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案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说课稿2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全等三角形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在平面上有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之后,进一步深化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判定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几何画板软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学案例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学案例汨罗市李家塅中学邵果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是《全等三角形》这一章的基础。
在知识结构上,前面已学过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等内容都可以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加以解决;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中得以培养和提高.通过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其它相似图形做好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看,八年级学生对数学问题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从认知状况来看,生活中的全等无处不在,学生并不陌生,但要求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特别是确定复杂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就有困难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究出的一些表述不严谨的结论,要加以肯定和评价,并及时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获得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寻找对应边与对应角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确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确定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点拨法、主动探究法等五、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全等形模板、纸片、剪刀、直尺记作:△ABC≌△DEF读作:△ABC全等于△DEFAED,°,求出的长度。
引导学生分析,演示过程思考多种设计方案,指名在七、教学反思: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 3.3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案 湘教版【教案】
3.3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湖南省新邵县 酿溪中学王军旗 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能准确的表示全等三角形,找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其性质。
重点、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找对应边。
课前准备:将一张硬点的纸板折叠,画三角形。
并剪下来。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观察:1 出示两片能重合的树叶(先准备好)问:他们能重合吗?2 出示图片:问:(1)我国国徽中四个小五角星能完全重合吗?(2)如果的两幅风景图片是从同一幅图片上复制下来的,能完全重合吗? (3)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两种神舟7号飞船照片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吗? (4)把三角形ABC 绕点A 旋转30度得到三角形ADE,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AD E 能重合吗?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1)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全等形,特别得,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点,能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能互A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你能指出上面的△ABC 与△ADE 中,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吗? (2)“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如 上面问题中△ABC 与△ADE,可以记作:△ABC “≌”△ADE,注意:对应点写在对应位置上。
考考你:(1)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全等形, (2) 下面图形全等吗(3)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上图中△ABC ≌△ADE 中,△ABC 的三条边与三个角与△ADE 的三条边,三个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呢? AB=AD,AD=AE,BC=DE, ∠A=∠A,∠B=∠D∠C=∠E,能互相重合的边是相等的,能互相重合的角是相等的。
归纳: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 应用新知,巩固提高1 通过做一做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各种情形以及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做一做1 把你做的两个三角形顶点标上字母并摆成如图形状,然后按下面要求变换,并指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1)把一个上面△DEF 沿着AB 边平移。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三角形课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对于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推导和理解。
2.如何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使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和巩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案、例题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讲解和巩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性质的推导过程。
3.操练(15分钟)利用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5.拓展(10分钟)利用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重要性和应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三角形2.5全等三角形第1课时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案1湘教版
2.5 全等三角形第1课时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1.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会确定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重点)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一、情境导入请欣赏下列图片,如果把每组中的两幅图片放到一起,它们能完全重合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全等图形下列四个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 )A.(1)和(3) B.(2)和(3)C.(2)和(4) D.(3)和(4)解析:由图可知,(2)、(3)、(4)图中的圆在等腰三角形中,(1)图中的圆在直角三角形中,所以排除(1);考虑(2)、(3)、(4)图中的圆,很明显(3)图中的圆小于(2)、(4)中的圆;所以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2)、(4).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全等形的判断,要明确全等形的意义,即完全重合的图形,做题时要紧扣此点.探究点二: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如图,△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与AC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解析: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在对应位置,按顺序找即可.解:∵△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与AC是对应边,∴对应边:AN与AM,BN与CM;对应角:∠BAN=∠CAM,∠ANB=∠AMC.方法总结: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①重叠法:将两个三角形重叠,能够重合的点就是对应点,能够重合的边就是对应边,能够重合的角就是对应角.②对应法:根据具体的表达式确定对应关系.③推理法:通过说理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从而得到对应边、对应角.探究点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类型一】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如图,△ABC≌△DEF,BF=3,EF=2.求FC的长.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知EF=BC,又FC=BF-BC,代入计算即可.解:∵△ABC≌△DEF,∴BC=EF=2.又∵FC=BF-BC,BF=3,∴FC=3-2=1.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观察图形,找出已知与要求的线段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角的度数如图,△ABC≌△DEC,∠A:∠ABC:∠BCA=3:5:10,(1)求∠D的度数;(2)求∠EBC的度数.解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再根据比值求出△ABC的各内角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出∠D的度数;(2)先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求出∠E=∠ABC=50°,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解.解:(1)∵∠A+∠ABC+∠BCA=180°,∠A:∠ABC:∠BCA=3:5:10,∴∠A=180°×33+5+10=30°,∠ABC=180°×53+5+10=50°,∠BCA=180°×103+5+10=100°.又∵△ABC≌△DEC,∴∠D=∠A=30°.(2)∵△ABC ≌△DEC ,∴∠E =∠ABC =50°,∵∠BCA =100°,∴∠EBC =∠BCA -∠E =100°-50°=50°.方法总结: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常常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结合起来用于求角的度数.【类型三】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如图,已知△ABD ≌△ACE .求证:BE =CD .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 =AC ,AE =AD ,两式相减即可.证明:∵△ABD ≌△ACE ,∴AB =AC ,AD =AE ,∴AC -AD =AB -AE 即CD =BE .方法总结:要证明边相等,常采用的方法:(1)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等角对等边”;(2)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3)利用等量代换,证明这两条线段都与第三条线段相等;(4)其他方法,如利用线段的和差等关系进行转化.三、板书设计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表示: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位置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本节课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表示和性质,是学习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案湘教版
1. 教学重点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三边相等)、SAS(两边及夹角相等)、ASA(两角及夹边相等)、AAS(两角及非夹边相等)。
(4)全等三角形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4. 创新与实践:
- 鼓励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发挥创造性思维,寻找多种解题方法。
-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几何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综合运用能力:
- 能够将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数学领域,如代数、解析几何等。
-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升华:
结合全等三角形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全等三角形内容,强调全等三角形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全等三角形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 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情况,是否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有效沟通、协作完成任务。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观点的准确性和深度。
-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做出贡献。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学案 湘教版
执笔人:郑斌
课题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课型新授 2 节教完,本节为第1 节
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能正确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3、通过观察、拼图以及三角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等活动,来感知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学习程序:学习调控
一、课前反馈:
1、用直尺、圆规、三角板设计美丽的图案,然后与同桌比较,看看谁
设计的更美丽。
2、在白纸上任意撕一个图形,观察这个图形和纸上的空心部分的图形有
什么关系?你怎么知道的?
二、自学研讨:
自学书本P69~P710页内容,思考:
1、什么是全等形?什么是全等三角形?
2、什么叫对应顶点?什么叫对应边?什么叫对应角?
周星期总节次节3、全等用表示,读作。
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 学习调控
全等记作,通常把表示的字母写在对应
位置上。
三、合作探究
1、如图;△AB C≌△ADE,试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2、如图,△CBF≌△ADE,AD=BC
求证:AE∥CF
四、反馈提高
如图,已知△ACF≌△DBE,∠E=∠F
AD=9cm,BC=5cm
求AB的长
五、练习巩固基训相关习题
八年级数学科学案
爱心用心专心 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第6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第6课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第6课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学习几何证明、解三角形等问题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对全等三角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应用。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相关知识点。
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三角形相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但是,对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不全等的情况认识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学会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不全等的情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全等三角形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实例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全等三角形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三角板、直尺、铅笔等工具,方便学生进行操作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幅图片,有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新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课时1 全等三角形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章三角形2.5全等三角形课时1 全等三角形【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过程与方法】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并体验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三角形的喜悦.(2)在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寻找规律,能迅速、正确地指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多媒体课件、剪刀教师引入: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但是在我们的周围,却有着好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案.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口答,教师点评并引入本节新课.探究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教师让学生完成以下活动:1.动手做.(1)和同桌一起将两本数学课本叠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够重合吗?(2)把手中的直角三角尺按在纸上,画出三角形,并裁下来,把直角三角尺和纸三角形叠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够重合吗?然后学生得出全等形的概念,进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教师板书)2.观察.观察图12-1-1中△ABC与△A′B′C′重合的情况.师生共同总结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作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作对应边,重合的角叫作对应角.然后教师指出:全等的符号“≌”,读作“全等于”.教师强调: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例如,△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 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接着教师出示例题:例1如图12-1-2,已知△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和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的对应边及对应角.师生共同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ABN 和△ACM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根据元素位置来找对应元素,再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出其余的对应元素.然后学生自主完成.解:对应角为∠BAN与∠CAM,∠ANB与∠AMC.对应边为AM与AN,BN与CM.探究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师让学生把△ABC沿直线BC分别进行平移、翻折、绕定点旋转,然后观察图形的大小、形状是否发生变化(如图12-1-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平移、翻折、旋转只能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能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教师追问:那么在全等三角形中,有没有相等的角、相等的边呢?学生先思考,再小组交流,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教师板书)接着教师出示例题:例2已知△DEF≌△ABC,AB=AC,且△ABC的周长为23 cm,BC=4 cm,求DE的长.教师引导学生先画出图形,再进行分析,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板书:解:因为△ABC的周长为23 cm,BC=4 cm,AB=AC,所以AB=AC=(23-4)÷2=9.5(cm).因为△DEF≌△ABC,∴DE=AB=9.5 cm.教师强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时,要注意规范书写格式.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顶点叫作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作对应边,重合的角叫作对应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注意挖掘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公共元素、对顶角等.【正式作业】教材P33习题12.1第3-6题【家庭作业】《》P18-P19。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后续学习几何证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相对抽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和运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注重引导学生的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学会使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动态变化过程;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全等三角形的模型或图片;3.练习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称为全等三角形?”让学生回顾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多媒体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动态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取几个全等三角形,验证它们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全等。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强调判断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几何证明中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第6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第6课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这一课时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全等三角形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是学习后续几何知识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本课时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
2.准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PPT。
3.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修筑一条公路时,为什么要按照设计图纸修建?设计图纸中的几何图形是如何确定的?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用具体的例子进行验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问题,检查他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2.5 全等三角形》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是几何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图形的变换、几何证明等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可能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判定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本质,掌握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学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判定方法。
2.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形变换过程,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全等三角形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两个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形变换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及教学反思背景介绍《全等三角形》是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其中,全等三角形是三角形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不仅在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全等三角形》这一章,我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重点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本文将对这一章的教学反思和相关教案进行介绍。
目标与要求《全等三角形》这一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2.认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要素;3.掌握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4.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学的要求将这些目标逐步实现。
教学过程1. 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主要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互动问答等形式为学生介绍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具体的讲解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分类等相关知识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要素:三角形的三边、三角形的三角角度和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同时,我们通过让学生绘制不同种类的三角形来让学生对三角形的不同形状有更直观的感受。
2. 认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要素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要素作为教学重点。
通过讲解和示范,我们向学生介绍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以及构成全等三角形的相关要素,如对应的边、对应的角等。
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全等三角形来加深对其概念的理解。
3. 掌握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通过演示和讲解等多种教学形式来为学生介绍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介绍了SSS、SAS、ASA、AAS这四种判断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并分别用实例进行演示讲解。
针对这些方法的运用,我们还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和案例,以便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和应用这些方法。
4.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建桥过河等。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以及三角形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对于三角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演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模型等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全等三角形的学习。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发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引导证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总结性质:引导学生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定义:全等的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三角形。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 第1课时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学案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重点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计算及证明等问题。
一、自主探究(一)自主预习课本69—70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______________的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两个全等图形的_________和________完全相同。
2、一个图形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_________。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_________,重合的边叫做_________,重合的角叫做_________。
“全等”用“__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
4、如图所示,△OCA ≌△OBD ,对应顶点有:点___和点___,点___和点___,点___和点___; 对应角有:____和____,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 对应边有: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_和_____.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相等, _________相等。
(二)练一练1.如图,△ABC ≌△CDA ,AB 和CD ,BC 和DA 是对应边。
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2如图,△ABN ≌△ACM ,∠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C 是对应边。
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DBACOADCBA二、基础演练1.如图△EFG ≌△NMH ,∠F 和∠M 是对应角.在△EFG 中,FG 是最长边. 在△NMH 中,MH 是最长边.EF=2.1㎝,EH=1.1㎝,HN=3.3㎝. (1)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2)求线段MN 及线段HG 的长.2.如图,△ABC ≌△DEC ,CA 和CD ,CB 和CE 是对应边.∠ACD 和∠BCE 相等吗?为什么?3. 如图所示,若△OAD ≌△OBC ,∠O=65°,∠C=20°,则∠OAD= .NMGHFEDCBEAFEDCBAECADBO第3题图第4题图4. 如图,若△ABC≌△DEF,回答下列问题:(1)若△ABC的周长为17 cm,BC=6 cm,DE=5 cm,则DF =__________ cm (2)若∠A =50°,∠E=75°,则∠B= _________5. 如图,△AOB≌△COD,那么∠ABD与∠CDB相等吗?为什么?第5题图﹡6. 如图:Rt△ABC中,∠A=90°,若△ADB≌△EDB≌△EDC,则∠C= _______B DOA CEDC BA。
湘教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在探索和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有哪些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呢?问题: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实际例子吗?从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两张尺寸相同的照片上的图形,放在一起也能够完全重合吗?这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二、传授新知(一)探究:1.画一画:你能画出两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三角形吗?这样的三角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吗?A DB C E F2.剪下来比一比(二)认识新知: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互相重合的顶点叫作对应顶点:A 与 D B 与 E C 与 F互相重合的边叫作对应边:AB与DE BC与EF AC与DF互相重合的角叫作对应角:∠A与∠D ∠B与∠E ∠C与∠F记作:△ABC≌△DEF读作:△ABC全等于△DEF“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观察动态图,A DB C E F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几何语言描述:∵△ABC≌△DEF(已知)∴AB=DE,BC=EF,AC=D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D,∠B=∠E,∠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体验:写出全等式,指出下面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D BOA C规律: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体验:写出全等式,指出下面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CA BD规律: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体验:写出全等式,指出下面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AC ED B规律: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小结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4)可根据全等式找对应边和对应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全等三角形
第1课时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1.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会确定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重点)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
一、情境导入
请欣赏下列图片,如果把每组中的两幅图片放到一起,它们能完全重合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全等图形
下列四个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 )
A.(1)和(3) B.(2)和(3)
C.(2)和(4) D.(3)和(4)
解析:由图可知,(2)、(3)、(4)图中的圆在等腰三角形中,(1)图中的圆在直角三角形中,所以排除(1);考虑(2)、(3)、(4)图中的圆,很明显(3)图中的圆小于(2)、(4)中的圆;所以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2)、(4).故选C.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全等形的判断,要明确全等形的意义,即完全重合的图形,做题时要紧扣此点.
探究点二: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如图,△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与AC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
解析: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在对应位置,按顺序找即可.
解:∵△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与AC是对应边,
∴对应边:AN与AM,BN与CM;
对应角:∠BAN=∠CAM,∠ANB=∠AMC.
方法总结: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①重叠法:将两个三角形重叠,能够重合的点就是对应点,能够重合的边就是对应边,能够重合的角就是对应角.②对应法:根据具体的表达式确定对应关系.③推理法:通过说理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从而得到对应边、对应角.
探究点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类型一】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长
如图,△ABC≌△DEF,BF=3,EF=2.求FC的长.
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知EF=BC,又FC=BF-BC,代入计算即可.解:∵△ABC≌△DEF,∴BC=EF=2.
又∵FC=BF-BC,BF=3,∴FC=3-2=1.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观察图形,找出已知与要求的线段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角的度数
如图,△ABC≌△DEC,∠A:∠ABC:∠BCA=3:5:10,
(1)求∠D的度数;
(2)求∠EBC的度数.
解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再根据比值求出△ABC的各内角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出∠D的度数;
(2)先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求出∠E=∠ABC=50°,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解.
解:(1)∵∠A+∠ABC+∠BCA=180°,∠A:∠ABC:∠BCA=3:5:10,
∴∠A=180°×
3
3+5+10
=30°,∠ABC=180°×
5
3+5+10
=50°,∠BCA=180°×
10
3+5+10
=100°.
又∵△ABC≌△DEC,∴∠D=∠A=30°.
(2)∵△ABC ≌△DEC ,∴∠E =∠ABC =50°,
∵∠BCA =100°,∴∠EBC =∠BCA -∠E =100°-50°=50°.
方法总结: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常常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结合起来用于求角的度数.
【类型三】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如图,已知△ABD ≌△ACE .求证:BE =CD .
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 =AC ,AE =AD ,两式相减即可.
证明:∵△ABD ≌△ACE ,∴AB =AC ,AD =AE ,
∴AC -AD =AB -AE 即CD =BE .
方法总结:要证明边相等,常采用的方法:(1)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等角对等边”;
(2)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3)利用等量代换,证明这两条线段都与第三条线段相等;(4)其他方法,如利用线段的和差等关系进行转化.
三、板书设计
全等图形
↓
全等三角形⎩⎪⎨⎪⎧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表示: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位置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本节课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表示和性质,是学习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