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完整)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A B C0 t 1 20 t 2 温度/℃ g 40溶解度全国中考化学汇编之溶解度曲线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B.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一定能得到b 的饱和溶液D.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4.请根据图7中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 2℃时,100g 水中溶解_ 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

(3)将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5.(5分) 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 20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___。

⑵ 将t 20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___ ,无溶质析出的是 __ 。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和溶液,将它们混合并搅拌均匀,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溶液变成淡黄色B.溶液变成白色浑浊C.溶液变成淡红色D.没有任何变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B.溶解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种类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B.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的种类无关C.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有关D.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无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相等B.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无关C.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低B.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低C.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D.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1.下列选项中,对于“10%的食盐溶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解度曲线 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解度曲线  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训练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a2℃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g溶液C.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将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当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2°C时,6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D.将t1°C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7.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完整版)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docx

(完整版)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docx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 1 分别为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 1(1)A、B、C 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 __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 _____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______;( 3)A 物质在 35℃时的溶解度为 ________,B物质在 0℃时的溶解度为 _______。

2、右图是 X、Y、Z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X溶液B.Y 溶液C.Z 溶液 D .X、Y 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A.a 点 B .b 点C.c 点D.无4、现有 a、b 两种物质在 t 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 2℃,a 溶液有晶体析出而 b 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 b 晶体。

则能表示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5、图 5 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 ____t1____ ℃时, A 和 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 t 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 物质的溶解度 ____大____(填“大”或“小” );(2)当 A 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 __降温 __ 、__蒸发溶剂 ___、 __加溶质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____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__.(3)t 2℃时, 100 g 水中加入 20 g a 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 物质 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 ________℃.7、右图是 a 、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 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和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和答案

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完整)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doc

(完整)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doc

云南学诚教育初三化学专题练习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 、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 t 1℃时 b 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 将 t 2℃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溶液质量不变C.t 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bD. 将 t 2℃时 a、 b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 t 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 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 甲>乙>丙B.甲=乙=丙C. 甲 =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 1℃时, 30g 甲加入到 50g 水中最多可得70g 溶液C.t 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 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 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 溶液和 C 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 B 溶液和 D 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 B 溶液与 E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 2℃时将 50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100g 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 t 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 t 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

精品文档溶解度曲线习题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1图属于难溶性,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B__,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A_1 ()A、B、_____C___;物质的是;随着温度升高,)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AC____ (2__B______;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

0℃时的溶解度为__2g______35物质在℃时的溶解度为_____15g___,B物质在(3)A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Z、Y、2、右图是X()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Y溶液 D.X、 C.Z溶液溶液X A.溶液 B.Y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 D.无C.c 点 b. Aa点 B.点b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两种物质在t℃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4、现有a、2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是A、B5、图5t℃时,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在(1____t1____℃时,A和2____大(填“大”或“小”);BA物质的溶解度比物质的溶解度____蒸发溶__ __A(2)当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降温、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_______剂、加溶质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 ____.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 _____t,物质________g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g100 水中加入20 g a物质,(3)溶液不饱和,℃时,2 __ ______℃.或使其温度降到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b、c7、右图是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 (1)当温度是)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3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 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初中化学溶解度图像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溶解度图像题含答案

中学化学溶解度图像问题
1. 1
溶解度曲线的定义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
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
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
线。

溶解度曲线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少部分物质会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降低。

2. 2
曲线是一个一个坐标点连接而成,因此,利用坐标点,就能读出该固体
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并通过曲线变化读出固体物质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趋势和快慢
3. 3
例题
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M点表示
(3)当℃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当℃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 4
(1)通过图像趋势,能看出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M点是曲线a和曲线b的交点,说明在该温度下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通过曲线比较溶解度大小时,只需看曲线的上下位置,60℃以后,a曲线高于b曲线,因此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b的溶解度,同理可得另外的结论
(4)读图,37℃时物质a对应的纵坐标是30,则物质a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30g(溶解度的单位是g 切忌不能遗忘)
而80℃时a物质溶解度为85g,通过溶解度定义可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85g物质a就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50g水中只能溶解42.5g 物质a,因此,4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t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 溶液和 C 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 B 溶液和 D 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 溶液与 E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 2℃时将 50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100g 甲溶液B.t 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 t 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 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 t 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 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1]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1]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1分别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 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1) A B C 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 _A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B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 __________ C —;(2) 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 AC ___ 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 _B 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物质在35 C 时的溶解度为15g_, B 物质在0C 时的溶解度为_2g _______ 。

2、右图是X 、丫、Z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 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 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C )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 是(C )A. a 点B . b 点C. c 点D .无4、现有a 、b 两种物质在tJC 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 t 2C, a 溶液有晶体析出而 b 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 b 晶体。

则能表示a 、b 两种物质的溶A. X 溶液 B . 丫溶液 C. Z 溶液解度曲线是(B )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_______ ab ___ . (2) t2 C 时,溶解度相等的是 ___be _____ .(3) t 2C 时,100 g 水中加入20 g a 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 可再加入a 物质 _____ 60 __ g ,或使其温度降到 __t1 ______ C.7、右图是a 、b 、e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 当温度是 _________ t2 ___________ C, a 、b 两 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 t 3 C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e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复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复习题(含答案)

- /g 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1.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 t 1℃升温到 t 2℃,仍是饱和溶液B .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 .t 1℃时,甲和乙各 30g 分别加入 80g 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D .t 2℃时,在 100g 水中放入 60g 甲,形成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50 40-30- 20- 10-甲乙2. 右图是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t ℃,相同质量的 a 、b 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C .升高温度,可使 a 或 b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将相同质量的 a 、b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变成饱和溶液C .20o C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 .50o C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4. 右图是 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B .t 1℃时,将 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 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 .将 t 2℃时的 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一定能得到 b 的饱 和溶 液D .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右图是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B .在 20℃时,a 、b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 .a 、b 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a 、b 都属于易溶物质6.t 2℃时往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a g M 和 a g N (两种物质溶解时互 不影响,且溶质仍是 M 、N ),充分搅拌。

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考试题及答案.doc

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考试题及答案.doc

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 题 xx 题 xx 题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共11题)1.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 所示装置。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 ,搅拌。

结合图Ⅱ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 )①X 为NaCl 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②X 为NaOH 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 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④X 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l 难度:中等 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3.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如图是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当a 物质中混有少量b 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 .10 ℃时,取相同质量的a 、b 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 大于bD .将t ℃时a 、b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大于b评卷人得分【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 ℃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将40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仍然是饱和溶液【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1 ℃时,10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 g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t2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均有晶体析出【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6.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 ℃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 ℃时等质量l【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 ℃降至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9.lD.t2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P点表示a和c的溶解度均为20 gB.t2 ℃时,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C.从a和b的混合溶液中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溶解度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化学--溶解度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化学——19题溶解度(曲线)专题训练1。

(5分)下表列出了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13。

3 31.6 63。

9 110 169 246(1)由上表可推出KNO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2)20℃时,把40 g KNO3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再加100 g水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该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右图所示,把上述(2)中的小烧杯放到盛水的大烧杯中。

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的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的是(填序号)。

①浓硫酸②硝酸铵③氢氧化钠④冰2.(4分)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方法。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g.3.(3分)下表是3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NaCl 35.7 36.0 36.6 37。

3 38.4 39.8 KNO313.3 31。

6 63。

9 110 169 246 Ca(OH)20.18 0.16 0。

14 0.12 0。

09 0。

07(1)某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要配制20℃时的NaCl饱和溶液100g,需要NaCl的质量为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某KNO3晶体中有少量NaCl、Ca(OH)2杂质,要得到纯净KNO3的方法是:先加热溶解,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KNO3晶体。

4、(4分)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Na2CO3和NaCl,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Na2CO3),夏天晒盐(NaCl)。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1. 引言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曲线是用来描述在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的曲线。

本文将给出一些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解度曲线。

2. 练习题一:盐的溶解度曲线题目:一种盐在 20℃、30℃、40℃、50℃和 6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50 g/100 mL、60 g/100 mL、70 g/100 mL、80 g/100 mL 和 90 g/100 mL,画出该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

解析:根据所给数据,我们可以将温度作为 x 轴,溶解度作为 y 轴,绘制出一个坐标系。

然后,将各个温度和溶解度的数据点连成一条曲线。

根据所得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盐的溶解度也逐渐增加。

3. 练习题二:氧气的溶解度曲线题目:在 25℃和 0.1 MPa 的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为 0.035 g/L。

试问在 25℃和 0.5 MPa 的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亨利定律来求解。

亨利定律表明,当温度不变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根据亨利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比例关系:0.035g/L ÷ 0.1MPa= x ÷ 0.5MPa。

通过计算,可以求解出在 25℃和 0.5 MPa 的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为 0.175g/L。

4. 练习题三:饱和溶液的制备题目:某种物质在 20℃时的溶解度为 60 g/100 mL。

请问如何制备200 mL 的饱和溶液?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在 20℃时,每 100 mL 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 60 g 的物质。

要制备 200 mL 的饱和溶液,我们可以按比例计算:200 mL ÷ 100 mL = 2,即需要将 60 g 的物质加入到 200 mL 的溶剂中。

九年级初三化学-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化学-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含答案)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不同温度时析出溶质M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9590803010析出M的质量/g0015100116A.95℃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B.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30℃时析出M后所得溶液中含100g水D.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2.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3.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44℃时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Na2CO34.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温度/℃01020406080100182191204238287362487溶解度/g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5.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

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6.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关系:B>C>AC.t1℃时,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g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7.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解度曲线 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解度曲线  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训练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a2℃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g溶液C.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将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当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2°C时,6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D.将t1°C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7.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曲线图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曲线图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曲线图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是NaCl 、MgSO 4、KCl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6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KCl 溶液B . 将80℃不饱和的MgSO 4溶液降温至40℃,一定能得到其饱和溶液C . 40℃时MgSO 4的溶解度比NaCl 小D . 将80℃含有少量NaCl 的KCl 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得到KCl 晶体2.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 t 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 .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 . t 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3.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B . t 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t 2℃时将70g 甲物质参加100g 水中,可得到170g 溶液D . 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4.根据如图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可能等于氯化钠B . 温度越高,氯化钠的溶解度越小C . 10℃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20℃,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 . 30℃时,40g 氯化钠参加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饱和溶液 图 1 图2图3 图45.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10.由图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1.如图是a 、b 、c 〔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b 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 的溶解度B . t 2℃时,a 的溶解度大于c 的溶解度C . 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A .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 . 60℃时,在100g 水中参加100g 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200g .A . 甲、乙物质都是易溶物B . 可用结晶的方法别离甲、乙的混合物C . 甲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至10℃后仍然饱和D . 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A . 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 .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 . 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A .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C . 升高温度可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 t℃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2.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假设分别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从t 2℃降到t 1℃,对所得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14.如图是X 、Y 、Z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 Z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 . t 1℃时,Y 的溶解度大于Z 的溶解度C . t 3℃时,X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 t 2℃时,X 的溶解度和Y 的溶解度相等15.如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 8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a <b <cB . 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C . t℃时,a 、b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 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A . 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B . 70℃时,C 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 . 70℃时,B 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 . A 、C 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样A . 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B . 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C . 两溶液的质量:甲<乙D . 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A .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 b 物质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取晶体C . t 1℃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 t 2℃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物质,b 比a 多 图13 图14二.填空题〔共15小题〕16.根据以下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答复以下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13.3 31.6 63.9 110 169KNO3溶解度/g〔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 .〔2〕50℃时,乙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参加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 .〔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_________ .A.温度B.压强C.水的质量.17.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g;〔2〕在20℃时,P点表示硝酸锂的_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假设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_________ .〔3〕将硝酸锂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18.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物质;〔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_____ 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此图完成以下问题:〔1〕30℃时,向100g水中参加4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把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 物质的溶液.2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请答复:〔1〕图中m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 .〔2〕t2℃时,将25g甲物质参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准确到0.1%〕.〔3〕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的方法_________ .21.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在_________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温度〔填“升高〞或“降低〞〕〔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那么t的取值X围是_________ .〔5〕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 .2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 〔填一种〕;〔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_________ .23.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 30 50 60 80溶解度/g110 114 121 126 139K2CO331.6 45.8 85.5 110 169KNO3〔1〕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 .〔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一样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参加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 〔填字母〕.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C、假设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24.如下图是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P 点表示t 1℃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_________ ;在t 2℃时,A 的溶解度 _________ B 的溶解度〔填“>〞、“<〞或“=〞〕.〔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A 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 .〔3〕假设t 2℃时A 、B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 1℃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_________ B 〔填“>〞、“<〞或“=〞〕.25.如图〔1〕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1〕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填写序号,下同〕. 〔2〕t 1℃时30gA 物质参加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_________ g .〔3〕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 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 .〔4〕如图〔2〕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在t 1℃到t 2℃之间时,a 、b 能否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饱和溶液?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___ .②把t 1℃时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如下图是甲、乙二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答复以下问题:〔1〕P 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 .〔2〕XX 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 _________ 〔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3〕欲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答一种即可〕.〔4〕等质量的甲、乙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甲溶液的质量 _________ 〔填“>〞、“<〞或“=〞〕乙溶液的质量.27.〔2012•〕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1〕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 .图25 图24〔2〕_________ ℃时,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3〕M点表示t3℃时a物质的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在t4℃时,含有a和c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有a晶体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图28图2728.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完成以下问题.〔1〕在_________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在一定温度下,当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甲时,通过_________ 提纯乙.〔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_____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2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 .〔2〕t2℃时,60gA溶于100g水,所得溶液〔填“是〞或“不是〞〕_________ 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3〕分别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温度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的饱和溶液.图29图3030.〔2012•〕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g.〔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将40℃时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写一X即可〕.〔4〕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5〕甲的热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假设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__ 法〔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D2.C 3.B 4.D 5.B 6.B 7.D 8.B 9.A 10.C 11.C 12.D13.C 14.C 15.C二.填空题〔共15小题〕16.〔2012•〕根据以下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答复以下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13.3 31.6 63.9 110 169KNO3溶解度/g〔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甲.〔2〕5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参加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丙.〔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 A .A.温度B.压强C.水的质量.17.〔2012•〕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时的溶解度是36 g;〔2〕在20℃时,P点表示硝酸锂的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假设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蒸发结晶法.〔3〕将硝酸锂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锂饱和溶液.18.〔2012•〕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甲〔填“甲〞或“乙〞〕物质;〔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参加甲物质〔或蒸发水〕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9.〔20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此图完成以下问题:〔1〕30℃时,向100g水中参加4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把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物质的溶液.20.〔2012•黔西南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请答复:〔1〕图中m点表示的意义:t℃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25g甲物质参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准确到0.1%〕.〔3〕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21.〔2012•〕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B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填“升高〞或“降低〞〕〔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那么t的取值X围是t1℃<t2〔5〕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C .22.〔20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B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温〔或加水〕〔填一种〕;〔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不能成功.23.〔2012•呼和浩特〕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1〕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甲〔填“甲〞或“乙〞〕.〔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t1℃时,KNO3和K2CO3的溶解度一样.〔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一样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参加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BD 〔填字母〕.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C、假设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24.〔2012•红河州〕如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t2℃时,A的溶解度>B的溶解度〔填“>〞、“<〞或“=〞〕.〔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A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参加溶质和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3〕假设t2℃时A、B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B 〔填“>〞、“<〞或“=〞〕.25.〔2012•港北区〕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填写序号,下同〕.〔2〕t1℃时30gA物质参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 g.〔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B>C>A .〔4〕如图〔2〕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在t1℃到t2℃之间时,a、b能否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饱和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在t1℃到t2℃之间,AB的溶解度不相等.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2012•〕如下图是甲、乙二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答复以下问题:〔1〕P点的含义是t1℃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2〕XX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甲〔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3〕欲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加固体甲〔合理均可〕〔答一种即可〕.〔4〕等质量的甲、乙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甲溶液的质量<〔填“>〞、“<〞或“=〞〕乙溶液的质量.27.〔20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b<a .〔2〕t2℃时,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3〕M点表示t3℃时a物质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在t4℃时,含有a和c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有a晶体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28.〔2012•鄂尔多斯〕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完成以下问题.〔1〕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在一定温度下,当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甲时,通过蒸发结晶提纯乙.〔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29.〔201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其原因是该温度下A和B的溶解度相等.〔2〕t2℃时,60gA溶于100g水,所得溶液〔填“是〞或“不是〞〕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3.3% .〔3〕分别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温度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B 的饱和溶液.30.〔2012•〕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 g.〔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 .〔3〕将40℃时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参加溶剂水〔写一X即可〕.--〔4〕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相等.〔5〕甲的热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假设提纯甲,可采用冷却结晶法〔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word.z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A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B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C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AC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B______;(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15g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2g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C )A.X溶液B.Y溶液C.Z溶液 D.X、Y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C )A.a点 B.b点C.c点 D.无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B )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t1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t℃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大____2(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降温 __、__蒸发溶剂___、__加溶质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ab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bc_____.(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60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t1______℃.7、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t2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

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C.溶液中甲、乙溶液都减少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9、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C>B ;(2)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若A中混有少量的B,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A可采取的方法是升温结晶。

10、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

(2)35℃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均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 ,最少的是 B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C 。

(3)30℃时,a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A物质的质量,要使其变为30℃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是 54g 。

11、现有M、N两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温后,M溶液有晶体析出,而N溶液还可以再溶解N晶体,则能正确表示M、N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B溶解溶解溶解溶解1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表示t1℃时 A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A 。

(3)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

(4)t1℃时A的溶解度 > t2℃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5)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3、(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

(2)P点的的含义某一温度下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降温结晶,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7)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 AB 晶体析出的有 C(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降温结晶法。

1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15、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A物质和b克B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B.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溶液为饱和溶液,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D.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为饱和溶液16、右图为A、B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20℃时,A和B的溶解度相同C.10℃时,等质量的A和B饱和溶液中,B的溶剂最少D.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B析出的晶体最多17、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C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18、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水的顺序是甲>乙>丙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1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 t3℃时,将60g乙加入100g水中可得l60g溶液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D.tl℃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20、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⑴ t20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A>B>C。

⑵将t20C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A,无溶质析出的是 C⑶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70 g。

溶解度g0 t20 t温度2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__50g____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25_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___降温_(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乙__(填“甲”、“乙”)曲线。

22、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1)当温度为40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据此你认为图中 A(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23、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 b 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

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B ,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A 。

24、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40 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 10 g25、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⑴B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26、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溶解36353433323130292827废/g(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饱和(填“”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10 (填最简整数比);(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乙 (填“甲”或“乙”);27、右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请回答:(1) 30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20℃时,A物质的溶解度 < 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3)40℃时,将A、B各15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 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B 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 B (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人A物质2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2) 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不饱和(选填“饱和”或“”);(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4) 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29、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温度/℃04080Ca(OH)2溶解度/gBa(OH)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 B ( 填“A”或“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