扩展、语法知识的掌握等方面。
二、丰富的资源视听语言课程会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帮助学习者更直观地了解语言的使用场景和语言表达方式。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
三、听力训练视听语言课程注重听力训练,通过听取录音、观看视频等方式帮助学习者提高听力水平。
学习者可以在不同情景下进行听力训练,从而逐渐提高对语言的听力理解能力。
四、口语表达视听语言课程也会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通过模仿、对话练习等方式帮助学习者提高口语能力。
学习者可以通过视听资源来模仿口语表达,并进行实际对话练习,从而提高口语自信度。
五、阅读写作除了听力和口语训练,视听语言课程还会涵盖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写作练习等方式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语言水平。
六、互动性强视听语言课程通常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学习者可以通过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与讨论来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这种互动性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七、个性化定制视听语言课程通常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使学习内容更加贴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
个性化定制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视听语言课程以其丰富的资源、明确的学习目标、强调听力口语训练等特点,成为现代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视听语言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快更高效地提升语言能力,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沟通需求。
视听语言——精选推荐
![视听语言——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b26621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e.png)
视听语⾔视听语⾔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门理论实践并重的必修专业课,主要以电影、电视作品为对象,结合丰富的实例,讲授如何理解视听语⾔的特性,分析视听语⾔的主要元素具体如何运⽤,并通过⼤量练习,基本掌握视听语⾔的思维和⽅法。
主要参考书:巴赞:《电影是什么?》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卡雷尔?¤赖兹:《电影剪辑技巧》阿⾥洪:《电影语⾔的语法》宋杰:《视听语⾔?a?a影像与声⾳》李稚⽥:《影视语⾔教程》绪论⼀、⼈的视听感知特性1、视觉暂留原理由1826年⽐利时科学家普拉托提出。
⼈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像在视⽹膜上滞留0.1-0.4秒。
2、似动现象指⼀种运动的幻觉3、⼼理补偿机制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觉不⾃觉地根据⾃⼰的⽇常⽣活经验,对影⽚画⾯之间的断裂做出⼼理补偿,从⽽最终实现对电影、电视的欣赏。
⼆、影像:纪录性和幻觉性影像是通过摄影机等机械记录光波和声波的运动,来捕捉⽣活中的真实事物镜头与镜头在观众脑海中唤起⼀种幻觉,让观众根据⾃⼰积累起来的⽣活经验和视听感知经验,完成电影的叙事表意三、视听语⾔和视听思维1、视听语⾔(1)定义:是⼀种思维⽅式,作为电影反映⽣活的艺术⽅法之⼀;形象思维的⽅法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段、叙事⽅式、镜头、分镜头、场⾯段落的安排和组合;作为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法?a?a思维⽅法;创作⽅法;基本语⾔;(镜头内部运动、镜头分切、镜头组合、声画关系)。
(2)以⼤众传播的⾓度看现代电影的三种形态:A 艺术电影:真诚讲述⼈类普遍情感;开拓技巧形式;表达哲学观念B 商业娱乐电影:表现影像奇观;社会焦点问题;技巧只是附庸C 政治宣传的⼯具:宣传主旋律;表达政治举措、观念;种族和宗教电影。
(3)从⽂化的⾓度去看⼴义的⽂化概念:⼈类的物质⽂明与精神⽂明狭义的⽂化概念: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等2、视听语⾔的特性(1)电影和绘画运动的画,⾊彩有感染⼒,冷暖⾊调(2)电影和声⾳⾳画分离——对位(3)电影和戏剧⼆者关系很近,但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和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语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ZB013010
课程名称(中文):视听语言二级学科类:05
课程名称(英文):visual and audio language 学时/学分:36/2
适应对象:广播电视学
一、课程简介:
《视听语言》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所阐明的内容,作为影视语言基础性,语法性的知识,对于学生影视语言知识的架构的建立和影视知识体系的建成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内容大都浅显易懂,对学生的影视创作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主要参考书
[1]邵清风《视听语言》第一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2]邵清风《视听语言》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二版
[3]: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6月第一版
课程负责人:谢杰执笔人:谢杰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