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3

合集下载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 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儿歌变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儿歌、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儿歌的内涵,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使作品具有艺术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儿歌音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儿歌,让学生边听边欣赏,引导学生关注儿歌中的画面感。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课的主题——《儿歌变画》,让学生了解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将儿歌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创作方法。

4. 创作指导:讲解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并给出创作建议。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绘画创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将其他艺术形式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法。

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教学内容: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3. 教学目标:提高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儿歌内涵,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儿歌内容。

5.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画纸、彩笔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得当,具有艺术性。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欣赏儿歌、创作绘画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儿歌变画教案

儿歌变画教案

美术一师一优课教案《儿歌变画》尹庄中心小学张蓓蓓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二册,第十一课《儿歌变画》二、教材分析:儿歌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

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因此,让学生学儿歌,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儿歌的历史及特点,儿歌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儿歌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儿歌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加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上合适的童画。

五、教学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儿歌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课前准备:老师:相关美术课件,范作;学生:收集一些喜欢的儿歌和各种作画工具材料。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儿歌吗?谁来唱一曲?生:师:同学们真棒!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请看(打开课件)。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小老鼠上灯台》,师生拍手齐唱。

师:如果我们把这首儿歌配上画,那就更完美无缺了。

同学们也有好多儿歌,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儿歌也配上画呢?生:想。

师:那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儿歌配画的世界,去领略儿歌配画的奥妙与神奇吧!(出示课题并板书)(三)讲授新课师:我们欣赏了儿歌《小老鼠上灯台》,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怎样把《小老鼠上灯台》配上一幅画呢?生:师: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看老师配的背景画。

我们来看下一首儿歌《大蜻蜓》(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朗诵儿歌)师:你读得真棒!(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大蜻蜓)大家看我在黑板上画的大蜻蜓,我们如何让它变得更完美呢?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这首儿歌,并想象一下,画面应该添加什么内容才能更丰富。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 人教新课标( 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 人教新课标( 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绘画表达儿歌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选取一首与秋天相关的儿歌,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儿歌变画:引导学生将儿歌中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想象力。

3.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儿歌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中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范画等。

2. 学具:绘画工具(如水彩笔、蜡笔、彩纸等)、儿歌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与秋天相关的儿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儿歌欣赏: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关注儿歌中的细节和情感。

3. 儿歌变画:引导学生将儿歌中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4.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品展示与评价等。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儿歌变画》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儿歌激发想象力,把儿歌中的内容变成一幅画。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儿歌素材,如《小星星》、《小燕子》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儿歌进行创作。

教材还提供了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版画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绘画创作充满兴趣。

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但是,对于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和材料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儿歌激发想象力,把儿歌中的内容变成一幅画。

2.让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版画等。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儿歌,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法表现儿歌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儿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示范教学法:老师现场示范绘画技法,引导学生学习。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提高绘画技巧。

4.欣赏评价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儿歌素材和相关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墨、水彩等。

2.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儿歌和展示作品。

3.老师提前学习并掌握不同绘画技法,以便进行示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儿歌《小星星》,引导学生跟着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然后提问:“你们能用画画的方式表现这首儿歌吗?”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版画等,并简单讲解每种绘画技法的基本步骤和特点。

小学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第一篇:小学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儿歌变画一、学情分析学生们喜欢儿歌也有一些如动物的形象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教学中要加强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儿歌内容浅显,语言简练,描写的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过的,见过的二、教材分析儿歌伴随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孩子们的世界里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儿歌,比如拔萝卜、小白兔等等,如果能给这些儿歌配上图画,孩子们的童年就会永远的留下。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初步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要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四、教学重点:学会购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五、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六、教师准备:教具:儿歌、范画、多媒体课件。

学具:水彩笔、课前搜集的儿歌、铅笔、橡皮、图画纸。

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了吧?生:听过。

他画的东西都能变成活的。

师:想不想成为马良一样的画家呢。

生:好,非常想。

师:如果我们把这首儿歌配上画,那就更完美无缺了。

同学们也有好多儿歌,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儿歌也配上画呢?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儿歌配画的世界,去领略儿歌配画的奥妙和神奇吧!(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儿歌《大蜻蜓》,(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朗诵儿歌)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大蜻蜓。

师:大家看我在黑板上画的,我们如何让它更完美呢?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齐读这首儿歌,并想象一下,画面应该添加什么内容使画面内容更丰富。

(指名学生说)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想象力很丰富。

老师也想了一个背景供咱同学们参考。

请看(出示课件)师:现在看起来画面就丰富多了,涂上颜色就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2)、出示儿歌《小青蛙》,(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朗诵儿歌)师:《小青蛙》小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唱歌,好像在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祈福。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说课稿3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说课稿3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儿歌变画》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儿歌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教材中提供了几首儿歌,如《小星星》、《小燕子》等,让学生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教材还介绍了几种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然而,他们在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学生能够掌握线条、颜色、构图等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学生能够掌握线条、颜色、构图等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儿歌内容与绘画技巧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儿歌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儿歌,引导学生回顾儿歌内容,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讲解:教师讲解儿歌与绘画的关系,示范如何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儿歌变画人教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儿歌变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过儿歌,觉得儿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儿歌变成美丽的画作。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于绘画技巧的讲解需要更加详细,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其次,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要更加具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最后,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绘画创作中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能提高绘画技能,还能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环节十分活跃,他们积极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绘画技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如何将儿歌中的动态场景表现到画纸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也展现了不错的团队协作能力。我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成果分享时,每个小组都能够展示出独特的作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二、核心素养目标
《儿歌变画》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提升审美素养,增强文化理解与创意实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儿歌中的形象和情感,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技巧;2.在欣赏儿歌和创作绘画过程中,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3.结合儿歌的文化背景,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增强文化意识;4.鼓励创意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将儿歌中的形象、场景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儿歌变画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变画的概念:介绍儿歌变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儿歌变画是将儿歌中的内容、形象、场景等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过程。

2. 儿歌变画的方法:讲解儿歌变画的基本方法,包括选材、构思、构图、绘制等步骤,让学生掌握儿歌变画的创作技巧。

3. 儿歌变画的实践: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创作,将儿歌中的形象、场景等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将儿歌中的形象、场景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儿歌变画的构思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黑板、粉笔、PPT课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儿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儿歌变画的概念、方法,让学生了解儿歌变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操作: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总结儿歌变画的创作经验。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儿歌变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2. 板书内容:儿歌变画的概念、方法、实践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儿歌变画的创作,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作品。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儿歌与美术创作相结合的基本概念。儿歌是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画面。我们要学会从儿歌中提取这些画面,运用美术技巧进行创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以《小星星》为例,分析如何将歌词中的形象转化为美术作品。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运用线条、颜色等基本元素,以及构图技巧进行创作。
2.创意与表现:激发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美术作品的创意,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美术知识与应用:学习线条、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掌握构图技巧,提高画面组织能力。
4.文化理解与认同:了解儿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5.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沟通的能力,提升人际交往素养。
还有一点值得反思的是,在指导学生突破难点时,我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通过举例和示范,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丰富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最后,课程结束后,我注意到了一些学生的疑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第11课儿歌变画》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引导学生欣赏儿歌,感受儿歌中的美好画面。
2.培养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美术作品的能力。
3.学习运用线条、颜色等基本元素,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4.介绍简单的构图技巧,如对称、重复等,提高学生的画面组织能力。
其次,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线条、颜色等美术基本元素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这提示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要加强对这些基本技能的教授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绘画水平。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_1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_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课题:儿歌变画课时:一课时班级:二年级(5)班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11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儿歌伴随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孩子们的世界里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儿歌,比如拔萝卜、小白兔等等,本课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给这些儿歌配上合适的图画,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一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把儿歌变成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儿歌,抓住儿歌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成有意思的画面,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试一试,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美的激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理解儿歌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儿歌的意思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创作的画符合儿歌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一幅。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好听的儿歌,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2、学生唱儿歌。

师:儿歌是我们孩子的艺术品,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遐想,我们这节课学习第十一课,儿歌变画。

3、板书课题:儿歌变画(二)、探索新知1、出示几幅画,学生根据图画想出每幅画所匹配的儿歌。

2、课件出示《咏鹅》这首古诗的诗词,学生想一想如何为这首古诗配画。

3、出示教师范画,让同学们欣赏并从中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4、课件出示其他同学的作品,学生欣赏。

5、教师讲解儿歌变画绘制步骤:(1)、选儿歌。

(2)、根据儿歌内容绘图,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来设计。

(3)、涂色完成作品。

(三)、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四)、作业讲评请同学们说出喜欢哪一幅作品?说出喜欢的原因。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1.doc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1.doc

《儿歌变画》教案一、设计思路:现代的儿童对于那些传统童谣已经开始变得陌生,更多的则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等。

所以,本节课我将童谣与童画相融合,让同学们在话中画的艺术世界里感受艺术带来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童谣的历史,分析童谣的特点,认识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

2、方法与过程:互相探讨学生们从家庭、同学之间或网络等来源所得之的童谣,童谣童画之间的关系,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来表现童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童谣童画的认识,使同学们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生们的创作思维。

三、教学重点:了解童谣童画之后,能用不同工具材料来表现童谣童画。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童谣的理解程度以及正确的技法表现。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视频《小白兔》,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与感受。

师:同学们喜欢的话,可以跟着一起念(可以使同学们在跟读中回忆起童谣并且可以增加同学们对童谣的兴趣)(2)提问:我们如何将童谣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给展现出来呢?(3)出示《小白兔》范画作品,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童谣和童画有相通之处。

童谣和童画,就是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

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5)揭示课题:《童谣童画》。

(板书)2、PPT展示,介绍下国外童谣童画((1)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天空里,万里无云多明净,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扑鼻多美丽,快来呀,快来呀,同去看樱花——日本《樱花》(2)老国王科尔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是一个快乐的老灵魂他;他呼吁他的烟斗,他呼吁他的碗,他呼吁他的小提琴手三!《老国王科尔》)3、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幅作品《纺线车》,谁知道这是什么绘画形式?(剪纸)请举手发言!4、我们来看看《荡秋千》,谁能用一些修饰词来评价下这幅作品?(最好提到夸张、变形、幻想)。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儿歌变画》展开,通过将儿歌歌词转化为视觉艺术,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

课程将介绍如何将抽象的歌词具象化,通过绘画表现儿歌中的情感与意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将儿歌歌词转化为绘画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提升艺术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艺术创作,增强学生对儿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1. 抽象转具象:引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歌词转化为具象的绘画元素。

2. 情感表达:指导学生如何在画作中传达儿歌的情感和意境。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儿歌音频、PPT课件、绘画示范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儿歌,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歌词中的画面。

2. 新授:展示如何将歌词转化为绘画的步骤,讲解色彩、构图等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方法,选择一首儿歌进行绘画创作。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5. 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强调儿歌文化的重要性和艺术创作的乐趣。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课的教学重点,包括:- 儿歌歌词转绘画的步骤- 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 情感表达的方法作业设计1. 必做题: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将其歌词转化为绘画。

2. 选做题: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儿歌,并为其设计插画。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对于歌词转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进步。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课程提供改进的依据。

同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难点重点细节:抽象转具象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歌词转化为具象的绘画元素。

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还需要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歌词的内涵,发挥想象力,将抽象的情感和意境通过视觉艺术表现出来。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 人教 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  人教 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围绕儿歌变画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并将歌词中的元素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课程以二年级学生为对象,要求学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运用绘画技能,创作出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画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儿歌变画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与歌词内容相关的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歌词,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歌词内容的理解: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歌词的含义,以便将其转化为绘画元素。

2. 绘画技能的应用: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才能更好地表达歌词内容。

3. 创意与想象力的发挥:学生需要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画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歌词资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儿歌,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儿歌变画。

2. 歌词分析:分发歌词资料,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歌词内容,理解歌词的含义。

3. 创作指导:讲解儿歌变画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将歌词内容转化为绘画元素。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独立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儿歌变画2. 歌词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含义3. 创作方法:将歌词内容转化为绘画元素4. 学生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儿歌变画方法,独立完成一幅与歌词内容相关的画作。

2. 作业要求:要求作品富有创意和想象力,能够表达歌词的含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儿歌变画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1课《儿歌变画》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儿歌中的绘画元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绘画兴趣。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师生活动法: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绘画创作,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将儿歌中的情感和故事转化为视觉形象这一重点。对于如何构图和运用色彩等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儿歌相关的绘画创作。
2.绘画实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践。这个实践将演示如何将儿歌中的情感和故事转化为视觉形象。
知识点梳理
《儿歌变画》这一章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儿歌与绘画的关系:了解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理解儿歌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和展现。
2.绘画元素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线条、颜色、构图等绘画元素来表现儿歌的情感和故事。
3.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将儿歌转化为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作的的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儿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儿歌转化为绘画。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板书设计
1.目的明确: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儿歌与绘画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儿歌转化为绘画。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歌和画的关系;2.能够分析儿歌内容并创作相关的画作;3.了解绘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分析儿歌内容并创作相关的画作;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用绘画工具进行绘画。

三、教学过程1. 开篇导入老师可带领学生唱一首小儿歌,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2. 画作分析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画作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分析画作与儿歌的关系,例如唱《小星星》时可以配上星星、月亮、太阳等相关的画作。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儿歌和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创作画作老师可以选一首儿歌,例如《小兔乖乖》。

让学生自主选择绘画工具和颜色,根据儿歌的内容进行画作创作。

4. 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下次的画作创作提供更好的参考。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画作和分析儿歌,了解儿歌和画的关系。

2.创意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主进行画作创作。

3.展示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提高自我。

五、教学评估学生的画作创作和展示,以及其他同学的评价和老师的观察评估。

六、教学工具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等。

七、教学反思这次课程通过儿歌和画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了解到儿歌和画之间的关系,并学习了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图书或者其他儿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建议在课上加入一些交流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活跃和有趣。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歌歌词与儿童绘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儿歌绘制图画的兴趣。

2.学会使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儿歌歌词所描绘的意境,加深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其手工艺术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儿歌和美术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理解。

2.学生通过画画来表达声音和情感,提高艺术创造力。

3.使用简单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儿歌歌词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绘画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准确理解儿歌中的绘画意境,表现出音乐和情感。

2.让学生使用画画来表达声音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集体讨论:通过项目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儿歌中的意境,促进学生艺术创作。

2.观看视频: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短视频,使学生能了解和理解儿歌中的艺术表现。

3.绘画创作: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儿歌中的情景和意境。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1.教师给学生演唱一首儿歌《小兔子乖乖》。

2.谈论儿歌歌词和可绘制的内容,引导学生表达儿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3.教师引导学生用纸和笔画出这首歌的画面,鼓励学生创造。

4.学生可用彩色铅笔或其他大胆而易于操作的材料,不要过分关注图形的准确性,而是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

第二课1.教师再次给学生演唱儿歌《蜗牛与黄鹂鸟》。

2.引导学生分析每句歌词所表现的意境,并让学生用画画来表达他们对儿歌的理解。

3.为了促进学生的绘画创造性,教师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纸张和颜色,比如对比明亮和柔和、红色和蓝色、橙色和紫色等。

4.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以鼓励他们的艺术创造思维和自信心。

第三课1.教师给学生演唱儿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让他们表达出来。

3.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绘图来表达这个儿歌歌词,尤其是红色花的鲜艳和活力。

4.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色调或艺术风格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创意。

六、教学评价1.对学生绘画作品进行课堂评分和讲评。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_0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儿歌变画》_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儿歌变画》教案课题:儿歌变画课时:一课时班级:二年级(5)班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11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儿歌伴随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孩子们的世界里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儿歌,比如拔萝卜、小白兔等等,本课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给这些儿歌配上合适的图画,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一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把儿歌变成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儿歌,抓住儿歌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成有意思的画面,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试一试,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美的激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理解儿歌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儿歌的意思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创作的画符合儿歌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一幅。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好听的儿歌,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2、学生唱儿歌。

师:儿歌是我们孩子的艺术品,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遐想,我们这节课学习第十一课,儿歌变画。

3、板书课题:儿歌变画(二)、探索新知1、出示几幅画,学生根据图画想出每幅画所匹配的儿歌。

2、课件出示《咏鹅》这首古诗的诗词,学生想一想如何为这首古诗配画。

3、出示教师范画,让同学们欣赏并从中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4、课件出示其他同学的作品,学生欣赏。

5、教师讲解儿歌变画绘制步骤:(1)、选儿歌。

(2)、根据儿歌内容绘图,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来设计。

(3)、涂色完成作品。

(三)、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四)、作业讲评请同学们说出喜欢哪一幅作品?说出喜欢的原因。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儿歌变画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儿歌变画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儿歌中的内容,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儿歌中的元素具象化。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儿歌、讨论和绘画,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美术与文学的结合,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儿歌欣赏:选择一首适合的儿歌,带领学生欣赏并理解歌词内容。

2. 创意绘画: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创意绘画,将儿歌中的场景、人物或物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将儿歌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抽象的歌词具象化。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儿歌音频或视频、绘画工具、展示板。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儿歌,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歌词中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

2. 新课内容:介绍如何将儿歌中的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强调观察细节和发挥想象。

3. 绘画实践:学生根据所听儿歌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创作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板书设计1. 课题:儿歌变画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教学内容:儿歌欣赏、创意绘画、作品展示与评价4.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儿歌内容绘画转化;难点-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画出儿歌中的场景或元素。

2. 课堂作业:每人完成一幅儿歌主题的绘画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将儿歌转化为绘画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作品富有创意。

2. 改进措施:在未来的教学中,可引入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课内容反映积极,表示喜欢通过绘画表达对儿歌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word教案 (3)
教學难点
创作画符合儿歌意境。
解决措施:采用“感知—探究—实践”教學策略。即:首先引导學生欣赏感知儿歌《拔萝卜》画面,体验儿歌变成画面效果,鼓励學生探究儿歌变画创作方法,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想法。
准备
美术用品
内容
教學
过程
教學过程
一、组织教學:
让學生课前搜集自己喜欢儿歌
二、引导阶段:
(1)出示《蓝精灵》《采蘑菇小姑娘》《小蝌蚪找妈妈》这三首孩子比较熟悉歌曲,配着动画让學生欣赏。
學生选择自己喜爱或熟悉儿歌进行创作。
四、學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五、作业展评
六、自评、互评、师评
小组进行评议,每个同學都要说说自己印出来作品哪些是自然效果,哪些是经过添画效果?全班进行评议,让同學谈谈其他同學作品及教材作品,你看了会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复习上节课所學内容
让學生自己独立通过倾听儿歌进行绘画。
让學生根据图一说说这是什么儿歌?
揭示课题:《儿歌变画》
三、发展阶段:
师:刚才同學们很快通过每一幅图说出了儿歌名字,那现在反过来,我出示一首儿歌你们能不能画出来呢?
生答
引导學生通过儿歌内容进行思考。
鼓励學生大胆想象。通过教科书上内容进一步激发學生想象。让學生在欣赏中体会儿歌变画精彩。
此过程中學生要了解绘画构图与色彩。
同盛學校教师教案
教學内容
儿歌变画
课时
2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學目标
1、學习把儿歌变成画创作方法,能选择自己喜欢一首儿歌,抓住儿歌意思,在理解基础上变成有意思画面,进行形象化再创作。2、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试一试,把自己喜欢儿歌变成画。3、激发學生创造美激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歌变画》教案
教材分析:
儿歌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

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因此,让学生学儿歌,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儿歌的历史及特点,儿歌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儿歌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儿歌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上合适的童画。

教学难点:
创作的童画既要符合儿歌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教学措施:
1、小组内交流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学生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色彩的运用、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东西;自己运用的方法是否恰当。


全体学生已举手表决的方法给他们评分。

课前准备:
(学生)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儿歌等。

(教师)配有童画的儿歌课件,配有儿歌的童画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踢脚绊绊,绊过南山。

南山有雨,雨止沃官。

新官上任,旧官请进。


1、教师:请同学们把这首儿歌读一边遍。

这是一首儿歌,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年纪是常常边玩边唱的一首儿歌。

是这样玩的,几个伙伴并排坐在一起,同时深出一只脚,有一个人站着,一边念这首儿歌,一边用脚点同伴的脚,当念到最后一个字“进”的时候,点到哪一个人,就有这个人站起来边念边点,而刚才点的那个就坐到这个新的空位子上去。

就这样互相轮流着玩。

同学们,你能说说老师当时和他的伙伴们玩这个游戏是的情景吗?如果要我们为这个儿歌配一幅童画,你能吗?你所画的将是怎样的一幅画呢?
2、揭题:《儿歌变画》。

3、教师简单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儿歌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的歌谣,据比较确切的文献资料记载儿歌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儿歌不但歌词写的优美动听俏皮可爱,而且都是描述我们生活中的场景和画面,所以我们可以将儿歌中的歌词用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欣赏作品,再悟相通之美。

1、小组内互相交换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自己熟悉的民间儿歌。

(1)朗读自己收集到的自己喜欢的儿歌。

(2)说说自己收集儿歌的方法和朗读后的体会。

2、播放课件《荡秋千》。

教师:请同学们把《荡秋千》读一遍。

教师:同学们荡过秋千吗?荡过秋千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荡过秋千的同学哪一位来说说你在荡秋千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教师:如果老师要请同学们为这首儿歌配上一幅画呢,同学们能画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画好。

哪一个同学能来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画《荡秋千》?注意要和题目相配合。

3、教师示范。

4、教师小结:
教师:《荡秋千》画得是一个女孩子正在秋千上玩,而且是只有他一个人。

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还是玩得很开心的。

画面上,这个女孩子两只手紧紧地抓着秋千架上的绳子,没有人帮她推送秋千,她就自己推送。

开心的荡着、笑着。

旁边的狗和猫也都被女孩子高兴的心情给感染了,也高兴的跳着、叫着。

只有一个人,为什么画面上有好几个人呢。

是因为秋千是从下面往上荡漾的,也就是她从下往上荡的一个过程。

所以就有好几个人了。

同学们说是不是这样的?
我们再来看画面上的色彩。

由于画的是开心热烈的场面,所以画家用了以橙色为主的色调,是画面更加具有热烈的气氛。

所以。

我们在画画的时候,要根据所画的内容的要求来选择颜色。

三、学生创作。

1、学生尝试为自己收集的儿歌创作童画。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为儿歌创作童画。

3、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儿歌的意境。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四、评价作业
1、小组内交流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五、小结与拓展
1、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了给儿歌配画,同学们学习了给自己收集的儿歌配画。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给儿歌配画。

2、课后延伸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继续收集自己喜欢的儿歌,了解儿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艺术风格等情况,并把自己收集到的儿歌熟读成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